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5”式结构主义教学设计与实践--以煤化工工艺学课程为例
1
作者 陈娟 范晓勇 +5 位作者 杨院梅 吴宝国 李健 闫龙 霍文兰 王爱民 《化工设计通讯》 2025年第4期64-67,共4页
以煤化工工艺学课程为例,从教学痛点剖析及思政育人匮乏两个维度阐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创新性地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兴趣为驱动,以理论为抓手,以科研为契合,以实训为强化,以提升为目标”的“2+5”式结构主义教学设计模... 以煤化工工艺学课程为例,从教学痛点剖析及思政育人匮乏两个维度阐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创新性地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兴趣为驱动,以理论为抓手,以科研为契合,以实训为强化,以提升为目标”的“2+5”式结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案例法贯穿教学全过程,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为后续的“精品课程”“一流课程”建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思政 化工
下载PDF
煤焦油加氢企业质量检验化验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常艳 《化工管理》 2021年第11期48-49,共2页
对于煤焦油加氢企业来说,其产品种类繁多,这就导致对其产品质量的检验化验变得十分复杂。由于煤焦油加氢企业的产品质量检验化验工作十分复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其工作的准确性。文章就这类企业在质量检验化验工作中存在... 对于煤焦油加氢企业来说,其产品种类繁多,这就导致对其产品质量的检验化验变得十分复杂。由于煤焦油加氢企业的产品质量检验化验工作十分复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其工作的准确性。文章就这类企业在质量检验化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加氢企业 质量检验 化验
下载PDF
煤炭质量检验技术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常艳 《化工管理》 2021年第13期31-32,共2页
煤炭资源将长时间成为中国主要能源之一,所以对煤炭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煤炭质量检测技术得到了应用和发展。文章主要针对目前中国对煤炭质量的要求、当前煤炭质量下降的原因以及采用的措施来提高煤炭质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煤炭资源 质量检验技术 误差分析
下载PDF
榆林煤中干基灰分产率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娟 闫涛 《榆林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0-43,共4页
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数学模型,分析榆林煤中干基灰分产率不确定度主要包括空气干燥基煤样水分(M ad)与灰分(A ad)的标准不确定度,并对每个不确定分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榆林煤中干基灰分标准不确定度为0.0... 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数学模型,分析榆林煤中干基灰分产率不确定度主要包括空气干燥基煤样水分(M ad)与灰分(A ad)的标准不确定度,并对每个不确定分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榆林煤中干基灰分标准不确定度为0.072,扩展不确定度为0.144。检查性干燥称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6.45×10^-4 g)分别对空气干燥基煤样水分(M ad)与灰分(A ad)的标准不确定度贡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分产率 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下载PDF
改性黄蒿型煤型焦的性状研究
5
作者 谢诗韵 陈娟 +6 位作者 刘元 刘儒 闫龙 李健 王玉飞 张智芳 闫海军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采用2.5%NaOH改性的黄蒿为粘结剂,对六组不同粒级神木粉煤原料进行干法冷压制备改性黄蒿型煤,再经热解制备改性黄蒿型焦。借助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对型煤和型焦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性能强度。结果表明,与型煤相比,型焦的红... 采用2.5%NaOH改性的黄蒿为粘结剂,对六组不同粒级神木粉煤原料进行干法冷压制备改性黄蒿型煤,再经热解制备改性黄蒿型焦。借助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对型煤和型焦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性能强度。结果表明,与型煤相比,型焦的红外特征峰强度明显减弱,谱峰数量减少,热解过程中主要发生脱水、裂解、缩聚反应,小分子及活性官能团被大量破坏,烃链结构缩合,型焦芳香度增加,其芳香度指数为4.34。型煤的性能强度随着神木煤粉粒度减小而减小。粒度较小的粉煤在成型压力作用下煤粒间隙越小,型煤脱模后受膨胀压力影响导致性能强度降低。粉煤粒度越大,煤粒间隙较大,可容纳较多粘结剂,并与煤粒产生一定的啮合力,保证了型煤的性能强度。型焦整体性能强度优于型煤。热解过程部分含氧官能团被C-C取代,并伴随挥发性物质逸出,产生的气孔分布均匀、壁厚较大,进而保证型焦性能强度。型焦强度随着神木煤粉粒度增大而增大,当神木粉煤粒级在(3~1.5)mm时,型焦抗压强度为3338.9 N/个,跌落强度为98.96%,抗碎强度为8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 改性黄蒿 型煤 型焦 强度
下载PDF
煤质近红外光谱分析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6
作者 雷利维 闫海军 +2 位作者 屈晓渊 雷利宏 张诗佳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54-156,共3页
为全面了解煤炭性质,提高煤炭加工利用率,掌握煤炭品质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优势显著,能够为煤质分析提供技术保障。研究发现,近红外光谱分析中数据挖掘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为建模提供了数据支撑。基于此,... 为全面了解煤炭性质,提高煤炭加工利用率,掌握煤炭品质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优势显著,能够为煤质分析提供技术保障。研究发现,近红外光谱分析中数据挖掘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为建模提供了数据支撑。基于此,本文主要基于人工智能与灰分反射光谱特征的煤炭质量分析这一项目进行研究,旨在为煤质分析工作的开展提供参照和指导。基于低碳减排、节能环保理念,煤炭能源生产和消费趋势逐渐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能源,可以更好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有研究指出,加强煤质分析,是加快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此,探寻准确率高、快速高效的煤质分析技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分析 煤炭加工利用 煤炭质量 近红外光谱分析 数据挖掘技术 煤炭能源 人工智能 低碳减排
下载PDF
煤的弹筒发热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娟 闫涛 +4 位作者 刘喆 张智芳 慕苗 马向荣 薛成虎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3期619-622,共4页
依据标准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测定煤弹筒发热量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弹筒发热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并对每个不确定分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煤的弹筒发热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32 MJ/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64 MJ... 依据标准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测定煤弹筒发热量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弹筒发热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并对每个不确定分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煤的弹筒发热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32 MJ/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64 MJ/kg。弹筒发热量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中,热容量标定相对不确定度(urel(E)=8.07×10-4)略微偏大,对最终结果准确程度影响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筒发热量 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下载PDF
神府粉煤成型炭化过程FTIR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娟 刘喆 +5 位作者 刘儒 闫龙 李健 马向荣 张智芳 王玉飞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2278-2282,共5页
综述了3种不同改性生物质、不同粒度神府粉煤所得生物质型煤、型焦红外谱图规律特征,探讨了成型炭化过程中官能团结构变化及机理。结果表明:3种改性生物质的红外谱图峰形相似,NaOH改性生物质首先是生物质中木质素结构遭碱溶解,溶解程度... 综述了3种不同改性生物质、不同粒度神府粉煤所得生物质型煤、型焦红外谱图规律特征,探讨了成型炭化过程中官能团结构变化及机理。结果表明:3种改性生物质的红外谱图峰形相似,NaOH改性生物质首先是生物质中木质素结构遭碱溶解,溶解程度与碱质量分数有关。不同粒度神府煤所得产品谱线峰型相似,峰数目与出峰位置基本一致,但峰的强弱略有差异。型焦红外谱线较型煤简单,峰数目相对少一些,分析可知,型煤中以脂肪族化合物为主,型焦以缩合度较高的大分子稠环芳烃为主。型煤炭化过程包括5个阶段,炭化过程中黏结主要为煤粉炭化黏结与黏结剂炭化黏结。为了更好分析样品中分子结构变化,可采用分段分峰拟合技术手段获得更详细的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 生物质 FTIR 型煤 型焦
下载PDF
改性花生壳型煤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娟 刘儒 +3 位作者 刘喆 薛成虎 亢玉红 马向荣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1期46-49,共4页
以不同粒度的神木粉煤为原料,1.5%和2.5%NaOH改性花生壳为粘结剂,通过干法冷压成型制备型煤,测定型煤的抗压强度及落下强度,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2.5%NaOH改性花生壳型煤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5%NaOH改性花生壳型煤的性能较1.5%N... 以不同粒度的神木粉煤为原料,1.5%和2.5%NaOH改性花生壳为粘结剂,通过干法冷压成型制备型煤,测定型煤的抗压强度及落下强度,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2.5%NaOH改性花生壳型煤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5%NaOH改性花生壳型煤的性能较1.5%NaOH改性花生壳型煤更优越;神木粉煤粒度为3~1.5 mm时,2.5%NaOH改性花生壳型煤的性能最佳,其抗压强度和落下强度分别为2958.05 N/个和70.29%;粉煤粒度为3~1.5 mm时与粘结剂粒径搭配最佳,表面分形维数相当,粘结剂与粉煤较充分混匀,结合最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 型煤 花生壳 性能
下载PDF
改性花生壳基型煤型焦微观结构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娟 高启帅 +4 位作者 刘喆 闫龙 李健 马向荣 张智芳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2期266-269,共4页
分别选用1.5-1 mm与1-0.425 mm两个不同粒级的神木粉煤与2.0%NaOH改性花生壳基黏结剂复配制备型煤,而后铝甑高温干馏制备型焦。分别用场发射扫描电镜与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表征型煤型焦的微观形貌与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NaOH可... 分别选用1.5-1 mm与1-0.425 mm两个不同粒级的神木粉煤与2.0%NaOH改性花生壳基黏结剂复配制备型煤,而后铝甑高温干馏制备型焦。分别用场发射扫描电镜与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表征型煤型焦的微观形貌与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NaOH可将花生壳中纤维素溶出,所得棒状纤维素光滑均匀,有序性强,直径约1μm左右。由型煤SEM观察可知,原煤颗粒堆积叠加,并被牢固粘连在一块均匀的基底平板上,而且煤粒度越小,颗粒之间的堆积叠加更显著。1.5-1 mm粉煤所得型焦块度大,气孔稀疏,孔壁较厚,机械强度较大。改性花生壳基型焦在粉煤粒度为3-1 mm之间具有Ⅲ型等温线特征,相对压力较低时发生单分子层吸附,压力继续增加,发生多层吸附,且伴有毛细管凝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 花生壳 型煤 型焦 微观
下载PDF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娟 刘儒 +5 位作者 刘桂林 刘喆 慕苗 李梅 马向荣 薛成虎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264-267,共4页
以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依据,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出相关灵敏度系数,分析并评价影响煤真相对密度不确定度的每一个因素。结果表明:真相对密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14,扩展不确定度为0.028,测定结果的不准确性主... 以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依据,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出相关灵敏度系数,分析并评价影响煤真相对密度不确定度的每一个因素。结果表明:真相对密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14,扩展不确定度为0.028,测定结果的不准确性主要由干燥煤样质量md(不确定度为4.4×10-4)引入,而测定试样的Mad(不确定度为0.029)是md不确定度偏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相对密度 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下载PDF
神府地区粉煤成型炭化产物的性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娟 高启帅 +5 位作者 刘儒 闫龙 李健 王玉飞 马向荣 张智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11期11-17,共7页
将废弃玉米秸秆、葵花籽皮、花生壳通过改性与神府地区低变质粉煤复合成型制备型煤,并经高温热解制备型焦,通过热重分析、SEM分析与性能强度分析等研究改性生物质型煤、型焦的热解性能、微观形貌、性能强度等。结果表明,粒度为3~1.5 mm... 将废弃玉米秸秆、葵花籽皮、花生壳通过改性与神府地区低变质粉煤复合成型制备型煤,并经高温热解制备型焦,通过热重分析、SEM分析与性能强度分析等研究改性生物质型煤、型焦的热解性能、微观形貌、性能强度等。结果表明,粒度为3~1.5 mm粉煤与改性生物质粘结剂之间的作用力最强,所得2.5%NaOH改性玉米秸秆型煤的抗压强度约为4000 N/个,2.0%NaOH改性葵花籽皮型煤和2.5%NaOH改性花生壳型煤的抗压强度约为3000 N/个,跌落强度达50%以上,达到工业用型煤的标准;粉煤粒度在3~0.425 mm范围内,制备的型焦的抗压强度、跌落强度与机械强度均较高;选择粒度为3~1.5 mm粉煤与生物质成型炭化最佳。形成了较完善的粉煤成型理论体系,为指导煤加工和转化利用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 生物质 型煤 型焦
下载PDF
改性花生壳型煤、型焦的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娟 曹新珍 +4 位作者 闫涛 闫龙 李健 马向荣 薛成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10期54-57,共4页
以不同粒度的神木粉煤为原料、NaOH改性花生壳为粘结剂,在20 MPa下通过干法冷压成型制备型煤,再通过高温干馏制备型焦,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对型煤、型焦的微观形貌与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OH将花生... 以不同粒度的神木粉煤为原料、NaOH改性花生壳为粘结剂,在20 MPa下通过干法冷压成型制备型煤,再通过高温干馏制备型焦,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对型煤、型焦的微观形貌与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OH将花生壳纤维素与其表面覆盖层彻底分离,所得棒状纤维素光滑均匀,有序性强,直径约1μm。<1 mm粉煤所得型煤中粉煤粒子均匀粘连在基底平板上,并依稀可见生物质纤维丝,与煤粒镶嵌结合,共同形成型煤实体;3~1 mm粉煤所得型煤中煤粒主要以堆叠方式存在,缝隙被粘结剂浸润粘结。3~1 mm粉煤所得型焦的气孔分布较少,气孔壁厚,块度较大,机械强度较大;<1 mm粉煤所得型焦的气孔壁薄,块度小,导致焦炭抗碎强度不高。改性花生壳型焦具有Ⅲ型等温线特征,相对压力较低时发生单分子层吸附;相对压力较高时,发生多层吸附,且有毛细管凝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 花生壳 型煤 型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精煤组分与沥青质组分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娟 刘喆 +2 位作者 刘元 马向荣 薛成虎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10期2194-2198,共5页
以徐州夹河气煤、河南平顶山肥煤为研究对象,利用 CS2/NMP 混合溶剂和反萃取剂在温和条件下将煤全组分分离成萃余煤组分、沥青质组分、精煤组分和轻质组分四大族组分.通过扫描电镜(SEM)探讨精煤组分和沥青质组分微观形态,并针对精煤组... 以徐州夹河气煤、河南平顶山肥煤为研究对象,利用 CS2/NMP 混合溶剂和反萃取剂在温和条件下将煤全组分分离成萃余煤组分、沥青质组分、精煤组分和轻质组分四大族组分.通过扫描电镜(SEM)探讨精煤组分和沥青质组分微观形态,并针对精煤组分与沥青质组分可能的加工利用方向,分别测定沥青质组分的软化点、QI含量、N和S含量;精煤组分颗粒粒度分布、油煤浆流变特性等.结果表明,精煤组分是孔隙高度发达且呈蜂窝状的质轻疏松体,制备的精细油煤浆具有明显的剪切稀化流变特性,经溶胀煤浆黏度增大,通过升高浆体温度降低黏度,成浆性、流动性和稳定性优良.沥青质组分为400 nm左右高度聚集的大小均匀小球体,QI 含量(<0.22%)极低,灰分产率低,软化点>150 ℃,是制备碳纤维的优良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精煤组分 沥青质组分 性质
下载PDF
煤中各族组分FTIR解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娟 闫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9期57-59,63,共4页
采用全组分分离法将徐州夹河气煤(JHM)、河南平顶山煤(PDSM)、徐州庞庄煤(XZM)和山西介休焦煤(JXM)分离成萃余煤组分、沥青质组分、精煤组分和轻质组分四大族组分,通过FTIR比对研究各族组分的官能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酚、醇、醚等含... 采用全组分分离法将徐州夹河气煤(JHM)、河南平顶山煤(PDSM)、徐州庞庄煤(XZM)和山西介休焦煤(JXM)分离成萃余煤组分、沥青质组分、精煤组分和轻质组分四大族组分,通过FTIR比对研究各族组分的官能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酚、醇、醚等含氧化合物主要富集于精煤组分,沥青质组分中也有一定含量;脂肪族物质主要富集于沥青质组分;而芳香族物质与矿物质主要富集于萃余煤组分;轻质组分中含有很少量酚、醇和醚类物质。回收NMP溶剂可促进酚、醇类物质的溶解。脂肪族物质更易于在二级萃取中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族组分 FTIR
下载PDF
回收NMP-CS2混合溶剂萃取原煤基本性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娟 闫涛 《工业催化》 CAS 2019年第10期78-81,共4页
以平顶山煤和徐州煤为原料,利用回收NMP与CS2混合溶剂和反萃取剂将两种煤全组分分离成萃余煤组分、沥青质组分、精煤组分和轻质组分四大族组分,主要对比原煤及各族组分的真密度、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萃余煤组分真密度最大,分... 以平顶山煤和徐州煤为原料,利用回收NMP与CS2混合溶剂和反萃取剂将两种煤全组分分离成萃余煤组分、沥青质组分、精煤组分和轻质组分四大族组分,主要对比原煤及各族组分的真密度、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萃余煤组分真密度最大,分别为1.59和1.45,精煤组分与沥青质组分真密度低于原煤。轻质组分具有较多非共价键成键点,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水分含量最高,分别为6.09%和5.77%,而萃余煤组分水分含量最低,分别为0.96%和0.63%。沥青质组分接近无灰。挥发分含量以轻质组分>沥青质组分>精煤组分>原煤>萃余煤组分顺序降低。C元素含量以精煤组分与沥青质组分相对较高,萃余煤组分C元素含量较两者偏低,分别为80.91%和80.65%。轻质组分中N、O和S元素含量较高,C元素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萃取 族组分 工业分析 元素分析
下载PDF
NMP-CS2混合溶剂萃取原煤产率分析
17
作者 陈娟 闫涛 +2 位作者 刘元 张智芳 马向荣 《化工科技》 CAS 2019年第6期11-14,30,共5页
以徐州夹河煤(JHM)、河南平顶山煤(PDSM)、徐州庞庄煤(XZM)和山西介休煤(JXM)为原料,利用二硫化碳/氮甲基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和反萃取剂在温和条件下将几种煤全组分分离成萃余煤组分、沥青质组分、精煤组分和轻质组分四大族组分... 以徐州夹河煤(JHM)、河南平顶山煤(PDSM)、徐州庞庄煤(XZM)和山西介休煤(JXM)为原料,利用二硫化碳/氮甲基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和反萃取剂在温和条件下将几种煤全组分分离成萃余煤组分、沥青质组分、精煤组分和轻质组分四大族组分,分析研究了各族组分的产率及总萃取率。结果表明,PDSM和JHM的总萃取率较高,高达25%,而JXM的总萃取率略低为18.08%。族组分中萃余煤组分产率最高,均高于70%,精煤组分和沥青质组分产率相对较多,轻质组分产率很少。与新鲜溶剂相比,采用回收NMP溶剂萃取所得精煤组分产率降低,轻质组分产率增加,对沥青质组分产率影响不大。JHM经一级萃取后可溶物基本萃取完全,萃余煤组分中所剩可溶物很少,一级总萃取率为24.00%,比二级高2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产率
下载PDF
几种生物质型煤成焦率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陈娟 刘喆 +3 位作者 闫秦生 马向荣 郝华睿 薛成虎 《能源化工》 2019年第5期6-10,共5页
以神木市石窑店煤矿的煤为原料,不同质量分数NaOH改性的葵花籽皮与花生壳为黏结剂,通过冷压成型制成生物质型煤,炼焦后制得型焦。考察了粉煤粒度、NaOH质量分数对型煤成焦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神木煤粒度为0.074~0.1 mm时,型煤的成... 以神木市石窑店煤矿的煤为原料,不同质量分数NaOH改性的葵花籽皮与花生壳为黏结剂,通过冷压成型制成生物质型煤,炼焦后制得型焦。考察了粉煤粒度、NaOH质量分数对型煤成焦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神木煤粒度为0.074~0.1 mm时,型煤的成焦率较低,粉煤细度增大,煤堆密度降低,成焦率下降。神木煤粒度小于0.074 mm和1~3 mm时,型煤成焦率较高,粉煤中矿物质偏析累积占主导。2.0%(w)NaOH改性葵花籽皮型煤与2.5%(w)NaOH改性花生壳型煤平均成焦率较高,分别为72.62%和7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煤 型焦 成焦率 葵花籽皮 花生壳 氢氧化钠
下载PDF
以甲醇为中间体的现代中国洁净煤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3
19
作者 亢玉红 高平强 +3 位作者 闫涛 陈娟 白瑞 马亚军 《化工科技》 CAS 2018年第6期64-70,共7页
近年来,基于我国能源结构的实际情况,洁净煤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以甲醇为中间体的洁净煤转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简述了甲醇合成技术的概况,综述了甲醇制烯烃、甲醇制汽油、化学品(甲醛、醋酸、芳烃、乙醇、乙二醇等)、二甲醚、... 近年来,基于我国能源结构的实际情况,洁净煤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以甲醇为中间体的洁净煤转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简述了甲醇合成技术的概况,综述了甲醇制烯烃、甲醇制汽油、化学品(甲醛、醋酸、芳烃、乙醇、乙二醇等)、二甲醚、聚甲醛二甲基醚、甲基叔丁基醚、直接燃烧及载能等以甲醇为中间体的洁净煤技术的技术进展和工业化现状,提出了甲醇替代H2在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为煤化工产业清洁高效转化突破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煤技术 甲醇 燃料电池 高效转化 可持续能源系统
下载PDF
煤质检测分析中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利维 闫海军 +2 位作者 屈晓渊 雷利宏 张诗佳 《光源与照明》 2023年第11期87-89,共3页
煤炭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我国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而煤质是决定煤炭的使用性能和用途的关键因素,因此,务必要高度重视煤质检测分析工作,以此提升煤炭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基于此,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对煤质检测分析进行概述,... 煤炭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我国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而煤质是决定煤炭的使用性能和用途的关键因素,因此,务必要高度重视煤质检测分析工作,以此提升煤炭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基于此,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对煤质检测分析进行概述,同时对煤质检测分析中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情况展开讨论,探究红外光谱技术对于煤质检测分析工作中的应用路径,以期能为我国煤质检测分析工作的完善和补充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检测 煤质分析 红外光谱技术 光谱采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