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森林经营规划设计体系探讨
1
作者 杨帆 邓杨兰朵 +2 位作者 吴梅 陈怡 蔡蓉萍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3期1-4,共4页
在分析新时代森林经营的重大意义和复杂性的基础上,对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的体系构建、过程管理和保障措施的完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时代 森林经营 规划 设计
下载PDF
湖南森林景观格局演变及影响因子分析——以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童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罗紫薇 黎奕晖 +5 位作者 胡希军 杜心宇 韦宝婧 李芮芝 曹诗怡 胡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8-375,共8页
为森林景观格局影响因子的探索和研究提供新视角,以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童山片区为研究区域,以ENVI,ArcGIS为软件平台,运用地理探测器计算森林景观格局影响因子权重,对2005—2015年森林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为森林景观格局影响因子的探索和研究提供新视角,以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童山片区为研究区域,以ENVI,ArcGIS为软件平台,运用地理探测器计算森林景观格局影响因子权重,对2005—2015年森林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以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为景观基质;2005—2009年景观类型动态变化较为频繁,景观类型转移面积总量为4116.95 hm^(2),而转移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开展,2009—2015年动态变化强度减缓;(2)从影响因素上看,自然地理因素中的高程因子是影响区域整体景观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面积最大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受高程影响最大,人为因素中村民生活干扰和林区干道因子对耕地的分布影响明显;(3)从景观演替方式来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面积转移以自然演替为主;常绿落叶阔叶林因人为影响与其他景观类型发生相互转换;竹林因其生长特点强势侵入其他景观类型;自然演替与人为影响的双重作用导致灌木林地与牧草地、耕地间发生景观类型转变。因此,森林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演变是各影响因子对各景观类型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因子类型和权重大小与景观类型转移的方向和数量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动态演变 景观类型转移 地理探测器 因子探测器 因子解释力
下载PDF
国家石漠公园申报规划与管理方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协保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1期58-61,共4页
阐述了我国国家石漠公园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效,并针对自2016年国家石漠公园试点以来,出现在申报阶段、规划材料和建设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下一阶段国家石漠公园良性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国家石漠公园 申报 规划 管理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规划——以中山市国家森林城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但维宇 敖俊杰 +4 位作者 曹靖 刘斯垚 但新球 黄锦培 刘玉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2期67-72,共6页
分析中山市生态标识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的设计理论和应遵循的原则,按照国家与地方创建森林城市的要求,在大量现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山市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总体构架。中山市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 分析中山市生态标识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的设计理论和应遵循的原则,按照国家与地方创建森林城市的要求,在大量现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山市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总体构架。中山市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分形象标识、生态文化科普宣教标识和导向标识三大类,其中规划了17个类型标识的形象标识、33个大类68个主题(步道、廊道、点)的生态文化科普宣教标识、2个大类标识的导向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标识 中山市
下载PDF
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栽培模型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京华 国红 +3 位作者 贺鹏 雷相东 卢军 刘宪钊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2,共6页
对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栽培模型进行阐述,包括设计原则、树种选择和栽培方案等内容,以期通过国家储备林的科学建设,打造蓝绿交织、环境优美、生物多样、生态宜居的雄安新区森林城市。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混交复层异龄林 国家储备林 栽培模型
下载PDF
基于LUCC和景观格局变化的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动态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庭天 丁山 +3 位作者 陈宗铸 雷金睿 陈小花 李苑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4-162,共9页
[目的]探究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动态变化,为推进红树林湿地保护、海岸带修复、退塘还湿等重大生态措施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从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两个层面描述东寨港地区红树林湿地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结合土地利用/覆... [目的]探究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动态变化,为推进红树林湿地保护、海岸带修复、退塘还湿等重大生态措施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从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两个层面描述东寨港地区红树林湿地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结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和景观生态指数2种方法,探究红树林湿地动态变化。[结果](1)从土地利用的角度看,1988—2016年间,研究区域养殖水面和建筑面积大比例增长,分别从占总面积的1.6%和1.86%,上升到11.89%和9.39%;林地和耕地面积相对减少,占比分别从17.61%和38.89%,下降到11.83%和27.06%;(2)从景观角度看,斑块密度和数量的上升、平均斑块面积的下降、面积加权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的高位稳定等景观指标状态都显示东寨港地区在研究区间内景观破碎化程度正在逐渐加大;(3)景观破碎化指数与各景观类型面积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的减少加上建筑用地和养殖水面面积的增加促使景观破碎化的加重;(4)红树林在整个研究区间内总面积未出现明显波动,与其它地类间的互动主要表现在耕地、养殖水面和水域之间的转换。[结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在近30年间,发生了养殖水面和建筑面积的增长以及林地和耕地面积的减少等土地利用变化,而耕地面积的减少,建筑用地和养殖水面面积的增加促使景观破碎化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景观格局 东寨港 红树林湿地
下载PDF
基于ArcPy和VBA的长顺县国家储备林小班设计图ArcGis自动出图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欧丁丁 张琪 +5 位作者 刘世好 曹虹 文汲 周维 尹祺卿 胡春香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1期32-38,44,共8页
国家储备林小班设计图是将设计小班及设计信息以图件形式表示出来的林业专业图件,是直观展示项目设计成果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小班设计图、小班现状图等类型图件的数量比较多,传统的林业制图方法或使用软件平台手动制图的方法会出现大量... 国家储备林小班设计图是将设计小班及设计信息以图件形式表示出来的林业专业图件,是直观展示项目设计成果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小班设计图、小班现状图等类型图件的数量比较多,传统的林业制图方法或使用软件平台手动制图的方法会出现大量的重复劳动,且容易出错,严重挤占项目时间,为提高图件制作的效率和准确率,使用ArcGIS和Excel平台对长顺县国家储备林小班设计图的自动出图方法进行研究,通过使用ArcPy设计代码进行索引图层的制作和自动批量出图、使用VBA设计代码进行小班简表的自动生成,并使用ArcGIS定制工具箱用于推广,解决了普通自动出图添加小班简表困难、小班界线与图框相交等问题,实现了林业制图的自动化和美观化,极大地提升了出图效率,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出图 ArcPy VBA 国家储备林 长顺县
下载PDF
岳阳市两湖连通工程对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舒勇 吴南飞 +2 位作者 张蓓 黄成才 唐梓钧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1期53-57,共5页
在现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湖南省岳阳市芭(芭蕉湖)南(南湖)两湖连通工程对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对景观、生物群落、种群及物种、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的影响均为中低度影响,对湖... 在现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湖南省岳阳市芭(芭蕉湖)南(南湖)两湖连通工程对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对景观、生物群落、种群及物种、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的影响均为中低度影响,对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总体为中低度影响。同时,提出了减缓工程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工程建设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影响 评价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国家石漠自然公园整合优化关键技术探究——以湖南安化云台山国家石漠公园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黄俊威 张蓓 +2 位作者 吴协保 宁小斌 曾明宇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4期63-67,共5页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是当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国家关注度高,但因各类自然保护地数量众多、类型各异,具体情况十分复杂,目前可供参考的整合优化案例较少。在此以湖南安化云台山国家石漠公园为例,...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是当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国家关注度高,但因各类自然保护地数量众多、类型各异,具体情况十分复杂,目前可供参考的整合优化案例较少。在此以湖南安化云台山国家石漠公园为例,探究石漠自然公园整合优化的关键技术,旨在为我国自然公园整合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石漠自然公园 自然保护地 整合优化 关键技术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保护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敏杰 李华军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2期57-61,共5页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是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以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经过系统分析和整理自然保护区内共有169种脊椎动物,其中:鱼类19种、两...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是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以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经过系统分析和整理自然保护区内共有169种脊椎动物,其中:鱼类19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3种、鸟类123种、哺乳类23种;列入CITES公约附录21种,中国特有种15种;高等植物总计59科187属388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11属18种、裸子植物2科2属5种、被子植物52科174属365种,含中国特有属4属。以期为该地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自然保护区 资源 保护 西藏
下载PDF
茂名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与城市特色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扬晶 熊嘉武 +5 位作者 欧智 崔毅 梁曾飞 楚春晖 熊澍 汤光伟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4期26-31,共6页
在对茂名市的城市森林建设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从国家、地方层面剖析了茂名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必要性,并紧密结合茂名市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状况和经济水平,挖掘城市特色,找出其特色与森林城市建设之间的契合点,将... 在对茂名市的城市森林建设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从国家、地方层面剖析了茂名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必要性,并紧密结合茂名市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状况和经济水平,挖掘城市特色,找出其特色与森林城市建设之间的契合点,将茂名特色贯穿于规划的理念、定位、形象、目标和布局等各方面;同时,对照国家森林城市的指标评价要求,有针对性地从生态、产业、文化和支撑等四个体系整合布设项目,确保茂名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项指标达标,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后,针对城市特色与森林城市建设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城市 规划 特色 茂名
下载PDF
德宏州林业和草原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强 李凤武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2期19-21,共3页
充分利用新信息技术,推进林草智慧化、生态化发展,是今后林草重点建设方向之一。结合德宏州林草发展实际,分析了林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加强林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林草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加大林草生产经营管理... 充分利用新信息技术,推进林草智慧化、生态化发展,是今后林草重点建设方向之一。结合德宏州林草发展实际,分析了林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加强林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林草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加大林草生产经营管理应用系统开发等建议,以提高德宏林草信息化率,助力林草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草原 信息化 问题 对策 德宏
下载PDF
琼中县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龙 卢立 叶生晶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城市廊道的生态建设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琼中县辖区内各种廊道现状,提出了自然保有型廊道、自然恢复型廊道和人为修复型廊道等三种生态廊道建设类型,以及相对应的建设思路,同时阐述了生态廊道建设需将生态性、景观... 城市廊道的生态建设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琼中县辖区内各种廊道现状,提出了自然保有型廊道、自然恢复型廊道和人为修复型廊道等三种生态廊道建设类型,以及相对应的建设思路,同时阐述了生态廊道建设需将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经济性协调统一的观念,拟为推进琼中县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 廊道 建设 琼中县
下载PDF
湖南省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最优均衡曲线
14
作者 杜雪 白彦锋 +1 位作者 杜志 孟京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9,共9页
【目的】本研究以湖南省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生长模型的支持下,对备选均衡曲线进行筛选,最终甄别出最优均衡曲线,作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经营的量化导向目标。【方法】本研究首先在综合分析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结构的基础上,... 【目的】本研究以湖南省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生长模型的支持下,对备选均衡曲线进行筛选,最终甄别出最优均衡曲线,作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经营的量化导向目标。【方法】本研究首先在综合分析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结构的基础上,依据湖南省马尾松天然林林分状况以及以往的研究结果,胸高断面积(B)的取值拟选择35、40和45m^(2)/hm^(2);连续两个径阶的林木株数比值(q值)选择1.2、1.3、1.4、1.5、1.6、1.7;最大保留径阶(D_(max))的取值选择40、45和50 cm,构建了54条潜在的基础均衡曲线簇。并在所构建的可变概率转移矩阵模型的支持下,对基础均衡曲线簇进行了模拟,筛选出最优均衡曲线。【结果】转移矩阵模型支持下的80年的模拟结果显示均衡曲线12(B为35 m^(2)/hm^(2),D_(max)为45 cm,q为1.7)在蓄积年生长量、蓄积量、采伐木平方平均直径以及树种组成稳定性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达到均衡结构时,具有最大的蓄积量年增长量(iv),iv为1.18 m^(3)/(a·hm^(2)),同时该均衡曲线的其他评价指标也表现较为优秀,观测株数偏离均衡株数的方差值var为0.12<0.5,蓄积量V为268.13 m^(3)/hm^(2),采伐木平方平均直径dg为17.99 cm。此外,该均衡曲线在模拟期后20年(2077-2097年),树种组成基本保持稳定,未见明显波动,因此作为最优均衡曲线。【结论】现实林分经营模拟结果表明,如果按照最优均衡曲线进行森林结构的及时调整,森林的结构会逐步逼近均衡曲线,实现最终的均衡状态。同时,森林的树种组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经济价值高的硬阔树种以及栎类则会成为未来森林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马尾松的比例则逐步下降,到了后期马尾松会逐渐退化并被其他阔叶树替代。此外,大径阶树的株数增加,森林的价值逐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曲线 直径分布 马尾松 天然次生林
下载PDF
河南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见 刘世好 +1 位作者 薛晓坡 王富河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4期35-41,共7页
基于河南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的详细调查结果,按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有5主类151处代表性景观资源单体,并对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质量评价... 基于河南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的详细调查结果,按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有5主类151处代表性景观资源单体,并对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公园生态类型多样、植物区系复杂、生物种群丰富、生态系统完整、珍稀古树众多,拥有原生性极强的森林植被景观资源,保持着天然的面貌,保护价值高;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综合评分值为43.6分,达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I级标准,其资源和旅游价值较高;同时探讨了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资源 质量评价 保护价值 建议
下载PDF
西藏色林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敏杰 李华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98-104,共7页
通过抽样调查法、运用样线和样点法两种方式,对西藏色林措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共发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区域内脊椎动物中有10种为中国特有种,9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种... 通过抽样调查法、运用样线和样点法两种方式,对西藏色林措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共发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区域内脊椎动物中有10种为中国特有种,9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种,中国特有种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 资源调查 保护 色林措
下载PDF
湖南省国家石漠公园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协保 刘伟 +3 位作者 黄俊威 郭晓妮 吴照柏 吴梅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2期62-66,共5页
选取湖南省15个国家石漠公园样本,利用地理统计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国家石漠公园发展现状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国家石漠公园发展迅速,3年达15家,占全国的2/3,与湖南省精心谋划,积极引导紧密相关;(2... 选取湖南省15个国家石漠公园样本,利用地理统计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国家石漠公园发展现状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国家石漠公园发展迅速,3年达15家,占全国的2/3,与湖南省精心谋划,积极引导紧密相关;(2)分布总体相对集中,地市和三级流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3)与地市岩溶土地、人口分布密度差异明显,但关联性不强,因此今后应强化在岩溶土地集中区域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石漠公园 发展现状 空间分布特征 湖南省
下载PDF
基于NDVI的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2004—2018年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舒骏生 蔡奕 罗标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3期25-30,共6页
基于2004—2018年的Spot vegetation NDVI数据,对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植被生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区域的植被除受雨雪冰冻灾害而导致变差外,基本上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2)公益林区域N... 基于2004—2018年的Spot vegetation NDVI数据,对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植被生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区域的植被除受雨雪冰冻灾害而导致变差外,基本上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2)公益林区域NDVI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西面、南面高,东面、北面和中部较低,从西南向东北呈减少趋势;(3)公益林NDVI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增加的区域主要是湘西的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和湘南的永州市、郴州市大部分地区,显著减少的区域较少,主要分布在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城市周边和生态脆弱的地区;(4)公益林区域NDVI总体处于中等波动变化,呈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 vegetation NDVI 国家级公益林 趋势 分析 时空变化 湖南省
下载PDF
湖南娄底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效益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进春 刘玉 +2 位作者 程鹏 但维宇 但新球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3期47-53,共7页
利用《湖南娄底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关材料,对于娄底市森林城市建设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娄底市按照总体规划进行科学系统的森林城市建设,能够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明显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对城市... 利用《湖南娄底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关材料,对于娄底市森林城市建设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娄底市按照总体规划进行科学系统的森林城市建设,能够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明显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对城市生态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 建设 生态 效益 娄底市
下载PDF
森林公园规划中保护与开发关系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湘红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1期30-34,共5页
在森林公园建设中,保护与开发相互依存、相互对立。通过分析森林公园建设中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的战略定位、公园价值、指导思想与规划理念、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实现森林公园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推进、持续... 在森林公园建设中,保护与开发相互依存、相互对立。通过分析森林公园建设中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的战略定位、公园价值、指导思想与规划理念、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实现森林公园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推进、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总体规划 保护 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