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VISO卫星高度计新版产品改进对南海海洋学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佳讯 陈奕德 陈符森 《海洋预报》 2016年第2期74-80,共7页
以南海为例,从海面高度异常的气候态、海面高度异常的年际变化和地转流算法等3个方面,探讨了AVISO新版高度计资料的几点重要改进对南海海洋动力学研究的影响。研究表明:新版资料对于南海重要海洋现象和海面高度异常的年际变化的刻画效... 以南海为例,从海面高度异常的气候态、海面高度异常的年际变化和地转流算法等3个方面,探讨了AVISO新版高度计资料的几点重要改进对南海海洋动力学研究的影响。研究表明:新版资料对于南海重要海洋现象和海面高度异常的年际变化的刻画效果要优于旧版资料。分析结果对于构建南海海平面变化的预测模型和分析南海中尺度涡的时空变化规律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高度计 海平面变化 中尺度涡 南海
下载PDF
中国近海鲐鱼资源时空分布与海洋净初级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爱 余为 +2 位作者 陈新军 钱卫国 李曰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2-52,共11页
海洋净初级生产力影响了浮游动植物的空间分布和丰度,因此决定了海洋渔业的潜在产量。本文根据2006-2015年7-9月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中国近海鲐鱼捕捞数据和海洋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数据,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表征资源丰度... 海洋净初级生产力影响了浮游动植物的空间分布和丰度,因此决定了海洋渔业的潜在产量。本文根据2006-2015年7-9月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中国近海鲐鱼捕捞数据和海洋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数据,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表征资源丰度,以经度和纬度重心表征空间分布,分析研究了鲐鱼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与海洋净初级生产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鲐鱼产量、CPUE、经度和纬度重心呈现明显的月份和年际变化,7-9月渔场内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模式不同。频率分布结果表明7-9月鲐鱼对应的适宜净初级生产力浓度范围分别为300~500mg/(m2·d)(以碳计,下同),300~400mg/(m2·d),300~400mg/(m2·d)。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鲐鱼资源丰度与适宜净初级生产力海域范围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且鲐鱼纬度重心与适宜净初级生产力海域平均纬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渔场内的净初级生产力大小和分布模式显著影响鲐鱼的资源丰度和渔场重心位置。在鲐鱼主要分布海域25°~30°N,120°~130°E范围内,鲐鱼资源丰度与净初级生产力大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不同气候条件下鲐鱼渔场净初级生产力大小变化不同,2007年和2010年强拉尼娜年份以及2009年中强厄尔尼诺年份鲐鱼渔场范围海洋净初级生产力降低,但适宜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范围增大,导致鲐鱼资源丰度上升;而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年份鲐鱼渔场范围内海洋净初级生产力上升,但适宜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范围显著减小,因此鲐鱼资源丰度相对降低。研究表明,中国近海鲐鱼资源时空分布与海洋净初级生产力具有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净初级生产力 资源丰度 空间分布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中国近海
下载PDF
高分三号卫星对海洋内波的首次定量遥感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劲松 王隽 任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8-148,共1页
高分三号是我国首颗C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微波遥感卫星,于2016年8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国防科工局正式公布的高分三号(GF-3)首批黄海内波的合成孔径雷达(SA... 高分三号是我国首颗C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微波遥感卫星,于2016年8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国防科工局正式公布的高分三号(GF-3)首批黄海内波的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数据(2016年8月18日采集)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图1),该组内波由3个波列组成(黑线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内波 环境动力学 微波遥感 合成孔径雷达 遥感数据 定量遥感 高分辨率 国家重点实验室 反演研究 最大振幅
下载PDF
钱塘江涌潮观测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文虎 朱小华 +7 位作者 张钟哲 张传正 马云龙 龙钰 樊孝鹏 朱泽南 赵瑞祥 任晨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7-572,共6页
为了研究钱塘江涌潮的动力特征,于2013年11月5—6日在钱塘江杭州段采用沿海声层析(Coastal acoustic tomography,CAT)和温盐深仪(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depth,CTD)进行了涌潮观测试验。两个观测站位分别设置在沿江两岸,站间距为3050... 为了研究钱塘江涌潮的动力特征,于2013年11月5—6日在钱塘江杭州段采用沿海声层析(Coastal acoustic tomography,CAT)和温盐深仪(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depth,CTD)进行了涌潮观测试验。两个观测站位分别设置在沿江两岸,站间距为3050 m,试验历时26 h,成功观测到两次涌潮的全过程。结果表明:两次涌潮到来前后,由双向传播时间差计算得到的断面平均流速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9^-1.08、0.31^-0.85 m/s(东向流为正),水位升高的最大幅度分别为1.38、1.14 m;两次涌潮通过观测站位的波速分别为-8.69、-8.43 m/s;观测断面流量的变化范围为-7753.00~3504.49 m3/s,整个试验期间的平均流量为644.14 m3/s;涌潮的弗劳德数介于1.19~1.29之间,表明观测涌潮为波状涌潮;涌潮到达前后能量的损耗率小于0.6%,符合波状涌潮的能量守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涌潮 沿海声层析 动力特性
下载PDF
星载SAR海洋内波遥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珲 范开国 +2 位作者 申辉 黄韦艮 贺明霞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81-1091,共11页
星载SAR已成为海洋内波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回顾了SAR海洋内波遥感研究进展,特别是有关国内外SAR海洋内波的遥感成像机理研究、遥感成像仿真研究和遥感探测研究的发展,同时针对目前SAR海洋内波遥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有待研... 星载SAR已成为海洋内波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回顾了SAR海洋内波遥感研究进展,特别是有关国内外SAR海洋内波的遥感成像机理研究、遥感成像仿真研究和遥感探测研究的发展,同时针对目前SAR海洋内波遥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有待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海洋内波 遥感探测
下载PDF
“海洋二号”有效波高数据在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广珺 杨劲松 +2 位作者 徐圆 潘玉方 陈小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8-213,共6页
利用反距离加权法根据不同的方案融合得到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3月8日"HY-2"和"Jason-1/2","ENVISAT"卫星高度计的10d平均波高,借助NDBC提供的浮标数据对融合结果进行验证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融合结... 利用反距离加权法根据不同的方案融合得到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3月8日"HY-2"和"Jason-1/2","ENVISAT"卫星高度计的10d平均波高,借助NDBC提供的浮标数据对融合结果进行验证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融合结果均可以很好地反应海洋表面的真实情况;"HY-2"卫星高度计数据在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融合中可以与其他卫星高度计数据一样发挥作用,甚至可以替代已经停止运行的"ENVISAT"参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二号” 有效波高 数据融合
下载PDF
海洋生物泵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军 李晓倩 +1 位作者 陈建芳 郭术津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共21页
海洋生物泵是以一系列海洋生物为介质将大气中的碳输运到海洋深层的过程,是海洋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本文系统地描述了海洋生物泵碳汇几个主要阶段:浮游植物沉降,浮游动物粪球颗粒沉降,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沉... 海洋生物泵是以一系列海洋生物为介质将大气中的碳输运到海洋深层的过程,是海洋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本文系统地描述了海洋生物泵碳汇几个主要阶段:浮游植物沉降,浮游动物粪球颗粒沉降,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沉降和海雪沉降以及碳酸盐反向泵过程。同时,本文对南海生物泵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服务于中国海碳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泵 南海 碳循环
下载PDF
我国海洋学科研究生培养专业开设现状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辉赞 张韧 +3 位作者 冯芒 刘科峰 曾文华 张文静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4期90-93,共4页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需要海洋科学人才支撑。通过对我国已有的涉及海洋科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高校和研究所的全面调研和分析比较,总结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生学科专业开设院所、依托平台、专业开设的现状、取得的成果,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需要海洋科学人才支撑。通过对我国已有的涉及海洋科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高校和研究所的全面调研和分析比较,总结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生学科专业开设院所、依托平台、专业开设的现状、取得的成果,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科学方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开设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旨在为我国海洋科学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学科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 专业设置
下载PDF
海洋声学层析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9
作者 赵航芳 汪非易 +1 位作者 朱小华 徐文 《海洋技术》 2015年第3期69-74,共6页
海洋声层析是1979年美国科学家W.Munk等人提出的,通过测量传播时间等声传播信号有关参量反演声波所穿越的海洋特征,得到大面积海域中的海洋动力学状态及其变化的估计。声层析方法自提出以来受到各国的重视。在最初的20 a间,以全球测温计... 海洋声层析是1979年美国科学家W.Munk等人提出的,通过测量传播时间等声传播信号有关参量反演声波所穿越的海洋特征,得到大面积海域中的海洋动力学状态及其变化的估计。声层析方法自提出以来受到各国的重视。在最初的20 a间,以全球测温计划(ATOC)为代表的一系列验证实验推动了声层析的理论研究、设备研制和应用。步入21世纪后,声层析与海洋动力学的数据同化、利用滑翔机等设备的移动声层析以及沿海声层析得到重视,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纳入成像旗下的声层析希尔伯特方法、有效低功耗的分布式传感网络声层析,以及被动声层析,或将成为声层析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层析 成像 分布式网络 被动声层析
原文传递
集合资料同化方法的理论框架及其在海洋资料同化的研究展望 被引量:10
10
作者 沈浙奇 唐佑民 高艳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共14页
在海洋动力系统的数值模拟中,海洋资料同化是一种能够有效融合多源海洋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数值模拟的效果,构造海洋再分析资料场,还能有效减少海洋和气候预报时模式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性。因此,海洋资料同化... 在海洋动力系统的数值模拟中,海洋资料同化是一种能够有效融合多源海洋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数值模拟的效果,构造海洋再分析资料场,还能有效减少海洋和气候预报时模式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性。因此,海洋资料同化对于海洋研究和业务化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资料同化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大气、海洋科学的热门课题之一。其中,集合卡尔曼滤波器(EnKF)是一种有效的资料同化方法,自提出以来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已经在海洋资料同化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随着动力模式的不断发展和计算能力的提高,粒子滤波器由于不受模型线性和误差高斯分布假设的约束,也逐渐成为了当前资料同化方法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关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器和粒子滤波器的一些最新理论研究结果,在贝叶斯滤波理论的框架下讨论了这两类算法的关联和区别,以及各自在资料同化实践中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了粒子滤波器应用于海洋模式资料同化的主要困难和目前可行的一些解决方法,展望了集合资料同化方法研究的新趋势,为集合资料同化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同化 集合卡尔曼滤波器 粒子滤波器 非高斯噪声 贝叶斯滤波
下载PDF
西太平洋暖池海域上层海洋热盐含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小欣 吴晓芬 刘增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共12页
基于2001年1月—2014年7月期间的Argo温盐剖面资料,利用循环平稳经验正交函数(CSEOF)分解、最大熵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海域上层海洋热盐含量的空间分布、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 基于2001年1月—2014年7月期间的Argo温盐剖面资料,利用循环平稳经验正交函数(CSEOF)分解、最大熵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海域上层海洋热盐含量的空间分布、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暖池海域次表层热含量的变化要远远大于表层,盐含量以表层变化为主,次表层变化不大,且热含量受ENSO事件影响较大,而盐含量受ENSO事件的影响并不大,以气候态变化为主;CSEOF分析表明,暖池海域热含量第一模态空间场具有显著的东-西反相位年际振荡,盐含量第一模态则呈正-负-正的三极子变化模态,时间序列显示,热含量在2007年以后伴随ENSO事件经过了3次位相调整,盐含量在2007年以后只经过一次位相调整。进一步分析表明,热含量变化主要受到ENSO、局地风和纬向流的影响,而引起盐含量变化的原因更为复杂,其中纬向流和淡水通量对研究海域盐含量的影响均为正反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含量 盐含量 CSEOF分析 ARGO资料 西太平洋暖池
下载PDF
FGOALS耦合模式两个版本的海洋热吸收与气候敏感度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李伊吟 智海 +2 位作者 林鹏飞 刘海龙 于溢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3-1272,共10页
海洋在气候变暖过程中的重要性通常用海洋热吸收来衡量,热吸收的大小影响全球变暖的幅度。本文利用FGOALS-g2、FGOALS-s2(以下分别缩写为g2、s2)两个耦合模式的CO_2浓度以每年1%速率增长(1pctCO_2)试验,评估和分析海洋热吸收与气候敏感... 海洋在气候变暖过程中的重要性通常用海洋热吸收来衡量,热吸收的大小影响全球变暖的幅度。本文利用FGOALS-g2、FGOALS-s2(以下分别缩写为g2、s2)两个耦合模式的CO_2浓度以每年1%速率增长(1pctCO_2)试验,评估和分析海洋热吸收与气候敏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进入海洋净热通量(s2模式大于g2模式)会使得s2模式的海洋热吸收总体比g2模式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s2模式中的海洋热吸收主要集中在上层,使得耦合模式s2中的瞬态气候响应(TCR,或称气候敏感度)比g2大。当CO_2浓度加倍时,在两个耦合模式中,海洋热吸收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性的差异,s2模式中上层热吸收明显比深层大,上层热吸收主要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而g2模式中上层和深层热吸收差别较小,深层主要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进一步研究表明,海洋热吸收分布特征与两个耦合模式海洋环流变化有关。在g2模式中北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MOC)强度强且深度大,在CO_2浓度加倍时,AMOC减弱小,这样AMOC可将热量带到海洋的深层,增加海洋深层热吸收。而在s2模式中,平均AMOC弱且浅,在CO_2浓度加倍时,AMOC减弱明显,热量不易到达深层,主要集中在海洋上层,对气候敏感度影响更快且更强。海洋环流导致热吸收及其空间差异同时影响到气候敏感度的差异。因此,探讨海洋热吸收与气候敏感度之间的关系,利于明确气候敏感度不确定性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热吸收 气候敏感度 经圈翻转环流
下载PDF
渔业海洋学研究进展与讨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云涛 黄幻清 +1 位作者 柴扉 陈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133,共3页
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柴扉研究员和美国缅因大学陈勇教授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渔业海洋学研讨会,于2017年6月19日至20日在杭州召开,这是继上海海洋大学举办2016年渔业海洋学国际研讨会后的第二次会议。
关键词 海洋学 渔业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海洋大学 国际研讨会 研究员
下载PDF
Argo大洋观测资料的同化及其在短期气候预测和海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人禾 朱江 +3 位作者 许建平 刘益民 李清泉 牛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1-424,共14页
国际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深海大洋0~2000m水深范围内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观测资料,在大气和海洋科研业务中应用这一全新的资料,是深入认识大气和海洋变异、提高我国气候... 国际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深海大洋0~2000m水深范围内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观测资料,在大气和海洋科研业务中应用这一全新的资料,是深入认识大气和海洋变异、提高我国气候预测、海洋监测分析和预报能力的一个关键所在。通过开发非线性温-盐协调同化方案和利用同化高度计资料来调整模式的温度和盐度场,建立了可同化包括Argo等多种海洋观测资料的全球海洋资料变分同化系统,提高了对全球海洋的监测分析能力。实现了海洋资料同化系统与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的耦合,显著提高了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利用Argo资料改进了海洋动力模式中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有效提高了海洋模式对真实大洋的模拟能力和对厄尔尼诺/拉尼娜的预测能力。开发了利用Argo浮标漂流轨迹推算全球海洋表层和中层流的方法,提高了推算的全球表层流、中层流资料质量,有效弥补了洋流观测的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 大洋观测资料 资料同化 短期气候预测 海洋物理过程参数化 海流估算
下载PDF
台风对海洋叶绿素a浓度影响的定量遥感初探 被引量:15
15
作者 付东洋 潘德炉 +1 位作者 丁又专 邹巨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6,共11页
研究台风对海洋水色环境的影响,是目前海洋遥感技术又一应用领域。由于台风期间天气恶劣,遥感资料较少,国际上主要针对个别典型台风,研究其对海表温度、海洋叶绿素a浓度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很少通过遥感资料系统地对这一影响进行定量分... 研究台风对海洋水色环境的影响,是目前海洋遥感技术又一应用领域。由于台风期间天气恶劣,遥感资料较少,国际上主要针对个别典型台风,研究其对海表温度、海洋叶绿素a浓度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很少通过遥感资料系统地对这一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和建模。自2000到2007年,过境中国近海以及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近百次,作者通过系统地分析这期间MODIS,SeaWiFS的3A级叶绿素a浓度数据,结果发现:(1)台风促进了相应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大幅增长,总体上平均增长约1.426倍,个别区域在5倍以上,同时,该增长一般延后3~6 d,在7~10 d后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2)进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一元统计线性回归,发现叶绿素a浓度增长比(Rchl-a)与台风影响因子(Tw)满足如下关系:Rchl-a=0.0012Tw+1.017,其相关系数达0.8 (3)台风期间叶绿素a浓度与无台风时叶绿素a浓度之间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其关系满足:Cchl-a=1.2367C0chl-a+0.0636,且相关系数高达0.98。这一初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通过遥感手段深入研究台风对海洋水色环境的影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遥感 西北太平洋海域 叶绿素A浓度 台风影响因子 线性回归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优化的克里金插值算法及其海洋资料对比试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辉赞 张韧 +2 位作者 刘巍 刘科峰 王桂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7-573,共7页
针对常规克里金插值方法中变异函数为有限确定函数,难以准确刻画实际数据分布(特别是复杂要素资料的空间结构)的不足,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从实际资料场中拟合重构变异函数的研究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插值方法——支持向量机—克里... 针对常规克里金插值方法中变异函数为有限确定函数,难以准确刻画实际数据分布(特别是复杂要素资料的空间结构)的不足,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从实际资料场中拟合重构变异函数的研究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插值方法——支持向量机—克里金插值算法(SVM-Kriging)。采用常规的克里金方法和支持向量机—克里金插值方法(SVM-Kriging)进行插值试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克里金方法(SVM-Kriging)的变异函数源自实际的数据场,它克服了常规克里金插值对变异函数选择的依赖性以及变异函数选择的主观性和人为性,表现出较好的针对性和客观性,较为有效地改善了插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克里金插值 变异函数 支持向量机—克里金插值算法
下载PDF
天宫二号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对海洋的首次定量遥感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劲松 任林 郑罡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的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InIRA)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小角度干涉测量技术、孔径合成技术以及海陆兼容的高度跟踪技术实现宽刈幅海面高度测量的雷达高度计,于2016年9月15日随天宫二号(TG-2)空间实验室...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的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InIRA)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小角度干涉测量技术、孔径合成技术以及海陆兼容的高度跟踪技术实现宽刈幅海面高度测量的雷达高度计,于2016年9月15日随天宫二号(TG-2)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9月22日,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首次开机,获取了首批遥感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高度计 雷达高度计 空间实验室 遥感数据 三维成像 跟踪技术 高度测量 定量遥感 定量反演 国家空间
下载PDF
台风对海洋叶绿素a浓度影响的延迟效应 被引量:9
18
作者 付东洋 丁又专 +1 位作者 刘大召 潘德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共7页
利用MODIS、SeaWiFS 3A资料详细分析了2000—2006年间西北太平洋海域主要台风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台风可导致叶绿素a浓度最大增长平均值为2.385倍,个别最高达10倍以上,且增长到最大值平均延迟5.94d;同时叶绿素a浓度最大值与... 利用MODIS、SeaWiFS 3A资料详细分析了2000—2006年间西北太平洋海域主要台风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台风可导致叶绿素a浓度最大增长平均值为2.385倍,个别最高达10倍以上,且增长到最大值平均延迟5.94d;同时叶绿素a浓度最大值与无台风时叶绿素a浓度具有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889;叶绿素a浓度与相应的海域平均海水深度具有负的乘幂关系,其相关系数是0.87;台风后叶绿素a浓度的最大增长量与相应海域海水平均深度也呈负乘幂关系,其相关性略低于前者,相关系数为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叶绿素A浓度 上升流 真光层
下载PDF
海洋声层析观测技术和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廖光洪 朱小华 +4 位作者 林巨 郑红 梁楚进 陶剑锋 杨成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22,共9页
叙述海洋声层析观测系统,以声线传播时间层析为重点概括了海洋声层析的基本原理和其他主要方法,共6个方法。对运用海洋声层析观测来反演海洋状态问题的建立、求解及其误差来源作了分析和讨论。以测量声线传播时间为例介绍了海洋声层析... 叙述海洋声层析观测系统,以声线传播时间层析为重点概括了海洋声层析的基本原理和其他主要方法,共6个方法。对运用海洋声层析观测来反演海洋状态问题的建立、求解及其误差来源作了分析和讨论。以测量声线传播时间为例介绍了海洋声层析观测系统主要设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声层析 原理与方法 观测系统 反演问题
下载PDF
星载SAR遥感图像反演海洋大气边界层高度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开国 黄韦艮 +2 位作者 贺明霞 傅斌 施英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37-1143,共7页
本研究将边界层相似理论与对流理论应用到具有海洋大气边界层(Marin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MABL)对流特征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遥感图像,探讨了星载SAR遥感图像描述海气应力作用下水平扰动尺度变化... 本研究将边界层相似理论与对流理论应用到具有海洋大气边界层(Marin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MABL)对流特征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遥感图像,探讨了星载SAR遥感图像描述海气应力作用下水平扰动尺度变化的潜在可能性.针对具有三维对流涡旋Cell和二维水平滚轴涡旋Roll特征的星载SAR遥感图像,反演了中国海海域MABL高度,并与同步实验获取的MABL高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具有对流特征的星载SAR遥感图像反演MABL高度是可行的,展示了以高分辨率、大面积观测为特点的星载SAR遥感图像探测MABL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海洋大气边界层 相似理论 对流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