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1
作者 刘宇 朱敏菁 +5 位作者 温红伟 刘梦娜 王梦迪 何鑫鑫 周琼桂 孙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9-573,共5页
目的:分析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方法: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集聚度从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3个方面,对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2013至2022年深圳市... 目的:分析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方法: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集聚度从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3个方面,对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2013至2022年深圳市主要卫生资源数量呈上升趋势。2022年卫生技术人员数按常住人口数、地理面积和GDP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554、0.3683和0.1635,床位数基尼系数分别为0.2683、0.4575和0.3008,医疗卫生机构数基尼系数分别为0.0715、0.2722和0.2057。除罗湖区、福田区外,其他行政区医疗卫生资源均处于相对不足状态。结论:2013至2022年深圳市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及GDP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罗湖区、福田区卫生资源配置相对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卫生资源配置 集聚度 公平性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心电图引导手臂输液港静脉导管头端精准定位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湘妍玉 吉昕宇 +3 位作者 宋昀杰 徐晓霜 徐海萍 张汝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9期7-11,共5页
目的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探讨心电图技术引导手臂输液港静脉导管头端精准定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38例植入输液港的女性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心电图引导静脉导管头端定位,并采集患者的相关信息。采用随机森林方法探讨心电图... 目的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探讨心电图技术引导手臂输液港静脉导管头端精准定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38例植入输液港的女性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心电图引导静脉导管头端定位,并采集患者的相关信息。采用随机森林方法探讨心电图引导手臂输液港静脉导管头端精准定位的影响因素,应用分类树拟合导管头端定位精准性模型。结果身高、体质量和年龄与导管头端定位精准性相关。所构建模型的准确率(0.84)、灵敏度(0.98)、阳性预测值(0.85)尚可,特异度(0.19)、阴性预测值(0.54)、曲线下面积(AUC)(0.67)较低。结论临床人员应着重关注低身高(<155 cm)、高体质量(>52 kg)、年龄49~63岁的乳腺癌患者,因为此类患者易发生静脉导管头端定位不精准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心电图 手臂输液港 静脉导管定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潜变量混合模型原理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秉哲 姜棋竞 +1 位作者 卢珍珍 黄丽红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4-1230,共7页
医学研究的人群中常存在潜在亚人群具有与其他个体不同的特征或变化趋势,但无法直接识别。潜变量混合模型基于“总体是由有限个亚群混合构成”的思想,可根据后验概率为个体分配潜在类别组,既适用于横断面数据,也可用于纵向数据。本文从... 医学研究的人群中常存在潜在亚人群具有与其他个体不同的特征或变化趋势,但无法直接识别。潜变量混合模型基于“总体是由有限个亚群混合构成”的思想,可根据后验概率为个体分配潜在类别组,既适用于横断面数据,也可用于纵向数据。本文从统计学角度出发,详细阐述潜变量混合模型的4种常见方法的基本原理,总结基本建模流程,并结合既往案例和实际数据对其合理应用进行述评。潜变量混合模型是一种灵活的分类工具,可用于识别和分析研究人群中的潜在类别,深入探讨影响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或其对结局变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变量混合模型 潜在类别分析 增长混合模型 潜类别增长模型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倾向性评分与疾病风险评分匹配对已测量混杂因素的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卢珍珍 赵恩慧 黄丽红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48,共8页
目的比较在组间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PS)重叠较好和较差的场景下应用PS和疾病风险评分(disease risk score,DRS)进行1∶1匹配的效果,同时探索DRS匹配的最优卡钳值。方法设置不同的试验组样本量占比、结局事件发生率和PS重叠情况... 目的比较在组间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PS)重叠较好和较差的场景下应用PS和疾病风险评分(disease risk score,DRS)进行1∶1匹配的效果,同时探索DRS匹配的最优卡钳值。方法设置不同的试验组样本量占比、结局事件发生率和PS重叠情况,模拟6种场景比较PS和DRS匹配前后的协变量均衡性和处理效应估计偏差,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PS重叠较好的场景下,DRS重叠也较好,PS匹配优于DRS,PS匹配最优卡钳值为标准差的10%~20%,DRS匹配相对最优卡钳值为标准差的0.5%。在PS重叠较差的场景中,DRS重叠也变差,但DRS匹配优于PS,DRS匹配最优卡钳值为标准差的15%~20%。此外,PS和DRS匹配对协变量均衡性的改善效果与处理效应估计偏差相一致。结论当PS重叠较好时,优选PS匹配;当PS重叠较差时,可选DRS,其最优卡钳值为标准差的15%~20%。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匹配前后组间协变量均衡性指标的改善情况评价匹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 疾病风险评分 匹配 混杂偏倚
原文传递
轨迹模型在单次结局测量纵向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秉哲 姜棋竞 +2 位作者 卢珍珍 刘奕伶 黄丽红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4-848,共5页
随着临床研究的发展, 纵向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中常见多次暴露测量及单次结局测量的纵向数据, 临床医生在分析中往往难以充分利用其信息。轨迹模型是一种用于处理这类纵向数据的灵活工具, 可根据个体发展轨迹识别总体中的异... 随着临床研究的发展, 纵向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中常见多次暴露测量及单次结局测量的纵向数据, 临床医生在分析中往往难以充分利用其信息。轨迹模型是一种用于处理这类纵向数据的灵活工具, 可根据个体发展轨迹识别总体中的异质亚群, 常见方法包括增长混合模型和潜类别增长模型。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 以R语言为例, 并结合示例数据, 详细介绍轨迹模型的操作步骤、软件实现和分析结果的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模型 增长混合模型 潜类别增长模型 纵向数据
原文传递
上海浦东新区不同血脂水平居民慢性肾病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弋 阮晓楠 +5 位作者 顾建钧 杨黎明 孙乔 徐望红 赵根明 邱桦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5年第9期661-666,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不同血脂水平居民的慢性肾病(CKD)的流行情况,为制定该地区相关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4—7月从上海市浦东新区随机抽取20~80岁的社区居民5584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和生活方式...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不同血脂水平居民的慢性肾病(CKD)的流行情况,为制定该地区相关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4—7月从上海市浦东新区随机抽取20~80岁的社区居民5584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和生活方式等信息,抽取空腹血样并采集晨尿,测定血肌酐、尿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计算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ACR),并依据血清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测定血脂水平。结果该社区居民CKD和高脂血症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1.0%和41.0%。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标化患病率分别为7.7%、33.0%、4.5%和7.1%。CKD患者的高脂血症标化患病率和上述各类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分别为53.4%、10.8%、44.4%、7.6%和10.3%,明显高于非CKD者(分别为39.5%、7.3%、31.3%、4.1%和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白蛋白尿和CKD患病率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加呈升高趋势;随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加则呈降低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项血脂指标的第1百分位组为参照,调整年龄、性别、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肥胖或超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第2和第4组CKD的调整OR值分别为0.69(95%CI:0.53~0.89)和0.77(95%C1:0.60—0.99);TG第2至第4组的CKD调整OR值分别为1.27(95%叫:1.07-1.66)、1.22(95%C1:1.04~1.59)和1.48(95%CI:1.14—1.91);HDL—C第4组CKD的调整OR值为0.66(95%CI:0.51-0.85)。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成年居民中,高TG血症与CKD高风险关系密切,需重视高脂血症和CKD的早期筛检和干预,避免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慢性.肾病 患病率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的SEIR^+CAQ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趋势分析 被引量:53
7
作者 魏永越 卢珍珍 +6 位作者 杜志成 张志杰 赵杨 沈思鹏 王波 郝元涛 陈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0-474,475,共6页
目的拟合并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发展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SEIR动力学模型,考虑COVID-19的传播机制、感染谱、隔离措施等,建立SEIR^+CAQ传播动力学模型。基于官方公布的每日确诊病例数进行建模,利用2... 目的拟合并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发展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SEIR动力学模型,考虑COVID-19的传播机制、感染谱、隔离措施等,建立SEIR^+CAQ传播动力学模型。基于官方公布的每日确诊病例数进行建模,利用2020年1月20日至2月7日的报告疫情数据进行拟合。采用2月8-12日的数据评估预测效果,并进行疫情预测。结果SEIR^+CAQ模型对全国(湖北省除外)和湖北省(武汉市除外)的累计确诊病例数的过去10日拟合偏差<5%;未来5日预测偏差<10%,略有高估。全国(湖北省除外)和湖北省(武汉市除外)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已于2月1-2日达峰值;武汉市亦已于2月9日达到高峰。在当前防控措施不变的情况下,截至2月29日,预计全国累计确诊病例将达80417例。预测结果尚未包含临床诊断病例。结论SEIR^+CAQ模型可用于COVID-19疫情趋势预测,为疫情防控决策和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SEIR^+CAQ传染病动力学模型 疫情预测
原文传递
不同人口流动模式下城市传染病时空传播模型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薛山 廖一兰 +1 位作者 李春林 胡艺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8-222,共15页
空间显式传染病传播模型由于能够较好地模拟城市内部的传染病传播过程,在城市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现有的空间显式模型大多按照人口随机流动模式来模拟城市人口流动行为,未考虑城市中以通勤为主的人口流动模式。本文以长沙市的2... 空间显式传染病传播模型由于能够较好地模拟城市内部的传染病传播过程,在城市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现有的空间显式模型大多按照人口随机流动模式来模拟城市人口流动行为,未考虑城市中以通勤为主的人口流动模式。本文以长沙市的2014年第1~49周手足口病传播过程为例,将4、8、24邻域扩散以及重力模型、辐射模型共5种不同的人口流动模式与周期SEIR动力学模型结合建立起五种传染病传播模型,并通过比较模型时间和空间精度来明确不同人口流动模式应用在城市内传染病时空传播模拟中的各自优势和适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每种人口流动模式在城市内传染病时空传播模拟中都有其使用前提和适用范围。基于24邻域扩散的传播模型对手足口病病例数拟合精度最高(RMSEspatial_ts=0.58,RMSEspatial_st=0.95),基于重力模型的传播模型对城市内部传染病时空传播模拟中的传播趋势的模拟精度最高(rspatial_ts=0.46,rspatial_st=0.39),且对长沙市人口相对稠密区域(格网常住人口数大于第三四分位数区域)模拟具有显著的精度优势(rspatial_ts=0.55,RMSEspatial_ts=0.92),但在疫情早期对手足口病未来传播的预测能力上较差。基于辐射模型的传播模型作为无参数模型,虽然整体时空精度上表现欠佳,但在人口稠密区域显现出较好的拟合效果(rspatial_ts=0.50,RMSEspatial_ts=1.0),在五种模型中具有最佳的手足口病传播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显式传染病传播模型 人口流动模式 邻域扩散 重力模型 辐射模型 城市内传染病传播模拟 长沙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