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负荷关系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毛建素 杨志峰 +1 位作者 陆钟武 刘瑞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4-751,共8页
发展中国家能否获得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双赢一直存在争议。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实现这一双赢的可能性。理论研究中,通过引入"生态效率"这一概念,将"IPAT"方程转化成新的"ISE方程"形式。在ISE方程中... 发展中国家能否获得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双赢一直存在争议。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实现这一双赢的可能性。理论研究中,通过引入"生态效率"这一概念,将"IPAT"方程转化成新的"ISE方程"形式。在ISE方程中,某一系统的环境负荷等于该系统所提供的服务量除以该系统的生态效率。针对经济系统,假定经济和生态效率指数增长,量化了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只有在生态效率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情况下,环境负荷才可能下降。应用中,分析了中国1992—2002年间,工业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其他几种污染物等环境负荷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除了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这项指标外,其他各项相关的环境效率均比同期内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更快,从而在工业经济增长情况下,这些方面的环境负荷仍然持续下降。表明研究期间内,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正在逐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负荷 经济增长 生态效率 ISE方程 工业废物 环境改善
下载PDF
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景洋 乔琦 +1 位作者 姚扬 郭玉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61,共4页
对生态工业园区定义并分析其特点,根据特点将生态工业园区分为综合类、行业类和静脉产业类3种。构建了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存在的问题从指标体系和园区建设2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 工业园
下载PDF
生态工业技术的概念、特征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傅泽强 杨明 +1 位作者 段宁 乔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4-158,共5页
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工业技术的定义,即生态工业技术是指按照工业生态学和系统科学原理,把2个或多个生产过程或生产单元链接起来,形成结构和功能协调、资源和能源效率高、环境污染排放少、经济产出高效的工业共生体和复合型生... 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工业技术的定义,即生态工业技术是指按照工业生态学和系统科学原理,把2个或多个生产过程或生产单元链接起来,形成结构和功能协调、资源和能源效率高、环境污染排放少、经济产出高效的工业共生体和复合型生态产业链网的方法和手段.在此基础上,从链接(或关联)性、资源效率、环境效应及经济效果等方面对生态工业技术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剖析,比较分析了生态工业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之间在理论建构基础、创新目标、产业结构、资源代谢、环境绩效等方面的差异性.最后,选取“高炉渣生产水泥”典型生态工业技术进行了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态学 生态工业技术 特征 比较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被引量:70
4
作者 李艳萍 乔琦 +3 位作者 柴发合 姚扬 白璐 扈学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4-340,共7页
针对环境风险评价的特征,从HJT 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现有环境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和标准中直接筛选了物质危险性、主要原料最大存量与临界量、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 针对环境风险评价的特征,从HJT 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现有环境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和标准中直接筛选了物质危险性、主要原料最大存量与临界量、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量等10项指标;结合工业园区环境风险区域性、复杂性及综合性等特征,提出了行业类别、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式、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情况等9项指标,共计19项指标作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近20个工业园区的管理者、企业及园区公众发放600份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了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价指标权重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影响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等级准则层权重依次为风险源(0.466 3)、监管机制(0.301 0)和受体(0.232 7);累积性环境风险源特征指标中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式(权重居第1位,下同)和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情况(第2位)指标权重较突发性风险源特征指标———物质危险性(第4位)、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量占比(第9位)、主要原料最大储存量与临界值(第18位)等指标排序优先;对于体现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预防和监管的指标权重相对较高,如行业类别,园区环境监控情况、环境风险监管机制中日常环境管理制度中的环境监控情况(第5位)权重也高出了环境风险制度体系中事故应急预案(第8位)指标权重;但是,在对受体关注程度上生态环境质量和安全等指标的权重仍旧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 工业园区 累积性风险源
下载PDF
定量评价生态工业园区的两项指标 被引量:17
5
作者 戴铁军 陆钟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2-636,共5页
针对目前在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定量评价生态工业园的2项指标——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和园区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率,以衡量生态工业园内企业间相互连接关系以及生态工业园... 针对目前在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定量评价生态工业园的2项指标——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和园区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率,以衡量生态工业园内企业间相互连接关系以及生态工业园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的程度.结合实例进行了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和园区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率的计算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生物群落关联度 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 园区副产品 废品资源化率
下载PDF
“波特假说”--生态创新与环境管制的关系研究述评 被引量:34
6
作者 董颖 石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09-824,共16页
环境管制通常被视为生态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著名的波特假说,即环境管制可以激励企业进行生态创新,并进而建立竞争优势。从波特假说的起源和内涵阐释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波特假说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与评... 环境管制通常被视为生态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著名的波特假说,即环境管制可以激励企业进行生态创新,并进而建立竞争优势。从波特假说的起源和内涵阐释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波特假说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与评述,指出大部分实证研究证实了弱的波特假说,即环境管制会刺激生态创新的发生;对于强的波特假说,现有研究结论不尽统一,其矛盾的核心在于生态创新能否带来环境绩效与竞争绩效的统一。总之,环境政策对于生态创新的确具有正向或负向的作用,影响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取决于环境政策的类型、生态创新的类型、生态创新的不同阶段以及管制对象本身的一些特性等。提出了环境管制与生态创新的研究展望,包括:进一步的理论深化研究,研究尺度的拓展,加强环境政策累积效应和叠加效应的研究和针对中国的实证研究与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制 生态创新 波特假说
下载PDF
基于总物流分析的我国钢铁工业生态效率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岳强 王鹤鸣 陆钟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5-921,共7页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快速增长且钢铁工业规模庞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钢铁工业的生态效率进行研究.采用总物流分析方法对我国钢铁系统的总物流进行分析,得到了钢铁系统的总物流分析指标;对1995—2011年我国钢铁工业的生态效率(包括资源效...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快速增长且钢铁工业规模庞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钢铁工业的生态效率进行研究.采用总物流分析方法对我国钢铁系统的总物流进行分析,得到了钢铁系统的总物流分析指标;对1995—2011年我国钢铁工业的生态效率(包括资源效率、能源效率、脱钩指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资源效率(粗钢产量与铁矿原矿消耗的比值)和资源经济效率(钢铁工业增加值与铁矿原矿消耗的比值)均达到最大值,二者分别为0.54 tt和827.66元t;2011年能源效率(粗钢产量与钢铁工业能耗的比值)和能源经济效率(钢铁工业增加值与钢铁工业能耗的比值)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3 tt和2 976.65元t.基于我国钢铁系统的总物流分析结果进行了脱钩指标分析,结果显示,DDEU(国内开采量的脱钩指数)为0.189,大于DMI(直接物质投入量)、TMR(总物质需求)及DPO(国内排放量)的脱钩指数(分别为0.115、0.084和0.061),即国内开采量的脱钩情况在该阶段达到最佳,这与我国铁矿石产量不足、钢铁生产更多依赖于进口资源密切相关.最后提出了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重视废钢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 生态效率 总物流分析 脱钩 资源投入
下载PDF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区域特点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琴道 姚扬 +2 位作者 乔琦 白卫南 方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29-435,共7页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理念整体转型、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综述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系统性探索阶段、全面试点阶段和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总结了其发展特点;与此同时,对我国...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理念整体转型、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综述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系统性探索阶段、全面试点阶段和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总结了其发展特点;与此同时,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区域分布、类型分布以及不同类型的区域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区呈现较明显的差异性;最后,对东、中、西部地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特点和经验进行了评述。针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类型、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建设历程 分布 区域特点
下载PDF
铝的生命周期评价与铝工业的环境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伟强 万红艳 +1 位作者 武娟妮 石磊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0,共8页
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在铝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并利用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原生铝工业、再生铝工业和铝加工工业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1)原生铝工业的环境影响大大超过再生铝工业和铝加工工业的环境影响;(2)铝加工工... 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在铝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并利用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原生铝工业、再生铝工业和铝加工工业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1)原生铝工业的环境影响大大超过再生铝工业和铝加工工业的环境影响;(2)铝加工工业的环境影响大于再生铝工业的环境影响;(3)在铝加工工业中,生产铝箔的环境影响最大,铝板带的环境影响最小,而铝挤压材的环境影响居中;(4)在再生铝工业中,重熔新铝废料生产再生铝的环境影响小于回收循环旧铝废料生产再生铝的环境影响;(5)电力生产和供应环节造成的环境影响在铝工业的总体环境影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作者建议我国应针对铝工业的各个生产系统和生产环节,开展大规模的调查,建立定量的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数据系统,为我国铝工业持续地改善资源、能源与环境绩效提供有益的方向性指导和实现指标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工业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下载PDF
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环境负荷分析及减负对策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杜涛 蔡九菊 《中国冶金》 CAS 2006年第3期37-41,52,共6页
首次依据钢铁工业的生产统计数据,剖析和总结了1980-2003年中国钢铁工业在钢产量、能耗和环境方面的重大变化以及取得的成绩;指出了中国吨钢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的主要差距是矿钢比、铁钢比高,转炉、电炉和辅助工序能耗高;并认为今后20... 首次依据钢铁工业的生产统计数据,剖析和总结了1980-2003年中国钢铁工业在钢产量、能耗和环境方面的重大变化以及取得的成绩;指出了中国吨钢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的主要差距是矿钢比、铁钢比高,转炉、电炉和辅助工序能耗高;并认为今后20年中国钢铁工业节能降耗的主要方向是: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和结构调整,进一步降低有关工序的钢比系数和工序能耗,尤其是辅助工序的能耗,加强余热、余能的回收与利用,进而降低钢铁工业的环境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吨钢能耗 钢比系数 环境负荷 能耗总量
下载PDF
以控制资源消耗量为突破口做好环境保护规划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陆钟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共6页
提出了稳态、非稳态社会经济系统在环境方面的基本关系式。着重说明了资源消耗量是源头上的“因”,而环境质量是最终的“果”。提出了以控制资源消耗量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末端治理,提高环境自净能力,标本兼治的环境保护工作思路。介绍了... 提出了稳态、非稳态社会经济系统在环境方面的基本关系式。着重说明了资源消耗量是源头上的“因”,而环境质量是最终的“果”。提出了以控制资源消耗量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末端治理,提高环境自净能力,标本兼治的环境保护工作思路。介绍了编制环保规划要掌握的2个基本公式。强调了单位(以104元计)GDP环境负荷及其年下降率的重要性。穿越“环境高山”,应成为制定规划的目标。按计划管理模式,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在我国可能是完全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规划 控制资源消耗量 IPAT方程 单位GDP的环境负荷 穿越“环境高山”
下载PDF
科学、系统与可持续性——第六届工业生态学国际大会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海佳 梁赛 +4 位作者 王震 朱俊明 陈伟强 徐明 石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641-6644,共4页
综述了第六届工业生态学国际大会情况。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科学、系统与可持续性",设立了生命周期方法、产业共生、环境投入产出分析和物质流分析等23个议题。重点评述了社会物质代谢、产业共生与生态工业发展、工业系统复杂... 综述了第六届工业生态学国际大会情况。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科学、系统与可持续性",设立了生命周期方法、产业共生、环境投入产出分析和物质流分析等23个议题。重点评述了社会物质代谢、产业共生与生态工业发展、工业系统复杂性、气候变化/能源及生物质四个领域。简要总结了国际工业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对我国工业生态学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态学 可持续性 社会物质代谢 产业共生 工业系统复杂性
下载PDF
工业生态学的内涵与发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石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356-3364,共9页
作为一门发展不到20a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工业生态学目前需要界定其学术范畴和理论基础。首先评述了工业生态学的4个主要领域:(1)社会代谢是工业生态学起源最早也是发展最为成熟的领域。它提供了宏观层次上观察和测量经济发展与物质流动... 作为一门发展不到20a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工业生态学目前需要界定其学术范畴和理论基础。首先评述了工业生态学的4个主要领域:(1)社会代谢是工业生态学起源最早也是发展最为成熟的领域。它提供了宏观层次上观察和测量经济发展与物质流动关系的方法和工具,但需要进一步细化物质流动图景和加强流动机制的解释;(2)工业共生是工业生态学最具特征的领域。它实质上是人们出于观察视角的转变而对工业体系的重新认识。逻辑严谨且规则统一的解释框架有助于工业共生理论的发展和实践;(3)基础设施与产业相互选择且协同演进,二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物质基础,而城市又是更大范围内区域经济系统的子集。这一组工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需要处理产业全球化与社会和生态要素本土化的矛盾;(4)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工业生态学关注的核心目标,而多样性和复杂性给其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提醒我们要避免陷入简单化、还原论或机械论的陷阱,多开展实证研究。最后,从本体论、方法论和隐喻3个标准给出了工业生态学的初步界定,并指出4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态学 社会代谢 工业共生 可持续性 复杂性
下载PDF
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典型演进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玉如 孙启宏 +1 位作者 沈鹏 李艳萍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8年第2期1-3,共3页
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国内外系统研究较少。本文分析了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形成的动力机制,结合典型案例重点分析了产业接续式、产业延伸式和产业组团式等典型演进过程。
关键词 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 动力机制 延伸 接续 组团
下载PDF
可持续性转型——第五届工业生态学国际大会综述 被引量:9
15
作者 石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426-4430,共5页
综述了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第五届工业生态学国际大会情况。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可持续性转型",设立了可持续资源管理、工业生态学工具、工业共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态学等10个议题。在简介会议背景和大会基本数据后,对上述... 综述了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第五届工业生态学国际大会情况。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可持续性转型",设立了可持续资源管理、工业生态学工具、工业共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态学等10个议题。在简介会议背景和大会基本数据后,对上述议题归类为社会物质代谢、生态工业发展和工业生态学方法工具3个领域并进行介绍和评述。最后,总结了国际工业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了对国内工业生态学发展的4点启示,包括加强实证研究、开展国家层面的物质代谢分析、注意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强化理论基础构建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态学 可持续性 转型 社会物质代谢 生态工业发展
下载PDF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绩效评估 被引量:15
16
作者 乔琦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82-86,共5页
介绍了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将成为一些开发区二次创业、解决土地节约化利用和自然资源制约问题的优先途径;按照园区内行业类型和组织方式的差异性,将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分为综合类生态工业... 介绍了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将成为一些开发区二次创业、解决土地节约化利用和自然资源制约问题的优先途径;按照园区内行业类型和组织方式的差异性,将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分为综合类生态工业园、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和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三类;重点介绍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和相关标准制修订情况;结合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重点分析了2006—2008年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在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物控制的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受工业园区建设发展阶段限制,我国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各项指标达标率呈波动性发展,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综合类 行业类 静脉产业 绩效评估
下载PDF
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研究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玉如 孙启宏 +1 位作者 沈鹏 李艳萍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8年第1期18-19,共2页
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VEIP)不以地理位置毗邻和行政区域限制为局限,可省去一般园区建设所需昂贵的购地和设备购置等费用,是我国今后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大势所趋。但目前国内外对VEIP理论上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就VEIP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 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VEIP)不以地理位置毗邻和行政区域限制为局限,可省去一般园区建设所需昂贵的购地和设备购置等费用,是我国今后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大势所趋。但目前国内外对VEIP理论上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就VEIP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了对VEIP形成的驱动力和形成途径、网络结构模式和成员筛选模型的构建以及系统边界范围的界定,再通过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理论和方法验证的系统研究VEIP形成机理和模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 物质流 模型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效率的循环经济重点行业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景洋 乔琦 +1 位作者 郭玉文 昌亮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2年第4期12-14,共3页
以产业物质代谢模型和生态效率理论为基础,采用权重分析法对我国2009年38个重点行业的资源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机械设备制造相关行业可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的领域,化工、钢铁等重工业行业是我国循环经济... 以产业物质代谢模型和生态效率理论为基础,采用权重分析法对我国2009年38个重点行业的资源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机械设备制造相关行业可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的领域,化工、钢铁等重工业行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物质代谢 重点行业 评估
下载PDF
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集成是关键 被引量:7
19
作者 毛玉如 乔琦 孙启宏 《环境经济》 2008年第1期52-54,共3页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由政府引导推动,并非企业之间自发形成;产业链的延伸、废物的资源化大部分由规划形成,政府在协调企业间协作关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之间的协作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政府信任的基础上。可以说,政府推...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由政府引导推动,并非企业之间自发形成;产业链的延伸、废物的资源化大部分由规划形成,政府在协调企业间协作关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之间的协作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政府信任的基础上。可以说,政府推动、引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建设 生态化 集成 改造 政府引导 园区规划 企业之间 协作关系
下载PDF
我国钢铁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20
作者 韩明霞 乔琦 孙启宏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基础产业,也是资源、能源密集型及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20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产业发展受资源、环境污染的瓶颈约束日益明显。本文从钢铁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出发,倡导生态工...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基础产业,也是资源、能源密集型及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20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产业发展受资源、环境污染的瓶颈约束日益明显。本文从钢铁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出发,倡导生态工业理念,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及污染特点,探索建立钢铁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并提出保障措施,对实现钢铁工业生态化转型,促进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 生态化 发展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