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LADRC的构网型储能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林 卢冠铭 +3 位作者 游洪灏 郭雅娟 辛迪熙 袁晓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2-154,共13页
为提升高比例风电渗透下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同时解决风储联合系统调频过程中参数间相互影响难以兼顾导致系统调频控制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的... 为提升高比例风电渗透下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同时解决风储联合系统调频过程中参数间相互影响难以兼顾导致系统调频控制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的构网型(grid-forming,GFM)储能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在传统应用LADRC对角频率进行快速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有功差额补偿,加速有功指令响应速度,消除参数互耦。同时,针对构网型储能调频控制策略参数影响规律,分析了角频率和参考功率至输出功率的小信号模型,推导控制环节传递函数,实现对系统调频性能优化。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风储联合系统仿真模型,对不同控制策略在不同工况下电网频率和储能出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有效提升复杂工况下风储联合系统对电网频率的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小信号模型 自抗扰控制策略 风储联合系统 频率支撑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构网需求储能的双层优化选址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建林 康靖悦 +2 位作者 辛迪熙 武亦文 姜晓霞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9,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下构网需求储能的双层优化选址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对调峰调频的响应,建立了多目标双层优化模型。其中,运行层将弃风弃光量和网损计入经济惩罚中,以系统的年运行成本最优为目标,计及调峰、调频收益...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下构网需求储能的双层优化选址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对调峰调频的响应,建立了多目标双层优化模型。其中,运行层将弃风弃光量和网损计入经济惩罚中,以系统的年运行成本最优为目标,计及调峰、调频收益;规划层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并以系统的年综合运行成本最优为目标进行建模。利用改进的帝国竞争算法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多场景比较说明调峰调频经济性和最优场景下的储能选址。最后,采用IEEE-33节点进行仿真,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并选取不确定性因素指标对总成本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影响经济成本更需关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调峰 调频 储能规划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应用研究
3
作者 李建林 康靖悦 辛迪熙 《分布式能源》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储能在建立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现代能源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技术主要应用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和支撑构网型储能源网荷储系统建设等方面。首先,总结了储能结构、分类,并按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分... 储能在建立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现代能源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技术主要应用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和支撑构网型储能源网荷储系统建设等方面。首先,总结了储能结构、分类,并按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分别介绍储能的应用特征。接着,探讨了储能在电网侧促进新能源消纳方式,并介绍“电制氢”技术方式促进新能源消纳。其次,介绍构网型储能源网荷储建设及其典型工程,源网荷储主体多元化大力推动了新能源发展,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最后,总结电力辅助服务国内外发展及典型储能案例并对储能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储能类型 储能发展 辅助服务 源网荷储
下载PDF
基于纳什均衡的光-储耦合制氢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4
作者 梁忠豪 王丽芳 李建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4,共10页
围绕光-储耦合制氢系统,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纳什均衡的优化控制方法,对光伏出力、储能电池组充放电功率和混合电解槽输入功率进行调控分配。其中,选定储能电池组出力能力、混合电解槽功率波动率,以及光伏和售氢产生的经济效益之和作为3个... 围绕光-储耦合制氢系统,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纳什均衡的优化控制方法,对光伏出力、储能电池组充放电功率和混合电解槽输入功率进行调控分配。其中,选定储能电池组出力能力、混合电解槽功率波动率,以及光伏和售氢产生的经济效益之和作为3个博弈方,并设置博弈方对应支付函数,搭建优化控制模型。搭建了基于纳什均衡的光-储耦合制氢系统优化控制仿真模型,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所提策略不仅使光伏弃光率降到5%以下,而且优化了储能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使得储能电池组荷电状态维持在20%~90%之间,有效避免了过充过放。此外,在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功率的基础上,优化混合电解槽的输入功率,使其最大化制氢。在光-储耦合制氢系统优化运行过程中,碱性电解槽/质子交换膜电解槽运行电压上、下波动均约为0.7%,母线电压上、下波动均约为0.2%,即所提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光-储耦合 碱性电解槽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储能 博弈论 纳什均衡 优化控制
下载PDF
面向V2G调度的可信联邦学习方法
5
作者 何云华 程宇航 +2 位作者 袁晓冬 郭雅娟 李建林 《分布式能源》 2024年第6期65-74,共10页
车网互动(vehicle to grid,V2G)技术利用调度模型生成的决策调度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有序参与电网管理,可实现高效削峰填谷,采用联邦学习方式可以在充电站不愿共享原始数据的条件下完成调度模型训练,因此选定符合多方利益的... 车网互动(vehicle to grid,V2G)技术利用调度模型生成的决策调度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有序参与电网管理,可实现高效削峰填谷,采用联邦学习方式可以在充电站不愿共享原始数据的条件下完成调度模型训练,因此选定符合多方利益的训练标签和保证模型参数聚合结果的正确性对于V2G调度决策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面向V2G调度的可信联邦学习方法。首先,构建V2G实时调度模型可信联邦学习架构,其包括标签生成模块、可验证联邦学习模块和实时调度模块3个部分;然后,综合考虑EV用户、运营商及电网侧负荷波动,提出一个计及电网多方主体利益的实时调度标签数据生成模型,并设计调度模型标签的动态更新方法;其次,提出模型参数聚合的安全存证与验证方法,确保联邦学习模型参数聚合的正确性;最后,对3种充电时段类型EV占主导生成的标签数据和所提出验证方法的时间开销、存储开销和Gas开销进行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标签模型展示了EV用户、运营商以及电网侧负荷波动的最优值特征,构建聚合树的时间开销达到毫秒级,相比于传统验证方式,聚合验证智能合约的Gas开销显著降低。因此,所提出的可信联邦学习方法与电网中多方主体利益一致,并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网互动(V2G) 电动汽车(EV) 智能合约 同态加密 联邦学习 模型参数聚合
下载PDF
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选型及评估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建林 梁忠豪 +2 位作者 赵文鼎 李光辉 李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53-2662,I0015,共11页
电解槽是光伏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的优劣是影响制氢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被投入工程应用的电解槽有碱性电解槽(alkaline electrolyzer,AEL)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roton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zer,PEMEL),两类电... 电解槽是光伏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的优劣是影响制氢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被投入工程应用的电解槽有碱性电解槽(alkaline electrolyzer,AEL)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roton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zer,PEMEL),两类电解槽在经济性和技术性方面各有优劣。因此,提出混合电解槽应用技术。首先,提出层次分析-熵权法综合评估方法,按照所提方法求得混合电解槽系统最优选型;其次,将混合电解槽系统应用在光储耦合制氢系统中,并搭建其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进行3类电解槽多个性能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电解槽成本为同容量PEMEL设备成本的56%,且混合电解槽电解效率可达91.5%,验证了所提方案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碱性电解槽 制氢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评估选型
原文传递
基于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的功率分配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林 赵文鼎 +2 位作者 梁忠豪 缪惠宇 袁晓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18,共10页
光伏(PV)电解水制氢技术是实现PV消纳和绿电制氢的重要手段。在波动电源输入状态下,电解槽制氢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制氢经济性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的PV制氢方案,采用碱性电解槽(AEL)制氢系统与质子交换... 光伏(PV)电解水制氢技术是实现PV消纳和绿电制氢的重要手段。在波动电源输入状态下,电解槽制氢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制氢经济性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的PV制氢方案,采用碱性电解槽(AEL)制氢系统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EL)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功率优化控制技术和容量配置方法,在实现不同类型电解槽组合运行、合理配置的基础上,提升制氢性能。结果表明,混合电解制氢系统与单一AEL制氢技术相比,制氢量提升了5%,波动率大幅降低,制氢成本相较于PEMEL电解水制氢系统大幅降低。采用功率优化控制技术后,同等功率运行下,制氢量提升。单一电解槽处于波动工况下,采用阵列轮换方式保证了电解槽系统安全运行。研究结果可以为实现PV消纳以及多类型电解槽安全运行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碱性电解槽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容量配置 功率分配
下载PDF
基于级联式模糊控制的电氢耦合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8
作者 李建林 梁策 +1 位作者 曾飞 袁晓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7-100,共14页
针对电氢混合储能系统在平抑直流微网中功率波动时面临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式模糊控制的电氢耦合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中一次模糊控制器依据储氢罐储氢状态(stateofhydrogenstorage,SOH)与锂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 针对电氢混合储能系统在平抑直流微网中功率波动时面临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式模糊控制的电氢耦合直流微网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中一次模糊控制器依据储氢罐储氢状态(stateofhydrogenstorage,SOH)与锂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求解出一次功率分配因子,对直流微网净功率进行一次分配;二次模糊控制器结合一次功率分配参考值与SOH对一次功率分配因子作出校正。此外,为使氢储能系统中具有非线性工作特性的电流控制型装置(电解槽、燃料电池)能够对能量管理系统作出高效响应,采用插值法将功率分配参考值转换为电流参考值。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证明,所提能量管理策略有效缩小了氢储能系统在非合理区间的功率波动范围并提高了氢储能系统中装置的响应精度与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电氢耦合 混合储能系统 能量管理 级联式模糊控制 插值法
下载PDF
计及动态氢价的光伏电解水制氢调度策略
9
作者 李建林 王大龙 +2 位作者 赵文鼎 辛迪熙 邹菲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12,共14页
为推动光伏电解水制氢技术商业化应用,提出了一种计及动态氢价机制的光伏电解水制氢调度策略。首先考虑余电上网和余电制氢两种运营模式,构建了光伏电解水制氢系统运营模型,在相关约束条件下,提出光伏电解水制氢系统调度策略,以整体最... 为推动光伏电解水制氢技术商业化应用,提出了一种计及动态氢价机制的光伏电解水制氢调度策略。首先考虑余电上网和余电制氢两种运营模式,构建了光伏电解水制氢系统运营模型,在相关约束条件下,提出光伏电解水制氢系统调度策略,以整体最大化收益为目标,引入效用函数对加氢用户的满意度与售氢收益模型进行优化。其次以售氢收益和用户满意度最大为目标,通过NSGA2遗传算法求解得到最优动态氢价。最后采用CPLEX求解器得到不同场景下的最优调度策略方案,对优化后的运行结果及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并对比不同场景下的运行结果与经济效益。仿真结果表明,光伏电解水制氢调度策略采用动态氢价机制售氢能够有效提高售氢收益,并有序引导加氢需求,提高光伏电解水制氢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制氢 动态氢价 定价策略 优化调度
原文传递
计及多堆燃料电池功率分配的电氢耦合系统分层控制策略
10
作者 李建林 石泽林 陈来军 《电力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88,共10页
针对电氢耦合系统运行时单体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有限和工作效率低难以维持系统在复杂工况下稳定运行的问题,研究了多堆燃料电池系统(multi-stack fuel cell system,MFCS)功率分配策略,提出了一种计及多堆燃料电池功率分配的电氢耦合分层... 针对电氢耦合系统运行时单体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有限和工作效率低难以维持系统在复杂工况下稳定运行的问题,研究了多堆燃料电池系统(multi-stack fuel cell system,MFCS)功率分配策略,提出了一种计及多堆燃料电池功率分配的电氢耦合分层能量管理策略,将控制系统分为状态机控制层和设备控制层。以燃料电池运行效率最优为目标设计了多堆燃料电池功率分配方法,上层为状态机控制层,采集系统剩余功率、锂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储氢罐氢状态(state of hydrogen,SOH),并将系统状态分为8种,下层为设备控制层,接收状态机发送的开关信号控制各设备选择不同的控制模式运行,使燃料电池尽可能运行于正常区间,提高燃料电池寿命和工作效率,减少系统运行状态的切换、提升电氢耦合系统抗扰动能力和光伏利用效率。基于Simulink平台仿真验证了所提分层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耦合 多堆燃料电池系统 分层控制策略 状态机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