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近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历史启迪 |
薛寒
|
《河南科技》
|
2010 |
0 |
|
2
|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艺术渗透 |
蒋均时
陈慧斌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9
|
|
3
|
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黄亚琼
黄志萍
|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8
|
|
4
|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 |
蒋均时
朱运来
|
《法制与经济》
|
2006 |
0 |
|
5
|
浅谈情感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
燕莉
王欣春
胡春媚
|
《科技信息》
|
2007 |
1
|
|
6
|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闫芳
|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
2009 |
1
|
|
7
|
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 |
梁晓波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4
|
|
8
|
飞散、杂合与全息翻译--从《喜福会》看飞散文学写作特色及翻译理念 |
周晔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9
|
军民融合经济模式探索 |
曾立
张春宇
|
《国防科技》
|
2009 |
7
|
|
10
|
多媒体技术,福兮,祸兮? |
焦新平
曾样娟
张丽娟
|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
2009 |
3
|
|
11
|
美国第五代军事人员外语熟练程度测试(DLPT5) |
李慧
蔡晓红
|
《国防科技》
|
2008 |
5
|
|
12
|
文学翻译的隐秀观 |
孟东红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13
|
从俄格战争看俄罗斯指挥自动化的发展 |
马建光
刘佳圭
|
《国防科技》
|
2009 |
4
|
|
14
|
从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建构看国际体育比赛的新闻传播 |
焦新平
曾祥娟
赵敏
|
《科技传播》
|
2014 |
2
|
|
15
|
美俄竞逐南亚的战略及中国的对策 |
马建光
李明富
|
《战略决策研究》
|
2011 |
1
|
|
16
|
禁忌语翻译的“语用标记对应”原则 |
周晔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7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 |
欧志文
蒋均时
|
《消费导刊》
|
2008 |
8
|
|
18
|
梯姆·奥布莱恩的创伤艺术——《林中之湖》的嵌套叙述和框架叙述评析 |
柳晓
蒋翃遐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8 |
4
|
|
19
|
联合作战——辨析与启示 |
黄晓慧
唐见兵
|
《国防科技》
|
2009 |
1
|
|
20
|
美军网络社交媒体的运用分析 |
焦新平
黄艳春
刘燕
|
《科教文汇》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