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高校融合育人: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路
1
作者 李梦莹 缪建东 侯晶晶 《中华家教》 2025年第1期3-12,共10页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助推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环节。没有高等教育支持的家庭教育或没有家庭配合的高等教育,都无法形成完整和良性的教育格局。本文认为,交叠影响域理论为家庭高校融合育人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目标的耦合性...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助推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环节。没有高等教育支持的家庭教育或没有家庭配合的高等教育,都无法形成完整和良性的教育格局。本文认为,交叠影响域理论为家庭高校融合育人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目标的耦合性、教育成效的连续性、教育影响的互补性为家庭高校融合育人的现实基础,当前家庭高校融合育人面临合育意识缺乏理性、合作内容空泛单一、相关机制缺乏保障等客观困境,应通过构建家校命运共同体、丰富家校合育的内容形式、完善家校合育相关保障机制等途径提升家庭高校融合育人质效,为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育人 高质量人才培养 实践进路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结构与逻辑研究——基于对“双高”建设单位制度文本的扎根理论分析
2
作者 李杰 陈凤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59,共8页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基于扎根理论对15所“双高”建设单位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由目标指向、本体内容、实施过...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基于扎根理论对15所“双高”建设单位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由目标指向、本体内容、实施过程与保障体系等基本结构组成,在目标指向上受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向作用,在本体内容上对制度结构与制度功能的双重兼顾,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体现主客体关系价值的双向规约,在制度保障体系上注重刚性工具与柔性工具的双向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双高”建设单位 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制度文本
下载PDF
赵沨专业音乐教育思想中通识教育问题初探
3
作者 杨耀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7-100,共4页
赵的"通识教育"思想包括注重音乐专业知识的结构与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在赵看来,专业音乐教育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各个主科强调的专业技艺实践与一般文化、音乐素养等全面发展这两者... 赵的"通识教育"思想包括注重音乐专业知识的结构与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在赵看来,专业音乐教育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各个主科强调的专业技艺实践与一般文化、音乐素养等全面发展这两者的关系成为始终贯穿于专业音乐教育过程中的矛盾。赵认为培养的专业音乐人才仅具备专业能力是不够的,所以从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丰富课程体系、细化具体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音乐教育 通识教育 赵沨教育思想
下载PDF
教育公共属性探究
4
作者 马明 《中小学校长》 2015年第12期3-7,共5页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全体学生享受到公平的优质教育,我们有必要对教育公共属性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公共性既是教育的内在属性,也是社会对教育的外部诉求,是教育存在...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全体学生享受到公平的优质教育,我们有必要对教育公共属性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公共性既是教育的内在属性,也是社会对教育的外部诉求,是教育存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公共性 个体 学校 社会 政府
下载PDF
霍姆斯比较教育问题解决法述评
5
作者 潘茂明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年第7期4-6,共3页
霍姆斯是比较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以问题解决法为核心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体系。在构建该方法论过程中,他承袭了波普尔、杜威的哲学思想,并将其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比较教育学... 霍姆斯是比较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以问题解决法为核心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体系。在构建该方法论过程中,他承袭了波普尔、杜威的哲学思想,并将其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文章简析了霍姆斯的"四模式"和"五步骤"的主要思路和理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点思考:"四模式"利于研究者明析教育制度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五步法"的提出虽给比较教育学科带来了身份危机,但推动了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问题解决法强调对假说证伪而非为政策辩护,揭示了比较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政策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姆斯 比较教育 问题解决法 教育思想
下载PDF
学术意义感对博士生学术身份建构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张慧睿 蒋凯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0,共8页
促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需加强对博士生培养过程的关注,促进博士生从学习者转变为研究者。博士生建构学术身份使他们能够以研究者的角色界定自我,将研究者角色纳入自我印象。本研究从心理层面出发,探讨了学术意义感的内涵、来源及其... 促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需加强对博士生培养过程的关注,促进博士生从学习者转变为研究者。博士生建构学术身份使他们能够以研究者的角色界定自我,将研究者角色纳入自我印象。本研究从心理层面出发,探讨了学术意义感的内涵、来源及其对博士生学术身份建构的作用。研究发现,博士生的学术意义感是博士生在从事研究活动中获得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满足感,其内涵特征包括认知一致性、动机目标性和情感重要性。博士生在与学科和院校共同体互动中经历的习得学术规范、重要他人肯定、满足兴趣好奇和实现自我认同是学术意义感的重要来源。学术意义感影响博士生相信学术价值的信念,对博士生学术身份的建构具有认知推动、动机驱动和情感联动作用。重视培养博士生的学术意义感,有利于促进博士生学术身份建构和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意义感 学术身份 博士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成人在线深度学习的发生要素及其对课程设计的启示
7
作者 王宇 张珐 +1 位作者 刘京鲁 夏洁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12期115-124,共10页
剖析成人在线深度学习规律,开发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对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在线情境下成人深度学习的发生要素,并对如何设计促进成人深度学习的在线课程提出建议。研究发... 剖析成人在线深度学习规律,开发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对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在线情境下成人深度学习的发生要素,并对如何设计促进成人深度学习的在线课程提出建议。研究发现,成人在线深度学习建立在三重体验的基础上,即构成学习起点并反映课程有用性的价值体验,代表学习过程并反映课程易学性的认知体验,满足学习状态并反映课程爱用性的情绪体验。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聚焦真实问题解决,强化课程学习的价值体验;重构教学内容,引入情境线索强化认知体验;细化深度学习中的认知设计,通过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加强认知支持;聚焦获得感、成就感和归属感强化情绪体验,激发心流状态。文章通过研究,旨在为提高终身学习质量、服务学习型大国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学习 在线学习 深度学习 课程设计 学习体验 终身学习
下载PDF
应用型单片机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尚平 方玲 +1 位作者 罗小青 吴静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1-34,共4页
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信息学科部为例,阐述了单片机“提出任务要求—布置工程训练安排—关联学习—基本技能训练—软硬设计—系统仿真—硬件制作—整体调试—产品包装—成品定型”一整套融应用型人才培养贯串全过程的工程训练实践教... 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信息学科部为例,阐述了单片机“提出任务要求—布置工程训练安排—关联学习—基本技能训练—软硬设计—系统仿真—硬件制作—整体调试—产品包装—成品定型”一整套融应用型人才培养贯串全过程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环节,完全模拟产品开发生产过程,并提出了相关具体策略和措施,实践证明,对加强应用型单片机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具有一定的有效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单片机 工程训练 创新 实践
下载PDF
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差异的文化发生学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凤 冯晓霞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3-51,共9页
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人,通过父母这一中介,儿童在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上可能会表现出民族和地域文化差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发现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确实存在一定的民族差异和地域差异,且与家长相关观念... 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人,通过父母这一中介,儿童在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上可能会表现出民族和地域文化差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发现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确实存在一定的民族差异和地域差异,且与家长相关观念和行为倾向之间具有文化上的一致性。可见,父母通过日常与子女的相处和交往,会将自己所属地域与民族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子女,从而导致儿童行为上的地域和民族文化差异。父母观念与行为的地域文化差异主要受自然地理环境、现代化、家庭结构变迁等因素的影响。父母观念与行为的民族文化差异则较为复杂,一方面均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受到城市化进程、电视等强势传播媒介、居民职业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融合,在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上更多表现出趋同性,显示了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冲突 冲突解决策略 地域文化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假设情景中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文化差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凤 冯晓霞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6,共7页
本研究采用假设情景故事访谈,对200名来自北京和甘肃临夏的回族和汉族大班儿童在假设情景下的冲突解决策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假设情景中儿童冲突解决策略倾向存在民族文化差异,回族儿童在冲突解决过程中更倾向于人际关系的维持,而... 本研究采用假设情景故事访谈,对200名来自北京和甘肃临夏的回族和汉族大班儿童在假设情景下的冲突解决策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假设情景中儿童冲突解决策略倾向存在民族文化差异,回族儿童在冲突解决过程中更倾向于人际关系的维持,而汉族儿童更倾向于关注个人目标的实现。同时,儿童冲突解决策略倾向也存在地域文化差异。甘肃临夏儿童在处理冲突时更倾向于关注人际关系的维持,北京儿童则更倾向于关注个人目标的实现。在所使用的具体策略上,相比于北京儿童,甘肃临夏儿童在面对冲突时会更多选择求助第三方、谦让、协商和折衷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冲突 冲突解决策略 文化差异
下载PDF
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如何产生——基于少年宫家长工作坊案例的分析
11
作者 王海平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1,共8页
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和构建覆盖城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进程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面临去情境化所带来的有效性困境。研究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呈现出微观情境中有效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生成历程及关键要素,即... 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和构建覆盖城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进程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面临去情境化所带来的有效性困境。研究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呈现出微观情境中有效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生成历程及关键要素,即构建可及、平等与安全微观时空,激发家长主动参与指导服务有效动力;形成“身体在场-共同关注-共享情感”反馈强化链,将家长经验转化为指导服务有效资源;在微观情境互动中构建积极身份认同,形成超越知识获得的指导服务有效结果。在实践中应通过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主体、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过程、扩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效果认知,促进有效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生成机制 互动仪式链 校外教育 案例研究
原文传递
外国化、中国化、本土生长——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茂明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41-143,共3页
自20世纪我国出现现代学前教育起,中国幼儿园课程便开始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广大幼教工作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极大丰富了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按历史发展的路径从外国化、中国化、本土生长三个角度对中国幼儿园... 自20世纪我国出现现代学前教育起,中国幼儿园课程便开始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广大幼教工作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极大丰富了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按历史发展的路径从外国化、中国化、本土生长三个角度对中国幼儿园课程百年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幼儿园课程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中国化",而"本土生长"则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 外国化 中国化 本土生长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 被引量:26
13
作者 陈凤英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1,共8页
新质生产力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提供智力保障,两者处于高度耦合的关系之中。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不仅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推进,而且有助于推动... 新质生产力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提供智力保障,两者处于高度耦合的关系之中。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不仅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推进,而且有助于推动创新链与人才链、产业链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共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上两者的耦合,既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也是面向新技术革命与发展的多重逻辑作用下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两者的耦合发展通过结构上的体系建设共塑、过程上的人才培养互动以及动力上的科技供给共生等机制来实现。为促进两者的高度耦合,需基于国家战略发展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变革;同时需优化新质人才供给体系,加强新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精准培育;此外还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适应的新技术生态环境,打造职业教育技术创新的实践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质技术技能人才
原文传递
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路径分析
14
作者 潘茂明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2013年第6期8-9,共2页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已历时一百多年,幼儿园课程改革一直是其发展的核心和主线。抚昔追今,百年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经历了什么,今后还需要再做些什么。未来与历史是一脉相承的。谁...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已历时一百多年,幼儿园课程改革一直是其发展的核心和主线。抚昔追今,百年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经历了什么,今后还需要再做些什么。未来与历史是一脉相承的。谁也不能割断这种传承的联系。我们需要依据历史分析思路,冷静地回顾与反思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所走过的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继承历史遗产与经验的基础上,顺应世界学前教育发展潮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不同地域实际的幼儿园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课程发展 路径分析 幼儿园课程 历史遗产 中国国情 课程改革 总结经验
下载PDF
“自我管理”模式在幼儿园绩效管理中的运用
15
作者 张凤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2012年第10期4-7,共4页
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与员工就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通过激励和帮助员工取得优异绩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以达到改善组织绩效的效果。有效的... 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与员工就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通过激励和帮助员工取得优异绩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以达到改善组织绩效的效果。有效的绩效管理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使组织运转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管理 自我管理 幼儿园 员工 管理者 组织 激发 基础
下载PDF
让辅导作业不再费爸妈
16
作者 王海平 《父母必读》 2025年第2期94-96,共3页
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是当下父母日常陪伴的重要内容,我们不能逃避,也不能忽视。但如果我们做这件事的结果是造成了亲子关系紧张,那么就需要调整观念、涵养自我、改进方法了。
关键词 亲子关系 改进方法 辅导 完成作业 不能忽视
原文传递
正义是一种美德吗?——亚里士多德论正义与美德的关系及其道德教育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玉超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28,共11页
"培养正义的人"作为公共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是值得欲求的。"培养正义的人"可以像培养有美德的人一样通过美德的习惯化这一途径来实现吗?由此,需要理清正义与美德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为我们提供... "培养正义的人"作为公共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是值得欲求的。"培养正义的人"可以像培养有美德的人一样通过美德的习惯化这一途径来实现吗?由此,需要理清正义与美德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美德"的完整理解,从其中的文本分析得出:"正义"与"美德"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事物,正义不能被概念化为美德。美德是一种选择的品质,介于不及和过分之间;而正义则涉及(至少)两种人及其份额,正义作为行动的原则在不同的道德情境中总是确定的。正义的人出于正义原则而行动,而不是出于习惯而行动。因此,在公共学校的德育教学中,"培养正义的人"这一目标不应通过正义的习惯化这一途径来实现,而是应该通过发展学生的理性能力和想象力来培养学生认知正义原则的能力和出于正义原则而行动的良好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美德 习惯化 道德教育 正义的人
原文传递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远程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凤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3年第7期61-63,94,共4页
基于开放大学新的远程学习模式的构想,本文从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讨论这一理念对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而讨论这些具体要求对远程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在目标设计、教学和评估等方面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课程设计 成效为本 教学理念
原文传递
面向问题解决的成人在线课程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松 刘京鲁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72,共11页
在职成人学习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尽管已有研究从不同方面对成人在线课程设计提出了建议,但尚未针对问题解决等高阶认知能力发展提出课程设计框架。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视角,从“认知-交互-情感-活动-环境”五个维度构建了面向问题解... 在职成人学习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尽管已有研究从不同方面对成人在线课程设计提出了建议,但尚未针对问题解决等高阶认知能力发展提出课程设计框架。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视角,从“认知-交互-情感-活动-环境”五个维度构建了面向问题解决的成人在线课程设计框架,并在真实教学过程中探究其对成人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有效性,通过路径分析探究各维度如何影响成人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成人学习者在课程设计和学习活动的引导下开展主动且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认知迁移发生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过程中,积极的氛围和互助式学习共同体对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具有正向影响。成人在线课程设计应注重主体性、实践性、建构性和导向性。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设计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成人在线课程,并为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活动和实施教学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在线课程 问题解决 深度学习 活动理论 设计框架
原文传递
数智时代在线教学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20
作者 章东明 刘京鲁 +1 位作者 张亚芬 董黎明 《开放学习研究》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数智技术驱动在线教学实践创新发展,构建与时俱进的在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满足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引入成熟度模型,借鉴知识转移系统理论,设计了包含初始级、新手级、过渡级、发展级和领先级五个成熟度等级,以及教学过程、教学... 数智技术驱动在线教学实践创新发展,构建与时俱进的在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满足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引入成熟度模型,借鉴知识转移系统理论,设计了包含初始级、新手级、过渡级、发展级和领先级五个成熟度等级,以及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学生和教师五维度的在线教学成熟度模型(PREST-5L)评价框架。分析数智化时代在线教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德尔菲法,最终形成包含25个关键过程域和55个关键实践的模型指标体系,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视角比较在线教学数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评价工具,为优化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实施路径和相关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转型 在线教学 成熟度模型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