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区预报中心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创新探索——以北海区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袁本坤 曹丛华 +3 位作者 江崇波 黄娟 商杰 张薇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海区预报中心作为国家海洋预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海区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为海区海洋防灾减灾、执法管理、科研调查、应急管理以及海上搜救等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职责。文章以北海区为例,在分析海区预报中心海洋灾... 海区预报中心作为国家海洋预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海区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为海区海洋防灾减灾、执法管理、科研调查、应急管理以及海上搜救等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职责。文章以北海区为例,在分析海区预报中心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海区海洋事业发展需求及现有预警报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出创新海区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模式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并给出实现创新目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需要建立、完善的关键业务技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区预报中心 海洋灾害 预警报 服务 模式 创新 北海区
下载PDF
海洋环境观测预报技术需求与“十三五”发展重点——以北海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杰 曹丛华 +1 位作者 郭敬天 崔廷伟 《海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发展海洋环境观测预报技术是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的必然要求,具有迫切的国家需求。我国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环境观测预报技术水平及业务应... 发展海洋环境观测预报技术是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的必然要求,具有迫切的国家需求。我国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环境观测预报技术水平及业务应用能力,满足海洋事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以我国北海区为例,概述了我国海洋环境观测预报技术体系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面临的突出技术问题,据此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数据考古、研发新型观测技术与装备、推动新型观测技术的业务应用、发展智能化的海洋观测数据管理技术、海洋环境组网观测、海洋环境预报精细化、加强国际合作、产学研用结合的业务化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观测 预报 需求 发展重点
下载PDF
北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苑克磊 滕菲 +2 位作者 钟山 丁一 陶金波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年第11期37-41,共5页
随着大规模海洋资源与空间开发利用的兴起,海洋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愈加增大,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等问题严重损害海洋生态功能。海洋保护区成为我们保护海洋的最后一道防线,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已被公认为是保护海洋生... 随着大规模海洋资源与空间开发利用的兴起,海洋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愈加增大,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等问题严重损害海洋生态功能。海洋保护区成为我们保护海洋的最后一道防线,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已被公认为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北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的调研研究,阐述了北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北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区 国家级海洋保护区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基于分层生成对抗网络的短临降水预报方法研究
4
作者 曾强胜 郭敬天 +2 位作者 任鹏 黄文华 王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共10页
本文使用深度学习方法中的生成对抗网络(GAN)来提升短临降水预报的准确率,提出了一个基于历史雷达回波图序列预测未来雷达回波图序列的分层生成对抗网络(HGAN)方法。HGAN方法由全局生成器和局部鉴别器两部分组成,全局生成器以多子网的... 本文使用深度学习方法中的生成对抗网络(GAN)来提升短临降水预报的准确率,提出了一个基于历史雷达回波图序列预测未来雷达回波图序列的分层生成对抗网络(HGAN)方法。HGAN方法由全局生成器和局部鉴别器两部分组成,全局生成器以多子网的层次结构构建,采用上采样过程训练模型,捕捉雷达回波的演变趋势,有利于生成清晰的未来雷达回波图。局部鉴别器根据局部区域将预测的雷达回波图与观测的雷达回波图区分开,并引入缓冲区机制,保存历史预测序列,使最终预测的结果更加符合时序性。两者以对抗的方式加以训练,得到的模型能够生成足够清晰且接近真实的未来雷达回波序列,对于回波强度极值和范围的刻画更为准确。对HGAN和GAN进行测试集检验及个例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HGAN对雷达回波预测的有效性。同时在检验反射率阈值相同的情况下,HGAN的临界成功指数命中率高于GAN,而虚警率低于GAN,且在相同预测时长下,HGAN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优于G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临降水 雷达回波 分层生成对抗网络 全局生成器 局部鉴别器
下载PDF
北海区海洋环境监测要素动态集成与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靳熙芳 王硕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9期37-38,共2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北海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现状,综合当前多种集成与分析技术,研究创建了基于WebGIS的北海区海洋环境监测要素动态集成与分析系统,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终端业务领域的数据动态分析研究,总之,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作为一... 本文简要分析了北海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现状,综合当前多种集成与分析技术,研究创建了基于WebGIS的北海区海洋环境监测要素动态集成与分析系统,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终端业务领域的数据动态分析研究,总之,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作为一个整体要协调发展,必须抓住观测与预报之间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针对海洋监测要素的动态集成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监测 数据集成 数据分析 系统设计
下载PDF
北海区海洋环境监测多源数据分析系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靳熙芳 王硕 《科技信息》 2011年第5期I0005-I0006,I0015,共3页
本文试探性地研究利用WebGIS创建浏览器模式下的北海区基础地理信息,并将从数据库提取的监测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叠加,使监测数据与监测位置相关联,并将各种组合信息制作成服务进行发布,最终实现基于WebGIS的海洋环境监测信息的可视化,... 本文试探性地研究利用WebGIS创建浏览器模式下的北海区基础地理信息,并将从数据库提取的监测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叠加,使监测数据与监测位置相关联,并将各种组合信息制作成服务进行发布,最终实现基于WebGIS的海洋环境监测信息的可视化,使最终用户能更直观的了解到整个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监测 数据分析 空间可视化 数值预报
下载PDF
WRF模式对渤海和黄海海面风预报误差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桂艳 连喜虎 +2 位作者 高松 徐江玲 王彬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0-48,共9页
基于WRF模式的2019年24h、48h和72h预报结果,选取渤海、黄海8个浮标站位观测的海面10m风速和风向进行直接对比检验和误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模式24h预报结果最优,随着预报时效的增长,预报值与实测值相关性下降,预报值离散度增大;(2... 基于WRF模式的2019年24h、48h和72h预报结果,选取渤海、黄海8个浮标站位观测的海面10m风速和风向进行直接对比检验和误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模式24h预报结果最优,随着预报时效的增长,预报值与实测值相关性下降,预报值离散度增大;(2)当实测风力在45级时,预报风速与实测风速平均偏差最小,两者在数值大小上吻合最好,随着风力增大(或减小),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增大;(3)不同风向条件下的风向平均绝对误差均在0°~30°,其中N向风时,风向平均绝对误差最小,其次为S和SW向,当实测风向为东向风时,WRF预报的风向误差最大;(4)不同海域而言,WRF对黄海海域风速风向的预报能力明显优于渤海海域,这主要是由于渤海海域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WRF模式对冷空气导致的大风过程的预报效果优于对台风导致的大风过程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WRF 海面10m风 相关系数 均方根误差 平均偏差
下载PDF
北海区海洋环境监测多源数据集成系统研究
8
作者 王硕 靳熙芳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9期17-19,共3页
本文试探性的将中间件集成算法进行改造,将多源、多类监测数据按照原结构集成到原始数据库中之后重新按照用户需求提取关心要素的数据结构进行二次集成,实现统一的显示和更新,解决了对来源多变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动态集成的难题。文中... 本文试探性的将中间件集成算法进行改造,将多源、多类监测数据按照原结构集成到原始数据库中之后重新按照用户需求提取关心要素的数据结构进行二次集成,实现统一的显示和更新,解决了对来源多变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动态集成的难题。文中在数据集成的过程中多次穿插使用质量控制功能,将数据集成和分析功能揉合到一起,保证了最终数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监测 数据集成 中间件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日照市海洋观测预报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升锋 侯继灵 +2 位作者 朱文武 王珍珍 丁森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年第9期100-104,共5页
文章展望了国内外海洋观测预报服务系统的发展趋势,根据日照市港口经济、海洋防灾减灾、体育经济和海洋生态旅游等发展需要,对日照市建立海洋观测预报服务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日照市海洋观测预报服务系统的组成:日照... 文章展望了国内外海洋观测预报服务系统的发展趋势,根据日照市港口经济、海洋防灾减灾、体育经济和海洋生态旅游等发展需要,对日照市建立海洋观测预报服务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日照市海洋观测预报服务系统的组成:日照市海洋观测系统布局、海洋预报系统建立完善、建立有效的通信和海洋预报信息发布系统等几方面,为政府部门领导决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观测 预报 系统 设计
下载PDF
探索手机app在海洋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於乐 于斐 于清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26期297-298,共2页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事业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需要有覆盖面全、准确定位、精确定时以及精细化程度高的海洋预报警报。手机app目前受众面广、兼有快捷性、时效性等特点。文章通过介绍目前海洋预报的现状,结合手机...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事业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需要有覆盖面全、准确定位、精确定时以及精细化程度高的海洋预报警报。手机app目前受众面广、兼有快捷性、时效性等特点。文章通过介绍目前海洋预报的现状,结合手机app的应用优势分析,探索了手机app在海洋预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预报 数字海洋 手机app
下载PDF
海洋预报移动客户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於乐 刘爱超 +2 位作者 钱程程 于清溪 于斐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14期102-106,共5页
随着海洋预报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移动端海洋预报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文章提出了海洋预报移动客户端的设计方案,实现为智能移动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海区、渔场和沿海城市等海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同时软件中融合了GI... 随着海洋预报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移动端海洋预报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文章提出了海洋预报移动客户端的设计方案,实现为智能移动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海区、渔场和沿海城市等海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同时软件中融合了GIS技术,使软件的操作界面更友好,人机互动更高效。该海洋预报APP能够提升海洋灾害警报的传播能力,为不同的受众群体提供全面的海洋预警报信息,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发布和传播海洋预报、灾害预报信息的十分便捷高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预报 移动客户端 APP GIS
下载PDF
基于Pasternak海床模型的椭圆余弦波浪荷载作用下埋置管线动力响应解析解
12
作者 张治国 叶铜 +3 位作者 张成平 PAN Yu-tao 沈安鑫 吴钟腾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9,共14页
通过两阶段分析方法,针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埋置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探究。基于椭圆余弦波理论,采用Biot固结方程推导了非线性波浪作用下浅水区埋置管线所受的周期波浪压力;将管线考虑为动力Pasternak海床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将... 通过两阶段分析方法,针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埋置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探究。基于椭圆余弦波理论,采用Biot固结方程推导了非线性波浪作用下浅水区埋置管线所受的周期波浪压力;将管线考虑为动力Pasternak海床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将波浪动荷载施加到管线上获得无限长管线的动力响应偏微分控制方程;利用Fourier变换和Laplace变换并借助卷积定理得到管线挠度、速度、加速度、转角、弯矩和剪力的动力响应解。通过与三维有限元数值算例及既有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与适用性。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埋置管线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敏感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波浪高度H显著影响了波面形状与海床内波浪力大小,不同浪高下管线转角、弯矩和剪力的变化更明显,而挠度、速度和加速度响应敏感性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波浪 埋置管线 渗流力 管土作用 动力Pasternak海床模型
下载PDF
波流耦合影响下分层海床隧道周围砂土渗流孔压及液化分析
13
作者 张治国 陈金芃 +2 位作者 朱正国 PAN Y T 孙苗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3-693,共11页
目前针对波浪作用下海底盾构隧道周围渗流场的既有理论研究一般将衬砌考虑为不透水介质,较少考虑隧道衬砌的渗透性,尤其是较少考虑波浪与海流共同作用对隧道的影响。此外,既有理论一般将海床视为均质且各向同性工况,忽略了实际情况下分... 目前针对波浪作用下海底盾构隧道周围渗流场的既有理论研究一般将衬砌考虑为不透水介质,较少考虑隧道衬砌的渗透性,尤其是较少考虑波浪与海流共同作用对隧道的影响。此外,既有理论一般将海床视为均质且各向同性工况,忽略了实际情况下分层海床的影响。首先,基于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海床表面的动力边界条件,采用传递-反射矩阵法得到波流共同作用下自由分层海床的孔压响应;其次,采用镜像法建立了由于隧道存在引起的砂土摄动压力控制方程,并利用砂土与衬砌间渗流连续条件获得了该方程的Fourier级数展开解析解;接着,采用叠加原理得到了波流共同作用下分层海床中隧道周围砂土的渗流压力响应及液化判定解答。最后,将理论解析解与数值结果及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针对海床渗透性和隧道衬砌渗透性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海流顺流会增大海床中的孔压和液化程度,逆流会减小海床中的孔压并抑制海床的液化,且流速相同时海床对逆流响应的相对差异总体上也大于顺流;当分层海床上层渗透系数较大时(k+s>1×10^(-2)m/s),海床整体孔压较大,且第一次分层处孔压变化明显;当隧道衬砌渗透系数较小时(k+l<1×10^(-6)m/s),隧道对超静孔隙水压在海床内传播“阻挡”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盾构隧道 分层海床 波流耦合 渗流孔压 传递-反射矩阵法
原文传递
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亮 曹丛华 +4 位作者 任荣珠 孙滨 宿凯 林森 屈文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4-239,共6页
根据2009年9月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监测数据,采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倾倒区海域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性均较... 根据2009年9月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监测数据,采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倾倒区海域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性均较低,倾倒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Cd和Hg。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表明该倾倒区的生态风险程度顺序为:2006年>2009年>2004年>2008年>2000年,与2008年相比,2009年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有所增加,其中重金属Cd和Hg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ri)有较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岚山港 倾倒区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海洋盐度分布的插值方法应用与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兴 刘莹 +2 位作者 王春晖 李保磊 钟山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4-330,共7页
空间插值在海洋环境评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插值方法有:线性插值、最近邻点插值、自然邻点插值、三次多项式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克里金插值等。盐度是海水重要的环境因子,基于2012年8月份的北海区盐度监测数据,采用空间插值分... 空间插值在海洋环境评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插值方法有:线性插值、最近邻点插值、自然邻点插值、三次多项式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克里金插值等。盐度是海水重要的环境因子,基于2012年8月份的北海区盐度监测数据,采用空间插值分析表层盐度分布,并通过开展不同插值方法的插值实验,对插值结果进行曲面分析和误差分析,对比各插值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结果显示:基于本次海洋环境监测的站位与盐度数据,克里金插值、自然邻点插值曲面趋势符合较好,而且相对其他插值方法误差也较小,是相对适用于海水盐度的空间插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插值方法 误差分析 克里金 自然邻点
下载PDF
山东省海洋自然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松 钟山 +4 位作者 李亚汝 商杰 刘清容 陈胜舰 尚恒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63,共9页
山东省海洋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活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研究以山东省5种主要海洋自然灾害为评估对象,依据区域灾害评估系统理论,基于叠加分析原理建立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平面上升和海啸等5种灾害的海洋自然灾害综合... 山东省海洋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活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研究以山东省5种主要海洋自然灾害为评估对象,依据区域灾害评估系统理论,基于叠加分析原理建立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平面上升和海啸等5种灾害的海洋自然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灾种的权重系数,并据此对海洋灾害综合危险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山东省沿海4个区县处于高危险区, 6个区县处于较高危险区, 9个区县处于中危险区, 17个区县处于低危险区。本方法克服了单一灾种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且方法可行,评估结果能够为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建设布局、海洋资源开发和规划、海洋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灾害 危险性 综合评估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SOA架构的国家海上搜救环境服务保障平台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松 徐江玲 +2 位作者 艾波 钟山 刘桂艳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77,共7页
针对当前海上搜救环境服务工作的需求和问题,提出了基于SOA架构构建'交互式、自动化、高效率'的平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国家海上搜救环境服务保障平台。平台集成了海上搜救漂移自动预测、海洋动力环境多级动态可视化查询... 针对当前海上搜救环境服务工作的需求和问题,提出了基于SOA架构构建'交互式、自动化、高效率'的平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国家海上搜救环境服务保障平台。平台集成了海上搜救漂移自动预测、海洋动力环境多级动态可视化查询和多用户协同服务等功能,并与标准S57海图实现无缝对接。平台在业务部门实现业务化运行,将几个小时的响应时间缩短为几分钟,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搜救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搜救 漂移预测 环境保障 SOA架构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青岛市区近岸海雾集成预报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松 徐江玲 +3 位作者 刘桂艳 毕凡 张薇 白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2,共10页
利用2014—2017年青岛小麦岛海洋站观测资料,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青岛市区近岸海雾集成预报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预报因子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采用能见度、风向、风速、气压、露点、气温、海温、气温露点差、气海温差、相对... 利用2014—2017年青岛小麦岛海洋站观测资料,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青岛市区近岸海雾集成预报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预报因子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采用能见度、风向、风速、气压、露点、气温、海温、气温露点差、气海温差、相对湿度、云量、气温24h变温12个预报因子建立的海雾集成预报模型,对2018年海雾预报的TS评分约为0.64,海雾预报正确率约为0.783,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为海雾预报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机器学习 集成预报 青岛沿海
下载PDF
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与实现
19
作者 陈星 徐江玲 +2 位作者 高松 刘桂艳 李轶斐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7-55,共9页
基于元模型和多视图建模思想,制定了规范化场景构建体系,通过微服务的形式搭建SOA混合架构,研发了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大数据平台、模型库、知识库、方法库、场景库为基础,实现了对海上溢油事件应急处置资源的集成... 基于元模型和多视图建模思想,制定了规范化场景构建体系,通过微服务的形式搭建SOA混合架构,研发了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大数据平台、模型库、知识库、方法库、场景库为基础,实现了对海上溢油事件应急处置资源的集成和融合应用,提供溢油事故的接警、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智能方案生成和辅助决策功能,管理者可在该系统平台上对溢油事故进行快速应急处置及决策分析。解决了目前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过程中信息集成度低、决策手段主观、科学态势分析不足和处置系统效率不高的问题,能够提升我国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 决策支持 SOA架构 应急处置
下载PDF
青岛市海洋灾害及其防御对策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袁本坤 曹丛华 +3 位作者 江崇波 商杰 李培顺 江帆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年第11期56-61,共6页
青岛所辖海域是各类海洋灾害频发区域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海洋灾害发生,给青岛的社会、经济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等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青岛市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防御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于促进和保障青岛... 青岛所辖海域是各类海洋灾害频发区域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海洋灾害发生,给青岛的社会、经济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等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青岛市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防御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于促进和保障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文章给出了青岛市的基础条件、海洋灾害基本特征等,在分析了现有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海洋防灾减灾的实际需要,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防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海洋灾害 基本特征 防御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