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肿瘤外科电子病历书写质量及常见问题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倩 刘蕴瑶 +5 位作者 张晓莉 马箐 赵格非 马山蕊 方安 赵亮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肿瘤外科电子病历质量缺陷及其原因,探讨提高电子病历质量的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518份未出院患者的电子病历,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 目的分析肿瘤外科电子病历质量缺陷及其原因,探讨提高电子病历质量的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518份未出院患者的电子病历,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质控。结果 518份电子病历中,共有76份(14.67%)电子病历存在质量缺陷,其中雷同错误和输入类错误最多,错误率分别为39.47%和21.05%,其次是数字类错误、病灶部位描述错误及体格检查记录描述不一致,错误率分别为17.11%、14.47%、10.53%。结论目前科室医师背景复杂、流动性强,加强医师电子病历书写的培训和指导力度,以及法制观念,是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 胸部肿瘤外科 电子病历质量
下载PDF
2000—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胃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 被引量:73
2
作者 周家琛 郑荣寿 +8 位作者 庄贵华 张思维 曾红梅 陈茹 王少明 孙可欣 邹小农 魏文强 赫捷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胃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为胃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2个有连续数据的登记处,整理2000—2015年胃癌发病数据,利用Joinpoint软件进行发病趋势分析。分析2000—2015年平均发病年龄,2000及2015年标化年龄别发病构成,构建出... 目的了解中国胃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为胃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2个有连续数据的登记处,整理2000—2015年胃癌发病数据,利用Joinpoint软件进行发病趋势分析。分析2000—2015年平均发病年龄,2000及2015年标化年龄别发病构成,构建出生队列并计算1920—2015年出生人群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结果2000—2015年中国22个肿瘤登记地区胃癌标化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3.0%(-3.5^-2.4%)。人群出现发病年龄后移趋势,人口结构标化后除农村地区外各人群发病年龄的后移趋势消失。农村地区发病年龄上升趋势明显,高年龄发病患者占比增加。结论胃癌发病率出现下降趋势,平均发病年龄出现后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登记 发病率
下载PDF
我国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吕扬 魏广杨 +2 位作者 黄贤栋 戴文哲 王镇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402-407,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知晓现状,为开展针对性癌症防治科普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知晓现状问卷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14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6.19%... 目的了解我国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知晓现状,为开展针对性癌症防治科普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知晓现状问卷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14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6.19%,其中肿瘤基础知识、肿瘤危险因素与预防、肿瘤筛查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肿瘤治疗与康复的知晓率分别为85.11%、86.88%、85.50%、87.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肿瘤家族史、是否诊断为恶性肿瘤是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整体水平较高,但39岁以下、男性、未婚、文化程度较低、无肿瘤家族史、未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仍需提高。建议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形式,针对重点薄弱人群,普及癌症防治知识,促进全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肿瘤 防治知识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能力建设及应急储备 被引量:2
4
作者 尹丽霞 张帆 陈宝敏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第11期1013-1015,共3页
阐述肿瘤专科医院特点,有针对性地探讨肿瘤专科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能力建设及应急储备建设,为提高肿瘤专科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肿瘤专科医院 突发传染病 应对能力建设 应急储备
下载PDF
基于胜任力的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培训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燕 何瑞仙 +3 位作者 刘淼 耿敬芝 高建 刘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6期59-63,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基于胜任力的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培训现状及需求,为优化新护士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基于胜任力的新护士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分别对新护士、护士长及教学老师进行调查。结果新护士、护士长及教学老师在... 目的调查分析基于胜任力的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培训现状及需求,为优化新护士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基于胜任力的新护士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分别对新护士、护士长及教学老师进行调查。结果新护士、护士长及教学老师在培训现状各个维度的评分仅职业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护士、护士长及教学老师得分最低的三个维度均为专业理论、沟通技巧和心理护理;培训内容需求程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新护士、护士长及教学老师在应急预案、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培训需求上,维度总分和条目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需求。结论基于胜任力的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培训内容需合理设置,需根据培训内容采取恰当的培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 肿瘤护理 新护士 培训 需求 调查
下载PDF
肺癌术后乳糜胸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国超 赵格非 +1 位作者 高树庚 薛奇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3期1597-160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乳糜胸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肺癌手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40例乳糜胸患者中32例经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乳糜胸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肺癌手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40例乳糜胸患者中3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80.0%),8例经手术结扎胸导管治愈(20.0%)。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指数、肺功能、是否有胸部手术外伤史、肺癌根治术式、是否累及段支气管、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大小、淋巴结分期、胸腔引流总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术前术后血清甘油三酯变化值大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7,P=0.026);保守治疗组乳糜胸发生时间明显晚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3,P=0.007)。结论肺癌术后乳糜胸患者大多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若术后经保守治疗仍持续乳糜漏或高度怀疑损伤胸导管及其分支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乳糜胸出现时间和甘油三酯变化值可作为是否需要尽早二次手术结扎胸导管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肺癌手术 术后并发症 胸导管
下载PDF
肿瘤位置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涛 白广宇 邱斌 《癌症进展》 2021年第9期896-900,926,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位置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对2010—2016年初诊为Ⅲ期[依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7版肺癌TNM分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共纳... 目的探讨肿瘤位置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对2010—2016年初诊为Ⅲ期[依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7版肺癌TNM分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共纳入29253例患者。纳入研究的临床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种族、病理类型、肿瘤位置(中上叶和下叶、左肺和右肺)、TNM分期;纳入研究的治疗因素包括是否手术、是否接受放疗及是否接受化疗。结果根据肿瘤位置(下叶和中上叶)将患者分为下叶组8411例和中上叶组20842例。随访时间为0~8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下叶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000个月,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6.9%和17.6%;中上叶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7.000个月,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39.5%和19.7%;中上叶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明显优于下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种族、病理类型、肿瘤位置(中上叶和下叶)、T分期、N分期、手术情况、放疗情况、化疗情况均是Ⅲ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竞争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下叶组患者的肺癌特异死亡风险明显高于中上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其他原因特异死亡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提示,对于手术治疗组和放化疗组,中上叶NSCLC患者的总生存情况均明显优于下叶NSCLC患者(P﹤0.01)。结论肿瘤位置是Ⅲ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下叶起源NSCLC患者的预后劣于中上叶起源NSCLC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位置 预后
下载PDF
肿瘤科安宁疗护从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董雪 何瑞仙 +5 位作者 韦俭俭 隗伟 郑薇 王黎 高墨涵 阮楠婷 《肝癌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28-34,共7页
目的:构建肿瘤科安宁疗护从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评价肿瘤科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课题组通过回顾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制定肿瘤科安宁疗护从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 目的:构建肿瘤科安宁疗护从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评价肿瘤科安宁疗护护士核心能力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课题组通过回顾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制定肿瘤科安宁疗护从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全国6个省、直辖市的12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肿瘤科安宁疗护从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共开展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3,一、二、三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6、0.143、0.195和0.260、0.186、0.125。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50~5.00,变异系数为0~0.247。最终形成的肿瘤科安宁疗护从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结论:构建的肿瘤科安宁疗护从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科学、合理、全面,并且具有针对性,为肿瘤科安宁疗护从业护士的培养及科学性、专业性地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安宁疗护 护士 德尔菲技术 核心能力 评价
下载PDF
复杂纵隔肿瘤的微创治疗
9
作者 张越 王福强 +3 位作者 张学锋 范江 王允 李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10-613,共4页
复杂纵隔肿瘤是指由于位置深、体积巨大、侵犯周围重要结构或存在其他特殊特征,使得手术治疗具有较高难度和复杂性的纵隔肿瘤。复杂纵隔肿瘤最常见的类型有胸腺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畸胎瘤、生殖细胞肿瘤、肉瘤、淋巴瘤和肺癌转移性纵... 复杂纵隔肿瘤是指由于位置深、体积巨大、侵犯周围重要结构或存在其他特殊特征,使得手术治疗具有较高难度和复杂性的纵隔肿瘤。复杂纵隔肿瘤最常见的类型有胸腺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畸胎瘤、生殖细胞肿瘤、肉瘤、淋巴瘤和肺癌转移性纵隔淋巴结肿瘤等。良恶性肿瘤都会形成复杂的纵隔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纵隔肿瘤 Clamshell手术 胸腔镜 机器人手术
原文传递
肺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梦白 任娜 +4 位作者 卢羿同 祁译民 邢奇 王名雨 赵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9期114-118,共5页
目的调查肺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023年1月至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住院的170例肺癌术后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 目的调查肺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023年1月至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住院的170例肺癌术后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癌术后患者PTGI得分为(57.91±10.97)分,SSRS得分为(44.73±7.9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独居,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基础病,放、化疗史患者PTG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癌术后患者PTG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SSR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β=7.482),人均月收入为2000~<5000元(β=4.398)、5000~<8000元(β=5.630)、≥8000元(β=5.073)及社会支持(β=0.601)是肺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特征的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和心理指导,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引导患者做出积极调整,改善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创伤后成长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食管癌外科治疗为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梦飞 祁玲 李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785-788,共4页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例癌症相关死亡病例,分为食管鳞癌(e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两种亚型,ESCC占全球约90%病例,其中超过一半发生在我国[1]...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例癌症相关死亡病例,分为食管鳞癌(e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两种亚型,ESCC占全球约90%病例,其中超过一半发生在我国[1]。外科手术是可切除食管癌的首选方法之一,但单纯手术预后差,需多学科综合治疗。新辅助治疗可提高肿瘤控制率、增加手术可能性和R0切除率,其中新辅助化疗及放化疗已达成共识[2-3]。目前,微创手术逐步替代开胸手术,McKeown、Ivor-Lewis和经裂孔食管癌切除术是主要术式,McKeown是亚洲国家首选术式[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外科治疗 手术 进展
原文传递
产科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专科特色分析
12
作者 赵蕊 姜梅 吕扬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5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目的构建产科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产科重症专科护士的培养与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23年1月—10月,通过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产科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应答... 目的构建产科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产科重症专科护士的培养与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23年1月—10月,通过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产科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应答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32。最终一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085,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154,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169。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518,0.679,0.556。最终构建的产科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5项(专业相关知识、临床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职业素养),二级指标16项,三级指标55项。结论该研究针对产科重症专科护士构建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特异性强,可为该类专科护士的培训与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产科 护士 核心能力 德尔菲法
下载PDF
2022年中国人群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年龄特征分析 被引量:81
13
作者 王少明 郑荣寿 +6 位作者 韩冰峰 李荔 陈茹 孙可欣 曾红梅 魏文强 赫捷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4,共10页
[目的]分析2022年中国人群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负担的年龄分布特征。[方法]整理2010—2018年连续开展监测的106个肿瘤登记处数据,按城乡和性别分层,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计算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拟合变化趋势。同时根据全国700... [目的]分析2022年中国人群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负担的年龄分布特征。[方法]整理2010—2018年连续开展监测的106个肿瘤登记处数据,按城乡和性别分层,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计算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拟合变化趋势。同时根据全国700个提交2018年度数据且质量良好的肿瘤登记处数据,结合全国人口数据估算2022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及其年龄分布特征。[结果]2022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482.47万例,死亡病例约257.42万例。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病例数分别占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总数的60%和76%左右。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分别在80~84岁组和8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最高峰。不同类型恶性肿瘤发病的年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在40岁之前均是甲状腺癌发病率最高,40岁以后肺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显著上升。乳腺癌是45~59岁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类型,60岁后发病率逐渐下降。50岁之前男性肝癌死亡率最高,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最高。50岁之后在男性和女性中肺癌均是死亡率最高的类型,消化道恶性肿瘤也成为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类型。[结论]不同类型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负担具有不同的年龄分布特征,老年人群负担沉重。应根据年龄分布特征,确定不同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开展预防、筛查和诊疗等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年龄特征 发病 死亡 中国
原文传递
2024年版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共病住院患者营养治疗指南解读
14
作者 刘淼 于媛 丛明华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7-16,共10页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其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巨大的负担。目前,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各种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慢性病共病发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共病住...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其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巨大的负担。目前,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各种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慢性病共病发生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共病住院患者易发生疾病相关营养不良,营养治疗可以减少共病患者的发病率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对疾病预后的影响。2024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发布了最新版ESPEN共病住院患者营养支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以2018年发表的指南为基础,提供了最新的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并且内容多以决策流程图的方式呈现,使其更加直观、精炼。该指南提出了对共病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筛查、个性化营养治疗、营养需求量的估算、早期营养治疗、出院后的营养治疗及监测、营养治疗的组织管理改革等方面的32条推荐建议,对共病住院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意见。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重新归类整理推荐意见,旨在增进理解,以助力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推动指南的有效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住院患者 共病住院患者 慢性病 营养不良 营养治疗 指南 解读
下载PDF
行动研究法在构建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吕扬 陈罡 何新华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识别肠内营养的临床实践问题,构建规范化护理管理体系,在行动中不断规范护士的肠内营养实践行为。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参与临床工作的注册护士1068名为研究对象,结合调查问卷回收情况,最终实... 目的识别肠内营养的临床实践问题,构建规范化护理管理体系,在行动中不断规范护士的肠内营养实践行为。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参与临床工作的注册护士1068名为研究对象,结合调查问卷回收情况,最终实际参与研究的护士为2020年1—3月(基线阶段)1030名,2020年4月—2021年1月(第一阶段)996名,2021年6—7月(第二阶段)1006名。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2个阶段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构建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管理体系,比较基线及第一、第二阶段结束时护士执行肠内营养规范率、肠内营养治疗认知及肠内营养治疗态度得分。结果护士执行肠内营养规范率逐步提高,基线阶段为35.6%,第一阶段为75.4%,第二阶段为90.0%,差异有显著性(P=0.016)。护士的肠内营养治疗认知得分逐步提高,基线阶段为(6.59±1.35)分,第一阶段为(8.45±2.35)分,第二阶段为(8.65±2.78)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5)。肠内营养治疗态度得分三个阶段差异无显著性(P=0.740)。结论基于行动研究理论构建的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管理体系,可有效提升护士执行肠内营养的规范率,有效保证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行动研究 规范化护理管理 体系
下载PDF
中青年晚期肿瘤患者预感性悲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6
作者 胡梦蝶 郑薇 +4 位作者 陶慧颖 蔡冰清 孔凡晶 郑茜 刘燕 《中国病案》 2024年第11期88-92,共5页
目的调查中青年晚期肿瘤患者预感性悲伤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2023年5月31日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就诊的331名中青年晚期肿瘤患者,作为横断面调查的方便样本,采用... 目的调查中青年晚期肿瘤患者预感性悲伤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2023年5月31日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就诊的331名中青年晚期肿瘤患者,作为横断面调查的方便样本,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晚期癌症预感性悲伤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预感性悲伤与家庭关怀度、恐惧疾病进展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预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结果中青年晚期肿瘤患者的预感性悲伤得分为(69.41±15.09)分,处于较高水平,影响中青年晚期肿瘤患者预感性悲伤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关怀度(P=0.010)、恐惧疾病进展程度(P<0.001)、性别(P=0.007)和文化程度(P=0.017)。结论中青年晚期肿瘤患者预感性悲伤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家庭关怀度、恐惧疾病进展程度、性别和文化程度的中青年晚期肿瘤患者预感性悲伤有差异性。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此类患者预感性悲伤水平的评估,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和策略,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与教育,从而降低其预感性悲伤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肿瘤 预感性悲伤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食管癌患者经济毒性体验及应对措施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吕扬 刘欣哲 +4 位作者 王诺筱萱 孟越 刘畅 朱清淼 于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3,共5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经济毒性心理体验与应对措施,为深入理解食管癌患者经济毒性的内涵、采取适合的应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目的选取2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Giorg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经济毒性心理体验与应对措施,为深入理解食管癌患者经济毒性的内涵、采取适合的应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目的选取2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Giorg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提炼了食管癌患者经济毒性体验3个主题:承担直接及间接多方面经济负担;心理压力、担忧未来与不确定感;经济问题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应对措施4个主题:缩减非必要的治疗成本;降低生活支出;寻求有限的经济援助;选择与决策工作岗位。结论食管癌患者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毒性问题,对身心健康造成多种影响,其自身也采取一些措施应对经济毒性。建议国家政策及管理者高度关注患者经济毒性问题,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的综合干预策略及措施,帮助患者减少及降低经济毒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经济毒性 心理压力 应对策略 缩减成本 经济援助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加速康复模式下食管癌患者术后1个月症状群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于媛 李敏 +4 位作者 康然 朱清淼 曹峻 王诺筱萱 刘欣哲 《护理管理杂志》 2021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了解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后,食管癌患者术后1个月的症状发生情况,探讨常见症状及症状群构成。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171例,术后1个月随访,使用自制问卷评估常见症状,使用中文版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症状群。结果食管癌患者加速康复术... 目的了解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后,食管癌患者术后1个月的症状发生情况,探讨常见症状及症状群构成。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171例,术后1个月随访,使用自制问卷评估常见症状,使用中文版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症状群。结果食管癌患者加速康复术后1个月,发生率最高的3个症状分别是咳嗽气喘、声音嘶哑和反酸烧心,发生率均低于以往类似研究;共提取4个症状群,分别是日常活动受限症状群、负面情绪症状群、虚弱乏力症状群和消化道症状群。结论加速康复模式下食管癌患者术后1个月常见症状发生率低于传统术后康复食管癌患者,且症状群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应引起医护人员重视,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 食管癌 症状群
下载PDF
VEGF和Bcl-2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9
作者 尹博 王兵 +5 位作者 牛磊 刘宗志 肖琳 隋玺仲 程斌 霍承瑜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B细胞淋巴瘤2(Bcl-2)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分析VEGF、Bcl-2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的52例健康...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B细胞淋巴瘤2(Bcl-2)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分析VEGF、Bcl-2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的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VEGF、Bcl-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VEGF、Bcl-2水平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VEGF、Bcl-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发病部位食管癌患者的血清VEGF、Bcl-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的血清VEGF、Bcl-2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Bcl-2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r=0.597,P﹤0.01;r=0.671,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的血清VEGF、Bcl-2水平均较高,且VEGF、Bcl-2的表达可能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食管癌患者的血清VEGF、Bcl-2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均呈正相关,VEGF、Bcl-2的表达对食管癌的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食管癌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B细胞淋巴瘤2 淋巴结转移 相关性
下载PDF
Ⅰa期非小细胞肺腺癌亚肺叶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付强 孙克林 《癌症进展》 2019年第5期510-513,581,共5页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渐上升。近年来,随着肺癌筛查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被早期发现,其中,肺腺癌的比例较高,但是对于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一直存在争议。长期以来,肺叶切...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渐上升。近年来,随着肺癌筛查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被早期发现,其中,肺腺癌的比例较高,但是对于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一直存在争议。长期以来,肺叶切除术被认为是肺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术式,而亚肺叶切除术因其较高的术后复发率多作为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术的妥协性术式。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于严格控制复发高危因素的Ⅰa期肺腺癌患者行亚肺叶切除术可以取得与肺叶切除术相当的疗效。本文就Ⅰa期NSCLC患者,特别是肺腺癌患者行亚肺叶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进一步了解行亚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以便更精准地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亚肺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腺癌 亚肺叶切除术 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