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边形断面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研究
1
作者 王磊 尹伊 +2 位作者 陈凯 唐意 郝玮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为了研究六边形断面超高层建筑的静力和动力风荷载,开展了一系列刚性测压模型和多自由度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测量了刚性模型表面风压和气弹模型风致位移。对于静力风荷载,分析了体型系数和静风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顺风向平均基底弯矩... 为了研究六边形断面超高层建筑的静力和动力风荷载,开展了一系列刚性测压模型和多自由度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测量了刚性模型表面风压和气弹模型风致位移。对于静力风荷载,分析了体型系数和静风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顺风向平均基底弯矩系数和平均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对于动力风荷载,分析了横风向荷载功率谱和均方根基底弯矩,建立了横风向广义风荷载功率谱和归一化均方根基底弯矩系数的经验公式。最后,基于多自由度气弹模型的风致振动试验结果,验证了经验公式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六边形断面 风荷载 风洞试验
原文传递
民用机场建筑碳排放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
2
作者 陈闯 谷现良 +2 位作者 颜永民 李鑫 于新巧 《建设科技》 2025年第3期6-10,16,共6页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民用机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推进节能减排对于机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民用机场发展现状,分析了民用机场碳排放特征,将机场建筑碳排放预测模型分为数学模型、基于热力学的物理模型以及基于机器学习...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民用机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推进节能减排对于机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民用机场发展现状,分析了民用机场碳排放特征,将机场建筑碳排放预测模型分为数学模型、基于热力学的物理模型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模型进行阐述,并探讨了模型应用的性能差异,针对性地指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模型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挑战,为民用机场碳排放预测和科学减碳策略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机场 航站楼 碳排放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建筑垃圾洗砂泥资源化利用的陶粒制备研究
3
作者 邢丽君 谢小元 +1 位作者 段锦涛 冷发光 《中国建材科技》 2025年第1期43-46,共4页
建筑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是全球关注的环保课题。本文探讨了利用建筑垃圾洗砂泥制备陶粒的可行性,分析了陶粒的成型、烧制条件以及原料配比、烧制工艺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原料配比与工艺参数优化,洗砂泥制备的... 建筑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是全球关注的环保课题。本文探讨了利用建筑垃圾洗砂泥制备陶粒的可行性,分析了陶粒的成型、烧制条件以及原料配比、烧制工艺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原料配比与工艺参数优化,洗砂泥制备的陶粒在堆积密度、抗压强度和吸水率等性能上均达到标准要求,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绿色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陶粒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会议中心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策略研究——以荆州湿地论坛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为例
4
作者 王轶鸥 张启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60-62,共3页
会议中心建筑因其外形、功能和结构的特殊性,往往会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反映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文章介绍了荆州湿地论坛国际会议中心的实际案例,从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建筑形态与文化要素的融合、建筑立面与气候条件... 会议中心建筑因其外形、功能和结构的特殊性,往往会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反映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文章介绍了荆州湿地论坛国际会议中心的实际案例,从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建筑形态与文化要素的融合、建筑立面与气候条件的呼应三个方面讨论本项目地域性表达的设计理念,并尝试从建筑空间布局、建筑自身的外部形态和建筑立面三个方面探讨此类建筑的设计思路,从而提炼出既符合内在需求,又能与当地文化、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相融合的地域性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议中心建筑 地域性 荆楚文化 设计策略
下载PDF
高清红外及高频雷达技术在建筑外墙渗漏水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王海龙 王悦 +1 位作者 王万金 向创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24期128-133,共6页
分析高清红外扫描技术和高频雷达技术在建筑外墙中进行渗漏水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原理,并将两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建筑外墙渗漏无损检测中。利用高清红外技术对建筑外墙进行整体高清扫描,利用高频雷达对渗漏部位进行切片扫描和可视化分析。研... 分析高清红外扫描技术和高频雷达技术在建筑外墙中进行渗漏水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原理,并将两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建筑外墙渗漏无损检测中。利用高清红外技术对建筑外墙进行整体高清扫描,利用高频雷达对渗漏部位进行切片扫描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红外技术可用于确定建筑外墙发生渗水部位,高频雷达技术可检测外墙外保温系统黏结状态的同时确定系统内渗漏水的渗流路径和渗流扩散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高频雷达 扫描 渗漏 检测 外墙 外保温
下载PDF
不同偏好下建筑低碳改造路径优化方法及案例研究
6
作者 罗佩 冯燕珊 +3 位作者 陈晨 张成昱 成雄蕾 付铮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1-69,共9页
“双碳”目标下,我国既有办公建筑普遍碳排放量较高,改造需求迫切,低碳改造方案制定中针对经济性和减碳效果的不同偏好缺少系统性的优化方法。通过碳排放模拟结合NSGA-II遗传算法,基于多重经济指标综合评价,建立了不同用户偏好下的夏热... “双碳”目标下,我国既有办公建筑普遍碳排放量较高,改造需求迫切,低碳改造方案制定中针对经济性和减碳效果的不同偏好缺少系统性的优化方法。通过碳排放模拟结合NSGA-II遗传算法,基于多重经济指标综合评价,建立了不同用户偏好下的夏热冬暖地区最佳减碳技术方案选择方法,并以广州某办公建筑改造项目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该方法获得的改造方案同时实现了减碳效果提升与增量成本控制。该研究将为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办公建筑实现低碳转型提供科学支持及技术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办公建筑 低碳改造 建筑碳排放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列车振动现场实测及分析研究
7
作者 张高明 王甫来 +5 位作者 申朝旭 孙华东 岳煜斐 周航 刘枫 刘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27,共8页
近年来,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在交通体系中日益崛起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设计质量,减少振动影响和噪声污染,在有高铁或地铁从地下穿行通过的机场交通枢纽进行车致振动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振动测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 近年来,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在交通体系中日益崛起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设计质量,减少振动影响和噪声污染,在有高铁或地铁从地下穿行通过的机场交通枢纽进行车致振动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振动测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高铁列车通过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时,航站楼中心区、GTC及E指廊的结构振动响应进行现场实测,根据各区域振动控制点的实测结果,对振动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的极值情况、时程分布、频谱特性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实测振动结果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现场实测振动量级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峰值相近,且分布规律一致,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在数值上满足工程要求,车致振动响应的有限元模拟计算方法是适用的。对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高铁列车过站时的振动响应进行现场实测,并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设计阶段车致振动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对其他机场枢纽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是在实测测点布置、工况选择、舒适度评价、数据处理以及对比分析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综合枢纽 现场振动测试 振动加速度 隔振支座
下载PDF
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现场检测技术及评估研究现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盈 周丽娟 《工程质量》 2021年第6期76-79,85,共5页
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逐步从"增量市场"迈入"存量市场"的时代。目前大量的既有建筑外保温工程在长期服役后出现了保护层开裂、空鼓和脱落的问题。介绍近年来既有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现场无损或微破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逐步从"增量市场"迈入"存量市场"的时代。目前大量的既有建筑外保温工程在长期服役后出现了保护层开裂、空鼓和脱落的问题。介绍近年来既有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现场无损或微破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针对外保温系统进行评估研究的进展,探讨目前各检测技术及评估研究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 现场检测技术 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评估
下载PDF
C100机制砂免压蒸管桩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
9
作者 高超 陈鹏 +4 位作者 王晶 卢传泰 汤国芳 李健 高麒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158,共4页
为实现节能低碳的生产工艺,推广应用C100机制砂免压蒸管桩,采用由I级粉煤灰、超细粉煤灰、硅灰组成的管桩专用矿物掺合料和机制砂试配免压蒸管桩混凝土,研究了矿物掺合料掺量、胶凝材料总量、水胶比、静停时间、升温速率对管桩混凝土性... 为实现节能低碳的生产工艺,推广应用C100机制砂免压蒸管桩,采用由I级粉煤灰、超细粉煤灰、硅灰组成的管桩专用矿物掺合料和机制砂试配免压蒸管桩混凝土,研究了矿物掺合料掺量、胶凝材料总量、水胶比、静停时间、升温速率对管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参数和蒸养制度配制出适用于开模人工布料方式的免压蒸管桩混凝土,离心成型后内壁质量较好,蒸养脱模、3 d、28 d抗压强度分别超过95 MPa、100 MPa、105 MPa,蒸养脱模、28 d氯离子迁移系数分别低于4×10^(-12)m^(2)/s、3×10^(-12)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00 机制砂免压蒸管桩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蒸养制度
下载PDF
输电线路灌注桩基础混凝土低养护高防腐技术研究
10
作者 吕新东 李杨 +5 位作者 单强 李俊 高超 周永祥 王晶 袁俊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8-192,共5页
为提高输电线路基础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对低养护施工环境的适应性、防腐性能,试验研究灌注桩混凝土配合比、4种外防护材料对低养护环境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矿渣粉混凝土、硅灰与防腐降黏型掺合料混凝土的倒置坍落度... 为提高输电线路基础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对低养护施工环境的适应性、防腐性能,试验研究灌注桩混凝土配合比、4种外防护材料对低养护环境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矿渣粉混凝土、硅灰与防腐降黏型掺合料混凝土的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分别降低至纯水泥混凝土的72%、16%。掺加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在低养护环境下的56 d、90 d、180 d抗压强度可分别达到纯水泥混凝土的约90%、100%、100%。掺加矿渣粉混凝土、硅灰与防腐降黏型掺合料混凝土在低养护环境下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较纯水泥混凝土分别提升1倍、3倍以上。涂刷外防护材料能够分别提升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约10%、1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基础 低养护高防腐混凝土 配合比 外防护材料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岩土工程中BIM技术应用研究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硕文 樊毅飞 赵旭东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2年第6期43-48,共6页
近年来,BIM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本文基于复杂网络对361篇在岩土工程中应用BIM技术的文献进行了研究梳理,对现有研究热点与基于共现频次的群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从文献计量来看,《施工技术》是国内发表相关... 近年来,BIM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本文基于复杂网络对361篇在岩土工程中应用BIM技术的文献进行了研究梳理,对现有研究热点与基于共现频次的群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从文献计量来看,《施工技术》是国内发表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从研究内容来看,基坑工程尤其是深基坑是重要的研究对象,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对施工过程的三维可视化进行施工模拟、碰撞检查及深化设计等;从BIM软件来看,Revit是岩土工程BIM技术应用常用的软件,二次开发和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复杂网络分析从文献计量、研究群组、核心研究等方面对岩土工程中BIM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分析系统、完善标准体系及推进智能建造等三个发展建议,为岩土工程中BIM技术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BIM 复杂网络分析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东南亚国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月超 孟冲 +3 位作者 李嘉耘 赵乃妮 刘茂林 曾璐瑶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6期102-109,142,共9页
为服务我国对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对比分析了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Green Mark、GBI、TREES、LOTUS、GREENSHIP及BERDE。结果表明:GBI... 为服务我国对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对比分析了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Green Mark、GBI、TREES、LOTUS、GREENSHIP及BERDE。结果表明:GBI、TREES、LOTUS、GREENSHIP均来源于LEED,但具有更高的本土适用性和更低的实施成本;Green Mark的可持续性指标、BERDE的社会和经济指标值得借鉴;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内涵基本一致,核心指标均包括场地与景观、能源、水、材料及室内环境质量;具体指标则更注重与本国资源、经济发展、可持续目标相结合。建议通过借鉴先进绿色标准评价指标、因地制宜地制定评价标准、坚持绿色建筑国际化发展,以加快我国绿色建筑“走出去”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一带一路 东南亚 评价标准 比较 启示
下载PDF
InSAR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瑞峰 常乐 秦海 《工程质量》 2021年第4期70-73,共4页
干涉雷达(InSAR)指采用干涉测量技术的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利用雷达向目标区域发射微波,再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依据相位变化信息测量目标点的微小位移,精度可达毫米量级,可用于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变形监测等。采用InSAR技术对某超... 干涉雷达(InSAR)指采用干涉测量技术的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利用雷达向目标区域发射微波,再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依据相位变化信息测量目标点的微小位移,精度可达毫米量级,可用于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变形监测等。采用InSAR技术对某超高层建筑进行变形监测,可以监测到建筑的微小变形,以便发现异常变形可以及时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通过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分析研究,还可以检验设计和施工是否合理、反馈施工的质量,并为今后的修改和制订设计方法、规范以及施工方案等提供依据,从而减少工程灾害、提高抗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INSAR 变形监测 干涉雷达
下载PDF
建筑健康可持续运行评价关键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瑞烨 王果 +2 位作者 孟冲 陈煜珩 盖轶静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第1期219-221,共3页
建筑健康可持续运行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理、心理健康,引导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项目实践经验,总结凝练建筑健康性能相关指标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围绕照明、污染物、围护结构隔声性能、设备能效等相关检测形成关键技... 建筑健康可持续运行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理、心理健康,引导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项目实践经验,总结凝练建筑健康性能相关指标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围绕照明、污染物、围护结构隔声性能、设备能效等相关检测形成关键技术总结,以期为建筑工程建设方、咨询单位和检测机构提供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建筑 检测技术 评价指标 可持续
下载PDF
文物建筑壁画酥碱病害模拟试验机理研究
15
作者 梁瑞华 叶武平 +1 位作者 张静 王小燕 《砖瓦》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研究内容为红黏土掺量比0%、25%、50%、75%和100%的地仗试块在分别喷洒质量分数4%、8%、12%的NaCl溶液后,在不同龄期时壁画地仗试块拉伸粘结性能、抗压强度性能以及SEM微观形貌的变化影响,以拉伸粘结强度、抗压强度作为衡量指标。试... 本研究内容为红黏土掺量比0%、25%、50%、75%和100%的地仗试块在分别喷洒质量分数4%、8%、12%的NaCl溶液后,在不同龄期时壁画地仗试块拉伸粘结性能、抗压强度性能以及SEM微观形貌的变化影响,以拉伸粘结强度、抗压强度作为衡量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红黏土比例的增加,养护龄期的增长,拉伸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均呈上升趋势,随着盐浓度的增大,试块的拉伸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呈减小趋势;龄期90d时,100%掺量的红黏土试块喷洒4%的NaCl溶液时的拉伸粘结强度达到15.28×10-2MPa,抗压强度达到2.01MPa;喷洒8%的NaCl溶液时的拉伸粘结强度达到14.03×10-2MPa,抗压强度达到1.92MPa;喷洒12%的NaCl溶液时的拉伸粘结强度达到12.15×10-2MPa,抗压强度达到1.79MPa。初步得出结论:红黏土掺量、养护龄期和环境中可溶性盐的浓度对壁画地仗的耐久性寿命有影响,酥碱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与制作材料的性质、保存环境的变化等综合因素相关,为壁画文物保护提出有效治理和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地仗 拉伸粘结强度 抗压强度 SEM形貌分析
下载PDF
红外、可见光诊断技术在北京法海寺壁画中的应用及其保护修复材料研究
16
作者 梁瑞华 张纪平 +3 位作者 曹力强 陶君 王小燕 叶武平 《砖瓦》 2024年第8期24-28,共5页
通过利用红外热像法和可见光诊断技术获取了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壁画的开裂病害信息,同时研究了针对古建筑壁画开裂病害的地仗层加固修复材料技术。结果表明:在壁画地仗层优化配合比研究中,随着红黏土掺量的增加,拉伸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 通过利用红外热像法和可见光诊断技术获取了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壁画的开裂病害信息,同时研究了针对古建筑壁画开裂病害的地仗层加固修复材料技术。结果表明:在壁画地仗层优化配合比研究中,随着红黏土掺量的增加,拉伸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均呈上升趋势;龄期90d时,加麻刀纤维的试块拉伸粘结强度达到13.26×10^(-2)MPa,抗压强度达到2.14MPa,加玻璃纤维的试块拉伸粘结强度达到11.15×10^(-2)MPa,抗压强度达到1.93MPa。通过研究壁画地仗层保护修缮材料的优化配比,为法海寺壁画的科学预防性保护修缮提供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法 可见光诊断 无损检测 拉伸粘结强度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大比例浅水矩形水箱振动台试验研究及TLD等效线性化分析
17
作者 肖从真 巫振弘 +2 位作者 陈凯 唐意 严亚林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1,共9页
调谐液体阻尼器(TLD)是高层建筑减振的有效措施。该文进行了大比例浅水矩形水箱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将调谐液体阻尼器按等效线性化等效为单自由度系统的可行性。采用振动台试验得到目标水箱在0.6倍~1.4倍水体自振频率简谐激励荷载下,... 调谐液体阻尼器(TLD)是高层建筑减振的有效措施。该文进行了大比例浅水矩形水箱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将调谐液体阻尼器按等效线性化等效为单自由度系统的可行性。采用振动台试验得到目标水箱在0.6倍~1.4倍水体自振频率简谐激励荷载下,水体稳态振动时的水箱反力和频响函数;测量不同振动幅度下,水体的自振频率偏差;由水体自由振动衰减,测得5种不同网栅条件下的附加阻尼比;将风和地震荷载下某249m高楼顶加速度作为水箱激励进行振动台混合试验,实测水箱反力和滞回曲线,并与等效线性化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最大变形割线刚度作为等效刚度、按等能量方法确定阻尼比的等效线性化模型基本可行,在简谐波和风荷载作用下较符合试验结果,在地震荷载下存在一定偏差。试验结果可为类似调谐液体阻尼器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结构 调谐液体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附加阻尼比 浅水水箱 等效线性化
下载PDF
某白酒生产基地消防给水工程的设计和思考
18
作者 王琳璐 胥妍 贾子豪 《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9,共5页
介绍某白酒生产基地消防给水工程设计实际案例,储酒罐区采用水喷雾系统作为固定式消防冷却系统,满足规范要求的消防冷却水系统设计在储罐间距达到特定要求时可不考虑相邻罐水量,仅需考虑着火罐冷却水量,按消防水量大者设计。半敞开酒库... 介绍某白酒生产基地消防给水工程设计实际案例,储酒罐区采用水喷雾系统作为固定式消防冷却系统,满足规范要求的消防冷却水系统设计在储罐间距达到特定要求时可不考虑相邻罐水量,仅需考虑着火罐冷却水量,按消防水量大者设计。半敞开酒库内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堆垛储物仓库中仓库危险级I级设计,同时储罐设置半固定式泡沫系统,储罐消防泡沫液采用抗溶性泡沫液。半敞开酒库设置水喷雾冷却系统,陶坛酒库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生产 储酒罐区 半敞开酒库 消防给水 消防冷却
下载PDF
基于电阻抗法的混凝土基层含水率检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乔凯 戈兵 +2 位作者 宋莹楠 张继仁 边学俊 《新型建筑材料》 202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混凝土基层含水率对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但其无损检测技术受精度限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分别采用烘干法和电阻抗法(无损检测技术)测试不同厚度混凝土试板的含水率,通过比较两者的测试结果,分析电阻抗法产生误差的... 混凝土基层含水率对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但其无损检测技术受精度限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分别采用烘干法和电阻抗法(无损检测技术)测试不同厚度混凝土试板的含水率,通过比较两者的测试结果,分析电阻抗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电阻抗法含水率的校准公式,经验证,其相关系数达到0.99,说明校准后的电阻抗法无损检测技术能准确测试混凝土基层含水率,有助于推动工程现场混凝土基层含水率无损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基层含水率 电阻抗法 烘干法 现场无损检测
下载PDF
能源利用率“0=↗1↘=0”闭合数理模型研究
20
作者 崔彦权 《低碳世界》 2025年第2期178-180,共3页
能源利用率已成为约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因素,低水平的能源消耗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气候危机。归纳现有学科函数的三元本质,在自然哲学范畴基础上,提出双轴统一“X”对称“0=↗1↘=0”的闭合数理统一算法,核心内容包括等效轴、对称... 能源利用率已成为约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因素,低水平的能源消耗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气候危机。归纳现有学科函数的三元本质,在自然哲学范畴基础上,提出双轴统一“X”对称“0=↗1↘=0”的闭合数理统一算法,核心内容包括等效轴、对称轴、镜像参数、矩形矩阵闭合及内外部因素集体。依此推导出能源利用率的6种线性技术,即原始线性技术、第一线性技术、第二线性技术、第三线性技术、无线性技术和非线性技术,并运用“X”数学模型提出能源利用率发展史进程简图。从本质及多维线性探索未来科学域能源利用率,以期为“双碳”目标下能源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率 “X”对称 数理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