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正确理解“十三五”规划建议——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许正中
1
作者 梁晓娟 许正中 《领导之友》 2015年第11期4-8,共5页
记者: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请您... 记者: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请您谈谈"十三五"规划的主线是什么?许正中:"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彰显了党的执政使命与人民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行政学院 会议公报 教研部 执政使命 经济结构转型 政府管理创新 经济治理 日至 中国城镇化 人口发展战略
下载PDF
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教授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占斌 苏珊.罗尔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共12页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我国进入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开展的一项重要改革。近十年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理论储备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各省区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了省直管县体制的不同模式。在"十二五&qu...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我国进入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开展的一项重要改革。近十年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理论储备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各省区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了省直管县体制的不同模式。在"十二五"时期,促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必将对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直管县体制 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
原文传递
国家发展逻辑转变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操作重点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蔡之兵 李东兴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80,共12页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面临的最优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立足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从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阶段与发展目标等四个层面,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逻辑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发展实际,明确了这...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面临的最优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立足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从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阶段与发展目标等四个层面,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逻辑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发展实际,明确了这种发展逻辑的转变会从发展方式、发展格局、发展动力、发展载体等四个层面对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进一步分析表明,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家发展逻辑转变对西部地区发展质量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最后,结合西部地区适应新发展逻辑的不足与短板,提出坚持以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为战略主线、以提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为战略目标、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要求为战略保障、以提高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战略重点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操作重点,以期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逻辑 新时代 西部大开发 操作重点 发展理论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拓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占斌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5,共2页
我国理论界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观点、方法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许多重大的理论成果。要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新境界。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 创新 理论
下载PDF
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读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慧君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6期17-21,共5页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球发展大环境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从...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球发展大环境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从社会再生产的视角考察国民经济体系的循环运动,揭示其内在联系、运行机理和重大结构比例关系,为我们深刻认识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和关键战略着力点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重要理论指导。我们应不断深化对新发展格局的研究,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学三重逻辑 被引量:2
6
作者 肖韶峰 陆九天 邬嘉晟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2,155,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随着民族工作走向新的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大多聚焦于思想渊源、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方面,且主要是基于行政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视角,而鲜有从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随着民族工作走向新的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大多聚焦于思想渊源、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方面,且主要是基于行政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视角,而鲜有从经济学视角进行专门论述。本文尝试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深入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以期为此方面研究提供一定借鉴作用。从形成逻辑来看,经济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基础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作用;从价值逻辑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体现,是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撑;从实践逻辑来看,通过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交往交流交融 共同富裕 物质基础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突破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占斌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2017年第10期49-50,共2页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包含众多的经济思想和理论,不乏重大的战略判断,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描绘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当...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包含众多的经济思想和理论,不乏重大的战略判断,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描绘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突破
下载PDF
凝聚共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8
作者 周跃辉 《四川党的建设》 2025年第5期12-15,共4页
2025年2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 2025年2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 方针政策 高质量发展 前景广阔 凝聚共识 新征程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政治经济学的变迁
9
作者 陈文通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2-111,共40页
回顾和总结新中国70年政治经济学的变迁十分必要。这种变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以曲折的方式逐步确立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大小不等但有一定质的区别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处于支配地位... 回顾和总结新中国70年政治经济学的变迁十分必要。这种变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以曲折的方式逐步确立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大小不等但有一定质的区别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处于支配地位的时期,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尚处于酝酿和雏形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反省和初步变革的阶段。第一步是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发地向市场经济理论过渡;第二步是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形式到内容均发生变革的时期,并为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做了理论上的准备。第三个阶段是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时期。这种根本性转变正在呼唤创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变迁 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空间修复失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及体系解构
10
作者 蔡之兵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1期1-9,F0003,共10页
界定合适的研究对象已经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首要问题。在辨析诸多不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向性、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不足性、中国发展历程的独特性,指出周期性经济危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 界定合适的研究对象已经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首要问题。在辨析诸多不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向性、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不足性、中国发展历程的独特性,指出周期性经济危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等三大经济学理论的联系之处,理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指出空间因素的消费资料、生产资料与金融产品等三重属性是空间修复手段缓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内在机制。而这一手段的逐渐失效则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以如何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和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最后,根据研究对象,提出应该从技术、经济与政治三大视角,立足于政党、政府与市场三大主体,聚焦于发展、问题与改革三大主题,同时从生产、利润、分配和消费、成本、福利两大维度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研究对象 周期性经济危机 空间修复
下载PDF
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六大核心特征
11
作者 蔡之兵 《中国国情国力》 2016年第11期24-26,共3页
中国特色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深入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发展现状、发展经验的中国特色经济学有别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具有显著特征。本文指出系统思维、国家利益、稳定核心、共赢导向、结构均衡和政策精... 中国特色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深入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发展现状、发展经验的中国特色经济学有别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具有显著特征。本文指出系统思维、国家利益、稳定核心、共赢导向、结构均衡和政策精准这六大特征,并对其内涵及意义进行阐述,试图为中国特色经济学提供一个全面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经济学 核心特征
下载PDF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邹一南:加快构建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新格局
12
作者 畅婉洁 徐英子 邹一南 《民生周刊》 2022年第12期46-49,共4页
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完善人口、土地、资金、引才等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 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完善人口、土地、资金、引才等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重点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对于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促进产城融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建设 国家行政学院 中央党校 平等交换 教研部 中共中央办公厅 重点发展方向 国务院办公厅
原文传递
我国地下钱庄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佳音 董小君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7S期253-254,共2页
中国有地下钱庄,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地下钱庄,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有地下钱庄。这种定性的表述时常可以混淆不同问题间的差别,所以最好是给出定量的分析,在条件限制的情形下也至少要给出分类的分析。一个合法金融机构非常发达的市场环境... 中国有地下钱庄,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地下钱庄,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有地下钱庄。这种定性的表述时常可以混淆不同问题间的差别,所以最好是给出定量的分析,在条件限制的情形下也至少要给出分类的分析。一个合法金融机构非常发达的市场环境和一个合法金融机构比较落后的市场环境,所对应的地下钱庄的业务特点多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钱庄 经济学分析 成因 市场环境 金融机构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业务特点
下载PDF
从西方经济学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五层理论阶梯 被引量:3
14
作者 蔡之兵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7,共9页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内涵厘清、理论定位、对象界定、研究范式确定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都需要首先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属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本质出发,将中国特...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内涵厘清、理论定位、对象界定、研究范式确定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都需要首先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属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本质出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属性解构为经济学属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属性、社会主义经济学属性、政治属性、中国特色属性。这五种属性不仅共同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同时每一种属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缺一不可。在辨析每一种属性的理论起点、内涵机理、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对该属性如何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未来构建思路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论属性 五层理论阶梯
下载PDF
中国经济开放发展评价指数研究
15
作者 孙生阳 韩保江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5,共10页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经研究测算,2024年中国经济开放发展总指数为30.56,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19.6%。二级指标中,2024年开放形势、经贸往来、交流合作指数较2013年分别下降了19.7%、32.8%、2.7%,制度开放和开放布局指...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经研究测算,2024年中国经济开放发展总指数为30.56,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19.6%。二级指标中,2024年开放形势、经贸往来、交流合作指数较2013年分别下降了19.7%、32.8%、2.7%,制度开放和开放布局指数较2013年增长了88.6%和130.8%。从各区域的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开放发展指数最高,东北地区次之,再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未来推进开放发展,要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在继续向发达国家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在继续巩固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在继续坚持“走出去”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在继续坚持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发展指数 高水平对外开放 全国统一大市场 制度型开放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哲学基础、理论体系与当代启示
16
作者 王伟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哲学基础,是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归纳与演绎相统一的科学研究范式。对于新时代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历史方位,深化...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哲学基础,是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归纳与演绎相统一的科学研究范式。对于新时代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历史方位,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需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方法论 唯物史观 辩证法
下载PDF
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贡献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座谈会综述
17
作者 周跃辉 《行政管理改革》 2016年第3期74-75,共2页
由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举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座谈会于2015年12月3日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座谈会紧紧围绕仔细领会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研讨。国家行... 由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举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座谈会于2015年12月3日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座谈会紧紧围绕仔细领会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研讨。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出席并讲话,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主持座谈会,卫兴华、汪海波、王瑞璞、李晓西、张宇、蔡继明、王健等著名学者及专家五十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会议代表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行政学院 教研部 中国智慧 蔡继明 卫兴华 王健 马建堂 汪海波 李晓西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构建依据、指导思想与具体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之兵 《理论研究》 2020年第6期58-66,共9页
中国区域发展正在经历深刻转型,空间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渐被重视。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有实践需求与理论需求。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足以支撑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体系的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构建中国特色... 中国区域发展正在经历深刻转型,空间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渐被重视。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有实践需求与理论需求。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足以支撑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体系的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需要打破四大"规律",并坚持以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和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和具体路径。完善落实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种功能,既恒定发展方向、稳定发展成本、划定区域类型、制定共富机制、设定反馈机制,以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 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 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PDF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水平测度与时空演进格局
19
作者 高鹤鹏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促进数实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熵权-修正耦合模型对各省级行政区(未包括港澳台及西藏地区)的数实融合水平进行测算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在数实融合方面领先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融合不平... 促进数实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熵权-修正耦合模型对各省级行政区(未包括港澳台及西藏地区)的数实融合水平进行测算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在数实融合方面领先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融合不平衡。多数省级行政区呈现“高-高”或“低-低”聚集型格局,且各融合水平具有较强的自稳定性。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在数字基础设施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表现突出,而中、西部地区则面临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及产业转型滞后等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推动数实融合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强跨区域协同发展,并完善政策及法律保障体系,以促进不同区域间的融合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融合发展 时空演进格局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和路径创新研究——基于陕西三种区域模式的案例分析
20
作者 党佳娜 《中国集体经济》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陕西立足关中、陕北、陕南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持续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区位特色的“陕北模式”“关中模式”和“陕南模式”三种区域模式。...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陕西立足关中、陕北、陕南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持续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区位特色的“陕北模式”“关中模式”和“陕南模式”三种区域模式。文章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如何突破“谁来发展”“如何发展”“如何持续”的现实困境出发,以三种区域模式为例,从资源共建机制、价值共创机制、收益共享机制三方面探索构建陕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提出整合多元主体联动的资源基础,构建可持续发展基础;创新农村资源价值增值路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进组织成员主体权益,激发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的路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可持续发展 路径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