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流控制型储能变流器控制稳定性分析与谐波谐振抑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智 李长喜 +4 位作者 陈创庭 刘明波 巩宇 张中华 张扬帆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3年第7期21-28,34,共9页
储能变流器是储能系统平抑新能源电站功率波动和支撑电网调频调压功能的核心载体。对储能变流器关键运行控制技术特别是电流控制模式下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电流内环无静差跟踪控制策略,建立了PI控制器比例、积分关键控制参数最佳... 储能变流器是储能系统平抑新能源电站功率波动和支撑电网调频调压功能的核心载体。对储能变流器关键运行控制技术特别是电流控制模式下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电流内环无静差跟踪控制策略,建立了PI控制器比例、积分关键控制参数最佳阻尼比优化设计方法。基于开环幅相频率特性和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方法,构建计及储能变流器电流内环的开环频域模型。通过Bode稳定判据,定量分析了不同电流内环比例系数、积分参数以及变流器阻感参数变化对储能变流器控制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Nyquist稳定判据对比验证,在实时数字仿真试验平台(RT-LAB)开展储能变流器并网测试,不同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下的并网系统均保持稳定。基于滤波器的输入电压到输出电流的传递函数,发现储能变流器存在谐波谐振问题,提出基于电容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谐振抑制策略,有效消除谐波谐振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储能变流器及其谐波谐振抑制策略,具备鲁棒性,能够为大型新能源电站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 参数设计 稳定性 谐波谐振 抑制策略
下载PDF
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高频谐振特性分析与抑制策略
2
作者 李智 刘明波 +3 位作者 刘辉 宋鹏 李旭东 王帆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1,共12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机制,引入了有功调频和无功调压控制环节,与传统电流控制型变流器不同,是一种电压控制型策略。文中立足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结构和网源协调特性,构建小信号分析模型,分析在不同控制参...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机制,引入了有功调频和无功调压控制环节,与传统电流控制型变流器不同,是一种电压控制型策略。文中立足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结构和网源协调特性,构建小信号分析模型,分析在不同控制参数与电网参数场景下的振荡模态,进而掌握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系统的高频谐振特性,并针对性提出高频谐振抑制策略。首先,分别建立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传统变流器各控制和电气环节的小信号分析模型,通过特征根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所有特征根的振荡模态和阻尼比,发现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存在与传统变流器类似的高频振荡模态;同时分析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参数变化、电网强弱场景对其高频谐振阻尼作用机理。其次,基于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以有源阻尼方法为解决思路,提出基于电流内环前端通道引入虚拟阻抗控制策略的谐振抑制方法,抑制其高频谐振。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和RT-LAB控制器在环实验结果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虚拟阻抗控制环节起到有效正阻尼作用,相比于无源阻尼方法,在无需额外增加测点和外部控制量的情况下,电压控制型VSG网侧阻尼特性改善,暂态响应能力增强,高频失稳现象得到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小信号模型 特征根 高频谐振 虚拟阻抗
下载PDF
大容量电池储能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林林 刘辉 +1 位作者 高文忠 白恺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32-38,共7页
大容量电池储能可有效缓解由于高渗透率新能源接入带来的电网一次调频性能弱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虚拟惯性和可变下垂控制的大容量电池储能一次频率控制策略,引入虚拟惯性响应环节可有效降低频率波动初期的频率变化速率,在经典下垂... 大容量电池储能可有效缓解由于高渗透率新能源接入带来的电网一次调频性能弱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虚拟惯性和可变下垂控制的大容量电池储能一次频率控制策略,引入虚拟惯性响应环节可有效降低频率波动初期的频率变化速率,在经典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基于SOC对下垂系数进行修正,在保证储能调频效果同时避免了储能过充过放,基于MATLAB平台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综合调频策略可以有效降低频率波动幅度,减少频率稳定时间,同时保证储能SOC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储能安全运行和支撑电网频率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储能 一次调频 虚拟惯性 SOC 下垂控制
下载PDF
大容量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工程技术路线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白恺 李娜 +3 位作者 范茂松 徐彭亮 董文琦 巩宇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39-45,共7页
随着电动汽车电池的大量退役和电力储能需求的增长,动力电池退役后规模化应用于储能系统成为技术趋势之一,文章从工程角度梳理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于电力储能的全过程技术路线,包括退役电池批量筛选、系统设计及集成、工程安装调试和运维... 随着电动汽车电池的大量退役和电力储能需求的增长,动力电池退役后规模化应用于储能系统成为技术趋势之一,文章从工程角度梳理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于电力储能的全过程技术路线,包括退役电池批量筛选、系统设计及集成、工程安装调试和运维等,并对各环节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予以阐述,为大容量梯次利用电池储能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动力电池 大容量电力储能 系统集成
下载PDF
LCL型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谐波谐振特性分析与抑制策略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智 张中华 +3 位作者 刘辉 宋鹏 何同祥 李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108,共8页
建立LCL型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分析不同电网强度和阻抗参数下,LCL型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谐波谐振风险和特性。为抑制LCL型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谐波谐振,基于其控制策略,提出在滤波电容上串联阻尼电阻和并联阻尼电... 建立LCL型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分析不同电网强度和阻抗参数下,LCL型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谐波谐振风险和特性。为抑制LCL型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谐波谐振,基于其控制策略,提出在滤波电容上串联阻尼电阻和并联阻尼电阻的谐波谐振抑制策略,通过改变滤波电容复阻抗的方法,阻尼谐波谐振尖峰,增加LCL型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增强系统稳定性。建立LCL型储能虚拟同步机电磁暂态模型,验证所提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 谐波谐振 阻尼电阻 谐振优化
原文传递
新能源场站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葛俊 宋鹏 +4 位作者 刘汉民 刘辉 李智 王晓声 朱斯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8年第1期39-47,共9页
中国"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普遍超过30%,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形态已经基本形成。传统新能源电站面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频率/电压的扰动,无法提供有效的主动调频/调压支撑能力,会导致电力系统惯性和阻尼降低,给电... 中国"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普遍超过30%,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形态已经基本形成。传统新能源电站面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频率/电压的扰动,无法提供有效的主动调频/调压支撑能力,会导致电力系统惯性和阻尼降低,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重大挑战。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于2016年在张北风光储电站启动建设首个用于大电网的虚拟同步机示范工程,探索虚拟同步机多种实现方式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文中针对风电、光伏单元式虚拟同步机的不同技术路线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虚拟同步发电机示范工程的进展情况,阐述了单元式、电站式两种虚拟同步机实现方式的工程实施方案,对已改造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已改造设备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实测验证。最后,文章对区域电网中虚拟同步机的控制应用方式以及预期效果作了初步分析,对关键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示范工程 控制效果 实测验证 控制应用方式
下载PDF
基于匹配控制的构网型直驱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机理与特性研究
7
作者 高本锋 邓鹏程 +3 位作者 孙大卫 吴林林 王潇 邓晓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55-2770,共16页
近年来,具有低时延和惯量同步等优势的匹配控制成为主流构网型控制方案之一,但基于匹配控制的构网型直驱风电场的次同步振荡机理及特性尚不明确。因此,该文建立构网型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值法分析了系统的振荡模态... 近年来,具有低时延和惯量同步等优势的匹配控制成为主流构网型控制方案之一,但基于匹配控制的构网型直驱风电场的次同步振荡机理及特性尚不明确。因此,该文建立构网型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值法分析了系统的振荡模态及参与因子,并借鉴同步机中阻尼转矩法分析构网型直驱风电场的次同步振荡机理。结果表明,构网型直驱风电场中匹配控制主导的振荡模态在强电网下呈现负阻尼特性,系统存在次同步振荡的风险,但匹配控制振荡模态相较于跟网型控制的锁相环振荡模态具有更好的弱电网适应能力;匹配控制振荡模态存在类似于同步机转子运动方程的动态特性,使得构网型直驱风电场可能发生弱阻尼振荡;减小交流电网强度或无功控制器积分系数,增大构网型直驱风机台数或无功控制器比例系数,能够增大匹配控制振荡模态的阻尼,降低系统次同步振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控制 构网型直驱风电场 次同步振荡 特征值法
下载PDF
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一致性维护方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娜 白恺 +3 位作者 董建明 孙丙香 刁嘉 赵雅淇 《中外能源》 CAS 2017年第4期89-96,共8页
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与常规储能系统相比,面临更加困难的维护工作,需要研究高效的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维护方法 ,而维护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维护电池间的一致性。动力电池退役后应用于储能系统,相比传统新电池储能电站,电池一致性发散... 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与常规储能系统相比,面临更加困难的维护工作,需要研究高效的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维护方法 ,而维护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维护电池间的一致性。动力电池退役后应用于储能系统,相比传统新电池储能电站,电池一致性发散问题更为突出。随机抽取两组某纯电动公交车退役电池模组作为试验样本,测试电池模块剩余容量、欧姆内阻等参数,分析欧姆内阻的不一致性和SOC使用区间的不一致性对容量的影响。经分析,被测试退役电池在循环过程中,欧姆内阻没有明显增大趋势,容量的衰退主要由单体电池容量不一致性导致。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抽样试验的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维护关键指标确定方法 ,并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数据分析,抽样电池模块在后期循环中,欧姆内阻一致性没有太大变化,但是SOC使用区间变化较大,尤其是高端SOC区间容量利用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影响了电池模块的可用容量,是维护中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次利用电池 储能系统 一致性维护 关键指标 剩余容量 循环次数
原文传递
用于提升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准确率的储能系统出力控制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娜 白恺 +3 位作者 柳玉 王开让 巩宇 董建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00-107,共8页
目前对于储能系统应用于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移峰填谷等场景的控制策略已有文献研究,但对于风功率预测准确率影响风电场效益的机制下储能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尚未见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减小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偏差为目标的储能系... 目前对于储能系统应用于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移峰填谷等场景的控制策略已有文献研究,但对于风功率预测准确率影响风电场效益的机制下储能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尚未见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减小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偏差为目标的储能系统出力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以风电场实时出力数据(秒级)为数据源,采用线性外推加以移动平均优化的方法预测下一时刻风电场出力,通过比较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值与实时预测值,计算储能系统期望出力,并根据储能系统不同SOC区间内的出力能力进行约束,输出储能系统出力指令,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储能系统出力控制策略,能够使风电场通过配置储能系统,减少短期功率预测准确度考核,对风电场的精益化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 准确率 荷电状态(SOC)
下载PDF
电动车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之储能性能及预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娜 白恺 +2 位作者 王开让 刁嘉 赵佳琪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5-449,共5页
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有助于提高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利用价值,降低储能装置成本,但其再利用于电力储能后的性能变化规律尚无确定性结论。以青岛薛家岛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退役电池为研究对象,抽样测试退役单体电池性能并分析了循环性能... 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有助于提高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利用价值,降低储能装置成本,但其再利用于电力储能后的性能变化规律尚无确定性结论。以青岛薛家岛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退役电池为研究对象,抽样测试退役单体电池性能并分析了循环性能变化趋势,建立了退役电池容量预测模型,并对其验证。研究成果可用于电动汽车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于储能领域的筛选重组、运行参数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梯次利用电池 电力储能 容量衰退
下载PDF
考虑弃光损失的并网光伏电站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巩宇 李娜 +2 位作者 刘喜梅 王开让 董建明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7年第10期33-37,共5页
并网光伏电站装机迅速发展同时,弃光问题制约着光伏电站的发电经济性。通过配置储能电池,可以缓解光伏电站弃光问题。本文分析了并网光伏电站配置储能后出力特征,提出一种在减少光伏电站弃光应用工况下,以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净现值最大... 并网光伏电站装机迅速发展同时,弃光问题制约着光伏电站的发电经济性。通过配置储能电池,可以缓解光伏电站弃光问题。本文分析了并网光伏电站配置储能后出力特征,提出一种在减少光伏电站弃光应用工况下,以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净现值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并进行了算例验证。方法可为光伏电站经济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净现值 储能技术 配置方法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单机并网小信号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浩 刘辉 +2 位作者 王阳 韦徵 白恺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55-60,共6页
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一般不具备支撑电网运行的能力。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占比的不断提高,其弱支撑性问题越来越显著。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学者提出了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该技术可以使可再生... 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一般不具备支撑电网运行的能力。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占比的不断提高,其弱支撑性问题越来越显著。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学者提出了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该技术可以使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模拟同步发电机,为电网提供调压和调频支撑。虽然VSG技术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对电网的支撑性,但有可能导致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在运行时出现振荡,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为分析和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单台VSG并网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建模,得到了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VSG不同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VSG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时,系统会出现振荡,需要合理设置VSG控制参数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 小信号模型 稳定性 并网
下载PDF
弱电网直驱风机低电压穿越特性及其对机端暂态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孙大卫 吴林林 +4 位作者 刘辉 宋鹏 李蕴红 王潇 刘京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777-4786,共10页
新能源常通过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送出,新能源汇集送端电网配套火电机组少,电网强度弱,直流闭锁或交流严重短路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易引发风电脱网。该文基于典型电压穿越策略建立永磁直驱风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 ... 新能源常通过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送出,新能源汇集送端电网配套火电机组少,电网强度弱,直流闭锁或交流严重短路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易引发风电脱网。该文基于典型电压穿越策略建立永磁直驱风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 rbased wind generator,PMSG)并网模型,研究弱电网中送出线路远端短路故障时的PMSG功率特性,揭示故障发生与清除时刻PMSG控制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PMSG控制策略与参数对机组功率特性以及机端暂态过电压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远端短路故障清除时刻PMSG网侧电压相位一般向后跳变,由于锁相环存在时延,使暂态过程中锁相结果超前于实际相位,导致PMSG有功/无功控制不解耦,电流控制产生误差,由于锁相结果超前实际相位产生的控制误差会抑制网侧电压的快速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驱风机 弱交流电网 暂态过电压 低电压穿越 锁相环
原文传递
电流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小信号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4
14
作者 孙大卫 刘辉 +2 位作者 高舜安 宋鹏 徐彭亮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83-2991,共9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技术可以使新能源具有频率和电压支撑能力,因此得到广泛关注。目前虚拟同步机的技术路线可以分为电压控制型和电流控制型两大类。现有研究多聚焦于电压控制型VSG,而对电流控制型VS...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技术可以使新能源具有频率和电压支撑能力,因此得到广泛关注。目前虚拟同步机的技术路线可以分为电压控制型和电流控制型两大类。现有研究多聚焦于电压控制型VSG,而对电流控制型VSG研究较少。主要研究了电流控制型VSG的并网稳定问题,首先建立了电流控制型VSG的小信号模型,计算得到了系统特征根,分析了系统中各模态的阻尼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流控制型VSG控制参数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电流控制型VSG在不同电网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并网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VSG控制环节对电流控制型VSG的稳定性存在显著影响,电流控制型VSG并网运行存在高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风险,需要合理整定其控制参数以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小信号模型 并网稳定性 次同步振荡 电流控制型VSG
原文传递
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辉 高舜安 +3 位作者 孙大卫 宋鹏 王晓声 程雪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7-424,共8页
为保证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并网后的安全稳定运行,全面评估光伏VSG小信号稳定性已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任务。为此,首先建立并网型光伏VSG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根法研究VSG系统的阻尼特性,辨识引... 为保证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并网后的安全稳定运行,全面评估光伏VSG小信号稳定性已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任务。为此,首先建立并网型光伏VSG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根法研究VSG系统的阻尼特性,辨识引入VSG功能后逆变器并网系统产生的新振荡模态,分析并网条件和控制参数对VSG并网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VSG多参数协调设计原则。研究结果表明,引入VSG功能对逆变器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存在明显影响,设计VSG控制参数时需考虑小信号稳定性的安全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 小信号分析 次同步振荡 分布式电源 虚拟惯量
原文传递
新能源机组运行数据多维度校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海翔 王靖然 +2 位作者 吴林林 孙荣富 李亮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7年第10期7-12,18,共7页
真实可靠的新能源运行数据是挖掘新能源出力特性、提升新能源预测水平和评估新能源运行影响的基础。结合新能源机组运行特点,构建了新能源机组运行数据多维度数据校验体系,数据标准化处理环节实现了跨平台多类型新能源运行数据在时间和... 真实可靠的新能源运行数据是挖掘新能源出力特性、提升新能源预测水平和评估新能源运行影响的基础。结合新能源机组运行特点,构建了新能源机组运行数据多维度数据校验体系,数据标准化处理环节实现了跨平台多类型新能源运行数据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规范化处理,异常数据辨识环节分别基于数据基本规律、时间规律和空间规律三个层级串行开展数据辨识,异常数据重构环节分别按照数据单点异常、多点异常和连续异常3个类别并行开展数据重构,可满足不同平台、不同类型和不同数量的新能源机组异常数据处理需求。结合我国"三北"地区某省级电网风电场群的实际运行数据仿真分析,表明所构建的多维数据校验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机组信息 电力大数据 数据校验 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稳定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晓声 江浩 +1 位作者 刘辉 宋鹏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7年第9期14-21,共8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将逐渐成为未来新能源的发展方向,VSG技术的应用可能对系统原有稳定性问题造成影响或者引入新的稳定性问题。首先回顾了虚拟同步机主要技术路线并对VSG并网稳定性问题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概述,然后...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将逐渐成为未来新能源的发展方向,VSG技术的应用可能对系统原有稳定性问题造成影响或者引入新的稳定性问题。首先回顾了虚拟同步机主要技术路线并对VSG并网稳定性问题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概述,然后从影响因素、防控措施两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并网 稳定性
下载PDF
含柔性直流电网的交直流网络潮流计算方法综述
18
作者 王潇 蓝海波 +1 位作者 吴林林 翟丙旭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7年第10期1-6,共6页
为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和消纳问题,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直流电网技术备受关注。相比传统高压直流输电,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直流电网运行方式更为灵活,其控制方式的多样化将使得传统潮流算法不再完全适用。总结了目前含柔性直流电网的... 为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和消纳问题,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直流电网技术备受关注。相比传统高压直流输电,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直流电网运行方式更为灵活,其控制方式的多样化将使得传统潮流算法不再完全适用。总结了目前含柔性直流电网的交直流网络潮流计算的相关文献,分析了两端、多端直流输电潮流求解算法以及考虑损耗的换流站建模处理方法。梳理了换流器和直流电网不同控制方式与潮流节点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及对构建潮流方程的影响,并针对不同控制方式切换带来的雅可比矩阵维数变化问题,总结了交直流网络潮流统一表达和高效求解方法。结合柔性直流电网发展方向,展望了未来潮流计算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交直流网络 潮流计算
下载PDF
并联锂离子电池组建模及不均衡电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开让 刘辉 +3 位作者 邹乃鹏 张彩萍 董建明 刘迪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2期179-185,共7页
近年来电池储能以其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电池储能系统需要将电池或电池组并联从而达到较高的可用容量,但并联电池在实际中受内阻、容量、荷电状态(SOC)等影响将出现电流不平... 近年来电池储能以其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电池储能系统需要将电池或电池组并联从而达到较高的可用容量,但并联电池在实际中受内阻、容量、荷电状态(SOC)等影响将出现电流不平衡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池充放电电流和使用条件,影响了电池性能。针对并联电池组支路电流采集过程繁琐且状态估计复杂的情况,以电池的二阶等效电路为基础,结合回路电流法建立了并联电池组的仿真模型。模型能够根据锂电池的性能参数及状态方程实现并联支路电流的计算,进而估计并联电池组的状态,省去了对并联支路电流的检测环节。同时重点研究了并联电池组的支路不均衡电流现象,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分析了并联电池组的充电特性。针对并联电池组的支路不均衡电流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难以解耦的特性,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模型详细分析了内阻、容量、初始SOC等因素对支路电流点的影响,为并联电池组的设计、成组优化及性能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储能 并联电池组 回路电流 支路不均衡电流
下载PDF
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水平提升举措措施研究与实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柳玉 白恺 +4 位作者 崔正湃 孙荣富 吴宇辉 宋鹏 吕游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7-82,共6页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随机性、波动性、反调节性的新能源电源形式,随着其电网渗透率逐年攀升,给电网安全调度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尤其电网峰谷时段的调峰工作受到了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压力。以提升风电场功率预测准确率、降低电网安全运...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随机性、波动性、反调节性的新能源电源形式,随着其电网渗透率逐年攀升,给电网安全调度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尤其电网峰谷时段的调峰工作受到了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压力。以提升风电场功率预测准确率、降低电网安全运行风险为出发点,综合分析了影响短期功率预测水平的技术因素和非技术管理因素,提出了预测水平提升的关键举措措施,并以实际工作案例为样本,验证了预测水平提升关键举措措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测风塔数据 集合预报 模型修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