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乌东煤矿采空区“三带”气体特征的煤自燃早期预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磊 吴兵 李超 《能源科技》 2023年第2期23-27,共5页
采空区煤自燃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不仅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还会诱发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乌东煤矿B1+2煤层煤样的程序升温实验和现场测定,确定了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和... 采空区煤自燃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不仅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还会诱发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乌东煤矿B1+2煤层煤样的程序升温实验和现场测定,确定了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和不同区域自然发火标志气体预警阈值。研究发现,CO为自然发火主要标志气体,C_(2)H_(4)/C_(2)H_(6)和C_(3)H_(8)/C_(2)H_(6)为辅助指标,CO浓度阈值为散热带最大值和平均值均为2×10^(-6)%,氧化带最大值为1.8×10^(-5)%,平均值为1.08×10^(-5)%,采用多重指标阈值提高了预测预警体系的可靠性,为矿井火灾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火 标志气体 预测预警 阈值 自燃“三带”
下载PDF
乌东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平台搭建与应用
2
作者 冯攀飞 曹亚利 赵英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5-252,共8页
为应对乌东煤矿越来越严峻的冲击地压预警与防治形势,提高冲击地压灾害预警准确性,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云计算技术,结合该煤矿特殊地质条件和复杂开采手段,搭建了集成微震、地音、矿山压力等多种监测手段的冲击... 为应对乌东煤矿越来越严峻的冲击地压预警与防治形势,提高冲击地压灾害预警准确性,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云计算技术,结合该煤矿特殊地质条件和复杂开采手段,搭建了集成微震、地音、矿山压力等多种监测手段的冲击地压预警平台,从“时间—空间—强度”三个维度建立多系统多参量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冲击地压危险综合预警模型。该平台实现了对监测矿井冲击危险的“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动态感知,主要功能包括:能够实时采集各监测系统的数据并完成前兆信息特征提取;展示各单系统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并实现单系统单一指标预警到多系统融合预警的转变;可一键生成报表,实时查看设备状态,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该平台已在乌东煤矿应用,实现矿井的分区分级预警,有效提高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指导现场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辅助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监测预警 大数据 多系统 多参量
下载PDF
乌东煤矿近直立特厚煤层上覆高阶段煤柱回采方法及应用
3
作者 李长录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9期266-271,278,共7页
针对乌东煤矿近直立特厚煤层上覆高阶段煤柱安全回采问题,分析了上覆高阶段煤柱回采条件,提出了上覆高阶段煤柱回采处理方案,开展了近直立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高阶段煤柱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覆高阶段煤柱中部专用爆破巷对煤... 针对乌东煤矿近直立特厚煤层上覆高阶段煤柱安全回采问题,分析了上覆高阶段煤柱回采条件,提出了上覆高阶段煤柱回采处理方案,开展了近直立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高阶段煤柱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覆高阶段煤柱中部专用爆破巷对煤柱进行预裂爆破,并在煤柱底部布置综放工作面对高阶段煤柱进行回采,解决了近直立特厚煤层上覆高阶段煤柱安全回采难题,消除了高阶段煤柱的安全隐患,为矿井+564 m分层以下深部资源开采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直立特厚煤层 高阶段煤柱 预裂爆破 回采煤柱 乌东煤矿
下载PDF
乌东煤矿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硫化氢治理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胥奎 赵凯 +2 位作者 龚小兵 赵中太 王磊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乌东煤矿+575 m水平45^(#)煤层西翼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上隅角硫化氢体积分数超限给回采工作带来严重危害。采用监测硫化氢体积分数的方法,得出在距煤壁相同的同一断面高度方向上的上隅角硫化氢体积分数呈现出与底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乌东煤矿+575 m水平45^(#)煤层西翼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上隅角硫化氢体积分数超限给回采工作带来严重危害。采用监测硫化氢体积分数的方法,得出在距煤壁相同的同一断面高度方向上的上隅角硫化氢体积分数呈现出与底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上隅角硫化氢集中抽取—净化一体化治理新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距吸风口后5 m及出风口后1 m位置的硫化氢体积分数,分别由抽取—净化前的588.8×10^(-6)、120.2×10^(-6)降至抽取—净化后的28.2×10^(-6)、10.0×10^(-6),硫化氢抽取率、净化率分别达到95.2%、91.7%,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上隅角 硫化氢气体 分布规律 抽取—净化一体化 治理技术
下载PDF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管理分析
5
作者 王金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7期0033-0036,共4页
本文对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阐述了急倾斜特厚水平分层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的基本流程和工作面特点,然后介绍了传统顶板支护技术和现代顶板支护技术。接着,重点讨论了顶板支护管理方法,包括顶板监测技术和支... 本文对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阐述了急倾斜特厚水平分层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的基本流程和工作面特点,然后介绍了传统顶板支护技术和现代顶板支护技术。接着,重点讨论了顶板支护管理方法,包括顶板监测技术和支护管理原则。其中,顶板监测技术涵盖了支架压力监测、顶板位移监测和顶板裂缝监测。随后,分析了顶板支护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文章最后总结了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同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综采 顶板支护 管理分析
下载PDF
智能化煤矿中万兆工业网的建设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富忠 《河南科技》 2021年第22期38-41,共4页
当今社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了满足乌东煤矿的发展需求,根据乌东煤矿万兆工业网整体建设要求,进一步分析智能化煤矿建设中万兆工业网的实现路径,明确项目具体实施流程。在智能化煤矿建设中应用万兆工业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了满足乌东煤矿的发展需求,根据乌东煤矿万兆工业网整体建设要求,进一步分析智能化煤矿建设中万兆工业网的实现路径,明确项目具体实施流程。在智能化煤矿建设中应用万兆工业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达到高效监测系统、数据稳定运行的目的,还能给整个集团内部的其他企业带来良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智能化 万兆工业网
下载PDF
黄玉川煤矿安全积分法初探
7
作者 赵开功 赵宁宁 仝龙 《能源科技》 2022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文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玉川煤矿为例,探讨了安全积分方法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主要内容包括行为分值、量化考核、管理矫正及安全信用4个方面。黄玉川煤矿应用安全积分方法,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形成了"积分引... 本文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玉川煤矿为例,探讨了安全积分方法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主要内容包括行为分值、量化考核、管理矫正及安全信用4个方面。黄玉川煤矿应用安全积分方法,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形成了"积分引领、主动安全"的特色安全文化,带来了安全发展的高效益,得到了国家能源集团和所在区域的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安全积分 行为分值 安全信用 安全管理方法
下载PDF
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结合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江龙 张春晖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崛起,在机械制造领域引入先进电子技术,从而实现全自动的智能化机械制造已经成为各大国家工业化发展主流,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有了高超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我们就能拥有精良的智能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崛起,在机械制造领域引入先进电子技术,从而实现全自动的智能化机械制造已经成为各大国家工业化发展主流,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有了高超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我们就能拥有精良的智能制造装备,这正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手段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 机电一体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 智能制造 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 手段和途径 工业化
下载PDF
工程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鹏 张春晖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机械设备电气工程已经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一直关乎着整个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因此,该行业对机械设备的各项指标尤为关注和重视。机械设...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机械设备电气工程已经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一直关乎着整个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因此,该行业对机械设备的各项指标尤为关注和重视。机械设备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十分重要,但人们对于机械设备的优劣往往都体现在该设备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行业 工程机械 机械设备 电气工程 各项指标 适用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EDEM仿真的煤岩截割产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磊 程煜 徐荣萧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了分析煤岩掘进机截割产尘规律,基于EDEM仿真法构建掘进工作面煤岩体三轴受力模型,分析不同截割条件下煤岩截割产尘规律。结果表明:颗粒间黏结键数量随截割头运转时间呈周期性递减趋势,其周期长度范围为0.2~0.7 s,颗粒间破坏键数量随... 为了分析煤岩掘进机截割产尘规律,基于EDEM仿真法构建掘进工作面煤岩体三轴受力模型,分析不同截割条件下煤岩截割产尘规律。结果表明:颗粒间黏结键数量随截割头运转时间呈周期性递减趋势,其周期长度范围为0.2~0.7 s,颗粒间破坏键数量随截割时间大致呈线性递增趋势;截割过程中岩体和煤体的颗粒平均抛掷速度随截割深度增加均呈周期性波动分布,且岩体截割过程的颗粒平均抛掷速度值明显较大;截割深度随着截割头运转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颗粒抛掷平均速度自1.0 s左右呈波动性增加趋势;不同顶板压力条件下,随着截割深度的增加,颗粒平均速度均呈周期性增加趋势,而截煤岩高度对截割产尘过程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截割产尘 EDEM 粉尘污染 模拟仿真 产尘规律 粉尘防治
下载PDF
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11
作者 陈建强 宋大钊 +5 位作者 常博 李振雷 潘鹏志 兰世瑞 朱红伟 杨华康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34,共11页
现有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方法以采掘前揭露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为依据,属于静态评价,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差距,如何与采掘过程中的监测数据相结合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此,综合地质及开采条件和监... 现有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方法以采掘前揭露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为依据,属于静态评价,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差距,如何与采掘过程中的监测数据相结合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此,综合地质及开采条件和监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冲击地压危险静动态耦合评价方法,并在典型近直立煤层工作面进行了应用。首先,通过改进综合指数法提出工作面采掘前静态评价方法,包括将综合指数法包含的评价指标进行线性归一化得到单指标危险指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通过加权求和分别得到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确定的危险指数,然后将两个危险指数加权平均得到静态评价危险指数;其次,利用监测数据构建了采掘过程中动态评价方法,包括根据微震和钻孔应力监测特点及其与冲击危险性的关系,构建了微震能量密度和钻孔应力变化率作为动态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线性归一化分别得到震动场评价指数和应力场评价指数,将两者加权平均得到动态评价危险指数;最后,利用加权平均法将静态评价危险指数和动态评价危险指数进行耦合叠加得到耦合评价危险指数,根据该指数来确定危险等级和危险区域。上述方法在乌东煤矿+450B3+6工作面的应用结果显示,静态评价方法在工作面回采前划定4个中等冲击危险区和1个弱冲击危险区,动态评价方法判定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岩柱侧具有较高冲击危险性,静动态耦合评价将静态评价的部分弱冲击危险区再评价为中等冲击危险区;通过工作面回采过程的支架压力监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冲击地压显现事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检验,发现静动态耦合评价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研究成果为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直立煤层 冲击地压 冲击危险评价 监测数据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受载煤体水力压裂复电参数实验研究
12
作者 陈鑫源 李鹏 +2 位作者 雷东记 王平 贾子强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5期26-31,共6页
为研究单轴受载煤体压裂后煤体复电阻参数变化关系,在实验室搭建受载煤体的水力压裂变频复电阻率测试平台进行实验,对受载煤体进行压裂前后复电性测试。运用电介质极化理论和激发极化理论,分析煤的水力压裂复电阻率频散机理。结果表明,... 为研究单轴受载煤体压裂后煤体复电阻参数变化关系,在实验室搭建受载煤体的水力压裂变频复电阻率测试平台进行实验,对受载煤体进行压裂前后复电性测试。运用电介质极化理论和激发极化理论,分析煤的水力压裂复电阻率频散机理。结果表明,压裂前煤体复电阻率实部、虚部均随频率变化而变化;复电阻实部整体呈现“三段式”趋势,虚部呈“U”型,趋势略有不同;煤体电容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压裂后复电阻率虚部呈现“阶梯状”,实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不论压裂前还是压裂后,煤体电容都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压裂后的煤体在含水状态下其虚部呈现“单边上升”,其物理机制是空间电荷积聚效应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载煤体 水力压裂 复电阻率 电容
下载PDF
极复杂条件下过遗留煤柱强卸压技术管控研究
13
作者 李长录 刘旭东 《陕西煤炭》 2023年第2期30-33,43,共5页
针对新疆急倾斜煤层大段高工作面过遗留煤柱安全开采问题,采用地质普查梳理遗留煤柱及采空区区域,并进行危险区域划分,通过采动影响及不同危险区域采用强卸压技术方案保证顺利通过危险区域。结果表明,根据遗留采空区及煤柱,分为东三石... 针对新疆急倾斜煤层大段高工作面过遗留煤柱安全开采问题,采用地质普查梳理遗留煤柱及采空区区域,并进行危险区域划分,通过采动影响及不同危险区域采用强卸压技术方案保证顺利通过危险区域。结果表明,根据遗留采空区及煤柱,分为东三石门保护煤柱、原安宁渠煤矿采空区遗留煤柱、原安宁渠采空区边界保护煤柱区域。在大段高采动下,采用“顶煤+危险区域顶板”致裂技术保障工作面顺利通过,由地表运动可知,强卸作用下的采后各区域的地表均产生不同的裂隙,生产过程中未发生动载矿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复杂条件 遗留煤柱 大段高工作面 强卸压技术
下载PDF
关于煤矿井下矸石充填与开采一体化技术的探讨
14
作者 王子伟 马小越 付兴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2期0171-0174,共4页
本文对循环经济理论和绿色矿山理论进行利用,借助数学理论推导方法与试验研究方法,将采煤时出现的煤矸石当作研究对象,利用试验对煤矸石充填技术方法进行研究,介绍煤矸石充填与开采同时开展的一体化技术体系,使井下充填技术不会对煤矸... 本文对循环经济理论和绿色矿山理论进行利用,借助数学理论推导方法与试验研究方法,将采煤时出现的煤矸石当作研究对象,利用试验对煤矸石充填技术方法进行研究,介绍煤矸石充填与开采同时开展的一体化技术体系,使井下充填技术不会对煤矸石进行排放,对矸石处置问题及矸石利用问题进行解决,避免地面塌陷问题出现,使煤炭回采率得到提升,同时使煤矿经济利益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矸石充填 开采一体化技术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隐蔽致灾因素探查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艳 刘旭东 +3 位作者 王海军 王相业 吴敏杰 马良 《中国煤炭》 2022年第S02期17-27,共11页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威胁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的重要因素,为了查明急倾斜煤层开采地面隐蔽致灾因素的类型、评价危险性进而为各类灾害探查防治提出应对措施,通过采用遥感地质调查、低空无人机摄影成像、地面地质调查、地质测...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威胁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的重要因素,为了查明急倾斜煤层开采地面隐蔽致灾因素的类型、评价危险性进而为各类灾害探查防治提出应对措施,通过采用遥感地质调查、低空无人机摄影成像、地面地质调查、地质测量、水文地质调查、采样测试、红外成像、矿井涌水量分析、矿井地质调查、采空区气体采样、气相色谱分析、以往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等综合技术手段,查明了研究区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后地面水害隐蔽致灾因素有大气降水、地表河流、天山融雪、松散层富水区、开采塌陷及裂缝等3种充水水源2种充水通道;火灾隐蔽致灾因素有煤层露头区自然发火、露采坑隐蔽高温区2种隐蔽高温区,地面塌陷裂缝、废弃井筒漏风、废弃煤层气井3种漏风通道;顶板灾害隐蔽致灾因素有坚硬顶板回采扰动1种类型。针对急倾斜煤层开采的特点构建了“天-地-井”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快速探查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隐蔽致灾因素 水害 火灾 顶板 “天-地-井”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快速探查技术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软岩大变形巷道稳定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康清山 钟雄伟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年第15期7-9,共3页
乌东煤矿南采区巷道多沿煤岩层走向布置,且周边较多强度较低的煤岩体,为探究其软岩变形规律,以B8巷为研究对象对围岩进行应力—位移分析。结果表明:①巷道南帮受应力的影响其变形远大于北帮;②巷道南帮处锚杆锚索受变形的影响全部失效;... 乌东煤矿南采区巷道多沿煤岩层走向布置,且周边较多强度较低的煤岩体,为探究其软岩变形规律,以B8巷为研究对象对围岩进行应力—位移分析。结果表明:①巷道南帮受应力的影响其变形远大于北帮;②巷道南帮处锚杆锚索受变形的影响全部失效;③受地应力等影响南帮岩层向下滑移,应力作用在南帮帮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软岩 巷道支护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上隅角H2S抽取净化一体化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17
作者 赵凯 胥奎 +1 位作者 龚小兵 龙在海 《煤矿机械》 2021年第10期159-161,共3页
煤层中含有H_(2)S的综放工作面,上隅角是H_(2)S气体易积聚、超限的区域。为降低上隅角H_(2)S气体浓度,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试验测试分析等手段,创新设计了上隅角H_(2)S抽取净化一体化装置。现场应用表明,上隅角H_(2)S治理效率达到9... 煤层中含有H_(2)S的综放工作面,上隅角是H_(2)S气体易积聚、超限的区域。为降低上隅角H_(2)S气体浓度,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试验测试分析等手段,创新设计了上隅角H_(2)S抽取净化一体化装置。现场应用表明,上隅角H_(2)S治理效率达到91.7%以上,取得了良好的H_(2)S抽取净化效果,为煤矿井下上隅角H_(2)S灾害的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及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上隅角 H2S 抽取净化一体化装置 设计及应用
原文传递
急倾斜煤层采动垮冒高度分布规律研究
18
作者 王磊 王坤 +3 位作者 龙在海 王永敬 师吉林 姬周飞 《价值工程》 2022年第33期150-152,共3页
乌东煤矿南区B_(1+2)、B_(3+6)煤层为近直立煤层,且煤层变质程度低、采空区遗煤多、漏风严重,采空区容易出现自然发火,为了掌握煤层受开采扰动影响采空区垮冒高度分布规律,为采空区堵漏、防火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3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 乌东煤矿南区B_(1+2)、B_(3+6)煤层为近直立煤层,且煤层变质程度低、采空区遗煤多、漏风严重,采空区容易出现自然发火,为了掌握煤层受开采扰动影响采空区垮冒高度分布规律,为采空区堵漏、防火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3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学模型,模拟煤层在不同开采深度条件下的垮冒高度发育情况,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得出以下结论:工作面开采4~5个阶段高度后(开采高度在100~125m),煤层靠近顶板侧的垮冒带发育高度为3~4个阶段高度,约75~100m;煤层靠近底板侧的垮冒带发育高度保持在3个阶段高度;煤层顶底板围岩垮冒带的发育高度与工作面开采深度保持一致,随开采深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冒带 发育高度 阶段高度 开采深度
下载PDF
浅埋煤层采空区密闭漏风量测定研究
19
作者 刘旭东 王坤 +3 位作者 龙在海 王永敬 师吉林 姬周飞 《价值工程》 2022年第33期133-135,共3页
乌东煤矿南区B_(1+2)、B_(3+6)煤层埋藏较浅、倾角近90°,易受矿井自然风压、通风参数、注氮、密闭气密性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采空区密闭出现不同程度的漏风。为了准确、经济、快速计算得到采空区密闭漏风量,通过在采空区密闭所在... 乌东煤矿南区B_(1+2)、B_(3+6)煤层埋藏较浅、倾角近90°,易受矿井自然风压、通风参数、注氮、密闭气密性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采空区密闭出现不同程度的漏风。为了准确、经济、快速计算得到采空区密闭漏风量,通过在采空区密闭所在巷道释放SF6示踪气体,检测密闭漏风位置前后SF6气体浓度,计算得到采空区密闭的漏风量,与挡风墙漏风量计算的密闭漏风量误差在5%范围内,为矿井密闭漏风量计算提供了科学观测与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气密性 密闭漏风量 密闭压差
下载PDF
浅谈“一通三防”工作对标达标的思路与措施
20
作者 杨万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4期0392-0393,共2页
随着经济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矿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面对当前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煤矿企业要想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那么就必须结合现实生产现状下,加强对生产安全的重视。面对该种现状下,煤矿生产过程更具安全性氛围,做好“一通... 随着经济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矿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面对当前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煤矿企业要想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那么就必须结合现实生产现状下,加强对生产安全的重视。面对该种现状下,煤矿生产过程更具安全性氛围,做好“一通三防”工作极为关键。在接下来文章中,将站在煤矿企业“一通三防”工作视角下,提出了对标达标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一通三防 专项监察 对标达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