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网青海电力某4回路用电客户最大需量异常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宏帮 祁延寿 +3 位作者 杨永前 薛文龙 董晓艳 焦焕年 《青海电力》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最大需量异常是电力营销稽查中的常见问题,特别是多电源、多回路用电客户,不但存在计量时间偏差,而且多个回路之间经常出现倒负荷的情况,致使计量表计记录的最大需量异常,最终会导致以最大需量收取基本电费的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受损... 最大需量异常是电力营销稽查中的常见问题,特别是多电源、多回路用电客户,不但存在计量时间偏差,而且多个回路之间经常出现倒负荷的情况,致使计量表计记录的最大需量异常,最终会导致以最大需量收取基本电费的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受损。以国网青海电力某4回路用电客户为例,通过多种方式分析了该用电客户最大需量异常的原因,指出了需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营销稽查 最大需量 营销业务系统 问题及建议
下载PDF
基于滤波的电力计量系统分流窃电行为动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敏 刘胜男 +1 位作者 易玲 安继渊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以准确识别电力计量系统分流窃电行为为目标,提出基于滤波的电力计量系统分流窃电行为动态识别方法。将去噪后的用电负荷数据作为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用电负荷数据分类方法的分类目标,按照电压、电流等不同数据属性实现负荷数据分类;使... 以准确识别电力计量系统分流窃电行为为目标,提出基于滤波的电力计量系统分流窃电行为动态识别方法。将去噪后的用电负荷数据作为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用电负荷数据分类方法的分类目标,按照电压、电流等不同数据属性实现负荷数据分类;使用基于负荷数据局部异常因子的窃电行为检测方法,根据负荷数据点的邻域点密度阈值,判断电力计量系统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是否存在分流窃电行为,并预估窃电量。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对某电力计量系统分流窃电行为动态识别精度较高,识别结果与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 电力计量系统 分流窃电行为 动态识别 高斯滤波器 聚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注意力机制的电力场景目标检测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红郊 张永敏 马晓琴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图像识别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为了解决电力施工场景中安全帽佩戴监测以及行人入侵预警问题,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注意力机制的电力场景目标检测技术。该技术提出了通道自注意力机制,并通过多尺度注意力的特征提取... 图像识别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为了解决电力施工场景中安全帽佩戴监测以及行人入侵预警问题,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注意力机制的电力场景目标检测技术。该技术提出了通道自注意力机制,并通过多尺度注意力的特征提取,实现了在复杂环境下对电力施工场景的有效监测,能够对行人以及未佩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预警,有力保证了电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其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3.3%,较对比方法至少提升了1.7%,充分证明了基于改进自注意力机制的电力场景实时监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电力场景监测
下载PDF
基于智能计量系统的配电网监测与状态估计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中敏 李振东 +2 位作者 王琳 陈尧 崔胜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6,共10页
基于智能电能表的测量可为未来电网的管理提供新的模式。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状态估计方法,利用智能电能表计量来监测配电网。推导了计算电压和功率不确定度所需的解析表达式,该不确定度是智能电能表数量及其精度特性的函数。对变压器进... 基于智能电能表的测量可为未来电网的管理提供新的模式。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状态估计方法,利用智能电能表计量来监测配电网。推导了计算电压和功率不确定度所需的解析表达式,该不确定度是智能电能表数量及其精度特性的函数。对变压器进行建模,以便将低压电网状态评估结果充分应用到中压电网的状态评估中。使用不确定性传播理论对状态评估水平进行协调,以最大化精度性能。给出了配电系统不同层级状态估计的精度性能。介绍了用于互连不同电压等级评估模型的云架构。在仿真中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保证评估精度的同时,计算时间可显著减少,可适用于配电网实时状态评估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计量 状态监测 智能电网
下载PDF
基于坐标动态转换算法的专变采集终端ALB算法
5
作者 范文婧 孙剑锋 +2 位作者 霍成欣 高阳 李毅彪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3期288-294,301,共8页
为避免专变采集终端因负载差异较大影响其运行稳定性,提出基于坐标动态转换算法的专变采集终端自适应负载均衡(ALB)算法。采用分布式采集信息方法采集专变采集终端负载信息,并通过集中迁移方法量化处理采集的负载信息;结合加权平均算法... 为避免专变采集终端因负载差异较大影响其运行稳定性,提出基于坐标动态转换算法的专变采集终端自适应负载均衡(ALB)算法。采用分布式采集信息方法采集专变采集终端负载信息,并通过集中迁移方法量化处理采集的负载信息;结合加权平均算法和双线内插处理专变采集终端节点残差,经坐标动态转换获取专变采集终端新坐标;依据专变采集终端坐标位置,建立各个专变采集终端节点的星型结构,结合采集负载信息,通过负载和负载转移阀值之间的关系,判断专变采集终端节点负载是否均衡。负载不均衡时,需结合识别重载节点和基于二叉树的备用节点表,将重载节点的负载转移至备用节点,实现专变采集终端自适应负载均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缓解重载节点的压力,使专变采集终端负载达到均衡状态,且坐标转换误差值较小;能有效降低专变采集终端负载均衡的响应时间,增强吞吐量并提升负载均衡度,负载均衡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转换 专变采集终端 负载均衡 星型结构 重载节点 轻载节点
下载PDF
基于用电信息大数据的用户窃电行为辨识研究
6
作者 李琰 潘玖庆 +2 位作者 陈尧 张振玉 李轩 《微型电脑应用》 2025年第1期130-133,150,共5页
针对窃电现象普遍存在及反窃电形势日益严峻的问题,建立基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大数据的用户窃电行为辨识模型。通过对用电信息大数据的预处理和分析,建立能有效反映用户窃电行为的电压、电流、电量和功率因数的电气量异常检测模型。利用... 针对窃电现象普遍存在及反窃电形势日益严峻的问题,建立基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大数据的用户窃电行为辨识模型。通过对用电信息大数据的预处理和分析,建立能有效反映用户窃电行为的电压、电流、电量和功率因数的电气量异常检测模型。利用改进随机森林模型,实现电气量异常特征量与用户窃电行为的非线性映射预测诊断。建立用户窃电行为辨识计算实例,通过用户窃电行为辨识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可为供电公司对用户窃电行为的辨识及反窃电相关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窃电行为辨识 用电异常检测 数据预处理 随机森林模型
下载PDF
青海地区电能计量设备配送模式的研究及应用
7
作者 马福龙 张发婷 +1 位作者 陈海宁 周凯元 《青海电力》 2021年第4期69-72,共4页
针对青海各地区电能计量设备需求差异大、配送路径长的特点,提出改变青海公司原有单一的逐级配送体系,适时适量加入“直配”模式;并且根据需求紧急程度和需求量增长情况,增加快递配送、需求方自提、应急配送等配送途径,以解决目前公司... 针对青海各地区电能计量设备需求差异大、配送路径长的特点,提出改变青海公司原有单一的逐级配送体系,适时适量加入“直配”模式;并且根据需求紧急程度和需求量增长情况,增加快递配送、需求方自提、应急配送等配送途径,以解决目前公司计量设备配送响应效率低、配送流转周期长、二三级库房缓存压力大、配送服务质量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计量设备 配送模式 直配
下载PDF
电能表数据采集终端负载自适应均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华书蓓 刘于超 +1 位作者 白雅雯 郑际俊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3期78-82,共5页
针对电能表数据采集终端数据量及访问量高导致的负载失衡问题,研究基于元模型的电能表数据采集终端负载自适应均衡方法。将电能表数据采集终端的电能表数据作为模型元数据,经数据提取、转化、加载处理后,将处理完成的数据存储至元数据... 针对电能表数据采集终端数据量及访问量高导致的负载失衡问题,研究基于元模型的电能表数据采集终端负载自适应均衡方法。将电能表数据采集终端的电能表数据作为模型元数据,经数据提取、转化、加载处理后,将处理完成的数据存储至元数据仓库内。在元数据负载大小未知条件下,创新性地采用基本负载均衡算法分配元数据仓库中元数据的负载,以求解元数据的负载量。当负载过大时,通过迁移负载低节点的目录子树,均衡处理了元数据的负载量,实现了电能表数据采集终端访问负载均衡。实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应对速度快。该方法降低了电能表数据采集终端负载,解决了元数据请求激增问题,提高了集群负载的均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表 元模型 数据采集终端 自适应 负载均衡方法 元数据 负载量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电能表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斌 韩洁琼 +3 位作者 龙存玉 王逸晖 杨靖 胡少年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60-64,共5页
为提升电能表的自动化管理水平,设计了基于多源信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电能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集电能表的检定数据、用电数据、运行电压等多源信息,利用一致性判断方法融合所采集的电能表多源信息,然后选取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 为提升电能表的自动化管理水平,设计了基于多源信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电能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集电能表的检定数据、用电数据、运行电压等多源信息,利用一致性判断方法融合所采集的电能表多源信息,然后选取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Correlation Algorithm,ICA)方法利用ICA变换处理电能表多源信息融合结果,提取多源信息中包含的电能表故障特征,最后提取的电能表故障特征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利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输出电能表故障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诊断电能表的电池欠压、继电器损坏等不同类型故障,为电能表故障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信息 机器学习 电能表 故障诊断 独立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多VSC汇集变电站母线电压低频振荡机理分析与抑制
10
作者 程亮 段彭洋 +3 位作者 苏宏帮 马归圣 田生娟 代铮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182,共13页
大型新能源场站选址偏远,多将其并入升压变电站并经长距离交流线路将电能送至负荷中心,造成升压站母线与负荷中心电气连接强度薄弱,易发生母线电压低频振荡。为揭示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建立了多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 大型新能源场站选址偏远,多将其并入升压变电站并经长距离交流线路将电能送至负荷中心,造成升压站母线与负荷中心电气连接强度薄弱,易发生母线电压低频振荡。为揭示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建立了多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并网系统的低频动态通用分析模型。该模型着眼于系统低频动态,对各VSC及交流电网独立建模,适用于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任意数量VSC并网建模。基于此模型,通过状态空间分析揭示了电网强度、VSC运行点,以及各VSC动态环节耦合等各因素对系统低频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基于分析结果,提出虚拟公共并网点控制策略,该策略以汇集母线电压作为各VSC的统一控制目标,可有效抑制弱连接系统内各VSC的动态交互产生的低频振荡,并设计参数自整定功能以消除线路参数变化导致的误差。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基于低频动态通用分析模型得出的各要素对低频动态影响结果的正确性,以及虚拟公共并网点控制策略对于低频振荡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VSC系统 通用分析模型 动态环节交互 改进控制策略 低频振荡抑制
下载PDF
基于共视驯服的时间码同步研究
11
作者 蔡永梅 包积花 +4 位作者 张永敏 杨章俊 李大珍 张然 王鑫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24年第3期61-67,共7页
时间码在航天、金融、电力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卫星共视技术获取中心站与远端站之间的时间差,通过对铷钟进行驯服,研究了一种中心站与远端站之间长距离、高精度的时间码同步方法,进而在远端站实现高精度的授时,且可对通用时... 时间码在航天、金融、电力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卫星共视技术获取中心站与远端站之间的时间差,通过对铷钟进行驯服,研究了一种中心站与远端站之间长距离、高精度的时间码同步方法,进而在远端站实现高精度的授时,且可对通用时统设备进行高准确度的时间码测量,为各型号时频装备提供授时。经试验验证表明,远端站与中心站之间的时间同步标准偏差优于5 ns,远端站对外授时的1PPS准确度优于±20 ns,B(DC)准确度优于±20 ns,B(AC)准确度优于±10μs,远端站对外时间码测量偏差1PPS、B(DC)≤20 ns,B(AC)≤10μs。基于共视驯服的时间码同步,使远端站具备了覆盖不同保障需求的高精度巡检保障能力,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便捷的时频装备巡检、测试、应急保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共视 驯服 同步 授时 测量
下载PDF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双队列缓存优化算法
12
作者 马斌 龙存玉 +2 位作者 华书蓓 杨艳 周子翔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12期1407-1413,共7页
为解决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数据传输中的拥堵、延时、丢包率高、吞吐量低等问题,提高缓存利用率和数据传输效率,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双队列缓存优化算法。对用户用电的时间序列信息进行初步统计,提取用电趋势度量和异常数... 为解决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数据传输中的拥堵、延时、丢包率高、吞吐量低等问题,提高缓存利用率和数据传输效率,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双队列缓存优化算法。对用户用电的时间序列信息进行初步统计,提取用电趋势度量和异常数据检测结果作为上传数据;构建基于优先级的双缓存优化算法的双缓冲队列管理(DBQM-P),根据不同业务的优先级划分队列,并计算最佳丢弃概率;在双队列缓存模型中实行不同的丢包策略,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数据的高效传输。实验表明:该方法可采集用户时间序列信息,根据业务的优先级缓存数据并上传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后台进行显示,大幅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缓存利用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输量,丢包率最高值仅为0.58%,减少了数据损失,保证了紧急业务与重要业务的信息传递,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采集终端 数据传输 缓存优化 双队列缓存算法 时间序列 缓存利用率 智能电网
下载PDF
混合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的集成功率管理和非线性控制
13
作者 韩洁琼 龙存玉 +2 位作者 高阳 范文婧 冶占清 《环境技术》 2024年第7期82-87,共6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问题,提出集成功率管理和非线性控制的策略,设计了一种混合光伏/风电/储能电池的微电网系统。该策略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以最大限度地从每种可再生能源中提取能量。同时,设计了一种滑模控制技...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问题,提出集成功率管理和非线性控制的策略,设计了一种混合光伏/风电/储能电池的微电网系统。该策略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以最大限度地从每种可再生能源中提取能量。同时,设计了一种滑模控制技术,以提高系统的稳健性并确保有效的能源管理,不受系统扰动、负载波动、辐射和风速变化的影响。该优化框架在交流微电网系统上进行了测试和验证,证明了其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功率流,并保持恒定的直流母线电压和负载电压水平,确保了系统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太阳能-风能混合系统 微电网建模 非线性控制 优化能源管理
下载PDF
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异常计量数据识别算法
14
作者 崔胜胜 李汐 +1 位作者 牟颖莹 李振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7期130-133,共4页
在电能表异常识别中能够区分的异常数据种类少,异常数据识别时误差较大,因此,设计一种新的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异常计量数据识别算法。对电能表计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引入k-means聚类,计算欧氏距离完成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全部计量... 在电能表异常识别中能够区分的异常数据种类少,异常数据识别时误差较大,因此,设计一种新的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异常计量数据识别算法。对电能表计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引入k-means聚类,计算欧氏距离完成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全部计量数据的聚类,优化小波变换得到离散小波,处理计量数据残差序列,提取异常计量数据特征进行异常计量数据识别。实例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最大误差为0.103,且波动较小,输出正常计量数据与异常计量数据,能够达到优化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异常计量数据识别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接入 直流电能表 异常数据识别 K-MEANS聚类 小波变换 参数求解
下载PDF
探究智能电网时代下的电费核算模式创新
15
作者 聂晓琴 权春霞 《消费电子》 2024年第9期48-50,共3页
本研究以智能电网时代为背景,深入探讨了电费核算模式的创新问题。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究了现有电费核算模式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其次,基于智能电网的新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费核算模式,该模式充分考虑了电网的多... 本研究以智能电网时代为背景,深入探讨了电费核算模式的创新问题。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究了现有电费核算模式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其次,基于智能电网的新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费核算模式,该模式充分考虑了电网的多元化、动态性和复杂性,有助于提高价格信号的透明度,并刺激用户参与电网运营;最后,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新模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新模式能够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确保电网稳定运行。此外,新模式还可以推动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有助于推动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将为智能电网的运营管理和电费核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费核算模式 价格信号 电网运行效率 电力市场竞争
下载PDF
某变电站母平异常原因分析与处理
16
作者 金山巍 井含鑫 +6 位作者 李毅彪 马创 余文金 张振玉 周凯元 马健鹏 高洁 《青海电力》 2024年第3期63-67,共5页
线损的合格程度是评估变电站性能的重要标准,电能表的错误接线对线损计算有重大影响。电能表的错误接线方式种类繁多,错综复杂,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进行正确判断,得出相应结论,提高变电站稳定、经济的运行水平。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大... 线损的合格程度是评估变电站性能的重要标准,电能表的错误接线对线损计算有重大影响。电能表的错误接线方式种类繁多,错综复杂,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进行正确判断,得出相应结论,提高变电站稳定、经济的运行水平。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和判断,对电能表错误接线导致变电站母平线损异常问题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损 变电站 电能表 错误接线
下载PDF
电气线路负荷检测工艺在用电安全检查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权春霞 聂晓琴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23期129-132,共4页
旨在探索电气线路负荷检测工艺在用电安全检查中的应用。以某住宅小区50个家庭为样本,检测了试验前、正常用电、超负荷用电、电气故障4个阶段的样本。试验发现:试验中的正常用电数据符合试验前基线模型数据及用户用电变化趋势;所有家庭... 旨在探索电气线路负荷检测工艺在用电安全检查中的应用。以某住宅小区50个家庭为样本,检测了试验前、正常用电、超负荷用电、电气故障4个阶段的样本。试验发现:试验中的正常用电数据符合试验前基线模型数据及用户用电变化趋势;所有家庭组在负荷增加后的功率均有显著提升,同时预警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响应,特别是在用电量较高的家庭中,预警响应时间较快,平均不超过3 s,说明系统对高负荷的预警能力较为敏感。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功率骤降至零,电流变化显著,系统能在平均2 s内发出预警;当线路发生过热故障时,功率和电流增加,系统同样能有效报警,但预警时间略长,平均为3 s。此外,误报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说明系统的准确性较高,符合用户安全检查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线路 负荷检测 用电安全 检查
下载PDF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数据驱动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晶晶 张永敏 +2 位作者 田桂林 崔胜胜 严洁 《电子设计工程》 2022年第22期154-157,164,共5页
目前的数据驱动空间负荷预测方法数据迭代训练损失值较大、预测速度较慢,难以应对呈几何指数增长的数据量。针对以上问题,以LSTM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驱动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分析神经网络内部的时序,避免数据消沉现象,确定... 目前的数据驱动空间负荷预测方法数据迭代训练损失值较大、预测速度较慢,难以应对呈几何指数增长的数据量。针对以上问题,以LSTM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驱动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分析神经网络内部的时序,避免数据消沉现象,确定训练数据空间的相关性。根据不同的神经元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数据预处理降低采集数据的维度大小,确保数据完整性。同时提供数据控制基础,控制模型输入输出量,统一格式标准,保证模型训练次序,结合LSTM神经网络结构,选择预测方法,完成数据驱动空间负荷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数据迭代训练损失值,提高预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神经网络 数据分析 驱动预测 负荷研究 空间负荷 数据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