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盘山区幼龄蒙古栎根系共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1
作者 邓晓娟 李敏奇 +3 位作者 刘建利 任玉锋 周立彪 闫兴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7-1826,共10页
为阐明幼龄蒙古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该文从不同年龄的幼龄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根系分离可培养共生真菌,并通过菌落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物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从幼龄蒙古栎根系中分离获得24... 为阐明幼龄蒙古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该文从不同年龄的幼龄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根系分离可培养共生真菌,并通过菌落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物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从幼龄蒙古栎根系中分离获得249株真菌,经鉴定隶属于2门5纲7目8科15属18种,其中2种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16种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种水平上,以灰粉无柄盘孢菌(Pezicula pruinosa)分离频率最高,占分离菌株总数的81.93%;托雷斯氏丛赤壳菌(Dactylonectria torresensis)、强壮土赤壳菌(Ilyonectria robusta)、北美黑盘菌(Atrocalyx nordicus)次之,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02%、2.01%和2.01%。(2)共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在不同树龄的蒙古栎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4~5年生植株分离频率最高(44.98%),依次为3年生植株(29.32%)、2年生植株(19.68%)和1年生植株(6.02%)。综上认为,宁夏六盘山幼龄蒙古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种类丰富,随树龄增长其种类和数量增加;灰粉无柄盘孢菌是六盘山幼龄蒙古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的绝对优势物种。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植物共生微生物资源,探索蒙古栎与共生微生物互作在本地逆境的适应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区 蒙古栎 共生真菌 分离培养 鉴定
下载PDF
块菌(Tuber)在六盘山的分布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晓娟 刘培贵 +4 位作者 陈娟 乔鹏 刘建利 肉斯塔木·艾买提 闫兴富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0,共6页
2019—2020年,调查六盘山地下真菌资源,采集到块菌属(Tuber)标本12份。通过宏微观形态特征及DNA序列特征的比较分析,新采集到的块菌标本分别被鉴定为假喜马拉雅块菌(T.pseudohimalayense)、历山块菌(T.lishanense)和脐凹块菌(T.umbilica... 2019—2020年,调查六盘山地下真菌资源,采集到块菌属(Tuber)标本12份。通过宏微观形态特征及DNA序列特征的比较分析,新采集到的块菌标本分别被鉴定为假喜马拉雅块菌(T.pseudohimalayense)、历山块菌(T.lishanense)和脐凹块菌(T.umbilicatum),其中假喜马拉雅块菌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基于采集的标本,补充描述该3种块菌的形态学特征,对其分类地位和地理分布进行讨论,拓宽块菌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区域的认识,补充块菌在该地区的标本记录及相关生态学资料。该研究首次确认六盘山分布有丰富的块菌资源,发现块菌新的重要分布区域,对完善中国块菌资源多样性、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山块菌 假喜马拉雅块菌 脐凹块菌 生物地理学 生态学意义
下载PDF
植被毯覆盖对旱区露天煤矿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子寅 唐万鹏 +2 位作者 刘秉儒 赵晓玉 李子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24-132,共9页
为阐明不同材质植被毯覆盖对干旱地区露天煤矿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以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大峰矿为研究对象,分析秸秆、椰丝及秸秆-椰丝3种不同材质植被毯覆盖后矿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脲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 为阐明不同材质植被毯覆盖对干旱地区露天煤矿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以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大峰矿为研究对象,分析秸秆、椰丝及秸秆-椰丝3种不同材质植被毯覆盖后矿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脲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毯覆盖增加土壤表层有机碳和总氮含量且最大值为椰丝植被毯覆盖土壤,总磷含量无明显变化,10~20 cm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无明显变化;2)植被毯覆盖增加C/P、N/P且最大值同样为椰丝植被毯覆盖土壤,C/N无明显变化;3)植被毯覆盖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裸地,且0~10 cm大于10~20 cm,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过氧化氢酶活性仅有椰丝植被毯的0~10 cm显著高于10~20 cm;4)土壤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TP、C/N是制约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而N/P、TN是驱动酶活性的主要因子。三种植被毯覆盖后,土壤表层养分含量增加,同时增加了土壤表层的C/P和N/P,且促进表层土壤酶活性。此外,4种酶活性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对于秸秆、秸秆-椰丝植被毯,椰丝植被毯提供土壤养分的能力更强。土壤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TP、C/N是制约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而N/P、TN是驱动酶活性的主要因子。上述结果表明,植被毯覆盖后增加了土壤表层养分,同时促进表层土壤的酶活性。研究结果能够为旱区露天煤矿土壤植被毯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酶活性 生态化学计量 碳氮磷 植被毯 矿区 贺兰山
下载PDF
不同发育阶段柠条灌丛堆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子寅 刘秉儒 +1 位作者 李子豪 赵晓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9,共11页
采用空间代替演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我国宁夏南部荒漠草原不同生长期(生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柠条灌丛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等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随发育阶段的变化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采用空间代替演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我国宁夏南部荒漠草原不同生长期(生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柠条灌丛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等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随发育阶段的变化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柠条灌丛堆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各土层中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含量分别在2.18~4.25 g/kg、0.13~0.20 g/kg、0.22~0.29 g/kg之间,与全国土壤养分平均水平相比,体现出碳、氮、磷元素的极度匮乏;在不同发育阶段,柠条灌丛堆成熟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显著高于生长期和衰退期;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的“肥岛效应”;而全磷含量在柠条灌丛堆的不同发育阶段随土层深度变化未呈现出明显变化;不同发育阶段的柠条灌丛堆各土层土壤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分别在14.93~27.89、10.50~15.83、0.59~0.84之间,碳氮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碳磷比、氮磷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氮是主要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与全磷和碳磷比呈显著正相关,全氮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机碳与速效磷、电导率和碳氮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全氮分别与氮磷比和碳氮比呈极显著正、负相关;全磷与碳磷比和氮磷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柠条灌丛堆的发育主要受氮限制,可在其生长过程中适当添加氮肥以保证土壤养分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柠条灌丛堆 发育阶段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宁夏枸杞根腐病不同发病时期根区土壤AMF群落变化规律
5
作者 王佳玮 吕燕 +4 位作者 刘建利 孙钦飞 侯露露 刘涛 王丽霞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2-78,共7页
根腐病是宁夏枸杞毁灭性病害,丛枝菌根真菌(AMF)能通过与植物共生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探明根腐病发生与宁夏枸杞根区土壤AMF的关系是应用AMF防控宁夏枸杞根腐病的基础。采用湿筛倾析法和染色法分析宁夏枸杞根腐病不同发病时期根区... 根腐病是宁夏枸杞毁灭性病害,丛枝菌根真菌(AMF)能通过与植物共生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探明根腐病发生与宁夏枸杞根区土壤AMF的关系是应用AMF防控宁夏枸杞根腐病的基础。采用湿筛倾析法和染色法分析宁夏枸杞根腐病不同发病时期根区土壤理化性质、AMF群落组成、孢子密度、定殖率等,旨在揭示宁夏枸杞根腐病不同发病时期根区土壤AMF群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根腐病发病程度的加重,宁夏枸杞根区土壤全氮含量增高,全钾、速效钾含量降低;AMF孢子密度先增加后降低,发病前期和中期比未发病和发病后期增加了31.32%~49.48%;AMF定殖率、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增加,均在发病中期和后期达到最高;α-多样性指数先升高后下降,以发病前期最高;球囊霉属AMF和无梗囊霉属AMF多度在所有发病时期均低于未发病,隔球囊霉属刚好相反,根孢囊霉属则是先增高后降低。在宁夏枸杞根区土壤降氮增钾,接种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AMF可能防控根腐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根腐病 丛枝菌根真菌
原文传递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敏奇 闫兴富 +2 位作者 任玉锋 周立彪 邓晓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89-1905,共17页
为探究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组成成分,采用样线法和随机踏查法对保护区内不同海拔和植被类型下的大型真菌进行调查,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鉴定,分析其物种组成和地理区系特征。本... 为探究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组成成分,采用样线法和随机踏查法对保护区内不同海拔和植被类型下的大型真菌进行调查,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鉴定,分析其物种组成和地理区系特征。本研究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679份,经鉴定隶属于2门11纲16目40科83属230种,其中子囊菌门4纲6目8科10属21种,担子菌门7纲10目32科73属209种。优势科有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伞菌科Agaricaceae、小菇科Mycen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和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占物种总数的55.65%;优势属有18属,分别为小菇属Mycena、丝盖伞属Inocybe、马鞍菌属Helvella、乳菇属Lactarius、香蘑属Lepista和小脆柄菇属Psathyrella等,占物种总数的51.30%。对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利用价值进行评估,保护区内共有食用菌42种、药用菌4种、食药兼用菌11种、毒菌17种,其中部分种类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在2172 m的华北落叶松林下大型真菌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该保护区属的区系地理成分有4个分布型,以世界分布成分为主(49.40%),其余依次是北温带分布成分(39.76%)、泛热带分布成分(2.41%)和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成分(1.20%),具有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资源 物种多样性 优势类群 区系成分
原文传递
腾格里沙漠藓结皮微生物组介导的碳氮代谢偶联
7
作者 李佳佳 段晓敏 +5 位作者 代路丹 史忠冉 回新蕊 杨晓东 刘建利 李靖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334-7346,共13页
生物土壤结皮是生态系统工程师,推动沙漠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土壤结皮中微生物在碳氮循环中的功能以及偶联机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了腾格里藓结皮附着土(BRS)和藓结皮抖落土(BBS)中与碳氮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样... 生物土壤结皮是生态系统工程师,推动沙漠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土壤结皮中微生物在碳氮循环中的功能以及偶联机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了腾格里藓结皮附着土(BRS)和藓结皮抖落土(BBS)中与碳氮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丰度较高的优势菌门均参与到了碳代谢过程中,绿弯菌门对BBS中丰度较高的碳代谢路径的贡献显著高于BRS(P<0.001)。腾格里沙漠藓结皮微生物组中碳氮代谢存在偶联作用,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与碳代谢途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藓结皮微生物组中反硝化作用和磷酸戊糖途径、从头嘌呤生物合成、赖氨酸生物合成显著相关(P<0.05),BRS微生物组中与碳氮代谢相关的基因间的网络连通度更高,基因间相互作用比BBS更复杂。且全磷(TP)和全氮(TN)是影响藓结皮中碳氮相关基因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为认识土壤微生物对养分积累的作用和碳氮代谢的偶联提供宏基因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测序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碳氮偶联
下载PDF
内生真菌接种方式对青贮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佳玮 李晨 +4 位作者 刘建利 周世杰 易嘉敏 杨谨源 康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202,共14页
【目的】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对植物生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接种方式是内生真菌发挥促生效果的关键环节。探究不同接种方式对内生真菌促生能力的影响,为内生真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课题组前期从荒漠植物根内生真菌... 【目的】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对植物生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接种方式是内生真菌发挥促生效果的关键环节。探究不同接种方式对内生真菌促生能力的影响,为内生真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课题组前期从荒漠植物根内生真菌中筛选能促进青贮玉米生长的不同种属的4株内生真菌和印度梨形孢(PI)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片段悬液灌根和菌丝团包根两种方式分别将5株内生真菌接种至青贮玉米盆栽幼苗,30 d后测定接种青贮玉米幼苗的生物学性状,比较不同接种方式对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接种方式对5株内生真菌在青贮玉米幼苗根内菌丝侵染率和幼苗基茎粗均无显著影响,但其他17个与青贮玉米生长相关的性状受接种方式影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株内生真菌采用菌丝片段悬液灌根方式促生效果均显著优于菌丝团包根,以印度梨形孢和菌株Tm36的两种接种方式得分差值最大。接种印度梨形孢和菌株Tm36的青贮玉米幼苗株高、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平均叶面积、叶相对含水量、根鲜重、根表面积、根体积、全株鲜重和全株干重等10个性状在两种接种方式间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差异最大的株高、地上鲜重、平均叶面积、根鲜重和全株鲜重等5个指标,菌丝片段悬液灌根接种印度梨形孢增长率是菌丝团包根接种的7.78倍、3.74倍、15.97倍、7.93倍和5.36倍,接种菌株Tm36是8.65倍、4.33倍、11.18倍、16.58倍和7.53倍。【结论】接种方式显著影响内生真菌促生效果,菌丝片段悬液灌根接种方式对青贮玉米幼苗促进生长效果优于菌丝团包根接种方式,推荐使用菌丝片段悬液灌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接种方式 青贮玉米 促生 菌丝片段悬液灌根 菌丝团包根
下载PDF
荒漠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其对青贮玉米幼苗的促生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佳玮 谭澳平 +5 位作者 刘建利 唐万鹏 易嘉敏 郭淼 孙碧雯 孙至柔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21,共12页
选取实验室前期分离所得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其进行形成生物膜能力、产铁载体能力、产IAA能力、产ACC脱氨酶能力以及溶磷和解钾能力测定,选取具有促生特性的菌株进行盆栽试验。共筛选出16株具有促生特性的菌株,其中BW2-6、MC35、B... 选取实验室前期分离所得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其进行形成生物膜能力、产铁载体能力、产IAA能力、产ACC脱氨酶能力以及溶磷和解钾能力测定,选取具有促生特性的菌株进行盆栽试验。共筛选出16株具有促生特性的菌株,其中BW2-6、MC35、BW35、HS1-1和SHM2在活体试验中促生效果较优。菌株BW2-6对青贮玉米幼苗的株高、基茎粗、地上部干质量、根鲜质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相对含水量、比根长和全株鲜质量促生效果最佳,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81.00%、54.70%、156.79%、163.27%、107.35%、131.18%、175.12%、44.96%、74.48%和190.69%;菌株SHM2对地上部鲜质量和根干质量促生效果最佳,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37.85%和72.96%;菌株BW35对平均叶面积促生效果最佳,约为对照的2.33倍;对照组根冠比均高于处理组,处理组中菌株BW35根冠比最高,相比对照降低了10.18%,菌株BW2-6根冠比最低,相比对照降低了51.93%,不同菌株之间促生效果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株对青贮玉米幼苗生长促进作用较好的菌中以菌株BW2-6促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促生菌 荒漠植物 筛选 青贮玉米 促生效应
下载PDF
基于Survey分析的濒危植物四合木基因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子寅 刘秉儒 +2 位作者 李子豪 王继飞 杨鹏斌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3,共8页
评价濒危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基因组的大小及复杂程度,开展基因组研究可揭示四合木的超旱生机制,进一步挖掘其特色基因资源。为更好破解四合木的全基因组信息,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因组Survey分析技术开展四合木基... 评价濒危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基因组的大小及复杂程度,开展基因组研究可揭示四合木的超旱生机制,进一步挖掘其特色基因资源。为更好破解四合木的全基因组信息,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因组Survey分析技术开展四合木基因组大小估测研究,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估计了四合木杂合率、重复序列和GC含量等基因组信息。结果表明:四合木基因组大小为1 079.25 Mb,修正后的基因组大小为1 065.84Mb,杂合率为0.76%,重复序列比例为75.25%,GC含量为33.57%。在经过四合木基因组初步组装后,获得3502 126条contigs,总计682 Mb,其N50为187 bp,推测四合木基因组属于同源四倍体复杂基因组,全基因组测序组装难度较大。由于四合木的高杂合率,后续可采用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单分子测序)同时结合染色质区域捕获技术,有望最终获得高质量的四合木全基因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木 基因组测序 Survey分析 杂合率 重复序列
下载PDF
金叶火炬树组培体系的构建
11
作者 杨和蝶 海天祚 +3 位作者 李泽睿 王有华 张欣 贝盏临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5期35-39,共5页
【目的】金叶火炬树是常规火炬树的变种,传统的繁殖方式繁殖系数低、生长速度慢,而且原材料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现代工厂化生产的需求。该研究旨在探究适宜的组织培养技术,以提高金叶火炬树的繁殖速度和产量。【方法】以当年生金叶火炬树... 【目的】金叶火炬树是常规火炬树的变种,传统的繁殖方式繁殖系数低、生长速度慢,而且原材料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现代工厂化生产的需求。该研究旨在探究适宜的组织培养技术,以提高金叶火炬树的繁殖速度和产量。【方法】以当年生金叶火炬树的带芽茎段、带顶芽段和未脱离母体的种子为外植体,选用WPM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配比,筛选出最适合金叶火炬树离体快繁组培的培养基。【结果】金叶火炬树茎尖最适初代培养基配方为WPM+2.0%蔗糖+0.7%琼脂+0.1 mg/L NAA+2.0 mg/L 6-BA+1 g/L活性炭,茎段最适初代培养基配方为WPM+2.0%蔗糖+0.7%琼脂+0.1 mg/L NAA+1.5 mg/L 6-BA+1 g/L活性炭。最适增殖培养基配方为WPM+2.0%蔗糖+0.7%琼脂+1 mg/L NAA+0.2 mg/L 6-BA。【结论】成功建立金叶火炬树的组培体系,该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叶火炬树的繁殖速度和产量,缩短育种时间,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火炬树 组织快繁 培养基 配方
下载PDF
宁夏枸杞铁镉响应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验证
12
作者 余慧 王静 +3 位作者 梁昕昕 辛亚平 周军 赵会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5-205,共11页
为探讨铁(Fe)、镉(Cd)胁迫对宁夏枸杞LbFRO(ferric reduction oxidase)、LbZIP(zinc-regulated transporters and iron-regulated transporter-like protein)和LbNRAMP(natural 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基因的表达模... 为探讨铁(Fe)、镉(Cd)胁迫对宁夏枸杞LbFRO(ferric reduction oxidase)、LbZIP(zinc-regulated transporters and iron-regulated transporter-like protein)和LbNRAMP(natural 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基因的表达模式的影响,为防治宁夏枸杞黄叶病、培育高效Fe利用枸杞品种和低镉累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以宁夏枸杞1号组培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筛选宁夏枸杞中与Fe和Cd吸收转运相关的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目的基因在Fe、Cd胁迫下的表达变化情况;利用常规PCR方法克隆获得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酵母表达载体转化Fe/Cd敏感型酵母菌株ΔCCC1/YK44进行转基因酵母功能验证。结果显示,LbIRT2、LbFRO以及LbNRAMP3受Fe和Cd胁迫后显著上调表达;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宁夏枸杞Fe、Cd响应基因与水稻和拟南芥亲缘关系较近;转基因酵母功能进一步验证了LbFRO、LbIRT2以及LbNRAMP3能增强酵母对Fe和Cd的敏感性。LbFRO、LbIRT2以及LbNRAMP3可能参与了枸杞对Fe和Cd的吸收和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铁胁迫 镉胁迫 转基因酵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冬季和夏季达乌尔黄鼠下丘脑c-Fos、nNOS和NPY表达及血清激素水平比较
13
作者 郑杨慧 王恒 +1 位作者 马小梅 王建礼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5,共9页
动物通过中枢和外周信号的相互作用调节食欲,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是一种典型的贮脂类冬眠动物。为探究动物冬眠期调节食欲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夏季活动期相比有何不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冬季和夏季达乌尔黄鼠下丘脑... 动物通过中枢和外周信号的相互作用调节食欲,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是一种典型的贮脂类冬眠动物。为探究动物冬眠期调节食欲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夏季活动期相比有何不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冬季和夏季达乌尔黄鼠下丘脑c-Fos、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 NOS)以及神经肽Y(NPY)表达,同时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中调节食欲的胃饥饿素(GHRL)和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结果发现:冬季达乌尔黄鼠下丘脑弓状核(ARC)、室旁核(PVN)、腹内侧核(VMH)、下丘脑外侧区(LHA)和背内侧核(DMH)的c-Fos-IR神经元表达显著低于夏季;除ARC外,n NOS-IR神经元在其他脑区表达也显著低于夏季;冬季ARC和VMH的NPY-IR神经元表达显著低于夏季,但LHA表达高于夏季;冬季血清GHRL浓度显著低于夏季,但CRH浓度高于夏季。这些结果表明冬季达乌尔黄鼠下丘脑神经元活动减弱,NO、NPY、GHRL和CRH释放水平与夏季不同,呈现出对冬眠的生理性适应。该结果有助于认识冬眠动物中枢和外周对食欲的季节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尔黄鼠 适应 下丘脑 食欲 季节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繁殖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磊 闫兴富 唐占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10-2120,共11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宿主植物所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系是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共生体系代表类型之一。AMF除能够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发育外,也可以对宿主植物的繁殖过程产生多方面影响。研究宿主植物在AMF共生...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宿主植物所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系是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共生体系代表类型之一。AMF除能够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发育外,也可以对宿主植物的繁殖过程产生多方面影响。研究宿主植物在AMF共生状态下繁殖策略的变化规律,对于深入理解植物繁殖适合度的变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该文综述了AMF对宿主植物繁殖影响的相关研究,包括AMF的侵染对宿主植物繁殖分配、花部特征、虫媒传粉和花期的影响。目前已有研究发现某些AMF能够促进宿主植物增加繁殖资源投入,提高花朵产生的数量或花冠直径,同时增加花粉数量和花蜜量来影响访花昆虫的行为,以及造成开花提前及花期延长,但其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且因宿主植物的差异,并未有完全统一的结论。然而,由于AMF与植物共生的普遍性,其在植物繁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忽略。今后除了在以上各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外,还需在AMF对宿主植物繁殖性状的影响机制、AMF共生条件下植物有性繁殖过程中雌雄功能的资源分配,以及对无性繁殖和后代适应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AMF) 繁殖分配 花期 花部综合征 传粉
下载PDF
As^(3+)胁迫下Bacillus sp.ZJS3菌株的生理生化响应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存霞 李艳楠 +3 位作者 张肖冲 杨瑞 刘建利 李靖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6-246,共11页
研究菌株Bacillus sp.ZJS3在适宜生长条件下对As^(3+)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通过菌株Bacillus sp.ZJS3在固体培养基的长势确定耐受范围。在不同砷浓度影响条件下测定该菌株抗氧化酶活、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胞外聚合物(ex... 研究菌株Bacillus sp.ZJS3在适宜生长条件下对As^(3+)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通过菌株Bacillus sp.ZJS3在固体培养基的长势确定耐受范围。在不同砷浓度影响条件下测定该菌株抗氧化酶活、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通过拍摄生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测定菌株的吸附率和氧化还原性以及检测耐受基因来研究菌株耐受机制。本研究确定了菌株Bacillus sp.ZJS3砷的耐受范围为100-300 mg/L。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比较适宜培养条件pH为7.0、转速为200 r/min、温度为30℃。通过硝酸银染色实验和砷钼蓝法,检测到菌株能将As^(^(3+))氧化成As^(^(5+))。不同砷浓度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MDA含量明显升高且EPS内多糖含量持续升高,而蛋白质是先升高后降低。通过SEM观察到砷暴露后菌体形态逐渐变长且表面出现颗粒状的物质。在24 h内,该菌株对砷的最高吸附率为25.00%,吸附量为3.23 mg/g。Bacillus sp.ZJS3可将高毒性的As^(3+)氧化为低毒性的As^(5+),且对砷具有吸附作用,其抗氧化酶和胞外聚合物在砷胁迫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3+) 氧化还原性 胞外多糖 抗氧化酶活 吸附率
下载PDF
黑果枸杞茎叶响应NaCl胁迫合成花色苷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嫒 姜牧炎 +2 位作者 哈力马提·巴合太力 刘煜媛 王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3-183,共11页
为深入理解黑果枸杞响应盐胁迫合成花色苷的过程,用300 mmol/L NaCl胁迫黑果幼苗,3 d后,收集茎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及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别测定其花色苷含量及转录组。通过对花色苷种类、含量及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 为深入理解黑果枸杞响应盐胁迫合成花色苷的过程,用300 mmol/L NaCl胁迫黑果幼苗,3 d后,收集茎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及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别测定其花色苷含量及转录组。通过对花色苷种类、含量及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分析,挖掘黑果枸杞茎叶响应NaCl胁迫合成花色苷的基因,利用RT-qPCR的方法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结果表明,NaCl处理后,黑果枸杞茎叶中飞燕草素-3-O-芸香糖苷含量升高倍数最高(11.9倍),矮牵牛素-3-O-芸香糖苷含量最高(5.313±0.286)μg/g。共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1416个(P<0.01),其中867个上调,549个下调,功能可归类于催化活性、光合作用、单一有机体代谢过程等GO条目,显著富集于14条KEGG代谢通路。NaCl胁迫后,有7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花色苷的合成,显著上调;27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其中,15个属ABA信号转导通路;11个MYB和5个bHLH转录因子表达量显著变化。综上所述,ABA信号转导通路、MYB、bHLH转录因子及花色苷合成通路基因的表达变化在黑果枸杞茎叶响应NaCl胁迫合成花色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茎叶 NACL 花色苷 分子调控
下载PDF
不同外源营养袋对羊肚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肉斯塔木·艾买提 李敏奇 +3 位作者 闫兴富 赵薄 王振 邓晓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26-131,共6页
以宁夏羊肚菌种植中常见8种不同营养袋为试材,采用碳氮元素含量测定方法和称重法,对外源营养袋和土壤有机碳、总氮和质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其有机碳、总氮、碳氮比和质量以及相应土壤有机碳、总氮、碳氮比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不同外... 以宁夏羊肚菌种植中常见8种不同营养袋为试材,采用碳氮元素含量测定方法和称重法,对外源营养袋和土壤有机碳、总氮和质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其有机碳、总氮、碳氮比和质量以及相应土壤有机碳、总氮、碳氮比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不同外源营养袋营养和质量变化规律及其与羊肚菌产量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和改善羊肚菌的栽培和产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摆放时间延长,不同处理营养袋的质量逐渐减轻,外源营养袋有机碳含量逐渐下降,氮含量逐渐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先增后减。羊肚菌产量受营养袋配方的显著影响,但不受营养袋体积的影响。营养袋P1V1处理的羊肚菌出菇量最高,最适合用于宁夏羊肚菌的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外源营养袋 产量 宁夏
原文传递
荒漠草原不同发育阶段柠条灌丛堆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子寅 刘秉儒 +1 位作者 牟红霞 李子豪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8-227,共10页
为了解荒漠草原柠条灌丛堆演化过程中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形成机理,以宁夏荒漠草原不同发育阶段的柠条灌丛堆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探究发育阶段和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 为了解荒漠草原柠条灌丛堆演化过程中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形成机理,以宁夏荒漠草原不同发育阶段的柠条灌丛堆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探究发育阶段和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获得的2662个真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属于13门40纲524属,其中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77.48%~82.07%)、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占7.42%~10.07%)以及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占5.42%~10.78%);优势菌纲有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占27.10%~36.23%)、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占25.69%~35.30%)、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占12.64%~16.33%)、伞菌纲(Agaricomycetes,占7.07%~7.57%)。土壤有机碳、速效磷、总氮、电导率在柠条灌丛堆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有显著性差异,而总磷、pH无明显差异。在柠条灌丛堆不同发育阶段Sobs、Chao 1无显著性差异,Ace指数有显著性差异,但丰富度指数在成熟期表现为最大值,而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Simpson指数)无明显差异。土壤真菌共生关系大于竞争关系,且在柠条灌丛堆发育阶段土壤真菌功能群以腐生营养型真菌为主。土壤理化因子与土壤真菌群落的关系分析揭示速效磷和有机碳是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灌丛堆 土壤真菌 高通量测序 荒漠草原 多样性
下载PDF
荒漠草原柠条灌丛堆不同发育阶段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子寅 刘秉儒 +1 位作者 李子豪 赵晓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5-214,共10页
为了解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草原不同发育阶段柠条灌丛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选取宁夏荒漠草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3种不同发育阶段柠条灌丛堆,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探究发育... 为了解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草原不同发育阶段柠条灌丛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选取宁夏荒漠草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3种不同发育阶段柠条灌丛堆,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探究发育阶段和土壤理化因子演变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PICRUSt方法预测不同发育阶段柠条灌丛堆土壤细菌的功能。结果表明,获得的15 383个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属于50门146纲364目590科1 111属,其中生长期细菌数量最多,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等9个菌门,占微生物总数90%以上,优势菌门门类与大多数研究相似。柠条灌丛堆不同发育阶段土壤AP、EC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成熟期>生长期>衰退期,其他土壤养分差异不显著,但数值同样表现为成熟期>生长期>衰退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数值上表现为成熟期最高。AP、SOC是柠条灌丛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EC、pH等其他环境因子也显著影响多个菌群丰富度。基于柠条灌丛堆不同发育阶段土壤细菌基因组的16S rRNA序列对其功能的预测发现,土壤细菌的主要功能表现为代谢方面。以上结果丰富了半干旱荒漠草原地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理论知识,为柠条植被的恢复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柠条 灌丛堆 土壤细菌 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下载PDF
柠条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响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慧 张泽 +1 位作者 张兰 闫兴富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75-1884,共10页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是我国西北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沙地草场的豆科旱生灌木,也是该区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主要灌木树种之一。本文在人工气候箱控制的6个恒温(5℃、10℃、15℃、20℃、25℃和30℃)条件下,设置不同梯...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是我国西北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沙地草场的豆科旱生灌木,也是该区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主要灌木树种之一。本文在人工气候箱控制的6个恒温(5℃、10℃、15℃、20℃、25℃和30℃)条件下,设置不同梯度的土壤含水量处理(4%、8%、12%、16%、20%和30%),研究了柠条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结果表明:(1)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柠条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具有极显著影响。在10℃下萌发率最高达87.5%,在15℃、20℃和25℃下也较高,当温度增至30℃时萌发率大幅降低;萌发速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在5℃下最小,且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25℃或15℃最大。(2)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萌发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在不同温度下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5℃下的30%土壤含水量处理最大,其他温度下均在20%或16%时最大;萌发速率在5℃下随土壤含水量增加逐渐升高,在其他温度下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中10℃、15℃和20℃下的20%处理最大,而25℃和30℃下的16%处理最大。夏秋季节较高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柠条种子萌发的抑制可能是保证部分种子进入土壤种子库并降低幼苗死亡风险的保护性策略,而种子在早春的较低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萌发可能是对这种抑制作用的一种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温度 土壤含水量 种子萌发 实生苗更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