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实施学科专业整合
1
作者 于旭东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0年第1期16-16,共1页
2009年12月16日,为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学科专业整合的部署要求,国网电科院召开全体干部会必议,实施学科产业机构整合方案。国网电科院将机灵调整为职能部门、支撑部门、科研体系、产业体系、检测体系、其他机构共计六大部分。
关键词 整合方案 科学研究院 电力 国家电网公司 产业体系 职能部门 科研体系 机构
下载PDF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完成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现场试验和测试工作
2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3-204,共2页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安排,2008年9月22日至10月8日,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试验技术人员完成荆门站、晋东南站和南阳站3站共18台10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现场验收试验,并实现“一次...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安排,2008年9月22日至10月8日,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试验技术人员完成荆门站、晋东南站和南阳站3站共18台10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现场验收试验,并实现“一次试验成功”的目标。试验结果符合《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全部1000kVCVT顺利通过现场验收试验,具备投运的条件,为各站相关设备“一次投运成功,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工程建设 科学研究院 现场试验 特高压 测试工作 交流 电力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原文传递
特高压输电资讯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交流试验示范工程2008年12月30日正式投入试运行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7项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成果通过验收
3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3-203,共1页
2008年9月至11月,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7项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成果通过验收。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输电 科学研究院 特高压输电 示范工程 技术 电力 试运行 试验
原文传递
10m法电波暗室招标技术方案研讨会在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顺利召开
4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04-2004,共1页
2008年5月23日,10m法电波暗室招标技术方案研讨会在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综合办公大楼三楼会议室顺利召开。
关键词 科学研究院 电波暗室 电力 技术 招标 M法 办公大楼 会议室
下载PDF
攻坚克难 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打响特高压交接试验的第一炮
5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02-2002,共1页
2008年7月16日,计量所总工章述汉率领试验小组抵达晋东南1000kV变电站后,经过与供应商和建设单位的多次协商。7月20日,完成了试验的全部准备工作。7月21日,正式进场试验。
关键词 交接试验 科学研究院 特高压 电力 建设单位 变电站 计量所 供应商
下载PDF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监造的世界首台1000kV/IOOOMVA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在沈阳研制成功
6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03-2003,共1页
2008年7月5日,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监造的世界首台单相1000kV/1000MVA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在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各项性能通过严格的试验验证。这标志着我国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同时1000kV变压器... 2008年7月5日,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监造的世界首台单相1000kV/1000MVA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在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各项性能通过严格的试验验证。这标志着我国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同时1000kV变压器的监造工作也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科学研究院 特高压 交流 监造 世界 电力 试验验证
下载PDF
谱写中国电力科研事业的壮丽篇章——记改革发展中的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7
作者 曹成林 《中国电业》 2009年第9期82-83,共2页
提起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原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熟悉这个单位的人都会露出赞叹的神情。自1973年5月3日创建以来,经过30多年的不懈耕耘,它从一个仅有几十个人从事一般生产性研究的事业单位,发展成为电力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新技术... 提起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原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熟悉这个单位的人都会露出赞叹的神情。自1973年5月3日创建以来,经过30多年的不懈耕耘,它从一个仅有几十个人从事一般生产性研究的事业单位,发展成为电力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的综合性重点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院 电力 科研事业 改革 中国 自动化研究所 事业单位 产业化基地
原文传递
电力调度元宇宙架构及关键基础技术验证研究(上):复杂系统设计原理及架构设计
8
作者 郭凌旭 刘金波 +3 位作者 段丽娟 王彬 孙宏斌 李伟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9-1120,共12页
随着我国能源系统进入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带来挑战。该文探讨了利用元宇宙技术构造电力调度数字化指挥空间(电力调度元宇宙)的总体框架设计及演进路径规划,旨... 随着我国能源系统进入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带来挑战。该文探讨了利用元宇宙技术构造电力调度数字化指挥空间(电力调度元宇宙)的总体框架设计及演进路径规划,旨在将电力系统仿真计算、数字孪生、混合现实结合,应用AI来分析和预测、控制电网运行状态,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技术挑战,也是前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沉淀在电力系统中的融合应用,为新形势下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进行新探索。该文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下调度控制面临的挑战,阐述构建电力调度元宇宙的动因。在电力调度元宇宙定义及内涵基础上,提出构建电力调度元宇宙实现方法。设计电力调度元宇宙体系框架和技术架构,分析元宇宙六大支撑技术在电力调度元宇宙中的应用方向。提出电力调度元宇宙演进路径与运行生态,为实现其工程化应用提供指导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元宇宙 调度元宇宙 数字孪生 架构设计
原文传递
电力系统随机动力学研究展望 被引量:14
9
作者 鞠平 刘咏飞 +3 位作者 薛禹胜 李洪宇 孙黎霞 周海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随机性广泛存在于自然、工程和社会系统中,电力系统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左右,电力系统研究逐渐考虑随机性,但偏重于稳态随机问题,而动态问题研究仍然是确定性的。近年来,新能源发电与电动汽车等的广泛接入,给电力系统动态带来不可忽... 随机性广泛存在于自然、工程和社会系统中,电力系统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左右,电力系统研究逐渐考虑随机性,但偏重于稳态随机问题,而动态问题研究仍然是确定性的。近年来,新能源发电与电动汽车等的广泛接入,给电力系统动态带来不可忽视的随机性。为此,文中提出电力系统随机动力学的研究框架,聚焦电力系统在随机因素作用下的动态问题,包括电力系统的随机动力学模型、随机动态响应、随机稳定性、随机安全性、随机优化控制,并给出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动力学 随机性 随机动态响应 随机稳定性 随机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电力巡检的椭圆稀布阵列天线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缪钟灵 吴念 +3 位作者 姚隽雯 柯贤彬 王丛 别士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3,共6页
为了提高电力巡检无人机的电磁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电力巡检的椭圆稀布阵列天线优化方法。阵列天线的阵列单元稀布排列,能够在保证阵列天线性能的同时,减少阵列单元的数目,从而减少馈电单元的数目。每个阵列单元等幅馈电,可... 为了提高电力巡检无人机的电磁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电力巡检的椭圆稀布阵列天线优化方法。阵列天线的阵列单元稀布排列,能够在保证阵列天线性能的同时,减少阵列单元的数目,从而减少馈电单元的数目。每个阵列单元等幅馈电,可以有效降低馈电网络设计的复杂程度,这些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阵列天线的功耗,提高无人机的巡检时间。利用改进智能优化算法,通过优化阵列单元的位置,使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peak sidelobe level,PSLL)尽量低,因此文中设计的阵列天线具有较低的最高旁瓣电平,从而具有很好的环境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阵列单元数目、最小间距约束和阵列天线尺寸的情况下,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阵列天线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对具有41个阵列单元的椭圆阵列天线进行优化,优化后的阵列天线方向图的最高旁瓣电平在-24dB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巡检无人机 阵列天线 入侵杂草算法 差分进化算法 最高旁瓣电平
下载PDF
模拟故障电弧作用下高压电缆外护套引燃方法研究
11
作者 普子恒 徐詹旗 +1 位作者 郭卫 蔡静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9,34,共8页
为模拟外护套在故障电弧作用下的引燃过程,探究其引燃特性,提出了一种电极拉弧引燃模拟方法。基于燃弧过程能量平衡等式及试验数据,分析了电极速度与回路电流对燃弧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不同电流工况与电极速度和电弧功率的对应关系。结... 为模拟外护套在故障电弧作用下的引燃过程,探究其引燃特性,提出了一种电极拉弧引燃模拟方法。基于燃弧过程能量平衡等式及试验数据,分析了电极速度与回路电流对燃弧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不同电流工况与电极速度和电弧功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同等回路电流工况下,电极移动速度过快会导致燃弧时间更短,无法引燃外护套,而电极速度过慢会导致燃烧后的碳化物连通两极,电弧过早熄灭,燃烧持续时间短;不同回路电流工况下所对应电极速度存在一定范围,其速度上限与下限均与回路电流大小呈正相关;利用所确定回路电流与电极移动速度关系,以35 kV高压电缆本体为例,实现了外护套在电弧作用下的引燃模拟,表明了本文模拟方法能成功引燃高压电缆外护套并使其在电弧作用下持续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引燃 故障电弧 火源模拟 电缆火灾
下载PDF
城市行业电力消耗与XCO_(2)的滚动关联挖掘方法
12
作者 滕予非 张涵 +4 位作者 马云高 陈玉敏 张颉 刘洪利 詹宇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6,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污降碳已成为全球应对环境危机的关键任务。针对当前各行业在减污降碳方面缺乏系统化、精细化技术指导的问题,提出一种城市行业电力消耗与XCO_(2)的滚动关联挖掘方法。通过结合堆叠融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污降碳已成为全球应对环境危机的关键任务。针对当前各行业在减污降碳方面缺乏系统化、精细化技术指导的问题,提出一种城市行业电力消耗与XCO_(2)的滚动关联挖掘方法。通过结合堆叠融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VM)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构建高精度关联模型,进而引入时间滚动分析技术揭示不同行业电力消耗与对应XCO_(2)的动态关系。实验分析表明,关联模型性能表现优异,能为制定更精准的减排策略和能源管理措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耗 机器学习 时间滚动关联 XCO_(2) 减污降碳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电网应该怎么建
13
作者 刘健 《农电管理》 2025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于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电网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应该怎么建设的问题,笔者有以下三点认识: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配电网不是重新建设的,而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也会被代入到新型电力系统中,在配... 关于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电网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应该怎么建设的问题,笔者有以下三点认识: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配电网不是重新建设的,而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也会被代入到新型电力系统中,在配电网建设中仍然要花力气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 配电网建设 传统电力系统 存在的问题 背景
下载PDF
基于SF-Transformer的智能教育平台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14
作者 冯艳丽 周宇 +2 位作者 黄福兴 万俊岭 袁培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82,共10页
建设智能教育平台是推动教育智能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智能教育平台依赖的人工智能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力,因此,开展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建设智能教育平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在考虑多个属性开展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时,由于部分属性... 建设智能教育平台是推动教育智能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智能教育平台依赖的人工智能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力,因此,开展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建设智能教育平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在考虑多个属性开展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时,由于部分属性与电力负荷数据的相关性不强并且Transformer无法捕捉电力负荷数据的时间相关性,而导致电力负荷预测不够准确的问题,基于SR(Székely and Rizzo)距离相关系数、融合时间定位编码和Transformer,提出了一种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SF-Transformer.SF-Transformer通过SR距离相关系数对影响电力负荷数据的属性进行筛选,选择与电力负荷数据之间SR距离相关系数较大的属性.SF-Transformer采用一种全局时间编码与局部位置编码相结合的融合时间定位编码,有助于模型全面获取电力负荷数据的时间定位信息.在数据集上开展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F-Transformer与其他模型相比,在两种时长上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具有更低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平台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SR距离相关系数 融合时间定位编码 TRANSFORMER
下载PDF
基于重载荷大跨度桁架机器人的电力物资智能搬运系统研究
15
作者 陶加贵 胡胜男 +2 位作者 赵恒 万星辰 刘伟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3期80-84,共5页
随着国家电网“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的提出,电力物资仓储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针对重型电力物资仓储的核心环节——智能搬运,提出一套桁架机器人配合AGV及顶升平台的智能搬运解决方案。分析在重... 随着国家电网“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的提出,电力物资仓储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针对重型电力物资仓储的核心环节——智能搬运,提出一套桁架机器人配合AGV及顶升平台的智能搬运解决方案。分析在重载荷、大跨度、外形各异等复杂工况条件下,如何实现高安全性、高精度、高效率的搬运;分析桁架机器人与AGV及顶升平台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如何在重载荷下实现双顶升平台的高精度同步控制;提出采取RFID技术实现智能搬运过程的自动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搬运 桁架机器人 AGV 顶升平台 RFID
下载PDF
新型电力负荷资源响应性能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16
作者 齐蓓 余梦 +4 位作者 陈吴晓 蔡雨晴 祁继鹏 黄梓欣 张沛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4年第5期76-81,共6页
随着能源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负荷资源参与运行控制已成为电网运行的重要成分。新型负荷资源的响应存在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准确地量化评估电网新型负荷资源的响应性能成为电网运行的重要任务。为此,在电网运行控制角度,建立了... 随着能源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负荷资源参与运行控制已成为电网运行的重要成分。新型负荷资源的响应存在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准确地量化评估电网新型负荷资源的响应性能成为电网运行的重要任务。为此,在电网运行控制角度,建立了电网新型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性能评估体系,定义了反映响应及时性、响应准确性、响应可靠性和响应利用率的各项指标和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演示了需求响应各项响应性能指标的计算过程,通过对3种不同响应的响应性能指标的比较,验证了提出的响应性能量化评估指标符合响应性能的直观判断,还能提供更全面的评估信息,能够准确评估新型负荷资源的响应性能,为电网运行控制、需求响应的考核结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运行 需求响应 响应性能指标 量化评估
下载PDF
基于软件定义的新型电力系统分层自治电力平衡模式研究
17
作者 王泽宁 李文中 +2 位作者 李东辉 徐泰山 俞俊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7期1-11,共11页
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源荷双侧的强不确定性导致电力电量时空分布极度不平衡,电力电量平衡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电力平衡面临巨大的挑战。为建立源网荷储多元协同互动的新型平衡模式,根据分层可以弱化复杂系统复杂性的理... 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源荷双侧的强不确定性导致电力电量时空分布极度不平衡,电力电量平衡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电力平衡面临巨大的挑战。为建立源网荷储多元协同互动的新型平衡模式,根据分层可以弱化复杂系统复杂性的理念,提出了基于能量自治单元的分层自治电力平衡模式。能量自治单元具备自调度、自平衡能力,在不同市场模式下具备不同的具体形态,将成为多元海量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有效途径。基于软件范型理论,指出能量自治单元应具备多元融合的架构模型、自适应运行机理和持续演化的生命周期,同时介绍了基于软件定义的能量自治单元软硬件解耦构建思路。最后,对能量自治单元构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源网荷储 电力平衡 复杂系统 软件定义 能量自治单元 电力市场
下载PDF
基于KPCA-SVM的变压器多源信息融合故障诊断研究
18
作者 杨旭 周文 +3 位作者 程林 罗传仙 张静 江翼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输变电设备之一,其绝缘状态监测与故障识别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变压器内部绝缘劣化所产生的局部放电信号是目前对其内绝缘状态评判以及故障类型识别的最为有效的判据之一。文中通过构...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输变电设备之一,其绝缘状态监测与故障识别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变压器内部绝缘劣化所产生的局部放电信号是目前对其内绝缘状态评判以及故障类型识别的最为有效的判据之一。文中通过构建4种典型的变压器绝缘缺陷模型,搭建试验平台测量得到了局部放电下的特高频信号和超声波信号。通过对2种信号的分析,对于特高频信号在TRTD模式下和PRPD模式下提取了两组特征参量,对于超声波信号在TRTD模式下提取了一组特征参量。经过核主成分分析联合支持向量机(KPCA-SVM)的特征融合方法进行信息融合后,发现相较于单一信息的识别效果,信息融合的识别率有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特高频 超声波 信息融合 故障识别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终端通信网优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浩成 宋厚营 于佳 《山东电力技术》 2024年第2期56-66,共11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入推进,采集控制逐步向配电和用电侧延伸和下沉,源网荷储各环节衔接更紧密,海量数据需要实时汇聚和高效处理,对终端通信网的网络覆盖、业务承载、便捷接入、安全可控、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入推进,采集控制逐步向配电和用电侧延伸和下沉,源网荷储各环节衔接更紧密,海量数据需要实时汇聚和高效处理,对终端通信网的网络覆盖、业务承载、便捷接入、安全可控、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对终端通信网的覆盖范围、业务承载能力、灵活便捷性、技术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优化方案,构建“网络全域覆盖、业务全面支撑、终端高效接入、技术安全可控”的终端通信网络,全方位满足各类电力业务的通信接入需求,提升网络承载能力、业务支撑能力和资源利用率,提高终端通信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适用性、管理科学性,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提供重要基础保障,服务能源互联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终端通信网 优化方案 宽窄带融合 空天地一体
下载PDF
考虑输电权分配的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优化出清模型
20
作者 管金昱 梁志峰 +2 位作者 昌力 曹荣章 李利利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31,I0085,共10页
跨省跨区应急调度是在市场化手段用尽后,从跨省区电力余缺互济角度解决省级电网保供/消纳应急需求的指令性兜底保障措施。在无法直接依据市场申报价格出清的情况下,如何有序调配应急需求与跨省区支援能力,并将有限的通道可用容量合理分... 跨省跨区应急调度是在市场化手段用尽后,从跨省区电力余缺互济角度解决省级电网保供/消纳应急需求的指令性兜底保障措施。在无法直接依据市场申报价格出清的情况下,如何有序调配应急需求与跨省区支援能力,并将有限的通道可用容量合理分配至市场主体(省),是当前应急调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提出了考虑输电权的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优化出清模型。以我国当前输电通道收益权分配机制为启发,基于属地化原则与应急需求轻重缓急安排优先匹配顺序,提出了考虑输电权分配的应急交易优先级判定方法,将输电权转变为优先交易权,解决了应急调度阶段输电容量分配缺乏合理依据的问题。考虑输电通道可用容量约束、交易流平衡约束及交易点电力约束,以调整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计及交易路径优先级的应急调度优化出清模型。算例对比了价差顺序出清、场景分离与计及交易路径优先3种出清模式的优化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优化出清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并分析了相关参数设置对出清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跨区应急调度 输电权 交易路径优先级 可用输电容量(AT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