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材制造个性化植入物技术发展与挑战
1
作者 孙畅宁 孟子捷 +7 位作者 王玲 贺健康 连芩 高琳 李骁 毛茅 朱卉 李涤尘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3期237-244,共8页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与未来医疗行业精准化和定制化的发展方向相契合,是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目前3D打印医疗器械的研究和产业化主要分为不可降解植入物和可降解植入物,逐渐形成了金属3D打印骨植入物、聚醚醚酮骨...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与未来医疗行业精准化和定制化的发展方向相契合,是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目前3D打印医疗器械的研究和产业化主要分为不可降解植入物和可降解植入物,逐渐形成了金属3D打印骨植入物、聚醚醚酮骨植入物和可降解植入物等主要临床应用和产业发展领域。该文列举近年来上述领域的研究成果,论述个性化植入物的增材制造技术和应用,从技术、应用和监管角度分析不同植入物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骨植入物 多孔结构 聚醚醚酮 可降解植入物
下载PDF
增材制造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多孔植入物骨整合的力学机制
2
作者 孙畅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29,共1页
目的增材制造聚醚醚酮(PEEK)/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多孔结构有望使PEEK基骨植入物获得长期稳定的骨整合。然而,在PEEK复合材料中,多孔结构设计对早期和远期骨整合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亟需厘清复合材料组分、多孔结构设计和植入物力... 目的增材制造聚醚醚酮(PEEK)/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多孔结构有望使PEEK基骨植入物获得长期稳定的骨整合。然而,在PEEK复合材料中,多孔结构设计对早期和远期骨整合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亟需厘清复合材料组分、多孔结构设计和植入物力学环境对骨整合的影响规律,为PEEK复合材料骨植入物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提供支撑。方法在细胞试验方面,研究了复合材料中HA含量对成骨细胞行为的影响,并探究了其信号通路;在动物实验方面,使用3D打印方法制备了材料组分0~40 wt%HA/PEEK、孔隙尺寸0.2~1.4 mm及3种孔型的支架,通过兔股骨髁动物实验模型研究支架在植入后4~12周的骨整合情况;在生物力学分析方面,通过数值模拟结合实验研究了不同支架的渗透性、力学性能和支架-骨应力传导。结果PEEK/HA复合材料通过释放钙离子激活FAK及其下游蛋白通路,对成骨细胞的增殖、铺展和贴附有促进作用。HA含量对支架的骨整合起到积极作用,40 wt%HA/PEEK复合材料支架的骨整合接近于钛合金支架。结构渗透性对支架早期骨整合有主导性作用,而支架内的远期骨整合主要受支架-骨应力传导效应的调控。结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材料、结构和力学环境对PEEK/HA支架骨整合的协同作用机制,为PEEK基复合材料骨植入物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植入物 动物实验模型 骨整合 增材制造 成骨细胞 羟基磷灰石 生物力学分析 聚醚醚酮
原文传递
面向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外科植入物宏微观结构特征的分析评价方法
3
作者 张晨 董双鹏 +5 位作者 张述 马会 董恩纯 康建峰 李涤尘 王玲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2期17-24,共8页
目的探究3D打印多孔结构陶瓷材料外科植入物孔隙结构的宏微观特征分析及评价方法。方法基于微米X射线CT(Micro-CT)扫描获取的多孔样品图像数据,利用VG Studio MAX 3.0软件及Mimics 16.0软件的多孔结构分析功能,对多孔结构的宏观结构特... 目的探究3D打印多孔结构陶瓷材料外科植入物孔隙结构的宏微观特征分析及评价方法。方法基于微米X射线CT(Micro-CT)扫描获取的多孔样品图像数据,利用VG Studio MAX 3.0软件及Mimics 16.0软件的多孔结构分析功能,对多孔结构的宏观结构特征包括总孔隙率、宏孔孔径、内连接、开/闭孔率等进行测量和分析;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表面微观多孔形貌进行特征分析和评价。结果基于Micro-CT和SEM扫描及影像学分析实现了针对3D打印多孔结构陶瓷样件的孔隙结构的宏微观特征表征和统计分析,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准确性,形成了一套面向3D打印多孔结构陶瓷材料外科植入物形貌宏微结构尺寸特征的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方法。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Micro-CT和SEM扫描成像进行3D打印多孔结构陶瓷样件的孔隙结构的宏微观特征表征和分析的统计方法,有利于实现多孔结构宏微观特征的相关测试内容和试验过程的规范统一,确保测试过程方法有据可依,结果评价准确有效,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加工精度,便于不同企业同种工艺制造的多孔结构特征参数之间等同比较,为医疗器械行业多孔结构宏微观特征的数据积累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与人体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外科植入物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多孔陶瓷 外科植入物 宏微结构特征 微米X射线CT 扫描电镜
下载PDF
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评价
4
作者 董恩纯 康建峰 +4 位作者 孙畅宁 李涤尘 罗洋 王玲 栗向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目的 对钛网及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为临床中人工椎体选择与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压缩力学测试,对钛网及3D打印多孔型、桁架型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的等效力学属性与结构破坏形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钛网等... 目的 对钛网及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为临床中人工椎体选择与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压缩力学测试,对钛网及3D打印多孔型、桁架型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的等效力学属性与结构破坏形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钛网等效弹性模量[(2 908.73±287.39) MPa]仅次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但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较差,等效屈服强度[(46.61±4.85) MPa]高于多孔型椎体替代物,且在压缩中率先屈服;多孔型椎体替代物结构强度[(18.14±0.17)~(25.79±0.40) MPa]不足,难以满足脊柱重建力学要求;桁架型椎体替代物等效弹性模量[(2 477.86±55.19)~(2 620.08±194.36)MPa]与等效屈服强度[(77.61±0.50)~(88.42±1.07) MPa]良好但稳定性不足,在压缩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稳现象;拓扑型椎体替代物具有最高的等效弹性模量[(3 746.28±183.80) MPa]与等效屈服强度[(177.43±3.82) MPa],可为人工椎体在体服役安全稳定提供更强保障。结论 拓扑优化方法可实现椎体替代物高强度、高稳定性设计,提供更大的设计空间与安全余量,为人工椎体轻量化与新材料设计提供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替代物 钛网 3D打印 力学性能 拓扑优化
原文传递
海藻酸钙水凝胶喷射式生物3D打印工艺研究
5
作者 连芩 焦天 +3 位作者 连伟龙 严峻腾 王永辉 关志强 《电加工与模具》 2022年第3期50-55,共6页
提出一种利用平行排列的双排压电喷嘴喷射海藻酸钠和氯化钙两种组分的溶液进行大尺寸水凝胶支架制造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溶液组分与打印工艺参数对流变特性与喷射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适合双组分喷墨打印的最佳溶液质量浓度为40 g/L,最... 提出一种利用平行排列的双排压电喷嘴喷射海藻酸钠和氯化钙两种组分的溶液进行大尺寸水凝胶支架制造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溶液组分与打印工艺参数对流变特性与喷射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适合双组分喷墨打印的最佳溶液质量浓度为40 g/L,最佳打印工艺参数组合为电压幅值80~100 V、打印频率0.2~5 kHz。在此参数下完成了尺寸60 mm×30 mm×1 mm海藻酸钙凝胶支架的打印。该打印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有望应用于结构复杂的组织工程支架的一体化制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造 3D打印 多喷嘴 喷墨打印
下载PDF
皮肤修复生物3D打印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7
6
作者 连伟龙 连芩 +4 位作者 焦天 何晓宁 赵明 胡大海 万敏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8,共18页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有着屏障功能、免疫应答、防止水分流失和排泄废物等重要作用。大面积的严重皮肤损伤患者会由于缺乏充足的可移植皮肤而死亡。生物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为可移植皮肤的制造提供了解决办法。生物3D打印技术可以定制...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有着屏障功能、免疫应答、防止水分流失和排泄废物等重要作用。大面积的严重皮肤损伤患者会由于缺乏充足的可移植皮肤而死亡。生物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为可移植皮肤的制造提供了解决办法。生物3D打印技术可以定制化制造功能性的皮肤替代品,有望解决移植皮肤短缺的困难。本文简述了皮肤创伤修复原理,比较了用于皮肤修复的生物材料墨水、细胞和主要的生物3D打印技术,分析了光电技术在3D打印皮肤上的应用潜力,并总结了生物3D打印技术在皮肤修复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光电技术在生物3D打印中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皮肤 生物墨水 细胞 光电技术
下载PDF
聚醚醚酮各向异性3D打印对股骨替代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姚思琦 孙畅宁 +2 位作者 王玲 石长全 李涤尘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6-282,共7页
目的针对材料挤出成形3D打印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骨替代物制造工艺存在明显各向异性的问题,以下肢股骨为例,研究不同摆放方式下3D打印PEEK股骨替代物的力学性能。方法在有限元模型中模拟人体步态周期中5种姿态,改变正... 目的针对材料挤出成形3D打印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骨替代物制造工艺存在明显各向异性的问题,以下肢股骨为例,研究不同摆放方式下3D打印PEEK股骨替代物的力学性能。方法在有限元模型中模拟人体步态周期中5种姿态,改变正交各向异性,计算不同打印摆放方式下股骨应力与变形,并通过力学实验研究3D打印PEEK股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结果竖直摆放优于水平摆放方式,此时3D打印PEEK股骨替代物最大应力为46.56 MPa,低于PEEK材料的屈服强度但变形量大于自然股骨,满足服役过程中力学性能需求,而承载稳定性有待提高。结论使用材料挤出成形制造承重骨时应优先采用竖直摆放的方式,3D打印技术在用于承重部位骨替代物时应谨慎考虑其各向异性对替代物服役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各向异性 步态 承重骨
原文传递
3D打印连续纤维复合假肢接受腔Z向强化制造策略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腾达 汤磊 +5 位作者 孙畅宁 单存清 李涤尘 田小永 刘朝宗 王玲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7-275,共9页
假肢是截肢者恢复行动能力所必须的康复辅具,假肢接受腔作为连接残肢与假肢系统之间重要的生机界面,具有包容残肢、支撑体重、传递运动载荷的重要作用。与传统工艺制备的假肢接受腔相比,MEX(Material Extrusion,材料挤出成形)3D打印接... 假肢是截肢者恢复行动能力所必须的康复辅具,假肢接受腔作为连接残肢与假肢系统之间重要的生机界面,具有包容残肢、支撑体重、传递运动载荷的重要作用。与传统工艺制备的假肢接受腔相比,MEX(Material Extrusion,材料挤出成形)3D打印接受腔具有加工周期短,成本低等优势,能够满足接受腔快速低成本制造的需求,但该工艺制备的接受腔以Z向力学性能较差为突出劣势,应用也因此受到限制。之前的研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对MEX打印工艺的Z向力学性能进行提升,但受到材料与工艺限制,优化后的打印策略制备接受腔的Z向力学性能依然不足。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首先基于假肢接受腔的打印需求,自主研发了可控制挤出头姿态变换的多自由度MEX打印设备。随后,本研究系统地研究了多自由度打印工况下纤维方向和打印层厚对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打印件Z向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本研究根据多步态下假肢接受腔的力学分析结果,将纤维方向和接受腔厚度等参数和接受腔受力状态进行关联,提出了接受腔Z向强化打印策略。结果表明,与传统3D打印工艺相比,Z向强化制造策略可显著提升接受腔的力学性能,所制备的假肢接受腔可满足穿戴疲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挤出成形 假肢接受腔 Z向增强 连续纤维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A design strategy for long-term stability of porous PEEK implants by regulation of porous structure and in vivo mechanical stimulation
9
作者 Yingjie Liu Ling Wang +9 位作者 Jie Zhang Shuguang Liu Jibao Zheng Jianfeng Kang Enchun Dong Changning Sun Ruhan A Chaozong Liu Chuncheng Yang Dichen Li 《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25年第2期275-287,I0004,共14页
The bioinert nature of 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material limits the widesprea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EK implants.Although the porous structure is considered to improve osseointegration of PEEK implants,it is ha... The bioinert nature of 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material limits the widesprea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EK implants.Although the porous structure is considered to improve osseointegration of PEEK implants,it is hardly used due to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he porous structure and in vivo mechanical stimulation on implantation safety and bone growth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bio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implantation system.The combined control of pore size and screw preloads allows the porous PEEK implant to achieve good osseointegration while maintaining a relatively high safety level.A pore size of 600μm and a preload of 0.05 N·m are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for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implant,with which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implant is>2,and the predicted percentage of effective bone growth area of the bone-implant interface reaches 97%.For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PEEK implants were fabricated with 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three-dimensional(3D)printing,and clinical outcomes demonstrated better bone repair efficac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porous PEEK implants compared to solid PEEK implants.Moreover,good osteointegration performance of 3D-printed porous PEEK implants was observed,with an average bone volume fraction>40%three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In conclusion,3D-printed porous PEEK implants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with validated implantation safety and good osseo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implant Osteointegration Interface biomechanics Maxillofacial implants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3D printing
下载PDF
氧阻聚层调控原理及其对陶瓷光固化成型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连芩 王永辉 +1 位作者 李涤尘 何晓宁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46-1852,共7页
利用自由基树脂材料进行光固化3D打印时出现的“氧阻聚层”,为其连续制造和表面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能,但因对打印件的结构精度的调控机理不清,打印具有复杂外形的多孔结构件难以控制其成型精度。利用自制自由基生物陶瓷浆料经光固化3D... 利用自由基树脂材料进行光固化3D打印时出现的“氧阻聚层”,为其连续制造和表面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能,但因对打印件的结构精度的调控机理不清,打印具有复杂外形的多孔结构件难以控制其成型精度。利用自制自由基生物陶瓷浆料经光固化3D打印制造多孔生物骨陶瓷支架,研究并提出了光固化过程中的3阶段的固化区间和氧阻聚层调控成型精度原理;建立了寻找合理的氧阻聚调控打印工艺参数的方法;发现了氧阻聚层不仅能够提升陶瓷制件的成型精度,也会影响其力学性能。由此建立起的氧阻聚层厚度对生物骨陶瓷支架的多孔结构成型精度和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为多功能陶瓷打印技术及其陶瓷基骨替代物应用提供了高精度制造基础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阻聚 光固化3D打印 多功能陶瓷 骨支架 成型精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