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何以及如何实施信息科技课程:教育数字化转型视野下的新思考
1
作者 吴砥 郭庆 朱莎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已经进入深水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肩负着促进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使命。文章深入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的问题,挖掘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典型层面...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已经进入深水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肩负着促进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使命。文章深入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的问题,挖掘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典型层面:制度层面的创新、物质层面的升级以及人的素养的提升。进一步地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怎么“转”的问题,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系统运行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科技课程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系统中的制度耦合价值、物质统整价值、素养发展价值。随后,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系统中,审慎分析并指出当前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困境:在制度层面,政策理解与师资队伍发展不足;在物质层面,数字化软硬件设施与资源建设不完善;在人的层面,数字化教育实践意识与能力薄弱。最后,针对当前落实信息科技课程的困境,提出了针对性的实践策略:强化培训深度与广度,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教师培育机制;加快新教材建设步伐,完善课程内容和相关资源体系;重塑信息科技教育价值观,变革教学模式与方法;重视人机协同的教学实践,促进人机融合创新发展;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关注师生数字素养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信息科技 课程实施 数字素养
下载PDF
关注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2
作者 陈敏 《教育家》 2024年第16期1-1,共1页
教师是教育变革的主力,切实加快数字时代教师数字素养培养不仅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还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的关键举措。2022年,教育部研制并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为教师专业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2024... 教师是教育变革的主力,切实加快数字时代教师数字素养培养不仅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还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的关键举措。2022年,教育部研制并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为教师专业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2024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设置“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分论坛,分享先进理论、交流有效路径和典型经验,对促进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价值引导作用。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是教师数字素养核心维度之一,也是教师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业发展 价值引导 深度融合 数字化进程 教育变革 典型经验 行业标准
下载PDF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当代学习研究中三种文化的对立与融合
3
作者 周子荷 刘三女牙 +1 位作者 李卿 郑旭东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该文使用学术部落及其领地这一学科文化的人类学隐喻作为概念框架,对当代学习研究的学术部落及其领地进行了分析,鉴别了其中存在的三种文化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释,提出学习科学的文化是认知的文化,学习技术的文化是认知造物的文化,学习... 该文使用学术部落及其领地这一学科文化的人类学隐喻作为概念框架,对当代学习研究的学术部落及其领地进行了分析,鉴别了其中存在的三种文化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释,提出学习科学的文化是认知的文化,学习技术的文化是认知造物的文化,学习工程的文化是造物的文化。以此为基础,对当代学习研究中三种文化的对立产生的历史后果及其超越进行了探讨,为此需构建科学—技术—工程的文化连续统,建立学习研究的“生态学隐喻”,改变学术部落中的学术实践,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具内在统一性的学习研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部落 文化 认知 认知造物 造物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永和 许秋璇 王珠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5,共11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和革新因素,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的评估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要点之一。成熟度模型为破解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评估难题提供新方法,有助于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落地。本研究基于...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和革新因素,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的评估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要点之一。成熟度模型为破解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评估难题提供新方法,有助于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落地。本研究基于成熟度模型理论及基本结构,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现有数字化成熟度模型,通过政策分析提炼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构成要素;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级别划分和行为特征,结合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特点,构建了包含5个关键过程域、18个子关键域和5个成熟度等级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框架;基于“宏观—中观—微观”系统性推进数字化创变的思路,从国家、区域和学校三个层面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框架的关键应用场景,以期为探寻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的评价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成熟度模型 评价框架 应用场景 国际比较 政策分析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国道路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三女牙 郝晓晗 李卿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1,共10页
时代之势召唤着我们担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我国国情决定着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转型必须找准方向,对基础设施进行自主化建设,是夯实数字教育底座的内在要求;把生产方式推向“人-机”深度共融,是塑... 时代之势召唤着我们担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我国国情决定着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转型必须找准方向,对基础设施进行自主化建设,是夯实数字教育底座的内在要求;把生产方式推向“人-机”深度共融,是塑造数字教育新业态的关键任务;在运营模式中钩织价值共创新网络,是提升数字教育效能的重要趋向;在组织文化中纳入人文要素,是深化数字教育内涵的底层逻辑。转型必须进行技术融合,形成技术可适配、主体可协同、服务可信赖的技术应用格局,开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融合路径。转型必须完成理论创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理论、方法、实践内容为指南,缔造中国数字教育的话语体系,构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范式,打造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中国模式,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道路
下载PDF
群体学习讨论中认知-主题联合建模及其对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基于讨论引导方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智 穆瑞 刘三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81,共12页
群体学习讨论中产生的大量互动话语能够反映学习者的认知等内在心理特征,为教师深度理解学习者提供了有效支持。研究针对当前学习者存在认知迷航但学习主体难计算等关键挑战,对认知和主题进行联合建模,构建了时序认知主题模型(Temporal ... 群体学习讨论中产生的大量互动话语能够反映学习者的认知等内在心理特征,为教师深度理解学习者提供了有效支持。研究针对当前学习者存在认知迷航但学习主体难计算等关键挑战,对认知和主题进行联合建模,构建了时序认知主题模型(Temporal Cognitive Topic Model,TCTM),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两门课程的讨论区数据,检测和追踪了学习者在不同认知下最关注的主题以及讨论引导方式对认知主题和学习成效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在“Python语言与程序设计”课程中,高学习成效群体在课程前期和中期分享与课程有关的想法,多为“洞察”和“包含”认知;低学习成效群体在课程后期寻求课程主题答案,多为“暂定”和“排除”认知。教师辅助时,学习者“洞察”和“包含”认知下的新想法对学习成效具有正向影响,而“因果”认知下的社交/情绪对学习成效有负向影响。(2)在“心理学与生活”课程中,高学习成效群体在课程前期“洞察”新观点,而低学习成效群体集中在课程后期,且其课程后期对证书的“因果”和“差距”认知多于高学习成效群体。教师发布主题帖时,学习者“洞察”新观点、“暂定”寻求新知识对学习成效有正向影响,但“确定”的社交/情绪对学习成效有负向影响;教师辅助时,弄清证书获取因素对学习成效有正向影响。研究提出的模型和实证分析结果,能够为理解群体学习讨论中隐藏内部心理特征和识别风险学习者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学习讨论 时序认知主题模型 引导方式 调节作用
下载PDF
学习分析技术规范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紫琴 彭娴 吴砥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101,共9页
随着大数据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深入,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逐渐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对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然而,目前各类学习系统或平台在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展示方面都有其专有形式,通用化程度低,不利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 随着大数据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深入,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逐渐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对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然而,目前各类学习系统或平台在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展示方面都有其专有形式,通用化程度低,不利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应对这一问题,适时开展学习分析技术规范的国际比较研究,充分掌握现有规范的特点和不足,进而制定我国的自有标准,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从学习分析的概念界定入手,介绍与学习分析相关的分析模型、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重点分析ADL、IMS和ISO/IEC三大标准组织制定的学习分析技术规范,并从学习数据记录存储流程、学习活动模型以及传输机制等方面剖析学习分析技术规范的内涵,然后从数据模型、服务接口与安全传输机制、标准间的映射关系、应用系统范畴四方面对当前国际主流的Caliper Analytics和xAPI两个学习分析技术规范进行比较,解析两者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文章最后从促进教育变革、助力学习者全面发展、基本数据与技术规范统一、制度保障等角度阐述学习分析技术对教育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影响以及促进学习分析应用要关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学习分析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PI CALIPER ANALYTICS 学习分析技术规范
下载PDF
学习科学的两次重大转折与学习研究的工程转向:基于学术思想史的考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三女牙 周子荷 +1 位作者 郑旭东 李卿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5,共7页
该文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出发,提出自学习科学创建以来,学习研究在三十年间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向。第一次是让学习研究“立地”的“方法学转向”,以“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提出为标志,缓解了百余年来教育学与心理学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学习研... 该文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出发,提出自学习科学创建以来,学习研究在三十年间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向。第一次是让学习研究“立地”的“方法学转向”,以“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提出为标志,缓解了百余年来教育学与心理学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学习研究走向统一提供了一个“脚手架”;第二次是让学习研究“顶天”的“基础研究转向”,以教育与认知神经科学崛起为标志,向基础研究下沉,并对实践产生了正反两方面影响。现在即将迎来第三次重大转折——学习研究的“工程转向”与学习工程的崛起。该研究提出,要从前两次重大转折中把握学习研究的未来走向,推动学习工程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既要基于“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工程隐喻,实现科学思维向工程思维的转换,促进学习研究中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体化发展,又要直面学习研究从基础科学向应用实践转化面临的挑战与伦理问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予的力量跨越二者之间“过于遥远的桥”,从而缓解“顶天”与“立地”之间重新浮现的巨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基于设计的研究 教育与认知神经科学 学习工程
下载PDF
数字化教学资源分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建 彭娴 尉小荣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8年第8期41-45,共5页
研究目前国内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分类体系、分类方法以及分类标准,总结不同维度的资源分类方法,从对象、学科、专题、媒介、功能、产品这6个维度构建资源的多维分类体系,并结合资源建设、资源共享和管理维护中的应用模式和应用场景,就... 研究目前国内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分类体系、分类方法以及分类标准,总结不同维度的资源分类方法,从对象、学科、专题、媒介、功能、产品这6个维度构建资源的多维分类体系,并结合资源建设、资源共享和管理维护中的应用模式和应用场景,就不同维度的分类方法进行讨论说明。该分类体系不仅全面梳理了各级各类教育领域常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态,而且作为一个开放的分类体系,允许使用者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抽取、修改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共享 数字化教学资源 资源分类
下载PDF
器乐演奏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甘玮 丁万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1年第1期67-69,共3页
器乐演奏评价体系属于艺术范畴,过于抽象和个性化的评价体系难以促进器乐教育演奏领域的科学发展。当前器乐演奏教学模式存在诸多缺陷,利用信息技术和器乐演奏教学之间交叉融合,实现器乐演奏教学模式的数字化,将有利于器乐演奏教学模式... 器乐演奏评价体系属于艺术范畴,过于抽象和个性化的评价体系难以促进器乐教育演奏领域的科学发展。当前器乐演奏教学模式存在诸多缺陷,利用信息技术和器乐演奏教学之间交叉融合,实现器乐演奏教学模式的数字化,将有利于器乐演奏教学模式的变革、效率的提升和音乐教育的发展。器乐演奏教学模式的数字化必将对器乐的教学、研究以及技术手段的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乐演奏 教学模式 数字化 标准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理念下基于虚拟实验的探究实践教学研究--以《种子发芽实验》为例
11
作者 钟正 邓雅心 刘洁 《教育信息技术》 2023年第5期50-53,共4页
巧用虚拟实验,强化科学教学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指引探究实践从浅层操作转为深度建构,是提高探究实验效率、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措施。文章总结和分析深度学习理念下虚拟实验融入探究实践活动的优势,选取小学五年级科学《种子发芽实... 巧用虚拟实验,强化科学教学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指引探究实践从浅层操作转为深度建构,是提高探究实验效率、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措施。文章总结和分析深度学习理念下虚拟实验融入探究实践活动的优势,选取小学五年级科学《种子发芽实验》,详细描述虚拟实验融入探究实践教学的路径,应用效果表明:虚拟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投入,加深知识理解与记忆,提高知识留存率,增强学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虚拟实验 探究实践 核心素养
原文传递
低成本自进化的学习者画像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迪 吴彦文 刘三女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1-150,共10页
复杂教学交互环境下,针对学习者画像模型所面临的维数灾难和更新高数据成本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大规模数据下低成本自进化学习者画像,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的深度非负矩阵分解算法,以此来对原始数据从双空间进行特征结构保留并有效... 复杂教学交互环境下,针对学习者画像模型所面临的维数灾难和更新高数据成本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大规模数据下低成本自进化学习者画像,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的深度非负矩阵分解算法,以此来对原始数据从双空间进行特征结构保留并有效降维,抑制维数灾难;以图神经网络为信息捕获媒介,结合深度神经网络对元属性状态值进行量化,引导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的特征抽取与动态更新策略来辅助学习者画像模型不断自进化;在斯坦福EDX平台数据集上设计了四项实验以验证该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93.13%的下游教学推荐任务精度下,可减少45%的更新数据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者画像 双空间降维 图注意力网络 自适应特征抽取 低数据成本更新
下载PDF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机器分析研究
13
作者 廖盛斌 齐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进行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课堂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分析一直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该研究采取改进型弗兰德斯编码(IFIAS)理论,根据编码原则对23个课堂实录视频进行编码.在... 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进行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课堂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分析一直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该研究采取改进型弗兰德斯编码(IFIAS)理论,根据编码原则对23个课堂实录视频进行编码.在编码类别统计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密度聚类算法,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课堂师生互动风格分类,最终将课堂分为学生中心式、师生互动式、教师中心式三个类别.该研究拓展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理论价值,为课堂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式.通过分析得到许多课堂相关的特征,可以提升课堂师生互动分析的效率,同时为教师提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师生互动 主成分分析 密度聚类 改进型弗兰德斯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访《教师数字素养》主要起草人之一、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吴砥教授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兰枝 刘源 吴砥 《教师教育论坛》 2023年第12期5-8,共4页
进入21世纪,数字技术发展迅猛,推动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202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组织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 进入21世纪,数字技术发展迅猛,推动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202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组织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部教授吴砥认为,推进数字化教育转型,最为关键的要素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化设备或者资源、工具,而是使用这些设备、资源、工具开展教学的教师。可见,要促进教育数字化改革,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关键。那应采取怎样的策略培育和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有效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探究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吴砥教授进行了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强国 数字化设备 主要起草人 人工智能 行业标准
下载PDF
中小学语文作文数字化互动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金凤 刘三女牙 +1 位作者 郑年亨 韩小雪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年第6期36-40,共5页
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们渴望有所突破的一个教学难题,先前研究虽然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很多的思考与探索,但是大部分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之中,将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数字化教学环境结合的研... 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们渴望有所突破的一个教学难题,先前研究虽然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很多的思考与探索,但是大部分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之中,将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数字化教学环境结合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在很多学科也有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突破,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特别是与作文教学的融合却少之又少。本文一方面依据语文课程新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发挥信息技术整合资源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良好的交互优势,提出一套包含章法学习、读促储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撰写初稿、互动修改提升、在线批改和平台分享的中小学语文作文数字化互动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和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节省时间、减轻负担、提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环境 中小学语文作文 交互性 教学策略 在线批改
下载PDF
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
16
作者 王凯利 李欣儒 +1 位作者 贺超城 吴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27-131,共5页
文章基于城市群视角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编码的方式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包含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四个维度的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 文章基于城市群视角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编码的方式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包含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四个维度的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1—2020年我国11个城市群156个城市的数据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借助Kernel密度估计、Gini系数等方法进行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研究,揭示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规律、区域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区域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较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区域差距仍然较大;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非均衡性和空间相关性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联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数字经济 熵权法 Kernel密度估计 GINI系数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特征分析——以小学英语课堂为例
17
作者 张越 柏宏权 薛增灿 《数字教育》 2023年第6期62-70,共9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的转变升级愈发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师生互动行为特征,揭示小学英语教学向智能化转型所带来的教学变化,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首先,本研究在第二语...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的转变升级愈发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师生互动行为特征,揭示小学英语教学向智能化转型所带来的教学变化,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首先,本研究在第二语言习得一体化模型以及教学行为分类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智慧课堂的小学英语教学互动行为编码系统PEIAS;其次,利用新的编码系统PEIAS对国家“一师一优课”中的20个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录像进行采样量化,其中小学英语智慧课堂和传统课堂各10个,比较两类课堂中的各种教学互动行为差异。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从教学结构、教学倾向、情感态度、输入与输出几个方面进行教学互动行为分析,各部分首先使用描述性统计,然后对行为数据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最终得出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的本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课堂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建构效果,并极大丰富了师生之间的多元互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慧课堂 第二语言习得 教学互动行为 小学英语教学
下载PDF
多模态数据下的学习投入特征画像研究
18
作者 吴彦文 邵风华 +4 位作者 葛迪 韩园 熊栩捷 陈美依 杜昱铭 《软件导刊》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学习投入是教师研判学习活动的重要指标,为后续教学诊断奠定了基础。随着AI与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推进,各种教学数据媒介日益增长,使多模态数据表征学习投入画像逐步成为教学领域的技术趋势。针对以往研究中数据高低特征互补性不足的现状,... 学习投入是教师研判学习活动的重要指标,为后续教学诊断奠定了基础。随着AI与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推进,各种教学数据媒介日益增长,使多模态数据表征学习投入画像逐步成为教学领域的技术趋势。针对以往研究中数据高低特征互补性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融合文本数据与图像数据的多模态学习投入特征画像构建方法,提升了多维学习投入的表征效果。具体的,采用transformer模型提取文本语义特征,联合FasterRCNN模型提取视觉特征,通过Attention特征融合得到不同维度学习投入的预测分类结果,最后借助可视化技术呈现学习投入画像。研究表明,该模型有效表征了学习群体在各维度的不均衡投入状态,有助于开展教学诊断与协作分组,有效辅助教师教学诊断,提高了协作分组活动的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画像 教学诊断 协作分组 多模态数据 学习投入特征
下载PDF
基于央馆虚拟实验的课后服务应用策略研究
19
作者 周园 邓雅心 邹晓洁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8期70-72,共3页
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分析央馆虚拟实验在学习环境、特色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方面的优势,从课程资源、实验资源、平台资源、激励机制、平台数据五个方面总结基于央馆虚拟实验... 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分析央馆虚拟实验在学习环境、特色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方面的优势,从课程资源、实验资源、平台资源、激励机制、平台数据五个方面总结基于央馆虚拟实验的课后服务应用策略,旨在为其他学校丰富课后服务形式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 虚拟实验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下载PDF
SPOC论坛互动中学习者情绪特征及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刘智 杨重阳 +3 位作者 彭晛 刘三 粟柱 章广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10,共9页
SPOC论坛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反馈载体,往往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业情绪信息,且情绪类型复杂多样。相关研究已表明学习者的在线学业情绪对学习过程及成效具有一定影响。为了深入剖析情绪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该文将困惑纳入在线学业情绪范畴... SPOC论坛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反馈载体,往往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业情绪信息,且情绪类型复杂多样。相关研究已表明学习者的在线学业情绪对学习过程及成效具有一定影响。为了深入剖析情绪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该文将困惑纳入在线学业情绪范畴,以华中师范大学云课堂平台中三个学期的课程论坛发帖为研究对象,基于情绪词典的特征匹配及情绪密度计算方法调查学习者情绪的表达特征及群体情绪的演化趋势,验证不同学业成就学习者的情绪差异性及情绪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积极情绪特征词表达学习感受与意见,且积极情绪密度显著高于困惑及消极情绪密度。高、低成就组及中、低成就组间的困惑与消极情绪差异显著。在特定学习进程中,学习者的积极、困惑情绪与学习效果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在整体学习进程中,学习者的消极情绪与学习效果呈显著负相关。对论坛中群体情绪的动态追踪可帮助教师及时获取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诉求,并实施精准化的教学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情绪密度 学习效果 差异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