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检索的电力技术成熟度分析方法
1
作者 刘雯静 张素香 +3 位作者 盛兴 唐钰政 孙韬 贺冬珊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7,共12页
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我国提出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目标,为下一阶段电力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少有人对我国电力技术的成熟度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此,提出了基于高纳德回环曲线的... 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我国提出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目标,为下一阶段电力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少有人对我国电力技术的成熟度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此,提出了基于高纳德回环曲线的电力技术成熟度预测方法。首先,将成熟度曲线分解为研究热度和技术发展两个因素;然后,分别对电力科技文献和专利检索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表征这两个因素发展历程的Logistpk和Slogistic曲线模型,并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六大领域技术的现状,对模型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合成研究热度和技术发展曲线,得到电力技术成熟度模型,并对电力技术发展成熟期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 成熟度 技术发展 科技文献 专利 曲线拟合
下载PDF
间接矩阵谐振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高频环节特性分析与开关频率设计方法
2
作者 赵聪 胡钰杰 +3 位作者 胡洋 高范强 徐飞 李子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4-713,I0025,共11页
串联谐振型直流变换器(series-resonant DC-DC converter,SRC)是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核心元件,但电容等储能元件体积大是制约电力电子变压器功率密度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应尽量减小电容等无源元件体积。然而,当SRC直流侧电容减小,尤其... 串联谐振型直流变换器(series-resonant DC-DC converter,SRC)是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核心元件,但电容等储能元件体积大是制约电力电子变压器功率密度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应尽量减小电容等无源元件体积。然而,当SRC直流侧电容减小,尤其是与谐振电容基本相当时,其高频环节电流特性与传统的直流电容较大的SRC存在很大不同。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对比分析半桥型SRC、全桥型SRC和半桥全桥混合的SRC(混合型SRC)在不同直流电容与谐振电容比值情况下的高频环节电流特性,求解得到实现软开关时3种典型SRC开关频率设计应满足的超越方程,进一步得到其开关频率与谐振频率比值解析表达式,据此提出3种SRC高频环节开关频率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高频环节特性分析正确性和所提出的开关频率设计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矩阵谐振型电力电子变压器 串联谐振直流变换器 高频链路 软开关 开关频率设计
原文传递
考虑虚假数据攻击的电力系统专用网络监控系统
3
作者 丁全 《微型电脑应用》 2025年第2期288-291,共4页
以避免电力系统受到虚假数据攻击为目的,设计考虑虚假数据攻击的电力系统专用网络监控系统。系统物理层的电力黑匣子以串口方式与网络仪表挂接共同采集电力系统运行参数,通过采集单元初始设置黑匣子参数信息,运用复杂事件处理(CEP)技术... 以避免电力系统受到虚假数据攻击为目的,设计考虑虚假数据攻击的电力系统专用网络监控系统。系统物理层的电力黑匣子以串口方式与网络仪表挂接共同采集电力系统运行参数,通过采集单元初始设置黑匣子参数信息,运用复杂事件处理(CEP)技术将其封装为事件传输给用户接入层控制中心的CEP引擎,通过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虚假数据攻击检测方法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的数据采集能力突出,当电力黑匣子数量为25时,具有最佳采集效果,可有效检测出隐藏的虚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数据 数据通信 网络监控 电力黑匣子 传输协议
下载PDF
电力负荷精准管理风险源分析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4
作者 白云龙 赵晓东 +3 位作者 王娟 邓良辰 王小明 赵文广 《中国能源》 2024年第11期59-69,共11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推进,通过实施电力负荷精准管理是助力电力安全保供、激发负荷侧资源潜力活力的有效措施。电力负荷精准管理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升级迭代,在实施中存在多维度未知风险,亟须有效的风险识别措施予以应对。本文针对...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推进,通过实施电力负荷精准管理是助力电力安全保供、激发负荷侧资源潜力活力的有效措施。电力负荷精准管理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升级迭代,在实施中存在多维度未知风险,亟须有效的风险识别措施予以应对。本文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负荷精准管理的新需求,在系统梳理电力负荷精准管理风险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需求侧管理 新型电力系统 风险评估 新型负荷管理系统
下载PDF
竖井间距对烟囱效应极限高度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刘洪永 武昕宇 +1 位作者 罗劭翔 张佳庆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73,共7页
为深入研究火灾发生时竖井间距对竖井烟囱效应极限高度的影响规律,通过FDS软件对5 MW下的隧道火灾进行模拟,共设置4种不同的竖井截面尺寸和5种不同的竖井间距,模拟竖井间距对烟囱效应极限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竖井间距的增大,烟囱... 为深入研究火灾发生时竖井间距对竖井烟囱效应极限高度的影响规律,通过FDS软件对5 MW下的隧道火灾进行模拟,共设置4种不同的竖井截面尺寸和5种不同的竖井间距,模拟竖井间距对烟囱效应极限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竖井间距的增大,烟囱效应极限高度逐渐减小;此外,随着竖井截面尺寸增加,竖井间距对烟囱效应极限高度的影响显著增大。基于模拟数据得到了竖井烟囱效应极限高度z与竖井间距x和竖井截面边长y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验证。该数学模型可以估算相同环境下,60 m≤x≤240 m,0.5 m≤y≤2.5 m时竖井烟囱效应的极限高度。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自然通风竖井设计提供指导,同时也为相关领域自然通风系统排烟口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竖井间距 烟囱效应 极限高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辐射与明火作用下导线铜芯表面变色特征研究
6
作者 刘洪永 罗劭翔 +2 位作者 武昕宇 张佳庆 王苾钰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8,305,共7页
铜导线特征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应用广泛。采用GSL-1100X型管式炉辐射加热和正庚烷明火加热两种工况,将铜导线加热至100~1000℃的温度,通过炉冷、自然冷却和水冷却的方式降至常温。运用MATLAB软件,基于前景辅助K均值算法聚类识别照片中的... 铜导线特征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应用广泛。采用GSL-1100X型管式炉辐射加热和正庚烷明火加热两种工况,将铜导线加热至100~1000℃的温度,通过炉冷、自然冷却和水冷却的方式降至常温。运用MATLAB软件,基于前景辅助K均值算法聚类识别照片中的导线的L*a*b*颜色,定量分析导线铜芯表面颜色与受热、冷却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导线铜芯表面颜色随温度升高先由暗金色变为黑色,再变为红色,最后变为深灰色;明火加热工况相较于辐射加热工况整体颜色变化存在滞后;明火加热工况中,水冷却的颜色相较于自然冷却的颜色偏青色且变化较小。通过上述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导线铜芯表面颜色的火灾现场事故调查的思路,为火灾快速勘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物证 辐射加热 明火加热 铜导线 变色特征
下载PDF
安徽省电网用镀锌钢的大气腐蚀及其影响规律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骞 张洁 +4 位作者 李乐民 缪春辉 卞亚飞 滕越 汤文明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91-198,共8页
为评估安徽省大气环境下电网镀锌钢构件的腐蚀状态,针对自然曝露1a、3a后的镀锌钢试样,利用SEM、EDS及XRD等表征手段开展腐蚀产物组成及其形貌测试,探讨其大气腐蚀机理;采用失重法获取镀锌钢试样的腐蚀速率,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主要... 为评估安徽省大气环境下电网镀锌钢构件的腐蚀状态,针对自然曝露1a、3a后的镀锌钢试样,利用SEM、EDS及XRD等表征手段开展腐蚀产物组成及其形貌测试,探讨其大气腐蚀机理;采用失重法获取镀锌钢试样的腐蚀速率,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主要环境因素对镀锌钢试样大气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镀锌钢试样大气腐蚀产物为ZnO及少量的Zn_(5)(OH)_(6)(CO_(3))_(2)和Zn_(4)(OH)_(6)SO_(4);腐蚀层表面胞状凸起由层片状的Zn_(5)(OH)_(6)(CO_(3))_(2)、Zn_(4)(OH)_(6)SO_(4)构成,呈菊花状。腐蚀层结构致密,与镀锌层结合紧密,具有良好的保护性,镀锌钢腐蚀程度低。主要环境因素对安徽省域镀锌钢试样大气腐蚀速率影响程度排序为:温度>相对湿度>O_(3)>NO_(2)>PM_(2.5)>PM_(10)>SO_(2)。温度及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而SO_(2)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设备 镀锌钢 大气腐蚀 灰色关联分析 环境因素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企业海量云端动态数据清洗方法研究
8
作者 徐晓冰 李奇越 +3 位作者 陈艺 赵龙 秦琪 汪玉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71-75,共5页
原有清洗方法对缺失数据的筛选标准过于模糊,无法完成未来企业的数据预测。因此,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企业海量云端动态数据清洗方法。在数据采集模块,对动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边缘计算构建数据筛选模型,将企业数据进行分类。计算企业... 原有清洗方法对缺失数据的筛选标准过于模糊,无法完成未来企业的数据预测。因此,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企业海量云端动态数据清洗方法。在数据采集模块,对动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边缘计算构建数据筛选模型,将企业数据进行分类。计算企业数据的传输延时和耗能。通过时间序列理论依据,保证企业动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从全局和局部两个方面划分云端的动态数据特征,完成动态数据清洗。实现基于边缘计算的清洗方法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准确度在99.8%以上,数据预测结果精度高,更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企业数据 云端数据 数据清洗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电力变压器超声局部放电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秦少瑞 王彦博 +7 位作者 丁国成 季坤 李坚林 朱太云 甄超 谢佳 张晨晨 张冠军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80,86,共8页
近年来研究者已采用多种基于超声法的定位算法来确定电力变压器内局部放电源的位置,但多数方法会忽视超声信号复杂的传播路径对局放源定位的影响,造成较大误差。本文首先分析了由局放产生的声波信号在变压器内复杂的传播过程,尤其是超... 近年来研究者已采用多种基于超声法的定位算法来确定电力变压器内局部放电源的位置,但多数方法会忽视超声信号复杂的传播路径对局放源定位的影响,造成较大误差。本文首先分析了由局放产生的声波信号在变压器内复杂的传播过程,尤其是超声信号穿过变压器外壳后被传感器接收过程中的波形转换现象。然后根据实际变压器尺寸建立了变压器模型,该模型中任意一个节点可代表一个局放源的潜在位置。在建立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传播路径搜索算法,该算法可还原声波的传播过程并计算出从潜在局放点到传感器位置间的最快路径,进而实现局放源的精确定位。最后在35 kV变压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局放定位实验,结果优化传播路径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18.3 cm,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超声波定位 波形转换 电力变压器
下载PDF
城市电力电缆隧道消防安全评估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佳庆 李文杰 +1 位作者 范明豪 欧阳本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20年第2期109-114,122,共7页
电力电缆隧道是未来城市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对城市电缆隧道的消防安全水平进行评价,构建了城市电力电缆隧道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共包含40个评价因素,涉及电缆的燃烧属性、电缆的运行状态、电缆隧道环境特征和电缆隧道消... 电力电缆隧道是未来城市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对城市电缆隧道的消防安全水平进行评价,构建了城市电力电缆隧道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共包含40个评价因素,涉及电缆的燃烧属性、电缆的运行状态、电缆隧道环境特征和电缆隧道消防配置4个方面;然后,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某城市地下电力电缆隧道的火灾风险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为提升城市电力电缆隧道的消防安全水平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风险评估 评估指标 模糊层次分析法 电缆隧道 电力电缆
下载PDF
电力物联网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杨为 朱太云 +6 位作者 张国宝 田宇 柯艳国 赵恒阳 蔡梦怡 王艳新 闫静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25,32,共7页
随着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快速推进,对实时监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内部局部放电信号的特高频法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在充分利用表征GIS局部放电信息构建模型以提升模式识别准确率的同时,将模型移植到嵌入式系统,进而构成以... 随着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快速推进,对实时监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内部局部放电信号的特高频法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在充分利用表征GIS局部放电信息构建模型以提升模式识别准确率的同时,将模型移植到嵌入式系统,进而构成以边缘计算为支撑的物联网智能终端,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文中深入研究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分类方法,在多种典型缺陷下对比了不同模型在训练时间、准确率、参数量和存储花销等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Mobilenet模型具有最小的参数量和存储花销以及较短的训练时间,在电力物联网下基于智能终端的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中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局部放电 模式识别 电力物联网
下载PDF
计及储能电站荷电状态恢复和调整的电力系统调频指令最优分配方法
12
作者 魏文荣 苗世洪 +4 位作者 王廷涛 姚福星 许敏兴 励刚 汤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3-65,共13页
储能电站的过度放电会加速其能量耗竭,这不仅削弱了储能资源及整个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还加剧了其他资源的调频负担。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建立了一种多类型异质资源协同参与二次调频的指令双层分配模型。首先... 储能电站的过度放电会加速其能量耗竭,这不仅削弱了储能资源及整个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还加剧了其他资源的调频负担。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建立了一种多类型异质资源协同参与二次调频的指令双层分配模型。首先,分析多类型异质资源参与系统调频的特点,制定了考虑新能源动态减载的调频资源调用机制。然后,依据该机制,构建了一种计及储能电站荷电状态恢复和调整的调频指令双层分配模型。在上层模型中,设计了一种新能源和储能协同参与调频的指令柔性分配策略,显著增强了储能电站荷电状态的恢复速度;在下层模型中,考虑储能电站间荷电状态的差异,引入调整系数,有效改善了储能资源内的能量分布。最后,以某典型区域电网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增强储能资源的调频可持续性,进而提高系统调频能力、保障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荷电状态恢复 指令柔性分配策略 新能源动态减载 多类型异质资源协同 调整系数
原文传递
安徽省内电网设备常用钢材大气腐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洁 张健 +3 位作者 陈国宏 魏鑫 李宸宇 汤文明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7期98-104,共7页
目的针对在安徽省内H1、R1及T28三个站点自然环境下暴露1年后的Q235、40Cr及镀锌钢,开展腐蚀速率、腐蚀产物及腐蚀层形貌的研究,探讨其大气腐蚀机理。方法采用称量法计算腐蚀质量损失,通过光学及电子显微镜法观察腐蚀层表面及截面形貌,... 目的针对在安徽省内H1、R1及T28三个站点自然环境下暴露1年后的Q235、40Cr及镀锌钢,开展腐蚀速率、腐蚀产物及腐蚀层形貌的研究,探讨其大气腐蚀机理。方法采用称量法计算腐蚀质量损失,通过光学及电子显微镜法观察腐蚀层表面及截面形貌,用电子能谱仪测试微区成分,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腐蚀层的物相构成。结果 Q235、40Cr的大气腐蚀产物为Fe OOH、Fe3O4、Fe(OH)3及FeSO4,镀锌钢则为Zn O及Zn SO4。Q235、40Cr腐蚀层表面分布着绒球状的α-FeOOH及片状的γ-FeOOH,镀锌钢大气腐蚀层致密,但T28站点镀锌钢表面形成点状的腐蚀坑,腐蚀防护能力降低。结论同一站点三种钢腐蚀速率大小次序为40Cr>Q235>镀锌钢,站点R1钢的腐蚀速率最大,站点T28的腐蚀速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设备钢材 大气腐蚀 腐蚀速率 腐蚀产物 显微结构 腐蚀机理
下载PDF
基于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的电力变压器声纹诊断方法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国堂 郭振宇 +3 位作者 黄道均 胡坤 王福亮 张晨晨 《变压器》 2024年第6期39-43,共5页
电力变压器振动声学信号中包含着丰富的运行信息,变压器经历特殊工况或故障后,声纹信号会发生变化。声纹作为一种新的感知手段,通过对变压器声纹信号开展在线监测,感知和分析运行状态,可以及时预警设备缺陷和隐患。本文针对数十种型号... 电力变压器振动声学信号中包含着丰富的运行信息,变压器经历特殊工况或故障后,声纹信号会发生变化。声纹作为一种新的感知手段,通过对变压器声纹信号开展在线监测,感知和分析运行状态,可以及时预警设备缺陷和隐患。本文针对数十种型号大型电力变压器进行现场声纹监测,建立基于特征融合和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的声纹诊断方法,给出变压器非正常运行判据,并进行了实例验证。随着变压器声纹样本库的扩大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成熟,基于声纹的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价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纹识别 特征融合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电力系统传动转矩控制器低频振荡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海峰 李智 +2 位作者 徐斌 王小明 孙长停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1,共6页
转矩控制器时常发生的低频振荡问题,不仅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对相关系统设备具有较大危害,而且电力系统参数的过快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低频振荡的控制难度,为此,面向电力系统中的转矩控制器,提出一种低频振荡控制方法。根据网... 转矩控制器时常发生的低频振荡问题,不仅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对相关系统设备具有较大危害,而且电力系统参数的过快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低频振荡的控制难度,为此,面向电力系统中的转矩控制器,提出一种低频振荡控制方法。根据网压信号构建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方程,经初始化与重采样处理粒子集,依据粒子最优状态估计去除信号噪声,基于dq轴模型与网压网流得到信号序列,识别出低频振荡模式;采用网侧电压、电流基波分量以及输入电压,架构dq坐标下变流器模型,通过选取控制器状态变量,设计灵敏度检验策略,制定加权函数提取条件,得到低频振荡控制器。仿真实验阶段,通过发电机网压波形、变流器交流侧电压及电流波形、中间直流回路电压波形,验证所提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低频振荡现象,且有效抑制了发电机数量多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电力系统 转矩控制器 低频振荡 控制器 变流器
下载PDF
基于高压XLPE电缆逸出气体与多尺度卷积特征融合的电缆缺陷评估方法研究
16
作者 孙韬 叶良鹏 +4 位作者 张帆 张佳庆 过羿 周凯 缪煦扬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4,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相关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压XLPE电缆缺陷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数据驱动,通过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建立特征气体浓度与缺陷类型之间的潜在关系模型,从而根据特征气体浓度诊断电缆缺陷。首先采用基于均值漂移...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相关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压XLPE电缆缺陷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数据驱动,通过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建立特征气体浓度与缺陷类型之间的潜在关系模型,从而根据特征气体浓度诊断电缆缺陷。首先采用基于均值漂移的数据增强技术获取模拟数据,接着设计一种基于多尺度相关特征融合的1D卷积神经网络,最后利用该卷积神经网络基于模拟数据进行训练并进行缺陷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模拟数据测试集和真实基础数据上的缺陷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2%和88%,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特征气体浓度实现电缆缺陷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早期故障诊断 特征气体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驱动 均值漂移
下载PDF
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长距离输运及喷淋特性试验研究
17
作者 谭甜甜 张佳庆 +1 位作者 石杨锦 李博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基于正压发泡的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灭火系统,该系统产生的泡沫具有存留时间长、泡沫动量大等优点,可用于扑灭换流站变压器油火灾。采用全尺度试验的方式,以406 m和699 m管道为例,研究长距离管道压缩空气泡沫的输运特... 基于正压发泡的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灭火系统,该系统产生的泡沫具有存留时间长、泡沫动量大等优点,可用于扑灭换流站变压器油火灾。采用全尺度试验的方式,以406 m和699 m管道为例,研究长距离管道压缩空气泡沫的输运特性及其在不同覆盖区域的喷淋特性。结果表明: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的响应时间和达到稳定喷射状态的时间均随输运距离的增加呈单调递增变化;不同喷淋覆盖位置的泡沫性能差异不大,各试验工况下发泡倍数均高于5倍,25%析液时间均超过300 s;对于同一喷淋区域的泡沫供给强度,在距离左右两侧防火墙5.3 m位置处的泡沫供给强度最大,同时向两侧减小,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到了不同横向位置处泡沫供给强度分布的关系式。研究结果可为实际火灾中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评估和泡沫覆盖盲区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站火灾 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 长距离输运 喷淋特性
下载PDF
烷基硫醇修饰纳米多孔电催化剂及其合成氨性能研究
18
作者 顾先涛 刘怡瑢 +7 位作者 陈晓春 郭兴旺 周仲康 计巧珍 吴妍 高宇祥 张更 朱胜利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9-1146,共8页
电催化氮还原(electrocatalytic 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ENRR)合成氨作为一种新兴的人工固氮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可再生能源适配性强等特点。但电催化氮还原反应电位与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电位接近,造... 电催化氮还原(electrocatalytic 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ENRR)合成氨作为一种新兴的人工固氮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可再生能源适配性强等特点。但电催化氮还原反应电位与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电位接近,造成氮还原反应选择性降低。通过正十八-烷基硫醇对纳米多孔FeNbMoP电催化剂进行疏水修饰,增加氮气分子与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接触,抑制析氢反应,提高氨产率及法拉第效率。修饰后的ENRR催化剂合成氨产率为15.45μg/(h·cm^(2)),法拉第效率为6.28%,性能较未修饰的FeNbMoP催化剂提升明显。该方法有望为氮还原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氮还原 正十八-烷基硫醇 表面改性 纳米多孔材料
下载PDF
安徽省地级市发电碳排放因子特征与聚类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大卫 苏阳 +5 位作者 王正风 陈剑 孔明 梁肖 吴妍 戴皓升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3年第6期524-532,共9页
电力行业是我国最大的碳排放单一来源行业,进行实时、准确、全面的电力碳排放计量是开展电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供需联动、碳排放权交易等降碳措施的重要基础。为揭示2022年安徽省地级市层面发电碳排放因子,动态采集测算了区域电网与... 电力行业是我国最大的碳排放单一来源行业,进行实时、准确、全面的电力碳排放计量是开展电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供需联动、碳排放权交易等降碳措施的重要基础。为揭示2022年安徽省地级市层面发电碳排放因子,动态采集测算了区域电网与发电企业的不同电源实时出力数据与火电机组煤耗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项统计指标,以层次聚类和k-means方法进行聚类,以进一步揭示发电碳排放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全省2022年的发电碳排放因子均值为634 g/(kW·h),月度均值变化范围为580~687 g/(kW·h),呈现出冬夏高、春秋低的季节特征;地级市中铜陵市年均碳排放因子最高,高达780g/(kW·h),而黄山市因为没有火电,碳排放因子最低,从空间上看,皖北、皖中地区高于皖南地区。通过聚类得到地级市的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无火电城市、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城市、中比例可再生能源城市和火电依赖型城市,四个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依次减少,从第一类中黄山市的100%下降至第四类中铜陵市的3%;而碳排放因子依次上升,且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性逐渐下降。针对地级市差异化的发电碳排放因子与波动性特征,为安徽省及所辖地级市进一步降低电力行业碳排放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火电机组 实时监测 碳排放因子 聚类研究
下载PDF
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研究综述 被引量:8
20
作者 钱宇骋 陈忠 +2 位作者 杨为 曹有霞 汪勋婷 《山东电力技术》 2018年第12期1-9,共9页
大停电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通常表现为连锁故障,如何应对灾难性连锁故障、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是目前电力系统运行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分析多重故障、相继故障和连锁故障的特点关系,对连锁故障进行定义。分析连锁故障的主导模式及其... 大停电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通常表现为连锁故障,如何应对灾难性连锁故障、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是目前电力系统运行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分析多重故障、相继故障和连锁故障的特点关系,对连锁故障进行定义。分析连锁故障的主导模式及其特点,包括过载主导型、配合主导型和结构主导型,并将大停电事故按照连锁故障机理进行分类。总结归纳连锁故障模型和控制的研究现状,提出电力系统在连锁故障仿真、连锁故障预测和连锁故障控制方面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连锁故障 故障定义 主导模式 理论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