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访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郭铭群
1
作者 余璇 郭铭群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2年第5期38-41,共4页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能源发展转型任务紧迫。《“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出台为“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针对其中提出的“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能源发展转型任务紧迫。《“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出台为“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针对其中提出的“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记者专访了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郭铭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能源 能源供给 体系规划 执行董事 窗口期 发展转型 风光电 清洁高效
原文传递
半桥型MMC直流侧故障限流设备设计研究
2
作者 李明 赵峥 +3 位作者 滕尚甫 孙家奇 王璁 屠幼萍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6,共9页
采用半桥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直系统发生直流侧故障时,直流母线电流的变化速率极快且暂态峰值较高。为有效减轻故障电流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设计了一种可直挂直流母线的故障清除模块拓... 采用半桥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直系统发生直流侧故障时,直流母线电流的变化速率极快且暂态峰值较高。为有效减轻故障电流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设计了一种可直挂直流母线的故障清除模块拓扑结构(fault clear module,FCM),并研究了其设备配置方案。与常规配置直流断路器相比,结果表明:在单极接地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对故障电流的峰值抑制效果提升了8.3%,对频率为680 Hz的谐波抑制效果可达90.3%;在双极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对故障电流的峰值抑制效果提升了57.4%,对频率为1400 Hz的谐波成分抑制效果可达85%;该模块能够有效降低故障电流的峰值及谐波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故障电流 限流设备配置 单极接地故障 双极故障
下载PDF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技术应用前景研究
3
作者 杨柳 官澜 王震洲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4年第5期109-114,共6页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具有诸多技术优势,但受大功率变频装置制造难度及成本制约,目前仅在中小容量机组上具有应用经济性。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与全功率变速机组完美适配,打开了其推广应用空间。为促进抽水蓄能全功率变速技术的国产化...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具有诸多技术优势,但受大功率变频装置制造难度及成本制约,目前仅在中小容量机组上具有应用经济性。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与全功率变速机组完美适配,打开了其推广应用空间。为促进抽水蓄能全功率变速技术的国产化、规模化应用,满足新型电力系统更优质的调节能力需求,首先介绍了变速抽水蓄能技术原理及其发展现状,然后从技术优势、应用场景和发展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分析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技术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缺乏科学的变速机组作用效益量化评估方法、相关工程配套设计以及全功率变速机组实际运行经验,是当前制约全功率变速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建立变速机组应用收益指标评价体系、加快推进全功率变速机组相关配套设计、因地制宜开展中小型抽水蓄能全功率变速机组示范工程建设是破解上述问题的关键之要,可为后续全功率变速技术在中小型抽水蓄能项目落地应用、高质量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抽水蓄能 变速机组 全功率变速
下载PDF
“双高”电力系统宽频振荡产生与分析方法研究
4
作者 申洪明 吴聪颖 +7 位作者 李敬如 袁亮 张柏林 卢曦 闫培丽 吴国栋 肖智宏 刘超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5年第3期8-11,15,共5页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接入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呈现出了“双高”特征,其中,宽频振荡现象尤为明显。为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双高”电力系统为对象,对宽频振荡的产生机理与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高”电力系统 宽频振荡 产生机理 分析方法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的多元化经济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5
作者 汪莹 韩晓男 《山东电力技术》 2024年第2期25-36,共12页
抽水蓄能机组是目前电力系统中最成熟、功率与能量容量最大的储能技术手段。凭借其灵活、大容量和较低的单位容量建造与运行成本,在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模式... 抽水蓄能机组是目前电力系统中最成熟、功率与能量容量最大的储能技术手段。凭借其灵活、大容量和较低的单位容量建造与运行成本,在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模式主要集中于削峰填谷和系统备用并获取收益,单一且较低的回报无法体现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与技术价值。在市场环境下并结合抽水蓄能电站的多种运行模式,研究了抽水蓄能电站提供削峰填谷、调频、备用、容量市场价值以及黑启动的经济价值测算评估模型。以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收入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抽水蓄能电站参与能量市场、调频市场与备用市场多品种经济价值分析模型。进一步结合黑启动与容量价值等多种补偿政策,形成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多元化经济评价方法。通过开展多种电价场景的算例分析,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在不同电价波动水平下的经济收益差异,证明了所提出的抽水蓄能电站多元化经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多元价值 电力市场 辅助服务 新能源接入
下载PDF
BIM技术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齐立忠 韩念遐 隗刚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3期172-174,共3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BIM技术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使其在电网工程建设中带来较好的条件,可使电网工程建设及运行水平全面提升,为电网建设领域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推动输配电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 BIM技术 电网工程建设 应用策略
下载PDF
考虑生命周期碳排放与绿证-碳联合交易的能源综合服务站低碳经济调度
7
作者 吴文睿 于洋 +1 位作者 张迎迎 史京楠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7,共10页
建设以电网为骨干网架的能源互联网是新一代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文以多能互补能源综合服务站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生命周期碳排放与绿证-碳联合交易的低碳经济调度方法。在传统变电站基础上,分析涵盖分布式风光、充电桩负荷... 建设以电网为骨干网架的能源互联网是新一代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文以多能互补能源综合服务站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生命周期碳排放与绿证-碳联合交易的低碳经济调度方法。在传统变电站基础上,分析涵盖分布式风光、充电桩负荷以及基础电气热负荷需求的能源综合服务站架构;以绿证为纽带,联动绿证交易机制和碳交易机制,并在碳排放核算时,基于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方法归一化计算整个能量迁移转化过程各阶段对应的碳排放系数;在此基础上,考虑电动汽车需求响应,建立以调度周期内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能源综合服务站低碳经济调度模型。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碳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综合服务站 生命周期碳排放 绿证-碳联合交易 需求响应 优化调度
下载PDF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智能辅助选线应用研究
8
作者 董家诚 张林枫 +2 位作者 李静波 陈微 刘培杰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长久以来电力选线方案优劣严重依赖于人工经验、各专业配合度、收资准确性及完整性,本文结合实际输电线路工程,基于多源异构数据利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开展架空输电线路智能辅助选线工作。实验结果表明,智能辅助选线推荐方案能够很好兼顾... 长久以来电力选线方案优劣严重依赖于人工经验、各专业配合度、收资准确性及完整性,本文结合实际输电线路工程,基于多源异构数据利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开展架空输电线路智能辅助选线工作。实验结果表明,智能辅助选线推荐方案能够很好兼顾线路经济性和合理性,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较高实用价值的路径初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工程 人工智能 选线 多源异构
下载PDF
高海拔特重冰区特高压交流耐张铁塔选型研究
9
作者 蒲凡 李林 +1 位作者 侯中伟 刘翔云 《电力勘测设计》 2025年第2期38-42,49,共6页
高海拔特重冰区特高压交流铁塔尺寸大、负荷重,塔型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铁塔受力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安全性,现有的铁塔设计经验已不能满足要求。本文对典型耐张塔,包括干字型塔、酒杯型塔、门型塔以及分体塔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按照3 0... 高海拔特重冰区特高压交流铁塔尺寸大、负荷重,塔型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铁塔受力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安全性,现有的铁塔设计经验已不能满足要求。本文对典型耐张塔,包括干字型塔、酒杯型塔、门型塔以及分体塔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按照3 000 m海拔的跳线间隙进行尺寸规划,对40 mm和60 mm特重冰区各型铁塔进行了建模计算,从经济性、地形适应性和节点构造难度等方面给出了推荐的塔型选择方案,为铁塔设计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特重冰区 干字型塔 酒杯型塔 门型塔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输电线路跨越江河选址研究——以黄河干流河南段为例
10
作者 宗亿宣 张红霞 +3 位作者 彭凤姣 洪倩 史玉柱 齐道坤 《环境生态学》 2025年第3期48-54,120,共8页
大江大河及沿江河分布的生态敏感区,从工程安全和生态空间管控上制约了输电线路跨越选址。本研究以黄河干流河南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和矢量化黄河干流河南段生态敏感区资料,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法,分析研究区的生态敏感区分级、生态敏... 大江大河及沿江河分布的生态敏感区,从工程安全和生态空间管控上制约了输电线路跨越选址。本研究以黄河干流河南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和矢量化黄河干流河南段生态敏感区资料,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法,分析研究区的生态敏感区分级、生态敏感性指数和黄河沿线生态敏感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干流河南段生态敏感性指数为0.92,输电线路完全避让难度大,应利用生态敏感性差异分布进行布局。濮阳段不敏感和轻度敏感段河段长,可作为优先布局河段。三门峡段高度态敏感性指数为0.46,部分河段较窄处,可选择无害化空中跨越。郑州段生态敏感区密集,洛阳和济源、开封和新乡黄河两侧均分布有生态敏感区段,且沿黄河纵深范围大,建议优先避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跨越 生态敏感区 生态敏感性 黄河干流
下载PDF
利用InSAR技术研究青藏高原冻土形变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毅 田云锋 +1 位作者 张苏 张景发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9-188,共10页
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青藏高原的大地测量网络十分稀疏,不能满足区域地壳运动监测的需求。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是非接触监测地壳运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高原上受到冻土的影响。本文基于2014~2018年的Sentinel-1卫星C波段雷达数据,采... 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青藏高原的大地测量网络十分稀疏,不能满足区域地壳运动监测的需求。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是非接触监测地壳运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高原上受到冻土的影响。本文基于2014~2018年的Sentinel-1卫星C波段雷达数据,采用InSAR时序技术分析了冻土形变的时空特征。针对InSAR位移时间序列,采用空间滤波去除了大气延迟、地形效应等局部公共误差,提高了时间序列的信噪比。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的冻土运动可分为差异较大的两类:在大部分冻土区域,与周边高山(基岩)区域相比,冻土地区显示类似的季节波动或一定的长期沉降;在部分冻土地区存在异常快速下沉区域,例如在西藏中部布若错湖西南侧的沉积盆地内,存在一个直径约2 km的漏斗型沉降区,LOS向沉降速率可达约10±2.1 mm/a。构造运动造就了高原上大量沿断裂线分布的河流、湖泊,河床和沉积盆地等广泛分布着冻土,给准确分析构造形变带来很大挑战,本文所得的结果可作为区分冻土运动与构造变形的一种有效判据,也有益于研究高原冻土的物理特性及变形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冻土 沉降 构造形变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考虑地质演化过程的断层三维建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建勇 崔振东 +6 位作者 韩伟歌 严福章 涂新斌 金永军 柴平稳 谢丹 杨鹏程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36-339,共4页
断层的形成受地质演化过程影响,断层所处的应力场会对未来演化趋势产生影响。因此,断层建模不应仅对断层当前形态、属性进行准确刻画,还应涵盖断层演化及未来可能的趋势等动态过程。本文回顾了传统断层建模方法、断层表面模型、曲面拟... 断层的形成受地质演化过程影响,断层所处的应力场会对未来演化趋势产生影响。因此,断层建模不应仅对断层当前形态、属性进行准确刻画,还应涵盖断层演化及未来可能的趋势等动态过程。本文回顾了传统断层建模方法、断层表面模型、曲面拟合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断层建模难点问题。研究基于地质演化过程的粗糙断层面建模方法、三维断层恢复及断层活动性预测等问题。认为断层建模中应融入动态地质演化思想,采取基于地质演化过程的断层面构建及曲面插值拟合方法,基于已有数据进行三维断层恢复、断层活动性预测及区域地质力学稳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建模 地质演化过程 研究现状 三维断层恢复 地质力学
下载PDF
配电网5G通信架构及其时延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海洋 王玉东 +3 位作者 刘晗 孙海蓬 杨瑾 李正浩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73,共12页
5G在数字配电网领域的核心价值在于发挥5G的超高可靠、低时延技术优势,为配电网涉控业务提供高可靠、低时延的通信。为了系统地提供配电网5G通信时延与可靠性理论分析方案,结合数字配电网业务给出了配电网5G通信典型架构,深入分析了针... 5G在数字配电网领域的核心价值在于发挥5G的超高可靠、低时延技术优势,为配电网涉控业务提供高可靠、低时延的通信。为了系统地提供配电网5G通信时延与可靠性理论分析方案,结合数字配电网业务给出了配电网5G通信典型架构,深入分析了针对配电网5G通信的时延模型,针对国内四大运营商5G帧结构逐一进行了端到端时延分析,并通过5G链路级仿真了3GPP Rel-15和Rel-16的5G可靠性数值,提出了配电网5G通信的时延与可靠性联合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数字配电网 时延 可靠性 URLLC
下载PDF
考虑随机场景生成及优选技术的分布式能源站选型定容规划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培汀 王丹 +3 位作者 贾宏杰 原凯 宋毅 张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100,134,共14页
精准地把握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电、热等负荷的不确定性因素,可使规划后的分布式能源站更加经济、稳定地运行。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综合考虑时序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的随机场景生成及优选方法,得到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随机场景... 精准地把握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电、热等负荷的不确定性因素,可使规划后的分布式能源站更加经济、稳定地运行。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综合考虑时序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的随机场景生成及优选方法,得到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随机场景;然后,建立了随机场景下分布式能源站的选型定容规划模型;其次,通过算例,分别将在不同随机场景生成方法下的分布式能源站规划结果与在传统的确定性场景下规划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考虑随机场景生成及优选技术的分布式能源站选型定容规划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分析了基于综合考虑时序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的随机场景生成及优选方法所规划的能源站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站 时序自相关性 互相关性 场景生成及优选方法
下载PDF
基于SED文件的智能变电站改扩建二次系统配置文件自动重构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高磊 刘鹏 +4 位作者 卜强生 崔玉 张志 顾俊捷 张国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3-158,共6页
针对改扩建工程实施过程中原SCD文件更新时存在版本控制、设计交互困难的问题,结合IEC61850 Ed2国际标准,首次提出了基于SED文件的改扩建二次系统配置文件自动重构技术。采用基于SED文件的局部重构技术在改扩建工程中将SCD文件在设计配... 针对改扩建工程实施过程中原SCD文件更新时存在版本控制、设计交互困难的问题,结合IEC61850 Ed2国际标准,首次提出了基于SED文件的改扩建二次系统配置文件自动重构技术。采用基于SED文件的局部重构技术在改扩建工程中将SCD文件在设计配置流程上充分解耦,保证了改扩建部分的相对独立性。通过SED文件在改扩建工程中的规则定义机制,保证了已投运设备不会在改扩建设计阶段误修改,同时提升了在运设备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SCD文件 改扩建工程 SED文件 自动重构 解耦
下载PDF
面向HVDC应用的逆阻型IGCT关断特性研究
16
作者 黄华 黄勇 +1 位作者 申笑林 刘磊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为研究逆阻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RB-IGCT)的电流关断特性,指导RB-IGCT换流阀设计,此处搭建了RB-IGCT的电流关断测试电路,对其电流关断特性进行了实测,并采用双指数函数对电流关断特性进行数学拟合。最后基于拟合到的关断电流数学模型,在P... 为研究逆阻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RB-IGCT)的电流关断特性,指导RB-IGCT换流阀设计,此处搭建了RB-IGCT的电流关断测试电路,对其电流关断特性进行了实测,并采用双指数函数对电流关断特性进行数学拟合。最后基于拟合到的关断电流数学模型,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IGCT电流关断的器件级功能模型进行仿真测试,仿真和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表明基于双指数函数的IGCT电流关断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工程应用时IGCT关断电压应力研究以及RB-IGCT阀均压设计提供了快速有效的仿真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阻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关断特性 双指数函数
下载PDF
输电线路钢管塔典型节点涡激振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17
作者 姜岚 王清源 +3 位作者 罗曼平 田雷 侯中伟 高一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45-154,共10页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钢管塔杆件涡激振动是节点部位产生疲劳裂纹主要原因之一。为揭示钢管塔典型节点疲劳破坏机理,获取节点的S-N曲线,开展钢管塔两种典型节点的涡激振动疲劳试验。设计节段模型试件,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验证其等效性,...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钢管塔杆件涡激振动是节点部位产生疲劳裂纹主要原因之一。为揭示钢管塔典型节点疲劳破坏机理,获取节点的S-N曲线,开展钢管塔两种典型节点的涡激振动疲劳试验。设计节段模型试件,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验证其等效性,设计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开展针对C型节点与X型节点的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钢管塔典型节点的疲劳热点位于结构连接焊缝的焊趾处,疲劳荷载多次作用之后,在疲劳热点处形成向两侧扩展的疲劳裂纹,当裂纹达到临界尺寸时,试件迅速断裂;根据第一外推点应变幅值变化曲线,可将节点疲劳破坏过程大致分为弹性阶段、塑性阶段与破坏阶段,应变幅值转折点对应的加载次数可以作为节点的疲劳寿命;得到了钢管塔C型与X型节点的95%存活率下的热点应力幅-疲劳寿命曲线,为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塔 节点 涡激振动 热点应力法 疲劳试验 S-N曲线
下载PDF
极端条件下多源配电网主动孤岛研究综述与展望
18
作者 陈春 万金金 +1 位作者 曹一家 孙充勃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故障配电网,具备主动恢复与自治能力,有利于提升电力系统适应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管理的水平,顺应配电网技术的发展方向。当前,配电网主动孤岛自恢复和稳定运行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首先,概述多源配电网主动孤... 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故障配电网,具备主动恢复与自治能力,有利于提升电力系统适应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管理的水平,顺应配电网技术的发展方向。当前,配电网主动孤岛自恢复和稳定运行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首先,概述多源配电网主动孤岛的内涵,以及多源配电网孤岛与微电网孤岛的区别,分析归纳配电网主动孤岛在分布式电源高比例接入下稳定运行存在的关键问题。其次,从主动孤岛划分、孤岛自组网波动平抑控制以及组网完成后主动孤岛小干扰稳定控制3个方面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总结。最后,基于电力物联网、高电力电子化下的小干扰抑制以及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主动孤岛方案,对多源配电网主动孤岛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主动孤岛 孤岛划分 孤岛自组网 孤岛稳定运行
下载PDF
基于沙戈荒新能源送出特性的特高压工程知识图谱构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杰 许刚 +1 位作者 齐立忠 郄鑫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9,共9页
我国西部的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拥有优质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由于外送距离远、输电容量大等特点,特高压工程将成为主要的电能输送手段。特高压工程数据具有数量大、关联度高、数据结构性差的特点,传统以专家经验为基础的工程数据收集... 我国西部的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拥有优质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由于外送距离远、输电容量大等特点,特高压工程将成为主要的电能输送手段。特高压工程数据具有数量大、关联度高、数据结构性差的特点,传统以专家经验为基础的工程数据收集分析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增长需求。知识图谱技术能有效结构化工程数据,传统基于子字符串的命名实体识别技术生成了具有大量负样本的子字符串,对模型的精度具有不利影响。提出一种改进的命名实体识别算法,首先在分析特高压工程典型文本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图谱本体层,其次利用考虑实体边界的负采样技术削减子字符串样本数量,提高命名实体识别效率,最后利用关系抽取算法得到实体对及关系类别。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精度上与参考算法差别不大,运行效率提高了9%,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工程 知识图谱 自然语言处理 命名实体识别 关系识别
下载PDF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辛培哲 蔡声霞 +2 位作者 邹国辉 袁霜晨 王守相 《分布式能源》 2018年第1期21-27,共7页
智能电网作为当前电网的发展趋势,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带动国家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比较各国对智能电网的定义,分析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的目标定位;然后,对美国和欧洲的智能电网发展现状进行总结,重点从电... 智能电网作为当前电网的发展趋势,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带动国家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比较各国对智能电网的定义,分析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的目标定位;然后,对美国和欧洲的智能电网发展现状进行总结,重点从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多个角度分析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给出各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特征。接着,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创新驱动思维、绿色发展理念、改革深化发展需求和新一代能源革命推动力几方面分析中国智能电网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特征、发展阶段和重点任务,提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以期为今后我国智能电网制定相关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发展战略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