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52届美国核医学年会学术概况
1
作者 陈绍亮 李彪 +7 位作者 石洪成 李林法 赵晋华 左传涛 李蓓蕾 吴翼伟 章斌 罗全勇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8-320,共3页
第52届美国核医学年会于2005年6月18~22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年会共交流论文1500余篇,中国大陆入选论文59篇,占3.9%,超过法国1篇而列第5位.前4位分别是美国(702篇)、德国(147篇)、日本(132篇)、韩国(110篇).Wagner教授第28次作了大会... 第52届美国核医学年会于2005年6月18~22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年会共交流论文1500余篇,中国大陆入选论文59篇,占3.9%,超过法国1篇而列第5位.前4位分别是美国(702篇)、德国(147篇)、日本(132篇)、韩国(110篇).Wagner教授第28次作了大会总结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年会 美国 学术 中国大陆 总结报告 多伦多 加拿大 论文
下载PDF
大黄改善急性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水通道蛋白-4机理研究 被引量:74
2
作者 唐宇平 蔡定芳 +1 位作者 刘军 陈依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改善急性脑出血血脑屏障损伤的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机理。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注射自体无肝素动脉血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对神经功能缺损、脑含水量进行观察,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脑屏障紧密连接(bloodbrainbarriertight... 目的探讨大黄改善急性脑出血血脑屏障损伤的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机理。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注射自体无肝素动脉血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对神经功能缺损、脑含水量进行观察,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脑屏障紧密连接(bloodbrainbarriertightjunction,BBBTJ)的损害,电镜观察不同时间点BBB和神经星形胶质细胞足突改变,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AQP4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脑出血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可明显减轻脑水肿;伊文思蓝染色结果显示血脑屏障从12h开始明显损害;电镜结果提示出血后12h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被破坏,而且神经星形胶质细胞足突肿胀;大黄可有效使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破坏减少、神经星形胶质细胞足突肿胀减轻。脑出血模型组大鼠AQP4表达出现增高(P<0.05);脑出血后1天AQP4mRNA和AQP4蛋白表达增强,第3天达峰值,其后逐渐有所下降。大黄可抑制AQP4基因转录和翻译。结论大黄可通过改善血脑屏障损伤减轻脑水肿;大黄改善血脑屏障破坏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AQP4基因转录和翻译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水通道蛋白-4 血脑屏障 脑水肿
下载PDF
中药对AECOPD肺部感染控制窗等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杨佩兰 张琦祺 +5 位作者 黄海茵 汤杰 宋文宝 姚亮 张谊 王振伟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AECOPD痰热蕴肺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方,痰热证基本消失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AECOPD痰热蕴肺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方,痰热证基本消失时,予健脾益肾中药,疗程为3个月。观察再感染复发时间(PIC窗)、FEV1%以及St.George问卷的改善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显控率90.0%,对照组为67.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33.33%,低于对照组的70.37%(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控制窗中化数为90d,长于对照组的65d(P<0.05);治疗组FEV1%较前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St.George问卷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清肺化痰与健脾补肾方剂序贯治疗,结合常规西医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PIC窗,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清肺化痰 健脾补肾 肺部感染控制窗 生存质量 肺功能
下载PDF
乳腺癌中印记基因SLC22A18/TSSC5/BWR1A启动子区甲基化及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红梅 张宏伟 +2 位作者 贺黉裕 侯英勇 赵子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研究印记基因SLC22A18启动子区甲基化对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SLC22A18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RT-PCR)方法检测40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及... 目的:研究印记基因SLC22A18启动子区甲基化对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SLC22A18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RT-PCR)方法检测40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SLC22A18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SLC22A18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检测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TSA)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后,对SLC22A18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SLC22A18在40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中mRNA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0.12±0.10vs0.69±1.05,P<0.01);40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SLC22A18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75%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0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甲基化组SLC22A18mRNA表达量低于非甲基化组(0.11±0.08vs0.24±0.18,P<0.01)。5-aza-dc和5-aza-dc/TSA能不同程度逆转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SLC22A18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上调SLC22A18基因表达。结论:SLC22A18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有一定的关联,SLC22A18基因表达下调与其启动子区CpG岛异常甲基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SLC22A18/TSSC5/BWR1A DNA甲基化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江 陈财忠 +3 位作者 王建华 严福华 曾蒙苏 周康荣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8期791-793,共3页
目的:评价高分辨力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DCEMRA)对肾动脉狭窄的显示准确性。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或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高分辨力肾动脉3DCEMRA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肾动脉和副肾动脉显示质量和病变显示情况,并与DSA做对照。结果... 目的:评价高分辨力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DCEMRA)对肾动脉狭窄的显示准确性。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或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高分辨力肾动脉3DCEMRA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肾动脉和副肾动脉显示质量和病变显示情况,并与DSA做对照。结果:3DCEMRA显示了30例患者总共59支肾动脉主干(1例为单支移植肾动脉),显示率为100%。3DCEMRA显示4支副肾动脉,显示率100%。肾动脉段级分支的显示率为49%。所有病例在动脉显示区域内静脉均未显影或显影淡,对诊断不构成影响。DSA共显示59支肾动脉主干和4支副肾动脉(以63支计算),59支主干中2支闭塞,8支重度狭窄,11支中度狭窄,10支轻度狭窄,28支肾动脉主干和4支副肾动脉都正常。3DCEMRA除把2支轻度狭窄估为中度狭窄,1支中度狭窄估为重度狭窄外,其它结果都同DSA一致,故3DCEMRA显示肾动脉主干和副肾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的有血液动力学意义的明显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阳性预测值为91%,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高分辨力肾动脉3DCEMRA能准确检出肾动脉主干和副肾动脉狭窄,并能较好判断其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形术 肾动脉
下载PDF
肾动脉纤维肌层发育不良的高分辨力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丹 林江 +2 位作者 钱晟 陈财忠 王建华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2期1329-1331,共3页
目的:评价高分辨力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D CE MRA)诊断肾动脉纤维肌层发育不良(FMD)的价值。方法:5例经临床和DSA造影确诊的肾动脉FMD患者行肾动脉高分辨力3D CE MRA检查,扫描同时使用透视触发和并行采集技术。分析所有患者的肾... 目的:评价高分辨力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D CE MRA)诊断肾动脉纤维肌层发育不良(FMD)的价值。方法:5例经临床和DSA造影确诊的肾动脉FMD患者行肾动脉高分辨力3D CE MRA检查,扫描同时使用透视触发和并行采集技术。分析所有患者的肾动脉和FMD显示情况,并与DSA对照。结果:肾动脉3D CE MRA清楚显示5例患者10支肾动脉主干及其近端段级分支,且静脉均未显影或显影很淡。5例FMD均为单侧肾动脉受累,2例表现为肾动脉主干和近端段级分支串珠状改变,3例表现为肾动脉中段局限性狭窄。3D CE MRA显示结果与DSA一致。结论:高分辨力肾动脉3D CE MRA能较好检出肾动脉主干和近端分支的F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动脉 纤维肌层发育不良
下载PDF
四环素对高胆固醇喂养兔细胞因子和主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章平 张怀勤 +3 位作者 陈寿权 蔡乃绳 李上共 王明山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 观察四环素对高胆固醇喂养兔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内皮素 -1(ET-1)和主动脉斑块面积比的影响 ,以探讨其可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36只雄性日本大耳兔随机分对照组、高胆固醇组和四环素组 ,测定饲养前、后... 目的 观察四环素对高胆固醇喂养兔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内皮素 -1(ET-1)和主动脉斑块面积比的影响 ,以探讨其可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36只雄性日本大耳兔随机分对照组、高胆固醇组和四环素组 ,测定饲养前、后血浆TNF -α、ET-1的含量和饲养后的主动脉全长斑块面积比。 结果饲养前各实验组间血浆TNF-α和ET-1的含量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 ,饲养后高胆固醇组血浆TNF -α和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四环素组 (均P<0.05) ,而后两者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05) ;饲养后高胆固醇组动脉斑块面积比明显大于对照组和四环素组(P>0.05) ;而四环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TNF -α和ET-1参与高胆固醇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四环素能降低高胆固醇喂养兔的TNF-α、ET-1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 ,可能具有一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与降低TNF-α、ET-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高胆固醇 细胞因子 主动脉斑块 面积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时间分辨回波分享MRA和并行采集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江 陈财忠 +5 位作者 李轫晨 徐鹏举 王建华 严福华 曾蒙苏 周康荣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评估时间分辨回波分享磁共振血管成像(TREAT MRA)和并行采集技术在血管性病变中的显示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个临床诊断或怀疑血管性病变患者行TREATMRA检查,采用3DFLASH序列,用加速因子为2的并行采集技术和回波分享... 目的:评估时间分辨回波分享磁共振血管成像(TREAT MRA)和并行采集技术在血管性病变中的显示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个临床诊断或怀疑血管性病变患者行TREATMRA检查,采用3DFLASH序列,用加速因子为2的并行采集技术和回波分享技术填充K空间,采集1帧3D图像用时2~3s,共12帧动态显示靶血管解剖结构。分析全部病例的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情况,并与其它检查作对照。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TREAT MRA检查;TREAT MRA动态显示了动静脉充盈情况,至少有1~3帧动脉显示时无静脉污染;所有病例动脉结构显示清楚,包括动脉主干和肾、肺、手足动脉远端分支。TREAT MRA发现2例颈动脉和1例肾动脉狭窄,2例主动脉夹层和破口,前臂血管瘤,足部动静脉瘘和肺动静脉瘘各1例,病变显示清楚,10例行TREAT MRA的病例与其它检查技术结果比较,均与之完全符合。结论:TREAT MRA结合并行采集能以高时间分辨力清楚显示血管结构,效果类似于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病变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肾动脉高分辨力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透视触发和并行采集技术使用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江 陈财忠 +5 位作者 李轫晨 王建华 严福华 曾蒙苏 沈继章 周康荣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评估透视触发和并行采集技术用于肾动脉高分辨力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的可行性和对肾动脉的显影诊断效果。方法:90例临床诊断或怀疑肾动脉或腹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行高分辨力肾动脉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使用透视... 目的:评估透视触发和并行采集技术用于肾动脉高分辨力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的可行性和对肾动脉的显影诊断效果。方法:90例临床诊断或怀疑肾动脉或腹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行高分辨力肾动脉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使用透视触发软件启动肾动脉3D CE MRA扫描,扫描采用K空间中心填充法和加速因子为2的并行采集技术。分析图象质量和病变显示情况,并与其它检查结果对照。结果:肾动脉3D CE MRA显示了90例患者共810支动脉段(100%显示率),平均显示等级为3.88。3D CE MRA显示8例11支副肾动脉,显示等级均为4.0。肾动脉段级分支的显示率为73%(66/90例)。所有病例在动脉显示区静脉均未显影或显影很淡,平均等级为0.20。3D CE MRA发现639支动脉段正常;66支动脉段管壁不规则;55支动脉段轻度狭窄;37支动脉段严重狭窄;2支动脉段闭塞;11支动脉段动脉瘤形成。其中96支肾动脉存在狭窄,11支副肾动脉均正常。共有43例病例,肾动脉3D CE MRA与其它血管成像技术作了比较,3D CE MRA的检查结果与之完全符合。结论:透视触发并行采集肾动脉高分辨力3D CE MRA简单可行,成像时间短,空间分辨力高,能清楚显示肾动脉且无静脉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动脉狭窄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抑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舍曲林治疗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新兵 周明成 +6 位作者 吴敏生 黄红漫 冯六六 俞建华 许其倓 曹国良 葛均波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7期507-509,共3页
目的:观察舍曲林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疗效。方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接受支架置入的11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舍曲林进行干预作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基础治疗组作为对照组。主要观... 目的:观察舍曲林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疗效。方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接受支架置入的11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舍曲林进行干预作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基础治疗组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术后1年的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因性死亡)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次要指标观察治疗1年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小板聚集率、高敏C反应蛋白、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术后1年11例失访,剩下104例患者,治疗组发生心绞痛6例,对照组为10例;3例心肌梗死均为对照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心源性猝死1例为对照组。104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组再狭窄6例,再狭窄率11.8%(6/51);对照组再狭窄9例,再狭窄率17%(9/53)。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vs30.2%),但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vs17%)。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应用舍曲林进行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对冠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抑郁 冠状动脉介入术 舍曲林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在主动脉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为民 高涌 +10 位作者 符伟国 余朝文 聂中林 孟庆友 卢冉 孙勇 包宗明 周伟 高杰 朱光辉 李国平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的操作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腹主动脉瘤2例。结果:5例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术后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假腔立刻消失,2例腹主动...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的操作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腹主动脉瘤2例。结果:5例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术后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假腔立刻消失,2例腹主动脉瘤瘤体成功隔绝。无支架移位;术中发生内漏1例,经及时处理后消失;2例术后出现移植后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缓解。随访3~21个月,无移植物移位及器官缺血,假腔内见血栓形成。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恢复快,有着较好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支架 人工血管 腔内隔绝术
下载PDF
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机体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婷 蒋豪 薛张纲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2年第6期355-357,共3页
为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及异体血的输入,血液稀释合并控制性降压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综述其在联合应用时对机体组织的灌注和氧合、神经内分泌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关键词 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氧合 神经内分泌 止血 纤溶系统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内皮素与运动性支气管痉挛相关——内皮素拮抗剂对过度通气诱导豚鼠支气管痉挛的影响和脉冲振荡肺功能仪对运动性哮喘的临床评估
13
作者 何翔 梁永杰 +5 位作者 朱晖 汪蜀 郭忠良 陶梦非 尹琦 蔡映云 《世界感染杂志》 2007年第5期371-377,共7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过度通气诱导豚鼠支气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①将19只小鼠分成两组。(A)bosentan组:在过度通气前予bosentan;(B)对照组:在过度通气前给予生理盐水。在诱发前后分别测定肺阻力与肺顺应性,用含5%CO2、9... 目的 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过度通气诱导豚鼠支气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①将19只小鼠分成两组。(A)bosentan组:在过度通气前予bosentan;(B)对照组:在过度通气前给予生理盐水。在诱发前后分别测定肺阻力与肺顺应性,用含5%CO2、95%O2干燥混合气通过动物呼吸机提供机械通气。分别收集肺泡灌洗液。②14例哮喘病人和141例健康对照者,用脉冲振荡仪测定呼吸阻抗,而后进行运动激发试验并再次测定呼吸阻抗。最后,收集两组血清并测定ET-1浓度。结果 ①动物试验组,过度通气显著诱发对照组肺阻力增加,为3.28倍,肺顺应性下降,下降为49.9%,而bosentan组无明显变化。肺泡灌洗液bosentan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②临床试验组哮喘病人在运动后5~10min外周阻力大于中央阻力,诱发前后,R5-R20,Zrespir,resonance frequency(Fres)and X5均有显著变化(Table6、Fig3).R5-R20增高≥0.032kPa/L/s,71.4%哮喘病人X5的变化率≥41%,571%病.AVT-Zrespir图表现气流诱捕。哮喘组血浆内皮素-1浓度为(66.6±12.13)ng/mL,对照组为(40.7±5.6)ng/mL(P=0.022),哮喘组运动激发前后呼吸阻抗和血浆内皮素-1浓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实验证明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过度通气诱发豚鼠支气管收缩。运动性周围支气管痉挛中ET1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内皮素拮抗剂 运动性哮喘 脉冲振荡
下载PDF
德士康对前列腺癌激素非依赖型细胞株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广 郭鹏 +4 位作者 郭剑明 张正望 张永康 沈波 刘飞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草药混合制剂德士康(暂定名)对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株PC -3、DU145 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用药后细胞增殖的改变,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 目的 探讨中草药混合制剂德士康(暂定名)对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株PC -3、DU145 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用药后细胞增殖的改变,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德士康可抑制PC- 3、DU145 细胞的生长,PC- 3、DU145 分别主要受阻于G1 期和G2/M期。用药组p16lnk4a蛋白表达增高,Rb磷酸化蛋白表达降低,伴有非磷酸化Rb蛋白的相应增多;而p21waf1、p27Kip1 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德士康可能是通过影响p16lnk4a蛋白的表达,改变细胞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的活性,最后作用于Rb,抑制其磷酸化而发挥作用,从而抑制PC -3、DU145细胞的生长,具有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细胞周期 中草药 PC-3细胞 DU145细胞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2
15
作者 冯六六 钱菊英 +4 位作者 周明成 许其倓 王齐冰 蔡绳 葛均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14-516,共3页
目的 探讨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术前测定 78例单支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 [2 8例稳定性心绞痛 (SAP)和 5 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基础血清CRP水... 目的 探讨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术前测定 78例单支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 [2 8例稳定性心绞痛 (SAP)和 5 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基础血清CRP水平。将患者分为CRP <3 0mg/L(31例 )和CRP≥ 3 0mg/L (4 7例 )两组 ,分析并记录患者术后 1周以及术后 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 (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 )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 (血管内直径狭窄率≥ 5 0 % )等情况。结果 基础血清CRP水平在ACS组比稳定心绞痛组高 [(7 8± 2 6 )比 (2 8± 0 4 )mg/L ,P <0 0 1];术后 1周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ACS组、CRP升高组比稳定心绞痛、CRP不高组明显升高 (8%比 3 6 % ,P <0 0 5 ) ;术后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亦是CRP高者远高于CRP低者 (2 1 5 %比 7 7% ,P <0 0 1;19 5 %比 7 7% ,P <0 0 1)。结论 基础血清CRP水平是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入术后 6个月内预后的预测指标 ,这提示术后 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是和支架置入术前炎症细胞活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术后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再狭窄 预测 冠心病
原文传递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99
16
作者 周建军 曾维新 +3 位作者 周康荣 王建华 曾蒙苏 程伟中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 CT 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术前均经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复习 CT 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 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 CT 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术前均经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复习 CT 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 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中,右侧6例,左侧1例。肿瘤直径3.7~7.5 cm,平均4.6 cm。肿瘤平扫 CT 值16.2~31.7 HU,平均24.3 HU;动脉期增强 CT 值20.9~36.6 HU,平均30.2 HU;门静脉期增强 CT 值27.4~45.5 HU,平均36.0 HU。所有肿瘤边界清楚,瘤体自身受压变形4例,形成伪足样尖角3例。5例肿瘤推移下腔静脉,其中,2例瘤体部分包绕下腔静脉,所有病例下腔静脉形态均正常。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呈嵌入性生长,容易推移或包绕但不压迫邻近血管。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动态增强呈进行性轻度延迟强化,但动脉期强化轻微,类似囊性肿瘤。CT 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此病的诊断有明显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瘤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双心室同步起搏即刻疗效 被引量:23
17
作者 史浩颖 潘翠珍 +5 位作者 舒先红 汪芳 金炜 张建军 陈岗 孙宝贵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运用多普勒组织速度显像、组织同步显像 (TSI)和组织追踪显像评价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即刻疗效。方法 选择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10例 ,分别记录起搏器开放和关闭时的上述三种显像 ,计算左室射血... 目的 运用多普勒组织速度显像、组织同步显像 (TSI)和组织追踪显像评价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即刻疗效。方法 选择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10例 ,分别记录起搏器开放和关闭时的上述三种显像 ,计算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纵向延迟收缩的比例、QRS距左室各节段收缩、舒张早期峰值时间的标准差 (Ts SD、Td SD)、二尖瓣环平均收缩峰值 (LV Sm)、右室游离壁基底段收缩峰值 (RV Sm) ,并根据组织同步显像图的色彩计算TSI指数。比较每位患者起搏器启闭时各参数变化 ,并比较Ts SD与TSI指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左心收缩功能参数 :左室射血分数由起搏关闭时 (37± 11 3) %增高至 (46± 10 1) % (P <0 0 1) ,LV Sm由 (3 16± 0 87)cm/s增高至 (3 76± 0 74 )cm/s (P <0 0 5 )。右室收缩功能参数 :RV Sm由 (6 79± 1 78)cm/s增高至(7 75± 1 92 )cm/s (P <0 0 1)。左心室内机械不同步参数 :左室纵向延迟收缩比例由起搏器关闭时(35± 6 0 4 ) %降低至 (18 13± 9 97) % (P <0 0 1) ,Ts SD由 (83 97± 33 0 2 )ms降低至 (5 2 6 7±19 6 5 )ms ,P <0 0 5 ,Td SD由 (87 81± 2 2 34)ms降低至 (6 3 4 5± 31 4 9)ms,P <0 0 5 ,TSI指数由 2 11± 0 15降低至 1 6 0± 0 33(P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室同步起搏 SD 左室 组织多普勒 即刻疗效 治疗 起搏器 同步性 同步化 记录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18
作者 周建军 曾维新 +6 位作者 周康荣 王建华 曾蒙苏 程伟中 周梅玲 纪元 陆锦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ACC)的 CT 表现及其动态增强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ACC 11例,术前均经 CT 平扫、动脉期(30 s)和门静脉期(70~80 s)扫描,复习 CT 扫描表现并和手术病理作对照。结果 1...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ACC)的 CT 表现及其动态增强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ACC 11例,术前均经 CT 平扫、动脉期(30 s)和门静脉期(70~80 s)扫描,复习 CT 扫描表现并和手术病理作对照。结果 11例 ACC 中,右侧5例,左侧6例。直径4.1~16.0 cm,其中,<5.0 cm 者2例,5.0~10.0 cm 者4例,>10.0 cm 5例;肿瘤境界清楚3例,邻近脂肪间隙见条索状异常密度影3例,邻近实质脏器受侵犯5例。肿瘤实质成分平扫、动脉期和门静脉期 CT 值分别为21.9~46.7 HU(平均35.3 HU)、30.5~65.8 HU(平均47.1 HU)和52.6~97.0 HU(平均74.2 HU)。肿瘤中央坏死形成假囊肿4例,网络状改变6例,实质为主伴小囊变1例;6例网络状改变者动脉期可见显著强化的不规则肿瘤血管。结论 ACC 具有较明显的形态学和血液动力学特征,动态增强扫描尤其是动脉期扫描有明显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进路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4
19
作者 王杭 王国民 +1 位作者 刁伟霖 罗宝国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择国人成人尸体 2 0具 ,男性12具 ,女性 8具。对其侧腹壁神经、血管和后腹膜间隙结构与后腹腔镜进路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结果 髂嵴距腰下三角顶点的距离 :男性 :左侧 (4 0 2±...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择国人成人尸体 2 0具 ,男性12具 ,女性 8具。对其侧腹壁神经、血管和后腹膜间隙结构与后腹腔镜进路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结果 髂嵴距腰下三角顶点的距离 :男性 :左侧 (4 0 2± 1 2 6)cm ,右侧 (3 83± 0 90 )cm ;女性 :左侧(3 90± 0 3 7)cm ,右侧 (3 87± 0 3 7)cm。髂腹下神经距髂嵴的距离 :男性 :左侧 (0 82± 0 13 )cm ,右侧(0 84± 0 0 8)cm ;女性 :左侧 (0 94± 0 0 6)cm ,右侧 (0 93± 0 10 )cm。肋下神经距肋缘下的距离 ,在腋后线和腋中线 :男性 :左侧分别为 (0 79± 0 2 6)cm、(1 65± 1 12 )cm ,右侧分别为 (0 78± 0 3 0 )cm、(1 5 9± 1 0 7)cm ;女性 :左侧分别为 (0 61± 0 14)cm、(1 3 7± 0 89)cm ,右侧分别为 (0 64± 0 13 )cm、(1 3 2± 0 95 )cm。肾下极水平输尿管距腰大肌外缘的距离 :男性 :左侧 (2 2 4± 0 67)cm ,右侧 (2 19±0 73 )cm ;女性 :左侧 (2 0 0± 0 2 3 )cm ,右侧 (1 91± 0 13 )cm。输尿管髂血管交界处距腰大肌外缘的距离 :男性 :左侧 (3 91± 0 5 9)cm ,右侧 (3 76± 0 5 3 )cm ;女性 :左侧 (3 43± 0 3 1)cm ,右侧 (3 85±0 43 )cm。 结论 临床上选择髂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输尿管手术
原文传递
下呼吸道抗菌药物局部用药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瞿介明 刘岽 张静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4-568,共5页
自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应用于临床以来,人类对抗肺部感染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近年来随着耐药菌的出现,静脉等全身给药方式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等急性感染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同时,支气管扩张症及... 自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应用于临床以来,人类对抗肺部感染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近年来随着耐药菌的出现,静脉等全身给药方式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等急性感染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同时,支气管扩张症及囊性肺纤维化等结构性肺病的病原体往往难以清除,导致反复、慢性感染,且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带来的细菌耐药问题更加大了治疗难度.雾化吸入抗菌药物等局部给药方式可提高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有助于提高疗效,因此日益受到重视,但临床应用尚不规范.现介绍下呼吸道局部抗菌药物应用的历程及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用的指征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下呼吸道 局部用药 PNEUMONIA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应用 囊性肺纤维化 支气管扩张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