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聚酰亚胺工程塑料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1
作者 齐悦新 韩淑军 +4 位作者 王振中 任茜 何志斌 李端怡 刘金刚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4,共6页
综述了含氟型聚酰亚胺(FPI)工程塑料的研究进展。从FPI单体结构出发,分析了热固性FPI与热塑性FPI工程塑料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限制令对FPI工程塑料未来发展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基于含氟二酐[如4,4'-(六氟异... 综述了含氟型聚酰亚胺(FPI)工程塑料的研究进展。从FPI单体结构出发,分析了热固性FPI与热塑性FPI工程塑料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限制令对FPI工程塑料未来发展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基于含氟二酐[如4,4'-(六氟异亚丙基)双邻苯四甲酸二酐]和含氟二胺[如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的FPI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这些材料潜在的工程化应用领域。同时,阐述了FPI在高温、光学、电学及加工性能方面的优势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塑料 含氟聚酰亚胺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热塑性 热固性
下载PDF
磁铁矿尾矿砂作为建筑用砂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仲贤 刘奕岑 +7 位作者 米瑞宇 闵鑫 刘磊 吴小文 刘艳改 房明浩 黄朝晖 王林俊 《现代矿业》 2025年第2期212-215,共4页
为解决承德地区铁尾矿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的问题,考察了单一磁铁矿尾矿砂作为建筑用砂的可行性。将磁铁矿尾矿砂以20%、40%、60%、80%、100%不同比例替代标准砂制备水泥砂浆,分析了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磁铁矿... 为解决承德地区铁尾矿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的问题,考察了单一磁铁矿尾矿砂作为建筑用砂的可行性。将磁铁矿尾矿砂以20%、40%、60%、80%、100%不同比例替代标准砂制备水泥砂浆,分析了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磁铁矿尾矿砂替代比例为40%时,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最优,28 d平均抗折强度达17.78 MPa,平均抗压强度达81.10 MPa。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40%替代比例的水泥砂浆试样内部水化产物分布均匀,表现出良好的微观结构。然而,过高的替代比例会抑制水化反应,降低砂浆性能。研究还发现,7~14 d的强度增长较快,之后增速放缓。研究结果为铁尾矿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还为固废资源化和可持续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磁铁矿 尾矿砂 水泥砂浆 建筑材料
下载PDF
聚酰亚胺薄膜在柔性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志斌 任茜 +3 位作者 职欣心 张燕 于海峰 刘金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本文综述了柔性太阳能电池器件用聚酰亚胺(PI)薄膜衬底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首先从柔性电池器件的基本构造以及对衬底材料的性能需求和相应PI柔性衬底的研究与应用状况等角度进行了阐述。然后重点综述了应用于基板型柔性太阳... 本文综述了柔性太阳能电池器件用聚酰亚胺(PI)薄膜衬底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首先从柔性电池器件的基本构造以及对衬底材料的性能需求和相应PI柔性衬底的研究与应用状况等角度进行了阐述。然后重点综述了应用于基板型柔性太阳能电池的耐高温PI薄膜以及应用于覆板型柔性太阳能电池的无色透明PI薄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最后对先进柔性太阳能电池用PI薄膜衬底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太阳能电池 基板 覆板 聚酰亚胺 热性能 光学性能
下载PDF
有色冶炼渣基胶凝材料中的重金属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坤乾 王丽娟 +5 位作者 吕国诚 张丹 廖立兵 郭利杰 胡静 白允龙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193,共9页
利用有色冶炼渣制备新型胶凝材料是实现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有色冶炼渣基胶凝材料的胶凝原理和力学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有色冶炼渣中重金属离子在胶凝材料中的溶出和固化机理也日益受到关注。综述了有色冶炼渣的形态结... 利用有色冶炼渣制备新型胶凝材料是实现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有色冶炼渣基胶凝材料的胶凝原理和力学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有色冶炼渣中重金属离子在胶凝材料中的溶出和固化机理也日益受到关注。综述了有色冶炼渣的形态结构,系统总结了重金属离子在有色冶炼渣基胶凝材料中的存在形式和固化机理。可为冶炼渣基胶凝材料应用中重金属固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冶炼渣 胶凝材料 重金属固化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功率电子封装用耐高温环氧塑封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晓蕾 张有生 +4 位作者 戴晟伟 柳宇昂 杜萱哲 任茜 刘金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耐高温环氧塑封料(EMC)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进展,从先进功率电子器件发展对塑封材料的性能需求、传统EMC的高温降解机理、EMC结构与耐热稳定性的关系以及提高EMC耐热稳定性的改性途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综...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耐高温环氧塑封料(EMC)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进展,从先进功率电子器件发展对塑封材料的性能需求、传统EMC的高温降解机理、EMC结构与耐热稳定性的关系以及提高EMC耐热稳定性的改性途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综述了多芳环(MAR)型以及含萘型EMC的发展状况。最后对功率电子封装用耐高温EMC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电子封装 环氧塑封料 耐高温 环氧树脂 酚醛树脂
下载PDF
天然沸石对模拟尾矿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静、动态吸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兰 李兆明 +2 位作者 梅乐夫 吕国诚 廖立兵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沸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特性,对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廉价、高效的优点。利用天然沸石矿物作为吸附材料,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对干扰分选过程的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和去除机制,研究了其在静、动态条件下去除模拟尾矿... 沸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特性,对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廉价、高效的优点。利用天然沸石矿物作为吸附材料,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对干扰分选过程的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和去除机制,研究了其在静、动态条件下去除模拟尾矿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性能和机理。单一重金属离子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沸石对Pb^(2+)、Cu^(2+)、Mn^(2+)、Zn^(2+)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大小为Pb^(2+)> Cu^(2+)> Zn^(2+)> Mn^(2+)。混合离子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任意初始质量浓度下,Pb^(2+)在沸石上的吸附量均远大于Cu^(2+)、Zn^(2+)和Mn^(2+)。4种离子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沸石吸附4种重金属离子的过程,沸石在离子交换、表面静电和断键络合的共同作用下去除重金属离子,由于存在竞争吸附,沸石对相同价态不同阳离子的吸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受不同阳离子的水合半径的影响。动态条件下沸石对Cu^(2+)、Mn^(2+)、Pb^(2+)、Zn^(2+)的去除分别在102 h、64 h、900 h和78 h达到平衡,沸石的有效工作时间较长,可作为渗透反应格栅(PRB)的介质材料用于多金属矿尾矿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吸附 重金属离子
下载PDF
面向电动汽车功率芯片封装应用的耐高温塑封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蕾 张有生 +4 位作者 戴晟伟 韩淑军 齐悦新 任茜 刘金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环氧塑封料(EMC)在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用芯片封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电动汽车电控系统工作温度的不断升高对传统EMC材料的耐热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耐高温塑封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从耐高温树脂发展概况及... 环氧塑封料(EMC)在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用芯片封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电动汽车电控系统工作温度的不断升高对传统EMC材料的耐热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耐高温塑封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从耐高温树脂发展概况及其对传统环氧树脂基EMC材料的改性进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综述了双马来酰亚胺(BMI)、氰酸酯(CE)、聚苯并噁嗪(PBZ)树脂改性EMC材料以及邻苯二腈基塑封料的发展状况。最后对电动汽车电控芯片封装用耐高温塑封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电子封装 环氧塑封料 双马来酰亚胺 氰酸酯 聚苯并噁嗪
下载PDF
复合矿物介质动态去除重金属多污染物实验研究
8
作者 程国洋 夏银 +3 位作者 廖立兵 王丽娟 刘昊 吕国诚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8,共13页
本文针对广西某多金属矿山尾矿库渗滤液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以蛭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蛭石及赤铁矿作为PRB复合介质材料,进行了动态去除水中多污染物Cu^(2+)、Zn^(2+)、Mn^(2+)、CrO_(4)^(2–)的实验,研究了三种介质材... 本文针对广西某多金属矿山尾矿库渗滤液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以蛭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蛭石及赤铁矿作为PRB复合介质材料,进行了动态去除水中多污染物Cu^(2+)、Zn^(2+)、Mn^(2+)、CrO_(4)^(2–)的实验,研究了三种介质材料的组装方式对多种污染物的去除行为。动态吸附实验表明,介质的不同组装方式会影响体系的p H值,及吸附柱对多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对反应前后矿物介质的物相、形貌等测试表征,讨论了矿物介质材料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赤铁矿以表面吸附为主,蛭石、CTAB改性蛭石以离子交换为主,也存在表面吸附等过程。以上成果为复合矿物介质实际用于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B 复合矿物介质 动态吸附 多污染物 组装方式
原文传递
基于氧杂蒽含氟二酐单体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振中 何志斌 +5 位作者 任茜 杨昶旭 韩淑军 齐悦新 于海峰 刘金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52,共11页
采用含氟二酐单体9,9-双(三氟甲基)氧杂蒽-2,3,6,7-四酸二酐(6FCDA,Ⅱ)分别与3种芳香族二胺单体,包括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二苯醚(6FODA,a)、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b)以及2,2-双[(4-氨基苯氧基)... 采用含氟二酐单体9,9-双(三氟甲基)氧杂蒽-2,3,6,7-四酸二酐(6FCDA,Ⅱ)分别与3种芳香族二胺单体,包括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二苯醚(6FODA,a)、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b)以及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c),通过两步化学亚胺化工艺制备了3种含氟聚酰亚胺树脂PI-Ⅱa、PI-Ⅱb、PI-Ⅱc。采用同样的工艺,将6FCDA替换为4,4'-(六氟异亚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6FDA,Ⅰ)制备了3种参比树脂PI-Ⅰa、PI-Ⅰb、PI-Ⅰc。然后采用高温固化工艺制备了6种PI薄膜,并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PI-Ⅱa、PI-Ⅱb、PI-Ⅱc树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比PI-Ⅰa、PI-Ⅰb、PI-Ⅰc树脂更低。PI-Ⅱa、PI-Ⅱb、PI-Ⅱc薄膜较PI-Ⅰa、PI-Ⅰb、PI-Ⅰc薄膜表现出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更低的线性热膨胀系数(CTE)以及略有下降的光学透明性和相对较高的介电常数(Dk)。其中PI-Ⅱa(6FCDA-6FODA)薄膜显示出最优的综合性能,Tg与CTE分别为362.5℃和39.6×10-6K-1,在450 nm波长处的透光率(T450)和10 GHz时的Dk值分别为83.9%和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三氟甲基 氧杂蒽 光学性能 热性能
下载PDF
聚酯酰亚胺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0
作者 韩淑军 何志斌 +5 位作者 袁舜奇 职欣心 任茜 杨昶旭 于海峰 刘金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8,共11页
本文综述了聚酯酰亚胺(PEsI)材料的发展历史、合成用关键单体、树脂合成技术及其在电工绝缘、微电子封装、柔性印制线路板、液晶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以及无线信息通讯等领域中的应用,重点综述了无色透明型PEsI薄膜与低介电PEsI薄膜的发... 本文综述了聚酯酰亚胺(PEsI)材料的发展历史、合成用关键单体、树脂合成技术及其在电工绝缘、微电子封装、柔性印制线路板、液晶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以及无线信息通讯等领域中的应用,重点综述了无色透明型PEsI薄膜与低介电PEsI薄膜的发展情况,最后对PEsI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酰亚胺 聚酰亚胺 单体 光学性能 介电性能
下载PDF
4-二甲氨基吡啶-三氟化硼络合型固化促进剂的制备及催化环氧固化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戴晟伟 王晓蕾 +4 位作者 张有生 杨昶旭 韩淑军 齐悦新 刘金刚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6期61-68,共8页
采用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与三氟化硼-乙醚溶液[BF3-O(C2H5)2]为起始原料,制备了络合型固化促进剂(DMAP-BF),并表征了该促进剂的化学结构。系统探究了该促进剂对联苯芳烷基型环氧树脂(NC3000)-含萘四官能团环氧树脂(HP4700)-含氮酚醛树... 采用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与三氟化硼-乙醚溶液[BF3-O(C2H5)2]为起始原料,制备了络合型固化促进剂(DMAP-BF),并表征了该促进剂的化学结构。系统探究了该促进剂对联苯芳烷基型环氧树脂(NC3000)-含萘四官能团环氧树脂(HP4700)-含氮酚醛树脂(PF8705)三元复合体系(BF-1~BF-6)固化反应的催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固化促进剂和环氧-酚醛-固化促进剂预混物进行红外、核磁、XRD以及微观形貌分析等,证明成功制备了预期产物。(2)固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DMAP-BF可催化环氧-酚醛体系的固化反应,并表现出良好的热潜伏特性。DMAP-BF对上述环氧-酚醛复合体系的固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不含DMAP-BF促进剂的BF-ref样品的固化反应活化能(Ea)较BF-6体系[m(NC3000)∶m(HP4700)=50∶50]高出109.4 kJ/mol。(3)BF样品体系在100~140℃温度区间的熔体黏度可低达0.1 Pa·s,但在温度达到固化工艺温度(175℃)时,DMAP-BF可催化环氧-酚醛树脂体系快速固化。这一特性对于DMAP-BF的实际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可赋予环氧塑封料(EMC)更优异的储存稳定性和工艺性能。(4)BF系列固化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均为400℃左右,500℃后失重幅度减少,表明BF复合材料固化物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可以满足后续EMC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塑封料 固化促进剂 热潜伏性 4-二甲氨基吡啶 三氟化硼
原文传递
生物基聚酰亚胺薄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2
作者 陈越 韩淑军 +6 位作者 齐悦新 瞿天睿 牟远 柳宇昂 任茜 王振中 刘金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2-77,84,共7页
综述了生物基(或生物质)聚酰亚胺(bPI)薄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状况。从传统石油基聚酰亚胺(PI)薄膜的制造技术、生物质单体与溶剂的发展及其在bPI薄膜制作中的应用等角度进行了阐述。重点综述了基于异山梨醇(ISB)、呋喃二甲酸、桂皮酸(或... 综述了生物基(或生物质)聚酰亚胺(bPI)薄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状况。从传统石油基聚酰亚胺(PI)薄膜的制造技术、生物质单体与溶剂的发展及其在bPI薄膜制作中的应用等角度进行了阐述。重点综述了基于异山梨醇(ISB)、呋喃二甲酸、桂皮酸(或桂皮酸)等生物资源的bPI薄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最后对bPI薄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薄膜 生物质高分子 异山梨醇 桂皮酸 热性能
原文传递
环氧-酚醛-双马来酰亚胺三元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晓蕾 戴晟伟 +4 位作者 张有生 杨昶旭 韩淑军 齐悦新 刘金刚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5期57-62,70,共7页
采用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与多芳环型酚醛树脂、多芳环型环氧树脂(NC3000)及促进剂2-苯基-4-甲基-5-羟甲基咪唑(2P4 MHZ)熔融共混,制备了三元树脂共混物(BPE)及其固化产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BPE三元树脂... 采用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与多芳环型酚醛树脂、多芳环型环氧树脂(NC3000)及促进剂2-苯基-4-甲基-5-羟甲基咪唑(2P4 MHZ)熔融共混,制备了三元树脂共混物(BPE)及其固化产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BPE三元树脂共混物仅出现了一种固化行为,在现有环氧塑封料(EMC)制备工艺中可固化完全;结构特征分析表明,成功制备了BPE三元树脂共混物,并且三元树脂之间发生了相互交联反应;三元树脂共混物的结晶状态及流变学分析表明,三元共混物呈现出明显的非晶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熔体黏度均开始下降,在140~160℃时达到最低值,然后随着凝胶化会迅速增加几个数量级,并且在110~160℃内存在一定的加工窗口,对EMC的制备是有利的;随着BMI含量的增加,三元树脂固化物的耐热稳定性也在不断增加,10%的热分解温度均超过430℃;此外,BMI引入也使得共混物凝胶时间延长,并且破坏了环氧/酚醛树脂体系的固化交联,导致高温热老化失重的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环氧树脂 环氧塑封料(EMC) 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模拟酸雨条件下承德地区典型尾矿重金属浸出特性研究
14
作者 吴烽瑞 常恩东 +2 位作者 吴小文 蒋加诚 房明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2期061-064,共4页
本文以承德地区四种典型尾矿钒钛磁铁矿尾矿、磁铁尾矿、钼尾矿以及萤石矿尾矿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浸出方式开展了模拟酸雨实验。研究了初始pH值、固液比、粒径和温度对四种典型尾矿中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尾矿中重金属的... 本文以承德地区四种典型尾矿钒钛磁铁矿尾矿、磁铁尾矿、钼尾矿以及萤石矿尾矿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浸出方式开展了模拟酸雨实验。研究了初始pH值、固液比、粒径和温度对四种典型尾矿中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尾矿中重金属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初始pH值的降低,尾矿中重金属的浸出浓度显著增加,且其中铜元素浸出浓度最高。同时,固液比的减少、粒径的减小以及温度的升高均促进了重金属的浸出。通过对四种尾矿中Cu元素浸出动力学的分析发现,钒钛磁铁矿尾矿和磁铁矿尾矿中铜的浸出符合二阶动力学模型,而钼尾矿和萤石尾矿中铜的浸出则符合一阶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典型尾矿 模拟酸雨浸出 重金属元素 浸出行为 浸出动力学
下载PDF
模塑型环氧底填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5
作者 戴晟伟 张有生 +5 位作者 杨昶旭 王晓蕾 齐悦新 韩淑军 职欣心 刘金刚 《中国胶粘剂》 CAS 2023年第12期52-60,共9页
底填料是倒装芯片(FC)型先进电子封装的关键材料之一,而模塑型底填料(MUF)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的底填料品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MUF材料基础与应用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情况,从先进FC封装技术的发展对MUF材料的性能需求... 底填料是倒装芯片(FC)型先进电子封装的关键材料之一,而模塑型底填料(MUF)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的底填料品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MUF材料基础与应用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情况,从先进FC封装技术的发展对MUF材料的性能需求、MUF材料组成结构设计以及当前FC封装应用中的主流MUF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先进FC封装技术用MUF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封装 倒装芯片 模塑型底填料 环氧树脂 熔体流动性
原文传递
尾矿在陶瓷化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严文龙 柴宗册 +8 位作者 段雨朋 刘小宝 房明浩 王丽娟 黄朝晖 刘艳改 吴小文 米瑞宇 闵鑫 《自动化应用》 2025年第7期98-109,113,共13页
陶瓷化是一种二次资源化利用技术,为处理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制备陶瓷需要铝、硅等无机元素,而尾矿中正好富含这些必需元素。尾矿陶瓷化是将尾矿作为主要原料,根据尾矿的金属含量及伴生特性制备不同类型的陶瓷材料。目前,尾矿陶瓷化主... 陶瓷化是一种二次资源化利用技术,为处理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制备陶瓷需要铝、硅等无机元素,而尾矿中正好富含这些必需元素。尾矿陶瓷化是将尾矿作为主要原料,根据尾矿的金属含量及伴生特性制备不同类型的陶瓷材料。目前,尾矿陶瓷化主流方法是烧结法和熔融法,这两种方法可以固定结构中的有害重金属,有效防止尾矿污染环境。综述了尾矿在陶瓷化利用中的研究进展,讨论了适宜制备陶瓷的不同尾矿,并简述了尾矿制备的不同陶瓷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铝土矿尾矿 钒钛磁铁矿尾矿 钼尾矿 钨尾矿 稀土尾矿 氰化尾矿 陶瓷化利用
下载PDF
EDTA-LDH/zeolite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修鑫 廖立兵 +2 位作者 雷馨宇 王丽娟 唐晓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0-382,共13页
用水热法和焙烧还原法两步合成了乙二胺四乙酸-水滑石/沸石(EDTA-LDH/zeolite)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Cd^(2+)、Pb^(2+)、Cu^(2+),系统研究不同条件下EDTA-LDH/zeolite对单一及混合重金属离子溶液中Cd^(2+)、Pb^(2+)、Cu^(2+... 用水热法和焙烧还原法两步合成了乙二胺四乙酸-水滑石/沸石(EDTA-LDH/zeolite)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Cd^(2+)、Pb^(2+)、Cu^(2+),系统研究不同条件下EDTA-LDH/zeolite对单一及混合重金属离子溶液中Cd^(2+)、Pb^(2+)、Cu^(2+)的吸附效果与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当EDTA-LDH/zeolite投加量为0.05 g、重金属离子浓度为1500 mg/L、pH值为6.5、吸附时间为24 h时,EDTA-LDH/zeolite吸附性能最佳。重金属离子间存在竞争吸附,EDTA-LDH/zeolite对Cd^(2+)、Pb^(2+)、Cu^(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65.33、98.35和108.51 mg/g。去除过程中沉淀作用、表面络合、螯合反应等多种机制协同作用,去除行为均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与拟二阶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 沸石 EDTA 重金属离子 吸附性能
下载PDF
绿色溶剂在聚酰亚胺合成与薄膜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端怡 任茜 +3 位作者 韩淑军 齐悦新 王振中 刘金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共8页
本文从PI薄膜的分类、制造技术、溶剂组成以及绿色溶剂的应用状况等角度阐述了生物基绿色溶剂在聚酰亚胺(PI)薄膜制造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重点综述了生物基γ-戊内酯(GVL)、异山梨醇二甲醚(DMI)以及二氢左旋葡萄糖酮(Cyrene^(TM))等绿... 本文从PI薄膜的分类、制造技术、溶剂组成以及绿色溶剂的应用状况等角度阐述了生物基绿色溶剂在聚酰亚胺(PI)薄膜制造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重点综述了生物基γ-戊内酯(GVL)、异山梨醇二甲醚(DMI)以及二氢左旋葡萄糖酮(Cyrene^(TM))等绿色溶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在PI薄膜制造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绿色溶剂在PI薄膜制造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薄膜 生物基绿色溶剂 γ-戊内酯 异山梨醇二甲醚 二氢左旋葡萄糖酮
下载PDF
铝土矿尾矿协同钒钛磁铁矿尾矿制备刚玉质复相陶瓷
19
作者 陈靖龙 郎增瑞 +5 位作者 杨帆 陈新义 闵鑫 房明浩 黄朝晖 黄妃慧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以铝土矿尾矿和钒钛磁铁矿尾矿为原料,经混料、成型和高温烧成等工艺制备了刚玉质复相陶瓷,研究了钒钛磁铁矿尾矿添加量、烧成温度等因素对制得复相陶瓷材料的物相、显微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铝土矿尾矿与钒钛磁铁矿... 以铝土矿尾矿和钒钛磁铁矿尾矿为原料,经混料、成型和高温烧成等工艺制备了刚玉质复相陶瓷,研究了钒钛磁铁矿尾矿添加量、烧成温度等因素对制得复相陶瓷材料的物相、显微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铝土矿尾矿与钒钛磁铁矿尾矿质量比为9∶1时,在1100℃下保温3 h制得刚玉质复相陶瓷材料的性能最优,其体积密度为2.71 g/cm^(3),抗压强度为276.9 MPa,抗折强度为67.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尾矿 钒钛磁铁矿尾矿 烧成温度 力学性能 刚玉质复相陶瓷
下载PDF
富含氧空位的Bi_(4)O_(5)Br_(2)超薄纳米片用于高效压电催化生成过氧化氢
20
作者 蔡豪 陈芳 +4 位作者 胡程 葛伟怡 李彤 张晓磊 黄洪伟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的多个领域.然而,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该过程存在高污染和高能耗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的、环保的过氧化氢生产方法.近年研究发现,压...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的多个领域.然而,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该过程存在高污染和高能耗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的、环保的过氧化氢生产方法.近年研究发现,压电催化生产过氧化氢是一种有前途的过氧化氢生产策略,但较低的能量转换效率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Bi_(4)O_(5)Br_(2)材料因具有独特的层状晶体结构,高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可见光吸收及合适的能带结构被认为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光催化材料.虽然Bi_(4)O_(5)Br_(2)的非中心对称结构赋予其独特的压电性能,但该特性往往被研究者忽视,导致其压电潜力未被充分利用.特别是,关于缺陷工程如何影响Bi_(4)O_(5)Br_(2)的压电性能仍存在许多未知之处,需要深入挖掘和探明.本文通过调节水热过程中乙二醇和水溶剂的比例构建了含有不同浓度氧空位的超薄Bi_(4)O_(5)Br_(2)(≈5 nm)纳米片,并研究其在纯水体系中的压电催化生成过氧化氢性能.X射线粉末衍射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结果证明Bi_(4)O_(5)Br_(2)催化剂的成功合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子顺磁共振(EPR)结果证明氧空位的成功构建.不同气氛下的催化性能实验、活性物种EPR测试和捕获实验结果均表明,过氧化氢的生成主要通过氧还原反应,同时需要水氧化反应的协同作用.此外,旋转环盘电流测试和捕获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过氧化氢的生成主要通过两步单电子的氧还原反应.同时,压电力显微镜和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超薄结构和氧空位共同增强了所制样品的压电响应和压电电势,因此促进了压电诱导的电荷分离和转移,进而产生更大的压电电流响应和更小的电化学阻抗.差分电荷和Bader电荷研究结果表明,氧空位的存在增强了催化剂与氧气之间的电荷传输和相互作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氧空位增强了催化剂对氧气的吸附和活化能力,并大幅降低反应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具有最优氧空位浓度的Bi_(4)O_(5)Br_(2)超薄纳米片表现出很好的催化生成过氧化氢性能,在纯水体系中过氧化氢的生成速率为620μmol g^-(1)h^(-1)(是不含氧空位Bi_(4)O_(5)Br_(2)的2.54倍),在牺牲体系中的生成速率为2700μmol g^-(1)h^(-1),催化性能优于大多数已报道的压电催化剂.综上,本文揭示了Bi_(4)O_(5)Br_(2)作为新型压电催化剂在高效合成过氧化氢中的潜力,丰富了压电催化合成过氧化氢的材料体系,同时为探索缺陷工程和纳米结构协同增强材料压电催化活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4)O_(5)Br_(2) 氧空位 超薄纳米片 压电催化 过氧化氢生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