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1
作者 王凤娇 张玲 +4 位作者 韩占江 黄文娟 刘艳萍 梁爱华 李海文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26-129,134,共5页
植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农学、园艺和园林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对实践要求很高。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优选课程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植物学实验室建设、将课程思政... 植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农学、园艺和园林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对实践要求很高。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优选课程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植物学实验室建设、将课程思政紧密融入植物学实验课程中等措施,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联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培养认识、观察以及研究植物的能力,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实践 评价 课程
下载PDF
新疆南疆灰枣叶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2
作者 郑文宇 马国财 +3 位作者 罗钧 蒋俊锋 陈朋 白红进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22,共15页
本试验以新疆南疆废弃灰枣叶为原料制备原始生物质炭(YBC),并通过Na_2SO_4改性制备灰枣叶改性生物质炭(M-YBC),以亚甲基蓝溶液(MB)模拟印染污水,将制备的改性生物质炭用于印染污水处理。采用Brunauer-Emmett-Teller氮气吸附法(BET)、扫... 本试验以新疆南疆废弃灰枣叶为原料制备原始生物质炭(YBC),并通过Na_2SO_4改性制备灰枣叶改性生物质炭(M-YBC),以亚甲基蓝溶液(MB)模拟印染污水,将制备的改性生物质炭用于印染污水处理。采用Brunauer-Emmett-Teller氮气吸附法(BET)、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拉曼散射光谱仪(Raman)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YBC和M-YBC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Na_2SO_4处理后,随着碳化程度增加,BET比表面积(S_(BET))和孔数量都有所增加,M-YBC的S_(BET)达到了419.03 m^(2)/g,其对MB的吸附性能也明显提高。M-YBC对MB的饱和吸附容量可达298.77 mg/g,较YBC提高了637.70%,与购买的商业活性炭(AC)对比发现,M-YBC的饱和吸附容量约为AC的5倍,差异极其显著(P<0.000 1)。此外,对MB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分析发现,YBC和M-YBC对MB的吸附机理复杂,主要以表面络合、静电吸引和氢键作用导致的化学吸附为主。本研究可为新疆枣产业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物质炭在防治印染污水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枣叶 生物质炭 硫酸钠改性 吸附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和ITS1基因的新疆主要孤雌生殖卤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刘静 王智超 +1 位作者 刘昌财 程勇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为了解新疆主要孤雌生殖卤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以线粒体COⅠ基因和ITS1基因为分子标记,对新发现的阿拉哈克盐湖(ALHK)的孤雌生殖卤虫群体的线粒体COⅠ基因和ITS1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从与新疆艾比湖(AB)、巴里坤盐湖(BRK)和阿... 为了解新疆主要孤雌生殖卤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以线粒体COⅠ基因和ITS1基因为分子标记,对新发现的阿拉哈克盐湖(ALHK)的孤雌生殖卤虫群体的线粒体COⅠ基因和ITS1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从与新疆艾比湖(AB)、巴里坤盐湖(BRK)和阿其克库勒湖(AQ)3个已知染色体倍性的孤雌生殖卤虫群体间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ALHK、AB、BRK和AQ的孤雌生殖卤虫群体的771 bp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出多态性位点115个,定义为9种单倍型,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新疆4个孤雌生殖卤虫群体间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度(0.659)和核苷酸多样指数(0.052 179);4个孤雌生殖卤虫群体的1 039 bp ITS1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出5个多态性位点,定义为3种单倍型,基于ITS1基因的新疆4个孤雌生殖卤虫群体间呈现出低的单倍型多样度(0.353)和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0.000 96)。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单倍型网络关系图显示ALHK、BRK和AB的孤雌生殖卤虫群体间存在着基因交流,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分子系统进化树显示新发现的ALHK的孤雌生殖卤虫与BRK的二倍体孤雌生殖卤虫亲缘关系最近。相较于线粒体COⅠ基因,ITS1基因在新疆孤雌生殖卤虫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分析中效果较差,这可能是由于核基因进化速度较慢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雌生殖卤虫 线粒体COⅠ基因 ITS1基因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柽柳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形态演化研究
4
作者 李海文 刘香楠 杨赵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9-28,共10页
柽柳属(Tamarix L.)隶属石竹目柽柳科(Tamaricaceae),为我国荒漠区主要类群,我国约有18种,柽柳属植物对维持荒漠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挥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因种间形态差异小,仅依赖形态学对柽柳属的分类存在很大困难,早期基于分支分类... 柽柳属(Tamarix L.)隶属石竹目柽柳科(Tamaricaceae),为我国荒漠区主要类群,我国约有18种,柽柳属植物对维持荒漠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挥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因种间形态差异小,仅依赖形态学对柽柳属的分类存在很大困难,早期基于分支分类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未能很好地解决柽柳属内的支序关系。本研究选取我国柽柳属17个物种,利用多序列联合(nrITS及叶绿体ndh F-rpl32、psb A-trn H、trn Q-rps16和trn S-trn G)进行分子系统发育树推断,在此基础上选取了3个形态特征并使用Mesquite软件进行祖先性状重建分析,探讨柽柳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和性状演化。结果表明中国柽柳属由4个分支构成:分支1为无叶柽柳支系,叶退化为鞘状抱茎;分支2为刚毛柽柳和盐地柽柳支系,幼枝被毛;分支3由白花柽柳等5个物种组成的春花组,花为4~5基数;分支4由多枝柽柳等9个物种组成,花为5基数;这4个分支与柽柳属的生物学特征基本吻合,较好地解决了该属的支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属 多序列联合 系统发育 共衍征
下载PDF
新疆巴里坤盐湖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史楠楠 王智超 +1 位作者 程勇 夏可心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6,共9页
为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新疆巴里坤盐湖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演化机制,于2020年10月、2021年5月和8月调查了巴里坤盐湖的浮游生物,依据形态学特征鉴定浮游生物属或种,统计分析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和Marga... 为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新疆巴里坤盐湖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演化机制,于2020年10月、2021年5月和8月调查了巴里坤盐湖的浮游生物,依据形态学特征鉴定浮游生物属或种,统计分析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结果显示,巴里坤盐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2属,平均密度为9.34×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1.97mg/L,以硅藻门、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浮游动物(除卤虫外)3门30属,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平均密度为146.45ind./L,平均生物量为0.51mg/L。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822~3.509,浮游动物为0~2.919。巴里坤盐湖浮游生物物种组成、密度和生物量呈明显的水期变化和分布差异;较1990s浮游生物物种数目增加28属,密度显著降低(P<0.05),生物量有所增加(P>0.05),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巴里坤盐湖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盐度和水温变化可能是造成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相关管理部门需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里坤盐湖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发现红沙蚺兼记繁殖数量新纪录
6
作者 夏可心 史楠楠 +1 位作者 王智超 程勇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225,共4页
2017年5月—2021年10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进行动物学野外实习和项目调研过程中,多次发现并采集到一种中小型蛇类。依据2017、2018年采集固定的2号标本及2020年采集到的母蛇,鉴定为红沙蚺(Eryx miliaris)。2020年采集到的母蛇产子16... 2017年5月—2021年10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进行动物学野外实习和项目调研过程中,多次发现并采集到一种中小型蛇类。依据2017、2018年采集固定的2号标本及2020年采集到的母蛇,鉴定为红沙蚺(Eryx miliaris)。2020年采集到的母蛇产子16条。本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发现红沙蚺及其繁殖数量为其分布和繁殖数量新纪录。标本保存于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学标本室(R-2017-1,R-20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沙蚺 繁殖数量 新疆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昆仑雪菊水溶性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3
7
作者 吴瑛 王秀芳 袁守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133,共5页
以新疆昆仑山产雪菊为原料,采用水作为萃取剂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粒度大小4因素对生物黄酮含量的影响,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分析。以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水... 以新疆昆仑山产雪菊为原料,采用水作为萃取剂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粒度大小4因素对生物黄酮含量的影响,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分析。以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水溶液萃取法提取黄酮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90(g/mL)、提取时间60min、粒度40目,在此条件下昆仑雪菊的水溶性黄酮含量为2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水溶性黄酮 响应面
下载PDF
响应面冬青果实色素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瑛 杜江明 +1 位作者 杨亚梅 袁守亮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4,共4页
以冬青果实皮为原料提取红色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70.48℃、提取时间50.06min、料液比1∶41.76时,冬青果实皮红色素提取量预测值为0.15,实际测定值为0.153... 以冬青果实皮为原料提取红色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70.48℃、提取时间50.06min、料液比1∶41.76时,冬青果实皮红色素提取量预测值为0.15,实际测定值为0.153,与实测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果实 响应面法 提取量
下载PDF
和田玫瑰残渣纤维素及蛋白质含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瑛 刘天志 袁守亮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0-431,共2页
采用考马斯亮蓝和蒽酮法对新疆和田野生玫瑰花提取精油后的残渣进行了蛋白质及纤维素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残渣中纤维素含量达到了22.64%,蛋白质含量为2.52 mg/g;并且对残渣的黄酮和多糖的预试验显示呈阳性,说明玫瑰花提取精油后残... 采用考马斯亮蓝和蒽酮法对新疆和田野生玫瑰花提取精油后的残渣进行了蛋白质及纤维素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残渣中纤维素含量达到了22.64%,蛋白质含量为2.52 mg/g;并且对残渣的黄酮和多糖的预试验显示呈阳性,说明玫瑰花提取精油后残渣可以作为一种饲料或饲料添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残渣 纤维素 蛋白质
下载PDF
基于ITS区序列的疑似野生双孢菇菌株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磊 徐彪 +2 位作者 何刚 杨历军 胡建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3,共3页
通过提取新疆南疆疑似野生双孢菇基因组DNA,采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ITS区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对疑似菌株双孢菇进行初步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GenBank的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登陆的、与双孢菇ITS序列相似度为99%,达数十种之多,... 通过提取新疆南疆疑似野生双孢菇基因组DNA,采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ITS区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对疑似菌株双孢菇进行初步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GenBank的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登陆的、与双孢菇ITS序列相似度为99%,达数十种之多,其中与登录号为EF460354的双孢菇同源性达100%,覆盖率达91%。根据rDNA ITS区序列分析准则和双孢菇的形态特征,鉴定新疆南疆疑似野生双孢菇为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ITS BLAST 分子鉴定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的白粉菌(I)
11
作者 张山河 吴苏娜 +2 位作者 王云 张利利 徐彪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9-23,共5页
笔者于2011—2013年间,将采自新疆伊犁地区的101份白粉菌标本进行分类鉴定研究,报道了目前已明确分布于本地区的白粉菌50种,其中隶属于5簇7属。所有引证标本均保存于塔里木大学菌物标本馆(HMUT)。
关键词 伊犁 白粉菌 分类鉴定
下载PDF
新疆红井子盐碱土壤非培养放线菌多样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贾晓宇 贺江舟 +3 位作者 关统伟 孙红专 夏占峰 张利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6-613,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红井子盐碱土壤中的放线菌物种多样性。【方法】应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的免培养方法进行放线菌物种多样性分析。利用放线菌特异性引物,以土壤样品总DNA为模板,扩增16S rRNA基因,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 【目的】研究新疆红井子盐碱土壤中的放线菌物种多样性。【方法】应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的免培养方法进行放线菌物种多样性分析。利用放线菌特异性引物,以土壤样品总DNA为模板,扩增16S rRNA基因,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并对文库中的插入序列进行RFLP分析。【结果】随机挑选的246个阳性克隆通过酶切筛选出61个不同图谱的重组克隆并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这61个克隆序列分属于42个OTUs,分布于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的放线菌亚纲(Actinobacteridae)、酸微菌亚纲(Acidimicrobidae)和红色杆菌亚纲(Rubrobacteridae);该环境中有71.4%的序列与已有效发表菌株的序列相似性小于97%,代表着放线菌新类群,其中部分序列形成了几个独立的进化分支,可能代表更高级的新分类单元。【结论】红井子土壤中的放线菌组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并有新放线菌分类单位的潜在资源,值得进一步进行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井子 盐碱土 放线菌多样性 系统发育 免培养方法
原文传递
新疆高寒香菊总黄酮、多酚及水浸出物含量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瑛 刘天志 袁守亮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6-188,192,共4页
对新疆昆仑山产高寒香菊黄酮、多酚及水溶出物质量进行测定,为香菊功能活性成分的提取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用超声法提取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00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香菊多酚含... 对新疆昆仑山产高寒香菊黄酮、多酚及水溶出物质量进行测定,为香菊功能活性成分的提取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用超声法提取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00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香菊多酚含量;采用烘箱恒重法测定其水浸物含量。结果表明:高寒香菊中总黄酮含量为15.76%(占干重)、总多酚含量为237.09mg/g、水浸出物含量为51.57%,因此香菊作为一种特色天然产物进行其在保健品的研究具有较大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香菊 总黄酮 多酚 水浸出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