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管道机器人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云宾 尚祖跃 +5 位作者 郑杰 周博宇 慕生勇 杨旭 宋华东 蒋兴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89-3101,共13页
随着中国在役油气管道数量的增加、时间的增长,管道腐蚀、老化、几何变形等缺陷逐步显现而出。由于人工检测受空间复杂、管径窄小等因素限制,应用管道机器人进行检测等作业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主流趋势。针对油气管道长时间服役后存在的... 随着中国在役油气管道数量的增加、时间的增长,管道腐蚀、老化、几何变形等缺陷逐步显现而出。由于人工检测受空间复杂、管径窄小等因素限制,应用管道机器人进行检测等作业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主流趋势。针对油气管道长时间服役后存在的失效风险,掌握油气管道机器人的最新研究趋势,有助于制定前沿性的发展目标并减少研究重复的可能性。对近年来在役油气管道机器人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根据运动结构、工作环境将管道机器人分为管道内(被动式、主动式)、管道外机器人两大类,通过详细举例各类型管道机器人,对比分析各运动结构的综合性能,提出现场适用性需要考虑的关键点,研究管道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管道机器人实现多参数融合,将对未来油气管道的安全服役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管道机器人 管道缺陷 多参数融合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2
作者 李睿 逄通 +4 位作者 金广义 唐步云 陈铭浩 富宽 马江涛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4年第6期19-28,共10页
管道完整性评价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其中内检测评价法是管道完整性评价3种最基本方法之一,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保障油气管道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1990—2022年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维度分... 管道完整性评价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其中内检测评价法是管道完整性评价3种最基本方法之一,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保障油气管道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1990—2022年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维度分析和聚类、共现、突现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梳理了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其取得的成果,并预测未来的演进趋势,意在为我国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的相关工作提供启发。主要结论为:我国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的研究经历了初步萌芽、快速发展阶段后,目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这一趋势将长期存在;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漏磁、超声波、涡流等内检测器的创新研发,以及内检测数据分析2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漏磁内检测 超声内检测 涡流内检测 数据处理
下载PDF
在役穿越段管道混合杂散电流干扰监测及减缓分析
3
作者 徐承伟 蓝卫 陈振华 《全面腐蚀控制》 2025年第1期143-146,共4页
交直混合杂散电流干扰已成为高后果区在役管道腐蚀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穿越段管道干扰规律监测及减缓研究,对于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采用ER探头和试片法对遭受交直流混合干扰影响的某输气管道进行长期监测,总结了穿越段... 交直混合杂散电流干扰已成为高后果区在役管道腐蚀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穿越段管道干扰规律监测及减缓研究,对于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采用ER探头和试片法对遭受交直流混合干扰影响的某输气管道进行长期监测,总结了穿越段混合干扰特征及规律,并给出了可行的减缓措施,为解决高后果区多源复杂干扰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杂散电流 混合干扰 干扰源 定向钻穿越
下载PDF
不同类型杂散电流对管道干扰波动规律特征
4
作者 徐承伟 陈瑞瑞 +3 位作者 张荣 夏亮 蓝卫 毕武喜 《材料保护》 2025年第3期155-163,共9页
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腐蚀已成为管道失效和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管道运行安全。为了全面掌握不同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源的特征,以及对管道阴极保护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试片法对某输气管道不同类型的干扰源进行长期监测。通过测试结... 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腐蚀已成为管道失效和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管道运行安全。为了全面掌握不同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源的特征,以及对管道阴极保护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试片法对某输气管道不同类型的干扰源进行长期监测。通过测试结果,分析总结了交、直流静态干扰、动态干扰及静态-动态复杂干扰等7种干扰类型的典型干扰特征,同时针对复杂的交直流混合干扰,提出人身安全、交直流混合干扰和阀室绝缘设施相应的评价指标、阈值范围及准则和推荐方法。研究成果为管道运行方迅速明确杂散电流干扰源类型,制定相应防护措施,减少复杂杂散电流干扰造成的管道腐蚀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钢 杂散电流 交直流混合干扰 干扰源 干扰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