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国人大网膜多层螺旋CT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航 闵鹏秋 +3 位作者 曾蒙苏 王克强 葛梅英 陈楠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4-697,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大网膜的多层螺旋CT解剖,探讨相关临床意义,为影像诊断和外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成人腹部16层螺旋CT的横、冠、矢状断层及三维图像,观察大网膜的解剖分布、与周围脏器毗邻关系、血管的形态特点,探讨不同断面的显示... 目的研究成人大网膜的多层螺旋CT解剖,探讨相关临床意义,为影像诊断和外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成人腹部16层螺旋CT的横、冠、矢状断层及三维图像,观察大网膜的解剖分布、与周围脏器毗邻关系、血管的形态特点,探讨不同断面的显示优势以及临床应用。结果1.各种断面的优势:横断位在于观察大网膜的分布以及脂肪情况;冠状位在于观察血管情况;矢状位在于观察大网膜与邻近脏器的解剖毗邻关系。2.三维重建图像可满意地显示胃网膜静脉回流情况。3.胃结肠静脉(包括典型及非典型)出现率为67.2%;游离部具“游走性”:20.7%移位于上腹腔,17.2%偏右下腹腔分布;大网膜脂肪密度CT值为(-104.97±10.78)Hu,与皮下脂肪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网膜动静脉为寻找大网膜的标志,3种断面及三维图像相结合可充分显示大网膜的解剖学特征,并可为影像诊断、修复外科、胰腺及门静脉高压外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网膜 解剖 多层螺旋CT
原文传递
面神经隐窝手术解剖三维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戴培东 张天宇 +1 位作者 王克强 王正敏 《解剖与临床》 2003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重建技术模拟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三维解剖。方法:取新鲜颞骨标本块,不脱钙聚合物包埋,骨切片机连续薄切片,经扫描、图像处理、精确对位后,提取颞骨内各结构轮廓,重建三维图像。结果:重建图像细致精确,较完整地反映了面... 目的:利用计算机重建技术模拟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三维解剖。方法:取新鲜颞骨标本块,不脱钙聚合物包埋,骨切片机连续薄切片,经扫描、图像处理、精确对位后,提取颞骨内各结构轮廓,重建三维图像。结果:重建图像细致精确,较完整地反映了面神经隐窝手术解剖。结论:面神经隐窝手术解剖的三维模拟能提供颞骨结构立体图像,直观反映各结构之间复杂的空间毗邻关系,可用于手术设计和手术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面神经隐窝 手术解剖 三维重建 模拟
下载PDF
神经源性痛大鼠模型腰髓后角A_β纤维生芽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忠球 潘艳春 +2 位作者 王劼 彭裕文 沈馨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9,T029,共6页
已有研究表明 ,外周神经损伤后 Aβ神经元的初级传入末梢在脊髓的病理性生芽与损伤后痛觉超敏的形成有关。为了证实外周神经损伤后形成的这种生芽是否具有可逆性 ,本研究以大鼠坐骨神经压迫造成神经源性痛模型 ,采用跨神经节的霍乱毒素 ... 已有研究表明 ,外周神经损伤后 Aβ神经元的初级传入末梢在脊髓的病理性生芽与损伤后痛觉超敏的形成有关。为了证实外周神经损伤后形成的这种生芽是否具有可逆性 ,本研究以大鼠坐骨神经压迫造成神经源性痛模型 ,采用跨神经节的霍乱毒素 B亚单位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 ( CB-HRP)作为示踪剂 ,四甲基联苯胺 ( TMB)反应呈色追踪 Aβ初级传入末梢。结果证实 :对坐骨神经的压迫也能够导致痛觉过敏和 Aβ纤维末梢生芽侵入脊髓后角 层 ,并且这种生芽不伴随对神经压迫的解除而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痛 大鼠模型 腰髓后角 Aβ纤维 生芽 CB-HRP 坐骨神经压迫 大鼠
下载PDF
来氟米特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颜彦 王翔飞 +5 位作者 张庆勇 崔杰峰 王颉 朱文青 钱菊英 葛均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来氟米特治疗组。在0周和8周时测定血清中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介素6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来氟米特治疗组。在0周和8周时测定血清中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介素6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斑块处巨噬细胞数量。图像分析观察主动脉斑块内膜面积比。结果来氟米特对血脂无明显影响,但可使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介素6、主动脉斑块内膜面积比及斑块处的巨噬细胞数较高脂饮食组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来氟米特可显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的炎症反应,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来氟米特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 来氟米特 动脉粥样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介素6
下载PDF
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化学条件培养基中定向分化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元山 王滨 +2 位作者 汪洋 刘才栋 沈馨亚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无血清化学培养条件下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向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定向分化。方法:实验于2000-04/07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①取新生SD大鼠获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前O2A祖细胞原代混合培养7d后,以B104神经胶质... 目的:观察体外无血清化学培养条件下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向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定向分化。方法:实验于2000-04/07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①取新生SD大鼠获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前O2A祖细胞原代混合培养7d后,以B104神经胶质瘤细胞株条件培养液犤100mL含:牛血清白蛋白每20mg,胰岛素2.5mg,转铁蛋白20mg,腐胺1.6mg,亚硒酸钠0.5μg,黄体酮0.6μg,生物素0.24μg,T33μg,T40.04mg,溶于DMEM/F12对半配置的培养液中犦增殖并纯化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然后将培养基更换为无血清的化学条件培养基。②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记录24,48和72h细胞的形态变化,分化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无血清化学条件培养基培养形态学演变:培养24h,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突起增加为三极或四极,胞体增大稍迟;48h后突起明显增多,相互之间连接成网;72h,胞体大且边缘不规则,突起分支更加清晰,分支彼此呈三维立体交错,部分突起之间可见指环状或膜片状结构。结论:化学条件培养基可使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细胞形态呈现渐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少突神经胶质 细胞分化 大鼠 培养基 定向分化 形态学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
6
作者 林浩东 王欢 +2 位作者 陈德松 王劼 顾玉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为了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本研究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缝合模型,分别于术后1、3、7、14、21及28d取吻合口远端的神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为了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本研究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缝合模型,分别于术后1、3、7、14、21及28d取吻合口远端的神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损伤神经远端iNOS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假手术对照组坐骨神经中未见明显的iNOS阳性产物,iNOSmRNA表达极低。实验组神经损伤后iNOS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iNOS阳性产物的吸光度(A)值在术后7d达高峰。iNOSmRNA表达在术后1、3、7d维持较高水平,此后则明显下降。上述结果说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纤维中iNOS的表达增加,iNOS可能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坐骨神经 大鼠
下载PDF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陆锦标 刘颖 +1 位作者 叶诸榕 施建英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研究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梗死灶的影响。方法 :5 6只大鼠通过大脑中动脉持续性栓塞制成脑缺血模型 ,于缺血 2 h后一次性静脉给予 b FGF或生理盐水 2 0 0 μl,分别在 3、6、12 h,1、3、7、14 ... 目的 :研究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梗死灶的影响。方法 :5 6只大鼠通过大脑中动脉持续性栓塞制成脑缺血模型 ,于缺血 2 h后一次性静脉给予 b FGF或生理盐水 2 0 0 μl,分别在 3、6、12 h,1、3、7、14 d后处死动物进行观察和分析梗死灶的变化。结果 :给药组在 3h~ 3d各时间段梗死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面积百分比缩小值为 16 .73%~ 2 3.5 3%。结论 :外源性 b FGF能缩小梗死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