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激光沉积LiFePO_4阴极薄膜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薛明喆 傅正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07-710,共4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结合高温退火的方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LiFePO4薄膜电极.XRD谱图显示,经650℃退火制得的是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薄膜.充放电测试表明,LiFePO4薄膜具有3.45/3.40V的充放电平台,与LiFePO4粉体材料相当.首次放电容量...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结合高温退火的方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LiFePO4薄膜电极.XRD谱图显示,经650℃退火制得的是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薄膜.充放电测试表明,LiFePO4薄膜具有3.45/3.40V的充放电平台,与LiFePO4粉体材料相当.首次放电容量约为27mAh·g-1,充放电循环100次后容量衰减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锂离子电池 LiFeO4 薄膜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SnSe薄膜电极及其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4
2
作者 薛明喆 程孙超 +1 位作者 姚佳 傅正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3-387,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溅射Sn和Se粉末的混合靶制备SnSe薄膜,XRD结果显示室温下得到的是Sn和Se的混合薄膜,当基片温度为200℃时,薄膜主要由晶态的SnSe组成.该薄膜的首次放电容量为498mAh·g-1,30次循环之后的放电容量为260mAh·g-1.充放... 采用脉冲激光溅射Sn和Se粉末的混合靶制备SnSe薄膜,XRD结果显示室温下得到的是Sn和Se的混合薄膜,当基片温度为200℃时,薄膜主要由晶态的SnSe组成.该薄膜的首次放电容量为498mAh·g-1,30次循环之后的放电容量为260mAh·g-1.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曲线和ex-situXRD结果显示,SnSe能够和Li发生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充电过程中能够重新生成SnSe,表现出不同于其它氧族元素锡化物的电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e 脉冲激光沉积 锂离子电池 薄膜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CuF2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华 周永宁 +1 位作者 吴晓京 傅正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87-1291,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纳米结构的CuF2薄膜,其充放电性能显示该薄膜具有540mAh·g-1可逆容量,对应于每个CuF2可与2.0个Li发生反应.其循环伏安特性显示在2.2和2.8V(vsLi/Li+)处出现了一对新的氧化还原峰.充放电后...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纳米结构的CuF2薄膜,其充放电性能显示该薄膜具有540mAh·g-1可逆容量,对应于每个CuF2可与2.0个Li发生反应.其循环伏安特性显示在2.2和2.8V(vsLi/Li+)处出现了一对新的氧化还原峰.充放电后薄膜的组成与结构通过非原位高分辨电子显微和选区电子衍射来表征.结果揭示了纳米结构CuF2薄膜的电化学反应机理,LiF在过渡金属Cu的驱动下可以发生可逆的分解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2 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FeSe薄膜电极及其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4
4
作者 薛明喆 傅正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715-2719,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溅射Fe和Se粉末的混合靶制备FeSe薄膜并用XRD、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XRD结果显示,当基片温度为200℃时,薄膜主要由晶态的FeSe组成.在电压1.0~3.0V范围内,该薄膜的可逆容量为360.8mAh·g... 采用脉冲激光溅射Fe和Se粉末的混合靶制备FeSe薄膜并用XRD、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XRD结果显示,当基片温度为200℃时,薄膜主要由晶态的FeSe组成.在电压1.0~3.0V范围内,该薄膜的可逆容量为360.8mAh·g-1,经过100次循环之后的放电容量为396.5mAh·g-1,具有很好的循环性能.ex situ XRD结果显示FeSe能够和Li发生可逆的电化学反应,颗粒尺寸大于5nm的纳米铁颗粒能够驱动Li2Se的分解并在充电过程中重新生成FeSe.FeSe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可能成为一种优良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E 脉冲激光沉积 薄膜 电化学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CrP薄膜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济今 孙正 傅正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61-1766,共6页
采用脉冲激光溅射Cr和P粉的混合靶成功制备了CrP薄膜,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显示经过真空原位400℃退火以后,薄膜主要由多晶态的CrP组成。非原位HRTEM和SEM测试结果表明CrP薄膜在充放电前后的形貌有较大的改变。SAED... 采用脉冲激光溅射Cr和P粉的混合靶成功制备了CrP薄膜,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显示经过真空原位400℃退火以后,薄膜主要由多晶态的CrP组成。非原位HRTEM和SEM测试结果表明CrP薄膜在充放电前后的形貌有较大的改变。SAED、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证实了CrP和锂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如下:CrP在Li+的驱动下,生成了Cr和Li3P。在其后的充放电过程中,发生了Li在LiP中可逆的嵌入和脱出反应。由于CrP首次容量高达1168mAh·g-1以及在0.7V左右具有平稳的放电平台,显示了它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锂离子电池 CRP 薄膜
下载PDF
Mn_4N薄膜与锂的电化学反应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颖 刘文元 傅正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70,共6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辅助高压电离的方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Mn4N薄膜.用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对该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该薄膜电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420mAh·g-1,第一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约为50%.采用XRD,XPS,SEM对薄膜的...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辅助高压电离的方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了Mn4N薄膜.用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对该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该薄膜电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420mAh·g-1,第一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约为50%.采用XRD,XPS,SEM对薄膜的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n4N在反应过程中转化为金属Mn和Li3N,只有部分的Mn与Li3N参与了可逆的电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锂离子电池 Mn4N 薄膜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掺杂二氧化硅的钴酸锂正极薄膜材料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济今 孙乾 傅正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62-1266,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溅射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掺杂二氧化硅的钴酸锂薄膜电极。结合SEM,XRD,HRTEM,SAED,EDX,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等手段对其形貌,结构与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了二氧化硅的钴酸锂电极薄膜在电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具有结... 采用脉冲激光溅射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掺杂二氧化硅的钴酸锂薄膜电极。结合SEM,XRD,HRTEM,SAED,EDX,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等手段对其形貌,结构与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了二氧化硅的钴酸锂电极薄膜在电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具有结构刚性,放电平台稳定,极化较小等优点,因此可能成为一种优良的二次锂离子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二氧化硅 钴酸锂 脉冲激光沉积 薄膜
下载PDF
三维碳微米网膜电极的锂电化学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方超 李驰麟 +1 位作者 王保明 傅正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65-1169,共5页
在无氧环境下热解具有一定图样的SU-8光刻胶,成功地制备高度有序的碳微米网薄膜(CMNFs)。TEM和SAED结构特性测试表明该CMNFs为晶态和无定形碳混合相。CMNFs薄膜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300μAh·cm-2,在随后的循环中可逆容量保持在70μAh... 在无氧环境下热解具有一定图样的SU-8光刻胶,成功地制备高度有序的碳微米网薄膜(CMNFs)。TEM和SAED结构特性测试表明该CMNFs为晶态和无定形碳混合相。CMNFs薄膜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300μAh·cm-2,在随后的循环中可逆容量保持在70μAh·cm-2。通过比较CMNFs在充放电循环前后形貌的变化,可以发现CMNFs能够保持原有网状结构,但网格骨架发生膨胀。这种膨胀与CMNFs表面的固相电解质中间相(SEI)形成有关。CMNFs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显示了在将来三维锂电池中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NFs 高度有序 SU-8光刻胶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哌嗪衍生物和环糊精分子非共价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戴新华 储艳秋 +3 位作者 姜丹 何小丹 方向 丁传凡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47-1753,共7页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谱(1HNMR)等方法研究了抗抑郁哌嗪衍生物化合物SIPI5838,SIPI5357和SIPI5358与α-,β-或γ-环糊精(CD)分子生成的非共价复合物及其键合位点。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SIPI5838分子可以与α-,β-或...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谱(1HNMR)等方法研究了抗抑郁哌嗪衍生物化合物SIPI5838,SIPI5357和SIPI5358与α-,β-或γ-环糊精(CD)分子生成的非共价复合物及其键合位点。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SIPI5838分子可以与α-,β-或γ-环糊精分子通过反应生成非共价复合物,其中与β-环糊精可以生成配合比为1:1或1:2的非共价复合物,与α-或γ-环糊精分子则生成配合比为1:1的非共价复合物。SIPI5357与α-,β-或γ-环糊精(CD)分子仅生成配合比为1:1的非共价复合物。核磁共振谱(1HNMR)表明,α-环糊精主要与SIPI5838分子中的苯基结合,β-环糊精可同时与SIPI5838分子中的苯基和萘基结合配合比1:2的非共价复合物,而γ-环糊精则主要与SIPI5838分子中的萘基结合。溶解度实验表明,SIPI5358与α-,β-及γ-环糊精在液相中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5.4,29.2和175.2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哌嗪衍生物 非共价复合物 键合位点 电喷雾质谱 核磁共振谱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制备氧化铋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储艳秋 吴波 +2 位作者 吴梁 水青 傅正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87-1791,共5页
通过电位阶跃和循环伏安结合现场电感偶合分光光度计(CCD)测量了脉冲激光沉积的四方结构Bi_2O_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结果表明,在波长为630 nm处出现一个明显的吸收峰,Bi_2O_3薄膜电极的着色时间为30s.吸光度-电位谱图表明,当电位在3.5-0... 通过电位阶跃和循环伏安结合现场电感偶合分光光度计(CCD)测量了脉冲激光沉积的四方结构Bi_2O_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结果表明,在波长为630 nm处出现一个明显的吸收峰,Bi_2O_3薄膜电极的着色时间为30s.吸光度-电位谱图表明,当电位在3.5-0.7 V之间变化时,Bi_2O_3薄膜的颜色可明显地呈现由透明到暗棕色的可逆变化,重复次数可达50次,在630 nm测得的着色效率约为15 cm^2·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氧化铋薄膜 循环伏安 电位阶跃 电致变色性质
下载PDF
碱性溶液中甲醇分子诱导的肌血球素构象变化
11
作者 姜丹 储艳秋 +1 位作者 陈南生 丁传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39-2145,共7页
考察了不同pH值的碱性溶液中甲醇分子对诱导肌血球素构象变化的影响.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测量结果表明,当pH分别为11.0,11.4,12.0时,不同体积分数的甲醇(30%,50%,70%及90%)和水混合溶液将诱导肌血球素的构象变化.当pH=11.0时,肌血球... 考察了不同pH值的碱性溶液中甲醇分子对诱导肌血球素构象变化的影响.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测量结果表明,当pH分别为11.0,11.4,12.0时,不同体积分数的甲醇(30%,50%,70%及90%)和水混合溶液将诱导肌血球素的构象变化.当pH=11.0时,肌血球素在溶液中均以hMb为主要形态存在(即血红素稳定存在于肌红蛋白中);当pH=11.4时,30%甲醇中的肌血球素仍以hMb为主,但升高甲醇比例会导致hMb上的辅基脱落生成aMb(蛋白质分子);当pH=12.0时,溶液中的肌血球素均以aMb为主.但当应用负离子质谱测量模式时,检测出的肌血球素负离子均以aMb构象为主.同时采用圆二色谱(CD)及紫外-可见(UV-V is)光谱等研究发现,pH值和甲醇含量分别决定蛋白质分子的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分子构象 电喷雾质谱 肌血球素 碱性溶液
下载PDF
液相脉冲激光烧蚀法制备高熔点的纳米金属粒子 被引量:6
12
作者 余乐 姚佳 傅正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5-949,共5页
采用液相脉冲激光烧蚀法成功地制备了高熔点的金属Pt、Ru与Ag纳米粒子.采用SEM、TEM、E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了纳米粒子的特征.纳米粒子的粒径基本在数个到数十个纳米的大小范围内.发现含适量PVP(poly(vinylpyrrolidone))的水溶液... 采用液相脉冲激光烧蚀法成功地制备了高熔点的金属Pt、Ru与Ag纳米粒子.采用SEM、TEM、E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了纳米粒子的特征.纳米粒子的粒径基本在数个到数十个纳米的大小范围内.发现含适量PVP(poly(vinylpyrrolidone))的水溶液有利于纳米粒子的制备,而且还能够提高纳米粒子悬浮液的稳定性.该制备方法较简单,在制备高熔点的纳米金属粒子方面有着其它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液相 纳米粒子
下载PDF
抗抑郁化合物SIPI5358与环糊精形成的非共价复合物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小丹 姜丹 +4 位作者 陈琛 储艳秋 丁传凡 翁志洁 李建其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04-2612,共9页
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串级质谱(MS/MS),并结合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一种芳烷醇哌嗪类抗抑郁化合物SIPI5358与α-、β-、γ-环糊精(CD)制备得到的非共价复合物.质谱分析结果显示,SIPI5358分子可以和α-CD生成配合比为1∶... 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串级质谱(MS/MS),并结合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一种芳烷醇哌嗪类抗抑郁化合物SIPI5358与α-、β-、γ-环糊精(CD)制备得到的非共价复合物.质谱分析结果显示,SIPI5358分子可以和α-CD生成配合比为1∶1的非共价复合物,而与β-、γ-CD生成不同配合比的非共价复合物.串级质谱的结果进一步验证β-CD与SIPI5358非共价复合物的组成.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实验对液相中非共价复合物的形成进行了辅助研究,结果均再次验证了非共价复合物的生成.荧光光谱实验测得SIPI5358与β-CD反应的生成常数Kf=3.45×103 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抗抑郁 非共价复合物 紫外光谱 电喷雾电离质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iCo0.8M0.2O2 (M=Ni,Zr) Cathode Films for All-solid-state Rechargeable Thin-film Lithium Batteries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驰麟 刘文元 傅正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3-498,共6页
LiCo0.8M0.2O2 (M=Ni,Zr) films were fabricated by radio frequency sputtering deposi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annealing methods. The strtuctures of the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XRD), Ra... LiCo0.8M0.2O2 (M=Ni,Zr) films were fabricated by radio frequency sputtering deposi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annealing methods. The strtuctures of the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XRD), Raman spectroscopy and scarm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echniques. It was shown that the 700 ℃- annealed LiCo0.8M0.2O2 has an α-NaFeO2 like layered structure. All-solid-state thin-film batteries (TFBs) were fabrieated with these films as the cathode and their eleetroctemical performances were evaluated. It was found that doping of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Ni and inactive Zr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structural and elc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LiCoO2 cathode films. Ni doping increases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film while Zr doping improves its cycling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ode materia ls All-solid-state thin film batteries Radio frequency sputtering
下载PDF
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辅助溅射沉积锂磷氧氮薄膜
15
作者 李驰麟 傅正文 +1 位作者 舒兴胜 任兆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3-198,共6页
用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辅助射频溅射沉积法制备快锂离子传导的锂磷氧氮 (LiPON)薄膜. 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表征了在不同ECR功率辅助下沉积的薄膜.结果显示,ECR等离子体对磁控溅射沉积薄膜... 用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辅助射频溅射沉积法制备快锂离子传导的锂磷氧氮 (LiPON)薄膜. 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表征了在不同ECR功率辅助下沉积的薄膜.结果显示,ECR等离子体对磁控溅射沉积薄膜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能够提高N的插入量,改变薄膜的组成与结构.但是过高的ECR功率反而易破坏薄膜的结构,不利于N的插入.最佳的实验条件是在ECR 200W辅助下沉积的LiPON薄膜, 它的电导率约为8×10-6S/cm.讨论了ECR对沉积LiPON薄膜的N插入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磷氧氮薄膜 溅射沉积 电子回旋共振 锂离子传导率
下载PDF
纳米薄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永宁 傅正文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6-348,共13页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纳米薄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情况,特别是本课题组在这方面的工作进展。我们从纳米颗粒和纳米结构两方面对各种纳米电极材料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对于纳米颗粒组成的薄膜电极材料,除了对传统的锂-金属氧化物(LiMO2,Li...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纳米薄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情况,特别是本课题组在这方面的工作进展。我们从纳米颗粒和纳米结构两方面对各种纳米电极材料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对于纳米颗粒组成的薄膜电极材料,除了对传统的锂-金属氧化物(LiMO2,LiMn2O4等)电极材料和聚阴离子型(LiFePO4等)电极材料薄膜化的研究做了介绍之外,着重介绍了一系列基于纳米效应的具有新型反应机理的正负极材料,包括二元金属化合物薄膜电极(MX)、含锂复合薄膜电极(M-LiX)以及多元复合薄膜电极(MXY,M1X-Y,M1X-M2Y)。这些新型电极材料及其反应机理的研究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对于纳米结构组成的薄膜电极材料,我们主要对三维结构的纳米丝电极和三维微网碳膜电极进行了介绍,指出这些三维纳米结构材料的研究将为未来三维微电池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纳米材料 薄膜电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