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火电深度调峰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日前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佳惠 牛玉广 +1 位作者 陈玥 李雄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3-499,共7页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提出含风、光、火、蓄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目标日前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考虑在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及频繁爬坡等新工况下的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污染物惩罚成本以及可再生能源弃电成本,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提出含风、光、火、蓄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目标日前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考虑在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及频繁爬坡等新工况下的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污染物惩罚成本以及可再生能源弃电成本,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风光出力最大以及净负荷波动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优化求解。通过对某典型日不同调度场景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系统运行总成本计算模型能够兼顾该系统的经济、环保与消纳,所提出的多目标优化调度策略能够促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缓解火电机组的调峰压力,降低系统运行总成本,指导电力系统火电灵活性改造,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电力系统 调度优化 多目标 深度调峰
原文传递
含电动汽车和5G基站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2
作者 刘锴泉 刘长良 +2 位作者 刘卫亮 王昕 康佳垚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3期20-33,共14页
综合能源系统中的风光发电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日间波动剧烈。同时,多种能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这使系统的优化调度存在困难。为此,将电动汽车与5G基站作为柔性负荷纳入综合能源系统中,并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的优... 综合能源系统中的风光发电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日间波动剧烈。同时,多种能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这使系统的优化调度存在困难。为此,将电动汽车与5G基站作为柔性负荷纳入综合能源系统中,并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的优化调度方法。在原有电–冷–热能源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电动汽车与5G基站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两者的可调节潜力,同时考虑经济性与环保性指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针对风光发电的不确定性问题,通过模糊C均值算法将风光出力聚类为4种典型场景,并运用多元宇宙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缓解综合能源系统的用能压力,使不同场景下的系统总体运行成本平均下降11.0%,污染物排放量平均下降16.4%,系统的整体运行品质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智能电网调控 新型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 电动汽车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新能源场站智能管控平台研建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润泽 王德军 +2 位作者 张佑 王文彬 崔青汝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15期203-210,共8页
随着新能源场站集控平台研发的深入,功能需求逐渐增加。然而,现有平台建设过程中大多仅能够实现基本功能,而且受制于行业数据通信、数据治理、数据挖掘等技术,导致集控平台建设投入产出比不高,集控平台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仍需提升。... 随着新能源场站集控平台研发的深入,功能需求逐渐增加。然而,现有平台建设过程中大多仅能够实现基本功能,而且受制于行业数据通信、数据治理、数据挖掘等技术,导致集控平台建设投入产出比不高,集控平台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仍需提升。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构建新能源场站智能管控平台,通过现场传感测量设备、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先进测控平台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新能源场站远程的监测维护、运行优化、故障诊断、管理决策等智能化功能,用真实、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撑新能源发电企业打造智能、高效的友好型新能源场站。以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内风光系统作为平台应用对象,结果证明平台有效地提高了运维控制工作效率,降低了总人工成本与总设备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管控平台 数据处理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系统模型研究
4
作者 高明明 刘博通 +2 位作者 张洪福 王亚柯 岳光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0,共9页
针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通过机理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燃烧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生物质CFB锅炉燃料侧燃烧模型。通过能量守恒,确定了生物质CFB机组汽水侧和汽机侧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基于某30 MW生物质CF... 针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通过机理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燃烧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生物质CFB锅炉燃料侧燃烧模型。通过能量守恒,确定了生物质CFB机组汽水侧和汽机侧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基于某30 MW生物质CFB机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稳态工况推导、回归分析和遗传算法辨识了模型的参数和函数关系,在Simulink软件平台验证了模型的结果并进行了模型阶跃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输出与实际数据能较好地吻合,主蒸汽压力、负荷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4%以内,阶跃响应符合实际经验,证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机组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 协调系统 动态模型
下载PDF
先进检测与5G通信技术在燃煤锅炉运行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满达 李庚达 +1 位作者 陈彦桥 崔青汝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火电机组在保电供热的同时要承担灵活运行、深度调峰的任务。但传统检测和通信技术受限于实时性差、传输慢、投资高等问题,难以支撑火电机组新需求。先进检测技术和以5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通过构建完... 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火电机组在保电供热的同时要承担灵活运行、深度调峰的任务。但传统检测和通信技术受限于实时性差、传输慢、投资高等问题,难以支撑火电机组新需求。先进检测技术和以5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通过构建完整的检测传输链条,为以锅炉燃烧系统为代表的火电机组状态研判、运行调整等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但也面临建设投资高、专业人才和标准匮乏等问题。只有从生产实际出发,健全机制、转变观念,才能做实先进检测及通信技术的应用效果。作为智慧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检测和5G通信技术必将为火电整体智能化水平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检测技术 锅炉燃烧系统 无线网络 5G通信技术 智能传感器
下载PDF
热电联产机组新型高效耦合供热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祖林 梁占伟 +2 位作者 张磊 乔加飞 王顺森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0-138,共9页
热电联产机组多种新型高效供热技术耦合供热是实现热能梯级利用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耦合供热技术方案,建立了基于热量分析法和[火用]分析法的能效评价方法,计算了纯凝工况、抽汽供热工况、耦合... 热电联产机组多种新型高效供热技术耦合供热是实现热能梯级利用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耦合供热技术方案,建立了基于热量分析法和[火用]分析法的能效评价方法,计算了纯凝工况、抽汽供热工况、耦合供热工况的热效率、热指数、供电煤耗及供热煤耗。结果表明:基于热量分析法计算得到耦合供热方式比抽汽供热的热效率高19.59百分点、热指数高2.61百分点、供电煤耗低76.23 g/(k W·h);基于[火用]分析方法计算得到耦合供热方式比抽汽供热的[火用]效率高3.61百分点、[火用]指数高0.60百分点、供电煤耗降低21.62 g/(kW·h)、供热煤耗降低0.09 kg/GJ;基于[火用]分析法得到的抽汽供热的供电煤耗反而比纯凝工况的供电煤耗高;通过对抽汽供热的抽汽工况对比得到全厂最大供电量工况。研究结果为新型高效供热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冷端余热 高背压 背压机 抽汽供热
下载PDF
改性磁珠吸附剂脱汞及脱附再生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谢占军 魏书洲 +3 位作者 杨威 赵永椿 常林 张军营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
为了有效控制燃煤烟气中的汞排放和有效解决燃煤飞灰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氯化铜改性磁珠脱汞吸附剂(Cu-MF)。在固定床吸附系统中,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100℃~180℃)、烟气流量(0.8 L/min~1.5 L/min)、吸附剂用量(0.2 g~1.0... 为了有效控制燃煤烟气中的汞排放和有效解决燃煤飞灰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氯化铜改性磁珠脱汞吸附剂(Cu-MF)。在固定床吸附系统中,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100℃~180℃)、烟气流量(0.8 L/min~1.5 L/min)、吸附剂用量(0.2 g~1.0 g)、SO_(2)体积分数(800×10^(-6)~1200×10^(-6))和NO体积分数(100×10^(-6)~300×10^(-6))对改性磁珠吸附剂汞吸附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改性磁珠吸附剂的汞吸附机制和控制过程,通过程序升温脱附(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TPD)的方法探讨了改性磁珠吸附剂的汞脱附再生过程。结果表明:改性磁珠吸附剂在120℃~150℃区间内具有较高的汞脱除能力,吸附剂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汞的脱除,而烟气流量和烟气组分(SO_(2),NO)对改性磁珠吸附剂汞吸附性能的影响较小。在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烟气流量下,改性磁珠吸附剂的脱汞过程可以通过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当吸附剂用量大于0.5 g时,改性磁珠吸附剂的吸附行为受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行为双重因素控制,可以分别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改性磁珠吸附剂在SO_(2)和NO存在时的汞吸附过程。改性磁珠吸附剂的汞脱附行为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 单质汞 磁珠 吸附动力学 脱附再生
下载PDF
内陆复杂风电场风速垂直外推模型研究
8
作者 胡锐 武书洲 +1 位作者 李永华 乔加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239,共8页
陆上风能资源评估中风电机组的轮毂高度大于测风塔高度,忽略大气稳定度影响与地表粗糙度变化,风切变指数受地面地形和地貌因素的影响,且在外推到轮毂高度处时,风速难以精确预测。综合考虑了Monin Obukhov相似理论与动力学粗糙度最小二... 陆上风能资源评估中风电机组的轮毂高度大于测风塔高度,忽略大气稳定度影响与地表粗糙度变化,风切变指数受地面地形和地貌因素的影响,且在外推到轮毂高度处时,风速难以精确预测。综合考虑了Monin Obukhov相似理论与动力学粗糙度最小二乘法计算模型,建立一种基于大气热稳定性在中性条件下的拟合方法。首先,评估了风切变指数在不同地点的空间分布和与大气稳定度变化之间的相关影响;其次,以2个不同地貌下陆上风电场的实测数据为基础,与常用的综合切变外推轮毂高度风速的计算方案相比较,结果表明:风切变指数日变化与大气稳定性日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新型外推风速模型计算方法能更加准确地评估目标高度风速的垂直分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大气稳定度 风切变指数 幂律公式
下载PDF
虚拟电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石磊 范小克 张玉莹 《能源与环境》 2023年第4期44-46,共3页
虚拟电厂技术能够实现分布式资源的有效聚合和协调控制。该文介绍了虚拟电厂的协调控制技术、智能计量技术、信息通信与安全防护技术,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虚拟电厂应用项目的特点;从虚拟电厂智能计量技术、协调控制技术等多方面阐... 虚拟电厂技术能够实现分布式资源的有效聚合和协调控制。该文介绍了虚拟电厂的协调控制技术、智能计量技术、信息通信与安全防护技术,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虚拟电厂应用项目的特点;从虚拟电厂智能计量技术、协调控制技术等多方面阐述了国内外虚拟电厂的差异;展望了新型电力系统下虚拟电厂技术的发展方向,为虚拟电厂落地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新型电力系统 关键技术
下载PDF
电吸附技术用于燃煤电厂微污染水除盐实验研究
10
作者 柴晋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6期227-229,共3页
以活性炭作为电极材料,对电吸附技术用于燃煤电厂微污染水的除盐效果开展实验研究,探究关键因素对盐分吸附速率和吸附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极材料的吸附容量先增大后减小,在1.2 V时达到最高为33.8184 mg/g;随着流速的增... 以活性炭作为电极材料,对电吸附技术用于燃煤电厂微污染水的除盐效果开展实验研究,探究关键因素对盐分吸附速率和吸附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极材料的吸附容量先增大后减小,在1.2 V时达到最高为33.8184 mg/g;随着流速的增大,电吸附容量先增加后减少,在10 mL/min时达到峰值33.8184 mg/g;随着初始离子浓度的增大,电吸附容量不断增大,但电极材料的吸附能力存在上限;电吸附装置的稳定性良好,脱附再生后基本可以恢复到初始状态,研究成果为电吸附技术在燃煤电厂微污染水除盐的实际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电吸附 燃煤电厂 脱附
下载PDF
CO_(2)催化加氢制备C_(1)产物的反应路径与催化剂研究进展
11
作者 黄艳 王贵文 +2 位作者 杨龙 徐冬 高腾飞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二氧化碳(CO_(2))催化加氢制备碳基燃料和高值化学品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碳减排技术,但其工业化仍面临许多挑战。针对CO_(2)催化加氢制备的C_(1)产物,包括甲酸(HCOOH)、一氧化碳(CO)、甲醇(CH_(3)OH)和甲烷(CH_(4)),从反应路径、... 通过二氧化碳(CO_(2))催化加氢制备碳基燃料和高值化学品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碳减排技术,但其工业化仍面临许多挑战。针对CO_(2)催化加氢制备的C_(1)产物,包括甲酸(HCOOH)、一氧化碳(CO)、甲醇(CH_(3)OH)和甲烷(CH_(4)),从反应路径、催化工艺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首先,总结了CO_(2)催化加氢生成不同C_(1)产物的反应路径及其竞争关系。随后,针对CO_(2)催化加氢催化剂的改性方式,讨论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后,对CO_(2)催化加氢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C_(1)产物 催化加氢 反应路径 催化剂
下载PDF
Cu基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研究进展
12
作者 黄艳 王贵文 +2 位作者 杨龙 徐冬 高腾飞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二氧化碳(CO_(2))的捕集与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CO_(2)催化加氢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能将其转化为甲醇等高价值的化工产品。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是CO_(2)催化加氢的关键,其中,Cu基催化剂是最为常用的催化剂。本文... 二氧化碳(CO_(2))的捕集与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CO_(2)催化加氢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能将其转化为甲醇等高价值的化工产品。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是CO_(2)催化加氢的关键,其中,Cu基催化剂是最为常用的催化剂。本文针对CO_(2)催化加氢现状,归纳了CO_(2)催化加氢的基本原理,重点从Cu基催化剂的结构特性与催化机制、催化反应器等综述了CO_(2)催化加氢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催化加氢 Cu基催化剂 反应器
下载PDF
基于t检验的光伏电站中能效异常光伏组件识别研究
13
作者 王鲁宁 王文彬 +3 位作者 姚洪鹏 陆江 高浩 袁廷璧 《太阳能》 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由于目前光伏电站能效指标缺乏具体的应用方式,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优劣的界限模糊,且光伏电站在正常运行中光伏组件I-V特性曲线难以获取,导致目前识别异常光伏组件的方法难以应用到实际光伏电站中。基于此,利用光伏组件能效比服从正态分... 由于目前光伏电站能效指标缺乏具体的应用方式,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优劣的界限模糊,且光伏电站在正常运行中光伏组件I-V特性曲线难以获取,导致目前识别异常光伏组件的方法难以应用到实际光伏电站中。基于此,利用光伏组件能效比服从正态分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检验的光伏电站中能效异常光伏组件的识别方法,对光伏组件实际能效比与理论能效比之差进行假设检验,并结合实际光伏电站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异常光伏组件,可为光伏电站的运维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光伏电站 假设检验 能效比 T检验 统计学
下载PDF
碳减排驱动下的数据中心与配电网交互式集成规划研究
14
作者 张玉莹 曾博 +2 位作者 周吟雨 徐豪 刘文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433-6450,共18页
伴随数字经济下互联网数据中心(DC)数量的迅速增长,科学规划DC并网和利用其需求响应能力对于服务未来电力系统安全经济、低碳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为此,该文以“双碳”目标下DC与配电网高效融合为出发点,提出一种面向二者协同推动碳减排... 伴随数字经济下互联网数据中心(DC)数量的迅速增长,科学规划DC并网和利用其需求响应能力对于服务未来电力系统安全经济、低碳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为此,该文以“双碳”目标下DC与配电网高效融合为出发点,提出一种面向二者协同推动碳减排的交互式集成规划框架。首先,通过深入分析不同类型数据负载特性,并综合考虑设备参数、环境温度等对DC运行域的制约,建立计及热耗散约束的DC需求响应模型。其次,针对数据/电力负荷需求、可再生能源出力等不确定性对系统规划目标实现的影响,引入条件风险价值(CVaR)理论定义了含DC配电网碳减排损失风险的概念。然后,基于二阶段随机优化方法,以系统投资运行成本、碳排放税费及总CVaR损失(即碳减排与经济风险)之和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面向碳减排的DC与配电网交互式集成规划模型。最后,以修改的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相关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有源配电网 集成规划 灵活性 热环境特性 碳中和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及适用场景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道成 王睿 +3 位作者 赵瑞 孙楠楠 徐冬 刘丽影 《发电技术》 CSCD 2023年第4期502-513,共12页
工业发展带来了CO_(2)的大量排放,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现阶段技术成熟度较高且未来发展潜力大的碳捕集方法为燃烧后碳捕集技术... 工业发展带来了CO_(2)的大量排放,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现阶段技术成熟度较高且未来发展潜力大的碳捕集方法为燃烧后碳捕集技术,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膜法以及深冷法等。对最常用的4种碳捕集方法的发展与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分析了几种方法的工业适用场景,尤其是目前正在运行的大型碳捕集项目中应用最多的化学吸收法与物理吸附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以及膜法碳捕集技术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能够快速推进双碳目标的达成,助力碳的近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吸附法 膜法 深冷法
下载PDF
预热解式煤粉工业锅炉大比例直燃耦合生物质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琨 张瀚霖 +5 位作者 谭厚章 张嘉烨 胡中发 程占军 周月桂 王学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5-1402,共8页
燃煤耦合零碳的生物质是现阶段燃煤过程中减少CO_(2)排放成本最低和技术最成熟的技术。根据我国生物质资源分布国情,受生物质资源收集成本限制,在现有燃煤火电机组上只能进行低比例的耦合掺烧,但分布式供能燃煤工业锅炉具备进行大比例... 燃煤耦合零碳的生物质是现阶段燃煤过程中减少CO_(2)排放成本最低和技术最成熟的技术。根据我国生物质资源分布国情,受生物质资源收集成本限制,在现有燃煤火电机组上只能进行低比例的耦合掺烧,但分布式供能燃煤工业锅炉具备进行大比例耦合甚至全部改烧生物质燃料的条件。目前链条炉和流化床锅炉掺烧和全烧生物质在国内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相对更高效和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煤粉工业锅炉大比例耦合生物质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案例较少。针对近年来国内新发展的低NO_(x)预热解式煤粉工业锅炉大比例直燃耦合生物质甚至全烧生物质的可行性,通过CFD数值模拟进行初步探索,重点对大比例耦合生物质对预热解式煤粉工业锅炉温度场、壁面热流密度、气氛场和NO_(x)排放的影响进行评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预热解式煤粉工业锅炉大比例耦合生物质后,炉内的温度场、壁面热流密度和气氛场总体分布趋势与纯煤粉燃烧相似;随着生物质耦合比例的增加,主燃区燃烧过程得到强化,但由于生物质含水量较高,火焰总体存在着火延迟现象,主燃区消耗氧气的速率有所降低,挥发分与CO摩尔分数明显升高。受生物质燃料中含氮量高和火焰推迟的双重影响,随着生物质耦合比例的增加,NO_(x)排放先增加后减少。研究结果表明预热解式煤粉燃烧技术可实现煤粉工业锅炉大比例耦合生物质甚至全部改烧生物质,在适当控制生物质燃料收到基氮含量的条件下,大比例耦合生物质可显著降低锅炉NO_(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解燃烧技术 煤粉燃烧 工业锅炉 生物质掺烧 NO_(x)排放
下载PDF
国内外大型能源化工企业低碳转型对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9
17
作者 陶怡 王强 +3 位作者 田华 易学睿 冯白阳 步学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1,16,共6页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全面实施能源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全面总结分析了国际、国内大型能源化工企业低碳转型的相关战略举措,并从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两方面分析了国内外能源化工转型战略差异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发展定位、...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全面实施能源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全面总结分析了国际、国内大型能源化工企业低碳转型的相关战略举措,并从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两方面分析了国内外能源化工转型战略差异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发展定位、发展模式、产品发展方向、产业低碳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煤化工产业低碳发展的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石油化工 煤化工 低碳转型
原文传递
锅炉一次风风煤混合物介电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满达 吴真 +6 位作者 何宁 王一男 李庚达 王文彬 高兴 贺旭杰 钱江波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36,共6页
针对风煤介电性质开展理论研究,基于Maxwell-Wagner非均质电介质模型进行积分修正,建立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电介质复介电常数计算模型。对空气和煤的介电参数进行了实验测量,得到不同温度和煤粉浓度下风煤的复介电常数随电场频率的变化规... 针对风煤介电性质开展理论研究,基于Maxwell-Wagner非均质电介质模型进行积分修正,建立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电介质复介电常数计算模型。对空气和煤的介电参数进行了实验测量,得到不同温度和煤粉浓度下风煤的复介电常数随电场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风煤复介电常数的实部随温度和煤粉浓度增加而增大,随电场频率提高而减小;复介电常数的虚部随温度和煤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电场频率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浓度测量 复介电常数 Maxwell-Wagner
下载PDF
糠醛的生物炼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延春 高腾飞 +3 位作者 张利平 孟瑞红 杨阳 李雄威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1年第6期59-66,共8页
生物炼制是新时代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极佳策略,基于生物炼制可以将低值的生物质资源转化为各类高附加值产品。糠醛是一种来自生物质资源的高附加值平台化合物,在能源、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糠醛的工业生产已经近一个世... 生物炼制是新时代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极佳策略,基于生物炼制可以将低值的生物质资源转化为各类高附加值产品。糠醛是一种来自生物质资源的高附加值平台化合物,在能源、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糠醛的工业生产已经近一个世纪,工业生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目前工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为解决糠醛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对制备糠醛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本文首先介绍了糠醛的性质及应用,分析了糠醛的工业生产技术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如利用无机酸作催化剂时会腐蚀设备,催化剂不易回收,存在污染水源等问题。然后详细叙述了水解法和热解法制备糠醛的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微波加热辅助新工艺的特点,最后展望了糠醛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糠醛 平台化学品 水解 热解
下载PDF
1000MW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燃煤发电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
20
作者 陈璟 陈磊 +5 位作者 周敬 朱萌 廖海燕 刘辉 许凯 向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6681-6687,共7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燃煤发电技术被视为可替代蒸汽朗肯循环的新型发电技术。该文针对1000MW的32MPa/620℃S-CO_(2)动力循环燃煤发电机组,进行S-CO_(2)锅炉创新构型设计,可实现锅炉效率94.6%,发电标...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燃煤发电技术被视为可替代蒸汽朗肯循环的新型发电技术。该文针对1000MW的32MPa/620℃S-CO_(2)动力循环燃煤发电机组,进行S-CO_(2)锅炉创新构型设计,可实现锅炉效率94.6%,发电标准煤耗245.6g/(kW·h)。为更好的研究机组变工况下的运行性能,基于Aspen Plus平台,建立1000MW级S-CO_(2)动力循环燃煤发电机组变工况模型。结果表明:在变负荷过程中,低压透平的工质体积流量受影响较大;机组的全厂热效率会随着负荷的降低而降低;主工质温度和和再热工质温度偏差是影响机组热经济性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未来建设S-CO_(2)动力循环燃煤发电机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燃煤发电机组 再压缩布雷顿循环 变工况 煤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