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影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设立于2002年,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学科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林国锅教授。林教授自1930年起任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前身)生物化学教授,于1948年初创建...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设立于2002年,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学科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林国锅教授。林教授自1930年起任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前身)生物化学教授,于1948年初创建国立上海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追求,发展壮大成为国内享有盛名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早在1948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我国培养了一批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均成为国内生物化学界的骨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基础医学院 复旦大学 专业人才培养 上海医学院 医科大学 化学研究所 科学研究
下载PDF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系列微课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丽影 徐莺莺 +2 位作者 张艳 陈舌 汤其群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4期312-314,共3页
探索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技术环境下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能够支撑与促进课堂成功高效的翻转,为生物化学教学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经过三年实践,将翻转课堂运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物... 探索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技术环境下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能够支撑与促进课堂成功高效的翻转,为生物化学教学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经过三年实践,将翻转课堂运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努力把握好微课设计环节,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及医学生培养计划使微课朝着系列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微课设计 翻转课堂
下载PDF
PBL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互动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丽影 张英 +2 位作者 汤其群 李增霞 查锡良 《基础医学教育》 2015年第10期871-873,共3页
为探讨PBL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互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遗传代谢病为切入点,以情景互动模式为载体进行PBL教学改革。通过实现角色互换的形式创建特色课堂,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运用PBL模式后,学生最终分数由综述撰写、PBL分组发言成绩、... 为探讨PBL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互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遗传代谢病为切入点,以情景互动模式为载体进行PBL教学改革。通过实现角色互换的形式创建特色课堂,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运用PBL模式后,学生最终分数由综述撰写、PBL分组发言成绩、期终卷面成绩三部分组成,结果证明采用PBL的班级成绩高于未采用班级,并且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PBL学习提高了学生对遗传代谢病的发病原因、生化机理和预后的认识程度,帮助医学生构建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基于问题的学习 互动式教学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艳 王丽影 +2 位作者 黄海艳 张春翌 徐莺莺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文章构建了分段化、多角度的形成性评价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将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反馈给学生,协助学生自我检查学习上的漏洞,敦促学生的日常学习。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分析和总结,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进而不... 文章构建了分段化、多角度的形成性评价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将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反馈给学生,协助学生自我检查学习上的漏洞,敦促学生的日常学习。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分析和总结,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进而不断修正教学方案。形成性评价能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医学生构建扎实完整的生物化学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形成性评价 教学改革 综合能力
下载PDF
CRISPR/Cas9系统在现代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史云 于敏 莫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5-739,共5页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结构(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associated protien 9,Cas9)系统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及探索基因的功能。这种基因编辑技术...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结构(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associated protien 9,Cas9)系统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及探索基因的功能。这种基因编辑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在人类疾病的治疗中,包括巴斯综合征、杜氏肌萎缩症、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和囊性纤维化。CRISPR/Cas 9基因编辑系统可以在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上修复突变的DNA序列,也能改变CCR5、PD-1/L1、CAR-T等基因序列,用于控制HIV病毒的入侵及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该技术还被运用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分化,形成某些具有功能的器官用于器官移植。本文综述了CRISPR/Cas 9系统的来源、结构和作用原理,以及其在现代生物学研究和基因治疗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 9系统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医学生物化学在线课程建设与翻转课堂实践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丽影 张艳 +2 位作者 莫炜 阮元元 蔡秀梅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1期69-71,共3页
生物化学在线课程开展了课前、课堂、课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课前发布清晰的课程学习目标和合理的课程导航;每节课都有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课堂教学部分采取基于系列化微课视频的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以帮助学生内... 生物化学在线课程开展了课前、课堂、课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课前发布清晰的课程学习目标和合理的课程导航;每节课都有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课堂教学部分采取基于系列化微课视频的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与建构知识体系。结果表明: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新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在线课程建设 翻转课堂 系列化微课视频
下载PDF
医学生物化学综合性大实验课程的改进与成效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艳 王丽影 +1 位作者 李增霞 汤其群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9期762-764,共3页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医学院校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医学类本科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在传统生化实验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了课程内容,引入了综合性大实验,即人乙醛脱氢酶2的多态性分析。率先在八年制临床医学,而后五年制临床医学...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医学院校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医学类本科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在传统生化实验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了课程内容,引入了综合性大实验,即人乙醛脱氢酶2的多态性分析。率先在八年制临床医学,而后五年制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专业,最后MBBS留学生班的渐进模式进行实施,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虽然综合性实验设置多个环节和多个层次,但学生的实验成功率仍能够达到100%。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课程改革 综合性实验
下载PDF
疫情期间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8
作者 李增霞 蒋维 +1 位作者 王丽影 党永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21-23,共3页
发展国际化医学留学生教育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促进我国医学的学科发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由于留学生们无法实现线下上课,医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针对留学生的生物化... 发展国际化医学留学生教育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促进我国医学的学科发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由于留学生们无法实现线下上课,医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针对留学生的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建设和完善线上教学资源、改革课堂授课的组织形式、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等举措确保了疫情期间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将促进我国生物化学课程国际化教学的实践和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教学 混合式教学 在线教学 生物化学
下载PDF
抗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生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侯维花 莫炜 于敏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24-428,共5页
免疫系统有助于人类排斥或清除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外来入侵,但当机体的某些组织成分或免疫系统自身出现异常时,它就不能有效地分辨敌我,甚至攻击自身组织引起一些临床症状,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全世界有近5%的人口饱受各种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有助于人类排斥或清除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外来入侵,但当机体的某些组织成分或免疫系统自身出现异常时,它就不能有效地分辨敌我,甚至攻击自身组织引起一些临床症状,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全世界有近5%的人口饱受各种自身免疫病的困扰,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案除了控制自身抗原的形成原因如感染、劳累等外,主要采用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生物制剂来阻断病理性自身免疫应答或者建立新的正确的免疫应答。近年来,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新型生物制剂层出不穷,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制剂及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物制剂 免疫抑制
下载PDF
生物化学教学中“聚糖与医学”相关内容的引入与探讨
10
作者 魏湲颜 司雨 江建海 《生命的化学》 CAS 2023年第6期934-938,共5页
聚糖在生理、病理中作用机制的阐释使聚糖与医学的相关性得到重视,聚糖结构的变化常与疾病直接相关。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也应该引入新的科研成果,与时俱进。目前各个版本的生物化学课本并未涉及“聚糖... 聚糖在生理、病理中作用机制的阐释使聚糖与医学的相关性得到重视,聚糖结构的变化常与疾病直接相关。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也应该引入新的科研成果,与时俱进。目前各个版本的生物化学课本并未涉及“聚糖与医学”相关知识,本文对“聚糖与医学”相关内容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引入进行了探讨,并对肿瘤等疾病中的异常聚糖以及聚糖在疾病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等引入内容进行了具体阐述。“聚糖与医学”相关内容的引入符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科研前沿的了解,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糖与医学 生物化学教改 糖生物学
原文传递
Brd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小鼠C2C12成肌细胞的分化
11
作者 夏瑞雪 张小涵 +3 位作者 胡亚军 赵冰 李益明 于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2-809,819,共9页
目的 探究溴结构域蛋白2(bromodomain containing 2,Brd2)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分析Brd2在肌营养不良患者和健康人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含2%马血清的分化培养基体外诱导C2C12成肌细... 目的 探究溴结构域蛋白2(bromodomain containing 2,Brd2)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分析Brd2在肌营养不良患者和健康人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含2%马血清的分化培养基体外诱导C2C12成肌细胞分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分化过程中Brd2的表达。利用慢病毒介导的过表达和RNA干扰技术在C2C12成肌细胞中分别过表达和敲低Brd2,诱导后用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肌管形成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分化标志物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转录组测序及相关实验探究Brd2在上述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Brd2在肌营养不良患者的骨骼肌中低表达;体外诱导C2C12成肌细胞分化,第2天时Brd2表达升高,第8天时表达降低;敲低Brd2可以抑制成肌细胞的分化,过表达Brd2则可以促进成肌细胞分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受到Brd2的调控。结论 Brd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成肌细胞的分化,初步提示Brd2可能有利于骨骼肌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结构域蛋白2(Brd2) C2C12成肌细胞 细胞分化 骨骼肌 WNT/Β-CATENIN 小鼠
下载PDF
脂代谢专栏导读
12
作者 汤其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1-632,共2页
脂质是脂肪和类脂的统称。脂肪即甘油三酯,主要以脂滴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细胞,是供给人体能量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固醇及其衍生物等,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细胞,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由机体从肠道中摄取的源于食... 脂质是脂肪和类脂的统称。脂肪即甘油三酯,主要以脂滴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细胞,是供给人体能量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固醇及其衍生物等,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细胞,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由机体从肠道中摄取的源于食物的外源性脂质、肝细胞合成的内源性脂质及由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分解释放的脂质以脂蛋白复合体形式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运输 脂肪细胞 能源物质 组织细胞 甘油三酯 类脂 脂代谢 脂蛋白
原文传递
以ATP合酶为例探讨结构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和技巧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海艳 王丽影 《生命的化学》 CAS 2021年第7期1380-1383,共4页
结构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好结构生物化学一直是教师探索的问题。ATP合酶是结构生物化学教学的最好范例。本文将以ATP合酶为例,介绍如何结合原理剖析、问题设置、课件制作等方法来把枯燥乏味的... 结构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好结构生物化学一直是教师探索的问题。ATP合酶是结构生物化学教学的最好范例。本文将以ATP合酶为例,介绍如何结合原理剖析、问题设置、课件制作等方法来把枯燥乏味的结构生物化学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此外,通过介绍ATP合酶合成ATP过程密切相关的疾病或应用,实现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基础课程与临床知识的有机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生物化学 ATP合酶 教学技巧
原文传递
扩心方对tnnt2a基因突变斑马鱼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慧 刘恋 +4 位作者 费飞 王蕾 周端 王旭 王佑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观察扩心方对与扩张型心肌病相似表型的tnnt2a突变斑马鱼模型的心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正常野生型斑马鱼作为对照组,tnnt2a突变斑马鱼作为模型组,tnnt2a突变斑马鱼给予5μg/ml的扩心方进行干预作为扩心方组。... 目的观察扩心方对与扩张型心肌病相似表型的tnnt2a突变斑马鱼模型的心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正常野生型斑马鱼作为对照组,tnnt2a突变斑马鱼作为模型组,tnnt2a突变斑马鱼给予5μg/ml的扩心方进行干预作为扩心方组。研究扩心方对tnnt2a突变斑马鱼的作用,观察生存率、静脉窦-动脉球(SV-BA)距离、病理切片HE染色、ATP含量、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扩心方对tnnt2a突变斑马鱼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提高模型组斑马鱼的生存率,增加ATP的含量,增加bcl-2/bax基因的表达(P<0.05,P<0.01)。结论扩心方对于tnnt2a突变斑马鱼模型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能量代谢和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斑马鱼 扩心方 心脏保护
原文传递
缺氧条件下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能量代谢通路的差异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澎瀛 张东阳 +2 位作者 吴美玲 董克磊 施冬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目的比较缺氧条件下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能量代谢通路的差异,探索肿瘤细胞的耐缺氧机制。方法采用环境缺氧(0.2%O2缺氧培养箱)模拟肿瘤的体内环境,比较肝癌细胞株HepG2与原代分离的小鼠肝脏细胞在不同缺氧时间下的能量代谢情况。流式... 目的比较缺氧条件下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能量代谢通路的差异,探索肿瘤细胞的耐缺氧机制。方法采用环境缺氧(0.2%O2缺氧培养箱)模拟肿瘤的体内环境,比较肝癌细胞株HepG2与原代分离的小鼠肝脏细胞在不同缺氧时间下的能量代谢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缺氧后细胞活力及生存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己糖激酶2(hexokinase 2)、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等糖代谢关键酶及p53、TIGAR/Tigar、SCO2/Sco2基因的mRNA水平,NADH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活性,氧电极法检测各组细胞耗氧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结果缺氧后,肿瘤细胞HepG2与正常小鼠肝脏细胞相比生存率更高,活性氧增幅更小。两种细胞在缺氧下耗氧量都下降,但肝癌细胞的ATP产量代偿性增加,而正常肝细胞的ATP显著下降;有氧氧化相关酶基因在缺氧小鼠肝脏细胞中代偿性上调,而在缺氧HepG2细胞中下降;糖酵解相关酶基因在缺氧HepG2细胞中上调更迅速,幅度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缺氧时,小鼠肝脏细胞p53、Tigar、Sco2基因表达上调,而HepG2细胞p53、TIGAR、SCO2基因表达下调。结论在缺氧应激状态下,正常细胞主要依赖有氧氧化补偿能量,肿瘤细胞则主要依赖糖酵解。ROS或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p53/TIGAR、p53/SCO2通路及糖酵解关键酶活性促进Warburg效应与肿瘤耐缺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缺氧 能量代谢通路 活性氧 Warburg效应 小鼠
下载PDF
产热脂肪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潜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海艳 汤其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764,共8页
脂肪组织对全身能量稳态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人体有3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white adipose tissue,WAT),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和米色脂肪(beige adipose tissue)。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通过产热消耗能量,二者并称为产热性脂... 脂肪组织对全身能量稳态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人体有3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white adipose tissue,WAT),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和米色脂肪(beige adipose tissue)。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通过产热消耗能量,二者并称为产热性脂肪组织。本文将对产热脂肪的调控加以介绍并讨论其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潜能,同时也把本课题组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加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热脂肪 能量代谢 肥胖 代谢疾病
下载PDF
人皮下和髌下脂肪垫干细胞治疗大鼠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赛赛 夏国宏 +1 位作者 尹峰 汤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5-352,359,共9页
目的比较人皮下和髌下脂肪垫干细胞体外增殖、成软骨分化潜能以及体内治疗大鼠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获取上海市东方医院未患代谢性相关疾病患者的皮下和髌下脂肪垫组织,从髌下脂肪垫中分离原代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目的比较人皮下和髌下脂肪垫干细胞体外增殖、成软骨分化潜能以及体内治疗大鼠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获取上海市东方医院未患代谢性相关疾病患者的皮下和髌下脂肪垫组织,从髌下脂肪垫中分离原代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体外诱导成脂、成骨、成软骨方向分化。EdU检测人皮下脂肪干细胞(subcutaneous ASCs,Sc-ASCs)和髌下脂肪垫干细胞(infrapatellar fat pad derived stem cells,IPFP-ASCs)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标记蛋白CD34、血管相关标记蛋白CD31的表达。阿尔新蓝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Sc-ASCs和IPFPASCs体外成软骨潜能。体内实验采用8周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内侧半月板不稳术(destabilis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DMM)组和DMM手术后Sc-ASCs治疗组,DMM手术后IPFP-ASCs治疗组,通过大体观察、番红固绿染色及OARSI评分比较体内治疗效果。结果人髌下脂肪垫组织中分离获得ASCs,形态呈长梭形,在体外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潜能。Sc-ASCs和IPFP-ASCs表面标记蛋白CD34和血管相关标记蛋白CD3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但人IPFP-ASCs体外增殖能力较强。阿尔新蓝染色及Western blot显示IPFP-ASCs体外成软骨能力较强。体内大鼠实验大体形态学观察显示DMM组骨赘增多,软骨表面缺损,Sc-ASCs治疗组骨赘减少,IPFP-ASCs治疗组表面较光滑,无明显骨赘生成;番红固绿染色显示DMM组软骨层出现垂直裂缝且到达钙化软骨,Sc-ASCs治疗组关节面纤维化且软骨浅表层存在垂直裂隙,IPFP-ASCs治疗组软骨层较为连续,仅存在轻微纤维化;OARSI评分显示IPFP-ASCs治疗骨关节炎疗效更好。结论人IPFP-ASCs体外增殖能力、成软骨分化潜能以及体内治疗大鼠骨关节炎的效果优于Sc-A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肪干细胞(Sc-ASCs) 髌下脂肪垫干细胞(IPFP-ASCs) 骨关节炎
下载PDF
生物钟节律与肝脏代谢稳态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亚琼 刘雅欣 +2 位作者 王蕾 周玲芹 刘浥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4-744,共11页
生物钟(circadian clock)是机体内在的自主性计时系统,包括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中枢生物钟与各组织外周生物钟。分子生物钟的核心机制包括CLOCK/BMAL1二聚体诱导抑制因子CRYs和PERs的转录,CRYs/PERs复合物反馈抑... 生物钟(circadian clock)是机体内在的自主性计时系统,包括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中枢生物钟与各组织外周生物钟。分子生物钟的核心机制包括CLOCK/BMAL1二聚体诱导抑制因子CRYs和PERs的转录,CRYs/PERs复合物反馈抑制前者转录活性,进而使这些生物钟核心因子以及节律输出基因的转录水平呈24 h振荡的反馈调节核心环路,以及REV-ERBα和RORα调控BMAL1转录的补充环路。机体大约80%的蛋白编码基因表达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特征,生物钟系统使生物能够适应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昼夜节律(近日节律),使机体的代谢平衡与能量相互协同。生物钟与代谢稳态相互依存、互为基础,使机体能够高效利用能量,协同机体不同组织,快速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肝脏作为机体代谢的中枢器官,其进行的各种生理活动几乎都受到生物钟的控制。生物钟与肝脏代谢调控之间存在多重交互调控机制,两者的交互平衡失调是代谢性疾病的高风险因素。本文主要就肝脏的糖、脂和蛋白质代谢的节律性调控进行了综述,并强调了线粒体功能的振荡,讨论了肝脏代谢对生物钟的反馈调节,并对生物钟研究方法和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代谢稳态 肝脏 昼夜节律
原文传递
锁阳联合白刺果对非酒精性肝纤维化小鼠TGF-β/Smad/miRNA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贞香 赵秀丽 +3 位作者 安琼 刘雨娟 马文娟 吴兴中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38-1743,共6页
目的:考察锁阳联合白刺果对非酒精性肝纤维化小鼠TGF-β/Smad/miRN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锁阳组(生药2 g/kg)、白刺果组(生药1 g/kg)及联合组(锁阳2 g/kg... 目的:考察锁阳联合白刺果对非酒精性肝纤维化小鼠TGF-β/Smad/miRN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锁阳组(生药2 g/kg)、白刺果组(生药1 g/kg)及联合组(锁阳2 g/kg+白刺果1 g/kg)均给予高脂并腹腔注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组连续给药18 w。造模前及给药结束后称量体质量,末次给药后计算肝脏系数;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ST、TC、CHOL、TG、LDL-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1、IL-6、TNF-α、TGF-β_(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Smad3、p-Smad3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miR-21、miR-29b、miR-326及TGF-β_(1)、Smad3 mRNA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肝细胞排列整齐,无明显病变;模型组肝细胞增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伴有混合性脂肪变及纤维组织增生,NA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给药组的肝细胞炎症浸润、脂肪变及肝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NAS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的炎症浸润、肝细胞脂肪变及肝纤维化程度较锁阳组及白刺果组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肝指数显著升高,血清AST、TC、CHOL、TG、LDL-C、IL-1、IL-6、TNF-α、TGF-β_(1)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miR-29b、miR-326表达显著降低,肝组织Smad3、p-Smad3蛋白和TGF-β_(1)、Smad3 mRNA及miR-21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升高,肝指数显著降低,血清AST、TC、CHOL、TG、LDL-C、IL-1、IL-6、TNF-α、TGF-β_(1)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miR-29b、miR-326表达显著升高,肝组织Smad3、p-Smad3蛋白和TGF-β_(1)、Smad3 mRNA及miR-21表达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联合组的作用最佳,显著优于锁阳组和白刺果组(P<0.05)。结论:锁阳联合白刺果抗非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机理可能与抑制miR-21,改善miR-29b与miR-326表达,干预TGF-β/Smad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 白刺果 非酒精性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 MIRNA
原文传递
PAQR9对棕色脂肪产热及U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玲 刘思佳 +1 位作者 刘洋 汤其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6-824,共9页
目的初步探究孕激素和脂联素受体家族成员9(progestin and adipoQ receptor family member 9,PAQR9)对棕色脂肪产热及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的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 目的初步探究孕激素和脂联素受体家族成员9(progestin and adipoQ receptor family member 9,PAQR9)对棕色脂肪产热及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的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及前棕色脂肪细胞系DE2-3和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细胞系进行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条件下PAQR9及UCP1的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UCP1的蛋白质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情况。结果 C57BL/6J小鼠BAT中PAQR9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WAT。冷刺激诱导下,BAT和腹股沟皮下WAT中PAQR9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DE2-3细胞诱导分化成熟即第6天时,PAQR9的mRNA水平显著高表达。在DE2-3细胞中过表达PAQR9,UCP1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细胞耗氧量显著增加,而DE2-3细胞成脂分化功能无显著性差异。在DE2-3细胞中敲低PAQR9,UCP1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在C3H10T1/2细胞第4~6天脂肪细胞分化成熟时,PAQR9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在敲低PAQR9后UCP1蛋白质水平下调,而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AQR9能够促进棕色脂肪细胞产热,调控产热基因UC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脂肪 产热 UCP1 PAQR9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