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8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2011年癌痛病人阿片类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马莹 张晖 +1 位作者 翟青 胡晓文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阿片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是癌痛治疗合理用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2011年用于癌痛治疗的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以了解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趋势,为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癌痛病人获得允分治疗... 阿片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是癌痛治疗合理用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2011年用于癌痛治疗的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以了解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趋势,为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癌痛病人获得允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癌痛病人 药物利用评审
下载PDF
2008—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羟色胺3受体阻断剂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祎 胡晓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统计我院2008—2010年临床5-羟色胺3(5-HT3)受体阻断剂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探讨合理使用要点。方法:对我院3年来5-HT3受体阻断剂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药品的销售数量、金额、类别,分析临床用药趋势。结果:5-HT3受体阻断剂... 目的:统计我院2008—2010年临床5-羟色胺3(5-HT3)受体阻断剂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探讨合理使用要点。方法:对我院3年来5-HT3受体阻断剂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药品的销售数量、金额、类别,分析临床用药趋势。结果:5-HT3受体阻断剂总体用量呈快速增长,品种使用显示出明显的变化趋势。结论:3年来5-HT3受体阻断剂总体用量增长,长半衰期品种受临床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3受体阻断剂 销售额 用药分析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荟萃分析和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配对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杰 陈海泉 +7 位作者 张亚伟 周晓燕 沈盛萍 胡鸿 缪龙升 李鹤成 马龙飞 相加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76-281,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的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并结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资料,明确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荟萃分析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软件。配对研究包括1998... 背景与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的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并结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资料,明确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荟萃分析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软件。配对研究包括1998—200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其中90名患者接受辅助化疗,180名患者未接受化疗。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9个标志物分析预后和预测化疗价值。结果:共有6项研究,1037例患者纳入本荟萃分析,接受辅助化疗与未化疗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而在淋巴结有转移的亚组患者中,辅助化疗显示了提高生存率的趋势。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中,未化疗组和化疗组的Ⅰ期患者(P=0.59&P=0.59)、Ⅱ期患者(P=0.2778&P=0.2778)及Ⅲ期患者(P=0.695&P=0.8667)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化疗对肿瘤转移至喉返神经和(或)腹腔淋巴结的患者(Ⅳa亚组)最有效。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优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P=0.038,0.01)。Bcl-2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其在化疗组中的表达较无化疗组更有预测意义。结论: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Ⅳa期(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效果。Bcl-2是分析预后及指导辅助治疗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尽管我们是目前文献报道最大样本的食管癌化疗研究,但结论还需要前瞻性的临床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辅助化疗 荟萃分析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实体瘤中靶向药所致间质性肺病管理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标准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剑 沈维娜 +3 位作者 季冬梅 王磊苹 龚成成 胡夕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1-249,共9页
药物所致间质性肺病(drug-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DILD)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针对靶向药物和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DILD是一种常见的肺毒性疾病,对患者往往有致命性,因此需要早发现、... 药物所致间质性肺病(drug-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DILD)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针对靶向药物和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DILD是一种常见的肺毒性疾病,对患者往往有致命性,因此需要早发现、早干预。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使DILD诊断困难,故应在临床实践中定期进行CT检查。在DILD的早期采用"实体瘤中靶向药所致间质性肺病管理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标准"治疗,有望逆转这种药物相关的毒性及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药所致间质性肺病管理 实体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标准
下载PDF
斯钙素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人体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杨舒雯 马奔 +1 位作者 周力 王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5-880,共6页
斯钙素(stanniocalcin,STC)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由鱼类独有的内分泌腺斯坦尼小体所分泌。在哺乳动物中,也存在STC样蛋白,分别命名为STC-1和STC-2,通过肾脏和胃肠道来调节钙和磷酸盐的代谢,STC-1与鱼类STC氨基酸序列显示高度同源性(约50%),... 斯钙素(stanniocalcin,STC)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由鱼类独有的内分泌腺斯坦尼小体所分泌。在哺乳动物中,也存在STC样蛋白,分别命名为STC-1和STC-2,通过肾脏和胃肠道来调节钙和磷酸盐的代谢,STC-1与鱼类STC氨基酸序列显示高度同源性(约50%),STC-2则较低,有35%左右的氨基酸呈同源性。一些研究已发现它们的细胞定位、基因结构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表达,为阐明哺乳动物的STC功能提供线索。此外,STC-1和STC-2在众多肿瘤细胞系中有表达,提示哺乳动物STC具有除矿物质代谢外的多种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钙素 肿瘤 细胞增殖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申请MEDLINE和PubMed Central收录的最新进展及策略研究
6
作者 王琳辉 倪明 《学报编辑论丛》 2024年第1期171-180,共10页
MEDLINE和PubMedCentral(PMC)是PubMed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医学领域极其重要的数据库,其收录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且日益严苛。本研究统计并分析MEDLINE和PMC收录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的情况(截至2023年12月30日),并对收录要求(数据库网站... MEDLINE和PubMedCentral(PMC)是PubMed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医学领域极其重要的数据库,其收录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且日益严苛。本研究统计并分析MEDLINE和PMC收录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的情况(截至2023年12月30日),并对收录要求(数据库网站2024年版)及申请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为我国生物医学期刊申请MEDLINE或PMC提供参考。目前MEDLINE及PMC收录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有限(仅103种),但收录标准却在不断提升。在审核内容上,两者对编委和稿源的多样性、制度建设及履行、研究型论文比例、论文的科学性及严谨性、国际指南在写作和编辑方面的适用等方面均有涉及。对论文的科学性审查(Scientific Quality Review)是MEDLINE和PMC期刊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申请期刊应践行《学术出版透明与最佳行为准则》帮助其提高网站信息的透明度并完善其制度建设,保证较高的研究型论文比例,遵循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ICMJE)的推荐规范,严格执行提高生物医学研究的质量和透明度(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Transparency Of health Research,EQUATOR)协作网(EQUATOR Network)的《生物医学研究报告指南》(如CONSORT、PRISMA、STROBE、ARRIVE2.0等),提升期刊的内涵质量,努力扩大期刊编委团队,确保编委和稿源的多样性。MEDLINE与PMC收录期刊的标准日益提高,其对文章的科学质量审查已成为MEDLINE和PMC期刊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期刊的内涵质量应作为生物医学期刊的一项长期工作。期刊应重视论文的科学性,提高研究型论文的比例,严格履行国际化的编辑及写作标准进而把控论文的编辑和写作质量,使其符合国际化期刊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期刊 PUBMED MEDLINE PubMed Central OA Equator Network 《学术出版透明与最佳行为准则》
下载PDF
2022年全球及中国乳腺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7
作者 莫淼 王泽洲 +1 位作者 郑莹 张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7-503,共7页
目的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依据性别(女性)、年龄与人类发展指数(HDI)等特征,分析全球及中国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GLOBOCAN 2022数据库获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乳腺癌流行数据,通过联合国开发... 目的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依据性别(女性)、年龄与人类发展指数(HDI)等特征,分析全球及中国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GLOBOCAN 2022数据库获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乳腺癌流行数据,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22年人类发展报告》获取HDI数据。基于总体的乳腺癌数据及按性别(女性)、年龄和HDI水平分别描述全球及中国的乳腺癌流行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标化发病率(SIR)、标化死亡率(SMR)及死亡发病比(M/I)与HD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共纳入17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2022年全球乳腺癌总发病人数为229.7万,在各癌种中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SIR(46.8/10万)居第1位;全球乳腺癌总死亡人数为66.6万,在各癌种中居第4位,SMR(12.7/10万)居第2位。中国乳腺癌总发病人数为35.7万,在各癌种中居第6位,占全球乳腺癌总发病人数的15.5%,SIR(33.0/10万)居于中国各癌种第2位;中国乳腺癌总死亡人数为7.5万,在各癌种中居第7位,占全球乳腺癌总死亡人数的11.3%,SMR(6.1/10万)居中国各癌种第6位。在全球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发病人数、SIR、死亡人数、SMR均居首位;在中国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发病人数和SIR均居第2位,死亡人数和SMR分别居第5位和第4位。SIR与HDI呈正相关(r=0.76,P<0.01),M/I与HDI呈负相关(r=-0.89,P<0.01),而SMR与HDI无明显相关性(r=-0.09,P=0.23)。全球及中国的乳腺癌发病人数从25~29岁开始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全球乳腺癌死亡人数从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大幅增加,并在50~59岁达到高峰,70岁之后呈下降趋势。中国乳腺癌的死亡人数在50~54岁和65~69岁呈现2个小高峰,在70岁以后逐渐下降。不同HDI水平国家和地区及全球和中国的SIR随年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而SMR均随年龄增长持续上升。结论全球及中国乳腺癌疾病负担严重,尤其在女性人群中,SIR和SMR在全球居首位,在中国虽然分别居第2位和第4位但发病和死亡人数都不容忽视。HDI与乳腺癌SIR呈正相关,与M/I呈负相关,但与SMR无明显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不同HDI水平国家和地区SIR变化趋势各异,但SMR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世界人口年龄标准化发病率 世界人口年龄标准化死亡率 死亡发病比 人类发展指数
原文传递
社区开展重症医学知识科普创新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邹海 陈臻瑶 +5 位作者 贺西淦 牟晓洲 张忠伟 朱彪 魏鹏 刘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51-3056,共6页
医学知识科普在促进医患之间有效沟通与理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传统医学知识科普模式中存在的诸如单向传播、信息不够深入和知识难以理解等不足之处,通过检索文献探讨创新型医学知识科普模式的类型与优势。当前社区开展医学知... 医学知识科普在促进医患之间有效沟通与理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传统医学知识科普模式中存在的诸如单向传播、信息不够深入和知识难以理解等不足之处,通过检索文献探讨创新型医学知识科普模式的类型与优势。当前社区开展医学知识科普工作的主要模式包括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讲座、专题报告、书籍、宣传册等,其信息传达效果有限,缺乏互动和个性化,以及持续性和可追溯性。本文对社区开展重症医学知识科普创新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包括漫画、动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互联网平台等众多新型科普方式,并进行了有益的社区实践,实践结果显示,创新科普模式下人们对科普内容的阅读点击量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科普创新模式能提高医学知识科普效率、增强患者参与度、弥补医学知识鸿沟、提供定制化健康管理方案,优势显著,但也具有诸如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性较高等局限性,科普模式仍需持续不断的创新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 病人教育(主题) 科普模式 创新 实践
下载PDF
肿瘤患者心身症状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9
作者 尹营营 赵宽 +18 位作者 王彩莲 汤立晨 何红波 刘向欣 潘昱 杨海龙 杨阳 周波 谢可 林铮 喻林珍 骆艳丽 陆峥 王小平 任涛 邹韶红 魏镜 冯威 袁勇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09-1822,1830,共15页
肿廇患者常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失眠、疼痛等心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该类症状目前在我国临床中容易被医患忽视或未有效转诊治疗。目前国内肿瘤管理相关共识对心身症状处理内容较少,鉴于此,本共识系统阐述了肿瘤患者... 肿廇患者常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失眠、疼痛等心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该类症状目前在我国临床中容易被医患忽视或未有效转诊治疗。目前国内肿瘤管理相关共识对心身症状处理内容较少,鉴于此,本共识系统阐述了肿瘤患者相关心身症状的临床管理建议,结合相关文献,整合实用管理工具,全面回答了肿瘤相关心身症状的医患沟通、诊断评估、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以及如何建立医-护-患-家属同盟等重要问题,旨在提高非精神专科医生对肿瘤相关心身症状的识别、转诊,并在精神心理科及其他多学科团队的互助下有效沟通、开展治疗及管理心身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心身症状 心身医学 临床管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策略建议——以医学学术期刊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美琴 张俊彦 +5 位作者 于笑天 孙晋枫 李锋 倪明 王朝晖 丁媛媛 《出版与印刷》 2024年第2期61-70,共10页
了解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策略举措,以强化学术期刊的科普责任,助力国家科普战略。文章以医学学术期刊为例,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国内医学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已经开展科普... 了解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策略举措,以强化学术期刊的科普责任,助力国家科普战略。文章以医学学术期刊为例,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国内医学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已经开展科普工作的期刊占比较低,且多为近几年开始;开展科普工作的路径单一,受众相对局限;科普作品的创作主体多样,审定流程不规范。进一步分析了医学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存在的不足,包括内容创作能力总体较弱、编辑投入科普工作的热情不高、科普工作传播范围有限等。提出搭建“医学学术期刊多学科多维度科普内容生产合作平台”,实现集期刊平台、新媒体、大众媒体的科普作品多途径协同传播,健全并完善医学学术期刊健康知识传播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等,使得医学学术期刊成为提升公众医学科学素养的主力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期刊 科普工作 学术期刊 科技创新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危重症专业医学生科普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海 吴毕力 +3 位作者 陈臻瑶 贺西淦 刘静 朱华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医学科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对重症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科普责任、科普方法和科普知识要求。在新医科大背景下,必须强化危重症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医学生科普知识教育和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其科普意识和责任感,使其在今后的临床实践... 医学科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对重症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科普责任、科普方法和科普知识要求。在新医科大背景下,必须强化危重症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医学生科普知识教育和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其科普意识和责任感,使其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自觉践行科普责任,普及危重症科学知识,通过危重症科学知识普及,降低危重症死亡率、提高危重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能力 危重症医学 新医科 医学生
下载PDF
《上海医学影像》杂志“临床前分子影像”专栏序言
12
作者 王明伟 章英剑 《上海医学影像》 2011年第3期234-234,共1页
值此美好的仲秋季节,我们非常荣幸地向广大读者介绍《上海医学影像》杂志新增设的“临床前分子影像(preclinical molecular imaging)专栏”。
关键词 分子影像 医学影像 临床前 杂志 上海 序言
下载PDF
基于CT的影像组学诺模图预测结直肠癌肺转移射频消融后的局部肿瘤进展
13
作者 黄浩哲 陈红 +7 位作者 郑德重 陈超 王英 许立超 王耀辉 何新红 杨媛媛 李文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7-872,共16页
背景与目的:早期预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肺转移瘤经过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的局部肿瘤无进展生存期(local tumo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LTPF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影像组学在肿瘤预后预测方... 背景与目的:早期预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肺转移瘤经过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的局部肿瘤无进展生存期(local tumo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LTPF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影像组学在肿瘤预后预测方面已有一定的探索。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影像组学的诺模图预测CRC肺转移患者RFA治疗后的LTPFS。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收治的172例伴有401个肺转移病灶的CRC患者。本研究通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编号:2402291-24)。将患者的RFA术前及术后即刻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通过数据增强后,人工分割靶病灶和RFA后区域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maximum relevance and minimum redundancy algorithm,MRMRA)和最小绝对值收敛(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模型进行特征筛选。基于筛选后的影像组学特征和多因素分析筛选的临床变量,分别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融合模型。计算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评估3种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后绘制最佳模型对应的诺模图。结果:在所有肺转移瘤中,最终复发的病灶有102个(25.4%),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病灶有299个(74.6%)。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95%CI:19.466~22.534),RFA术后的1、2和3年的LTPFS率分别为76.5%(95%CI:72.0~80.4)、72.1%(95%CI:66.6~76.9)和69.9%(95%CI:64.0~75.1)。无论在训练集还是测试集中,基于LASSO回归模型最终筛选的12个影像组学特征和多因素分析筛选的4个临床变量而构建的融合模型预测LTPFS的AUC最高,C-index分别为0.890(95%CI:0.854~0.927)和0.843(95%CI:0.768~0.916)。结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变量的融合模型预测CRC肺转移患者RFA治疗后的LTPFS是可行的,并且其性能优于单一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模型。同时,融合模型的诺模图可以更直观地预测CRC肺转移患者RFA治疗的预后,协助临床医师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随访复查方案,灵活地调整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组学 诺模图 结直肠癌 肺转移 射频消融
下载PDF
胰腺癌高淋巴转移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龙江 罗国培 +7 位作者 徐近 刘辰 张波 刘亮 徐永锋 武春涛 虞先濬 倪泉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0,共3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淋巴道转移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构建胰腺癌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平台。建立一种具有淋巴道高转移活性的人胰腺癌细胞系,可为深入研究胰腺癌淋巴转移的机理,预防和治疗胰腺癌淋巴转移提...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淋巴道转移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构建胰腺癌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平台。建立一种具有淋巴道高转移活性的人胰腺癌细胞系,可为深入研究胰腺癌淋巴转移的机理,预防和治疗胰腺癌淋巴转移提供合适的实验平台。方法:通过将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裸鼠爪垫皮下连续接种法建立淋巴道转移模型,筛选、建立高淋巴转移胰腺癌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系中CD133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裸鼠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淋巴道转移模型,获得了具有高侵袭性、高淋巴转移能力的胰腺癌BxPC-3-LN细胞系。该细胞系具有侵袭力强、转移效率高和转移集中的特点,在胰腺原位和爪垫的成瘤能力明显强于母系BxPC-3细胞,其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代细胞。BxPC-3-LN细胞系CD133阳性细胞比例(3%)明显高于母代细胞(0.5%)。结论:该细胞系为胰腺癌转移机理的研究和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合适的实验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淋巴转移 细胞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肿瘤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慧 陈颖秀 +2 位作者 叶绿茵 卢仁泉 郭林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30-335,共6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结直肠癌患者100例(结直肠癌组),其中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47例、Ⅲ期34例、Ⅳ期11例;有淋巴转移55例、无淋巴转移45例。...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结直肠癌患者100例(结直肠癌组),其中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47例、Ⅲ期34例、Ⅳ期11例;有淋巴转移55例、无淋巴转移45例。以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细胞百分比(CD3^(+)%)、CD3^(+)CD4^(+)T细胞百分比(CD3^(+)CD4^(+)%)、CD3^(+)CD8^(+)T细胞百分比(CD3^(+)CD8^(+)%)、CD3^(+)CD4~-CD8~-T细胞[双阴性T细胞(DNT)]百分比(DNT%)、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CD4^(+)Treg%)、CD3^(+)PD-1^(+)T细胞百分比(CD3^(+)PD-1^(+)%),计算CD4^(+)/CD8^(+)比值。同时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72-4、CA50、CA242]。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判断结直肠癌患者淋巴转移的效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组CD3^(+)CD8^(+)%显著升高(P<0.05),CD3^(+)CD4^(+)%、DNT%、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2个组之间CD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之间CD4^(+)/CD8^(+)比值、CD4^(+)Treg%和CD3^(+)PD-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淋巴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比较,有淋巴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01),CD4^(+)Treg%和CD3^(+)PD-1^(+)%显著升高(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4^(+)/CD8^(+)比值、CD4^(+)Treg%和CD3^(+)PD-1^(+)%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判断结直肠癌患者淋巴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0.775、0.765、0.825。以CEA、CA19-9、CA72-4、CA50、CA242任意1项阳性为肿瘤标志物阳性,TNMⅠ期患者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48.9%(23/47)、52.9%(18/34)、90.9%(10/11)。在TNMⅡ期和Ⅲ期患者中,肿瘤标志物阳性者CD4^(+)/CD8^(+)比值显著低于阴性者(P<0.001),CD4^(+)Treg%显著高于阴性者(P<0.001),CD3^(+)P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免疫抑制功能增强,T淋巴细胞亚群与肿瘤进展和肿瘤标志物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比值 CD4^(+)调节性T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结直肠癌
下载PDF
医学科技成果与医学科普融合的路径探讨——以《协和医学杂志》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海 莫少波 +1 位作者 刘洋 宋宏伟 《传媒评论》 2024年第10期73-76,共4页
在科技资源视角下,科学研究产物持续推动医学科普作品的创作。融媒体时代背景中,剖析医学科技成果向医学科普转化的优势及痛点,找准两者美妙结合的切入点,探讨具有可行性的路径,为国内众多优质科技资源在医学科普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具... 在科技资源视角下,科学研究产物持续推动医学科普作品的创作。融媒体时代背景中,剖析医学科技成果向医学科普转化的优势及痛点,找准两者美妙结合的切入点,探讨具有可行性的路径,为国内众多优质科技资源在医学科普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医学科普 媒体融合 路径探索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系统研究
17
作者 邸元帅 罗吉 +1 位作者 高大地 杨皓文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实现人体外周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高通量、高检出率的分选富集与检测,为癌症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早期筛查。方法设计一款分选富集与检测集成化的微流控芯片,采用荧光检测系统进行单细胞水平的CTCs... 目的实现人体外周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高通量、高检出率的分选富集与检测,为癌症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早期筛查。方法设计一款分选富集与检测集成化的微流控芯片,采用荧光检测系统进行单细胞水平的CTCs检测,得到样本中的CTCs数量。结果使用裂解红细胞后的外周血液样本进行6次实验,在进样速度达到0.2 mL/h时,CTCs能够达到78.6%的最佳检测率,组内相关系数达到0.8以上。结论CTCs检测系统能够实现较高的检出率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以为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循环肿瘤细胞 分选富集 荧光检测 早期筛查
下载PDF
我国护理信息系统可用性及有效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陆韡吾 李云 +1 位作者 裘佳佳 马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6,共6页
对国内护理信息系统可用性及有效性相关评价工具与方法进行综述,并分析现存不足及对未来的启示,以期为推进我国护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护理信息系统 可用性 有效性 评价 综述
下载PDF
BRCA1/2胚系突变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
19
作者 胡晓钰 蔡毓文 +3 位作者 叶富贵 邵志敏 胡伟刚 余科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编码产物在维持机体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CA1/2致病突变是否会导致机体对放射线的脆弱度增加,从而诱发第二原发肿瘤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编码产物在维持机体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CA1/2致病突变是否会导致机体对放射线的脆弱度增加,从而诱发第二原发肿瘤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是否是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基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收集的回顾性三阴性乳腺癌队列(292例为BRCA1/2突变的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针对其开展分析,分别在非BRCA1/2胚系突变患者(n=261)与BRCA1/2胚系突变患者(n=31)中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估影响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因素,并对上述两人群中的分析结果进行交互作用分析,从而评估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双侧检验且检验水准α=0.05。本研究所有样本的获得与使用均得到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050432-4-2108),且每个患者均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结果:在BRCA1/2胚系突变患者中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接受放疗相对于未接受放疗显著增加了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2.479,95%CI:1.971~3.118,P<0.001)。而在非BRCA1/2胚系突变患者中,放疗对第二原发肿瘤的效应则不显著。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对于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无显著的交互作用(OR=9.71,95%CI:0.32~295.25,P=0.193)。结论:虽然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接受放疗的患者相比,BRCA1/2胚系突变的患者术后放疗会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但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对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并无相互交叉作用,因而BRCA1/2胚系突变患者术后接受放疗可能并不会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 BRCA2 放疗 第二原发肿瘤
下载PDF
组织病理学助力肿瘤分子病理精准诊断
20
作者 柏乾明 周晓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9-1011,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等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病理学科的发展已逐渐从传统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时代进展到分子病理学时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分子病理学...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等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病理学科的发展已逐渐从传统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时代进展到分子病理学时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分子病理学技术在各种类型肿瘤的预防筛查及遗传咨询、病理诊断及分型、靶向/免疫治疗药物选择、治疗反应预测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6]。与此同时,亦有诸多研究提示组织形态特征与分子病理改变密切关联,具有组织形态病理学基础能够有效促进肿瘤分子病理的精准诊断[7-10]。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分子病理医师或相关研究及技术人员,为了给临床医师和(或)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分子病理检测报告与解读,除了掌握分子病理学相关技术,储备一定量的组织病理学知识同样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梳理临床常用肿瘤分子病理技术在精准检测、报告与解读过程中应当关注/掌握的组织形态病理学相关知识,以期提高分子病理精准报告的质量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理学 组织病理 分子病理 精准诊断 荧光原位杂交 二代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