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快原子轰击质谱法及其在生物医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邱丰和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73-80,共8页
快原子轰击质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分析极杜强、难挥发和热不稳定化合物囊常用的质谱方法,然而用快原子轰击质话进行精确质量测定的应用和研究开展还不很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分辨快原子轰击腐语法的方法和特点,并概述了高分... 快原子轰击质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分析极杜强、难挥发和热不稳定化合物囊常用的质谱方法,然而用快原子轰击质话进行精确质量测定的应用和研究开展还不很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分辨快原子轰击腐语法的方法和特点,并概述了高分辨快原子轰击质谱在生物医学分析几个主要方面(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药物代谢产物和临床病理研究等)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 快原子轰击质谱 生物医学分析 HRFABMS
下载PDF
^(19)FNMR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建广 杜泽涵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9-324,共6页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无创伤的物理测试方法,它可以直接用于体内和体外的生物样品测定,提供分子水平的信息。正常体内含氟成分很少,测定时无本底信号干扰,因此在体内研究中引进氟代指示剂进行19FNMR研究是目前普遍采用的...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无创伤的物理测试方法,它可以直接用于体内和体外的生物样品测定,提供分子水平的信息。正常体内含氟成分很少,测定时无本底信号干扰,因此在体内研究中引进氟代指示剂进行19FNMR研究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19FNMR可以用来测定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胞内游离的离子如Ca2+和Mg2+、胞内pH、氧浓度或氧压力(pO2)、膜电位、组织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 ^19FNMR 生物医学研究 氟代指示剂
下载PDF
生物医学图像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晓民 姜志国 王德文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4年第2期71-73,共3页
生物医学图像信息技术是将生物医学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进行研究的边缘学科 ,它是医学信息学中的一个分支 ,它围绕生物体通过不同光源应用不同的设备所呈现的各类图像 ,通过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收集、整理、储存、分析、检索、传播和利用这些... 生物医学图像信息技术是将生物医学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进行研究的边缘学科 ,它是医学信息学中的一个分支 ,它围绕生物体通过不同光源应用不同的设备所呈现的各类图像 ,通过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收集、整理、储存、分析、检索、传播和利用这些信息。生物医学图像信息技术包括生物医学图像成像技术、生物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生物医学图像分析技术、生物医学图像管理技术和生物医学图像传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图像 医学信息学 现代信息处理技术 成像技术 生物体 分支 边缘学科 信息技术 应用和发展 检索
原文传递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德添 张飒 +3 位作者 何昆 杨怡 周涛 张英鸽 《现代仪器》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原子力显微镜 (AFM)是近十几年来表面成像技术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它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本文将阐述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 ,包括生物医学样品的表面形貌观测 ,在液体中的观测 ,生物分子之... 原子力显微镜 (AFM)是近十几年来表面成像技术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它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本文将阐述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 ,包括生物医学样品的表面形貌观测 ,在液体中的观测 ,生物分子之间力谱曲线的观测 ,以及生物医学样品制备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生物医学 AFM 表面成像技术 分辨率
下载PDF
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涛 韩彧 +1 位作者 巩伟丽 赵春林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7年第1期69-74,共6页
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测活体动物体内基因表达及细胞活动的光学成像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直观性强的特点。这项技术包括生物发光成像和荧光成像,采用报告基因产生的生物发光、荧光蛋白质或染料产生的荧光作为体内生物光源,与... 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测活体动物体内基因表达及细胞活动的光学成像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直观性强的特点。这项技术包括生物发光成像和荧光成像,采用报告基因产生的生物发光、荧光蛋白质或染料产生的荧光作为体内生物光源,与新型冷CCD成像相结合,实时探测活体动物体内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细胞和分子事件。本文简要综述了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光学成像 生物发光 荧光
原文传递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其图像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宋占军 沈世杰 赵晓光 《现代仪器》 2003年第5期9-12,共4页
本文介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蛋白质、核酸、细菌和药物等领域中的应用和红外图像技术在生物细胞、组织的成分及化学结构分析等中的应用。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红外图像 蛋白质 核酸 细菌 图像技术 生物医学
下载PDF
生物医学图像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民 徐新萍 +1 位作者 姜锡娟 王德文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8年第3期222-224,共3页
图像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活跃、影响面很广的科技资源之一。生物医学图像作为科学数据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明显的资源属性,具有可增值性、可复制和使用的便捷性。图像数据库是对与日俱增的图像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加工和发布... 图像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活跃、影响面很广的科技资源之一。生物医学图像作为科学数据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明显的资源属性,具有可增值性、可复制和使用的便捷性。图像数据库是对与日俱增的图像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加工和发布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我们开展的几项生物医学图像信息数据库开发工作,希望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广泛开展这方面工作,以推动生物医学科研、教学及医院综合诊疗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图像 信息学 数据库
原文传递
电子顺磁共振成像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可 吕维雪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9年第6期334-340,共7页
本文论述了电子顺磁共振成像(EPRI)方法以及近年来该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目前适于生物样品的EPRI方法主要工作在L波段微波或射频波段。成像信号主要依赖于外源性稳定的自旋标记物、探针或N... 本文论述了电子顺磁共振成像(EPRI)方法以及近年来该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目前适于生物样品的EPRI方法主要工作在L波段微波或射频波段。成像信号主要依赖于外源性稳定的自旋标记物、探针或NO自旋加合物。成像多以小体积动物(大鼠或小鼠)为模型。可研究某些病理、生理过程及体内药物代谢特性。成像对象涉及心脏、脑、肝、肾、胃、胸腔、腹腔及皮肤等。体内成像分辨率可小于0.2m m 。实现对生物体内源性顺磁物质的成像及进一步加大成像体积是该领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体内成像 生物医学 应用
下载PDF
扫描探针显微镜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夏国伟 张振声 +2 位作者 杨瑞彪 崔玉芳 王德文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7年第2期86-90,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类可以从原子水平到微米尺寸观察物质结构的三维成像工具——扫描探针显微镜(SPM),重点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基本原理,以及SPM在细胞生物学、核酸和小分子成像等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些应用。SP... 本文介绍了一类可以从原子水平到微米尺寸观察物质结构的三维成像工具——扫描探针显微镜(SPM),重点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基本原理,以及SPM在细胞生物学、核酸和小分子成像等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些应用。SPM不久将可能成为大多数生命科学实验室的一项重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扫描 探针 生物医学 应用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田建广 杜泽涵 《现代仪器使用与维修》 1998年第4期5-10,共6页
本文结合本实验室近年来的部分工作综述了磁共振波谱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其应用范围涉及生物大分子结构、活体磁共振和磁共振成像等研究领域;其研究对象涉及生物样品提取物、培养细胞、离体组织器官、活体动物乃至人体的各个层次... 本文结合本实验室近年来的部分工作综述了磁共振波谱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其应用范围涉及生物大分子结构、活体磁共振和磁共振成像等研究领域;其研究对象涉及生物样品提取物、培养细胞、离体组织器官、活体动物乃至人体的各个层次。磁共振波谱作为无损伤研究生化过程和生理病理机制的工具,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遇到的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生物医学 生物样品 生物化学
下载PDF
生物组织质谱成像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微波辐射后大鼠海马组织的蛋白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念 刘锋 +5 位作者 许彬 高亚兵 李向红 魏开华 张学敏 杨松成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1-425,共5页
通过探讨影响质谱成像实验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优化的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生物组织质谱成像方法。优化的实验条件为:基质为SA;V(乙腈)∶V(水)=1∶1为溶剂,基质浓度20g/L。质谱分析条件:线性正离子模式,激光能量... 通过探讨影响质谱成像实验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优化的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生物组织质谱成像方法。优化的实验条件为:基质为SA;V(乙腈)∶V(水)=1∶1为溶剂,基质浓度20g/L。质谱分析条件:线性正离子模式,激光能量范围为30%~50%,照射200次,采样点间距200μm。将本方法用于高功率微波辐射后大鼠海马的蛋白组分析,获得了正常和微波辐射后大鼠海马组织质谱图像。对照组每张切片获得5902张质谱图,320张组分质谱图像;模型组每张切片获得5993张质谱图,346张质谱图像。自编了数据分析软件计算Hits值分布,Hits值的高低与组分的分布以及量有关系。统计分析表明,差异分子199个,其中上调194个,下调5个。这些差异分子的发现对于明确微波辐射致伤效应和致伤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成像 微波辐射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海马 组织切片 蛋白质组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分类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爱玲 宋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3,20,共7页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标志物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标志物是一种能够判断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指示物,根据特性可将其分为小分子生物标志物、大分子生物标志物、复合生物标志物和生物种群标志物。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疾病的...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标志物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标志物是一种能够判断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指示物,根据特性可将其分为小分子生物标志物、大分子生物标志物、复合生物标志物和生物种群标志物。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分类,监测疾病的发展和严重程度,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预测个体发病的风险,并可用于高危人群筛查。生物标志物的选择需要详尽和严格的临床验证,并考虑其在特定临床情况下使用的可行性和易用性。随着对生物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其应用逐步从单一化向组合化发展。将生物标志物与其他检测手段联合应用,有助于更加早期、快速而准确地诊断疾病和判断病情,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疾病诊断
下载PDF
用ICP-MS分析生物样品中贫铀(DU)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晓颖 梁月琴 +1 位作者 李蓉 于水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2-345,共4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建立了血清、尿液和组织等生物样品中贫铀的鉴别和分析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分析生物样品中的贫铀具有灵敏度高(探测下限0.01×10-12g/mL),线性范围宽,干扰少,分析时间短(<1h),方法重复性...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建立了血清、尿液和组织等生物样品中贫铀的鉴别和分析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分析生物样品中的贫铀具有灵敏度高(探测下限0.01×10-12g/mL),线性范围宽,干扰少,分析时间短(<1h),方法重复性好(<10%)等优点,适用于生物样品中总铀和贫铀的快速分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品 贫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下载PDF
基于NMR指纹谱相关分析的生物类似药高级结构评价(英文)
14
作者 许美凤 方均建 +1 位作者 董芳霆 颜贤忠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2-353,共12页
建立了基于1H NMR指纹技术的生物类似药高级结构相似性分析方法,利用相关系数r和决定系数R2定量评估生物类似药与其原研药的结构相似度.将该方法应用在一种分子量为1 620的抗菌性脂肽达托霉素上,比较了其类似药的活性原料成分(API)、类... 建立了基于1H NMR指纹技术的生物类似药高级结构相似性分析方法,利用相关系数r和决定系数R2定量评估生物类似药与其原研药的结构相似度.将该方法应用在一种分子量为1 620的抗菌性脂肽达托霉素上,比较了其类似药的活性原料成分(API)、类似药制剂与原研药克必信的高级结构相似性.实验结果显示,3个达托霉素样品的谱图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达托霉素类似药与其原研药在水溶液中存在结构差异.将该方法应用在分子量为145 423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曲妥珠单抗的高级结构比对上.对1个批次的赫赛汀原研药、4个批次的类似药的1H NMR谱进行相似性分析,相关系数r和决定系数R2的结果显示,曲妥珠单抗的类似药与赫赛汀原研药相似度很高;进一步采用局部相关系数进行谱图分析,得到了曲妥珠单抗类似药与赫赛汀原研药之间的微小差异.研究表明,有效结合NMR指纹分析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将在生物类似药质量控制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指纹技术 生物类似药 相似度评价 高级结构
下载PDF
重组人G-CSF双体分子的构建表达及生物活性和结构特性分析
15
作者 郭斯启 奚永志 +4 位作者 赵丹丹 孙玉英 崔建武 刘楠 梁飞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3年第6期489-493,共5页
研究目的是分子设计并构建较G-CSF单体分子具有半衰期更长、生物活性更高的新型重组人G-CSF/G-CSF双体分子(简称G-G),并在原核系统进行高效表达。分别构建pET32/G-G和pET32/G原核表达载体,实现G-G双体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研究目的是分子设计并构建较G-CSF单体分子具有半衰期更长、生物活性更高的新型重组人G-CSF/G-CSF双体分子(简称G-G),并在原核系统进行高效表达。分别构建pET32/G-G和pET32/G原核表达载体,实现G-G双体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利用亲和层析等方法进行蛋白纯化;对该融合蛋白的结构特征诸如等电点、柔性、抗原性及亲水性进行模拟分析;采用MTT法对G-G双体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测定。结果首次构建成功了G-G双体分子融合蛋白高效表达载体,表达量高于40%,一步亲和层析所获融合蛋白的纯度为80%左右。该融合蛋白的结构特征模拟分析的结果显示,G-CSF双体分子的等电点、柔性、抗原性及亲水性均未显著改变。活性测定表明,所构建表达的重组人G-G双体分子能有效刺激G-CSF依赖细胞株NFS-60的增殖,但其刺激效应低于G-CSF的单体和标准品。结果表明,所构建表达的G-CSF的单体和G-G双体分子均可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但G-G双体分子的比活性不及G-CSF单体分子,与预期设想的有差别,其原因正在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构建 分子特性预测 大肠杆菌 高效表达 造血刺激活性 G—CSF双体分子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荧光成像技术的昼夜节律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森 许钰铃 +10 位作者 王佳荣 李佩瑶 何春雨 于希平 李慧艳 张宇程 胡怀斌 宋增庆 王凯 韩秋影 涂海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7,共6页
昼夜节律作为机体的无形时钟精密调控多种生理功能,包括睡眠、觉醒、大脑认知、免疫力等。下丘脑视交叉神经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作为昼夜节律系统的主起搏器,能够自主产生节律性输出信号,协调维持全身多个组织、器官的... 昼夜节律作为机体的无形时钟精密调控多种生理功能,包括睡眠、觉醒、大脑认知、免疫力等。下丘脑视交叉神经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作为昼夜节律系统的主起搏器,能够自主产生节律性输出信号,协调维持全身多个组织、器官的时钟变化。同时,SCN通过神经元间的耦合作用,实现不同神经细胞节律性变化的步调一致性,产生强劲的振荡性规律,以维持机体内部节律稳定、抵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为直观的研究SCN区在机体昼夜节律中的功能,实现单细胞尺度观测SCN神经元节律性变化,本研究搭建了单细胞荧光成像系统,通过深度制冷CCD相机,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对体外分离培养的SCN脑片进行长周期实时成像,原位观察SCN区不同细胞节律基因的振荡性表达规律。利用Eviews、IgorPro等软件,对荧光强度在单细胞尺度及时间尺度上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实现了在单细胞水平监测观察节律基因的振荡性变化。利用河豚毒素(TTX)能够可逆性的破坏SCN细胞间的耦合作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综上,本研究成功搭建了基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单细胞实时荧光成像平台及分析技术,实现了对SCN神经元基因表达节律性变化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SCN 荧光素酶 CCD 实时成像
下载PDF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Ⅱ.蛋白质组技术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阮松林 马华升 +5 位作者 王世恒 忻雅 钱丽华 童建新 赵杭苹 王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33-1648,共16页
蛋白质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发育和生理生态等诸多生物学领域,主要研究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植物发育(如种子成熟与发芽过程)、组织器官的分化过程、不同亚细胞结构的新蛋白组分的发现及其功能鉴定、植物对非生物逆境(包括高温、... 蛋白质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发育和生理生态等诸多生物学领域,主要研究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植物发育(如种子成熟与发芽过程)、组织器官的分化过程、不同亚细胞结构的新蛋白组分的发现及其功能鉴定、植物对非生物逆境(包括高温、低温、高盐和干旱等)和生物逆境(病虫害)的适应机制和植物与微生物(根瘤共生体)相互作用机制。同时对植物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胞蛋白组 遗传多样性 发育相关蛋白组 逆境相关蛋白组 蛋白数量位点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8
作者 邓志威 李璟 +2 位作者 许美凤 刘鹏 耿珠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81-1088,共8页
对核磁共振的特点及其在药物分析鉴定中应用的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展示了核磁共振检测试验方法多、信息丰富和定量分析方法灵活等技术特点。在3个具体实例中,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同步实现了混合物样品中主要成分或异构体的认定... 对核磁共振的特点及其在药物分析鉴定中应用的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展示了核磁共振检测试验方法多、信息丰富和定量分析方法灵活等技术特点。在3个具体实例中,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同步实现了混合物样品中主要成分或异构体的认定和含量(或相对含量)测量,达到了"快速"检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核磁共振 选择性实验 扩散实验 药物分析
下载PDF
蛋白质组分析中蛋白质分步提取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3
19
作者 兰彦 钱小红 +4 位作者 王阁 李勇 罗凌 柳正良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5-418,共4页
利用细胞裂解液充分溶解细胞蛋白质是成功进行蛋白质组分析的先决条件 .尝试利用三步提取法 ,即以三种溶解性能不同的裂解液分步提取细胞中的蛋白质组 ,并分别进行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two dimensional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 利用细胞裂解液充分溶解细胞蛋白质是成功进行蛋白质组分析的先决条件 .尝试利用三步提取法 ,即以三种溶解性能不同的裂解液分步提取细胞中的蛋白质组 ,并分别进行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two dimensional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2 DPAGE)分离 .通过对 2 DPAGE蛋白质图谱的比较 ,发现其与常规方法相比 ,具有蛋白质提取率高、双向电泳 (two 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 DE)分辨率高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步提取 蛋白质组 二维降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应用光谱分析技术研究碘与β-环糊精结合物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宋占军 刘炳玉 +5 位作者 钱小红 杨松成 魏开华 郑永红 马溪 张洪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3-606,共4页
本文应用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分析方法 ,对采用不同工艺制备的碘与 β 环糊精结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发现 ,碘与β 环糊精结合物中碘的存在形式为游离碘、包结碘和胶束络合碘。水法工艺制备... 本文应用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分析方法 ,对采用不同工艺制备的碘与 β 环糊精结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发现 ,碘与β 环糊精结合物中碘的存在形式为游离碘、包结碘和胶束络合碘。水法工艺制备的样品 ,含碘量高但稳定性差。醇法工艺制备的样品 ,含碘量低而稳定性好。本实验建立的检测碘与 β 环糊精结合物的分析方法简便易行 ,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本方法可用于制备碘与 β 环糊精结合物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结合物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药物分析 光谱分析 质量控制 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