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数据探测地球膨胀效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申文斌 张振国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共2页
地球自转服务局(IERS)采用多种高精度的空间探测技术综合解算得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是国际上公认的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参考框架。为了研究地球的膨胀或收缩效应,本文采用ITRF2000的站坐标和速度,利用Delaunay算法生成的三角网逼... 地球自转服务局(IERS)采用多种高精度的空间探测技术综合解算得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是国际上公认的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参考框架。为了研究地球的膨胀或收缩效应,本文采用ITRF2000的站坐标和速度,利用Delaunay算法生成的三角网逼近地球形体,计算出了地球的体积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RF2000站坐标和速度 体积变化 地球膨胀效应
下载PDF
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 被引量:39
2
作者 宁津生 《测绘通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共5页
概述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的定义及不同参考系统之间的关系。主要讨论我国当代大地测量界常使用的 3种用以表示几何位置的参考系统———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全球大地测量系统 1984(WGS 84)、国际地球参考系统 (ITRS) ,和一种用以... 概述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的定义及不同参考系统之间的关系。主要讨论我国当代大地测量界常使用的 3种用以表示几何位置的参考系统———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全球大地测量系统 1984(WGS 84)、国际地球参考系统 (ITRS) ,和一种用以表示物理位置 ,高程的参考系统———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并讨论大地测量中框架和基准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测量参考系统 框架 基准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全球大地测量系统1984国际地球参考系统
下载PDF
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许才军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5-561,共7页
综述了 1 0多年来国内外大地测量反演问题研究的成果及最新进展 ,特别是大地测量联合反演模型、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算法以及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理论和方法在研究地壳运动、地球构造等中的应用成果 ,讨论了联合卫星测高、声纳测深及海洋激光... 综述了 1 0多年来国内外大地测量反演问题研究的成果及最新进展 ,特别是大地测量联合反演模型、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算法以及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理论和方法在研究地壳运动、地球构造等中的应用成果 ,讨论了联合卫星测高、声纳测深及海洋激光雷达遥感信息反演海洋环境参量 ,联合INSAR、GPS和水准资料反演研究地壳运动和联合各种观测数据反演研究地球内部构造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理论和方法研究将在监测全球变化、防灾减灾、发展地球科学理论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反演理论 地壳运动 地球介质参数 海洋环境参量 大地测量学
下载PDF
浅谈现代大地测量学 被引量:6
4
作者 宁津生 《地理空间信息》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显明特征和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 现代大地测量学 空间大地测量学 物理大地测量学 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
下载PDF
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5
作者 汪海洪 钟波 +1 位作者 褚永海 邹贤才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4,共4页
在分析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性质、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培养科学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和塑造专业精神等角度对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为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物理大地测量学 课程思政 测绘 课程建设
原文传递
地震大地测量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6
作者 汪建军 许才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7,共3页
本文以地震大地测量学课程为例,简要梳理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提法的演进,深入挖掘了该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吃苦耐劳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元素,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地震大地测量学
原文传递
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
7
作者 宁津生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7-11,共5页
概述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的定义及不同参考系统之间的关系。主要讨论我国当代大地测量界常使用的 3种用以表示几何位置的参考系统 :1 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全球大地测量系统 1 984(WGS 84)、国际地球参考系统 (ITRS) ,和一种用以表示... 概述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的定义及不同参考系统之间的关系。主要讨论我国当代大地测量界常使用的 3种用以表示几何位置的参考系统 :1 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全球大地测量系统 1 984(WGS 84)、国际地球参考系统 (ITRS) ,和一种用以表示物理位置 ,高程的参考系统 :1 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并讨论大地测量中框架和基准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测量参考系统 框架 基准
下载PDF
联合地震波和大地测量数据反演2015年皮山M_W6.4地震的同震破裂分布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云锅 何平 +2 位作者 丁开华 李水平 王琪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7-149,共13页
2015年7月3日在西昆仑推覆构造带前缘发生了M_W6. 4新疆皮山地震,是近40a以来该区域发生的最大的一次中强地震。文中利用近场大地测量数据,包括4个高精度GPS点和一景高空间分辨率ALOS-2 In SAR干涉数据,联合IRIS/USGS提供的25个远震台网... 2015年7月3日在西昆仑推覆构造带前缘发生了M_W6. 4新疆皮山地震,是近40a以来该区域发生的最大的一次中强地震。文中利用近场大地测量数据,包括4个高精度GPS点和一景高空间分辨率ALOS-2 In SAR干涉数据,联合IRIS/USGS提供的25个远震台网P波数据,基于有限断层理论,采取多参数非线性模拟退火算法反演了此次地震的同震破裂模型。联合反演的断层滑移模型显示皮山地震的主破裂区深度集中于9~16km,最大滑移量为95cm,释放的矩能量相当于M_W6. 42,且沿断层走向N302°W单侧破裂,与余震分布吻合。通过与单一数据源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文中采用的多源数据可以同时约束地震矩能量和断层破裂分布,有效解决了远震台网波形数据模型空间分辨率低(尤其对中强地震而言)和近场大地测量数据在地震矩评估方面不够精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INSAR 远震地震波 同震破裂反演
下载PDF
联合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迭代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晓刚 庞振兴 吴娟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42-2347,共6页
不同的重力测量数据包含了不同波段的地球重力场信息,因此要恢复更高精度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就必须对不同类型的重力测量数据进行联合处理.以地面重力异常Δg为例,推导了利用迭代法联合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基本原... 不同的重力测量数据包含了不同波段的地球重力场信息,因此要恢复更高精度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就必须对不同类型的重力测量数据进行联合处理.以地面重力异常Δg为例,推导了利用迭代法联合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基本原理公式,并给出了其具体实现步骤,接着采用全球的重力异常Δg数据和扰动位T数据,基于迭代法对卫星重力梯度SGG数据解算的重力场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精化.结果表明,初始的卫星重力梯度SGG模型和经过全球重力异常Δg数据精化后的模型,其对应的累计大地水准面误差分别达到1.128cm和0.048cm、累计重力异常误差分别达到0.416mGal和0.018mGal的精度;在经过全球扰动位T数据进一步精化后的模型,其对应的累计大地水准面误差达到0.043cm、累计重力异常误差达到0.016mGal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模型 迭代法 卫星跟踪卫星 卫星重力梯度 GOCE
下载PDF
基于GOCE卫星重力测量技术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钟波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535,共1页
随着GOCE卫星的成功发射,围绕GOCE数据处理和应用研究已成为目前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研究基于GOCE卫星重力测量技术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和方法,研制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包与仿真模拟平台。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 GOCE 卫星重力 测量技术 数据处理 模拟平台 软件包 地学
下载PDF
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的发掘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洋 温扬茂 许才军 《测绘工程》 2023年第4期76-80,共5页
“地球科学概论”是测绘类专业的先导性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有利条件。文中总结出“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进而分析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角色转换与职... “地球科学概论”是测绘类专业的先导性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有利条件。文中总结出“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进而分析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角色转换与职业教育、客观自然现象、课堂动手实验、课外学习空间及地球科学成就等五个维度对测绘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进行发掘,分析思政教学目标与融入的知识点,能够为相关专业、相关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类专业 “地球科学概论” 课程思政 典型案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三种由卫星重力测量数据构建的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精度评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刚 徐康 +1 位作者 张莹 李婧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3年第2期19-24,28,共7页
本文阐述了研究地球重力场模型的重要意义,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在研制地球重力场模型方面的主要成果,对分别采用CHAMP、GRACE和GOCE数据构建EIGEN—CHAMP03S、EIGEN—GRACE02S和GO—CONS—TIM三种模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 本文阐述了研究地球重力场模型的重要意义,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在研制地球重力场模型方面的主要成果,对分别采用CHAMP、GRACE和GOCE数据构建EIGEN—CHAMP03S、EIGEN—GRACE02S和GO—CONS—TIM三种模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计算了EIGEN—CHAMP03S、EIGEN—GRACE02S、GO—CONS—TIM和EGM2008四种模型对应的阶误差RMS、累计大地水准面和重力异常误差,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价,从而为EIGEN—CHAMP03S、EIGEN—GRACE02S和GO—CONS—TIM三种模型的进一步深化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模型 卫星重力测量 CHAMP GRACE GOCE
下载PDF
MATLAB在“张量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汪建军 许才军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期130-132,共3页
张量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在相对论、电磁场论和连续介质力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种数学工具,已成为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必备基础。然而,张量分析中非欧几里得空间局部切标架的存在,增加了张量计算和分析的复杂性... 张量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在相对论、电磁场论和连续介质力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种数学工具,已成为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必备基础。然而,张量分析中非欧几里得空间局部切标架的存在,增加了张量计算和分析的复杂性。学生在学习“张量分析”课程时面临着抽象概念和复杂公式的理解上的困难。本文提出利用MATLAB工具在绘图、脚本编程和符号推导等方面的强大功能,从旋度分析、坐标变换和定理辅助证明这三个方面,并结合MATLAB脚本代码,展示MATLAB工具辅助于该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借助该工具开展课程教学,将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对张量分析知识的理解。学生掌握了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后,便能进一步使用MATLAB的张量工具箱或Pytorch深度学习库进行张量运算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量分析 坐标变换 定理辅助证明 MATLAB
下载PDF
地震周期形变的大地测量研究进展和展望
14
作者 许才军 贺克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36-1755,共20页
解析地震周期各阶段(震间、同震和震后)形变响应模型是研究地震从孕育、成核、破裂到震后调整整个过程动力学机制和探究区域壳幔流变属性的基础,在地震预测预报、防震减灾和危险性评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针对地震的震间形变、... 解析地震周期各阶段(震间、同震和震后)形变响应模型是研究地震从孕育、成核、破裂到震后调整整个过程动力学机制和探究区域壳幔流变属性的基础,在地震预测预报、防震减灾和危险性评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针对地震的震间形变、同震形变和震后形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了地震形变主流研究方法和模型的特点、不足和使用范围;然后讨论分析了地震周期形变模拟方法在现今数据快速积累情况下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对地震周期形变研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间形变 同震形变 震后形变 周期形变模拟 展望
原文传递
深圳市1km高分辨率厘米级高精度大地水准面的确定 被引量:99
15
作者 宁津生 罗志才 +2 位作者 杨沾吉 陈永奇 张天纪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利用65个精度优于2cm的GPS水准数据、5213个实测重力点数据、100m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和WDM94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 恢复技术计算了深圳市1km分辨率的大地水准面模型。将该模型大地水准面高与由29个GPS水准得到的大地水准面高进行比... 利用65个精度优于2cm的GPS水准数据、5213个实测重力点数据、100m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和WDM94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 恢复技术计算了深圳市1km分辨率的大地水准面模型。将该模型大地水准面高与由29个GPS水准得到的大地水准面高进行比较,其差值的标准差为±1.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水准面 重力 GPS水准 地球重力场模型 数字地形模型 全球定位系统
下载PDF
2021年青海玛多M_(W)7.4地震震后余滑研究
16
作者 张宇 汪建军 +1 位作者 刘洋 熊维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构建应力驱动震后余滑模型,对2021年青海玛多M_(W)7.4地震的震后余滑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震后160 d的GPS形变时间序列。结果表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断层显著滑动的下倾和两侧区域,最大滑动量达1.24 m,累积释放地震矩1.08×10^(19... 构建应力驱动震后余滑模型,对2021年青海玛多M_(W)7.4地震的震后余滑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震后160 d的GPS形变时间序列。结果表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断层显著滑动的下倾和两侧区域,最大滑动量达1.24 m,累积释放地震矩1.08×10^(19)Nm,相当于M_(W)6.62地震,5~15 km深度的震后余滑约占总量的80%。最优拟合模型显示,以13 km深度为界,断层上部和下部的参考滑动速率参数V0分别为6.50 m/a和0.15 m/a,表明玛多地震震后余滑界面的摩擦属性在深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震后余滑 应力驱动 GPS
下载PDF
似大地水准面的误差分析与抑制技术 被引量:19
17
作者 章传银 党亚民 +2 位作者 晁定波 文汉江 常晓涛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29,共4页
大地水准面误差分析与精度评定是局部重力场逼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地水准面精化工程外业方案优化、算法设计和工程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本文分别从地面重力数据误差和局部重力场算法两个方面,分析cm级大地水准面误差的影响特性,... 大地水准面误差分析与精度评定是局部重力场逼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地水准面精化工程外业方案优化、算法设计和工程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本文分别从地面重力数据误差和局部重力场算法两个方面,分析cm级大地水准面误差的影响特性,提出重力数据误差与大地水准面精度之间普遍适用的规律,推荐一种GPS水准和地面重力数据联合平差的精度评定方法,结合实例和模拟计算分析,介绍大地水准面误差分析与误差抑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水准面 误差分析 GPS水准 误差抑制
下载PDF
联合高低卫-卫跟踪和卫星重力梯度数据恢复地球重力场的谱组合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钟波 罗志才 +1 位作者 李建成 汪海洪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5-742,共8页
GOCE采用的高低卫-卫跟踪和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在恢复重力场方面各有所长并互为补充,如何有效利用这两类观测数据最优确定地球重力场是GOCE重力场反演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联合高低卫-卫跟踪和卫星重力梯度数据恢复地球重力场的最小... GOCE采用的高低卫-卫跟踪和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在恢复重力场方面各有所长并互为补充,如何有效利用这两类观测数据最优确定地球重力场是GOCE重力场反演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联合高低卫-卫跟踪和卫星重力梯度数据恢复地球重力场的最小二乘谱组合法,基于球谐分析方法推导并建立卫星轨道面扰动位T和径向重力梯度Tzz以及扰动位T和重力梯度分量组合{Tzz-Txx-Tyy}的谱组合计算模型与误差估计公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谱组合计算模型可以有效顾及各类数据的精度和频谱特性进行最优联合求解。采用61dGOCE实测数据反演的两个180阶次地球重力场模型WHU_GOCE_SC01S(扰动位和径向重力梯度数据求解)和WHU_GOCE_SC02S(扰动位和重力梯度分量组合数据求解),结果显示后者精度优于前者,并且它们的整体精度优于GOCE时域解,而与GOCE空域解的精度接近,验证了谱组合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组合法 地球重力场 卫星重力梯度 高低卫-卫跟踪 球谐分析 GOCE
下载PDF
我国省市级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现状及技术模式 被引量:118
19
作者 宁津生 罗志才 李建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1期4-8,共5页
高精度局部大地水准面将为测绘学、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及海洋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地球空间信息。GPS技术结合高精度大地水准面模型可应用于取代传统的高程测量 (如三角高程测量和低等级水准测量 ) ,这是当前精化... 高精度局部大地水准面将为测绘学、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及海洋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地球空间信息。GPS技术结合高精度大地水准面模型可应用于取代传统的高程测量 (如三角高程测量和低等级水准测量 ) ,这是当前精化我国省市级大地水准面在测绘领域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总结和分析我国目前省市级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现状、技术模式及特点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水准面 精化 技术模式 GPS
下载PDF
高分辨率厘米级局部大地水准面的典型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罗志才 宁津生 +1 位作者 杨沾吉 陈永奇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00-103,共4页
介绍了香港大地水准面HKGEOID_2 0 0 0和深圳市高分辨率、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SZGEOID_2 0 0 0。利用HKGEOID_2 0 0 0和GPS椭球高求得的正常高与香港地区由三角高程测量得到的“正常高 (或本地高 )”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其差值的均方根... 介绍了香港大地水准面HKGEOID_2 0 0 0和深圳市高分辨率、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SZGEOID_2 0 0 0。利用HKGEOID_2 0 0 0和GPS椭球高求得的正常高与香港地区由三角高程测量得到的“正常高 (或本地高 )”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其差值的均方根为 0 .1 0 2m ,标准差 (STD)为± 3 .4cm。结合HKGEOID_2 0 0 0、SZGEOID_2 0 0 0和这两个大地水准面模型重复覆盖地区的高精度GPS水准数据 ,探测这两个大地水准面模型之间的差异和香港主要高程基准面 (HKPD)与我国 1 95 6黄海高程基准面之间的系统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水准面 HKGEOID-2000 SZGEOID-2000 GPS水准 系统偏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