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分析监测十年变化大看点
1
作者 齐文启 董亮 《实验与分析》 2012年第6期34-37,共4页
2001-2011年.是环境分析测试技术发展最快的阶段。分析技术推陈出新,分光光度法日益完善,而离子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加;仪器设备更新换代,传统的火焰原子吸收目前主要用于污染源的监测,石墨炉原子吸收... 2001-2011年.是环境分析测试技术发展最快的阶段。分析技术推陈出新,分光光度法日益完善,而离子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加;仪器设备更新换代,传统的火焰原子吸收目前主要用于污染源的监测,石墨炉原子吸收和ICP/MS在环境质量监测方面更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监测 年变化 分析测试技术 环境质量监测 石墨炉原子吸收 火焰原子吸收 ICP MS 分光光度法
原文传递
区域大型环境空气综合观测中外场观测与实验室分析数据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烃 董树屏 +10 位作者 滕曼 杨婧 杜祯宇 曹冠 于跃 周瑞 杨勇杰 贾岳清 单丹滢 张翼翔 黄业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64-1671,共8页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监测数据准确性、可比性的重要保障.在区域大气联合观测项目中,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包括管理机制和技术措施两部分,但目前我国对这类项目质量保证尚无统一标准.针对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简称“大气攻关...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监测数据准确性、可比性的重要保障.在区域大气联合观测项目中,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包括管理机制和技术措施两部分,但目前我国对这类项目质量保证尚无统一标准.针对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简称“大气攻关项目”)外场观测任务量大、承担单位多、监测项目复杂的特点,为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避免出现由于监测和质控方法不统一造成的数据可比性差、结果矛盾的问题,提出了大气攻关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机制.其中,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制定总体要求(技术文件、监测项目及质控要求)、外场观测质量保证(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外场观测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实验室遴选、项目实验室分析多级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比对和飞行检查)和数据质量控制(数据线上审核、项目实验室分析质控报告、项目数据质量评价)4个方面.管理机制为项目管理办公室、质控实验室和承担单位三级主体,两级监督的分级管理模式.通过项目实践,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达到了保证观测数据准确性、可比性的预期效果,为揭示区域雾霾形成机理、突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区域大气联合观测项目的数据质量保证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保证体系 区域大气联合观测项目 实验室遴选 实验室比对 数据质量评价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中热解涂层石墨管在无标准分析法测定环境样品中铬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怡载 李炳伟 +2 位作者 李永泉 李治琨 王家贞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745-749,共5页
本文探讨了热解涂层石墨管测定铬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了各种酸和干扰物质的基体效应,提出用浓氨水为基体改进剂克服高氯酸的干扰。比较了各原子化温度时的理论和实验特征量。使热解涂层石墨管有可能用于无标准分析法测定各种环境样品中... 本文探讨了热解涂层石墨管测定铬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了各种酸和干扰物质的基体效应,提出用浓氨水为基体改进剂克服高氯酸的干扰。比较了各原子化温度时的理论和实验特征量。使热解涂层石墨管有可能用于无标准分析法测定各种环境样品中的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涂层 石墨管 环境样品
下载PDF
水环境中石油类物质分析方法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殷惠民 张辉 +3 位作者 李玲玲 董亮 刘金林 钮珊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在详述了国内外石油类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各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可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各类方法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出按照石油类物质毒性大小分别定量分析的方法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石油 分析方法 水环境
下载PDF
热解镀层石墨管在无标准分析法测定环境样品中镉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怡载 朱雷 +5 位作者 李治琨 王家贞 白键 李永泉 李炳伟 郑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2-339,共8页
本文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和混合基体改进剂(钯+酒石酸).使热解镀层石墨管有可能用于无标准分析法测定各种环境标准参考物质中的镉.引入有效原子化温度(T_(eff))概念后,在T_(eff)大于1600K和使用钯和酒石酸为混合基体改进剂,用各种环境标... 本文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和混合基体改进剂(钯+酒石酸).使热解镀层石墨管有可能用于无标准分析法测定各种环境标准参考物质中的镉.引入有效原子化温度(T_(eff))概念后,在T_(eff)大于1600K和使用钯和酒石酸为混合基体改进剂,用各种环境标准参考物溶液得到的实验特征量值,接近理论特征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标准分析法 光度法 石墨管
下载PDF
GC/MS分析环境样品中的多氯联苯(PCBs) 被引量:9
6
作者 黄业茹 施钧慧 唐莉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00年第4期216-224,共9页
多氯联苯 (polychlorinatedBiphenyls ,简称PCBs)系一组化学性质极其稳定的氯代烃类化合物 .由于难降解 ,可通过食物链而富集且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 ,因此 ,这类化合物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污染物之一 .利用圆盘型固相萃取—GC MS测定水样... 多氯联苯 (polychlorinatedBiphenyls ,简称PCBs)系一组化学性质极其稳定的氯代烃类化合物 .由于难降解 ,可通过食物链而富集且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 ,因此 ,这类化合物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污染物之一 .利用圆盘型固相萃取—GC MS测定水样中的PCBs ,同时采用溶剂超声萃取—GC MS分析了各种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中的PCBs .实验结果证明分析方法中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方法回收率较高、重现性好 ,色质联用能够测定PCBs的同系物 .另外 ,由已有的数据可以看出 ,中国土壤中存在有一定量的PCBs ,特别是在一些特定污染地区的土壤中PCBs的浓度较高 .另外 ,由于土壤的污染还影响到水和植物的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GC/MS 环境污染物 分析
下载PDF
GC/MS分析环境样品中的多氯联苯(PCBs)
7
作者 黄业茹 施钧慧 唐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环境样品 污染物分析 GC/MS
下载PDF
环境中“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质谱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业茹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09年第1期18-23,共6页
"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逐渐受到环境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这类物质包括溴代阻燃剂、全氟化合物、多氯萘、多氯代正构烷烃和药物以及个人护理用品等,综述了目前对这类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及其检测分析技术。
关键词 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溴代阻燃剂 全氟化合物
下载PDF
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经历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皓 赵岑 +3 位作者 陈传忠 胡天洋 付强 张利飞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39,共6页
新形势下,中国生态环境监测面临新任务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因此,从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业务体系、标准方法体系等方面,举例浅析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业务的发展现状,并从法律制度、业务体系、方法标... 新形势下,中国生态环境监测面临新任务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因此,从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业务体系、标准方法体系等方面,举例浅析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监测业务的发展现状,并从法律制度、业务体系、方法标准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异及不足,总结归纳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先进经验与启示。在此基础上,初步研判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加快推动实现中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展方向 环境监测体系
下载PDF
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路 被引量:30
10
作者 吴文晖 于勇 +2 位作者 雷晶 张利飞 张朔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2,共5页
对中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发展进程、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现有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当前新环保法实施对环保标准工作的形势要求,针对中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十三五"... 对中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发展进程、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现有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当前新环保法实施对环保标准工作的形势要求,针对中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建设完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探讨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问题和不足 体系建设
下载PDF
水环境中内分泌扰乱化学物质检测方法研究--烷基酚、氯代酚和双酚A的GC-MS分析
11
作者 施钧慧 黄业茹 全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59-160,共2页
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EDCs问题已经引起公众和科学家的极大重视,因为它不仅对当代人类和野生动物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这种作用会影响到子孙后代.……
下载PDF
环境检测分析中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岳清 张国忠 +5 位作者 周瑞 周丽 王雁鹏 杨勇杰 杜祯宇 张翼翔 《环境影响评价》 2023年第4期54-59,共6页
环境检测是开展环境质量评价、行政执法、环境污染治理等相关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质量愈加重视,人民大众对生存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对环境检测数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检测公正性、准确性、及时性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对环... 环境检测是开展环境质量评价、行政执法、环境污染治理等相关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质量愈加重视,人民大众对生存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对环境检测数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检测公正性、准确性、及时性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对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能力建设及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详细阐述了环境检测工作的内容与数据特点,总结环境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结合环境检测分析日常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手段,就优化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相关建议:(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2)加强现场测试仪器的管理;(3)推广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4)发挥人员监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分析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下载PDF
环境中内分泌扰乱化学物质及其监测与分析
13
作者 黄业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57-159,共3页
激素是人和动物体内的重要化学信使,对生长、发育和生殖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由于工业的发展,人类在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自觉和不自觉地向环境中释放出大量的化学物质,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可以模仿天然激素的作用,扰乱人类和野生动物... 激素是人和动物体内的重要化学信使,对生长、发育和生殖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由于工业的发展,人类在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自觉和不自觉地向环境中释放出大量的化学物质,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可以模仿天然激素的作用,扰乱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损伤再生机能和产生恶性肿瘤,从而可能对人类健康和野生动物构成极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下载PDF
电镀企业周边环境中全氟化合物残留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
14
作者 郭婧 刘梦 +4 位作者 刘金林 张秀蓝 刘承友 薛军 张利飞 《实验与分析》 2024年第4期54-61,共8页
选择电镀企业周边作为典型区域,于2016–2018年采集区域环境中的水体、土壤和沉积物样品,通过WAX净化富集,LC–MS/MS分析的方法检测样品中9种PFAS(PFBA,PFHxA,PFOA,PFNA,PFDA,PFUnDA,PFDoDA,PFHxS,PFOS),进行残留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 选择电镀企业周边作为典型区域,于2016–2018年采集区域环境中的水体、土壤和沉积物样品,通过WAX净化富集,LC–MS/MS分析的方法检测样品中9种PFAS(PFBA,PFHxA,PFOA,PFNA,PFDA,PFUnDA,PFDoDA,PFHxS,PFOS),进行残留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各类样品中的PFAS污染物均以PFOS和PFOA为主,距离电镀企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排口较远的入海口附近样品浓度水平低于或接近方法检出限,远低于电镀企业周边样品。电镀企业周边水样中PFASs浓度的年际变化不明显,沉积物中的PFAS则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PFOS浓度显著高于PFOA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企业 全氟化合物 残留特征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发展现状、监管政策及对策建议
15
作者 张翼翔 贾岳清 +2 位作者 张国忠 杨勇杰 周瑞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随着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数量与日俱增,其工作质量的良莠不齐造成了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下降,也给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总结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综述了各省(区、市)针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主要监管政策... 随着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数量与日俱增,其工作质量的良莠不齐造成了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下降,也给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总结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综述了各省(区、市)针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主要监管政策与措施,提出了完善监管体系与强化监管手段,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推动质控新技术应用,探索第三方监理制度,推广统一监控样品应用等建议,以进一步加强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 监管政策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用质控图和稳健统计-迭代法评估环境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 被引量:46
16
作者 狄一安 孙海容 +6 位作者 孙培琴 任立军 刘岩 周昊 王婧瑞 李斯明 李玉武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6,共10页
基于实验室长期积累的质控数据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常见的质控图法只能处理单一浓度,而处理多浓度水平的线性校准法建立模型时需要成套、完整的质控数据,不利于基层实验室的应用。稳健统计是指不用识别、剔除离群... 基于实验室长期积累的质控数据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常见的质控图法只能处理单一浓度,而处理多浓度水平的线性校准法建立模型时需要成套、完整的质控数据,不利于基层实验室的应用。稳健统计是指不用识别、剔除离群值,直接应用全部测量数据,将离群值对统计分析结果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统计分析方法。本文尝试用回收率将不同浓度数据归一化,然后用质控图方法处理。如果存在离群数据时,可用稳健统计法计算期间精密度s R'。利用本实验室积累的5套和其他实验室提供的19套环境检测领域常规项目质控数据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对单一浓度数据,不经任何处理,稳健统计-迭代法可得到与质控图法基本相符的结果,s R'(相对值)平均偏差为0.15%。对于多浓度水平数据,经归一化后,质控图法、稳健统计-迭代法与线性校准法的结果平均偏差分别为0.43%和0.20%,质控图法与稳健统计-迭代法的结果平均偏差为0.26%,三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相符;稳健统计-迭代法更接近于线性校准法计算结果,且方法原理简单,计算步骤明显简化,适用于线性校准法比例模型数据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控图 稳健统计-迭代法 线性校准法 期间精密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数据归一化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影响的非参数分析 被引量:88
17
作者 李军 孙春宝 +5 位作者 刘咸德 董树屏 郭婧 王焱 安欣欣 刘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3-669,共7页
利用2005年9月-2006年9月北京市大气颗粒物分级(不同粒径)监测资料和同期分时段气象观测数据,采用非参数分析(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北京市3种粒径大气颗粒物在不同季节的浓度水平与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 利用2005年9月-2006年9月北京市大气颗粒物分级(不同粒径)监测资料和同期分时段气象观测数据,采用非参数分析(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北京市3种粒径大气颗粒物在不同季节的浓度水平与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影响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气象因素各不相同;春季P(PM2.5),P(PM2.5-10)和P(PM10)都与气压呈显著负相关;夏季颗粒物质量浓度受降水影响很大;秋、冬季P(PM2.5)和P(PM10)均与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冬季P(PM2.5),ρ(PM2.5-10)和ρ(PM10)均与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细粒子和粗粒子质量浓度对气象因素变化的响应程度也有较大区别.春、夏季地面平均风速对粗粒子质量浓度的影响比细粒子显著,ρ(PM2.5)/ρ(PM10)随风速增加而增大;秋季日照时数对细粒子质量浓度的影响比粗粒子更显著,P(PM2.5)/ρ(PM10)随日照时数增加而减小;冬季相对湿度对粗粒子质量浓度的影响比细粒子显著,ρ(PM2.5)/ρ(PM10)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质量浓度水平 气象因素 非参数分析
下载PDF
3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中二噁英类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金宜英 田洪海 +3 位作者 聂永丰 殷惠民 海颖 陈左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5,共5页
对 3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中二英类浓度分布的实验研究表明 ,飞灰中二英类异构体的浓度分布具有相类似的特征 ,高氯代二英类的含量明显高于低氯代二英类 .飞灰中二英类的毒性贡献主要来自多氯二苯并呋喃 (PCDFs) .布袋除... 对 3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中二英类浓度分布的实验研究表明 ,飞灰中二英类异构体的浓度分布具有相类似的特征 ,高氯代二英类的含量明显高于低氯代二英类 .飞灰中二英类的毒性贡献主要来自多氯二苯并呋喃 (PCDFs) .布袋除尘器前添加活性炭粉末时 ,飞灰的二英类浓度比没有添加活性炭时高 1 8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恶英类 飞灰 形态分布 垃圾焚烧
下载PDF
北京一次混合型重污染过程大气颗粒物元素组分分析 被引量:29
19
作者 郑子龙 张凯 +4 位作者 陈义珍 周静 柯馨姝 周瑞 于跃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19-1226,共8页
针对北京2013年1月的一次混合型大气重污染过程,于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楼顶采集了TSP和PM10样品,分析了其中的元素组分.结果表明,逆温和静稳天气是导致此次大气污染的主要气象条件.重污染... 针对北京2013年1月的一次混合型大气重污染过程,于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楼顶采集了TSP和PM10样品,分析了其中的元素组分.结果表明,逆温和静稳天气是导致此次大气污染的主要气象条件.重污染期(2013年1月11—15日)北京大气ρ(TSP)和ρ(PM10)的日均值分别为426.34和363.46μg/m3,分别是非污染期(2013年1月2—6日)的3.5和3.4倍;而重污染期TSP和PM10中ρ(无机元素)分别为36.38和18.67μg/m3,是非污染期的2.2和1.6倍,低于颗粒物质量浓度升幅.元素质量浓度特征和EF(富集因子)分析表明,Na、Mg、Al、K、Ca、Fe的质量浓度之和占总元素质量浓度的90%以上,其EF均小于10,属地壳类元素,重污染期各元素质量浓度未明显升高;Mn、Cr和Ni 3种元素的EF在研究过程中无明显变化;重污染期PM10中w(Cd)(0.05%)、w(Zn)(3.34%)、w(As)(0.22%)、w(Pb)(3.54%)、w(Mo)(0.03%)、w(Sn)(0.14%)和w(Tl)(0.03%)明显升高,并且这7种元素重污染期与非污染期的质量浓度比值和EF都较高,其来源主要为燃煤、移动源、工业源和垃圾焚烧等人为源.重污染期本地源对TSP和PM10的贡献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重污染过程 元素组分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地区二噁英类的环境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模拟 被引量:11
20
作者 齐丽 周志广 +4 位作者 许鹏军 李楠 任玥 刘爱民 黄业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3-548,共6页
以二噁英类为研究对象,利用LevelⅢ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计算了稳态假设下二噁英类在北京地区空气相、水相、土壤相和沉积物相中的浓度分布及各相间的迁移通量.结果表明:二噁英类在空气和土壤相中的模拟输出浓度(以I-TEQ计,全文同)范围分... 以二噁英类为研究对象,利用LevelⅢ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计算了稳态假设下二噁英类在北京地区空气相、水相、土壤相和沉积物相中的浓度分布及各相间的迁移通量.结果表明:二噁英类在空气和土壤相中的模拟输出浓度(以I-TEQ计,全文同)范围分别为0.32~0.34 pg/m3和0.33~1.14 ng/kg,而相应环境相中的实测值分别为0.33 pg/m3和1.48 ng/kg,二者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模型在北京地区的适用性;北京地区二噁英类的主要迁移过程为空气相—土相沉降和空气相—水相沉降.土壤和大气降解是二噁英类的主要消亡途径,二者占总降解量的99.1%.土壤相是二噁英类的最大储库,其占总量的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介质逸度模型 二噁英类 毒性当量浓度 迁移通量 灵敏度分析 不确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