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早期炎性反应、肿瘤学治疗结局与远期预后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远 周晓蕾 +5 位作者 李国雷 李伟 徐志峰 李新宇 徐曌 兴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2380-2386,共7页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传统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LAP)与无腹部辅助切口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术后的炎性反应程度、肿瘤学治疗结局与远期生存预后。方法:共1 020例患者纳...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传统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LAP)与无腹部辅助切口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术后的炎性反应程度、肿瘤学治疗结局与远期生存预后。方法:共1 02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NOSES组416例,LAP组604例。倾向得分匹配平衡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最后,两组各有344例患者纳入研究。收集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参数、早期炎性反应指标与预后信息。研究终点为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与无局部复发率生存率(local-recurrence free survival,LRFS)。结果:NOSES具有术后疼痛轻(P<0.05)、额外麻醉药物使用比例少(11.0%vs 29.9%,P<0.001)、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1.5%vs 4.4%,P=0.023)、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2.7 vs 3.3天,P=0.022)等短期优势。NOSES组患者术后第2天平均体温显著高于LAP组(37.3 vs 37.1℃,P=0.031)。此外,NOSES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平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术后第3天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LAP组(P<0.05)。然而,两组患者术后盆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0.9%vs 1.2%,P=1.000)。此外,两组患者标本长度、近端切缘距肿瘤距离、远端切缘距肿瘤距离和淋巴结清扫数量等病理结果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方面,两组患者有着相似的5年OS(91.6%vs 89.3%,P=0.434)、DFS(84.1%vs 83.6%,P=0.898)与LRFS(95.9%vs 94.0%,P=0.369)。结论:结直肠癌NOSES是安全可行的,有着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明显的短期优势。虽然NOSES手术会在早期引起较强的急性全身炎性反应,然而并不会转化为相关并发症。此外,NOSES手术与LAP有着相似的肿瘤学治疗结局与远期预后,可以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开展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炎性反应 预后 局部复发
下载PDF
“微创中的微创”——结直肠肿瘤NOSES的发展与应用
2
作者 高畅远 周海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642-647,共6页
本文系统阐述了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起源和发展,并通过分析相关回顾性研究总结NOSES手术应用于结直肠肿瘤治疗的科学性、可行性和临床优势。同时,文章还指出NOSES手术在操作技术和适应证选择上尚存在一定限... 本文系统阐述了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起源和发展,并通过分析相关回顾性研究总结NOSES手术应用于结直肠肿瘤治疗的科学性、可行性和临床优势。同时,文章还指出NOSES手术在操作技术和适应证选择上尚存在一定限制,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随着科技进步,NOSES手术正不断融合新技术,使其在结直肠外科和多学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微创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日间手术
下载PDF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异时性腹膜转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思成 姜玉娟 +4 位作者 张景 毕建军 陈海鹏 裴炜 梁建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20-326,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及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结直肠癌异时性腹膜转移(peritoneal metastasis,PM)的疗效及远期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7年...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及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结直肠癌异时性腹膜转移(peritoneal metastasis,PM)的疗效及远期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8例)与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6例)行CRS+HIPEC治疗的34例结直肠癌异时性P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绘制,采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34例结直肠癌异时性PM患者术后3~4级并发症发生率为23.5%(8/34)。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26个月,1、2和3年OS率分别为70.6%、53.6%和42.2%。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位于直肠(HR=10.85,95%CI:1.21~97.11,P=0.033)和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index,PCI)≥12分(HR=5.22,95%CI:1.13~42.16,P=0.042)为影响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S+HIPEC的开展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且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直肠起源和PCI≥12分的结直肠癌异时性PM患者通过CRS+HIPEC治疗生存获益的可能性较小,应谨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膜转移 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预后
下载PDF
媒介融合时代医学期刊多元化办刊模式探讨——以《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明 张麟 +1 位作者 陈巍 王锡山 《出版与印刷》 2019年第2期53-57,共5页
结合《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的办刊实践,探讨媒介融合时代医学期刊的多元化办刊模式:充分利用电子期刊的优势,多样化的栏目设置,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编辑视野,为广大作者、读者搭建学术平台、交流平台,做好服务,树立期刊品牌。
关键词 医学期刊 办刊模式 栏目设置 选题策划 学术活动
下载PDF
3种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方式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与肿瘤学预后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关旭 卢召 +11 位作者 王松 刘恩瑞 赵志勋 陈海鹏 张明光 胡茜玥 马晓龙 黄海洋 姜争 刘正 王贵玉 王锡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0-146,共7页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的安全性,并比较3种取标术式在直肠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NOSES的Ⅰ~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直肠NOSES手术...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的安全性,并比较3种取标术式在直肠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NOSES的Ⅰ~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直肠NOSES手术包括外翻切除式、拉出切除式和切除拖出式3种。比较3种取标本方式的术后并发症、5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5年局部复发率(local recurrence rate,LRR)和5年远处转移率(distant metastasis rate,DMR)等指标。结果:本研究共有268例直肠癌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包括83例外翻切除式,75例拉出切除式,110例切除拖出式。肿瘤位置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显著相关性,术后全部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其中外翻切除组为18.1%,高于拉出切除组(13.3%)和切除拖出组(7.3%),P=0.073。全部患者5年DFS、LRR及DMR分别是85.0%、4.2%和11.0%。切除拖出组患者5年DFS高于其他两组,外翻切除组患者5年LRR要高于其他两组,而5年DMR在外翻切除组中最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NOSES 3种术式具有良好安全性和肿瘤学预后,肿瘤位置是选择手术方式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直肠癌 微创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微管相关蛋白4(MAP4)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姜玉娟 周思成 梁建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8期3561-3566,共6页
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s,MAPs)的主要功能是与微管蛋白结合以稳定微管结构,在神经分化、树突延长和细胞周期等生命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微管相关蛋白4(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4,MAP4)是MAPs家族中的... 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s,MAPs)的主要功能是与微管蛋白结合以稳定微管结构,在神经分化、树突延长和细胞周期等生命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微管相关蛋白4(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4,MAP4)是MAPs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非神经细胞中广泛表达,参与调节微管动力学稳态平衡。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MAP4在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目前MAP4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相关蛋白 MAP4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孔德扬 裴炜 +1 位作者 冯林 张海增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4期320-324,共5页
微卫星不稳定(MSI)型结直肠癌(CRC)是一种由DNA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引起的肿瘤亚型,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5%。MSI CRC在临床和病理学上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包括更频繁地出现在近端结肠、分化程度低、肿瘤分期较早、高BRAF突变率和淋巴细胞浸... 微卫星不稳定(MSI)型结直肠癌(CRC)是一种由DNA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引起的肿瘤亚型,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5%。MSI CRC在临床和病理学上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包括更频繁地出现在近端结肠、分化程度低、肿瘤分期较早、高BRAF突变率和淋巴细胞浸润等。MSI CRC具有特殊的肿瘤微环境,特别是免疫及耗竭相关基因的高表达,为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ICB)提供了理想靶标,从而能够在免疫治疗中显著受益。虽然MSI通常与早期CRC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但在转移性疾病中可能指示了不良的预后。当前研究凸显了微卫星状态与BRAF突变状态结合作为预后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并表明BRAF突变可能减弱MSI相关的预后优势。MSI CRC显示出对包括5-氟尿嘧啶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等传统治疗药物的抵抗性,但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反应更为积极。随着对MSI CRC认识的加深,ICB治疗正在成为一二线治疗以及新辅助治疗的重要策略,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能替代传统方法的治疗选择。本文综述了MSI在CRC发生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微环境特征、临床治疗及预后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阐明了MSI在CRC治疗策略和疗效预测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根据不同微卫星状态对CRC进行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不稳定型结直肠癌 发生机制 临床特点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脉管瘤栓在Ⅱ期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韩慧敏 王鹏 +1 位作者 朱冰 梁建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脉管瘤栓在Ⅱ期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系统性搜集行手术治疗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分析患者脉管瘤栓情况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和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05例Ⅱ期结直肠癌病例,其中伴有脉管瘤栓者67例(22.... 目的探讨脉管瘤栓在Ⅱ期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系统性搜集行手术治疗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分析患者脉管瘤栓情况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和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05例Ⅱ期结直肠癌病例,其中伴有脉管瘤栓者67例(22.0%)。脉管瘤栓情况在年龄、分化程度、pT分期和神经侵犯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脉管瘤栓及神经侵犯均为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无瘤生存及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脉管瘤栓为Ⅱ期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脉管瘤栓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肿瘤外科医学专科教育中的现状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关旭 刘骞 王锡山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4年第10期1337-1342,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引发了多方面的创新与变革。本文综述了肿瘤外科医学专科教育的现状,探讨了AI技术在肿瘤外科医学专科教育中的应用,包括个性化教学指导、虚...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引发了多方面的创新与变革。本文综述了肿瘤外科医学专科教育的现状,探讨了AI技术在肿瘤外科医学专科教育中的应用,包括个性化教学指导、虚拟现实手术训练和智能评估反馈等方面。AI技术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率,还为培养高素质肿瘤外科医生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阐述了AI在肿瘤外科教学应用的难点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为AI融入肿瘤外科临床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学 医学教育 人工智能 手术
原文传递
基于MRI探索用于术前预测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短径截断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浩 任伊宁 +2 位作者 李国雷 梁建伟 兴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796-280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侧方淋巴结(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 LPLN)短径预测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和未进行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LPLN转移的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自2012年0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侧方淋巴结协作组的机构数据库中行全直... 目的:探讨基于侧方淋巴结(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 LPLN)短径预测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和未进行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LPLN转移的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自2012年0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侧方淋巴结协作组的机构数据库中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LPLND)的临床怀疑LPLN肿大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共纳入446例患者,根据不同术前治疗策略,将所有患者分为新辅助治疗组和无新辅助治疗组。新辅助治疗组患者病理pCR/T1(9.0%vs 2.7%,P=0.013)和N0(41.9%vs 55.3%,P<0.001)的比例与无新辅助治疗组患者差异明显。此外,相比于无新辅助治疗组患者,新辅助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300.7 vs 277.4 min,P=0.018)。新辅助治疗组与无新辅助治疗组分别有40例(25.8%)和78例(26.8%)患者病理诊断为LPLN转移。髂内淋巴结是新辅助治疗组(16.1%)和无新辅助治疗组(15.8%)患者最常见的LPLN转移位置。新辅助治疗组患者平均转移LPLN短径(1.0 vs 1.4 mm,P=0.015)和无转移LPLN短径(0.6 vs 0.8 mm,P=0.005)明显短于无新辅助治疗组。无新辅助治疗组和新辅助治疗组患者分别以9 mm和7 mm作为LPLN截断值时,AUC值分别为0.817和0.745,有着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接受新辅助治疗和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分别以7 mm和9 mm作为LPLN截断值时,有着最佳的预测LPLN转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方淋巴结清扫术 侧方淋巴结转移 新辅助治疗 直肠癌 预测
下载PDF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3年至2022年结直肠癌流行数据趋势解读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明 张金珠 王锡山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自2013年以来定期发布我国结直肠癌流行情况数据,本文汇总了2013年~2022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及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2年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数据,分析中国近10年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趋势。201...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自2013年以来定期发布我国结直肠癌流行情况数据,本文汇总了2013年~2022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及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2年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数据,分析中国近10年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趋势。2013年至2022年,结直肠癌整体发病例数由2013年34.79万例增长到2022年的51.71万例,在全国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由第四位上升为第二位,结直肠癌死亡病例由2013年16.49万增长到24万,死亡顺位由第五位上升至第四位。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越来越重,防控形势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流行病 发病率 死亡率 危险因素 筛查
原文传递
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与抗生素肠道准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潘雨婷 周思成 +3 位作者 曹少木 云红 兴伟 裴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2-575,共4页
目前,结直肠癌的诊治理念已从原先的“经验医学”转入“循证医学”,针对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国内外尚缺乏相应指南与规范指导临床应用。而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不断发展,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MBP)不... 目前,结直肠癌的诊治理念已从原先的“经验医学”转入“循证医学”,针对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国内外尚缺乏相应指南与规范指导临床应用。而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不断发展,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MBP)不但会增加患者不适与精神经济负担,同时也会提高术前护理难度。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现有文献证据表明,针对择期开腹或腹腔镜结肠手术,建议术前弃置MBP,采用单纯口服抗生素(oral antibiotic bowel preparation,OABP)的方法进行术前肠道准备。针对择期开腹直肠手术,术前MBP仍是必不可少的术前准备环节,针对择期腹腔镜直肠手术,建议OABP联合MBP作为常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然而,国人饮食习惯和结构与西方不同,更偏重于高纤维、低脂饮食,因此肠道中食物残渣含量高。且国内各机构腹腔镜诊治经验仍参差不齐。因此,亟待各机构或专业学术组织开展根据不同肿瘤位置、年龄、手术方式等针对国人的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期验证最适合国人的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手术 机械性肠道准备 抗生素肠道准备 择期
下载PDF
102例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思成 武海峰 +5 位作者 潘雨婷 云红 曹少木 聂红霞 兴伟 梁建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PLND)在侧方淋巴结(LPLN)转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LPLND术后病理证实LPLN转移的直肠... 目的探讨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PLND)在侧方淋巴结(LPLN)转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LPLND术后病理证实LPLN转移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LPLN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与转移规律,同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共纳入102例病理证实LPLN转移的直肠癌患者。LPLN常见转移部位依次为髂内淋巴结(n=68,66.7%)、闭孔淋巴结(n=44,43.1%)和髂总/髂外淋巴结(n=12,11.8%)。10例(9.8%)患者出现双侧LPLN转移,平均LPLN转移数量为2.2±2.4,其中16例(15.7%)患者LPLN转移数量≥2。LPLN转移至髂外/髂总淋巴结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OS)(66.8%vs.7.7%,P<0.001)与无瘤生存率(DFS)(39.1%vs.10.5%,P=0.012)明显低于转移至髂内/闭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LPLN转移至髂外/髂总是影响OS(HR=3.53;95%CI:1.50~8.31;P=0.004)和DFS(HR=2.40;95%CI:1.05~5.47;P=0.037)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PLN转移主要位于髂内血管与闭孔区域。转移至髂外或髂总淋巴结患者的生存预后无法通过LPLND改善,全身性综合治疗往往是此类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方淋巴结清扫术 侧方淋巴结转移 生存预后 直肠癌
下载PDF
80岁以上合并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裴炜 周思成 +4 位作者 梁建伟 周海涛 刘骞 周志祥 王锡山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6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合并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结直肠外科2007年1月—2018年12月行结直肠癌手术且术前合并肠梗阻的77例8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根治组(n=58)与非根治组(... 目的探讨80岁以上合并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结直肠外科2007年1月—2018年12月行结直肠癌手术且术前合并肠梗阻的77例8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根治组(n=58)与非根治组(n=1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和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 rank检验进行生存时间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根治组TNM分期为Ⅳ期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非根治组(8.6%vs.57.9%,P<0.001)。根治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非根治组(65.5%vs.26.3%,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和是否行根治性手术与合并肠梗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是否行根治性手术是影响80岁以上合并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是否行根治性手术是影响80岁以上合并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高龄 肠梗阻 手术 预后
下载PDF
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探究及启示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明 张麟 刘冰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9年第3期353-356,共4页
通过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开通的微信公众号跟踪研究,发现目前超过50%的医学学术期刊与时俱进,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学术推广,但仍存在"仅以期刊原文为主""推送文章频率低""功能开发不全"等问题。因此,... 通过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开通的微信公众号跟踪研究,发现目前超过50%的医学学术期刊与时俱进,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学术推广,但仍存在"仅以期刊原文为主""推送文章频率低""功能开发不全"等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增强为用户服务的意识,挖掘微信公众平台的各项服务功能,强化与关注人群的互动,从而充分发挥医学学术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学术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新媒体 科技期刊 医学期刊
下载PDF
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冠华 姜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1323-1333,共11页
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糖尿病和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糖尿病可被视为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涉及到糖尿病患者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慢性炎症与氧化应激、胃肠动力障碍以及免... 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糖尿病和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糖尿病可被视为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涉及到糖尿病患者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慢性炎症与氧化应激、胃肠动力障碍以及免疫监视功能受损等.此外,另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对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也存在相关性.本文主要针对糖尿病及降糖药物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进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以及合理规范使用降糖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结直肠癌 相关性 发病机制 降糖药
下载PDF
73例结直肠GIST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玉娟 周思成 +5 位作者 裴炜 毕建军 周海涛 刘骞 梁建伟 周志祥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43-548,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73例结直肠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记录包括年龄... 目的分析结直肠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73例结直肠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记录包括年龄、性别、瘤体直径、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危险度分级等关键变量。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73例结直肠GIST患者发生于结肠12例(16.4%),直肠61例(83.6%)。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随访发现肿瘤复发18例,远处转移4例,因肿瘤死亡4例。术后3年及5年无瘤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率分别为77.6%和66.5%。术后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患者3年(85.0%vs 73.7%,P=0.336)及5年DFS率(69.5%vs 64.5%,P=0.336)均有增加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提示,瘤体直径(P=0.003)、术前RDW(P=0.004)和NIH危险度分级(P<0.01)均与DFS相关。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NIH危险度分级(P=0.007)和术前RDW(P=0.014)均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切除联合伊马替尼靶向治疗为结直肠GIST的标准治疗方案。术前RDW及NIH危险度分级是影响结直肠GIST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特征 无瘤生存 预后
下载PDF
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怀疑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
18
作者 武亚超 赵辛明 +3 位作者 曹天明 韩晓东 李衎 黄天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189-4193,共5页
目的:探讨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LPND)在直肠癌侧方淋巴结(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LPN)转移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 目的:探讨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LPND)在直肠癌侧方淋巴结(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LPN)转移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PND的临床怀疑LPN转移的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65岁为分组截断值,将所有患者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结果:共40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老年组110例,非老年组297例。老年组患者患有术前合并症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患者(43.6%vs 19.9%,P<0.001),同时导致了老年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较高(P=0.007)。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281.3 min vs 294.1 min,P=0.291)和平均术中出血量(43.4 mL vs 36.4 mL,P=0.384)相似。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3.6%vs 28.3%,P=0.294)与3-5级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0.9%vs 8.8%,P=0.507)相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需要注意的是,老年组患者LPND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患者(18.1%vs 9.8%,P=0.020)。老年组患者术后前往ICU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2.7%vs 5.4%,P=0.012)。当以ASA分级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ASA分级为Ⅰ级(5.9%vs 2.9%,P=0.333)、Ⅱ级(10.0%vs 5.3%,P=0.251)与Ⅲ级(83.3%vs 57.1%,P=0.559)的老年组患者与非老年组患者术后前往ICU的比例相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各有一例患者死亡。预后方面,两组患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89.2%vs 80.9%,P=0.546)与3年无瘤生存率(76.4%vs 70.4%,P=0.346)相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患者行LPND是安全可行的,但是尿潴留是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围手术期应加强泌尿系统的重视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侧方淋巴结 侧方淋巴结清扫 安全性 生存
下载PDF
转移性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玉娟 周思成 +1 位作者 陈菁华 梁建伟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7期1742-1746,共5页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伴远处转移,且半数患者在肿瘤进展过程中最终出现转移。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失去手术机会且对传统化疗不敏感,病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临床治疗mCR...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伴远处转移,且半数患者在肿瘤进展过程中最终出现转移。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失去手术机会且对传统化疗不敏感,病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临床治疗mCRC主要依靠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联合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mCRC治疗新方向,随着代表性分子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及西妥昔单抗问世,mCRC预后显著改善。本文就目前mCRC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西妥昔单抗 贝伐珠单抗
下载PDF
360度评估在肿瘤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评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正 王玲玲 +1 位作者 张永明 王锡山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267-269,共3页
360度评估在我国虽然开展较晚,但已作为住院医师考核评价的核心环节,被引入住院医师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360度评估即多源反馈(multi-source feedback,MSF),通过建立有效的动态反馈,能够从不同角度更加客观、科学、有效地评价住院医... 360度评估在我国虽然开展较晚,但已作为住院医师考核评价的核心环节,被引入住院医师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360度评估即多源反馈(multi-source feedback,MSF),通过建立有效的动态反馈,能够从不同角度更加客观、科学、有效地评价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肿瘤外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和其他临床专科有着诸多不同,医师接触的是肿瘤患者,患者的心理有对疾病的恐惧,因此尤其需要注重沟通能力、同理心和协作能力的考评。通过分析360度评估的特点和作用,结合肿瘤外科的培训特点,为构建适合肿瘤外科的量表问卷及考核形式提供借鉴,助力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最终更好地促进医疗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0度评估 肿瘤外科 住院医师 培训 多源反馈 沟通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