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膜休眠菌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明基 朱禹璇 +5 位作者 刘鈊逸 罗颀颢 杨浩宇 刘铁鑫 林俊卿 郑宪友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生物膜形成是导致耐药菌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休眠菌是生物膜中一种具有特殊表型的细菌,可导致慢性和复发性感染,由于其来源多样、耐药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探索休眠菌靶向疗法...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生物膜形成是导致耐药菌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休眠菌是生物膜中一种具有特殊表型的细菌,可导致慢性和复发性感染,由于其来源多样、耐药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探索休眠菌靶向疗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该文就生物膜休眠菌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休眠菌 靶向治疗 耐药性
下载PDF
严重肘部损伤的修复重建策略
2
作者 郑宪友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4期361-363,共3页
肘部的范围通常定义为肱骨远端至前臂近端1/3的区域。肘部严重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高能量损伤之一,多伴有广泛的皮肤软组织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和骨折等。由于解剖结构复杂、功能要求高、损伤机制复杂,肘部损伤往往并发症多,致残率高。软组... 肘部的范围通常定义为肱骨远端至前臂近端1/3的区域。肘部严重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高能量损伤之一,多伴有广泛的皮肤软组织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和骨折等。由于解剖结构复杂、功能要求高、损伤机制复杂,肘部损伤往往并发症多,致残率高。软组织修复和骨性结构重建是影响及制约肘部损伤后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修复软组织损伤及重建骨性结构一直是肘部损伤临床治疗的难点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组织损伤 修复重建
下载PDF
常规体检中纳入心理健康评估项目的专家意见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向群 丁荣晶 +49 位作者 陈冬雪 周婷 程万军 陈宏 董问天 冯斌 葛庆岗 郭江宏 何颖 贾朝霞 姜红岩 姜荣环 李乔 李小钧 李毅 刘东辉 刘慧 刘园园 路岩 罗昊宇 马文林 曲珊 屈正 任艳萍 石慧 司天梅 斯琴高娃 宋荟芬 谭淑平 谭友果 谭云龙 唐世琪 陶贵州 王淑霞 王一波 韦石 魏莹 吴嘉慧 肖娜 徐震雷 闫斌 袁丽霞 岳伟华 张静波 张立晶 赵威 朱宁 常淑莹 李忠艳 李贵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0-576,共7页
本文就健康体检中心理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形成专家意见,认为心理健康评估是健康检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出在健康检查中纳入心理健康评估的具体项目,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意见对常规体检中规范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工... 本文就健康体检中心理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形成专家意见,认为心理健康评估是健康检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出在健康检查中纳入心理健康评估的具体项目,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意见对常规体检中规范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评估指标 常规体检 专家意见
下载PDF
基于TCPT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显微外科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林俊卿 胡文成 郑宪友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3年第4期484-488,共5页
TCPT(Team,Case,Problem and Traditional based learning)是以团队为基础,基于临床病例,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教师传统授课总结的一种学生与教师交融协调的混合教学模式。目前的研究多在评估单一教学模式对课程的教学效果... TCPT(Team,Case,Problem and Traditional based learning)是以团队为基础,基于临床病例,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教师传统授课总结的一种学生与教师交融协调的混合教学模式。目前的研究多在评估单一教学模式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未有研究评估TCPT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该研究以“显微外科基础”课程为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实施TCPT混合教学方法,比较实施前及实施后的教学效果。研究发现,试验组显微外科基础结课总成绩高于对照组(81.28±8.36 vs.77.03±12.25,P=0.040);试验组显微外科基础病例分析题得分高于对照组(7.28±9.09 vs.4.30±2.20,P<0.001);试验组对应章节名词解释得分高于对照组(3.88±0.86 vs.2.87±1.11,P<0.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课堂互动增多,抬头率提高(90.5%vs.64.8%,P<0.001);同时,有24人(57.1%)认为TCPT混合教学能够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40人(95.2%)认为能够提高其病例分析能力,33人(78.6%)认为提高其自我解决问题能力,32人(74.2%)认为提高其文献阅读能力。TCPT混合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学科的基本印象及认识学科的应用范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在医学教学中值得开展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基于团队的学习 基于病例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 传统医学教学 教学方法 显微外科学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氧化应激刺激MC3T3-E1细胞增殖、衰老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5
作者 薛芸 张静爽 +1 位作者 周游 石锐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3年第5期415-420,共6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H_(2)O_(2)诱导的衰老成骨细胞的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H_(2)O_(2)处理MC3T3-E1细胞,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明确H_(2)O_(2)诱导成骨细胞衰老合适浓度。...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H_(2)O_(2)诱导的衰老成骨细胞的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H_(2)O_(2)处理MC3T3-E1细胞,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明确H_(2)O_(2)诱导成骨细胞衰老合适浓度。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MC3T3-E1细胞,采用CCK8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的成骨细胞,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成骨基因(Col1、Runx2、Ocn)表达;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H_(2)O_(2)诱导的成骨细胞,检测ALP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200、400μmol/L)H_(2)O_(2)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显示,100μmol/L H_(2)O_(2)衰老细胞数量增多,后续诱导衰老模型使用100μmol/L H_(2)O_(2);CCK8检测结果显示,10、100μmol/L白藜芦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ALP活性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1μmol/L白藜芦醇显著增强正常成骨细胞和H_(2)O_(2)诱导的衰老成骨细胞ALP活性和衰老细胞数量,RT-qPCR结果显示,0.1μmol/L白藜芦醇+H_(2)O_(2)组的Col1、Runx2、Ocn mRNA表达高于H_(2)O_(2)处理组(P<0.01)。结论适宜浓度的白藜芦醇可提高H_(2)O_(2)诱导的衰老成骨细胞成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细胞活性 衰老 成骨分化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需要开刀吗?
6
作者 杨浩 严至文 钱运 《科技视界》 2023年第20期25-28,共4页
进入大学后,小王同学整日沉迷电脑游戏。近些日子疯狂“上分”,高强度使用鼠标后,小王同学出现了手部麻木的症状。他赶忙问自己学医的同学这是怎么一回事,同学告诉他可能是得了“鼠标手”。什么是“鼠标手”呢?“鼠标手”,即腕管综合征(... 进入大学后,小王同学整日沉迷电脑游戏。近些日子疯狂“上分”,高强度使用鼠标后,小王同学出现了手部麻木的症状。他赶忙问自己学医的同学这是怎么一回事,同学告诉他可能是得了“鼠标手”。什么是“鼠标手”呢?“鼠标手”,即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走形于腕管内的正中神经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组症候群,也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我们可以把腕管看作隧道,正中神经就是穿过隧道的火车,当隧道内压力增大或空间变狭窄时,就会压迫到火车。CTS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正中神经支配的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的麻木和刺痛。据统计,CTS的患病率在一般人群中约为8.0%。那么CTS患者,需要开刀吗?小王同学从小到大没做过手术,对手术很是畏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鼠标手 环指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示指 CTS 患病率
下载PDF
骨科冲击波治疗的智能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亚军 郎昭 +1 位作者 郭安忆 刘文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体外冲击波治疗以其安全无创的临床优势在骨科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治疗手段普遍存在的主观经验决策和手动长时操作等问题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和进一步发展。智能技术已经开始进入骨科冲击波治疗领域,并发展迅速。本文总结了计算机导航... 体外冲击波治疗以其安全无创的临床优势在骨科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治疗手段普遍存在的主观经验决策和手动长时操作等问题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和进一步发展。智能技术已经开始进入骨科冲击波治疗领域,并发展迅速。本文总结了计算机导航、机器学习和机器人三类智能技术在骨科冲击波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特点,表明:现阶段,计算机导航可以有效辅助医生完成冲击波探头的准确定位,机器学习方法能够辅助实现冲击波治疗能量参数的自动预测;机器人已经表现出了显著的潜在临床效能,尤其是能够大幅降低医师操作强度;三类技术分别从“眼”“脑”“手”的角度,为提升骨科冲击波治疗智能化水平提供全面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临床治疗机制与量效关系、方案规划智能化与临床适宜性、治疗操作自动化与机器人辅助等方面,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骨科 计算机导航 机器学习 医用机器人
原文传递
骨密度装备质量控制与应用专家共识
8
作者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放射影像装备分会 +19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骨组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质控与诊断学组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骨密度学组 程晓光 袁慧书 曾自三 徐文坚 翁习生 高剑波 蒋协远 王玲 吴艳 黄晨 李永丽 张艳 李春燕 张伟 高明亮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87,共7页
骨密度检测在骨质疏松的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规范的操作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来自全国多学科的专家根据我国骨密度装备的现状,结合国际骨密度检查的质量控制经验,经过充分的讨论制定本共识,旨在为提高我国骨... 骨密度检测在骨质疏松的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规范的操作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来自全国多学科的专家根据我国骨密度装备的现状,结合国际骨密度检查的质量控制经验,经过充分的讨论制定本共识,旨在为提高我国骨密度装备的质量控制水平和临床使用规范提供参考和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装备 质量控制 共识
原文传递
关节植入物的表面抗菌改性技术的专利申请与发展
9
作者 王晓明 王雅 石锐 《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75-282,共8页
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TJA)的术后感染中,对关节植入物表面抗菌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近些年相关研发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关于抗菌药物、药物载体、具有抗菌性能植入物材料和医疗器械的相关专利申请进行了综述,... 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TJA)的术后感染中,对关节植入物表面抗菌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近些年相关研发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关于抗菌药物、药物载体、具有抗菌性能植入物材料和医疗器械的相关专利申请进行了综述,通过近10年专利申请数据,分析和汇总了研究热点和技术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植入物 抗菌 表面改性 专利分析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2
10
作者 施忠民 顾文奇 +16 位作者 杨云峰 王旭 徐海林 张晖 洪劲松 李棋 张明珠 陶旭 胡勇 魏民 邢丹 袁霆 郭秦炜 张长青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基础与矫形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足踝专业组 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足踝学组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5-393,共9页
距骨骨软骨损伤(OLT)是一种以踝关节疼痛为特征的足踝部疾病,可影响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若处理不当,可造成远期踝关节炎,严重影响预后。采用非手术治疗OLT的疗效尚不确切。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OLT的主要手段,且手术方式多样,然而... 距骨骨软骨损伤(OLT)是一种以踝关节疼痛为特征的足踝部疾病,可影响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若处理不当,可造成远期踝关节炎,严重影响预后。采用非手术治疗OLT的疗效尚不确切。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OLT的主要手段,且手术方式多样,然而最佳手术方式尚无定论,同时,病变软骨清理后的再生修复亦是治疗难点。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软骨损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现已逐渐应用于OLT的治疗,但PRP治疗OLT的技术与规范尚缺乏统一认识。因此,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联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基础与矫形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足踝专业组及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足踝学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订《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专家共识(2023版)》,就PRP的制备及使用,PRP治疗OLT的适应证、禁忌证、方法及相关问题提出15条推荐意见,以规范PRP对OLT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距骨 软骨疾病 注射 关节内 共识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识别老年骨质疏松症核心致病基因及通路
11
作者 王超 姜旭 +3 位作者 李泉 张砚卓 陶剑锋 吴成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0-1046,共7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老年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核心致病基因及相关通路。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的8例骨质疏松症病例和5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集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与5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老年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核心致病基因及相关通路。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的8例骨质疏松症病例和5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集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与5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开展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并对表达谱进行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Cytoscape工具构建PPI调控网络、筛选核心基因。结果:8例骨质疏松症病例中,男性1例,女性7例,年龄为(72.4±4.2)岁;5名健康体检者中,男性1名,女性4名,年龄为(68.2±5.7)岁。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635个,其中847个基因高表达,788个基因低表达。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富集于核糖体结构成分、蛋白质二聚化活性等;细胞组分方面主要富集于核小体、DNA组装复合物、胞质部分、蛋白-核酸复合物、游离核糖体等。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核糖体等。筛选出的10个核心基因分别为UBA52、UBB、RPS27 A、RPS15、RPS12、RPL13 A、RPL23 A、RPL10 A、RPS25和RPS6,且其中7个基因均可编码核糖体蛋白。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可能与核糖体相关基因和通路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老年人 核糖体 RNA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原文传递
北京市人群骨退行性疾病患病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超 王倩倩 +5 位作者 张砚卓 陶剑锋 王莹 肖斌 姜旭 吴成爱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7-832,共6页
目的在北京市人群中开展骨退行性疾病(bone degenerative diseases,BDD)研究,以了解北京市BDD人群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招募自愿参与且年龄在18~<65岁的北京市常住人群进入北京BDD研究。采用问卷收集受试者的一般... 目的在北京市人群中开展骨退行性疾病(bone degenerative diseases,BDD)研究,以了解北京市BDD人群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招募自愿参与且年龄在18~<65岁的北京市常住人群进入北京BDD研究。采用问卷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同时对受试者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骨科专科体检,并开展影像学检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DD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79名研究对象,年龄为(39.79±9.12)岁。共有697人患有BDD,占总人数79.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龄人群患BDD的风险较高。与18~<35岁组相比,35~<50岁组与50~<65岁组BDD患病的OR值(95%CI)分别为2.684(1.845~3.904)与13.898(4.807~40.176)。超重和肥胖者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者相比,OR值(95%CI)分别为1.209(0.811~1.801)和1.768(1.030~3.035)。已婚者患病风险显著高于未婚/离异/丧偶者,其OR值(95%CI)为1.924(1.271~2.912)。结论北京市18~<65岁人群BDD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在已婚、高年龄段、超重和肥胖者中BDD的宣传及体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骨退行性疾病 膝骨关节炎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原文传递
骨肿瘤病理标本处理、取材和规范化病理报告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13
作者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 +11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 《骨肿瘤病理标本处理、取材和规范化病理报告临床实践指南(版)》编写专家委员会 宫丽华 黄瑾 刘绮颖 王卓 丁宜 张惠箴 李扬 王坚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8-1106,共9页
骨肿瘤的标本处理、取材对整合性病理诊断至关重要,规范化的病理报告则为临床治疗、疗效评判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病理依据。《骨肿瘤病理标本处理、取材和规范化病理报告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编写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本指南,旨在... 骨肿瘤的标本处理、取材对整合性病理诊断至关重要,规范化的病理报告则为临床治疗、疗效评判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病理依据。《骨肿瘤病理标本处理、取材和规范化病理报告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编写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本指南,旨在指导和规范上述工作流程,以期提升诊断质量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诊断质量 病理报告 标本处理 病理诊断 骨肿瘤 预后评估 规范化
原文传递
患者个性化安全区指导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翻修1例报道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浩 王思远 +3 位作者 郭邵逸 马祝一 芮守玮 周一新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634-639,共6页
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也是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主要原因[1]。文献报道每年进行的髋关节手术中有8%~12%是翻修手术,其中11%~24%为脱位翻修[1]。Lewinneck等[2]在1978年研究了300例患... 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也是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主要原因[1]。文献报道每年进行的髋关节手术中有8%~12%是翻修手术,其中11%~24%为脱位翻修[1]。Lewinneck等[2]在1978年研究了300例患者,提出将臼杯安放在外展角30°~50°,前倾角5°~25°可降低假体脱位率,这一安全范围被称为“Lewinneck安全区”。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传统的Lewinneck安全区不能预测THA术后是否脱位,大量的脱位患者臼杯假体位于Lewinneck安全区之内[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个性化安全区 脱位
下载PDF
由外向内纵切与由内向外横切关节囊切开技术治疗髋臼股骨撞击症的疗效比较
15
作者 冯峥 王雪松 宋关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547-1554,共8页
目的比较由外向内纵切与由内向外横切关节囊切开技术治疗髋臼股骨撞击症(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FAI患者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0.9±10.7)... 目的比较由外向内纵切与由内向外横切关节囊切开技术治疗髋臼股骨撞击症(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FAI患者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0.9±10.7)岁(范围15~63岁),术中均采用由外向内纵向切开关节囊技术;按1∶1匹配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的FAI患者30例作为对照,男10例、女20例,年龄(40.6±9.2)岁(范围25~60岁),术中均采用由内向外横向切开关节囊技术。两组患者关节囊术中均未缝合。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的主观功能评分,包括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mHH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并计算两组mHHS评分的优良率和患者可接受症状状态(patient acceptable symptomatic state,PASS)达标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主观功能评分、术前影像学测量结果及术中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切组VAS评分由术前(6.3±1.4)分降低至术后1年的(1.3±1.6)分,mHHS评分由术前(63.8±15.1)分改善为术后1年的(93.5±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P<0.001;t=14.63,P<0.001)。横切组VAS评分由术前(7.0±1.6)分降低至术后1年的(1.4±1.5)分,mHHS评分由术前(64.6±7.8)分改善为术后1年的(90.4±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4,P<0.001;t=13.68,P<0.001)。术后1年两组患者VAS评分及mHH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3,P=0.735;t=1.75,P=0.082)。根据mHHS评分标准,术后1年纵切组优良率为100%(30/30)、横切组优良率为83.3%(25/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P<0.001);纵切组术后1年mHHS评分的PASS达标率为100%、横切组为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P<0.001)。结论关节镜手术中由外向内纵向切开关节囊治疗FAI是一项有效的技术,能达到与由内向外横向切开关节囊技术相近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囊 关节镜检查 治疗结果 髋臼股骨撞击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