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海海域多模式海面风速预报评估
1
作者 张弛 王久珂 +4 位作者 魏立新 郭安博宇 黄焕卿 刘晓燕 陈剑桥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由于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中国近海海域风场预报研究相对不足。研究评估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主改进的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在2023年1-7月对中国近海海域海面风速的预报性能。选取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成预... 由于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中国近海海域风场预报研究相对不足。研究评估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主改进的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在2023年1-7月对中国近海海域海面风速的预报性能。选取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成预报系统模式(IFS)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系统模式(GFS)作为对比,预报时效包括24 h、48 h、72 h、96 h和120 h,采用中国近海浮标观测实况数据作为对比基准。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的预报精度在多个预报时效下均优于GFS,在部分预报时效内优于IFS模式;对于高风速区间,WRF模式在24 h和48 h的预报表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式 海面风 风速预报 浮标 评估
下载PDF
海洋生态预报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姗 刘桂梅 +1 位作者 王辉 郑静静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3,共10页
从介绍海洋生态预报的概念和作用开始,根据赤潮、绿潮、水母暴发、珊瑚白化等海洋生态灾害的致灾种类和涉及的富营养化、低氧和致病菌等灾害指标,阐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海洋生态预报的研究进展,进而探讨了河口区、陆架海以及全球大洋等不... 从介绍海洋生态预报的概念和作用开始,根据赤潮、绿潮、水母暴发、珊瑚白化等海洋生态灾害的致灾种类和涉及的富营养化、低氧和致病菌等灾害指标,阐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海洋生态预报的研究进展,进而探讨了河口区、陆架海以及全球大洋等不同海域差异所涉及的海洋生态预报的发展应用,论述了经验预报、统计预报和数值预报等海洋生态预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实际应用,最后展望提出海洋生态预报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预报 赤潮 绿潮 水母 数值预报
下载PDF
基于海洋环境影响风险分析的海上搜救风险评估研究及典型海域示范应用
3
作者 郭凯旋 杨逸秋 +1 位作者 于寒 张苗茵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针对我国海上遇险事故快速增长的严峻态势,筛选出风、浪、能见度、海流4个影响海上搜救行动安全的主要影响要素,基于层次分析理论建立了海上搜救风险评估等级划分标准和海上搜救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我国海上专业救助船舶、飞机的性能参... 针对我国海上遇险事故快速增长的严峻态势,筛选出风、浪、能见度、海流4个影响海上搜救行动安全的主要影响要素,基于层次分析理论建立了海上搜救风险评估等级划分标准和海上搜救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我国海上专业救助船舶、飞机的性能参数计算其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海上搜救行动时所能应对的最大风险阈值,选取我国4处典型海域,使用统计学方法分别计算了海上搜救环境风险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气象 海上搜救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
下载PDF
基于GODAE Ocean View标准的全球海洋环流预报系统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莫慧尔 万莉颖 +2 位作者 秦英豪 祖子清 张宇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51,共8页
基于USGODAE的现场漂流浮标观测数据,利用GODAE Ocean View框架下的IVTT Class4标准,评估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业务化中等分辨率版本全球海洋环流预报系统的海表温度预报技巧。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海表温度预报均方根误差范围在0.65~0.7... 基于USGODAE的现场漂流浮标观测数据,利用GODAE Ocean View框架下的IVTT Class4标准,评估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业务化中等分辨率版本全球海洋环流预报系统的海表温度预报技巧。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海表温度预报均方根误差范围在0.65~0.73℃左右,在国际7个业务化系统中,预报精度处于中等水平。无论相对于延续性预报场或气候态预报场,其技巧评分皆为正值,说明该系统对海表温度的预报性能优于自身延续性预报和气候态场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环流预报系统 GODAE Ocean View 海表温度 Class4标准
下载PDF
WavewatchⅢ模拟和统计方法在最大波高预报方面的评测分析
5
作者 王娟娟 侯放 +1 位作者 吴淑萍 王久珂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研究WavewatchⅢ(WWⅢ)海浪模型对最大波高的模拟能力及其与传统统计关系方法的差异,通过对两次台风浪过程的后报模拟和半年的业务化预报,分析了WWⅢ数值模拟的准确度及其与统计关系方法的精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WWⅢ数值模拟的最... 为了研究WavewatchⅢ(WWⅢ)海浪模型对最大波高的模拟能力及其与传统统计关系方法的差异,通过对两次台风浪过程的后报模拟和半年的业务化预报,分析了WWⅢ数值模拟的准确度及其与统计关系方法的精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WWⅢ数值模拟的最大波高(Hmax)的精度略低于有效波高(Hs),但也达到了24 h预报相对误差(H_(max)≥1 m)低于18%、相关系数高于0.94的水平,模拟精度可靠,可以用于业务化预报;与两种统计关系方法(H_(max)和H_(s)分别为1.42和1.52)计算的最大波高相比,数值模拟的精度总体与其相当,但在H_(max)和H_(s)比值大于1.65这种易出现危险的海况下,数值模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更适合应用于海浪预警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波高 WavewatchⅢ模型 数值模拟 统计关系 预报精度
下载PDF
基于PCA-BP特征工程的近海单点海温预报技术及应用
6
作者 何恩业 李琼 +3 位作者 张聿柏 匡晓迪 王源 朱现晔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4,共10页
本文将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误差后传(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一种PCA-BP特征工程的近海单点海温智能预报模型,并对山东荣成近岸海域气象数值预报产品和在线海温监测仪连续观测数据... 本文将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误差后传(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一种PCA-BP特征工程的近海单点海温智能预报模型,并对山东荣成近岸海域气象数值预报产品和在线海温监测仪连续观测数据开展了释用技术研究和应用。2021年业务化运行结果显示:该预报模型具有占用内存小、运行速度快、预报误差低的优点,相比近岸基础单元数值预报和经验预报的24 h均方根误差降幅达1.0℃和0.8℃,均方根相对误差降幅达12%~14%,未来48 h和72 h的预报误差也降幅明显,预报计算时间小于10 s,并将预报时效进一步向前扩展了3 d,达到14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预报 主成分分析 神经网络 特征工程 释用技术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机器学习模型的南海北部海温预报 被引量:6
7
作者 孙昭 李云 +1 位作者 江毓武 王兆毅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基于Stacking(ET-ET)的机器学习算法,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和MGDSST海温融合数据,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海温长期预报方法,并在南海北部海域开展了1 a的表层海温长期预报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tacking(ET-ET)机器学习模型的表... 基于Stacking(ET-ET)的机器学习算法,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和MGDSST海温融合数据,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海温长期预报方法,并在南海北部海域开展了1 a的表层海温长期预报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tacking(ET-ET)机器学习模型的表层海温长期预报的均方根误差降至0.5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降至1.58%,明显优于基于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模型的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STACKING 南海北部 海温预报
下载PDF
球面质心泰森多边形网格海浪预报的向量化检验方法
8
作者 谢明炎 魏立新 +1 位作者 高元勇 高志一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共10页
提出一种适于并行计算设备的向量化检验方法。采用特征半径近似判别法选取搜索域内观测点平均值作为实测值,基于广播、索引等向量化方法及海浪平稳性条件实现模式和观测资料时间和空间的匹配,并将待检区域等分为若干块分别计算以免内存... 提出一种适于并行计算设备的向量化检验方法。采用特征半径近似判别法选取搜索域内观测点平均值作为实测值,基于广播、索引等向量化方法及海浪平稳性条件实现模式和观测资料时间和空间的匹配,并将待检区域等分为若干块分别计算以免内存溢出。本算法可在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上运行,也适用于其它类型的模式网格。为评估算法实际效果,以有限体积海浪模式产生的球面质心泰森多边形网格预报产品和卫星沿轨道遥感产品分别作为待检和参考数据,结果表明CPU和GPU的计算结果一致;GPU的计算效率较CPU提高30倍;区块大小对效率提升有一定影响,需根据实际算例调试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检验 GPU加速 向量化 高性能检验
下载PDF
基于双隐层ANN模型的叶绿素a浓度智能预报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何恩业 杨静 +1 位作者 李尚鲁 高姗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4,共11页
利用2019年5月WZ02生态浮标监测数据,建立了两种不同隐层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的叶绿素a(Chl-a)智能预报方法,并对单隐层和双隐层模型的预测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双隐层结构预测结果精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深层学... 利用2019年5月WZ02生态浮标监测数据,建立了两种不同隐层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的叶绿素a(Chl-a)智能预报方法,并对单隐层和双隐层模型的预测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双隐层结构预测结果精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深层学习比浅层学习对信息的主要特征提取能力更有优势。同时,对数据样本集合进行了系统预处理。结果显示:Chl-a浓度与溶解氧、pH、浊度和氨氮都有显著的相关性,与表层温度、盐度、亚硝氮和磷酸盐在限定时间段内的相关性不大。通过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验证,发现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质量的改进、数据挖掘执行效率和执行效果(预测结果)都起到明显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智能预报 深层学习 叶绿素A 数据预处理
下载PDF
基于天气分型的赤潮预报方法研究——以福建沿海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恩业 李雪丁 +2 位作者 杨静 高姗 季轩梁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9,共11页
以2001—2012年我国沿海赤潮相关资料为依据,对福建沿海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月第6候—7月第1候是福建沿海赤潮暴发的最盛期,赤潮高发海域为闽东北沿海和厦门近海,大面积赤潮主要发生在三沙湾、厦门和平潭海域。在... 以2001—2012年我国沿海赤潮相关资料为依据,对福建沿海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月第6候—7月第1候是福建沿海赤潮暴发的最盛期,赤潮高发海域为闽东北沿海和厦门近海,大面积赤潮主要发生在三沙湾、厦门和平潭海域。在此基础上,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诱发赤潮的角度出发,基于典型天气形势场相似法构建了福建沿海5—6月赤潮定量化预报模型。敏感性试验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赤潮大面预报中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预报检验准确率达55.8%,可以在赤潮业务预报中予以应用。此外,对模型生成的4种最易诱发福建沿海赤潮的天气类型:西南季风扰动型、高压脊控制型、东亚低槽扰动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型分别做了个例分析,以期为赤潮预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赤潮预报 天气分型 相似算法 福建沿海
下载PDF
基于串联深度神经网络的Chl-a浓度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恩业 李尚鲁 +3 位作者 杨静 季轩梁 高姗 王丹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共10页
以浙江海洋保护区2019年5月生态浮标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叶绿素a(Chl-a)与各理化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研究海域的Chl-a与溶解氧和pH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硝氮和磷酸盐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串联深度... 以浙江海洋保护区2019年5月生态浮标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叶绿素a(Chl-a)与各理化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研究海域的Chl-a与溶解氧和pH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硝氮和磷酸盐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串联深度神经网络(DNN)的Chl-a短期预报模型,该模型以5层神经网络为基本单元,采用前后串联方式构建了拥有6个隐层的DNN。实验结果显示:DNN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Chl-a浓度短期变化趋势,24 h和48 h预报结果的RMSE分别为1.25μg/L和2.43μg/L,MAE分别为1.03μg/L和1.99μg/L,相比于浅层网络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N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串联神经网络 叶绿素A
下载PDF
基于海啸单位源数据库的南中国海区域海啸数值预报方法
12
作者 李宏伟 孙立宁 +3 位作者 王宗辰 徐志国 王培涛 史健宇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7,共7页
基于全球俯冲带板片模型Slab 2.0将马尼拉海沟划分为80个海啸单位源,构建了海啸单位源数据库,建立了基于单位源数据库方法预报海啸的业务化流程。经过与现有海啸数值模型计算结果的比对,单位源数据库预报的最大海啸波幅平均预报一致性... 基于全球俯冲带板片模型Slab 2.0将马尼拉海沟划分为80个海啸单位源,构建了海啸单位源数据库,建立了基于单位源数据库方法预报海啸的业务化流程。经过与现有海啸数值模型计算结果的比对,单位源数据库预报的最大海啸波幅平均预报一致性可以达到88%,能够满足业务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啸 预警 单位源 Slab 2.0
下载PDF
渤海和黄海北部工程设计冰厚变化趋势分析
13
作者 王安良 赵倩 +3 位作者 隋俊鹏 唐茂宁 王慧 刘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9-664,共6页
针对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风电、光伏和核电等新兴能源中的工程海冰设计问题,本文研究了重现期冰厚及其在大气候背景下的变化趋势。本文分析72 a冰级时间序列表明渤海和黄海北部总体冰情等级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此影响下,基于20 a渤海和黄... 针对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风电、光伏和核电等新兴能源中的工程海冰设计问题,本文研究了重现期冰厚及其在大气候背景下的变化趋势。本文分析72 a冰级时间序列表明渤海和黄海北部总体冰情等级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此影响下,基于20 a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多源观测数据和精细化海冰数值预报资料,研究发现不同重现期冰厚较之前海冰区划值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不同场址设计冰厚受当地海洋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单一参考海冰区划值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研究表明:针对特定作业地点的工程设计冰厚,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细化评估并考虑大气候背景变化的影响,才能为相关工程海冰参数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黄海北部 工程海冰 冰情 设计厚度 变化趋势 重现期 海冰区划
下载PDF
不同边界层高度诊断方法对海洋大气边界层高度诊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议文 张蕴斐 +3 位作者 张戈 韩博 李响 易侃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72,共9页
利用南海北部2019年6—7月的船载GPS秒级探空数据,对比研究了5种不同的边界层高度诊断算法在计算海洋大气边界层高度方面的适用性,并利用该数据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气边界层高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对湿度梯度法和比湿梯度法诊断的... 利用南海北部2019年6—7月的船载GPS秒级探空数据,对比研究了5种不同的边界层高度诊断算法在计算海洋大气边界层高度方面的适用性,并利用该数据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气边界层高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对湿度梯度法和比湿梯度法诊断的边界层高度普遍偏高,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气块法、位温梯度法和理查森数法诊断的边界层高度较为合理,且理查森数法诊断结果不确定性最小;南海北部6—7月的平均边界层高度在500~700 m,边界层高度日变化平均约为278 m,总体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每日14时达到最大值。边界层高度的日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其变化趋势与海表温度及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南海季风带来的大量暖湿气流及海洋的特殊环境的原因,海气温差较小,导致海上湍流活动受到抑制,平均边界层高度相对较低,边界层高度日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气边界层高度 GPS探空 诊断算法 日变化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LSTM神经网络的海温预报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竞时 匡晓迪 +4 位作者 李琼 何恩业 张聿柏 袁承仪 张延琳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利用荣成、海阳两站的自建浮标海温观测数据以及区域大气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的气象数值预报数据,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和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提出... 利用荣成、海阳两站的自建浮标海温观测数据以及区域大气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的气象数值预报数据,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和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提出了适用于单站海表温度预报的PCALSTM海温预报模型。该模型可以提供24~120 h预报时效的海温预报,预测效果比数值模型和统计模型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海温预报
下载PDF
2019年海面风网格化预报检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弛 蔡靖泽 +3 位作者 吴伦宇 宋晓姜 刘凯 陈越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3,共8页
使用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Analysis)再分析资料中的10 m风速和我国沿海23个浮标的风速数据,并采用Cressman插值的方法对FNL再分析数据进行订正,将浮标数据融合到FNL中作为观测值,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数值预报进行对... 使用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Analysis)再分析资料中的10 m风速和我国沿海23个浮标的风速数据,并采用Cressman插值的方法对FNL再分析数据进行订正,将浮标数据融合到FNL中作为观测值,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数值预报进行对比,以达到对全国渔业网格化预报产品更优的检验效果。根据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规定(试行)中的风向、风速检验规则进行判定,结果表明:2019年24 h、48 h和72 h的风向预报评分均可达0.80分以上,24 h和48 h的风向预报准确率达60%以上,72 h准确率则不足60%;24 h和48 h风速预报评分可达0.80分以上,72 h风向预报稍逊色,随着预报时效延长,预报准确率略有下降,预报偏强、偏弱率仅有2%左右的衰减,误差在1 m/s左右。自2022年起ECMWF数值预报已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集合预报产品取代,本文为其权重分配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NL再分析资料 数值预报 网格化 预报检验
下载PDF
基于Leaflet与Vue的台风风暴潮预报可视化系统组件化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思晗 李明杰 +2 位作者 肖林 徐腾 叶文琦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80,共8页
分析了海洋动力过程常用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并对台风风暴潮预报业务进行了开源WebGIS引擎的对比与选型。为了满足台风风暴潮预报可视化的多元化和轻量化需求,采用了Leaflet作为WebGIS框架引擎,基于组件化开发思想,阐述了采用Leaflet与Vu... 分析了海洋动力过程常用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并对台风风暴潮预报业务进行了开源WebGIS引擎的对比与选型。为了满足台风风暴潮预报可视化的多元化和轻量化需求,采用了Leaflet作为WebGIS框架引擎,基于组件化开发思想,阐述了采用Leaflet与Vue的组件化页面设计及相应实现方法。此方法可以描述台风风暴潮预报可视化系统的总体交互逻辑与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风暴潮 数据可视化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Leaflet与Vue
下载PDF
基于U-Net的海洋锋智能检测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诗鹤 韩焱红 +4 位作者 李竞时 赵亚明 匡晓迪 吴湘玉 杨晓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1-1099,共9页
海洋锋作为海洋中两种不同性质的水体之间的边界,对渔业和海洋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有重要影响,如何快速准确实现海洋锋的自动检测和识别对于海洋监测和预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将深度学习图像分割网络与提取锋面特征的方法相结合,利用基... 海洋锋作为海洋中两种不同性质的水体之间的边界,对渔业和海洋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有重要影响,如何快速准确实现海洋锋的自动检测和识别对于海洋监测和预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将深度学习图像分割网络与提取锋面特征的方法相结合,利用基于U-Net架构的实例分割模型,分别建立海洋锋区和锋面中心线的智能检测模型,同时在编解码过程中采用残差学习单元对模型特征提取网络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锋面智能检测模型能够准确提取先前锋面检测算法所识别的锋区和锋面中心线特征,Dice系数分别达到了0.92和0.97,达到了很好的检测效果。同时,利用不同锋面阈值得到的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比较结果表明,降低样本集阈值之后模型精度有了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锋 海表温度 深度学习 U-Net
下载PDF
EC预报数据在中国近海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晓娟 李响 +2 位作者 刘晓燕 祖子清 王延强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66,共16页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简称EC)的10 m风场数据在沿海有较高的参考性和使用频率,但尚未有研究系统地针对不同海域对该数据进行评估。本文利用EC预报的10 m风场数据,与中国近海22个浮标的10 m风场结果进行对比,检验EC 10 m风场预报性能,...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简称EC)的10 m风场数据在沿海有较高的参考性和使用频率,但尚未有研究系统地针对不同海域对该数据进行评估。本文利用EC预报的10 m风场数据,与中国近海22个浮标的10 m风场结果进行对比,检验EC 10 m风场预报性能,并挑选3个经过浮标点位的台风和两次典型的冷空气大风过程,检验其在台风和冷空气过程下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EC预报数据与浮标实测风速的相关性总体较好。在风力小于4级时,EC 10 m风速预报数据偏大,在风力大于4级时,预报数据偏小,在风力等级为3~5级时,预报数据较为准确。在不同风向条件下,EC预报10 m风向的平均误差大部分在0°~20°。风力等级越小,风向预报偏差越大,反之预报偏差越小。EC预报数据对于台风引起的风向变化有较好的反应,且风速较低时,风速预报数据表现较好,而对于台风最大风速值的预报则存在较大误差。EC预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两次冷空气过程引起的风向变化。风速越小,EC预报的误差也越小,随着风力等级的增大,预报误差明显增大。EC对大风的风速预报偏小,误差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EC预报10 m风场数据 海上大风 误差分析
下载PDF
高频地波雷达在海洋学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张柳 吴伦宇 +2 位作者 焦阳 陈越 刘桂梅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29,共8页
围绕高频地波雷达这一新兴的海洋观测手段,简述其特点和工作原理,并简单回顾了其发展历史,着重介绍分析了国内外以高频地波雷达为基础的表层流资料分析和对比验证、资料同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近年来的应用成果,最后对高频地波雷达的发... 围绕高频地波雷达这一新兴的海洋观测手段,简述其特点和工作原理,并简单回顾了其发展历史,着重介绍分析了国内外以高频地波雷达为基础的表层流资料分析和对比验证、资料同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近年来的应用成果,最后对高频地波雷达的发展历史及其数据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几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表面流观测 数值模拟 资料同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