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病防控常用策略与措施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霄宇 莫淼 +1 位作者 赵根明 徐望红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5年第11期865-869,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各国主要的疾病负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能否循证决策,选择合适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是决定慢性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各国主要的疾病负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能否循证决策,选择合适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是决定慢性病防控成败的关键。然而,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慢性病防控不能单以防控效果作为决策依据,必须遵循卫生经济学原则。常用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包括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预防与控制 成本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公立综合性医院10年发展历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萍 常继乐 +4 位作者 黄金星 白飞 唐智柳 伍蓉 薛迪 《中国卫生资源》 201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调查了我国东、中、西3省(直辖市)9个地区的93所公立综合性医院过去10年来的战略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公立医院已逐步形成战略规划意识,但地区间差异显著。为适应医疗市场环境,公立医院纷纷施行扩张型战略;内部建设举措方面,各级各地医... 调查了我国东、中、西3省(直辖市)9个地区的93所公立综合性医院过去10年来的战略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公立医院已逐步形成战略规划意识,但地区间差异显著。为适应医疗市场环境,公立医院纷纷施行扩张型战略;内部建设举措方面,各级各地医院略有不同,对核心发展要素的关注度,各级医院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综合性医院 战略发展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孕妇HBsAg携带状态与产后首次喂养行为选择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东鸣 罗业飞 +8 位作者 刘海燕 熊海燕 韩文晖 汪艳 胡安群 王岳 黄玥 李意杰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感染对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招募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到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住院孕妇,通过调查问卷及医院住院孕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收集血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V su...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感染对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招募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到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住院孕妇,通过调查问卷及医院住院孕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收集血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检测,产后1周时电话随访活产分娩孕妇,获取首次喂养行为信息,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乙肝感染与首次喂养行为的关联。结果共纳入1 826名孕妇。安庆市孕妇人群产后首次喂养以纯母乳方式为主(77.7%,1418/1826);HBeAg(+)/HBsAg(+)、HBeAg(-)/HBsAg(+)及HBsAg(-)3组孕妇产后首次喂养选择纯母乳方式的比例分别为70.8%(17/24),75.8%(91/120)和77.9%(1310/1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庆市孕妇人群分娩后首次喂养方式中,母乳喂养比例较高,未发现HBV的携带状态影响孕妇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感染 母乳喂养 孕妇
下载PDF
不同认知功能量表评估受低教育程度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梁小妞 罗剑锋 +2 位作者 赵倩华 郭起浩 丁玎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5年第4期423-432,432,共10页
目的了解受教育程度对老年人不同认知功能区域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某社区的354名≥65岁老年人(76名文盲和278名初中以上学历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 目的了解受教育程度对老年人不同认知功能区域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某社区的354名≥65岁老年人(76名文盲和278名初中以上学历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对老年人不同认知功能区域损害进行评估。结果通过MMSE和Mo CA量表检测发现,在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同的对象中,受高教育程度者各认知功能区域的评分均高于文盲者。受教育程度≥6年的研究对象中,痴呆组[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和正常组评分相差最大的认知功能区域分别为语言能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在文盲人群中,痴呆组(或MCI组)和正常组间评分相差最大的认知功能区域分别为定向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结论对受高教育程度者,可用MMSE量表中的语言能力项目分代替总分,Mo CA量表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项目分代替总分。对受低教育程度者,可用MMSE量表中的定向力项目分代替总分,Mo CA量表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项目分代替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区域 教育程度
原文传递
有向无环图:语言、规则及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郑英杰 赵耐青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40-1144,共5页
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在探索因果关系,有向无环图(DAGs)是因果关系研究的图形工具。本文系统地介绍了DAGs的图形语言、基本规则和干扰规则,及其在识别研究问题、理解和实施研究设计、指导数据分析、偏倚分类等方面的应用。DAGs对因... 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在探索因果关系,有向无环图(DAGs)是因果关系研究的图形工具。本文系统地介绍了DAGs的图形语言、基本规则和干扰规则,及其在识别研究问题、理解和实施研究设计、指导数据分析、偏倚分类等方面的应用。DAGs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无环图 因果关系 研究设计 偏倚
原文传递
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海丽 陆红梅 +5 位作者 罗业飞 热依汗古丽.买买提 熊海燕 郑东鸣 孙晓冬 郑英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3—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松江区抽取2 28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3—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松江区抽取2 28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检测。结果上海市松江区2 280名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9.87%,HBsAg、HBsAb、HBcAb、HBeAg和HBeAb阳性率分别为0.57%、26.67%、9.39%、0.22%和0.18%。不同特征中小学生比较,男生HBcAb阳性率(7.53%)低于女生(11.34%);年龄6~10岁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34.55%)均高于11~15岁学生(26.04%)和16~20岁学生(21.86%);小学生HBsAb阳性率(31.45%)均高于初中生(23.26%)和高中生(22.01%);高中生HBcAb阳性率(11.54%)均高于小学生(9.23%)和初中生(6.34%);本地户籍中小学生HBsAg、HBsAb和HBeAg阳性率(0.33%、19.89%和0)均低于外地户籍学生(1.03%、39.77%和0.64%),HBcAb阳性率(10.38%)高于外地户籍学生(7.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乙肝接种率较高,HBsAg阳性率已降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中小学生
原文传递
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与HIV病毒载量检测在评价ART效果中的经济性比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敏 朱碧帆 +2 位作者 陆一涵 朱莹 刘松涵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236,共5页
目的评价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与艾滋病病毒(HIV)病毒载量检测,对于HIV检测与病情诊断和治疗监测的经济性。方法设定检索时间与检索关键词,查阅中英文文献,比较两种检测技术的经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相比仅依靠CD4细... 目的评价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与艾滋病病毒(HIV)病毒载量检测,对于HIV检测与病情诊断和治疗监测的经济性。方法设定检索时间与检索关键词,查阅中英文文献,比较两种检测技术的经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相比仅依靠CD4细胞计数指导治疗,病毒载量检测指示的抗病毒治疗(ART)能够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结果,但是成本较高。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地区,尚没有绝对的证据证明病毒载量检测较CD4细胞计数检测的经济性;而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病毒载量检测技术显示出更好的经济性;两种技术共用时,较CD4细胞计数单独使用时往往不具有经济性;仅在南非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合并使用两种检测技术更具备成本效果。ICER阈值、具体的检测方案、包含的成本范围以及考虑的健康收益范围,通常是影响经济性评价的重要因素。结论在资源限制的欠发达地区,CD4细胞计数显示出较好的经济性,应优先使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可尝试发展和使用病毒载量检测技术,或联合CD4细胞计数共同使用以指导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淋巴细胞计数 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 经济学评价
原文传递
住院孕妇显性和隐匿性HBV感染及分子进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海燕 罗业飞 +5 位作者 胡安群 江锡环 胡红霞 马倩 熊海燕 郑英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92-1198,共7页
目的了解住院孕妇显性和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及其病毒株S基因分子进化特征。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住院孕妇队列研究,招募2012年6月1日—2013年3月15日医院产科孕妇1 130人,收集人口学资料和血清,并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目的了解住院孕妇显性和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及其病毒株S基因分子进化特征。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住院孕妇队列研究,招募2012年6月1日—2013年3月15日医院产科孕妇1 130人,收集人口学资料和血清,并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 g)及巢式PCR进行HBV S片段的扩增并测序,分析并比较住院孕妇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OBI的人口学分布特征及S区序列变异。结果在1 130名孕妇中,HBV感染比例为16.55%,其中显性HBV感染和OBI的比例分别为8.4%和8.1%。共获得136株HBV S基因序列,其中基因C型17株,基因B型119株。与基因B型显性HBV株相比,OBI株出现更高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替换率,8个核苷酸位点出现统计学显著的次要等位基因频率,并导致HBV S基因和对应的HBV P基因出现非同义氨基酸替换,分别为5个(G44E、T126A、R129Q、W156L和Y200F)和4个(I438L、K478N/D、N481S/D和L511F)。此外,3例OBI出现W35终止码替换,1例OBI出现第123位和第124位点的插入替换。结论住院孕妇存在较高的HBV感染比例,OBI与显性HBV感染比例大致相当;B基因型OBI株出现统计显著的核苷酸和/或氨基酸位点替换,可能与OBI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孕妇 分子进化
原文传递
饮茶习惯和老年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梁小妞 陈映东 +7 位作者 丁玎 罗剑锋 赵倩华 郭起浩 周燕 俞丽蓉 郑琍 洪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5年第5期531-536,共6页
目的调查研究社区5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饮茶习惯与痴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50岁的社区居民进行全套神经系统体检、神经心理测试,根据国际统一的诊断标准诊断痴呆和MCI。采用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饮... 目的调查研究社区5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饮茶习惯与痴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50岁的社区居民进行全套神经系统体检、神经心理测试,根据国际统一的诊断标准诊断痴呆和MCI。采用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饮茶习惯,包括开始饮茶的年龄,饮茶的量和种类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茶各因素与痴呆和MCI的相关性。结果完成全部测试项目的 3 756名研究对象中,159名(4.2%)诊断为痴呆,696名(18.5%)诊断为MCI。单因素分析中,饮茶、每月饮茶量、饮用绿茶及每月饮用绿茶量4个因素在痴呆组、MCI组和认知正常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校正多个变量后发现:饮茶是痴呆(OR=0.352,95%CI:0.197-0.629)和MCI(OR=0.740,95%CI:0.602-0.910)的保护因素;每月饮茶量多是痴呆(OR=0.847,95%CI:0.727-0.988)的保护因素;饮用绿茶是痴呆(OR=0.318,95%CI:0.171-0.591)和MCI(OR=0.738,95%CI:0.595-0.916)的保护因素;每月饮用绿茶量多是痴呆(OR=0.829,95%CI:0.709-0.971)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人有规律饮茶,尤其是绿茶,可以预防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老年 危险因素 横断面调查
原文传递
孕妇显性或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功能指标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业飞 王海丽 +3 位作者 胡安群 刘海燕 熊海燕 郑英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3345-3349,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对孕妇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住院孕妇队列研究。以活产分娩且肝功能检查资料完善的2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对孕妇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住院孕妇队列研究。以活产分娩且肝功能检查资料完善的2 19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产前血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s,HBs Ag)和HBV S/pre S/C片段,分析并比较显性HBV感染、OBI与非HBV感染孕妇的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显性HBV感染孕妇的ALT、TBAS水平显著高于非HBV感染孕妇,而TP和ALB则明显降低,GLB在3组孕妇中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P、GGT、TBIL、DBIL在3组孕妇中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性HBV感染的活产孕妇妊娠期间ALT、TBAS、TP、ALB指标值异于非HBV感染活产孕妇,未发现OBI活产孕妇肝功能指标与显性HBV、非HBV感染活产孕妇的差异。提示临床应加强对显性HBV感染孕妇的肝功能监测,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显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孕妇 肝功能
原文传递
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情况与痴呆症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菲 刘溯 +3 位作者 梁小妞 傅绍辉 丁玎 罗剑锋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1年第5期519-526,共8页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病与痴呆症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性。方法纳入296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上海市静安区社区老年居民,平均随访5.3年。根据基线血压与既往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高血压组,高血压组再按高血压分级分为:高血压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病与痴呆症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性。方法纳入296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上海市静安区社区老年居民,平均随访5.3年。根据基线血压与既往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高血压组,高血压组再按高血压分级分为:高血压1级亚组、高血压2级亚组、高血压3亚组和高血压控制亚组。由专业神经科医生依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与统计手册(DSM-Ⅳ)诊断是否存在痴呆症。使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不同血压情况对痴呆症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高血压组的痴呆发病率高于正常组(6.4%对比3.6%,P<0.05),正常组和高血压各亚组的痴呆症发病率分别为:正常组3.6%、高血压1级亚组6.2%、高血压2级亚组6.1%、高血压3级亚组10.0%、高血压控制组5.3%。经校正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抑郁后,高血压组与正常人群比较痴呆症发病风险(HR)较高(高血压1级亚组,HR=2.073;高血压2级亚组,HR=2.202;高血压3级亚组,HR=3.985;高血压控制亚组,HR=1.950);高血压控制亚组痴呆症发病风险较正常人群组高,但较高血压3级亚组低(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患高血压病会增加痴呆症发病风险,而药物控制高血压后患者的痴呆症发病风险较未经药物控制高血压患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认知损害 高血压病
原文传递
客观世界的因果关系:基于有向无环图的结构解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英杰 赵耐青 何一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3,共4页
客观世界因果关系的整体框架较为笼统而缺乏明晰的细节,给因果关系的研究带来困难。本文基于因果关系的时序特性结合有向无环图(DAGs),以因和果的发生时间为界,将客观世界的时间维度划分为3个时间域和2个时间点。通过对5个时间单... 客观世界因果关系的整体框架较为笼统而缺乏明晰的细节,给因果关系的研究带来困难。本文基于因果关系的时序特性结合有向无环图(DAGs),以因和果的发生时间为界,将客观世界的时间维度划分为3个时间域和2个时间点。通过对5个时间单位上变量间存在着的完整的因果关系的病因网络DAGs进行分析发现,其病因结构由两部分叠加组成:第一部分是各个时间域间/时间点上任取一变量间的组合DAGs,为因果关系的基本结构,构成病因网络的核心,仅混杂路径影响其因果效应估计;第二部分是各个时间域内/时间点上变量间的母子或祖先-后代关系,其DAGs表现为与混杂类似的结构。本文简洁明了地构建了客观世界因果关系研究的整体框架(病因网络DAGs),解释了控制混杂以解决因果效应估计的结构基础,为正确研究和识别因果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关系 有向无环图 混杂 病因网络 时序关系
原文传递
孕妇显性和隐匿性乙肝感染分子进化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东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70-1475,共6页
目的探讨孕妇人群显性和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HBV病毒株S基因的分子进化特征。方法 2014年6月1日—31日,在知情同意下,连续招募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产科初次住院活胎孕妇156人,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和血清;对所有血清平行进行乙... 目的探讨孕妇人群显性和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HBV病毒株S基因的分子进化特征。方法 2014年6月1日—31日,在知情同意下,连续招募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产科初次住院活胎孕妇156人,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和血清;对所有血清平行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应用实时PCR定量测定HBV DNA、应用巢式PCR进行HBV S片段扩增、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156名孕妇中,显性和隐匿性HBV感染率分别为10.3%(16/156)、8.6%(12/140);成功获得13株HBV S基因序列,其中显性7株,隐匿性6株;所有病毒株均为B基因型;仅1例隐匿性HBV株为ayw1血清型,其余12株均为adw2血清型。结论孕妇人群携带较高比例的显性和隐匿性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显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孕妇 分子进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