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材的制作 被引量:1
1
作者 琚立华 金立军 郑黎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医学教育 课件制作 非医学专业 人体解剖学 多媒体教材
下载PDF
骨间后神经穿桡管远端处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向阳 陈峥嵘 +2 位作者 王克强 周泰仁 曹德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 :了解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可能的卡压位置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 2倍放大镜下解剖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的行程、分支、可能卡压位置以及前臂活动对其影响。结果 :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恒定地分尺侧支和桡侧支 ;旋后肌远侧缘和拇短... 目的 :了解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可能的卡压位置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 2倍放大镜下解剖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的行程、分支、可能卡压位置以及前臂活动对其影响。结果 :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恒定地分尺侧支和桡侧支 ;旋后肌远侧缘和拇短伸肌、拇长展肌浅面的腱性肌纤维结构可能是致卡压的解剖结构 ,前臂伸肌群的活动可诱发上述结构卡压骨间后神经。结论 :在桡管远端同样存在卡压骨间后神经的解剖结构 ,必要时应手术探查、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后神经 旋后肌 卡压机制 解剖学 肘关节
下载PDF
闭孔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海杰 王枚博 +1 位作者 李奇 解家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 :探讨淋巴结染色在闭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作用。方法 :在 56例 (1 1 2侧 )成人尸体标本 ,观察闭孔淋巴结的形态、分布及其与闭孔血管神经等结构的毗邻关系。将 2 0例宫颈癌病人分为淋巴结染色组和对照组。在淋巴结染色组 ,子宫颈注... 目的 :探讨淋巴结染色在闭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作用。方法 :在 56例 (1 1 2侧 )成人尸体标本 ,观察闭孔淋巴结的形态、分布及其与闭孔血管神经等结构的毗邻关系。将 2 0例宫颈癌病人分为淋巴结染色组和对照组。在淋巴结染色组 ,子宫颈注射 0 .3 %叶绿素 ,显示闭孔淋巴结。结果 :闭孔淋巴结 1~ 3个 ,体积较小 ,主要分布于闭孔血管神经的上段周围和闭膜管内口处。在 87侧标本 (78% ) ,闭孔血管神经的排列关系自前而后为神经、动脉、静脉。出现异常闭孔动脉 (1 3 % )、异常闭孔静脉 (4% )和闭孔疝(61 % )。在宫颈癌病人 ,淋巴结染色组切除闭孔淋巴结的数目比对照组多。结论 :闭孔淋巴结体积较小 ,位置较深 ,且与闭孔血管神经毗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 闭孔淋巴结 淋巴结清扫术 叶绿素 宫颈癌 闭孔神经
下载PDF
颈静脉孔及其周围结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明广 徐启武 +1 位作者 鲍伟民 王克强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 研究颈静脉孔(JF)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方法 显微镜下(×3)研究40例颅骨。30具成人头颈标本的JF及其周围结构。结果JF内口65.7%右侧大于左侧,外口70.0%右侧大于左侧。茎突、枕骨颈突分别位于JF的外侧和后方,鼓乳切... 目的 研究颈静脉孔(JF)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方法 显微镜下(×3)研究40例颅骨。30具成人头颈标本的JF及其周围结构。结果JF内口65.7%右侧大于左侧,外口70.0%右侧大于左侧。茎突、枕骨颈突分别位于JF的外侧和后方,鼓乳切迹位于茎乳孔的外侧。70.6%JF岩部通过Ⅸ、Ⅹ、Ⅺ颅神经,29.4%的岩部仅穿过Ⅸ颅神经。93.0%岩下窦在Ⅸ、Ⅹ颅神经之间汇入颈静脉球。面神经垂直段下部投影80.0%位于鼓乳裂。结论 多数JF右侧大于左侧。岩部通过的神经与神经通道间硬膜宽度有关。茎突、枕骨颈突及头外侧直肌,可作为JF的定位标志。鼓乳裂、鼓乳切迹和二腹肌后腹为面神经的定位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 显微解剖 鼓乳裂 鼓乳切迹 神经通道 神经外科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颅面部计算机三维重建和虚拟解剖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生 杜文健 +2 位作者 宋志坚 赵淑民 左焕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网络重建颅面部组织的三维图像,并进行虚拟解剖。方法:2例人头面部 Light-Speed CT扫描的原始数据,经对原始图像传输,读取后,兴趣区选择,利用Java编制基于网络运行的三维重建软件对其进行重建和解剖虚拟。结果:重建出的颅... 目的:研究基于网络重建颅面部组织的三维图像,并进行虚拟解剖。方法:2例人头面部 Light-Speed CT扫描的原始数据,经对原始图像传输,读取后,兴趣区选择,利用Java编制基于网络运行的三维重建软件对其进行重建和解剖虚拟。结果:重建出的颅面部图像逼真,分层显示,能任意角度旋转,任意厚度多次切割和恢复。同时能三维显示切除的组织结构。结论:实现了颅面部组织在Interner网上的重建和解剖虚拟,为计算机辅助解剖提供一条新的软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部 CT 三维重建 虚拟解剖 MRI 计算机网络
下载PDF
解剖学实验室标本管理的几点改进 被引量:2
6
作者 戴正寿 葛文彬 李大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尸体教学标体 学校管理 医学教育 解剖学实验室 标本管理
下载PDF
腕部头静脉的解剖研究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童进东 谭德炎 +2 位作者 田众一 史卫军 余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腕部头静脉解剖学特点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0例慢性肾衰竭5期患者,术前彩超辅助下标记头静脉主干,以腕部头静脉手背支和头静脉拇指支汇合点为中心,将腕部头静脉分成腕部远心端头静脉段和腕部近心端头静... 目的:探讨上肢腕部头静脉解剖学特点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0例慢性肾衰竭5期患者,术前彩超辅助下标记头静脉主干,以腕部头静脉手背支和头静脉拇指支汇合点为中心,将腕部头静脉分成腕部远心端头静脉段和腕部近心端头静脉段,测量各段静脉直径、静脉分支及瓣膜的数量、各段头静脉与桡动脉间距等指标,并通过术中观察再次确认静脉的瓣膜及分支。结果:腕部远心端段头静脉直径明显小于腕部近心端段头静脉直径,两者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腕部近心端段的头静脉瓣膜及静脉分支较远心端段少,两者相比较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且腕部近心端段的头静脉与桡动脉间距离较腕部远心端头静脉近(P<0.05)。结论:上肢腕部远心端头静脉偏细小,且存在较多的分支及瓣膜,而腕部近心端头静脉有更大的直径以及较少的分支和瓣膜,更符合临床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血液透析 头静脉
下载PDF
食管胃粘膜线的解剖和胃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海杰 戴正寿 +3 位作者 李大伟 郑黎明 童蓓燕 朱治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研究食管胃粘膜线的形态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76例成人标本,观察食管胃粘膜线的位置和形态。Olympus胃镜下观察20例成人粘膜线的形态。取粘膜线处的组织,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结果:食管... 目的:研究食管胃粘膜线的形态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76例成人标本,观察食管胃粘膜线的位置和形态。Olympus胃镜下观察20例成人粘膜线的形态。取粘膜线处的组织,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结果:食管胃粘膜线多位于膈与贲门切迹的平面之间(72%),距膈(1.71±0.89)cm。齿状线62例(82%),环形线14例(18%)。粘膜线多斜向右下方(78%)。胃镜下观察到粘膜线两侧粘膜颜色对比明显,食管粘膜呈淡粉红色或淡黄红色,胃粘膜呈桔红色。粘膜线上下两侧分别被覆复层扁平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粘膜交界处的组织疏松,深方的环层肌增厚。结论:胃镜检查时可根据位置和粘膜颜色对比确认食管胃粘膜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粘膜线 食管 胃镜
下载PDF
左锁骨上淋巴结的解剖及癌转移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杰 牛娜 +3 位作者 赵世福 王新明 武瑞光 王海杰 《解剖与临床》 2007年第6期377-379,共3页
目的:观察左锁骨上淋巴结的形态、位置,探讨左锁骨上淋巴结肿瘤转移的机理。方法:对50具正常成尸标本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对23例发生癌转移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进行病理分析。结果:左锁骨上淋巴结分为内、外两部分,内侧部... 目的:观察左锁骨上淋巴结的形态、位置,探讨左锁骨上淋巴结肿瘤转移的机理。方法:对50具正常成尸标本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对23例发生癌转移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进行病理分析。结果:左锁骨上淋巴结分为内、外两部分,内侧部分位于左锁骨上三角内,外侧部分位于肩胛舌骨肌下腹与斜方肌前缘之间;左锁骨上淋巴结数目平均为(3.88±1.36)个。23例发生癌转移的左锁骨上淋巴结中,1例仅在输入淋巴管内查见癌细胞,1例仅在被膜下窦内查见癌细胞,4例在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内查见癌细胞,8例输入淋巴管、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内均含有癌细胞,9例输入淋巴管、被膜下窦、小梁周窦、输出淋巴管内含有癌细胞。结论:左锁骨上淋巴结以卵圆形为多(67%),主要位于锁骨上三角内(58.20%)。癌细胞经输入淋巴管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锁骨上淋巴结 解剖 癌转移 病理学
下载PDF
颈内动脉岩内段的应用解剖
10
作者 戴培东 张天宇 王克强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339-343,共5页
颈内动脉岩内段是颈内动脉位于颞骨岩部颈动脉管中的一段,其毗邻关系复杂。深入研究颈内动脉岩内段的解剖学特征,有助于耳显微外科和侧颅底外科的发展。本文就近几年来颈内动脉岩内段的显微解剖、影像解剖和手术解剖的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颈内动脉岩内段 应用解剖学 耳显微外科 侧颅底外科
下载PDF
自体髓核移植后大鼠腰髓背角痛觉相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贺石生 侯铁胜 +5 位作者 李明 赵杰 傅强 李少华 鲁凯武 王劼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892-894,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腰腿痛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大鼠的硬膜外腔移植自体髓核 ,然后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L4~ 6脊髓后角中CGRP和SP的变化。结果 :在硬膜外腔移植自体髓核后 ,L4~ 6节段脊髓背角浅层中CGRP和SP阳性...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腰腿痛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大鼠的硬膜外腔移植自体髓核 ,然后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L4~ 6脊髓后角中CGRP和SP的变化。结果 :在硬膜外腔移植自体髓核后 ,L4~ 6节段脊髓背角浅层中CGRP和SP阳性神经纤维终末的面积也明显增加 ,统计学分析证实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结论 :髓核本身的自身免疫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脊髓后角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骨桥蛋白和骨连结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与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文生 宋志坚 +3 位作者 赵淑民 罗宝国 陈丽琏 左焕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 (Osteopontin ,OPN)和骨连结蛋白 (Osteonectin ,ON)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钙化的关系。方法 :从 1 3例压力灌注固定后的心脏标本中分离 2 6支冠状动脉 ,取其中的 2 60个血管段进行组织切片 ,HE染...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 (Osteopontin ,OPN)和骨连结蛋白 (Osteonectin ,ON)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钙化的关系。方法 :从 1 3例压力灌注固定后的心脏标本中分离 2 6支冠状动脉 ,取其中的 2 60个血管段进行组织切片 ,HE染色。用LF1 2 3、LF3 7、CD68、α actin抗体分别对OPN、ON、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Leica图像分析仪观察斑块的OPN、ON以及钙化和两种细胞的染色程度。结果 :钙化斑块内均有OPN表达 ,OPN的表达程度随钙化加重而增加 (x2 =3 5 0 .0 79,P <0 .0 0 1 ) ;ON在正常和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基本不表达或少数弱阳性 ;OPN的表达程度与CD68和α actin的表达水平之间有显著关联性 ,即随着OPN表达程度的增加 ,CD68的表达显著增强 ,巨噬细胞数增多 (x2 =1 82 .83 9,P <0 .0 0 1 ) ,α actin的表达显著减弱 ,平滑肌细胞数减少 (x2 =5 8.875 ,P <0 .0 0 1 )。结论 :OPN参与冠状动脉钙化的调节 ,其主要来源于巨噬细胞和巨噬细胞源性的泡沫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钙化 骨桥蛋白 骨连结蛋白 巨噬细胞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对大鼠神经根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贺石生 侯铁胜 +3 位作者 单晓巍 王建文 夏金辉 王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 :探讨与椎间盘相关的腰腿痛的发病机制。 方法 :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置于硬膜外腔 ,造成非压迫性的大鼠硬膜外自体髓核移植模型 ,并对其马尾神经根诱发电位及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 :在无明显机械压迫的情况下 ,大鼠硬膜... 目的 :探讨与椎间盘相关的腰腿痛的发病机制。 方法 :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置于硬膜外腔 ,造成非压迫性的大鼠硬膜外自体髓核移植模型 ,并对其马尾神经根诱发电位及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 :在无明显机械压迫的情况下 ,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后能产生明显的马尾神经根诱发电位及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论 :髓核所致的免疫及 (或 )生化炎症是引起神经根损伤及产生腰腿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髓核移植 椎间盘移位 腰腿痛 硬膜外移植 神经根 大鼠
下载PDF
磷脂酶A_2硬膜外腔注射对大鼠腰髓及背根节中CGR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贺石生 侯铁胜 +3 位作者 崔毅 王建文 夏金辉 王劼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4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腰腿痛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大鼠的硬膜外腔注射磷脂酶A2 ,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背根节和脊髓后角中CGRP的变化。结果 :硬膜外腔注射磷脂酶A2 后 ,L4~ 6背根节中CGRP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和面积明显增...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腰腿痛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大鼠的硬膜外腔注射磷脂酶A2 ,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背根节和脊髓后角中CGRP的变化。结果 :硬膜外腔注射磷脂酶A2 后 ,L4~ 6背根节中CGRP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和面积明显增加 ,脊髓背角浅层中CGRP阳性神经纤维终末的面积也明显增加。证实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结论 :磷脂酶A2 是一种疼痛伤害性刺激 ,它可能在腰椎间盘突出相关腰腿痛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2 硬膜外腔注射 大鼠 腰髓 背根节 CGRP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背根神经节及脊髓后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劼 彭裕文 +3 位作者 刘才栋 顾红玉 方有生 沈馨亚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后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后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 12只 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研究。结果 :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 ... 目的 :探讨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后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后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 12只 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研究。结果 :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 4周 ,实验组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细胞数、平均面积明显增多 ,脊髓后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末梢也明显增多 ,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神经元形态以中、小型细胞为主。结论 :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感觉神经元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上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性腰腿痛 背根神经节 脊髓 后角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突触体素免疫电镜染色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文彩 高培福 +5 位作者 窦寰宇 王尊哲 吴红娟 张圣明 冯蕾 杜晓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9-101,共3页
突触密度是大脑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参数,传统的方法借助电子显微镜通过测量突触末端的小平面来评价突触密度,其优点是能够直观得观测到突触,但是这种技术不仅费时,需要特殊的组织处理和设备,而且易受人工现象的干扰.
关键词 突触体素 免疫电镜染色法 超微定位 分布
下载PDF
人胸腔淋巴结的尘粒分布和结构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鸿帅 王海杰 +2 位作者 谭玉珍 李奇 孙丽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99-1301,共3页
目的 :研究尘粒在人胸腔淋巴结内的沉积及其对于淋巴结结构的影响。方法 :利用组织切片、超薄切片和图像分析的方法 ,观察儿童和成人以及非吸烟者和吸烟者淋巴结的尘粒分布和结构变化。结果 :成人组淋巴结的光密度和血管密度比儿童组高 ... 目的 :研究尘粒在人胸腔淋巴结内的沉积及其对于淋巴结结构的影响。方法 :利用组织切片、超薄切片和图像分析的方法 ,观察儿童和成人以及非吸烟者和吸烟者淋巴结的尘粒分布和结构变化。结果 :成人组淋巴结的光密度和血管密度比儿童组高 ,吸烟组肺门淋巴结的光密度比非吸烟组高。尘细胞主要分布于髓索内 ,含有吞噬体、次级溶酶体和残留体。在成人组、非吸烟组和吸烟组 ,尘粒在淋巴结内明显沉积。髓索增厚 ,髓窦变窄 ,胶原纤维增生。淋巴组织减少 ,皮质变薄。结论 :成人胸腔淋巴结的尘粒沉积显著 ,特别是吸烟者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巨噬细胞 淋巴结
下载PDF
艾灸血清对背根神经节神经突起影响的体外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双历 汪洋 +1 位作者 宋秀娟 张海蒙 《上海针灸杂志》 2003年第7期19-22,共4页
目的 观察艾灸后老年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背根神经节的保护作用。方法 艾灸老年大鼠 ,采集血清 ,加入体外培养背根神经节中。在光镜下观察背根神经节的神经突起长度的生长情况 ,并用图象分析仪测量分析。结果 艾灸组血清培养的神经节 ... 目的 观察艾灸后老年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背根神经节的保护作用。方法 艾灸老年大鼠 ,采集血清 ,加入体外培养背根神经节中。在光镜下观察背根神经节的神经突起长度的生长情况 ,并用图象分析仪测量分析。结果 艾灸组血清培养的神经节 40 h内突起生长较非艾灸组好并有显著差异 (P<0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衰老 背根神经节 血清培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受压和解压后背根节和脊髓内神经元nNOS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忠球 潘艳春 +2 位作者 王劼 刘才栋 彭裕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受压及解压后大鼠腰段背根节和脊髓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表达的变化 ,借以探讨外周神经源性痛的发病和影响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压迫组、解压组和对照组 ,采用聚乙烯管压迫坐骨神经的动物模型 ,用免疫...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受压及解压后大鼠腰段背根节和脊髓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表达的变化 ,借以探讨外周神经源性痛的发病和影响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压迫组、解压组和对照组 ,采用聚乙烯管压迫坐骨神经的动物模型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压迫组和解压组腰4~ 6背根节中nNOS的表达显著增加 ,相应节段脊髓背角的表达则明显降低 ;解压组与压迫组比较 ,背根节中nNOS的表达明显减少 ,而脊髓背角的已经下调的nNOS表达则回升 ,但仍然低于对照组水平。结论 :NO可能与神经源性痛时在中枢和外周的痛觉敏感性形成和神经系统长时程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背根节 脊髓 神经元 坐骨神经受压 解压后 NNOS表达
下载PDF
胸导管的引流途径与左锁骨上淋巴结肿瘤转移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新明 张杰 +2 位作者 王箐 于树娜 王海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胸导管的淋巴回流和左锁骨上淋巴结肿瘤转移的机制。方法:⑴在50具成人标本上对左锁骨上淋巴结进行解剖和观察。⑵在49具胎儿尸体和5只犬,用淋巴管间接注射法,解剖胸导管和显色淋巴结。结果:左锁骨上淋巴结以椭圆形为多,占67%... 目的:探讨胸导管的淋巴回流和左锁骨上淋巴结肿瘤转移的机制。方法:⑴在50具成人标本上对左锁骨上淋巴结进行解剖和观察。⑵在49具胎儿尸体和5只犬,用淋巴管间接注射法,解剖胸导管和显色淋巴结。结果:左锁骨上淋巴结以椭圆形为多,占67%,圆形淋巴结占33%。淋巴结数目为(3.88±1.36)个(1 ̄8个)。左锁骨上淋巴结分为内外侧两部分,内侧部分位于锁骨上三角内,占58.20%;外侧部分位于肩胛舌骨肌下腹与斜方肌前缘之间,占41.80%。胸导管借侧支与周围淋巴结相连。结论:左锁骨上淋巴结主要位于锁骨上三角内,胸导管侧支、淋巴结及其输出淋巴管构成胸导管的侧副淋巴回流经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导管 淋巴结 叶绿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