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信息通信运维资源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国泉 张明明 +1 位作者 贺安鹰 吕云松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4年第9期110-113,共4页
为了解决电力信息通信公司复杂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文章引入并描述了电力信息运维资源模型,其基于通用信息模型,并结合电力行业的共性,为信通相关应用系统、机房基础资源、虚拟化资源构造统一的层次化模型。统一的资源模型能精确表征运... 为了解决电力信息通信公司复杂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文章引入并描述了电力信息运维资源模型,其基于通用信息模型,并结合电力行业的共性,为信通相关应用系统、机房基础资源、虚拟化资源构造统一的层次化模型。统一的资源模型能精确表征运维资源对象的本质属性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为应用系统容量评估、系统部署、虚拟化及运维资源管理等IT应用提供支撑与服务,使信通公司在资源管理中有了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信息模型 应用系统 基础资源 虚拟化资源
下载PDF
国家电网公司微应用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2
作者 冯扬 董爱强 +3 位作者 夏元轶 石超 王琰洁 王小平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7期52-58,63,共8页
为了适应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从传统架构模式向"大平台+微应用"架构模式转换,运用当前先进的技术和架构设计理念,针对传统单体式架构存在的问题,凭借其微应用自身特有的优势,从功能架构、技术架构、运行架构方面提出了... 为了适应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从传统架构模式向"大平台+微应用"架构模式转换,运用当前先进的技术和架构设计理念,针对传统单体式架构存在的问题,凭借其微应用自身特有的优势,从功能架构、技术架构、运行架构方面提出了设计方案。并在UAP微应用项目进行了实际部署和实现,举例给出了应用效果,通过测试和数据分析得出了微应用架构便于开发、运行、部署的结果。作为新兴事物,微应用在技术和管理上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将是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网公司微应用平台 架构设计 UAP统一应用开发平台 实现与部署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构建 被引量:9
3
作者 缪巍巍 张震 +3 位作者 曾锃 李凤强 张明轩 朱昊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3-1417,共5页
为克服电力系统传统云计算模式网络拥堵的问题,在现有的电力系统通信网基础上,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在分析国内电力系统大数据计算量的基础上,讨论了现有电力系统通信网体系架构的优化途径。构建了基于docker技术的云边协同电力系统通信... 为克服电力系统传统云计算模式网络拥堵的问题,在现有的电力系统通信网基础上,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在分析国内电力系统大数据计算量的基础上,讨论了现有电力系统通信网体系架构的优化途径。构建了基于docker技术的云边协同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总体模型。将协同运行机制应用于系统中的各级设备。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模型的特点,以多无人机巡检任务为应用场景,研究了基于合作型协同进化的任务协作机制的全局优化方案。提出了边缘计算服务器延时模型。讨论了基于时延和资源分配综合最优的计算卸载策略。构建了资源分配目标函数。在保证各节点总延时最小的前提下,实现了资源分配差异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通信网 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构建 被引量:6
4
作者 缪巍巍 张震 +3 位作者 曾锃 李凤强 张明轩 朱昊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4-818,共5页
为克服电力系统传统云计算模式网络拥堵的问题,在现有的电力系统通信网基础上,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在分析国内电力系统大数据计算量的基础上,讨论了现有电力系统通信网体系架构的优化途径。构建了基于docker技术的云边协同电力系统通信... 为克服电力系统传统云计算模式网络拥堵的问题,在现有的电力系统通信网基础上,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在分析国内电力系统大数据计算量的基础上,讨论了现有电力系统通信网体系架构的优化途径。构建了基于docker技术的云边协同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总体模型。将协同运行机制应用于系统中的各级设备。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模型的特点,以多无人机巡检任务为应用场景,研究了基于合作型协同进化的任务协作机制的全局优化方案。提出了边缘计算服务器延时模型。讨论了基于时延和资源分配综合最优的计算卸载策略。构建了资源分配目标函数。在保证各节点总延时最小的前提下,实现了资源分配差异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通信网 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下载PDF
电力光纤与无线融合通信专网中的基带池资源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蔡昊 曹晶 +2 位作者 李沛 高雪 张源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5年第4期30-34,共5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被称为基带池架构的新型无线专网架构,以实现光纤与无线紧密融合。该架构在光载无线架构的基础上,将所有基带单元集中放置形成基带池,然后通过光纤将远端射频单元与基带单元相连,从而大幅降低无线专网的建设与运维成本。... 文章介绍了一种被称为基带池架构的新型无线专网架构,以实现光纤与无线紧密融合。该架构在光载无线架构的基础上,将所有基带单元集中放置形成基带池,然后通过光纤将远端射频单元与基带单元相连,从而大幅降低无线专网的建设与运维成本。在采用基带池架构的配用电通信专网中,资源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问题,它确定资源池中应该放置的基带单元的数量。提出了一种方法来求解基带池资源规划问题,并进行了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优化基带资源规划,提高专网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用电网 光纤与无线融合 专网 基带池
下载PDF
浅谈基于ITIL V3.0的电网信息通信运维流程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明明 袁国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63-66,68-69,共6页
"十三五"期间,公司智能电网边界不断延伸,通信网络边界不断扩展,信息采集终端不断扩充,信息通信运维对象的规模和复杂度越来越高,技术架构也越来越复杂。公司信息通信运维体系将无法满足未来运维对象、信息通信技术的运行需... "十三五"期间,公司智能电网边界不断延伸,通信网络边界不断扩展,信息采集终端不断扩充,信息通信运维对象的规模和复杂度越来越高,技术架构也越来越复杂。公司信息通信运维体系将无法满足未来运维对象、信息通信技术的运行需求和变化要求。为了解决制约公司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安全性、系统性问题,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规划要求,充分调研现状,基于最佳实践及运维体系理论方法开展了信息通信运维体系设计,为解决目前存大问题进行了有效探索,并对未来"十三五"信息通信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 信息系统 流程设计 运维管理
下载PDF
基于FlexE技术的电力数据通信网小颗粒切片调度机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华纬韬 殷俊杰 +2 位作者 宋江 祁步仁 何沐昕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3年第6期59-65,共7页
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FlexE)技术作为构建新型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有效方案,可以同时实现多业务切片化和共同承载,但小颗粒技术(fine granularity unit,FGU)的引入带来了相对应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小颗粒切片引入FlexE技术... 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FlexE)技术作为构建新型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有效方案,可以同时实现多业务切片化和共同承载,但小颗粒技术(fine granularity unit,FGU)的引入带来了相对应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小颗粒切片引入FlexE技术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技术挑战,然后从节点和端到端时延、双向时延问题以及复帧相位变化两方面开展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最后结合时隙编排算法和转发面的复帧相位对齐优化措施开展了FlexE网络的小颗粒时隙编排调度算法的设计,改善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E技术 小颗粒技术 时隙编排 电力数据通信网
下载PDF
时间同步在电力通信传输网管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缪巍巍 吴海洋 +1 位作者 贾平 郭焘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5年第12期14-18,共5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传输网管网的时间同步系统,用于解决电力通信调度集约化下网管时间不同步的问题。为了确保授时时间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采用GPS加北斗的双外部时间源作为标准时间,并通过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向...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传输网管网的时间同步系统,用于解决电力通信调度集约化下网管时间不同步的问题。为了确保授时时间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采用GPS加北斗的双外部时间源作为标准时间,并通过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向外授时。授时网络利用了现有的传输网管网,其双星形结构可以确保授时物理通道的可靠性。系统还建立了周期性对时机制以定期消除随机性时间误差。实践表明,该系统可以解决网管时间不同步问题,并且系统实现简单,充分利用了通信调度集约化中必建的传输网管网,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网管网 传输系统 电力通信
下载PDF
基于改进决策树的电力通信设备状态预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吴海洋 缪巍巍 +1 位作者 郭波 丁士长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1年第1期17-20,74,共5页
电力通信网络的快速增长,传统被动响应的事后运维模式迫切需要向分析预测的事前运维模式转型。论文在深入研究典型决策树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电力通信设备运行状态的关联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决策树学习算法,通过借鉴粗糙集理论对决策表... 电力通信网络的快速增长,传统被动响应的事后运维模式迫切需要向分析预测的事前运维模式转型。论文在深入研究典型决策树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电力通信设备运行状态的关联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决策树学习算法,通过借鉴粗糙集理论对决策表属性的约简、求核与泛化过程,最终构造出一种多变量的决策树。通过算法仿真,该方法构建的决策树结构更为简化和合理,大大降低了计算量,提高了预测分析效率,为电力通信的运维提供了一种快速、简捷的通信设备状态预测方法,克服了经典决策树算法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状态预测 决策树
下载PDF
基于改进GSP的电力通信告警关联挖掘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海洋 郭波 +1 位作者 缪巍巍 丁士长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1年第3期542-545,555,共5页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架结构日益复杂,其网络告警产生的原因与机理也多种多样。面对繁多复杂的通信告警,需要减少对人工专家知识的依赖,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论文分析了主流通信告警关联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针对电...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架结构日益复杂,其网络告警产生的原因与机理也多种多样。面对繁多复杂的通信告警,需要减少对人工专家知识的依赖,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论文分析了主流通信告警关联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针对电力通信网络设备网元数量多、告警数据数量大等特点,将序列模式挖掘与网络拓扑约束相结合,有效提高了电力通信告警关联分析的效率和精度。通过算例分析,该方法对电力通信告警关联分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提升通信运维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GSP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于SaltStack的电力信息系统版本自动化升级工具 被引量:1
11
作者 冒佳明 滕爱国 唐巍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7年第4期54-59,共6页
从电网企业电力信息系统发展的特点出发,结合系统运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电力信息系统版本自动化升级工具研究的必要性。文章阐述了电力信息系统版本自动化升级工具的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并分析了工具的主要功能,通过案例对比分析... 从电网企业电力信息系统发展的特点出发,结合系统运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电力信息系统版本自动化升级工具研究的必要性。文章阐述了电力信息系统版本自动化升级工具的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并分析了工具的主要功能,通过案例对比分析,证明了该工具对运维工作提升的有效性。通过电力信息系统版本自动化升级工具的应用,大幅减少了运维人员的重复性操作,提高了运维效率,同时实现对版本升级工作的全过程安全管控,降低了误操作风险,提升了运维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企业 自动化 版本升级 SaltStack
下载PDF
流媒体负载均衡技术在江苏电力视频会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波 汪大洋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3年第12期111-115,共5页
流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负载均衡技术能够对现有的服务器组进行调度,从而增加了网络的吞吐量和利用率。文章在分析流媒体负载均衡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流媒体负载均衡技术在江苏电力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从数... 流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负载均衡技术能够对现有的服务器组进行调度,从而增加了网络的吞吐量和利用率。文章在分析流媒体负载均衡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流媒体负载均衡技术在江苏电力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从数据交互、健康检测和均衡算法3个方面阐述了该均衡系统运用的特点,最后说明了负载均衡系统的运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负载均衡 健康检测 均衡算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BIA模型的大型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运维分级服务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翀 赵俊峰 方泉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25期97-100,共4页
随着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系统运维精益化管理在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该文在充分调研公司现有信息系统运行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改进业务影响分析法(BIA)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随着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系统运维精益化管理在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该文在充分调研公司现有信息系统运行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改进业务影响分析法(BIA)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的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分级管理方法。在江苏公司的实施实践表明,该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能有效优化信息系统运行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运维服务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BIA 运维管理 运维体系 分级服务
下载PDF
地理信息技术在配电通信线路设计中的应用
14
作者 丁士长 谈军 陈悟 《信息化研究》 2015年第1期66-70,共5页
文章针对当前智能配电通信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线路设计工作缺乏光缆地理路径布放图且光缆统计工作量大等问题,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从配电通信线路设计软件的设计思路、功能设计、关键技术等方面开展论述,实现光缆敷设地理路径设计及光缆长... 文章针对当前智能配电通信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线路设计工作缺乏光缆地理路径布放图且光缆统计工作量大等问题,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从配电通信线路设计软件的设计思路、功能设计、关键技术等方面开展论述,实现光缆敷设地理路径设计及光缆长度、设备数量自动统计功能,从而提高配电通信线路设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 配电网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通信线路设计
下载PDF
一体化IP调度通信技术在电力反事故演习中的应用
15
作者 田然 蒋承伶 +4 位作者 苌文涵 戴勇 江凇 郭波 李伟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7年第4期87-91,共5页
反事故演习是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目前的反事故演习主要是基于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开展的,其中通信支撑系统对于反事故演习起着决定性作用。反事故演习通信主要基于电路交换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反事故演习发展的需求,此外,由于... 反事故演习是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目前的反事故演习主要是基于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开展的,其中通信支撑系统对于反事故演习起着决定性作用。反事故演习通信主要基于电路交换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反事故演习发展的需求,此外,由于技术限制,基于IP的先进技术无法应用到反事故演习中。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IP技术的一体化调度通信技术,并在反事故演习中开展应用与测试。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以往场景仿真不足、系统灵活性较差、系统整合度不高等难题,而且还具备应用成本低、增值业务丰富、扩展性能强等优点。该技术提供的音视频会议、调度角色选择及多系统融合等技术也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到调度生产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培训系统 IP技术 反事故演习 调度通信系统
下载PDF
基于BP模型的电力信息系统非功能需求适用性评价
16
作者 曾锃 杜林 张利 《电子世界》 2017年第20期37-38,共2页
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非功能需求比功能需求更关键。系统的一个功能需求不能实现,至多降低了系统的可用性。系统的一个非功能需求没有满足,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无法使用。本文针对电力系统的特点,结合FURPS+模型,构建了电力系统非功能需求评... 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非功能需求比功能需求更关键。系统的一个功能需求不能实现,至多降低了系统的可用性。系统的一个非功能需求没有满足,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无法使用。本文针对电力系统的特点,结合FURPS+模型,构建了电力系统非功能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计算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为电力信息系统非功能需求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系统 非功能需求 指标体系 BP模型 适用性评价
下载PDF
嵌入式NILM电力负荷识别及特征库构建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昊 杨会军 +2 位作者 郭丽红 包永强 王传君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1-1428,共8页
针对非侵入式电力负荷识别系统负荷特征库构建困难,算法复杂,硬件成本高的问题,构建了基于STM32嵌入式处理的电力负荷采集识别系统。介绍了系统硬件结构。分析了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电力数据通信方式。设计了低复杂度的快速滤波算法和基... 针对非侵入式电力负荷识别系统负荷特征库构建困难,算法复杂,硬件成本高的问题,构建了基于STM32嵌入式处理的电力负荷采集识别系统。介绍了系统硬件结构。分析了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电力数据通信方式。设计了低复杂度的快速滤波算法和基于最小二乘的负荷状态监测、识别算法。基于本系统,对常见家用电力负荷实际工作状态进行了实测。测试数据分析表明本系统的综合识别率符合要求,且算法更加适用于嵌入式硬件结构。系统硬件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负荷特征库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自适应压缩算法在电力负荷数据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云 徐冠男 +1 位作者 杨杰明 鲍丽山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34-2538,共5页
按需压缩是平衡数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有效手段,针对处理SCADA系统中历史负荷数据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压缩算法,首先通过计算历史数据库中一段时间内负荷数据的平均变化量来判断采样频率的增减,再利用A*算法搜索采样的最优解,... 按需压缩是平衡数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有效手段,针对处理SCADA系统中历史负荷数据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压缩算法,首先通过计算历史数据库中一段时间内负荷数据的平均变化量来判断采样频率的增减,再利用A*算法搜索采样的最优解,自适应的调节采样频率,达到降低处理过程中数据量的同时不丢失信息量的目的。与传统等间隔采样方法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该方法对于负荷数据变化趋势的捕捉能力较强,减轻了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的负担,降低了后期数据清洗、负荷预测等工作的时间,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需压缩 负荷数据 A*算法 自适应采样
原文传递
配电自动化通信技术选择及建设方案 被引量:13
19
作者 韦磊 缪巍巍 赵新建 《供用电》 2014年第5期38-42,4,共5页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电自动化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通信网适应智能电网建设提出终端通信接入网的主要内容。本文在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规划的总体框架下,阐述其与电力通信系统关系,在分析配电自动化业务需求基础上,针对不同通信技...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电自动化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通信网适应智能电网建设提出终端通信接入网的主要内容。本文在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规划的总体框架下,阐述其与电力通信系统关系,在分析配电自动化业务需求基础上,针对不同通信技术特征对比,提出技术选择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建设总体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规划 电力通信系统 技术选择 建设方 国家电网公司 总体设计方案 通信系统建设 通信接入网
下载PDF
电力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楠 陈志刚 +2 位作者 窦昊翔 姚剑 郭爱群 《微型电脑应用》 2018年第6期19-22,共4页
随着电力公司各业务条线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暴露出跨专业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不足,数据多头输入,数据准确性、实时性不强,数据反复抽取、冗余存储、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数据贡献、业务融合的程度,提出了全业务统... 随着电力公司各业务条线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暴露出跨专业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不足,数据多头输入,数据准确性、实时性不强,数据反复抽取、冗余存储、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数据贡献、业务融合的程度,提出了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建设架构设计方法,主要分为3部分: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分析中心、数据管理中心,进而实现企业数据的集中管理及统一访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 统一数据访问层 数据分析 分布式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