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穿透雨空间异质性(即不同冠层位置穿透雨量的非均一性)及其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持续性(即时间稳定性)关系着土壤水分补给数量和效率,通过影响资源有效性作用于植物个体竞争和群落演替。本研究基于关键词检索并分析整理了Web of Scienc...林冠穿透雨空间异质性(即不同冠层位置穿透雨量的非均一性)及其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持续性(即时间稳定性)关系着土壤水分补给数量和效率,通过影响资源有效性作用于植物个体竞争和群落演替。本研究基于关键词检索并分析整理了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2022年发表的554篇相关主题论文数据,量化并对比了全球不同气候带和植物功能型的穿透雨数量、空间异质性及其时间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旱区穿透雨比例(72.0%±13.6%)小于湿润(75.1%±9.3%)和半湿润区(79.9%±10.4%),热带(80.9%±14.6%)高于暖温带(74.2%±7.5%)和冷温带(74.1%±14.6%),灌木(68.9%±14.9%)小于乔木(76.7%±9.1%),但阔叶植物(75.2%±11.1%)和针叶植物(75.1%±9.9%)、常绿植物(76.7%±10.0%)和落叶植物(74.7%±11.9%)的林冠穿透雨比例接近,其空间变异系数在上述不同干湿区、温度带和植物功能型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穿透雨空间分布格局易保持相对稳定,冠层结构是影响其时间稳定性的主导因子,但缺乏不同时间尺度上典型地理单元(即地理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空间单元)之间的对比。建议未来研究通过向上延展至基于全球的空间尺度规律汇总,向下延展至基于过程的时间尺度机制分析,刻画穿透雨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并统一观测规范来增进不同研究之间的可参比性,以高效推进林冠穿透雨研究,为保护自然、管理人工、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水文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林冠穿透雨空间异质性(即不同冠层位置穿透雨量的非均一性)及其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持续性(即时间稳定性)关系着土壤水分补给数量和效率,通过影响资源有效性作用于植物个体竞争和群落演替。本研究基于关键词检索并分析整理了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2022年发表的554篇相关主题论文数据,量化并对比了全球不同气候带和植物功能型的穿透雨数量、空间异质性及其时间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旱区穿透雨比例(72.0%±13.6%)小于湿润(75.1%±9.3%)和半湿润区(79.9%±10.4%),热带(80.9%±14.6%)高于暖温带(74.2%±7.5%)和冷温带(74.1%±14.6%),灌木(68.9%±14.9%)小于乔木(76.7%±9.1%),但阔叶植物(75.2%±11.1%)和针叶植物(75.1%±9.9%)、常绿植物(76.7%±10.0%)和落叶植物(74.7%±11.9%)的林冠穿透雨比例接近,其空间变异系数在上述不同干湿区、温度带和植物功能型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穿透雨空间分布格局易保持相对稳定,冠层结构是影响其时间稳定性的主导因子,但缺乏不同时间尺度上典型地理单元(即地理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空间单元)之间的对比。建议未来研究通过向上延展至基于全球的空间尺度规律汇总,向下延展至基于过程的时间尺度机制分析,刻画穿透雨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并统一观测规范来增进不同研究之间的可参比性,以高效推进林冠穿透雨研究,为保护自然、管理人工、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水文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