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B-916培养条件与发酵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志谊 陆凡 +2 位作者 刘春祥 刘永锋 苗东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6-81,共6页
在NB培养基上,拮抗细菌B-916在30℃~33℃、pH7.0~8.5时,均能生长良好,培养30~36h后,菌量可达8.29×108cfu/ml左右。初始接种量对B-916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对13种工业发酵... 在NB培养基上,拮抗细菌B-916在30℃~33℃、pH7.0~8.5时,均能生长良好,培养30~36h后,菌量可达8.29×108cfu/ml左右。初始接种量对B-916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对13种工业发酵用的培养基配方的筛选,结果表明,培养基D是发酵B-916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用此配方进行工业发酵(30℃,pH7.8~8.0发酵26h)菌量可达到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拮抗细菌 培养条件 发酵配方
下载PDF
水稻品种与稻瘟病菌分子指纹聚类互作分析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范静华 汪安云 +4 位作者 陈建斌 王云月 孙鹰 王宗华 朱有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6-11,共6页
本试验进行了41个水稻品种的 GRA-PCR 和15个稻瘟病菌的 REP-PCR 分子指纹扩增和聚类分析;完成了品种和病菌互作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 GRA-PCR 指纹聚类后,以0.56遗传相似距离点划分时,供试的41个品种可分为两个遗传相似组... 本试验进行了41个水稻品种的 GRA-PCR 和15个稻瘟病菌的 REP-PCR 分子指纹扩增和聚类分析;完成了品种和病菌互作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 GRA-PCR 指纹聚类后,以0.56遗传相似距离点划分时,供试的41个品种可分为两个遗传相似组,其中一组的19个品种大多数为云南省地方老品种,另一组的23个品种多数为近年来生产上的栽培品种。病菌 REP-PCR 指纹聚类后,在不同的相似距离划分时,获得不同的遗传相似组,当以0.08相似距离划分时,各遗传相似组的致病性与供试品种之间有一定的互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互作 GRA-PCR REP-PCR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 onas campestris pv.oryzae)抗性遗传研究 Ⅲ.两个成株抗性基因X_a-6与X_a-3的等位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章琦 施爱农 +2 位作者 王春莲 阙更生 T.W.Mew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研究了两个品种早生爱国3号和辛尼斯对菲律宾水稻白叶枯病菌4个生理小种、日本小种1和我国菌株的成株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的等位关系。这两个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杂交所得的 F_1、F_2和 B_1F_1群体的成株抗性反应,表明它们均携有... 研究了两个品种早生爱国3号和辛尼斯对菲律宾水稻白叶枯病菌4个生理小种、日本小种1和我国菌株的成株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的等位关系。这两个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杂交所得的 F_1、F_2和 B_1F_1群体的成株抗性反应,表明它们均携有一对显性基因。将早生爱国3号同辛尼斯杂交进行直接等位性测定,并将邳早15和蚌珠芒分别与辛尼斯和早生爱国3号杂交进行间接等位测定,这5个组合的 F_2群体都没有分离出感病植株,表明这4个品种的成株抗性都是由同一基因控制的,并且验证了辛尼斯在 X_a-3位点上具有一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抗病性 遗传
下载PDF
水稻对褐飞虱数量抗性位点(QTL)的分子作图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晓风 程遐年 黎志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6-329,共4页
水稻重组自交系 (RIL) Lemont/ Teqing是一套良好的永久性的分子作图群体。采用 QTL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中 1 60个 RIL抗褐飞虱的抗性表型数据和 1 78个 RFLP分子标记的分子数据进行连锁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在苗期抗性的集团测定中 ... 水稻重组自交系 (RIL) Lemont/ Teqing是一套良好的永久性的分子作图群体。采用 QTL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中 1 60个 RIL抗褐飞虱的抗性表型数据和 1 78个 RFLP分子标记的分子数据进行连锁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在苗期抗性的集团测定中 ,共检测到了 5个主效抗性 QTL和 4对上位性抗性 QTL,前者分别分布在 5、 9、 1 0、 1 1四条染色体上 ,后者分布在 1、 2、 3、 5、 8五条染色体上 ;在苗期抗性的独立测定中 ,则只检测到了 3个主效 QTL和 3对上位性 QTL,其中有一对上位性 QTL在集团测定中并未出现。这些 QTL的贡献率占群体总抗性变异的 6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数量抗性 QTL 分子作图 数量性状位点 抗虫性
下载PDF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巫国瑞 俞晓平 R.C.Saxena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5-16,共2页
本文研究了5个含抗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主基因的水稻品种在不同温度、苗龄下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温度明显影响水稻品种的抗虫性表现,平均气温低于22℃,各品种抗性丧失。稻株苗龄增加,一些品种的抗性增强。
关键词 水稻 白背飞虱 抗虫性 品种
下载PDF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原菌群体的遗传结构(英文) 被引量:11
6
作者 章琦 J.E.Leach +1 位作者 R.J.Nelson T.W.Mew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0-158,共9页
用Rep-PCR和RFLP两种方法分析了143个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菌系。这些菌系采集于长江流域,华南,华北和东北的20个省市的96个点。Rap-PCR是利用一些基于细菌的短的重复单位引物(ERIC,BOX和REP)及来自稻白叶枯病原菌... 用Rep-PCR和RFLP两种方法分析了143个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菌系。这些菌系采集于长江流域,华南,华北和东北的20个省市的96个点。Rap-PCR是利用一些基于细菌的短的重复单位引物(ERIC,BOX和REP)及来自稻白叶枯病原菌的可动重复单位(IS1112和IS1113)引物的DNA扩增特性。在RFLP分析中,以无毒基因家族中的一个成员avrXa10为探针。Rep-PCR分析呈显较高的单元型多样性(H=0.75)。在4个水稻生长地区中,Rep-PCR分析的结果是:华南稻区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0.96),随后为长江流域(H=0.93),东北(H=0.77),华北(H=0.69)。根据3个分簇生物统计的共有指纹型,143个菌系被构成3簇。在各簇中都有来自不同水稻产区的菌系,表明菌系的分簇不受地理区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遗传结构
下载PDF
云南高产环境下新株型水稻的生理特性初探
7
作者 周能 杨从党 +2 位作者 袁平荣 贺庆瑞 应继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2-45,共4页
在云南高产环境下,对新株型材料IR65598-112-2的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IR65598-112-2是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65d,分蘖期较短,分蘖能力适中,为4~5个,株型束集,叶片挺立,叶色浓绿,株高75~85cm.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干物质累积速率不高,导... 在云南高产环境下,对新株型材料IR65598-112-2的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IR65598-112-2是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65d,分蘖期较短,分蘖能力适中,为4~5个,株型束集,叶片挺立,叶色浓绿,株高75~85cm.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干物质累积速率不高,导致其籽粒产量较低.整个生育期叶片、茎蘖的N含量较高.是构筑理想群体、改造株型、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株型 生理特性
下载PDF
海藻糖对转C_(4)型PEPC水稻种子萌发耐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佳馨 谢寅峰 +1 位作者 李霞 王净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79-2892,共14页
为揭示海藻糖参与高表达转玉米C_(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C_(4)-PEPC)水稻(Oryza sativa)(简称PC)在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PC及其未转基因野生型受体Kitaake(简称WT)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施不同浓度海藻糖... 为揭示海藻糖参与高表达转玉米C_(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C_(4)-PEPC)水稻(Oryza sativa)(简称PC)在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PC及其未转基因野生型受体Kitaake(简称WT)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施不同浓度海藻糖联合干旱处理下,其种子活力、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α-淀粉酶活性,以及α-淀粉酶、PEPC、糖信号、部分海藻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均显著抑制了两材料的发芽率,并且抑制了芽的生长;外施低浓度海藻糖可缓解干旱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与WT相比,PC对海藻糖更加敏感,当海藻糖浓度为0.5 mmol·L^(-1)时已表现出明显的缓解效应,且较10 mmol·L^(-1)海藻糖对WT的缓解效果更佳。外施0.5 mmol·L^(-1)海藻糖联合干旱处理可以维持水稻的种子活力、种子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α-淀粉酶活性,尤其有益于PC。外施0.5 mmol·L^(-1)海藻糖通过上调PC内依赖钙信号的CBL1-OsSnRK3.1/3.23基因的表达,激活OsK1a-OsMYBS1/2-OsAmy3/8途径;同时诱导OsTPP1/7合成海藻糖,上调蔗糖和葡萄糖含量,进而增强糖代谢,维持种子萌发。此外,海藻糖也上调了SAPK8/9/10和C_(4)-PEPC的转录水平,使PC在芽期表现耐旱。本研究结果为改善直播稻田的发芽率和"C_(4)稻"的创制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表达转C_(4)-PEPC基因水稻 干旱胁迫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海藻糖
下载PDF
电子信息:水稻科学家的新机遇 被引量:1
9
作者 Wallace 周宗鑫 王子齐 《福建稻麦科技》 2001年第1期50-52,49,共4页
关键词 水稻 科学研究 电子信息 网上图书馆 电子杂志 电子文件传送 电子文献目录数据库
下载PDF
不同养分管理对杂交稻生育后期功能叶生理活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志刚 叶正钱 +1 位作者 杨肖娥 V.V.Virmani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研究了在施肥总量和NPK比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时期施肥对水稻后期功能叶光合速率以及产量、粒重、结实率、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分次施肥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影响,施用粒肥能显著地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其中以粒肥中配以锌硼... 研究了在施肥总量和NPK比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时期施肥对水稻后期功能叶光合速率以及产量、粒重、结实率、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分次施肥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影响,施用粒肥能显著地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其中以粒肥中配以锌硼肥和BR的处理对产量的提高作用最为显著,比仅施基肥和分蘖肥的处理产量提高达30%.粒肥能延缓功能叶的衰老,使其在水稻生长后期仍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灌浆速率和较长的灌浆时间,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加强后期的养分管理对杂交稻的影响比常规稻更显著.表明杂交水稻的粒重和结实率不仅受遗传控制,也受养分管理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强生育后期的养分管理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加强水稻生长发育后期的养分管理还能显著改善稻米品质,如包括Asp、Lys、Ala、Gln等的氨基酸含量,在子实肥中加入锌能够显著地提高稻米中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生育后期 功能叶 生理活性 养分管理 籽粒灌浆 籽粒产量 籽粒品质
下载PDF
玉米PEPC基因和PPDK基因在籼稻明恢63中的整合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建福 谢华安 +1 位作者 王国英 Swapan K.Datta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55-662,共8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二氧化碳固定的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在C4和景天酸(CAM)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级碳同化中的一个关键酶,该酶介导不可逆的β羧化反应,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成草酰乙酸和磷...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二氧化碳固定的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在C4和景天酸(CAM)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级碳同化中的一个关键酶,该酶介导不可逆的β羧化反应,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成草酰乙酸和磷酸。本研究将编码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质粒和编码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质粒通过基因枪轰击转化的方法同时导入籼稻明恢63中,PCR-Southern印迹杂交的结果表明,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已经整合到明恢63中。在温室条件下,分析了转基因明恢63植株的剑叶全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转基因明恢63植株,其剑叶的全氮含量是不同的,大部分转基因明恢63植株剑叶的全氮含量高于非转基因明恢63对照的全氮含量,转基因明恢63植株ZHM3-50剑叶全氮含量为3.82%,比非转基因明恢63对照高0.45%。对转基因明恢63植株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不同的转基因明恢63植株之间,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比较大,比如植株干重、收获指数等。这些有助于育种家们选择不同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Oryza sativa L. ssp.indica)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基因 玉米(Zea mays) 整合 光合作用
下载PDF
红萍共生藻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龙飞 刘中柱 渡边岩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25-32,共8页
本研究首次采用红萍体内共生藻单克隆抗体为监测手段,直接从红萍共生腔内分离鱼腥藻进行培养.离体藻在无氮BG—11或者Allen培养基上迅速褪绿失活,在培养基中添加果糖、酵母提取物、氨基酸等可使其保绿期延长4倍左右.低氧分压(1%O_2,99%N... 本研究首次采用红萍体内共生藻单克隆抗体为监测手段,直接从红萍共生腔内分离鱼腥藻进行培养.离体藻在无氮BG—11或者Allen培养基上迅速褪绿失活,在培养基中添加果糖、酵母提取物、氨基酸等可使其保绿期延长4倍左右.低氧分压(1%O_2,99%N_2)可进一步提高离体鱼腥藻保绿期,并略有增殖.单克隆抗体测定表明这些离体培养的红萍共生藻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萍共生藻 单克隆抗体 体外培养 少量增殖
下载PDF
满江红鱼腥藻对红萍耐热性的影响
13
作者 林沧 渡边岩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满江红鱼腥藻对满江红耐热性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培养于含氮培养液的无藻满江红比共生满江红生长差。满江红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蕨,部分取决于共生藻。不同种满江红的共生藻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小叶满江红的鱼腥藻的... 本文首次报道满江红鱼腥藻对满江红耐热性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培养于含氮培养液的无藻满江红比共生满江红生长差。满江红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蕨,部分取决于共生藻。不同种满江红的共生藻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小叶满江红的鱼腥藻的抗热性优于细绿萍的鱼腥藻,改变满江红种间蕨—藻的组合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的蕨—藻组合体的抗热能力。这一发现为萍藻共生关系的研究以及红萍育种工作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萍 满江红鱼腥藻 红萍耐热性
下载PDF
用逐步回归鉴别上位性QTL互作标记的模拟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道龙 朱军 黎志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3-461,共9页
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对逐步回归分析在鉴别代表QTL 上位性的互作遗传标记上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⒚结果表明,逐步回归分析能够有效、准确地鉴别出反映QTL上位性的互作遗传标记,并优于当前常用的双向方差分析⒚QTL之间的紧密连... 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对逐步回归分析在鉴别代表QTL 上位性的互作遗传标记上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⒚结果表明,逐步回归分析能够有效、准确地鉴别出反映QTL上位性的互作遗传标记,并优于当前常用的双向方差分析⒚QTL之间的紧密连锁会导致互作标记鉴别的分辨率降低,并使鉴别的效率出现扭曲⒚大样本和/或高遗传率可以从总体上提高互作标记准确鉴别的效率,而特定的互作标记鉴别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代表的QTL上位性的相对贡献率⒚显著水平也是影响互作标记鉴别效率的一个重要因子⒚本文建议在几种不同的显著水平下进行若干次逐步回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互作标记 QTL上位性 遗传标记
下载PDF
巴西的陆稻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圣祥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巴西 陆稻生产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品种改良
下载PDF
杂交稻某些生理特性及恢复系的育性与提纯
16
作者 徐宗俦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5-78,共4页
我们对杂交稻F_1杂种优势所具有的生理学特性,进行了认真的连续性研究(1985年年报)。把3个不同的杂交稻F_1组合,及它们的亲本和2个对照种(IR_(58)、IR_(64)),在标准营养液中进行了初期发育。
关键词 水稻 生理特性 恢复系 育性 提纯
下载PDF
植物根系对养分缺乏和毒害的适应及其与养分吸收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22
17
作者 贾彦博 杨肖娥 刘建祥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0-616,共7页
根系是植物对养分最敏感的部位,直接与养分接触,参与养分的吸收过程,在养分胁迫(缺乏或毒害)下最先引起反应。植物在低氮、低磷、低钾和元素中毒胁迫下,其形态和生理上都发生一定的变化。综述了养分缺乏和元素毒害胁迫下植物根系形态的... 根系是植物对养分最敏感的部位,直接与养分接触,参与养分的吸收过程,在养分胁迫(缺乏或毒害)下最先引起反应。植物在低氮、低磷、低钾和元素中毒胁迫下,其形态和生理上都发生一定的变化。综述了养分缺乏和元素毒害胁迫下植物根系形态的变化、生理反应、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与养分吸收效率和对元素毒害的抗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形态 养分 吸收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