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7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驰 闫颖 张晗 《河南中医》 2025年第3期479-486,共8页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主要病机是肾精亏虚、痰湿阻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心肾不交、阴阳失衡,这些因素既可单独致病,也可相互作用而致病。肾虚是导致卵泡排出障碍的关键,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充盛才能有正常的月经和排卵,治疗应以补肾为根...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主要病机是肾精亏虚、痰湿阻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心肾不交、阴阳失衡,这些因素既可单独致病,也可相互作用而致病。肾虚是导致卵泡排出障碍的关键,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充盛才能有正常的月经和排卵,治疗应以补肾为根本,辨证论治同时需配合疏肝健脾、交通心肾、理气活血、阴阳平衡等方法。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是通过调节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影响卵泡发育质量、影响支配卵泡周围血管的神经等途径,提高患者的妊娠率。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相关中医疗法包括针刺治疗(飞针、腹针、电针等)、灸法治疗、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耳穴压豆、火龙罐等。但临床科研缺乏大样本量的研究,试验设计不严密,缺乏合理性,医生对选穴、针刺操作手法及治疗持续时间皆必不可少带有个人经验及偏好。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论治进行个体化的选择穴位,不断优化腧穴配伍、针刺手法、时间、频率、深度、留针时间、针具来降低医生之间个体经验差异对结果造成的影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针灸 肾虚 卵泡排出障碍
下载PDF
针灸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与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丛丛 张雪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4期573-578,584,共7页
作为血管性痴呆的前驱阶段,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防治得到较高的重视。在中医药相关领域中,针灸疗法以单针刺、艾灸、针药结合、针康结合多形式发展,在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方面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接受度高,并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减轻免... 作为血管性痴呆的前驱阶段,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防治得到较高的重视。在中医药相关领域中,针灸疗法以单针刺、艾灸、针药结合、针康结合多形式发展,在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方面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接受度高,并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抑制海马细胞凋亡,调节神经细胞突触可塑性,促进神经血管的修复与再生,提高脑灌注等途径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针灸 临床进展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3
作者 范永惠 傅立新 +1 位作者 庄思杨 罗意南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4期114-117,共4页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头痛,病程长且缠绵难愈,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近年来,以毫针针刺为主的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已被证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本文从针刺、针刺联合其他疗法、针灸特色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针灸治疗颈源...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头痛,病程长且缠绵难愈,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近年来,以毫针针刺为主的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已被证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本文从针刺、针刺联合其他疗法、针灸特色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借鉴和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针灸 综述
下载PDF
OBE理念下临床肾内科床旁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4
作者 杨波 李洁 +6 位作者 张涛 苏行 裴明 田永明 乔延恒 张涵清 杨洪涛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8期89-90,97,共3页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下临床肾内科床旁教学模式,通过病例分析构建临床思维、实践技能强化训练及医患沟通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通过研究提出动态调整、个性化指导与现代技术融合等优化策略,...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下临床肾内科床旁教学模式,通过病例分析构建临床思维、实践技能强化训练及医患沟通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通过研究提出动态调整、个性化指导与现代技术融合等优化策略,成效显著,可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肾内科 床旁教学
下载PDF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推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贾峻 陈会滨 +2 位作者 张洁瑛 常东萱 李华南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推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于2023年10月-2024年4月期间带教的推拿专业学生6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临...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推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于2023年10月-2024年4月期间带教的推拿专业学生6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的带教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推拿中医理论和病历分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情诊断能力、推拿治疗能力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推拿科临床带教中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推拿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且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熟练地掌握推拿实践能力,并提高学生们的教学满意度,可为推拿科及其他科室的临床带教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推拿科 临床带教 推拿临床能力
原文传递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457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一项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6
作者 刘学政 史国花 +2 位作者 王丽婕 王睿 吕仕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合理、规范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3年4月至11月全国81家医院收治的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的心衰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合理、规范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3年4月至11月全国81家医院收治的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的心衰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用药时间,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等资料,分析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不同分型心衰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共收集457例心衰患者的资料,其中射血分数(EF)降低型心衰(HFrEF)96例、EF中间型心衰(HFmrEF)70例、EF保留型心衰(HFpEF)291例.HFpEF型和HFrEF型患者的NYHA以Ⅲ级为主[分别占48.1%(140/291)和54.2%(52/96)],HFmrEF型患者的NYHA以Ⅳ级为主[(41.4%(29/70)];HFmrEF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最长,为(9.30±3.02)d,HFrEF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最短,为(8.77±3.11)d;HFrEF型患者的平均用药时间最短,为(8.54±2.95)d,HFpEF型患者的平均用药时间最长,为(8.82±2.82)d.与治疗前比较,3种类型心衰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ng/L:HFrEF型为2435.00(1169.25,5607.75)比5334.00(2077.33,9108.88),HFmrEF型为2313.25(598.09,6224.67)比4559.21(1325.75,8922.75),HFpEF型为824.00(169.46,2298.75)比1265.00(215.00,3458.80),均P<0.05],其中HFrEF型治疗后NT-proBNP降低的程度最为明显;HFrEF型治疗后LVEF明显升高[0.340(0.290,0.378)比0.336(0.280,0.360),P<0.05],HFmrEF型和HFpEF型治疗前后LVEF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类型患者治疗前后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真实世界中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HFrEF型的优势更为明显,对于其他类型心衰尚需进一步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益气复脉 心力衰竭 真实世界
下载PDF
本维莫德治疗掌跖脓疱病:一项天津地区多中心临床研究
7
作者 张帅 王光平 +9 位作者 王红梅 李燕 曾三武 闫慧敏 齐放 宋静娜 王斯尧 张池金 张秉新 纪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价本维莫德在临床研究中治疗掌跖脓疱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一10月于天津地区多中心应用本维莫德治疗的掌跖脓疱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及停药后4周的随访,评价患者用药前、后掌跖脓疱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 目的:评价本维莫德在临床研究中治疗掌跖脓疱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一10月于天津地区多中心应用本维莫德治疗的掌跖脓疱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及停药后4周的随访,评价患者用药前、后掌跖脓疱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PPASI)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PPPASI评分与DLQI评分较基线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38.1%。疗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少且轻微,1例患者出现皮肤肥厚、干燥、脱屑。随访4周,痊愈、显效及有效患者皮损均未复发。结论:本维莫德有望成为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一种有效选择,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维莫德 掌跖脓疱病 银屑病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安成飞 陈英英 +5 位作者 宁静 李华南 张玮 包安 刘书芹 谭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不易治愈、病情反复等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常见肝郁脾虚证。本文归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相关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不易治愈、病情反复等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常见肝郁脾虚证。本文归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相关文献,针对临床应用、疗效特点、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消化症状同时,还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质量,具有整体调节、辨证施治、改善体质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胃动力异常、脑肠互动异常及免疫炎症反应等多途径、多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 疗效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针灸干预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孙一鸣 张杰 +4 位作者 刘佳琳 王涛 郭颢龙 田光 李桂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17-24,共8页
目的:在研究针刺与艾灸治疗卒中后便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探索针刺与艾灸治疗后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方法:观察80名卒中后便秘患者针灸治疗前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便秘症状量表、自然排便性状、自然排便频率、排便耗时和肠鸣音次... 目的:在研究针刺与艾灸治疗卒中后便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探索针刺与艾灸治疗后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方法:观察80名卒中后便秘患者针灸治疗前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便秘症状量表、自然排便性状、自然排便频率、排便耗时和肠鸣音次数等临床指标;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检测卒中后便秘患者针灸治疗前后粪便样本,分析针灸对卒中后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艾灸组患者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均较治疗前降低,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和变形菌无显著改变;针刺组与治疗组患者梭菌相对丰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趋近于卒中后无便秘患者组;两组治疗后乳杆菌丰度均提高,艾灸组乳酸杆菌丰度显著高于针刺组,但仍低于卒中后无便秘患者乳酸杆菌丰度;艾灸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总产SCFAs菌相对丰度升高优于针刺组,其中乳酸杆菌、总产SCFAs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艾灸均能够改善卒中后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在改善患者粪便性状及增强肠道蠕动方面,艾灸优于针刺疗法;针刺和艾灸均能调节卒中后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其中针刺可降低产甲烷菌丰度;艾灸在增加卒中后便秘患者产SCFAs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肠杆菌、肠球菌和梭菌丰度方面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便秘 针刺 艾灸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针刺为主治疗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郑通 王舒 沈燕 《河北中医》 2025年第2期348-352,共5页
肩手综合征(SHS)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中,Ⅰ期SHS的主要症状包括患侧上肢肩、手、腕关节疼痛、痛觉过敏、关节肿胀和活动范围受限,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不可逆的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预防本病进一步... 肩手综合征(SHS)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中,Ⅰ期SHS的主要症状包括患侧上肢肩、手、腕关节疼痛、痛觉过敏、关节肿胀和活动范围受限,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不可逆的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预防本病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多种针刺疗法被用于治疗SHS,在缓解疼痛及改善患肢运动功能等方面取得诸多进展,大量文献报道证明针刺治疗Ⅰ期SHS疗效确切,通过查询近年针刺为主治疗Ⅰ期SHS的文献,对不同针刺疗法进行梳理,以期为SHS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肩手综合征 针刺疗法 综述
下载PDF
针灸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艳艳 毕颖斐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136-141,共6页
针灸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针刺疗法、灸法、综合疗法。针刺疗法包括毫针、电针、耳针、埋针、头针等,灸法包括艾条灸、艾炷灸、热敏灸,综合疗法包括毫针结合药物、灸药结合、针刺联合穴位贴敷、针刺配合推拿、皮内针结合药物、腹针结合... 针灸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针刺疗法、灸法、综合疗法。针刺疗法包括毫针、电针、耳针、埋针、头针等,灸法包括艾条灸、艾炷灸、热敏灸,综合疗法包括毫针结合药物、灸药结合、针刺联合穴位贴敷、针刺配合推拿、皮内针结合药物、腹针结合药物等。针灸降压的机制可能与抑制RAAS系统相关酶表达、改善代谢紊乱、抑制迷走神经活性、减少氧化应激反应与恢复损伤内皮细胞受体等有关。目前,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针对针灸降血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即时和短期疗效,对其远期疗效随访较少涉及,研究中针灸的选穴、作用频次、施术时间、刺激方式等方案差异较大,可能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 灸法 综合疗法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疗法临床研究年度证据分析(2023年)
12
作者 林静怡 孟鸿腾 +6 位作者 王昱 郭芯瑜 彭甜甜 姜涛 庞博 陈波 屠建锋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通过对2023年发表于中英文医学期刊的中医非药物疗法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性分析和质量评估,对临床研究证据进行阶段性总结,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开展及证据转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针灸临床证据库(ACU-CED)系统,并补充检索中... [目的]通过对2023年发表于中英文医学期刊的中医非药物疗法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性分析和质量评估,对临床研究证据进行阶段性总结,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开展及证据转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针灸临床证据库(ACU-CED)系统,并补充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全面获取2023年度中医非药物疗法RCT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数据提取及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718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681篇、英文文献37篇,总样本量13万余例,涉及中英文期刊308种。研究涉及20类疾病系统及症状体征,主要以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以及结缔组织疾病为主。干预措施中采用较多的方法为针灸复合疗法、单纯针刺、针刺联合常规治疗等。方法学方面,随机化、盲法等方法学较2022年有所提升,但总体方法学质量仍偏低。[结论]2023年度中医非药物疗法RCT研究数量与2022年基本持平,研究平均样本量及整体研究质量较2022年有所提升,但在治疗和影响力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者应重视试验注册与试验过程管理规范,提升临床证据质量及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非药物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研究 循证医学
下载PDF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进 石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9期13-15,共3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人数不断上升。偏头痛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西药治疗虽能短期改善症状,但副作用较大,易复发。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总结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笔者收集近年来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文献...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人数不断上升。偏头痛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西药治疗虽能短期改善症状,但副作用较大,易复发。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总结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笔者收集近年来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文献,对偏头痛的中医病机及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偏头痛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星 沈燕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232-1235,共4页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性的、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常同时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1],其严重程度常随着身体活动而增加。偏头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可能...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性的、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常同时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1],其严重程度常随着身体活动而增加。偏头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偏头痛全球发病率为14%,男性为8.6%、女性为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研究 临床研究进展 搏动性头痛 神经系统疾病 偏头痛 生理健康 焦虑抑郁情绪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针灸促觉醒作用的生理病理机制及近10年临床研究概况
15
作者 赵小红 王文熠 +2 位作者 韩飞阳 刘轶晨 丁淑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613-1617,共5页
意识障碍的特点是觉醒和/或意识的改变,西医认为其常见的机制是脑损伤和意外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性突触活动的广泛撤退,临床多采取对症治疗、促进脑代谢等方式治疗。针灸促觉醒历史悠久,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将针灸应用于意识障碍的治疗中,... 意识障碍的特点是觉醒和/或意识的改变,西医认为其常见的机制是脑损伤和意外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性突触活动的广泛撤退,临床多采取对症治疗、促进脑代谢等方式治疗。针灸促觉醒历史悠久,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将针灸应用于意识障碍的治疗中,目前仍缺乏相关文献综述。文章对针灸促觉醒的机制研究进行整理,并纳入近10年的临床应用研究,为今后针灸促觉醒意识障碍患者的机制与临床研究提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意识障碍 促觉醒 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效果的Meta分析
16
作者 刘传强 郭颢龙 +3 位作者 张超 刘佳琳 王涛 李桂平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9期136-139,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医学带教过程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学科范围设置在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中的案例教学法在实习教学应用中的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21年01月至2023年07月,对文献进行M... 目的系统评价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医学带教过程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学科范围设置在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中的案例教学法在实习教学应用中的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21年01月至2023年07月,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1023例实习学生。Meta分析结果显示,主要评价指标:案例教学法组理论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MD=8.69,95%CI=(5.78,11.60),P<0.00001],试验组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MD=9.44,95%CI=(5.95,12.92),P<0.00001];次要评价指标:试验组提高自学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OR=4.83,95%CI=(2.85,9.17),P<0.00001],试验组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OR=4.97,95%CI=(2.76,8.96),P<0.00001]。漏斗图基本对称,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临床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但仍需更多设计严谨,质量更高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教育教学 教学效果 META分析
下载PDF
尿毒症腹膜透析相关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静 马雷雷 +3 位作者 王冠然 姜晨 邢海涛 杨洪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98-2204,共7页
背景胃肠功能紊乱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食欲和情绪,致使患者营养不良、脱水、电解质紊乱或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等,还会导致腹膜透析效能下降,增加医疗难度,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相关胃肠功... 背景胃肠功能紊乱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食欲和情绪,致使患者营养不良、脱水、电解质紊乱或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等,还会导致腹膜透析效能下降,增加医疗难度,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相关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腹膜透析相关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09-01—2021-09-01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304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胃肠功能紊乱将患者分为胃肠功能紊乱组和无胃肠功能紊乱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指标、透析充分性相关指标等并进行比较。运用SPSS 23.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总结分析腹膜透析相关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尿毒症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结果304例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中合并胃肠道功能紊乱189例(62.2%),胃肠功能紊乱组患者中位年龄为62(52,67)岁。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肾病原发病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冠心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钙、胆固醇、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钙素原、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尿素氮、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腹膜Kt/V、总肌酐清除率(Ccr)、残肾Ccr、总Ccr标准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原发病(OR=7.471,95%CI=1.161~48.061,P=0.034)、糖化血红蛋白升高(OR=1.367,95%CI=1.080~1.731,P=0.009)是尿毒症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胃肠功能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残肾Ccr升高(OR=0.952,95%CI=0.908~0.997,P=0.038)是尿毒症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胃肠功能紊乱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相关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率较高,多发于老年患者;糖尿病肾病原发病、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可能是尿毒症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胃肠功能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残肾Ccr升高可能是尿毒症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胃肠功能紊乱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腹膜透析 胃肠道功能紊乱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病例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元及定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丽红 张超 +4 位作者 李泽芳 杨趁 王飞 杜宇征 史慧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23-2032,共10页
中风病防治一直是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独特优势日益突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2018》推荐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标准化、规范化临床研究数据可以保证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为数据的整... 中风病防治一直是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独特优势日益突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2018》推荐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标准化、规范化临床研究数据可以保证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为数据的整理和挖掘提供保障,病例注册登记属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元素的一致性是保证计划实施、数据质量高效、临床研究证据可信的必备要素之一。因此,课题组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病例注册登记研究”制订了本课题的数据元及定义,以期优化针灸防治中风病临床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针灸治疗 注册登记 数据元素 数据质量 研究范式
下载PDF
针灸肌筋膜触发点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璐 曹江鹏 杜元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0,共4页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为骨骼肌绷紧带中的过敏结节,可引发压痛、特征性转移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现象。近年来,基于MTrPs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采用针灸治疗非器质性神经肌纤维的疼痛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的...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为骨骼肌绷紧带中的过敏结节,可引发压痛、特征性转移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现象。近年来,基于MTrPs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采用针灸治疗非器质性神经肌纤维的疼痛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针刺干预MTrPs对于组织修复、恢复功能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临床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提供了有效手段。但针刺MTrPs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今后还需从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深入探究,以期为临床针灸施治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肌筋膜触发点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组织修复 功能活动
原文传递
桃红四物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志明 王刚 徐阳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医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射频消融组与桃红四物汤联合组各50例,...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医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射频消融组与桃红四物汤联合组各50例,射频消融组给予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桃红四物汤联合组给予患者桃红四物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D-二聚体、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给予患者皮肤温度、肿胀程度、皮肤颜色、疼痛程度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桃红四物汤联合组TNF-α、sVCAM-1、IL-1β、D-二聚体、TXB2、6-Keto-PGF1α、ET-1、vWF、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及皮肤温度、肿胀程度、皮肤颜色、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射频消融组(P<0.05);桃红四物汤联合组NO水平、总有效率较射频消融组高(P<0.05)。[结论]给予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患者桃红四物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可抑制炎症,减少血管内皮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射频消融 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 血管内皮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