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1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最短路径法研究
1
作者 王君亮 陈梦茹 刘文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电网负荷的随机变化会影响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不同负荷功率增长方向下的小干扰稳定功率裕度也不同,因此需要确定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及其对应的最小功率裕度。方法基于几何建模分析的最短路径法已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 目的电网负荷的随机变化会影响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不同负荷功率增长方向下的小干扰稳定功率裕度也不同,因此需要确定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及其对应的最小功率裕度。方法基于几何建模分析的最短路径法已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方便求解最小稳定裕度,但最短路径法尚未用于电力系统的功角小干扰稳定分析。按照预定阻尼比阈值形成小干扰稳定的动态性能边界,分析非零临界特征值下的边界条件;通过虚拟观测向量,推导出适合于小干扰稳定分析的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解析表达;形成小干扰稳定最短路径法计算模型,并通过交替迭代方便求解最小稳定裕度。结果将最短路径法引入小干扰稳定分析,在IEEE 68节点算例系统上,分析所述算法的收敛特性,得到标准化后的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该方向提供了每个节点的功率变化参与度,参与程度高的节点在该功率增长方向上起主要作用,因此在进行系统运行方案安排时,需要着重关注这些节点的功率变化情况。将试算结果与随机生成的30组功率增长方向下的稳定裕度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结论本文按照预定阻尼比阈值形成小干扰稳定的动态性能边界,推导出最危险功率增长方向的解析表达,形成了小干扰稳定最短路径法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 阻尼比 最小功率裕度 动态性能边界
下载PDF
电力技术标准规划研究——以国网河南公司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理 潘勇 沈蒙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18期69-72,共4页
本文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公司特点、公司技术标准化工作、公司技术成果等,以落实国家电网科技战略和支撑河南公司技术成果落地为目标,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编制了公司技术标准规划,以期对省级电力技术标准规划的编制提供... 本文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公司特点、公司技术标准化工作、公司技术成果等,以落实国家电网科技战略和支撑河南公司技术成果落地为目标,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编制了公司技术标准规划,以期对省级电力技术标准规划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标准化 省级电力公司 技术标准规划
下载PDF
含复杂电源结构省级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方法
3
作者 李程昊 张佳伟 +3 位作者 姚德贵 李晓萌 葛晟 吕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0-1110,I0003-I0006,共15页
随着风电、光伏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为计及其出力的不确定性,需要以年为尺度、小时为颗粒度进行电力电量平衡分析。以含复杂电源结构、内部断面限制、外部交直流受电的省级电力系统为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方法。该方法... 随着风电、光伏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为计及其出力的不确定性,需要以年为尺度、小时为颗粒度进行电力电量平衡分析。以含复杂电源结构、内部断面限制、外部交直流受电的省级电力系统为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方法。该方法以日周期进行滚动平衡分析,针对特定日:通过对各分区同类电源进行聚合以简化问题、降低求解规模;通过构建火电开机优化模型以在考虑断面限制下以均衡开机为原则确定各分区火电开机容量;通过合理设计优化调度模型以在满足不同分区同类电源均衡调度、同一分区不同种类电源顺序调用原则下实现电力平衡计算。算例以实际省级电力系统数据为基础,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量平衡 复杂电源结构 断面约束 电源聚合 逐日滚动 分区均衡 电源顺序调用
原文传递
新型电力系统下火电机组灵活性运行技术发展及挑战
4
作者 王放放 杨鹏威 +3 位作者 赵光金 李琦 刘晓娜 马双忱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开始大规模并网发电,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与波动性对电网造成一定冲击,亟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电力系统的基石,传统火电将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开始大规模并网发电,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与波动性对电网造成一定冲击,亟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电力系统的基石,传统火电将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成为必然选择。分析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阶段性目标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探讨了现阶段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遇到的问题,结合火电运行数据,分析火电机组配置储能设备的技术途径。研究认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存在着电力系统不稳定、传统火电转型困难、能耗大、环保压力大等问题;火电机组本体的灵活性改造面临调峰能力不足、运行成本较高、负荷响应慢、运行能耗大及安全性不高等问题;通过火电加储能的运行模式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火电机组 次同步振荡 线性自抗扰 阻抗模型 直驱式风机 弱电网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电力基坑气体环境安全风险评估
5
作者 宋晓燕 崔凤庆 +1 位作者 陈家聪 夏源利 《电力安全技术》 2024年第3期39-42,共4页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创建电力基坑施工作业前、作业中的风险评估模型,作业后进行风险评估反馈,结合某工程实例进行工程项目作业风险评估,实施结果表明,基坑内的危险气体体积分数是作业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控制基坑内的危险气体体积分数...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创建电力基坑施工作业前、作业中的风险评估模型,作业后进行风险评估反馈,结合某工程实例进行工程项目作业风险评估,实施结果表明,基坑内的危险气体体积分数是作业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控制基坑内的危险气体体积分数是保障电力基坑内部作业安全的一项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基坑 风险评估 模糊层次分析法 有限空间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铅酸蓄电池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探究
6
作者 王放放 赵光金 +1 位作者 董锐锋 胡玉霞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双碳”背景下,因新能源发电日益增加,传统电力系统结构发生改变,逐渐向着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然而新能源本身的波动性会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需要提高系统的灵活运行能力。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铅酸蓄电池作为储备能源而广... 在“双碳”背景下,因新能源发电日益增加,传统电力系统结构发生改变,逐渐向着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然而新能源本身的波动性会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需要提高系统的灵活运行能力。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铅酸蓄电池作为储备能源而广泛使用,是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热失控、极板硫酸盐化、腐蚀以及失水等问题,通过在线监测铅酸蓄电池的电压、温度、内阻及电流等性能参数,可以准确反映电池内部情况,确保电池的安全使用,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文章主要分析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并总结其失效的影响因素,结合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分析铅酸蓄电池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铅酸蓄电池 在线监测系统
下载PDF
关于新型电力系统部分特点的思考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志远 张晶 +4 位作者 庄卫金 张占奎 孙芊 赵磊 李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143,151,共8页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我国电力行业的重大转型,其需求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其实现依赖于电力系统运行机理的改进。从近10年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目标分析出发,基于“双碳”目标,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源构成、特点及运行模式进行逆向推...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我国电力行业的重大转型,其需求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其实现依赖于电力系统运行机理的改进。从近10年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目标分析出发,基于“双碳”目标,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源构成、特点及运行模式进行逆向推理和分析,进而分析新运行模式下的部分关键技术需求。指出:为了实现“双碳”目标,电力系统电源构成必须进行巨大调整,特别是在2030年之后;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电侧将以新能源为主体,用户侧将出现大量产销者并呈现大量分布自治的形态,能源互联网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支撑,电网调度将主要基于市场化机制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在电力电量平衡、系统安全、有源配用电网管控、新能源发电和并网、电力交易和调度等方面迫切需要相关创新技术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碳中和 碳达峰 能源互联网 运行机理 信息与通信技术
下载PDF
河南电力气象系统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李帅 李哲 +1 位作者 梁允 崔晶晶 《河南科技》 2016年第21期26-28,共3页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延伸,灾害性天气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对电网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测预警,能够有效提升电网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效率和能力。河南电力气象系统将分散的电力、气象数据资源进行集中整...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延伸,灾害性天气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对电网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测预警,能够有效提升电网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效率和能力。河南电力气象系统将分散的电力、气象数据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实现一体化应用,针对夏季和冬季多发的大风、雷电、冰雹、覆冰和舞动等对电网生产造成影响的气象现象进行预测预警,为运维检修、电网调度、应急抢修等电网生产过程提供必要的气象预测预警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强对流 覆冰舞动 山火监测 防汛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谐波损耗仿真计算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琼林 邹磊 +3 位作者 刘会金 崔雪 张振安 费上贝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21-3527,共7页
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变压器谐波模型发展情况及其适用范围的局限性,进而提出利用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表征铁心的非线性,通过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拟合函数计算励磁电流。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谐波情况下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对绕组... 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变压器谐波模型发展情况及其适用范围的局限性,进而提出利用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表征铁心的非线性,通过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拟合函数计算励磁电流。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谐波情况下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对绕组的影响,考虑三相变压器相与相之间、原边与副边之间的互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时频域结合的三相变压器谐波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最后,利用该模型对电力变压器的谐波损耗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损耗 J—A模型 仿真计算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高压XLPE绝缘电力电缆短时过载电流极限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程晓晓 马建伟 +3 位作者 尹轶珂 关志远 刘文飞 张周胜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0-155,共6页
电力电缆在运行中出现检修或故障时,需要短时转移负荷,致使某些电缆短时过载。然而电缆允许过载电流极限与过载电流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缺乏相应算法及成熟标准支持,使得现场紧急转移负荷时没有可靠依据。文中根据集中热常数模型和IEC 60... 电力电缆在运行中出现检修或故障时,需要短时转移负荷,致使某些电缆短时过载。然而电缆允许过载电流极限与过载电流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缺乏相应算法及成熟标准支持,使得现场紧急转移负荷时没有可靠依据。文中根据集中热常数模型和IEC 60853模型2种暂态热路模型,研究了相应的短时过载电流极限及其持续时间的计算原理,并针对64/110 k V YJLW02单芯高压电缆进行了具体敷设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2种模型的关系曲线变化趋势相近,但IEC 60853模型法更接近实际情况。计算方法可为电缆短时转移负荷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短时过载 电流极限 暂态温升
下载PDF
Stackelberg博弈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衡 张沈习 +2 位作者 程浩忠 张希鹏 谷青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250-3262,共13页
可再生能源并网常态化、储能投资商业化、需求侧管理多样化、多能互补成熟化等在电力系统源、网、荷侧引入的利益主体不断增多,而受自身规模、所处市场地位不同造成了决策次序的差异性。针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投资、交易等环节中... 可再生能源并网常态化、储能投资商业化、需求侧管理多样化、多能互补成熟化等在电力系统源、网、荷侧引入的利益主体不断增多,而受自身规模、所处市场地位不同造成了决策次序的差异性。针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投资、交易等环节中普遍存在的次序决策问题,该文以具有主从递阶结构的Stackelberg博弈理论为切入点,综述了其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情况。首先,阐述了Stackelberg博弈理论的数学结构,并根据主/从问题中博弈者的数量进行了分类;然后,梳理了Stackelberg博弈在电力市场中的典型应用,总结了模型对等转换技巧,归纳了各类求解方法及其优缺点;最后,提炼了Stackelberg博弈理论在电力市场应用中仍然存在的关键问题。该文为处于不同决策位置的利益主体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STACKELBERG博弈 主从博弈 电力市场 电力系统优化
下载PDF
新兴ICT技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协同支撑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高志远 彭林 +3 位作者 李炳林 胡娱欧 孙芊 姜玉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0-166,共7页
电力系统的进步离不开ICT技术的支撑。近年来各类ICT技术迅猛发展,给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愿景。通过梳理电力系统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和对ICT技术的核心需求,系统化分析了部分新兴ICT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支... 电力系统的进步离不开ICT技术的支撑。近年来各类ICT技术迅猛发展,给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愿景。通过梳理电力系统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和对ICT技术的核心需求,系统化分析了部分新兴ICT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挑战,并基于不同的理想偏好,分析了未来可能的电力自动化发展愿景。指出:当前电力系统对ICT技术有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通信支撑等多方面的复杂需求,而各类ICT技术通过相互协同从基础设施层、设备层、数据层、应用层等多个层次提供了系统支撑。面对成本、可靠性等各方面约束,通过不同的理想偏好,有不同的发展愿景,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等技术具有普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ICT) 人工智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大数据 区块链 云计算 5G通信
下载PDF
基于1DCNN-BiLSTM的电力电缆故障诊断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超 刘泽辉 +1 位作者 曹栋 姚利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92,共7页
为了提升电力电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解决电缆故障诊断中过程烦琐、效率低、识别精度不高等问题,使其能够在电缆故障发生时准确地诊断出故障类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网络记忆(BiLSTM)的电缆故障检测方法。通... 为了提升电力电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解决电缆故障诊断中过程烦琐、效率低、识别精度不高等问题,使其能够在电缆故障发生时准确地诊断出故障类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网络记忆(BiLSTM)的电缆故障检测方法。通过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提取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两相相间短路、三相短路故障的电压信号,构建故障样本集。将信号输入到该网络模型,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电缆故障信号的局部特征,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捕捉故障信号时序信息,基于自动提取的特征实现对电缆故障的诊断。经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能够对电力电缆的4种短路故障进行识别和分类,对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和三相短路故障分类的正确概率达到97%,对两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相间短路分类的正确概率达到92%,整体准确率达到98.37%。通过对损失函数曲线、准确率曲线的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电缆故障诊断效果。最后使用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故障诊断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短路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4
作者 付瑞玲 李姿景 曹桂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6期153-155,共3页
文章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特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对产教融合背景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1+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方位专业需求调研基础上,研究分析专业面向的岗位职责及... 文章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特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对产教融合背景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1+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方位专业需求调研基础上,研究分析专业面向的岗位职责及岗位任务,重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为仪器仪表行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人才培养模式 2+1+1
下载PDF
光伏渗透率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运鑫 姚良忠 +5 位作者 廖思阳 徐箭 孙元章 程帆 崔惟 李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5484-5496,共13页
由于新能源电源无功调节范围小于传统同步电源,在新能源大量替代同步电源后,会导致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下降。该文以光伏为例,探讨了光伏渗透率与接入点对并网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建立光伏渗透率与接入点无功储备的关系式和... 由于新能源电源无功调节范围小于传统同步电源,在新能源大量替代同步电源后,会导致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下降。该文以光伏为例,探讨了光伏渗透率与接入点对并网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建立光伏渗透率与接入点无功储备的关系式和单机单负荷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与光伏渗透率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静态电压稳定性机理,提出采用无功支撑系数和电压–有功灵敏度两个量化指标表征接入点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所提出的无功支撑系数反映了不同接入点给系统有效无功储备带来的不同影响程度及渗透率升高对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而所提有功–电压灵敏度则反映了渗透率升高对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对3机9节点系统和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在单个光伏接入和多个光伏接入场景下,采用无功支撑系数和电压–有功灵敏度均可正确表征在不同接入点下,系统薄弱点静态电压稳定性随渗透率的变化趋势。与传统指标相比,该文所提出的指标考虑了光伏场站实际的无功调节能力,能够更加凸显渗透率升高时,接入节点无功支撑能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渗透率 静态电压稳定 有效无功备用 电压–有功灵敏度 影响机理
原文传递
氨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前景、挑战及发展
16
作者 杨鹏威 于琳竹 +5 位作者 王放放 蒋昊轩 赵光金 李琦 杜铭哲 马双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32-4446,共15页
储能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大意义。在传统电力系统到新型电力系统升级转型的过程中,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高,但其波动性和间歇性制约了对新能源的高水平消纳,导致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调节资源的需求... 储能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大意义。在传统电力系统到新型电力系统升级转型的过程中,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高,但其波动性和间歇性制约了对新能源的高水平消纳,导致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调节资源的需求剧增。氨具有大规模、跨季节和跨区域储存的优势,加快氨能产业发展和氨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选择。本文对比了氨储能和其他储能系统的特征,比较了氨储能与氢储能、甲醇储能等化学储能的共性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氨储能技术、氨储运方式和低浓度氨分离技术,阐述了氨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应用价值,最后,指出了氨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应用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灵活性调节 储能系统 氨储能技术 新能源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铁心、油箱振动特性及与近场噪声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樊超 聂京凯 +5 位作者 肖伟民 王广周 汲盛昌 杨富尧 刘洋 杜鹏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41,共8页
变压器的噪声主要是由油箱的振动产生,油箱的振动主要是由铁心的振动产生,而铁心的振动主要是由电磁力产生,为了研究铁心电磁力、铁心振动、油箱振动与近场噪声的关联关系,采用虚功法对不同电压下不同方向变压器铁心的电磁力进行了仿真... 变压器的噪声主要是由油箱的振动产生,油箱的振动主要是由铁心的振动产生,而铁心的振动主要是由电磁力产生,为了研究铁心电磁力、铁心振动、油箱振动与近场噪声的关联关系,采用虚功法对不同电压下不同方向变压器铁心的电磁力进行了仿真计算,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不同电压下变压器铁心的振动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试了不同电压作用下不同方向铁心、油箱的振动特性,以及变压器的近场噪声特性,探讨了铁心振动的传递过程,发现铁心电磁力的大小、方向、频率与铁心振动、油箱振动、变压器近场噪声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铁心 油箱 电磁 振动 噪声
下载PDF
电力工程中金属接地引下线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国锋 李孟 +3 位作者 董曼玲 李景丽 李建鑫 务孔永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761-765,770,共6页
研究土壤中Cl^(-)质量分数对金属材料的腐蚀影响,选出在不同环境下与石墨基柔性接地装置搭配使用的金属材料接地引下线的最优材料种类。进行土壤埋片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镀锌钢、304不锈钢、铜金属材料在不同Cl^(-)离子质量分数的土... 研究土壤中Cl^(-)质量分数对金属材料的腐蚀影响,选出在不同环境下与石墨基柔性接地装置搭配使用的金属材料接地引下线的最优材料种类。进行土壤埋片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镀锌钢、304不锈钢、铜金属材料在不同Cl^(-)离子质量分数的土壤中以及在与石墨基柔性接地带偶接后的腐蚀行为。在腐蚀发生后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腐蚀前后的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介质中Cl^(-)质量分数的增加,土壤介质的导电性逐渐增大,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逐渐加快,石墨材料与金属材料偶接后,高电位的石墨材料对镀锌钢金属材料的腐蚀影响较为显著,而对304不锈钢的腐蚀影响较小。因此,在石墨基柔性接地装置中不宜选用镀锌钢材料用作接地引下线,可选用304不锈钢或不锈钢与石墨材料复合接地引下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土壤 柔性石墨 电偶腐蚀 镀锌钢 铜金属 304不锈钢
下载PDF
输电塔圆钢管的涡激振动气动控制研究
19
作者 陶亚光 张博 +4 位作者 武鹏飞 杨文瀚 谢凯 陈文礼 刘光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作为一种力学性能卓越的输电塔类型,钢管塔在工程中应用广泛。然而,当钢管塔材长细比较大且趋于水平布置时,钢管杆在风速较小时容易发生涡激振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这种持续反复的振动可能造成钢管塔构件的疲劳破坏,塔体结构一旦发生破... 作为一种力学性能卓越的输电塔类型,钢管塔在工程中应用广泛。然而,当钢管塔材长细比较大且趋于水平布置时,钢管杆在风速较小时容易发生涡激振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这种持续反复的振动可能造成钢管塔构件的疲劳破坏,塔体结构一旦发生破坏,将直接威胁到电网的稳定运行。针对该问题开展研究,采用大尺寸真型钢管杆件,通过风洞试验分别研究了螺旋形扰流线和被动吹气套环2种涡激振动气动控制措施。分析不同螺旋线数量、螺距和不同孔厚、孔型对涡振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螺旋线控制效果一般,三螺旋线最多可以削减97.7%的涡振,套环控制最多可以削减75.5%的涡振。文中使用足尺模型以满足雷诺数需求,实现更接近输电塔钢管真实环境的研究,为实际工程中钢管涡激振动抑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钢管 涡激振动 风洞试验 螺旋线 被动吹气套环
原文传递
鸟啄损伤对复合绝缘子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卢明 高超 +3 位作者 杨曜成 李黎 盛从兵 张世尧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0,共8页
复合绝缘子因其性能优越得以在电网领域广泛应用,目前由于鸟类数量增加,鸟啄复合绝缘子的情况日益严重,鸟啄后绝缘子结构遭到破坏,会造成电网线路故障,因此本文研究鸟啄损伤对复合绝缘子性能的影响,为电网运维管理提供参考。首先通过试... 复合绝缘子因其性能优越得以在电网领域广泛应用,目前由于鸟类数量增加,鸟啄复合绝缘子的情况日益严重,鸟啄后绝缘子结构遭到破坏,会造成电网线路故障,因此本文研究鸟啄损伤对复合绝缘子性能的影响,为电网运维管理提供参考。首先通过试验对复合绝缘子鸟啄后机电性能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人工模拟鸟啄伞裙损伤来研究不同受损占比、不同受损数量对复合绝缘子沿面电场强度与污闪电压的影响;最后开展复合绝缘子护套电蚀损实验、酸浸实验、热老化试验,评估护套损伤对复合绝缘子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鸟啄后复合绝缘子结构遭到破坏,其电气性能、力学性能和防污性能都受到影响,同时护套损伤后,在局部场强、水分、酸、放电产热、机械应力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芯棒材料劣化降解,芯棒力学性能下降,存在复合绝缘子异常断裂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鸟啄损伤 伞裙损伤 护套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