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填海造地识别方法研究
1
作者 陈筱佑 巫建伟 +2 位作者 宁小禾 王梦辰 刘建华 《地理空间信息》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以空间分辨率为0.54 m的沿海地区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根据填海造地地块时序化监管的几何与光谱特征分析结果将其分类为围而未填、填而未用、已填已用(有建筑设施) 3种类型,构建与海岸线填海造地影像目标类型适配的谱系化深度学习特征... 以空间分辨率为0.54 m的沿海地区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根据填海造地地块时序化监管的几何与光谱特征分析结果将其分类为围而未填、填而未用、已填已用(有建筑设施) 3种类型,构建与海岸线填海造地影像目标类型适配的谱系化深度学习特征样本库;再利用训练的多尺度粒度实例分割网络模型(MS-CNN)对该类地块进行识别,同时对比2012—2022年3个局部区域的变化影像图,以分析填海造地不同时期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MS-CNN能较好地识别填海造地,地块识别结果精确率为93.26%,召回率为91.73%,F1-score为92.5%,提高了填海地块全局和局部尺度粒度的特征表达能力,改善了光谱异质性高等因素导致的多尺度共生目标错漏检问题,为填海造地识别监测提供了一种准确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造地 沿海地区 深度学习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多尺度识别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多源数据融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何静 冯元柳 邵靖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7,共15页
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给多源数据融合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使其在纳入数据范围与应用前景上不断拓展,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发展更为其提供了创新的可能。为梳理多源数据融合研究的历史脉络、发展现状与前沿趋势,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面向... 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给多源数据融合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使其在纳入数据范围与应用前景上不断拓展,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发展更为其提供了创新的可能。为梳理多源数据融合研究的历史脉络、发展现状与前沿趋势,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面向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按年发文量、机构共现、作者共现、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与突显词,对1992—2022年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年该主题下的中外研究逐渐走向成熟,在跨学科领域的概念统一和集成方法方面日渐拓展,进入大发展期。中文研究机构和作者网络相对松散,热点研究内容相对聚焦,集中在以数据融合为核心的信息融合、多源异构数据等方面,具有注重交叉性融合、算法优化、跨领域应用等特点。外文研究机构和作者网络相对成熟和稳定,热点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包含多源信息融合、激光雷达数据等方面,具有注重异构整合、深度洞见等特点。未来,相关研究将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深入更为多元的高级算法设计和特定场景应用。研究结果可帮助研究人员展开选题和前沿识别,助力研究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