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压滤系统在新疆某选煤厂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齐健 包国强 +2 位作者 尉维洁 刘峰 周南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为解决选煤厂煤泥压滤系统自动化水平低、人工依赖性强、系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针对新疆某选煤厂煤泥压滤系统进行了智能化升级研究。将压滤机等单机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进行数据对接,结合现场洗选工艺以及生产管理方式,针... 为解决选煤厂煤泥压滤系统自动化水平低、人工依赖性强、系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针对新疆某选煤厂煤泥压滤系统进行了智能化升级研究。将压滤机等单机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进行数据对接,结合现场洗选工艺以及生产管理方式,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套适用于选煤厂的智能压滤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自动启停及自动补料、自动判断结束进料、智能排队卸料、压滤视频联动跟随以及生产统计等功能。该研究基本解决了选煤厂压滤系统管理与控制难题。该研究为选煤厂及其他矿物压滤脱水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解决思路和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智能化 压滤系统 压滤脱水 自动进料结束 排队卸料 视频联动 浓缩机 压滤机
下载PDF
新疆地区高含矸黏湿动力煤干湿联合工艺及分选提质研究
2
作者 巴玉龙 陈永科 +1 位作者 郭君伟 张亚东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286-291,共6页
基于低品质煤原煤煤质分析,综合生产矿区生产现状,提出适用于高含矸粘湿煤的干湿联合分选工艺:>100 mm煤炭采用光电分选、100~25 mm煤炭采用重介浅槽分选、25~3 mm煤炭采用复合式分选。该工艺有效降低煤炭分选下限,提高煤炭分选精度... 基于低品质煤原煤煤质分析,综合生产矿区生产现状,提出适用于高含矸粘湿煤的干湿联合分选工艺:>100 mm煤炭采用光电分选、100~25 mm煤炭采用重介浅槽分选、25~3 mm煤炭采用复合式分选。该工艺有效降低煤炭分选下限,提高煤炭分选精度,可实现>3 mm低品质煤的降灰提质。在干湿联和分选提质工艺下,过断层前原煤灰分降低了19.19%,发热量提升了4391 kJ/kg;过断层中原煤灰分降低了21.51%,发热量提升了3185 kJ/kg;夹矸层原煤灰分降低了18.33%,发热量提升了3349 k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质煤 煤质特性 分选工艺 效果预测
原文传递
浅谈集团公司合并后省公司财务共享中心运行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优化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芳 《金融文坛》 2021年第2期0252-0254,共3页
区域公司整合后设立了省公司财务共享中心,明确了职能和管辖范围,规范了各项规章,统一了管控流程,但在运行过程中仍需关注相关问题,及时进行风险权衡分析、协同分工合作、制度查缺补漏,调整人员结构、提升培训效果,确保财务共享中心高... 区域公司整合后设立了省公司财务共享中心,明确了职能和管辖范围,规范了各项规章,统一了管控流程,但在运行过程中仍需关注相关问题,及时进行风险权衡分析、协同分工合作、制度查缺补漏,调整人员结构、提升培训效果,确保财务共享中心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中心 运行 问题 措施
下载PDF
新疆某选煤厂智能装车定位系统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齐健 包国强 +3 位作者 刘峰 周南 刘化男 高会颖 《自动化仪表》 CAS 2023年第10期60-64,共5页
为全面推动煤炭企业智能化建设、顺应物联网信息时代转变传统生产模式的需求,新疆某选煤厂对铁路装车系统进行了全面智能化升级。在原系统基础上,结合快速定量装置、智能感知设备、人工智能算法以及人机交互平台,实现了装车全流程无人... 为全面推动煤炭企业智能化建设、顺应物联网信息时代转变传统生产模式的需求,新疆某选煤厂对铁路装车系统进行了全面智能化升级。在原系统基础上,结合快速定量装置、智能感知设备、人工智能算法以及人机交互平台,实现了装车全流程无人化全自动执行。创新性地采用激光对射原理,研发了基于测量光幕的车厢精准定位系统,开发了算法模型实现定位计算,为智能化无人控制提供基础支持。该系统稳定、安全、准确,与各模块之间相互紧密关联,共同实现业务流程智能化,为实现全厂智能化管理提供依据。作为促进工矿业物联网技术升级的重要节点,该研究能为同类智能化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智能化 铁路装车 无人化 车厢定位 模型算法 测量光幕 人机交互
下载PDF
块煤智能干选技术在新疆某选煤厂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姜永宁 顾维根 +5 位作者 李庆军 齐健 刘峰 高磊 尉维洁 张新源 《自动化仪表》 CAS 202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为解决新疆某选煤厂200 mm以上块煤人工手选工艺中存在的分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人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对块煤智能干选工艺的不同智能煤矸识别方法、智能分离方式、智能算法等进行了特点对比和试验研究。采用智能干选工艺代替现有人... 为解决新疆某选煤厂200 mm以上块煤人工手选工艺中存在的分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人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对块煤智能干选工艺的不同智能煤矸识别方法、智能分离方式、智能算法等进行了特点对比和试验研究。采用智能干选工艺代替现有人工手选工艺。智能干选工艺突破了传统智能干选上限,使物料的识别和执行粒度上限由300 mm提高到600 mm及以上,大大提高了分选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阐述了新疆某选煤厂采用智能干选工艺代替现有手选工艺的具体改造方案。改造后方案和原有手选系统相比,多回收块精煤3.36万吨/年,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选煤厂智能化水平,创造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智能干选工艺的成功应用,为选煤行业超大块煤干法分选、代替手选、动筛和浅槽排矸、块煤智能干选直接出产品等工艺需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干选技术 射线识别方式 气枪执行方式 智能算法 半工业试验 工艺改造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新疆区域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研究
6
作者 张宏刚 《中国金属通报》 2023年第17期158-160,共3页
矿山救护队是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急救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抢险救灾的成败。本文概述了矿山救援队内涵,分析了具体任务和新疆区域存在的问题,浅谈了几点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方法,旨在提高新疆区域矿山救护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 新疆 矿山 救护队 应急救援能力 提升
下载PDF
急倾斜深埋巨厚煤层掘巷冲击地压前兆特征及其灾害防治
7
作者 来兴平 贾冲 +6 位作者 胥海东 崔峰 刘旭东 王昊 陆长亮 张随林 何仕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7-350,共14页
随着冲击地压矿井逐渐向深开采,其巷道掘进伴随的冲击显现愈发强烈。针对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冲击地压有效防治问题,以新疆乌东煤矿急倾斜煤层矿井为例,运用微震监测对巷道掘进的冲击地压时空前兆特征加以分析。结合巷道掘进的应力与能量... 随着冲击地压矿井逐渐向深开采,其巷道掘进伴随的冲击显现愈发强烈。针对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冲击地压有效防治问题,以新疆乌东煤矿急倾斜煤层矿井为例,运用微震监测对巷道掘进的冲击地压时空前兆特征加以分析。结合巷道掘进的应力与能量变化数值模拟分析,揭示巷道掘进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提出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冲击地压防治策略,并完成现场工程实践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掘进的冲击地压发生前第2~5天出现微震总能量极低值,或存在至少4 d的能量潜伏期;冲击地压发生前5 d普遍存在3 d以上的最大能量占比高频波动期。冲击地压发生前存在明显缺震现象,发生位置集中分布在距离掘进工作面较近的微震能量极小值区间范围内,或位于微震能量极值区间附近的微震频次极小值区间范围内,且冲击地压事件位于冲击变形能指数较高区域。急倾斜巨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的坚硬覆岩结构不易破断,使得巷道掘进存在上水平采空区两侧“双翼型”应力集中,掘进工作面前方与巷道底部受顶底板岩层相互挤压的应力集中分布且能量积聚显著,随着巷道掘进深度增加其应力集中与能量积聚进一步增强,容易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综合分析形成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掘进的工作面爆破卸压、巷道钻孔卸压与补强支护、复杂区域架蓬的冲击地压防治策略。结合冲击地压时空前兆异常为及时加强卸压力度提供时机。通过工作面与巷道卸压使得掘进期间未发生单日累计1×105 J以上微震能量,在对支护优化调整与复杂区域重点防护后,巷道掘进日均微震能量降至2.2 kJ,其1 kJ以上微震事件占比下降且巷道断面整体平整。研究结果为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安全掘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巨厚煤层 巷道掘进 冲击地压 前兆特征 防治策略
下载PDF
冲击地压条件下低变质煤自燃特性研究
8
作者 陈梦乔 王坤 +2 位作者 王永敬 刘江 孔令宇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利用程序升温试验装置,以宽沟煤矿I010206综放工作面B2煤层为研究对象,在单轴加压7.5 MPa条件下开展不同粒径煤样的程序升温实验,分析B_(2)煤在不同粒径条件下在升温氧化过程中CO,CH_(4),C_(2)H_(6),C_(2)H_(4)等气体的产生规律,并计算... 利用程序升温试验装置,以宽沟煤矿I010206综放工作面B2煤层为研究对象,在单轴加压7.5 MPa条件下开展不同粒径煤样的程序升温实验,分析B_(2)煤在不同粒径条件下在升温氧化过程中CO,CH_(4),C_(2)H_(6),C_(2)H_(4)等气体的产生规律,并计算了不同粒径煤样的耗氧速率、气体产生速率。研究结果表明:超过临界温度后,随煤温升高,产生的标志气体浓度由缓慢增长变为急剧增长,且随煤样粒径减小,其增长速率逐渐增大,耗氧速率和气体产生速率也逐渐增大,自燃氧化临界温度70℃,干裂温度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 粒径 自燃氧化 临界温度 干裂温度
原文传递
基于透视变换和SNc-YOLOv5的大块煤识别方法应用
9
作者 于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3,共10页
为了提高带式输送机大块煤识别的准确率,避免大块煤堆积对皮带造成的磨损,延长输送机的使用寿命,提出了基于透视变换和SNc-YOLOv5的大块煤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透视变换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有效地将图像中的非输送机区域滤除,并... 为了提高带式输送机大块煤识别的准确率,避免大块煤堆积对皮带造成的磨损,延长输送机的使用寿命,提出了基于透视变换和SNc-YOLOv5的大块煤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透视变换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有效地将图像中的非输送机区域滤除,并对输送机区域进行坐标矫正;然后,采用SNc-YOLOv5模型对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图像进行深度学习建模,得到大块煤识别模型;最后,通过试验分析和现场应用对该方法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号煤矿数据集的试验分析精确率为94.8%,召回率为83.2%,在2号煤矿数据集的试验分析精确率为92.8%,召回率为85.3%,现场应用置信度达到0.9,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精确率和召回率指标均优于其他方法;该方法在图像预处理阶段提取带式输送机区域对图像进行标准化,仅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处理,提高了大块煤识别的准确率。该算法部署到某煤矿现场,能够实现实时监测,为带式输送机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煤识别 带式输送机 透视变换 图像标准化
下载PDF
煤炭综采工程煤岩裂隙变形多尺度视觉特征提取算法
10
作者 鲍新平 何勇 《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煤炭资源勘探与开采行业是国家稳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浅部煤炭资源储量的逐渐枯竭,煤炭资源开采向深部区域发展,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性的增加,煤岩裂隙变形现象逐渐增多,威胁着煤炭综采工程的安全,提出煤炭综采工程煤岩裂隙变形多... 煤炭资源勘探与开采行业是国家稳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浅部煤炭资源储量的逐渐枯竭,煤炭资源开采向深部区域发展,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性的增加,煤岩裂隙变形现象逐渐增多,威胁着煤炭综采工程的安全,提出煤炭综采工程煤岩裂隙变形多尺度视觉特征提取算法研究。预处理原始煤岩图像(灰度化处理、锐化增强处理及其去噪处理),以此为基础,基于C-V模型分割煤岩图像,获取煤岩裂隙变形目标图像,通过高斯核函数将其映射到空间范围,完成多尺度视觉空间的构建,应用MSRFE算法检测并确定煤岩裂隙变形多尺度视觉特征,从而实现煤岩裂隙变形多尺度视觉特征的提取。试验数据显示:应用本文提出的算法获得的煤岩裂隙变形目标确定结果非常清晰地标注出了全部裂隙变形的边界,多尺度视觉特征提取完整度最大值达到了99%,充分证实了所提出算法具备更加优质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裂隙 特征提取 裂缝图像 多尺度视觉特征 煤炭综采工程 裂隙变形
下载PDF
风力干法选煤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11
作者 王峰超 常博 +1 位作者 陈永科 郭志宾 《选煤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介绍了复合式干法分选、风力摇床分选、风力跳汰分选、振动逆流分选及振动螺旋分选等干法选煤技术发展历程与分选原理、技术性能及其适用性,阐述了在“双碳”背景下煤炭高效清洁干法分选技术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提出降低分选粒度下限、... 介绍了复合式干法分选、风力摇床分选、风力跳汰分选、振动逆流分选及振动螺旋分选等干法选煤技术发展历程与分选原理、技术性能及其适用性,阐述了在“双碳”背景下煤炭高效清洁干法分选技术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提出降低分选粒度下限、提高分选精度、增强对入选原煤外在水分适应性和发展风力选煤智能化的未来干法分选技术发展方向,以为应对新形势下煤炭洗选加工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分选 风力选煤 复合式干法分选机 风力摇床 风力跳汰 分选粒度 分选精度
下载PDF
急倾斜巨厚煤层巷道掘进安全支护技术
12
作者 朱红伟 宋炳霖 冯攀飞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32-136,共5页
乌东煤矿急倾斜巨厚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巷道掘进存在夹矸多、顶板易破碎区段,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该隐患,乌东煤矿在巷道常规段采取长、短锚索及锚杆联合支护方式,在易破碎段增加管棚支护。经数值模拟与现场观测表明,常规段联... 乌东煤矿急倾斜巨厚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巷道掘进存在夹矸多、顶板易破碎区段,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该隐患,乌东煤矿在巷道常规段采取长、短锚索及锚杆联合支护方式,在易破碎段增加管棚支护。经数值模拟与现场观测表明,常规段联合支护效果显著,相较未支护顶板下沉减小50%,巷道围岩内部没有严重破坏区,巷道表面平整,没有大块片帮及冒落情况;易破碎段管棚支护下巷道顶板平整未出现垮冒。微震监测结果表明,在掘进期间巷道围岩活动平稳,表明该支护技术可以很好地控制巷道变形,对于复杂条件下巷道安全支护提供借鉴及指导,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及科学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巷道 联合支护 管棚支护
原文传递
冲击地压矿井煤巷掘进速度研究
13
作者 王雪涛 胡国建 +2 位作者 杨伟 秦旗佑 田梦琪 《陕西煤炭》 2024年第5期12-18,28,共8页
针对掘进速度提高引起的巷道围岩应力变化问题,以宽沟煤矿B 1煤层I010101下顺槽掘进面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深入研究不同掘进速度下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塑性区分布特征,分析掘进速度提升对巷道围岩状态的影响,... 针对掘进速度提高引起的巷道围岩应力变化问题,以宽沟煤矿B 1煤层I010101下顺槽掘进面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深入研究不同掘进速度下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塑性区分布特征,分析掘进速度提升对巷道围岩状态的影响,动态调整掘进速度。结果表明,随着I010101下顺槽掘进速度从10 m/d提升至15 m/d、20 m/d,垂直应力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应力分布形态也基本相似,应力水平处在大于14 MPa小于18 MPa的范围内。I010101下顺槽掘进面提高掘进速度后应力提升幅度不大,该区域冲击危险性指数I m略小于1、略大于1,冲击危险等级是从无到弱。掘进面推进速度在充分卸压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升,建议在较长时间停掘/调休后初次掘进时掘进速度不宜过大,同时掘进速度的提升不宜过快,应平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速度 数值模拟 围岩破坏规律 应力变化
下载PDF
新疆某露天矿排土场土壤质量分级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雪亮 赵建港 +3 位作者 余勤飞 李晓楠 李欣颖 张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8-185,共8页
以新疆某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区域,对其0-60 cm处土壤含水率、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进行采样分析,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和昌吉市一般农用耕地土壤质量标准作为参考,评价当前土壤养分现状;采用土壤肥力指数法,对... 以新疆某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区域,对其0-60 cm处土壤含水率、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进行采样分析,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和昌吉市一般农用耕地土壤质量标准作为参考,评价当前土壤养分现状;采用土壤肥力指数法,对不同深度下土壤质量进行分层评价。结果表明,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和昌吉市一般农用耕地土壤质量标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碱解氮含量极低,有效磷含量较高,速效钾随选用参考标准不同而不同。此外,研究表明,不同深度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值略有不同,分层评价土壤质量更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质量评价 土壤肥力指数法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与深度学习的冲击地压矿井时间序列b值趋势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峰 何仕凤 +4 位作者 来兴平 陈建强 孙秉成 贾冲 高远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2-2034,共13页
冲击地压是制约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重大灾害之一,实现冲击地压的智能化预警是保障煤矿智能安全开采的关键路径。b值作为监测冲击地压的有效指标,掌握矿井开采过程中b值演化趋势对冲击地压的及时预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相空间重构(P... 冲击地压是制约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重大灾害之一,实现冲击地压的智能化预警是保障煤矿智能安全开采的关键路径。b值作为监测冲击地压的有效指标,掌握矿井开采过程中b值演化趋势对冲击地压的及时预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相空间重构(PSR)与深度学习提出了对矿井开采中时间序列b值的短期预测方法,运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将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及降噪后的b值映射到高维空间,混合遗传算法(G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学习高维数据特征构成b值预测模型(PSR–GA–LSTM)。实例结合冲击地压矿井宽沟煤矿W1123综采工作面,计算了降噪后b值的重构参数且实现了数据的重构。评价了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并对最优预测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b值经过降噪技术处理后,能增强模型对于b值趋势特征的学习能力和降低噪点对于冲击前兆信息的干扰;时间序列b值经过相空间重构及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超参数得到优化后,模型的预测精度能得到明显提升;较其他模型相比PSR–GA–LSTM的残差波动范围最小稳定在0.005以内,其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0.00151、0.00133、0.29%都低于其他模型;PSR–GA–LSTM模型经过时间序列b值训练后,所预测的b值趋势蕴含着冲击前兆信息,能预先对冲击事件的发生提供b值预警指标。该模型对于匀速推进的冲击地压矿井b值趋势发展有着较好的预测能力,所用方法可为在冲击地压时间上演化发展的预测预警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B值 LSTM 相空间重构 预警 深度学习
下载PDF
急倾斜巨厚煤层群难采资源开采的覆岩破断与能量释放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来兴平 贾冲 +4 位作者 崔峰 陈建强 常博 张随林 孙敬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14,共14页
针对急倾斜巨厚煤层群难采资源的安全开采问题,采用物理模拟实验与理论分析方法,对急倾斜巨厚煤层群不同开采工艺产生的覆岩变化、破断高度、微震能量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对比,推导了急倾斜巨厚煤层坚硬顶板破断积聚能量的理论计算公式,... 针对急倾斜巨厚煤层群难采资源的安全开采问题,采用物理模拟实验与理论分析方法,对急倾斜巨厚煤层群不同开采工艺产生的覆岩变化、破断高度、微震能量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对比,推导了急倾斜巨厚煤层坚硬顶板破断积聚能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由不同开采工艺的对比分析结果为急倾斜巨厚煤层群向深开采的方案设计提供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急倾斜巨厚煤层群水平分段综放开采的中间岩柱集中破断形成岩柱与上部煤层顶板的联动效应,容易引发冲击地压等的动力灾害事故;走向长壁开采中区段煤柱的强支撑作用,使得急倾斜巨厚煤层群向深开采过程中覆岩破断高度与范围的增幅较小。通过构建急倾斜巨厚煤层坚硬顶板破断力学模型,推导得出急倾斜巨厚煤层坚硬顶板破断积聚能量计算公式。急倾斜巨厚煤层群采用走向长壁的累计微震能量24.28×10^(5)J,较水平分段开采的累计能量小15.67%。水平分段综放开采过程中,单次开采的平均能量比走向长壁开采较低,且避免了煤柱留设时煤炭资源的浪费。顶板破断的能量不充分释放,容易造成其下次破断能量释放的峰值效应,且中间岩柱大范围集中破断容易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挑战。基于节约矿井资源的同时又能避免大范围覆岩集中破断的理念,建议在原有水平分段综放开采与顶板弱化调控基础上,增加对顶板与中间岩柱的弱化程度,避免岩柱大范围集中破断带来的矿井安全生产问题。研究结果为急倾斜煤层复杂条件矿井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安全开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巨厚煤层 冲击地压矿井 开采工艺 覆岩演化 能量积聚
下载PDF
浅谈集团企业合并后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
17
作者 周芳 《金融文坛》 2021年第2期0314-0316,共3页
近年来国企深化改革推动了央企的重组整合,整合后的集团省企业要通过有效措施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发挥其管控风险,信息共享、价值创造的职能,为省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但在合并之后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出现了纳入共享中心后管理范围不明确、... 近年来国企深化改革推动了央企的重组整合,整合后的集团省企业要通过有效措施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发挥其管控风险,信息共享、价值创造的职能,为省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但在合并之后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出现了纳入共享中心后管理范围不明确、职责权限不清晰等问题,需要针对合并之后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合理分配资源以及统一规范标准等措施进一步建设完善的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本文将从集团企业合并后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角度出发,就合并之后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就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从而完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 省企业 共享中心
下载PDF
基于煤样破坏声发射特征的冲击地压评价预警研究
18
作者 陈结 刘博 +4 位作者 朱超 蒲源源 高靖宽 崔义 张传玖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29,共14页
冲击地压作为深部煤矿开采中最常见的煤岩动力灾害,严重影响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精准及时的预测预报是冲击地压防治的关键。为研究煤岩体冲击前兆信息特征,建立高效精准的动态预测模型,通过对冲击倾向性煤样进行三轴压缩试验,获取煤... 冲击地压作为深部煤矿开采中最常见的煤岩动力灾害,严重影响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精准及时的预测预报是冲击地压防治的关键。为研究煤岩体冲击前兆信息特征,建立高效精准的动态预测模型,通过对冲击倾向性煤样进行三轴压缩试验,获取煤样破坏过程声发射特征参数,选取典型冲击矿井工作面微震参数监测值,与实验室所得声发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室和工程尺度下的声发射与微震参数特征之间的相似性,建立两者之间冲击声学信息的表征关系。结果表明,煤样压缩过程中声发射累计能量的“阶梯状”增长与大能量矿震事件发生前的“缺震”现象都揭示了煤岩体能量的孕育过程。同一能量指标在不同尺度下对大能量事件的发生具有相同的演化趋势,经量化后可作为冲击地压危险性预警指标。继而选取影响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静态因素与应力动态因素,结合所得微震参数指标分别赋予动态权重,并引入贝叶斯概率进行修正,构建冲击地压动-静态协同综合评价预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河南某冲击矿井工作面危险性进行评价预警,获得优于传统评价模型的预警结果,展现了该模型的工程适用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声发射 微震 前兆信息 预警模型 三轴压缩
下载PDF
急倾斜巨厚煤层矿震诱冲机制及时-空特征
19
作者 崔峰 张随林 +4 位作者 来兴平 陈建强 贾冲 孙敬轩 周玉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49-463,共15页
针对急倾斜巨厚煤层赋存环境复杂,开采过程矿震频发,冲击危险性高的问题,通过构建岩柱力学模型及数值模型、统计分析现场矿震事件,掌握急倾斜巨厚煤层开采的煤岩灾变规律,形成基于动静载理论的急倾斜巨厚煤层矿震诱冲机制。选取5个微震... 针对急倾斜巨厚煤层赋存环境复杂,开采过程矿震频发,冲击危险性高的问题,通过构建岩柱力学模型及数值模型、统计分析现场矿震事件,掌握急倾斜巨厚煤层开采的煤岩灾变规律,形成基于动静载理论的急倾斜巨厚煤层矿震诱冲机制。选取5个微震指标深入分析矿震发生的异常前兆及时间跨度特征,预警冲击危险并把握补强卸压时机;通过微震事件定位掌握矿震发生的空间特征,明确卸压关键区域,基于矿震发生的时空特征提出防冲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急倾斜巨厚煤层岩柱在直立极限长度范围内其弯曲变形效应随采深增大愈加明显,岩柱内部能量积聚随采深增加也愈高,岩柱及煤层内高能量积聚区域受开采扰动发生大尺度破裂产生矿震,形成动载震动波,动静载叠加易诱发冲击;矿震发生前日总能量-频次、A(b)、S均出现低值异常,b、P(b)均出现高值异常,异常跨度即表示矿震孕育过程。矿震发生时日总能量-频次、A(b)、S均快速跃升至高值,b值、P(b)值均快速降低至低值;矿震事件发生前在空间上某区域出现明显的缺震现象,缺震程度越高矿震能量越大,据此可对缺震区域采取补强卸压措施,从源头降低冲击危险性。防冲策略包括对岩柱及煤层充分卸压,弱化冲击源头及路径,加强采场与巷道支护,使其具有一定的抗冲能力。但不能保障开采时没有冲击危险,因此需对开采过程煤岩活动密切监测,识别高能矿震发生的时空异常前兆,以便及时精准的采取补强卸压及支护、撤人等安全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巨厚煤层 矿震 冲击地压 时-空特征
下载PDF
不同通风方式及压风量下的掘进工作面风流粉尘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褚新龙 魏伟 +3 位作者 龙在海 蒋晨旺 刘强 聂文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解不同的通风方法和压风风量对掘进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的影响,建立了乌东煤矿西区掘进工作面的1∶1物理模型,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压入式、混合式通风条件下的掘进工作面粉尘运移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在混合式通风条件下改变压风量,观... 为解不同的通风方法和压风风量对掘进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的影响,建立了乌东煤矿西区掘进工作面的1∶1物理模型,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压入式、混合式通风条件下的掘进工作面粉尘运移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在混合式通风条件下改变压风量,观察粉尘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压入式通风无法有效控制粉尘运移,而混合式通风的情况下粉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不同的压风量会产生不同的控尘效果;当压风量为150~250 m3/min时,压风量过小,导致粉尘堆积在巷道前部;而压风量为350 m3/min以上时,因为压风量过大,导致粉尘在被除尘风机净化前就被风流裹挟扩散至巷道后部,使得控尘效果较差;当压风量为300 m3/min时,控尘效果最佳,高浓度粉尘被控制在巷道距离迎头25 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混合式通风 通风优化 压风量 粉尘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