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1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微电网鲁棒简化建模
1
作者 王大兴 宁妍 +4 位作者 汪敬培 徐洋 毕峻 周铭标 王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微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中国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分析微电网所接入系统的动态特征时,现有等值模型存在鲁棒性不强的问题,即等值模型虽然可以很好地复现真实系统在训练故障下的动态特征,... 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微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中国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分析微电网所接入系统的动态特征时,现有等值模型存在鲁棒性不强的问题,即等值模型虽然可以很好地复现真实系统在训练故障下的动态特征,但却无法准确反映系统在未知故障(非训练故障)下的真实响应。为此,首先采用k-means++对微电网的典型运行方式进行有效区分,以表征系统的随机性和时变性特征;其次,采用基于关键参数筛选的参数辨识方法,避免了参数辨识过程中的多解问题;然后,针对系统不同典型运行方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等值模型参数进行泛化;最后,基于Fisher判别准则实现了等值模型参数的在线匹配,并在某实际微电网模型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等值建模 鲁棒性 k-means++聚类 卷积神经网络 FISHER判别准则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转移与协同布局研究——基于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魏阳 段翔兮 +3 位作者 陈玉敏 刘洪利 严磊 肖宝同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8,147,共11页
以2018—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44个市(区)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发展趋势及客观规律出发,基于经济与电量数据的高相关性,探索性地建立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城市各产业集聚程度、成长性、规模及转移粘... 以2018—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44个市(区)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发展趋势及客观规律出发,基于经济与电量数据的高相关性,探索性地建立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城市各产业集聚程度、成长性、规模及转移粘性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①成渝地区四川区域工业、金融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大行业集中度更高、产业规模更大、吸附能力更强,产业聚集效应显著;重庆区域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更高、发展更成熟、吸附能力更强,行业发展更具优势。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双核城市极化效应,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中心城区各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均高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余城市。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产业在城市间的发展呈现明显的集聚过度、适度、离散的梯度特征,为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提供了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产业转移粘性 错位协同
下载PDF
四川电力信息安全集中监测分析平台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刘姗梅 柴继文 《四川电力技术》 2014年第1期23-25,54,共4页
针对四川电力当前信息安全数据较分散、缺乏实时监控问题,提出建立信息安全集中监测分析平台,提取各系统中与安全相关的数据,并利用实时监控手段弥补安全数据短板,对获取到的海量数据进行综合展示分析,全面地分析监测报告,帮助深入掌握... 针对四川电力当前信息安全数据较分散、缺乏实时监控问题,提出建立信息安全集中监测分析平台,提取各系统中与安全相关的数据,并利用实时监控手段弥补安全数据短板,对获取到的海量数据进行综合展示分析,全面地分析监测报告,帮助深入掌握系统安全漏洞和信息安全趋势,实现安全技术和管理的结合,同时利用关联分析可以找出安全事件中各种属性之间的相关特性,排除无意义的信息,及时对安全问题进行快速定位,提升了网络信息安全预警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集中监测 预警分析
下载PDF
基于LSTM模型的四川省建筑业电气化率预测研究
4
作者 魏阳 胡彭超 +3 位作者 刘洪利 陈玉敏 刘雪原 刘畅 《四川电力技术》 2023年第5期56-61,共6页
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建筑电气化已经成为中国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针对现有文献较少关注建筑电气化率测算和预测的不足,结合建筑电气化率的定义,从建筑业终端电气化率和建筑业终端运行电气化率两个方面构建了测算... 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建筑电气化已经成为中国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针对现有文献较少关注建筑电气化率测算和预测的不足,结合建筑电气化率的定义,从建筑业终端电气化率和建筑业终端运行电气化率两个方面构建了测算公式。在完成2010—2020年四川省建筑电气化率测算的基础上,运用长短期记忆模型,对2021—2030年四川省建筑电气化率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省建筑业电气化水平的评估及其“双碳”方案的实现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建筑业 电气化率 LSTM模型
下载PDF
电力作业现场智能安全监督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权杰 李富祥 +2 位作者 常政威 丁宣文 杜春忠 《四川电力技术》 2023年第5期75-80,共6页
针对目前电力作业现场安全监督过度依赖于人工、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从智能安全监督的监督内容、方法以及监督算法上展开研究,并基于深度感知摄像头、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了对作业现场人员安全生产行为的实时监视和智能预警,... 针对目前电力作业现场安全监督过度依赖于人工、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从智能安全监督的监督内容、方法以及监督算法上展开研究,并基于深度感知摄像头、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了对作业现场人员安全生产行为的实时监视和智能预警,能大幅提高作业现场安全管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以及对作业现场行为违章的威慑力,其研究成果在多个变电站、换流站以及实验室等典型作业场景下得到成功应用,显著提升了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安全监督 图像识别 检测算法
下载PDF
基于二层规划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混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唐永红 李旻 +4 位作者 姜振超 路轶 范宏 季昕雨 陈斯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3,共7页
结合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综合调控特点,建立无功优化的二层规划模型。上、下层分别选取系统网损最小和各节点电压偏移最小为目标函数,根据上、下层解空间的不同,上层采用原-对偶内点法,下层采用森林算法。搭建基于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 结合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综合调控特点,建立无功优化的二层规划模型。上、下层分别选取系统网损最小和各节点电压偏移最小为目标函数,根据上、下层解空间的不同,上层采用原-对偶内点法,下层采用森林算法。搭建基于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ADPSS)的无功优化闭环检测平台,综合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的二层规划程序和OPEN3000中的嵌入式AVC系统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将低电力系统的网损,提高电压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层规划 无功优化 内点法 森林算法 检测平台
下载PDF
计及并联补偿高抗的电力系统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航 滕予非 +1 位作者 王晓茹 钟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4,共10页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设备的广泛应用,由无功补偿设备引起的电力系统问题不断涌出,由此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也日益凸显。首先针对IEEE次同步谐振第一标准系统,推导并且建立了考虑并联补偿高抗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数学模型,进...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设备的广泛应用,由无功补偿设备引起的电力系统问题不断涌出,由此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也日益凸显。首先针对IEEE次同步谐振第一标准系统,推导并且建立了考虑并联补偿高抗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而得到全系统的小信号模型。接着通过特征根分析方法论证了引入并联补偿高抗对于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不同并联高抗值对于轴系扭振模式的影响,结合PSCAD仿真软件,在10机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并联补偿高抗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的可能性变大,与此同时补偿高抗值的减小也会增强系统的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并联补偿高抗 模态分析 轴系扭振 电力系统仿真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IQC算法的时延电力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蔡东升 黄琦 +3 位作者 李坚 易建波 胡维昊 滕予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共7页
通信时延会影响广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控制系统性能恶化或者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首先建立了计及时延的电力系统微分方程模型,提出基于改进型积分二次约束(Integral Quadratic Constraint,IQC)算法的时延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 通信时延会影响广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控制系统性能恶化或者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首先建立了计及时延的电力系统微分方程模型,提出基于改进型积分二次约束(Integral Quadratic Constraint,IQC)算法的时延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IQC算法,该方法约束时延电力系统的输入输出,利用IQC和耗散不等式相结合的方法来设计时延反馈控制器,使稳定性判据的保守性更好。文章以IEEE两区域四机系统为例,采用DSATOOLS的TSAT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减小振荡并降低时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电力系统 稳定性 时延反馈 二次积分约束
下载PDF
基于CIM标准的四川省电网图模数集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剑 张国芳 代宇涵 《四川电力技术》 2016年第2期45-48,共4页
随着调度自动化主站技术的发展,分级电网管理并对外网等值的建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对大电网、大数据的需求。传统建模方式中,边界处设备被等值所导致的辖区外电网模型动态特性缺失易导致辖区内电网状态估计与潮流计算... 随着调度自动化主站技术的发展,分级电网管理并对外网等值的建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对大电网、大数据的需求。传统建模方式中,边界处设备被等值所导致的辖区外电网模型动态特性缺失易导致辖区内电网状态估计与潮流计算的局限性。结合四川电网分布广、区域划分多、模型离散度大等特性,优化图模数集成方法,阐述了边界设备智能查询、ID重构、比对增量入库、模糊匹配等方法实现模型、数据与图形的省地一体化集成[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E文件解析 模型合并 智能边界查询 ID重构 模糊匹配
下载PDF
基于变频谐振振荡波的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宗喜 《电气应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72-74,共3页
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热性能,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以及供电安全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电压等级中;但是这种电缆的绝缘结构由于加工技术上的难度或原材料不纯而存在气隙和有害性杂质,这些气... 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热性能,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以及供电安全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电压等级中;但是这种电缆的绝缘结构由于加工技术上的难度或原材料不纯而存在气隙和有害性杂质,这些气隙和杂质尖端处极易产生局部放电。当它使用到一定年限后,局部放电继续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绝缘击穿而造成电网事故。提出了基于变频谐振阻尼振荡波电压下的XLPE电缆及其接头局部放电现场检测技术研究;研究符合现场测试要求、参数优化和性能良好的检测阻抗,并选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更准确判断电缆及其接头绝缘状况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变频谐振 阻尼振荡波 局部放电 检测阻抗
原文传递
基于物元综合模型的重点耗能企业电力能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思瑶 陈缨 张振雨 《四川电力技术》 2016年第2期64-68,共5页
随着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加剧,加强节能减排,提升用电能效,已成为重点耗能企业亟待决绝的课题。针对已有的电力能效评价研究较为依赖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且忽视了指标之间存在不相容性这些不足,从经济、技术和管理3个层面构建了基于物元... 随着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加剧,加强节能减排,提升用电能效,已成为重点耗能企业亟待决绝的课题。针对已有的电力能效评价研究较为依赖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且忽视了指标之间存在不相容性这些不足,从经济、技术和管理3个层面构建了基于物元的重点耗能企业电力能效评价模型,并以国内某重点耗能企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元模型不仅能评价重点耗能企业电力能效的综合水平,还能揭示其电力能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为重点耗能企业电力能效管理的改进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耗能企业 电力能效评价 物元综合模型 关联度
下载PDF
含双馈风机接入的电力系统送端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孙黎 林继巍 +2 位作者 王曦 于汉清 刘庸 《电气应用》 2023年第11期34-42,I0008,共10页
近年来,大规模新能源集中接入电网,对送端电力系统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含双馈风电机组接入的送端电力系统功角稳定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搭建两区仿真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基于风电机组的等效外特性和等面积定则确定双馈风电机组并网对系... 近年来,大规模新能源集中接入电网,对送端电力系统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含双馈风电机组接入的送端电力系统功角稳定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搭建两区仿真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基于风电机组的等效外特性和等面积定则确定双馈风电机组并网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并从风电渗透率及风机接入位置两个方面剖析了影响功角稳定性的因素。最后,以极限切除时间和极限切除角为评价指标,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功角稳定 渗透率 接入位置 等效外特性
原文传递
电力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能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
13
作者 周林 徐昌前 +3 位作者 李富祥 邓元实 刘涛 杨琳 《四川电力技术》 2023年第5期81-85,共5页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项极端复杂的系统工程,人身、设备、电网和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因素都决定着电力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各电力企业相继开展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但主要针对单一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控制,无法评价电力企业面临的综合安...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项极端复杂的系统工程,人身、设备、电网和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因素都决定着电力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各电力企业相继开展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但主要针对单一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控制,无法评价电力企业面临的综合安全风险。为此,提出以安全风险控制能力为聚焦点,采用模糊结果集方法构建电力企业综合安全风险管控评价模型,全面反映出电力企业在人身、电网、设备、信息等各方面安全风险综合控制能力,清晰指出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薄弱点。控制能力评价模型可为电力企业综合安全风险防控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风险 控制能力 量化排序
下载PDF
基于场景概率潮流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强 郑永康 《四川电力技术》 2015年第3期68-72,共5页
多风电场出力的随机性和互相关性特点对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场景概率潮流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方法。该方法将风电出力场景化,结合概率潮流计算,以系统有功网损、发电机无功偏差和节点电... 多风电场出力的随机性和互相关性特点对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场景概率潮流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方法。该方法将风电出力场景化,结合概率潮流计算,以系统有功网损、发电机无功偏差和节点电压偏差期望加权值最小作为无功优化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求得各风电出力场景下的最优无功控制策略。在含多风电场的IEEE 30节点系统中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并与确定性的场景无功优化方法相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潮流 场景 相关性 无功优化
下载PDF
基于电容分布效应的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断口绝缘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
15
作者 李龙江 白杨 +1 位作者 张文凯 张艳晓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0-228,共9页
针对现有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负载侧或电源侧单侧配置电子式电压传感器(electronic voltage transformer,EVT)后断口工频电压试验时,壳体对地电位过高造成柱上断路器破坏性放电的问题,文中对配置EVT的柱上断路器断口绝缘性能进行研究... 针对现有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负载侧或电源侧单侧配置电子式电压传感器(electronic voltage transformer,EVT)后断口工频电压试验时,壳体对地电位过高造成柱上断路器破坏性放电的问题,文中对配置EVT的柱上断路器断口绝缘性能进行研究。文中首先对柱上断路器断口耐压试验时壳体对地放电问题进行了电容分布理论分析,并给出配置不同容值制作的EVT的柱上断路器在断口耐压试验时壳体与地之间的电压值。其次给出了现有国网标准化方案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的理论设计依据,同时指出电源侧配置EVT的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的绝缘设计裕度,得出在满足开关性能及EVT准确度要求的前提下,EVT高压臂尽量采用电容容值低的电容降低壳体对地电压。最后提出在现有试验方式下一种负载侧和电源侧均配置EVT的一二次融合型柱上断路器新型结构形式,并给出试验结果。分析及试验结果证明,该结构的柱上断路器断口耐压试验时,壳体对地电压小于GB/T 11022—2020规定的相对地电压42 kV,避免了断口耐压试验时壳体与地击穿的现象,并已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分布 柱上断路器 断口绝缘
下载PDF
面向灾后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喆 杨迎春 +3 位作者 周剑 张颉 傅宁 白晖峰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为解决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电力系统的应急通信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利用Wi-Fi结合北斗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何增大系统覆盖能力、数据传输能力、用户承载能力,增强系统部署便宜性、灵活性是该应急通信系统面临的核心挑战.针对灾后电力应... 为解决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电力系统的应急通信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利用Wi-Fi结合北斗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何增大系统覆盖能力、数据传输能力、用户承载能力,增强系统部署便宜性、灵活性是该应急通信系统面临的核心挑战.针对灾后电力应急通信系统上述核心需求,本研究基于第7代Wi-Fi多接入点(access point, AP)协作通信技术,提出一种协作式功率控制技术:增加无线接入过程中用户类型,并调整部分协议帧结构,具化相关字段用于指示新增用户类型;结合软频率复用技术设计了频谱资源分配算法和AP中心功率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Wi-Fi系统多AP协作技术和软频率复用技术相比,所提算法有效提高了数据传输能力;与现有多AP协作技术相比,在用户承载能力相近条件下,可提高信号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 北斗 多AP协作 软频率复用 功率控制
下载PDF
电力设施应对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7
作者 曹永兴 邓鹤鸣 +3 位作者 蔡炜 刘衍宏 吴驰 邬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62-1974,共13页
有关地震及次生灾害对电力设施影响的研究,一直是工程技术领域探索的重要课题。论文主要总结分析了输电线路、变电设备、发电设施、灾害监测和应急抢险等方面与地震及次生灾害相关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电力设施防控亟需解... 有关地震及次生灾害对电力设施影响的研究,一直是工程技术领域探索的重要课题。论文主要总结分析了输电线路、变电设备、发电设施、灾害监测和应急抢险等方面与地震及次生灾害相关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电力设施防控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总结了输电线路的地震受灾方式和灾害影响,指出了地震受灾及设备抗震的研究需要综合本体因素与局域地质构造因素;其次,回顾了变电设备受损机理及检测方法,指出了变电设备抗震研究中的局限性;然后,以水电站、风电结构和核电厂为例来分析发电设施的地震灾害防控研究进展,指出了发电设施研究仍以工程实际需求为导向展开;最后,综述了灾害监测及应急抢险的研究现状,建议加强新技术在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下电网防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次生灾害 电网 输电线路 变电设备 灾害监测 救援体系
原文传递
四川境内变电站RTV涂料绝缘子上藻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兵兵 白欢 +5 位作者 李亚伟 张志霞 陈洪波 张星海 兰利琼 卿人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35-139,188,共6页
[目的]对四川省境内变电站RTV涂料绝缘子表面藻类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其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方法]选取4个藻类生长比较典型的地点,对4地RTV涂料绝缘子上生长的藻类进行实地取样,用光学显微镜对其形态进行初步鉴定,并进一步使用1... [目的]对四川省境内变电站RTV涂料绝缘子表面藻类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其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方法]选取4个藻类生长比较典型的地点,对4地RTV涂料绝缘子上生长的藻类进行实地取样,用光学显微镜对其形态进行初步鉴定,并进一步使用18S r DNA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通过显微观察发现,4地优势藻类均为单细胞球状绿藻;系统进化分析发现,雅安藻种属于渡边球藻分支,与Heterochlorella luteoviridis亲缘关系较近,在MP、NJ和BI树中的支持率分别为86%、79%、1.0,将其初步鉴定为Heterochlorella sp.SCYA1;广安藻种属于Elliptochloris,与Elliptochloris subsphaerica的18S r DNA序列碱基没有差异,在MP、NJ和BI树中的支持率分别为97%、99%和1.0,故确认其为Elliptochloris subsphaerica SCGA8藻种;巴中和南充藻种都属于栅藻属,两者亲缘关系很近且序列只有2个碱基差异,MP、NJ和BI树中的支持率比较高,分别为93%、98%和1.0,将其初步鉴定为Scenedesmus sp.SCBZ5和Scenedesmus sp.SCNC7。[结论]4地变电站RTV涂料绝缘子上的优势藻种不全是同一种藻,生长于四川省境内RTV涂料绝缘子上的藻类具有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V涂料 藻种纯化 18S RDNA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西部送端直流电网方案构建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惠玲 王曦 +1 位作者 高剑 宋云亭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1,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中国未来面临着大规模能源“西电东送”的电力传输需求,需要规划与之相适应的输电模式。依据2030年后西部能源的开发规模,确定各类型电源的装机规模和地理分布,提出远期西部送端直流输电网和中东部受端超/特高压交...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中国未来面临着大规模能源“西电东送”的电力传输需求,需要规划与之相适应的输电模式。依据2030年后西部能源的开发规模,确定各类型电源的装机规模和地理分布,提出远期西部送端直流输电网和中东部受端超/特高压交流电网相融合的“西电东送”主干输电网结构及路线图。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可控、灵活高效的基本要求,构建了团块状、网格状和双环网3种基于VSCHVDC柔性输电技术的直流组网模式,以实现西部多类型电源的互补互济,保障电力的可靠供应。分析了3种直流组网模式下主要一次设备的应用数量,计算了西部送端直流电网的系统整体可靠性指标,从设备应用数量和系统整体可靠性指标对3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估,并确定了优选方案。参考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对优选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电东送 新能源 直流电网 柔性直流 方案构建
下载PDF
电力设备专用测试装置校准平台测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军 冯运 +3 位作者 简子倪 钱晓豪 鄢阳 王先培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3-37,共5页
针对目前电力设备专用测试装置校准工作中的校准周期长、操作难度大、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文中提出了由试验员校准实验室、数据库、监护系统以及中心实验室4个模块组成的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校准平台架构。文中描述了校准平台中心实... 针对目前电力设备专用测试装置校准工作中的校准周期长、操作难度大、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文中提出了由试验员校准实验室、数据库、监护系统以及中心实验室4个模块组成的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校准平台架构。文中描述了校准平台中心实验室的总体架构、校准平台多任务并发的测控机制以及各个模块间的通信过程。同时提出了基于观察者模式的监护系统结构和基于XML的校准平台仪器语言,使得校准平台可以自动完成校准过程。文中提出的校准平台可以有效地规范校准仪器开发与应用过程,有效降低电力设备专用测试装置计量的费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电力计量 校准平台 远程校准 XML 多任务并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