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输管道复合凹陷评价方法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孔朝金 胥琴 +2 位作者 窦志信 许小龙 祁庆芳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第1期32-35,共4页
施工中机械损伤造成的凹陷缺陷是管道失效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长输管道实施完整性管理,因此应针对复合凹陷进行安全评价并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目前腐蚀缺陷机理及评价方法较成熟,但对凹陷缺陷可接受准则还不统一。介绍了基于... 施工中机械损伤造成的凹陷缺陷是管道失效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长输管道实施完整性管理,因此应针对复合凹陷进行安全评价并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目前腐蚀缺陷机理及评价方法较成熟,但对凹陷缺陷可接受准则还不统一。介绍了基于凹陷深度与应变的评价准则,探讨了国内外标准中复合凹陷安全评价的规定以及复合凹陷可接受准则的研究进展。对管道管理提出建议,凹陷修复应依据标准规范,同时按照经验模型进行测算,并以全尺寸爆破试验数据进行验证,旨在促进管道凹陷安全评价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复合凹陷 评价准则 凹陷深度 应变
下载PDF
锚杆式挡墙+土工格栅在高边坡高位临空管道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迎春 于敏飞 罗本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6期312-313,共2页
本文以兰郑长输油管道某取土高边坡高位临空管道保护案例,结合地质环境条件、物质结构和变形破坏特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采取垂直预应力锚杆式挡土墙固脚+墙后分层铺设土工格栅护腰的管道灾害治理方案,工程已实施并平稳运行多年。该应用... 本文以兰郑长输油管道某取土高边坡高位临空管道保护案例,结合地质环境条件、物质结构和变形破坏特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采取垂直预应力锚杆式挡土墙固脚+墙后分层铺设土工格栅护腰的管道灾害治理方案,工程已实施并平稳运行多年。该应用着重对取土高边坡高位临空管道灾害治理提供了有益探索,也对同类型高边坡工程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高边坡 高位临空 锚杆式挡土墙 土工格栅
下载PDF
管道建设及运行期机械损伤预防措施
3
作者 孙典昊 蒋玉卓 +3 位作者 窦志信 李磊 胡炎兴 杨小璇 《全面腐蚀控制》 2021年第6期68-70,117,共4页
机械损伤降低管道承压能力和使用寿命,是管道泄漏和失效事故的重要原因。制定机械损伤预防策略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内容。分别从管材制造、管道建设施工和运行维护等阶段,阐述了国外管道行业在预防机械损伤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包... 机械损伤降低管道承压能力和使用寿命,是管道泄漏和失效事故的重要原因。制定机械损伤预防策略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内容。分别从管材制造、管道建设施工和运行维护等阶段,阐述了国外管道行业在预防机械损伤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包括管材预制机械防护层,制定大型吊管机施工操作文件,研发管沟回填筛选填充设备,使用流动填料作为管沟回填材料,实施管道公众警示程序,设立挖掘作业咨询电话等。国外先进理念做法有助于避免机械损伤隐患和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对于国家管道安全监管机构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机械损伤 机械防护层 管沟回填 公众警示
下载PDF
基于融合相似原理的天然气压缩机性能曲线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贺宇 刘金虎 +3 位作者 张凯灵 肖大伟 徐亚男 梁昌晶 《石油石化节能》 2022年第2期4-6,13,I0003,共5页
针对现场操作中压缩机实际性能曲线与试验性能曲线差异较大的问题,全面分析和对比了两种近似相似原理的不同,指出引起压比计算结果误差的原因,并提出基于融合相似原理的性能参数换算方法,首先采用第二类算法预估压比值,同时利用第一类... 针对现场操作中压缩机实际性能曲线与试验性能曲线差异较大的问题,全面分析和对比了两种近似相似原理的不同,指出引起压比计算结果误差的原因,并提出基于融合相似原理的性能参数换算方法,首先采用第二类算法预估压比值,同时利用第一类算法不断校正压比值,该方法在热力、水力计算上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对某压缩机进行实例验证,出口温度和出口压力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32%、5.17%,计算精度满足工程需求。应用后,压缩机单位能耗费用有所降低,压气站运行的整体能耗率下降了3%~5%,研究结果可更好地指导压缩机的运行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原理 天然气 压缩机 性能曲线 压比
下载PDF
原油储罐关键液位报警阈值的设定方法
5
作者 宋婧澄 欧阳保 +1 位作者 盛凌 邹堃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22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前,储罐液位报警阈值主要依靠现场经验人工确定,不可避免地造成误报、漏报现象,无法更好地预防储罐溢流、抽瘪等事故的发生。通过梳理储罐液位的相关设计规范,在原有报警液位的基础上增加高液位联锁,分别在高液位中设置过量充装液位... 目前,储罐液位报警阈值主要依靠现场经验人工确定,不可避免地造成误报、漏报现象,无法更好地预防储罐溢流、抽瘪等事故的发生。通过梳理储罐液位的相关设计规范,在原有报警液位的基础上增加高液位联锁,分别在高液位中设置过量充装液位、高联锁液位、高报警液位和最大工作液位;在低液位中设置最小工作液位、低报警液位、低联锁液位和最小充装液位,并结合报警响应时间和输油泵特性给出了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可科学、合理地确定储罐关键液位的报警阈值,为储罐的安全防护和自控设计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 液位 报警 溢流 汽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