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综述
1
作者
徐姗姗
张子信
+2 位作者
赵志军
Muazzam SABIR
商志远
《冰川冻土》
2025年第2期522-536,共15页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与启动区,其存在深刻地改变了亚洲大气环流。为深入理解该区域气候变化的历史与未来趋势,探究青藏高原气候要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变化历史及其驱动机制至关重要。树轮作为最可靠的古气候重建代用资料之一,...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与启动区,其存在深刻地改变了亚洲大气环流。为深入理解该区域气候变化的历史与未来趋势,探究青藏高原气候要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变化历史及其驱动机制至关重要。树轮作为最可靠的古气候重建代用资料之一,在该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历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查询国际树轮数据库和检索关键词的方法,整理了青藏高原地区427篇文献中1436个采样点的年表数据,概述了自1990年以来该地区树轮气候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树轮宽度(TRW)指标的相关研究分布最广,涉及70个树种,年表长度多为300~600 a,超过2000 a的年表集中在青藏高原东北部,TRW多用于重建水文气候和温度。树轮最大密度(MXD)指标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横断山脉,常用研究树种为川西云杉,年表长度较短,主要用于重建生长季温度。稳定氧同位素(δ18O)主要记录水文气候信号,研究分布在横断山、祁连山及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年表长度多数短于200 a,最长可追溯至公元前4680年。稳定碳同位素(δ13C)研究较少,分布在西藏和祁连山,年表多短于200 a,最长为1171 a,可用于重建温度和水文气候。未来可通过延长MXD和同位素年表长度、多指标综合分析、改进去趋势处理等方法来提升气候重建的精度。此外,结合树轮记录与现代气象数据研究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变化,以及结合树轮生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该地区气候变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树木年轮
树轮气候学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极洲拉斯曼丘陵及其邻近地区冰盖演化历史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麓名
张志刚
+2 位作者
赵丹
张红梅
林怡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4期1414-1422,共9页
东南极冰盖的演化能够显著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对该地区冰盖演化历史的研究是理解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近年来,陆地宇生核素(in-situ Terrestrial Cosmic Nuclides,TCN)暴露测年逐步应用于拉斯曼丘陵地区冰川地貌年代测定。对...
东南极冰盖的演化能够显著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对该地区冰盖演化历史的研究是理解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近年来,陆地宇生核素(in-situ Terrestrial Cosmic Nuclides,TCN)暴露测年逐步应用于拉斯曼丘陵地区冰川地貌年代测定。对该区第四纪冰川地貌年代数据的梳理可以进一步了解南极冰盖的变化。本研究归纳整理了拉斯曼丘陵及其邻近地区1997—2022年发表的15篇文献共196个10Be暴露测年数据,结果显示拉斯曼丘陵的最小暴露年龄为(4.05±0.81)ka,最大暴露年龄为(147.01±11.80)ka,其邻近地区最小暴露年龄从(0.32±0.20)ka至(4096±2404)ka不等。对不同来源和地区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1)17.86%暴露年龄小于11 ka,83.16%样品暴露年龄小于600 ka,98.47%的样品暴露年龄小于2.8 Ma,部分地区^(10)Be暴露年龄确定的冰退时间仍存在争议。(2)侵蚀速率达到0.007 mm·a^(-1)时,对测年结果的影响达到了51.57%,该影响因素不可忽略。(3)暴露年龄有随海拔的降低有减小的趋势,需进一步研究来解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极
拉斯曼丘陵
暴露年龄
冰川演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综述
1
作者
徐姗姗
张子信
赵志军
Muazzam SABIR
商志远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
科学
学院
江苏省
地理
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协同创新
中心
南京
虚拟
地理
环境教育部重点
实验
室
地理
科学
国家级
实验教学
示范
中心
(
南京师范大学
)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出处
《冰川冻土》
2025年第2期522-536,共15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006)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00300)资助。
文摘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与启动区,其存在深刻地改变了亚洲大气环流。为深入理解该区域气候变化的历史与未来趋势,探究青藏高原气候要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变化历史及其驱动机制至关重要。树轮作为最可靠的古气候重建代用资料之一,在该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历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查询国际树轮数据库和检索关键词的方法,整理了青藏高原地区427篇文献中1436个采样点的年表数据,概述了自1990年以来该地区树轮气候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树轮宽度(TRW)指标的相关研究分布最广,涉及70个树种,年表长度多为300~600 a,超过2000 a的年表集中在青藏高原东北部,TRW多用于重建水文气候和温度。树轮最大密度(MXD)指标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横断山脉,常用研究树种为川西云杉,年表长度较短,主要用于重建生长季温度。稳定氧同位素(δ18O)主要记录水文气候信号,研究分布在横断山、祁连山及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年表长度多数短于200 a,最长可追溯至公元前4680年。稳定碳同位素(δ13C)研究较少,分布在西藏和祁连山,年表多短于200 a,最长为1171 a,可用于重建温度和水文气候。未来可通过延长MXD和同位素年表长度、多指标综合分析、改进去趋势处理等方法来提升气候重建的精度。此外,结合树轮记录与现代气象数据研究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变化,以及结合树轮生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该地区气候变化的理解。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树木年轮
树轮气候学
气候变化
Keywords
Qinghai-Xizang Plateau
tree ring
dendroclimatology
climate change
分类号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48.112.4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极洲拉斯曼丘陵及其邻近地区冰盖演化历史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麓名
张志刚
赵丹
张红梅
林怡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
科学
学院
地理
科学
国家级
实验教学
示范
中心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省
地理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
中心
出处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4期1414-142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009)资助。
文摘
东南极冰盖的演化能够显著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对该地区冰盖演化历史的研究是理解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近年来,陆地宇生核素(in-situ Terrestrial Cosmic Nuclides,TCN)暴露测年逐步应用于拉斯曼丘陵地区冰川地貌年代测定。对该区第四纪冰川地貌年代数据的梳理可以进一步了解南极冰盖的变化。本研究归纳整理了拉斯曼丘陵及其邻近地区1997—2022年发表的15篇文献共196个10Be暴露测年数据,结果显示拉斯曼丘陵的最小暴露年龄为(4.05±0.81)ka,最大暴露年龄为(147.01±11.80)ka,其邻近地区最小暴露年龄从(0.32±0.20)ka至(4096±2404)ka不等。对不同来源和地区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1)17.86%暴露年龄小于11 ka,83.16%样品暴露年龄小于600 ka,98.47%的样品暴露年龄小于2.8 Ma,部分地区^(10)Be暴露年龄确定的冰退时间仍存在争议。(2)侵蚀速率达到0.007 mm·a^(-1)时,对测年结果的影响达到了51.57%,该影响因素不可忽略。(3)暴露年龄有随海拔的降低有减小的趋势,需进一步研究来解释其原因。
关键词
东南极
拉斯曼丘陵
暴露年龄
冰川演化
Keywords
East Antarctica
Larsemann Hills
exposure ages
ice sheet history
分类号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综述
徐姗姗
张子信
赵志军
Muazzam SABIR
商志远
《冰川冻土》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极洲拉斯曼丘陵及其邻近地区冰盖演化历史研究进展
陈麓名
张志刚
赵丹
张红梅
林怡
《冰川冻土》
CSCD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