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马鹿WNT5B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鹿茸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1
作者 向欣 杨晨晨 +3 位作者 林川 陈红 吕皓 韩春梅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为探究WNT5B基因在塔里木马鹿茸再生发育中的作用,以塔里木马鹿茸为试验材料,克隆WNT5B基因CDS区序列,利用大肠杆菌重组技术表达塔里木马鹿WNT5B蛋白,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WNT5B基因在... 为探究WNT5B基因在塔里木马鹿茸再生发育中的作用,以塔里木马鹿茸为试验材料,克隆WNT5B基因CDS区序列,利用大肠杆菌重组技术表达塔里木马鹿WNT5B蛋白,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WNT5B基因在鹿茸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塔里木马鹿WNT5B基因CDS区长1074 bp,编码358个氨基酸;与欧洲马鹿和加拿大马鹿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100%,与牛和白尾鹿的相似性为99.4%;塔里木马鹿WNT5B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在37℃、IPTG浓度1 mM的诱导条件下,3~48 h内成功表达塔里木马鹿茸WNT5B蛋白,分子量约40 kDa。WNT5B基因在塔里木马鹿茸的茸皮、间充质、软骨和骨4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骨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其次在软骨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茸皮和间充质组织(P<0.01)。综上,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塔里木马鹿茸WNT5B基因CDS区序列,并确定了WNT5B在鹿茸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鹿茸 WNT5B基因 分子克隆 免疫荧光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多枝柽柳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加利 姜喜 +1 位作者 周禧琳 庞新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93-1899,共7页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上游河岸多枝柽柳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最优模型。【方法】以塔里木河上游河岸多枝柽柳为研究对象,选取D、H、DH、D2H、CH等预测变量,采用幂函数方程对多枝柽柳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生物量、枝生物量建立预测模型。【结...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上游河岸多枝柽柳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最优模型。【方法】以塔里木河上游河岸多枝柽柳为研究对象,选取D、H、DH、D2H、CH等预测变量,采用幂函数方程对多枝柽柳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生物量、枝生物量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多枝柽柳的叶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l=51.567(CH)0.497,多枝柽柳的枝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b=29.425(D2H)0.948,多枝柽柳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45.423(D2H)0.794。【结论】多枝柽柳叶、枝、地上部分生物量最优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30、0.925和0.885,总相对误差RS的绝对值均小于5%,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均小于20%,拟合效果较好,可以用来估算多枝柽柳地上部分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枝柽柳 生物量模型 塔里木河上游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3种生境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3
作者 杨果 赵迪迪 +4 位作者 王殿付 郑金水 万传星 张利莉 罗晓霞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0-2048,共19页
【背景】塔里木盆地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研究局部尺度细菌群落对环境反应的一个天然实验室。目前虽有学者对其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但针对塔里木盆地植物生境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的调查分析却尚属空白。【目的】解释塔... 【背景】塔里木盆地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研究局部尺度细菌群落对环境反应的一个天然实验室。目前虽有学者对其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但针对塔里木盆地植物生境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的调查分析却尚属空白。【目的】解释塔里木盆地植物生境下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分布格局并为该地区细菌资源挖掘提供数据。【方法】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植物生境土壤进行大尺度、系统的野外调查采样,分析了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探究了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空间格局在大尺度上沿地理与气候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大陆水平上系统发育类群的组装过程。【结果】植物生境与沙漠细菌群落在物种组成、网络结构和系统发育群体的生态过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与沙土相比,植物生境细菌群落网络表现出更大的稳定性和复杂性。零模型分析表明异质选择、扩散限制为细菌群落组合中的重要生态过程。【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3种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驱动因素,为进一步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干旱区生态系统安全和稳定提供了数据资料和研究基础,促进了对干旱地区植物生境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组装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组装 零模型 群落多样性 距离衰减关系 共现网络
原文传递
塔里木河流域上游天然胡杨叶片叶绿素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许丹 伍维模 +2 位作者 王家强 李志军 武建林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53-59,共7页
采用ISI921VF-512野外地物光谱辐射计实地测量了塔里木河上游天然胡杨5月至10月叶片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以及叶绿素含量,比较了不同月份间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并对叶绿素含量与光谱反射率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份... 采用ISI921VF-512野外地物光谱辐射计实地测量了塔里木河上游天然胡杨5月至10月叶片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以及叶绿素含量,比较了不同月份间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并对叶绿素含量与光谱反射率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份之间胡杨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月份是8月,最低的月份是10月;胡杨叶片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反射光谱与绿色植物的反射光谱曲线是一致的,不同波长位置的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因波长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在510~710 nm,胡杨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645 nm处的相关系数最低(r在-0.45~-0.35之间);在415~510 nm和710~920 nm,胡杨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769 nm处相关系数最高(r在0.34~0.41之间)。645 nm和769 nm是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波长位置,用于指示胡杨叶片叶绿素与反射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胡杨 叶绿素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提取甘草黄酮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彦芹 焦培培 +3 位作者 张莉 康少峰 严建龙 李彬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1-1117,共7页
本研究筛选了两种能快速诱导甘草疯长型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5和MS7,用微波法提取甘草愈伤组织和野生甘草根中总黄酮。测定结果显示:三年生野生型胀果甘草根中总黄酮的含量约为6.02%,培养3~4周的胀果甘草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的含量约为1.1%... 本研究筛选了两种能快速诱导甘草疯长型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5和MS7,用微波法提取甘草愈伤组织和野生甘草根中总黄酮。测定结果显示:三年生野生型胀果甘草根中总黄酮的含量约为6.02%,培养3~4周的胀果甘草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的含量约为1.1%。结果表明:组织培养生产黄酮在生产效率、工厂化生产、避免季节限制、保护野生甘草资源及实际应用中更具优势。本研究可为从甘草中提取总黄酮提供一条可借鉴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疯长型愈伤组织 黄酮产量
下载PDF
苦豆子生物碱对乳草蝽的杀虫活性 被引量:7
6
作者 万传星 白红进 张利莉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11-13,共3页
测定了新疆若羌县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L.)植株不同器官部位总生物碱的含量及其对乳草蝽(Oncopeltus fasci-atus)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苦豆子生物碱在根、茎、叶、籽等不同器官均有分布,其根、茎、叶、籽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分别为... 测定了新疆若羌县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L.)植株不同器官部位总生物碱的含量及其对乳草蝽(Oncopeltus fasci-atus)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苦豆子生物碱在根、茎、叶、籽等不同器官均有分布,其根、茎、叶、籽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分别为:1.02%,0.51%,1.93%,2.55%;自根、茎、叶、籽提取的总生物碱对4龄乳草蝽若虫的触杀毒力LC50分别为:4.0344 mg/mL,3.5588mg/mL,11.739mg/mL,0.7155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生物碱 乳草蝽 杀虫活性
下载PDF
库尔勒香梨及其杂交后代生理指标研究
7
作者 脱丽琴 李永丰 +1 位作者 梁潇 吴翠云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为掌握库尔勒香梨优良性状的遗传特征,对库尔勒香梨、新梨10号、新梨11号等7个香梨及杂交梨新品种的叶片质量性状、果实形态特征及果实内外品质等28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香梨杂交品系在叶片、叶基、叶尖、叶缘、叶姿、叶色上... 为掌握库尔勒香梨优良性状的遗传特征,对库尔勒香梨、新梨10号、新梨11号等7个香梨及杂交梨新品种的叶片质量性状、果实形态特征及果实内外品质等28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香梨杂交品系在叶片、叶基、叶尖、叶缘、叶姿、叶色上均存在差异,果实形状、果面光滑度、底色、果面盖色、着色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差异;在杂交过程中大果型基因占优势,新梨6号、新梨7号、新梨8号、新梨9号、新梨11号单果重均显著高于库尔勒香梨;杂交后代果实的形状呈多样性,且果皮表面均有红晕;新梨11号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质量分数、VC含量最高,新梨8号糖酸比最大,新梨6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库尔勒香梨石细胞含量最高,其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低于其他杂交后代品种。目前关于库尔勒香梨杂交品系的品质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研究梨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遗传特征 叶片质量 果实形态 果实品质
下载PDF
新疆地区梨种质资源叶表型性状的多样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郭丽 吴翠云 +3 位作者 唐章虎 樊国全 姜喜 杨植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3-469,共7页
为梨种质资源的保存、核心种质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促进梨种质资源的挖掘及高效利用,本文根据《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提供的方法,对新疆保存的172份梨种质资源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为梨种质资源的保存、核心种质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促进梨种质资源的挖掘及高效利用,本文根据《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提供的方法,对新疆保存的172份梨种质资源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个梨种质资源叶表型性状中,8个质量型性状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34.21%,其中叶片状态最高为54.80%,叶背茸毛变异系数最低为12.90%;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aver指数变化范围分别在0.03~0.80和0.09~1.69;6个数量型性状变异系数的幅度为11.18%~31.87%,其中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31.87%),Shannon-weaver指数变化范围为2.85~5.14,各数量型性状均属于正态或偏正态分布,K-S检验与频率分布图形表现一致,且各性状间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根据材料的不同来源可将梨种质资源分为4种类型,其中以香梨为亲本的杂交群体的叶表型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种质资源 叶片 表型多样性
下载PDF
高校典型公共场所冬季室内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烁烁 吴瑛 +3 位作者 郝啸峰 王思羽 谭蓉 张文宣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0期73-75,共3页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T大学校园内不同功能区域室内微生物气溶胶进行采样并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有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除综合楼教室外,其余校园室内微生物气溶胶主要来自于细菌气溶胶;影响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的因素包括建筑物周...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T大学校园内不同功能区域室内微生物气溶胶进行采样并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有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除综合楼教室外,其余校园室内微生物气溶胶主要来自于细菌气溶胶;影响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的因素包括建筑物周边的自然环境、人群的流动性以及建筑物的结构、气象条件等。通过本研究,探究了T大学校园室内的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环境均为清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气溶胶 浓度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下载PDF
新疆骆驼蓬子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及其被膜的影响
10
作者 骆强 吴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37-140,共4页
为了探究新疆骆驼蓬子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及细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试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半定量法测定骆驼蓬子生物碱的抑菌能力,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微量板半定量法测定其对表皮葡萄... 为了探究新疆骆驼蓬子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及细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试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半定量法测定骆驼蓬子生物碱的抑菌能力,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微量板半定量法测定其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驼蓬子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抑菌能力,且抑菌率与骆驼蓬子生物碱浓度成正比关系,达到一定浓度有完全杀菌作用。水溶性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为0.03 mg/mL,MBC为0.12 mg/mL。脂溶性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为0.06 mg/mL,MBC为0.25 mg/mL。骆驼蓬子生物碱浓度为0.25,0.50 mg/mL时,抑膜能力与阳性对照青霉素相近,且水溶性生物碱对供试菌株的抑膜能力要强于脂溶性生物碱。说明骆驼蓬子生物碱对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被膜的形成降低菌群数量,且水溶性生物碱的这些作用略强于脂溶性生物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骆驼蓬子 抑菌 生物碱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原文传递
新疆近沙漠地区某高校室内生物气溶胶调查
11
作者 郝啸峰 吴瑛 +3 位作者 王烁烁 张文宣 谭蓉 王思羽 《干旱环境监测》 2022年第4期175-179,共5页
以近沙漠地区阿拉尔市T大学校园内不同建筑物室内生物气溶胶为研究对象,选用自然沉降法进行采样。经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场所室内的生物气溶胶浓度差异显著性不同;同一建筑物内不同楼层的生物溶胶浓度具有显著差异性。本研究对南疆地区人... 以近沙漠地区阿拉尔市T大学校园内不同建筑物室内生物气溶胶为研究对象,选用自然沉降法进行采样。经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场所室内的生物气溶胶浓度差异显著性不同;同一建筑物内不同楼层的生物溶胶浓度具有显著差异性。本研究对南疆地区人居环境改善、传染病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溶胶 浓度 特征分布
下载PDF
磁性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付巧芳 吴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0,共7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凭借其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所带来的载药空间,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兴起了一种新型磁性框架复合材料(MFCs),MFCs保留了MOFs的载药率和生物安全性较高的性能,同时增加了磁靶向和磁热疗性能。本文对M... 金属-有机框架(MOFs)凭借其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所带来的载药空间,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兴起了一种新型磁性框架复合材料(MFCs),MFCs保留了MOFs的载药率和生物安全性较高的性能,同时增加了磁靶向和磁热疗性能。本文对MFCs的制备方法、种类、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特点以及药物递送时的作用方式进行综述,并对MFCs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金属有机框架 癌症 磁性粒子 靶向 磁热疗
下载PDF
土壤水分胁迫对胡杨、灰叶胡杨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4
13
作者 伍维模 李志军 +1 位作者 罗青红 韩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5,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中度水分胁迫(50%~60%)和重度水分胁迫(30%~40%)条件下,胡杨和灰叶胡杨2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胡杨、灰叶胡杨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符合非直角双...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中度水分胁迫(50%~60%)和重度水分胁迫(30%~40%)条件下,胡杨和灰叶胡杨2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胡杨、灰叶胡杨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符合非直角双曲线函数。在正常供水条件下,胡杨、灰叶胡杨的最大光合速率(Pn max)分别为24.59、16.68μmol CO2·m^-2s^-1,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分别为0.059、0.036μmolCO2·μmol^-1photons,光饱和点(LSP)分别为603、517μmol photons·m^-2s^-1,光补偿点(LCP)分别为42、41μmol photons·m^-2s^-1、暗呼吸速率(Rd)分别为2.99、1.45μmol CO2·m^-2s^-1。土壤水分胁迫能显著降低胡杨、灰叶胡杨Pn max、AQY、LSP,而对LCP及Rd无显著影响。无论在正常供水还是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胡杨均表现出更高的光合活性,其Pn、Pn max、LSP、AQY及Rd值均比灰叶胡杨高,而LCP值,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胡杨对光照、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能力高于灰叶胡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灰叶胡杨 水分胁迫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韩爱芝 蒋卉 +2 位作者 贾清华 马玲 白红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87,共6页
建立喷雾干燥法制备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方法,考察微囊化前后花色苷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壁材中阿拉伯树胶质量分数、β-环糊精质量分数、芯壁比、进料流速、进风口温度、总固形物含量对黑果枸杞花色苷包埋效率的影响,采用B... 建立喷雾干燥法制备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方法,考察微囊化前后花色苷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壁材中阿拉伯树胶质量分数、β-环糊精质量分数、芯壁比、进料流速、进风口温度、总固形物含量对黑果枸杞花色苷包埋效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包埋工艺。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进料转速2 000 r/min、乳化时间10 min、出风口温度80℃、阿拉伯树胶质量分数1%、β-环糊精质量分数50%、进料流速330 mL/h的恒定条件下,选择芯壁比1:2.5(g/g)、进风口温度160℃、总固形物含量22%。黑果枸杞微胶囊包埋效率平均值可达91.01%。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为类似圆球状的、平均粒径(9.16±1.02)μm的玫红色粉末,受光照、空气及温度的影响,明显比微胶囊化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花色苷 微胶囊 喷雾干燥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黑果枸杞色素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8
15
作者 汪河滨 白红进 +2 位作者 王金磊 褚志强 王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0,共3页
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黑果枸杞色素,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黑果枸杞色素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色素溶液对DPPH自由基、·OH和O2-·均具有较好的清... 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黑果枸杞色素,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黑果枸杞色素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色素溶液对DPPH自由基、·OH和O2-·均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色素 DPPH自由基 羟自由基(·OH)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黑果枸杞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55
16
作者 白红进 汪河滨 +1 位作者 褚志强 王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方法采用常规水浴法、超声法、微波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多糖,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四种方法提取的黑果枸杞多糖含量分别为:9.64%、5.70%、7.35%、10.89%。提取效果...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方法采用常规水浴法、超声法、微波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多糖,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四种方法提取的黑果枸杞多糖含量分别为:9.64%、5.70%、7.35%、10.89%。提取效果为: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常规水浴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结论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黑果枸杞多糖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多糖 超声提取 微波提取 超声-微渡协同萃取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鲁小静 冯艳波 +2 位作者 陈晓瑞 韩爱芝 白红进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6期79-83,共5页
优化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水浸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规律,依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从黑果枸杞中提取粗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热水温度90℃,时间66min,料液比1... 优化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水浸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规律,依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从黑果枸杞中提取粗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热水温度90℃,时间66min,料液比1∶25(g∶mL);在此条件下黑果枸杞多糖得率为29.36%。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热水浸提黑果枸杞多糖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多糖 响应面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黑果枸杞叶片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韩爱芝 白红进 +1 位作者 耿会玲 孟庆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8,122,共6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及超声功率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依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优化从黑果枸杞叶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乙醇提取浓度...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及超声功率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依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优化从黑果枸杞叶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乙醇提取浓度为70%,超声功率400 W,料液比为1∶25,超声提取温度58℃,黑果枸杞叶片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1.62%。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22%。说明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黑果枸杞叶片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叶 响应面法 超声波辅助提取 总黄酮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中、下游胡杨种群高度结构特征 被引量:19
19
作者 于军 白冠章 +1 位作者 梁继业 李志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109,共7页
在塔里木河上游沙雅县塔里木乡、中游轮台县轮南镇、下游尉犁县34团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内设置52500m2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分析了不同生境胡杨种群的高度结构、高度级间失稳率等。结果表明:不同研究区胡杨种群... 在塔里木河上游沙雅县塔里木乡、中游轮台县轮南镇、下游尉犁县34团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内设置52500m2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分析了不同生境胡杨种群的高度结构、高度级间失稳率等。结果表明:不同研究区胡杨种群结构差异明显,上游沙雅县胡杨种群高度结构呈倒J型,幼龄>中龄>近熟龄>成熟龄,幼苗储备丰富,各龄级高度数量分布均匀,为稳定增长种群。轮南镇胡杨种群高度结构呈倒J型,幼龄>中龄>近熟龄>成熟龄,幼龄和中龄数量储备丰富,各龄级高度数量分布差异大,在水分条件好时为快速增长型种群。34团胡杨种群高度结构呈现下窄上宽的倒金字塔型,成熟龄高度级缺失,近熟龄高度级数量稀少,幼龄级高度数量稀少,整个胡杨种群处于衰退期。不同研究区的失稳率反映的种群的动态与高度级密度曲线反映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级结构 失稳率 胡杨种群 塔里木河流域
原文传递
药桑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韩爱芝 王丽君 +3 位作者 贾清华 王子坤 马玲 杨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3,共5页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药桑叶多糖提取条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用对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对药桑叶多糖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药桑叶粗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在液料比25∶1(mL∶...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药桑叶多糖提取条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用对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对药桑叶多糖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药桑叶粗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在液料比25∶1(mL∶g),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条件下,药桑叶粗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3.39±0.53)%。降血糖初步研究结果为:药桑叶粗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半抑制浓度(IC_(50))为0.96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叶 Box-Behnken试验 多糖 降血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