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月空间:太空安全新挑战
1
作者 杨乐平 谭美辰 《中国航天》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太空经济与军事活动正从近地空间向地月空间延伸拓展,地月空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本文阐述了地月空间的战略价值,分析了主要大国地月空间布局与发展态势,梳理了地月空间对太空安全提出的新挑战,提出了关注地...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太空经济与军事活动正从近地空间向地月空间延伸拓展,地月空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本文阐述了地月空间的战略价值,分析了主要大国地月空间布局与发展态势,梳理了地月空间对太空安全提出的新挑战,提出了关注地月空间安全与发展的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月空间 太空安全 态势感知 航天技术
下载PDF
航空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制造工艺研究进展
2
作者 武珈羽 杨金水 +2 位作者 陈丁丁 郭书君 尹昌平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6,共13页
螺旋桨推进方式在航空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阻尼、可设计性等特性,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能够提升螺旋桨减重效率、推进效率、耐蚀性、降噪等方面性能,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对国内外航空复合材料螺旋桨叶... 螺旋桨推进方式在航空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阻尼、可设计性等特性,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能够提升螺旋桨减重效率、推进效率、耐蚀性、降噪等方面性能,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对国内外航空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基于传统飞机螺旋桨叶片和旋翼桨叶,对航空螺旋桨叶片材料体系、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分类阐述,重点总结复合材料螺旋桨制造工艺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概述桨叶制造工艺方面的仿真模拟研究,最后从健全材料体系、优化结构设计、深入工艺研究和加强数值模拟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几个方面提出了国产化复合材料航空螺旋桨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螺旋桨叶片 复合材料螺旋桨 成型工艺
下载PDF
天然橡胶、异戊橡胶和天然橡胶/异戊橡胶并用胶的鉴定方法
3
作者 杨柳 姜莹 +5 位作者 陈宇方 颜渊巍 朱芙蓉 周志诚 刘国钧 王进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9-456,共8页
以丙酮为溶剂,对6种天然橡胶和2种异戊橡胶进行抽提,基于天然橡胶与异戊橡胶丙酮抽提浓缩液成分存在差异,选择了天然橡胶生胶、异戊橡胶生胶、天然橡胶硫化胶、异戊橡胶硫化胶和天然橡胶/异戊橡胶并用硫化胶定量分析内标物,此外还采用... 以丙酮为溶剂,对6种天然橡胶和2种异戊橡胶进行抽提,基于天然橡胶与异戊橡胶丙酮抽提浓缩液成分存在差异,选择了天然橡胶生胶、异戊橡胶生胶、天然橡胶硫化胶、异戊橡胶硫化胶和天然橡胶/异戊橡胶并用硫化胶定量分析内标物,此外还采用内标法对丙酮抽提浓缩液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天然橡胶、异戊橡胶及天然橡胶/异戊橡胶并用胶的鉴定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送检样品主体成分的鉴定。结果表明,角鲨烷可作为天然橡胶、异戊橡胶和天然橡胶/异戊橡胶并用胶定量分析的内标物;在优选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分析检测条件下,通过定性分析天然橡胶中的γ-谷甾醇和γ-生育三烯酚,同时结合内标法定量分析硫化胶丙酮抽提浓缩液中特定抗氧剂的含量,可以测定天然橡胶/异戊橡胶并用胶中天然橡胶和异戊橡胶的并用比,其中以质荷比为296的特征碎片离子作为异戊橡胶SKI-3定量分析参照特征碎片离子的偏差为-5%;该鉴定方法对于送检样品主体成分的鉴定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异戊橡胶 并用胶 鉴定 内标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丙酮抽提浓缩液 特征碎片离子
下载PDF
基于案例驱动的航空航天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研究——以“飞行器导航原理”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鼎杰 张洪波 吴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28期143-146,共4页
“飞行器导航原理”是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教学过程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导航基础理论,而且必须关注学生科研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育,对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采用案例驱动的实践教学... “飞行器导航原理”是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教学过程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导航基础理论,而且必须关注学生科研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育,对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采用案例驱动的实践教学方式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强调进一步增强课程实践环节、健全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使学生主动投入“飞行器导航原理”课程学以致用的实践创新中,从而提升专业课程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认同感,为学生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驱动教学 课程思政 实践教学 飞行器导航原理
下载PDF
欧洲航天局大学生火箭/气球实践活动与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小龙 杨希祥 +1 位作者 朱炳杰 麻震宇 《高教学刊》 2019年第13期1-3,共3页
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学习、应用、拓展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国内外高等院校广泛采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欧洲航天局主导的大学生火箭/气球实践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该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组织模式、实施流程、实验平台及典... 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学习、应用、拓展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国内外高等院校广泛采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欧洲航天局主导的大学生火箭/气球实践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该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组织模式、实施流程、实验平台及典型项目进行研究,在组织模式、过程管理、能力培养、社会效应等方面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教育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我国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学生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践活动 探空火箭 科学气球
下载PDF
回流区稳定燃烧的近熄火特性理论分析
6
作者 汪洪波 连城阅 +3 位作者 张锦成 曾宇 杨揖心 王亚男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8-304,共7页
基于火焰稳定在回流区剪切层中的假设,建立了预混火焰近贫燃熄火极限特性的理论分析模型.一旦火焰稳定在剪切层中,由于剪切层同时从两侧卷吸流体,所以进入火焰的流体将是自由流与回流区流体的混合物.如果是贫燃火焰,回流区流体由燃烧产... 基于火焰稳定在回流区剪切层中的假设,建立了预混火焰近贫燃熄火极限特性的理论分析模型.一旦火焰稳定在剪切层中,由于剪切层同时从两侧卷吸流体,所以进入火焰的流体将是自由流与回流区流体的混合物.如果是贫燃火焰,回流区流体由燃烧产物和多余的氧化剂组成而没有燃料,因此进入剪切层火焰的混合物当量比将低于自由流的当量比.如此一来,即使自由来流是可燃的,剪切层中混合物的当量比也可能超出可燃极限.分析表明,对于回流区稳定的贫燃火焰,进入剪切层火焰的混合物有效当量比将低于自由来流的当量比.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了近贫燃熄火极限的回流区稳定燃烧模式图,其中涉及4个参数:自由来流当量比、剪切层卷吸比、吹熄极限和再点火极限.分析揭示出4种可能的燃烧模式:超稳定火焰、亚稳定火焰、振荡火焰和熄火.特别地,在参数空间发现了一个振荡区,它可能为近吹熄火焰引入一种新的固有不稳定性机制.在这种机制中,剪切层中的当量比振荡实际上是由燃烧过程本身驱动的,因为火焰的位置/振荡影响着进入回流区的流体成分进而影响剪切层中的当量比.因此,当量比振荡与燃烧过程之间的反馈循环由于周期性的火焰吹熄和闪回/再稳定而得以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区 贫燃 熄火 稳定 振荡
下载PDF
先驱体转化SiBCN陶瓷的制备、性能与应用
7
作者 邵长伟 王驰原 +1 位作者 龙鑫 王小宙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65,共26页
先驱体转化法是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的重要方法,尤其在连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FRCMC)的制备、元素组成与微结构调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先驱体转化SiBCN陶瓷具有多元素含量可调、化学键合结构可控的特点,构建了不同结构特征和特殊性能的... 先驱体转化法是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的重要方法,尤其在连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FRCMC)的制备、元素组成与微结构调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先驱体转化SiBCN陶瓷具有多元素含量可调、化学键合结构可控的特点,构建了不同结构特征和特殊性能的陶瓷材料。近几年,先驱体转化SiBCN陶瓷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制备技术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梳理了2016年至今先驱体转化SiBCN陶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先驱体转化SiBCN陶瓷的主要特点,然后以先驱体转化陶瓷产物的典型特点为分类依据,分别从SiBCN陶瓷先驱体及其陶瓷产物、连续SiBCN陶瓷纤维、SiBCN基复合材料和功能化SiBCN陶瓷4个方面综述了主要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任务,期望为SiBCN陶瓷研制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先进陶瓷材料的发展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驱体转化陶瓷 硅硼碳氮陶瓷(SiBCN) 陶瓷纤维 陶瓷基复合材料 功能陶瓷
下载PDF
机器学习指导相和硬度可控的AlCoCrCuFeNi系高熵合金设计
8
作者 李亚豪 叶益聪 +3 位作者 赵凤媛 唐宇 朱利安 白书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4,共12页
采用机器学习辅助高熵合金设计,致力于解决传统试错实验方法时间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以经典的AlCoCrCuFeNi系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高熵合金的相结构预测模型和硬度预测模型。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在两个... 采用机器学习辅助高熵合金设计,致力于解决传统试错实验方法时间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以经典的AlCoCrCuFeNi系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高熵合金的相结构预测模型和硬度预测模型。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在两个任务中均有最好的训练表现,最佳的相分类准确率达0.944,硬度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56.065HV。进一步串联两种机器学习模型,基于样本数据集上下限的成分空间,对AlCoCrCuFeNi系高熵合金同时进行相和硬度的高效预测和筛选,实现新型合金成分的快速设计。实验验证5种新合金符合相预测结果,测试硬度与预测硬度值的RMSE为12.58HV,表明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高熵合金相和硬度的高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高熵合金 相预测 硬度预测 成分设计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建表的宽域发动机火焰面燃烧模型构建与验证
9
作者 于江飞 连城阅 +3 位作者 汤涛 唐卓 汪洪波 孙明波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3-739,共17页
以新型宽域发动机为动力的未来新一代飞行器的研发迫切需要CFD方法来进行高效高精度的辅助设计.文章把传统的火焰面/进度变量燃烧模型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构建了新的智能化改进的燃烧模型并进行了算例测试与验证,在保证计... 以新型宽域发动机为动力的未来新一代飞行器的研发迫切需要CFD方法来进行高效高精度的辅助设计.文章把传统的火焰面/进度变量燃烧模型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构建了新的智能化改进的燃烧模型并进行了算例测试与验证,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提高了预测精度.首先,给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构建方法,包括数据库划分、数据归一化以及模型的训练等;然后,测试分析了不同函数结构对新建模型的影响,并讨论了基于CPU和GPU的求解器框架下内存占用优化问题;最后,把智能化模型耦合到GPU求解器上对飞行马赫数4~12的3个发动机算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智能化改进的模型可代替传统火焰面/进度变量数据库从而实现高维参数建模及模型改进,并可以成功运行在GPU上;智能化改进的模型比传统的模型平均误差减小量均超过了50%,算例误差最大减小值可达5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面/进度变量模型 全连接神经网络 宽域发动机 燃烧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液氧甲烷变推力发动机螺旋槽再生冷却传热特性研究
10
作者 孙郡 李清廉 +2 位作者 成鹏 宋杰 刘新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为探究宽工况范围下螺旋槽再生冷却的传热特性,基于微小通道内低温工质的相变传热模型,采用一维传热计算方法,对5 kN级液氧甲烷变推力发动机开展了螺旋槽再生冷却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传热计算模型可用于传热预估,与试... 为探究宽工况范围下螺旋槽再生冷却的传热特性,基于微小通道内低温工质的相变传热模型,采用一维传热计算方法,对5 kN级液氧甲烷变推力发动机开展了螺旋槽再生冷却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传热计算模型可用于传热预估,与试验结果相比,冷却剂温升误差为4.3%,压降误差为1.1%,喉部处外壁温误差为-11%,在工程计算可接受范围内;相比于直槽,螺旋槽再生冷却能有效降低燃气侧壁温,同时,在宽范围变推力条件下,实际功率水平越低,冷却剂温升、压降越小,喉部燃气侧壁温越低,但“传热恶化区”内的壁温最大值反而越高,当发动机推力由额定工况的75%调整至20%时,燃气侧壁温的最大值由1 351 K增大至1 399 K;综合考虑壁面温度及冷却剂的压力损失,本文对冷却通道开展优化设计,对比四种冷却通道方案的传热性能,其中,方案4为最优方案,20%额定功率水平工况时,冷却剂温升为491 K,压降为0.34 MPa,燃气侧壁温最大值也仅为1 297 K,较初始设计方案降低了102 K,远低于材料的极限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甲烷发动机 变推力 再生冷却 螺旋槽 传热特性
原文传递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含异质元素碳化硅纤维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吴爽 苟燕子 +4 位作者 王永寿 宋曲之 徐娜娜 韩成 王应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连续SiC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以及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以及核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先驱体转化法已成为制备连续SiC纤维最重要的方法。特定异质元素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SiC纤维的性能。本文结合我们团队近40年在... 连续SiC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以及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以及核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先驱体转化法已成为制备连续SiC纤维最重要的方法。特定异质元素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SiC纤维的性能。本文结合我们团队近40年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高性能SiC纤维领域的相关工作,首先综述了异质元素的引入方式,主要包括物理共混和化学改性;从提高先驱体的陶瓷产率、促进纤维烧结致密化,提高SiC纤维的耐高温性能以及拓展SiC纤维的功能化应用等方面阐述了异质元素的作用和机理;然后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含Ti、Al、Zr、Fe、B以及难熔金属(Hf、Ta、Nb)等含异质元素SiC纤维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以及发展现状,最后对陶瓷先驱体体系构建、异质元素种类含量与纤维性能构效关系研究、以及纤维工程化应用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驱体转化法 碳化硅纤维 异质元素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氨硼烷制备的高宽厚比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形成机理
12
作者 宋曲之 王兵 +2 位作者 杜贻昂 吴爽 王应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6-182,共7页
受限于商业氮化硼(BN)晶体尺寸及BN独特的层间相互作用,传统的剥离法难以实现高宽厚比(>5000)氮化硼纳米片(BNNSs)的制备。以氨硼烷为前驱体,经烧结和分离得到了高宽厚比的BNNSs。通过FTIR,TG,TEM,XRD等手段对BNNSs的组成结构及形成... 受限于商业氮化硼(BN)晶体尺寸及BN独特的层间相互作用,传统的剥离法难以实现高宽厚比(>5000)氮化硼纳米片(BNNSs)的制备。以氨硼烷为前驱体,经烧结和分离得到了高宽厚比的BNNSs。通过FTIR,TG,TEM,XRD等手段对BNNSs的组成结构及形成机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温度超过80℃时,氨硼烷之间开始交联脱氢,氢气释放使得在交联过程中形成泡沫结构,并最终在1000℃完成无机化,得到含有BNNSs的BN泡沫,其中的膜结构即为BNNSs。所制备的BNNSs为六方晶型结构,厚度约为1.5 nm,宽度约30μm,宽厚比达到20000。将高宽厚比的BNNSs与聚乙烯醇(PVA)复合制备成复合膜,其导热及力学性能相较于小宽厚比BNNSs所制备的复合膜有显著提升,充分说明了高宽厚比BNNSs在BN基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硼烷 氮化硼纳米片 高宽厚比 热导率
下载PDF
PMI泡沫夹层结构雷达天线罩间接热-结构耦合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钧 周远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4-190,共7页
机载PMI泡沫夹层结构雷达天线罩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将产生表面变形现象并影响其使用性能,但对天线罩热变形结果进行实时检测分析具有一定难度。通过ANSYS间接热-结构耦合法建立了分析模型,对天线罩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热膨胀片状模型进行... 机载PMI泡沫夹层结构雷达天线罩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将产生表面变形现象并影响其使用性能,但对天线罩热变形结果进行实时检测分析具有一定难度。通过ANSYS间接热-结构耦合法建立了分析模型,对天线罩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热膨胀片状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展了温度冲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PMI夹层结构天线罩的热-结构耦合变形综合应变趋势是棱边处膨胀程度最大,由边缘至天线罩透波面中心处,膨胀程度逐渐减小;间接热-结构耦合计算应变值与实测应变值之间平均相差35.08%,间接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与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I夹层结构 雷达天线罩 间接热-结构耦合 热膨胀片状模型 温度冲击实验
下载PDF
研讨型方法在“空间推进技术”教学中的探索及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康 王墨戈 +1 位作者 杨雄 程谋森 《高教学刊》 2019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空间推进技术"课程内容涵盖传热学、流体力学、电磁学等多学科知识,兼有抽象性、理论性强的特点。单纯采用教师为主体进行课堂讲授会造成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课程实施中的多个环节、课程考核等... "空间推进技术"课程内容涵盖传热学、流体力学、电磁学等多学科知识,兼有抽象性、理论性强的特点。单纯采用教师为主体进行课堂讲授会造成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课程实施中的多个环节、课程考核等多方面对该课程的研讨型教学方式进行了思考和实践。结果显示,将研讨方式应用于"空间推进技术"教学中可明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技术 研究生课程 研讨型教学 BOPPPS模型
下载PDF
天基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利虎 崔俊伟 李松亭 《国际太空》 2022年第1期26-32,共7页
1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地基物联网由于其无法实现全域覆盖,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距离“万物互联”的目标还存在很长一段路要走。天基物联网作为地基物联网的补充和延伸,能够有效地克服地基物... 1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地基物联网由于其无法实现全域覆盖,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距离“万物互联”的目标还存在很长一段路要走。天基物联网作为地基物联网的补充和延伸,能够有效地克服地基物联网在覆盖方面的不足,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如:“轨道通信卫星”(Orbcomm)系统、“百眼巨人”(Argos)系统和“行云”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万物互联 信息化时代 技术及应用
下载PDF
研讨型方法在大学物理·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6
作者 李小康 车碧轩 +4 位作者 张宇 杨雄 黄敏超 王墨戈 程谋森 《高教学刊》 2021年第27期120-122,126,共4页
热学课程是大学物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对象是正经历着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转变的大学初年级学生,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热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以BOPPPS教育模... 热学课程是大学物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对象是正经历着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转变的大学初年级学生,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热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以BOPPPS教育模型为框架,融入研讨型教学方法的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讨论,实现深刻理解课本知识,升华理论应用。不仅如此,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完成从静态学习知识到动态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转变,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热学 本科课程 研讨型教学 BOPPPS模型
下载PDF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简介与启示
17
作者 马立坤 揭锦亮 +1 位作者 刘琳 赵玉新 《高教学刊》 2019年第20期1-4,共4页
文章分析了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着重研究了其设立宗旨、培养要求、课程体系设置、主要过程节点,例如Go/No go审查和毕业答辩,等内容,总结出该校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确保培养质量、注重全面发展、保护学生权... 文章分析了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着重研究了其设立宗旨、培养要求、课程体系设置、主要过程节点,例如Go/No go审查和毕业答辩,等内容,总结出该校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确保培养质量、注重全面发展、保护学生权益"等三个主要特点,并相应给出了可供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参考、借鉴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教育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
下载PDF
气凝胶隔热材料制备及航天热防护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柳凤琦 王鲁凯 +6 位作者 门静 刘兰芳 彭飞 冯军宗 姜勇刚 李良军 冯坚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47,共22页
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对航天器热防护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凝胶作为一种纳米网络多孔材料,因其纳米尺度效应,具有超级隔热性能,是近年来超级隔热材料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本文以航天热防护应用为背景,综述了气凝胶隔热材料近十年来... 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对航天器热防护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凝胶作为一种纳米网络多孔材料,因其纳米尺度效应,具有超级隔热性能,是近年来超级隔热材料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本文以航天热防护应用为背景,综述了气凝胶隔热材料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无机氧化物气凝胶、有机气凝胶、炭气凝胶、碳化物气凝胶隔热材料等,以及其制备方法、隔热性能和热防护应用现状,结合当前航天领域需求和气凝胶隔热材料研究的难点问题,提出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隔热材料 热导率 航天 热防护
下载PDF
星光折射辅助惯性/天文紧组合高精度导航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鼎杰 吕汉峰 吴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81,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惯性/天文(SINS/CNS)组合导航无法在线精确估计加速度计零偏而导致SINS导航误差发散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动力学模型约束改进的捷联惯性星光折射组合导航方法。直接利用星敏感器观测的原始恒星像点坐标信息与约束改进的SINS导... 为了解决传统惯性/天文(SINS/CNS)组合导航无法在线精确估计加速度计零偏而导致SINS导航误差发散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动力学模型约束改进的捷联惯性星光折射组合导航方法。直接利用星敏感器观测的原始恒星像点坐标信息与约束改进的SINS导航动力学方程构建SINS/CNS紧组合模型,通过推导加速度计虚拟观测方程和适用于空天跨域飞行器导航的星光折射测量方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了对加速度计零偏和陀螺零偏在线估计。典型弹道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增添额外传感器的条件下,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姿态测量SINS/CNS组合,所提方法导航定位、定速和定姿精度分别提升了97.84%、98.61%和78.70%;相对于传统的基于星光折射SINS/CNS组合,定位、定速和定姿精度分别提升了28.09%、67.72%和79.10%。所提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精度恶化问题,显著提升了传统SINS/CNS组合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设计 捷联惯导 星光折射 虚拟观测 组合导航 扩展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甲烷-空气低旋流火焰中自由基的辐射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瑶 谭建国 +1 位作者 王浩 高政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22-2029,共8页
为了研究低旋流火焰中CH*和OH*自由基的辐射特性,设计了开放式低旋流火焰燃烧器,对旋流数为0.45~0.60,甲烷流速为0.33m/s^0.83m/s的甲烷-空气低旋流火焰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ICCD相机和相应滤光片获取了CH*和OH*的化学发光图像,对CH*中... 为了研究低旋流火焰中CH*和OH*自由基的辐射特性,设计了开放式低旋流火焰燃烧器,对旋流数为0.45~0.60,甲烷流速为0.33m/s^0.83m/s的甲烷-空气低旋流火焰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ICCD相机和相应滤光片获取了CH*和OH*的化学发光图像,对CH*中的背景光干扰进行了消除,并研究了旋流数和气流速度对两种自由基辐射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CH*和OH*都主要分布在火焰锋面上,OH*更能表征化学反应的存在;旋流数对燃烧的反应程度、反应位置以及火焰的结构有明显影响,OH*的轴向峰值和旋流数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75,要强于CH*;随气流速度增大,CH*的发光强度减小,而OH*的发光强度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低旋流火焰 自由基 火焰结构 燃烧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